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2024年上海市静安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详解

2024年上海市静安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详解

静安区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九年级语文试卷(完成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第1-3句每句3分,第4句4分,共13分)1.默写(1)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_。

(《竹石》)(2)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陋室铭》)(3)……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_。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学生在求学过程中,也应拿出杜甫《望岳》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概,满怀豪情,不断进取,从而领略每一段学习征程中最美丽的风景。

(二)(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岳阳楼记(节选)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醉翁亭记(节选)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丙]喜雨亭记(节选)苏轼亭以雨名,志喜也。

……予至扶风①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是岁之春,雨麦②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③。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④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⑤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

”“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

”“无麦无禾,岁且荐饥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早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注释]①扶风:指风翔府。

朝阳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题答案

朝阳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题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选用)2024.1一、基础・运用(共14分)1. ⑴答案:A(2分)⑵答案示例:“科技的力量”主题展勾勒出从古至今中国科学技术与工业发展历程的基本脉络,呈现其突出成就。

(共2分。

勾勒,1分;成就,1分)⑶答案:D(2分)2.⑴答案:B(2分)⑵答案示例:通过数字手段实现展厅联动,直观呈现西汉错金银云纹铜犀尊的高清细节和科学研究成果。

(共2分。

“数说”1分,犀尊1分)3.答案:C(2分)4.答案示例:传承文化基因(共2分。

语意连贯1分,节奏匀称1分)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一)(共6分)5. 答案:到乡翻似烂柯人(1分。

有错该空不得分)6. 答案:荡胸生曾云(1分。

有错该空不得分)7.答案:静影沉璧(1分。

有错该空不得分)8. 答案:①我寄愁心与明月②但愿人长久③千里共婵娟(共3分。

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二)(共4分)9. ①答案:十千(1分)②答案示例:理想仍在(1分)(共2分。

每空1分)10. 答案示例:《行路难》中,李白借“路”感慨仕途艰险,但生活仍充满希望。

艾青在《路》一诗中借“路”表达了自己在奋进之路上必将创造奇迹的信心。

(共2分。

《行路难》,1分;《路》,1分)(三)(共7分)11. 答案:B(2分)12. 答案:乙(2分)13. 答案示例:①浩瀚壮观②乐亦无穷③千变万状(共3分。

每空1分)三、名著阅读(5分)14. 答案示例:选乙。

武松知道真有老虎,又怕折返被酒家耻笑,只好硬着头皮“一步步上那冈子来”,日色渐渐坠下去,心也渐渐下沉。

这几句描写,既点出了老虎觅食时间,又写出武松惶恐不安的心境,还渲染出恐怖悲凉的气氛,读来颇为曲折真切。

(共5分。

细节选取,1分;理解,2分;作用分析,2分)四、现代文阅读(共24分)(一)(共7分)15. 答案要点:①以丰富的植物种类增添色彩②延长绿期,让树木晚点落叶(共2分。

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说明:全卷分为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A卷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总分人得分B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总分人得分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娉婷(pīn)矗立(zhí)摇曳(yè)强聒不舍(ɡuō)B.宽宥(yòu)佝偻(ɡōu)麾下(mí)间不容发(jiàn)C.瑟缩(sè)恣睢(suī)褴褛(lǚ)自惭形秽(huì)D.轻觑(qù)鲜妍(yǎn)恪守(kè)喏喏连声(rě rě)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也许因为我们不过是小小的草民,即使怀有效仿的渴望,也总是可望而不可及,便以位卑宽宥了自己。

B.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

C.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骄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

D.用现代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鹜,便是敬。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B.春天的鳌山,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好一派红装素裹的绚丽景象。

C.听说猪肉价格下降,很多人前仆后继的涌入超市疯狂采购,超市不得不增派人手维持秩序。

D.中国女排以11连胜夺得世界杯冠军,回国时,粉丝们箪食壶浆,夹道相迎。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全市人民的积极参与,是简阳能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国家卫生城市”的关键所在。

B.元旦期间,各大超市开展了降价大酬宾活动,部分商品价格甚至下降了一倍。

C.随着“成都东进,三新简阳”战略的实施,简阳城市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D.鳌山公园大片草坪被破坏,其主要的原因是家长放纵孩子肆意滑草造成的。

山东省青岛莱西市(五四制)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青岛莱西市(五四制)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初四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说明:1.本试题共三道大题,含25道小题。

其中,第1—7小题为“积累与运用”;第8—24小题为“阅读”;第25小题为“写作”。

2.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其中,选择题要求用2B铅笔正确涂写在“客观题答题区”。

一、积累与运用(本题满分18分)(一)基础知识(8分)1.下列给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幅《红大褂》,一股刺痛感骤然扑来,像是被山间野蜂猛蜇了一口,紧接着,一阵电波般的心颤让我全身发紧……我知道,这是源自生命原始的颤栗。

我很诧异,怎么会这样,这么一幅似乎并不起眼的画作,就这样轻易扰乱了我的心神?A.zhòu zhézhàn sìB.zòu zhēchàn shìC.zòu zhéchàn shìD.zhòu zhēzhàn sì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转了多半日,总觉山低风冷,却不料一直是在万丈之处盘桓。

B.“村晚”表演,每个节目都有板有眼,演员都是清一色的庄户人,名符其实的本色出演。

C.上千名村民把演出现场围得水泻不通,掌声不断,喝彩声不绝。

D.他家座落在北运河岸上,门口外就是大河。

3.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在这本书里,医生们真实地再现了自己工作生活中的种种酸甜苦辣,不仅写出了妙手回春时的成就感、被病人误解时的无奈,还写出了对家人的愧疚与感激。

B.只要你身临其境为我们想想,就会同情我们的处境,不会对我们这样求全责备了。

C.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浮光掠影。

D.过去见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信手拈来,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

精品解析: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青山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卷青山区教育局教研室命制2024.01本卷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I 阅读(共55分)一、(10分)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作家“出镜”,文学“出圈”①在传统纸媒和电子媒介时代,读者、观众聚焦的是作品,作家的热度只是顺带而来的。

到了数字媒介时代,网络兴起,网络交流的互动性和即时性增强,作家在传媒世界中的“生存”状况似乎有了比较显著的变化。

作家们不只依靠学术演讲、人物访谈等传统形式抒发已见,还积极融入新兴媒体平台。

莫言、毕淑敏等作家进驻抖音;西川、梁鸿等亦变身“up主”;“B站”里余华单个视频的最高播放量突破700万;刘震云凭借在《脱口秀大会》《向往的生活》等综艺上的幽默表现,数次登上热搜;王蒙、梁晓声、阿来、麦家等作家做客“东方甄选”直播间与观众互动,每场直播都能卖出数万册图书。

②由此可见,作家身份在微妙位移。

他们不再只是隐入作品背后的“陌生人”,而是身兼真人秀演员、带货主播、短视频创作者等种种新身份,并通过互联网与万千观众亲密互动。

视频播放量、粉丝量等指标证明,当代作家在网民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在他们博得公众的广泛关注后,我们应该继续思考:在多种平台加持下的作家“出镜”,会给严肃文学的“出圈”带来怎样的机遇与挑战?③长期以来,严肃文学一方面在文学史建构、语文教育中不断被经典化,另一方面却逐渐与大众读者“隔”了开来。

现在,作家积极融入现代传播格局,能让严肃文学不再“端着架子”,让大众亲近文学原有的烟火“三味”。

④作家的真情流露,让观众体会到严肃文学背后的“人情味”。

文学首先是“人学”,蕴含着活泼的情感与深切的关怀。

“up主”狂阿弥采访余华时,分享了妻子读到《活着》中“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洒满了盐”一句时的感动。

余华感叹“为了找到这句话,我停了两三天的时间”,并解释“盐”这个意象一方面潜藏了与“伤口”的关系,另一方面与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测九年级语文试卷(本试卷共23道题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天骄(jiāo)逞能(chěng)创意(yì)断章取义(zhāng)B.冠冕(guàn)恭惟(wéi)汹涌(xiōng)画龙点拨(huà)C.广袤(mào)涵养(hán)炊烟(cūi)精世奇才(jīng)D.应酬(yìng)端详(duān)墨守(mò)不省人世(shì)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走进昆仑山口,就被那巍峨苍莽的山势所_______,群峰巉立,突兀高峻,直插云霄。

四季不化的冰凌雪雾,让昆仑山的磅礴里又多了几分_______。

哦,真不愧是“万山之祖”!让人_______!这山看上去没有一点植被,只有岩石和岩石的组接,如巨人雄壮的骨骼。

石沟深壑,_______柔和线条,山山相依,如削如攒,挺拔峥嵘。

A.震撼清幽惊叹不已绝不B.震撼清冽惊叹不已绝无C.撼动清幽震惊不已绝无D.撼动清冽震惊不已绝不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动画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文艺形式,特别是优秀的动画影片对青少年儿童具有重要的培育和引领作用。

②近年来,中国动画行业健康发展,从高数量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涌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

③大量优秀的国产动画片让我们意识到,我们有光辉灿烂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

④如果我们打造具有中国精神、中国文化、中国力量的动画作品,那么观众一定会更加喜欢和支持我们的动画。

A.第①句是病句,修改方法是将“培育”和“引领”调换位置。

B.“光辉灿烂”是并列短语,“中国精神”是主谓短语。

C.“如《愚公移山》《林海雪原》等。

”这句话适合接在句②后。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 -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九年级语文试卷2024.1亲爱的同学,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七大题,20小题,满分12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姓名、学号、学校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上指定的位置。

3.所有答案全部做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只收答题卷,试卷请自行保存。

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第 I 卷阅读(共55分)一、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1~3题。

(10分)闻过则喜①有位博主讲了一个故事。

有次她在家吃饭,有道菜她吃了一口就说:“菜做咸了。

”妈妈很惊讶,因为配料跟平时加的量一样。

然后两个人就开始找原因。

最后发现,新买的酱油比之前的咸很多。

②但令她奇怪的是,有网友喷她,“不尊重妈妈的劳动成果”。

博主无法理解,自己的直言并没有让妈妈生气,而且找到原因之后,妈妈也很开心。

但是为什么在某些人眼里就变成“不尊重妈妈”“伤害妈妈自尊”③其实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人。

自己某件事做得不好,是不准别人说的。

哪怕你帮他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你提了,就是不尊重他,就是伤了他的面子。

你批评对方的方案,对方认为你在针对他,马上开始反驳你。

心理学上有个说法叫:不稳定的高自尊。

意思是一个人把自尊建立在他人的评价之上,一旦感觉别人说他不好,对他不恭,就会失衡,就要千方百计地找回来。

他们永不知错,永不认错。

这样的人不仅很难成长,抗挫折的能力也异常脆弱。

④在《恰如其分的自尊》一书中,作者指出,不稳定的高自尊人格的形成往往与自身经历和生活环境有关。

例如,童年时期的家庭环境、父母的教养方式、学校教育经历等都会对个人的自尊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果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经常受到批评、指责或忽视,就可能导致其自尊水平较低,缺乏自信心和价值感。

个人心理防御机制也会影响自尊。

当一个人面临挫折、失败或负面评价时,为了保护自己的自尊心,可能会采取一些心理防御机制,如否认、投射、退缩等。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九年级语文试题温馨提示:1.本试卷共8页。

满分12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和2B铅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准考证号填涂在试题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试卷答案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和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运用。

(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妖娆(náo)飘逸(yì)心无旁骛(wù)宠辱偕忘(xié)B.亵渎(xiè)广袤(mào)停滞不前(zhì)羽扇纶巾(guān)C.恣睢(zì)搽粉(chá)血雨腥风(xiě)缊袍敝衣(yùn)D.狡黠(xiá)渲染(xuān)囫囵吞枣(hú lún)陟罚臧否(pǐ)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一泻万丈红装素窠断章取义矫揉造作B.故弄玄虚不足为据辨伪去妄持之一恒C.异想天开吹毛求疵信手粘来哗众取宠D.蹑手蹑脚味同嚼蜡身临其境振聋发聩3.有关下面文段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①中国古代诗词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最关键的一个部分。

②它不仅仅是文化,更是一种精神符号。

③我们从小就接受古诗词的熏陶。

④它是维系在人与人之间的共同记忆,也是存储在你我童年的情感纽带。

⑤只有拉近了古诗词与我们的距离,才能拉近你我的距离;只有重温经典,才能让你我在忙碌的生活中,追寻诗意人生。

A.第①句由词或短语构成,有特定语调,能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是个单句。

B.第④句中划横线的两个词语运用不恰当,修改的方法是相互交换。

C.第②句中的关联词语是“不仅仅……更”,由此判断这是一个因果复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字词书写1 .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1)草shuài_____(2)卓越_____(3)qiè而不舍_____(4)深恶痛绝_____二、现代文阅读父亲的幸福①走过年少轻狂,突然理解了父亲的幸福。

②记事起,父亲每天都在忙碌。

那里农村贫穷,谁家有个修房建屋的什么事儿,都是请人帮忙,不付工钱。

③父亲身强力壮,常常被人请去。

有位邻居,手艺人,做事总要谈好价钱;工钱太低,他是不会去的。

看到那位邻居家的孩子穿好吃好,我常常为父亲抱不平,父亲真笨得助人为乐了。

④后来改革开放,父亲干上一门手艺,很苦很累——石匠。

他拜了一位师傅,跟随老师,与一些人组织去野外采石,或者为他人修建房屋地基。

还记得那年冬天,快过年了,家里等着父亲结账购买年华,然而回家的父亲却只有少许的钱。

母亲非常生气,要去父亲的师傅家里要工钱,父亲拦在门口,不让母亲出门。

过年时,父亲让我提一块腊肉去给他那位师傅拜年,我死活不愿意去,还大声说那样的师傅,凭什么还要去给他拜年。

第二天,父亲依然跟随那位师傅出门。

再后来,父亲总有人来拉去做事,忙不完的活,而他那位师傅却落寞地在家里呆着。

在那位师傅去世前,父亲总在过年的时候,送上一块腊肉去看望。

⑤经济好了,四处修房,许多手艺人在外面搞承包,挣到不少钱,父亲手艺不错,来请的人不少,但他依然与人合伙做,平分着不多的钱。

那时父亲有一些小打算,比如把家里的一间侧房改成砖房,也比如把猪圈移到坝边去。

父亲慢慢地盘算着这些事,他似乎从未注意到村里人已经修起的楼房。

看到别人家的条件,我都替父亲着急,可是他一点也不急,只是让我读自己的书,少管闲事。

⑦眼看父亲一天天老了,他这一生的宝贵时间,就耗在了上面那些事儿上。

每次陪父亲回老家,都有一些老人拉住他的手,“老三老三”地说个没完没了。

父亲在家里排行老三,老人们都那样叫他。

那里的父亲也总是报以最开心的微笑。

父亲这一辈子没读过什么书,长着一副硬朗的身体,学了一个费力的手艺,但他一直高兴有一位师傅。

⑧那一天,加完班回家,坐在车里,望着窗外匆忙的人,车水马龙、流光溢彩,我忽然有一些理解。

父亲那一代人真的很笨,但以真的很幸福。

父亲生于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

虽然他们的幸福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但父亲那一代又与我们这一代不同。

父亲这一生,勤劳,不对人耍小聪明,不会去占他人便宜;他似乎不曾去羡慕别人的富有,也不曾去算计如何得到更多的利益。

⑨父亲在意的,便是他感觉幸福的,而正是我们这一代人缺少的。

2 . 文章用第一人称写有什么好处?3 . 第①段说“走过年少轻狂,突然理解了父亲的幸福”,那么在作者看来,父亲的幸福是什么?4 . 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文章是用什么方法来刻画父亲的形象的?5 . 怎样理解结尾那段文字?大自然的语言(节选)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物候知识在中国起源很早。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

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

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

中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

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

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

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

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这叫逆温层。

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

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6 . “大自然的语言”指什么?文章为什么以此为题。

7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B.“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年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这段文字中“后者”指开花日期,“前者”指抽青日期。

C.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D.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

8 . “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的原因是什么?9 .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有什么表达作用?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

10 . 本文的说明层次十分严密,请你加以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乙)范仲淹作墓志范文正公尝为人作墓志,已封将发,忽曰:“不可不使师鲁①见之。

”明日以示尹。

师鲁曰:“君文名重一时,后世所取信,不可不慎也。

今谓转运使为都刺史,知州为太守,诚为清佳,然今无其官,后必疑之,此正起俗儒争论也。

”希文怃然曰:“赖以示予,不然,吾几失之。

”11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诚为清佳(2)赖以示予(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4)先天下之忧而忧12 . 翻译下列句子。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然今无其官,后必疑之。

13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14 . 尹洙对范仲淹说这样的话的用意是什么?四、句子默写15 . 默写。

(1)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辗转反侧。

(《诗经·关雎》)(2)溯洄从之,__________,溯游从之,__________。

(《诗经·蒹葭》)(3)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诗经·式微》中,反复咏叹“__________,__________”。

并通过质问式的回答表达控诉,不言怨而怨自深。

(5)《诗经·子衿》中,“__________,__________”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女子对心上人的深情和思念。

(6)《诗经》中比兴手法的运用流传久远,在贺敬之的《回延安》中也有运用了比兴手法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小题。

岁暮①到家蒋士铨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②。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回③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注释】①岁暮:年终。

②及辰:及时,指在年底前赶到家。

③彽回:徘徊。

16 . 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借母亲疼爱儿子的心没有穷尽,赞美了伟大的母爱。

B.儿子长时间没有回家,母亲只能把爱与思念寄托在“寒衣”和“家信”上。

C.尽管儿子很直接地回答了母亲的对话,但却惭愧没有尽到做儿子的责任。

D.尾联中的“风尘”比喻在外漂泊的艰辛劳累。

17 . 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用朴素的语言,细腻地刻画了久别回家后母子相见时真挚而复杂的感情。

B.“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二句,把母亲对爱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写得多么真实、生动,情深意重,让所有游子读后热泪盈眶。

C.第四句的诗眼是“新”,崭新之意,嘘寒问暖的家信还带着崭新的墨痕。

一个“新”字,道出了母亲心中对儿子的不尽思念和关怀。

D.全诗迂回曲折,含蓄凝重,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回味。

六、语言表达18 . 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我们的文化也会缺乏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①我想,这是对读书意义的深刻体悟和精辟总结②我们的社会难以传承深邃的智慧、伟大的精神③读书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充实我们的精神世界,提升我们的生命质量④缺少书籍的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会是一片荒芜和狼藉⑤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七、名著阅读19 . 名著阅读。

(1)《朝花夕拾》这部散文集常常于叙事、议论中插入相关的童话、传说和典故。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插入了“__________”的故事,《二十四孝图》中插入了“________”(只填一个)的传说。

(2)下列对于名著《朝花夕拾》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两项是(________)A.《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要拯救国民的精神。

B.陈莲河给作者父亲看病的药是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和败鼓皮丸。

C.《琐记》中,衍太太对鲁迅说偷珠宝的事件后,她就到处散布流言。

D.范爱农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的先生徐伯荪,因此在先生死时不主张发电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