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加工的袋泡茶与散装茶有没有区别

合集下载

散称茶叶三无产品界定标准

散称茶叶三无产品界定标准

散称茶叶三无产品界定标准茶叶是我国传统的特产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然而,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一些不良商贩开始制造和销售所谓的“三无茶叶产品”,给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市场的良性发展,有关部门制定了散称茶叶三无产品的界定标准,以便让消费者更好地选择安全健康的茶叶产品。

散称茶叶指的是不经过包装或包装不完整的茶叶,一般是以散装形式出售的。

在茶叶市场上,一些不法商贩为了降低成本和追求利润,会使用不正当的方法来制造和销售三无茶叶产品。

所谓的三无茶叶产品是指没有生产许可证、没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书和没有产品标签的茶叶产品。

这样的茶叶产品存在严重的食品卫生安全隐患,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针对散称茶叶三无产品,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界定标准,以便监督和管理茶叶市场。

首先是生产许可证要求。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茶叶生产企业必须获得国家卫生许可证才能合法生产茶叶产品。

没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是非法操作的,其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

其次是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书要求。

茶叶产品必须经过专业机构的质量检验才能获得合格证书,并在产品上标注检验合格的标识。

没有合格证书的茶叶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可能存在有害物质超标或者其他质量问题。

最后是产品标签要求。

每个茶叶产品必须有详细的标签信息,包括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企业、产地等内容。

没有标签的茶叶产品来源不明,无法得知产品的生产信息和质量情况。

散称茶叶三无产品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也破坏了市场的良性竞争环境。

因此,有关部门加强了对散称茶叶市场的监管和监督,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遏制和打击三无茶叶产品。

首先,加强了对茶叶生产企业的审批和监管力度,加大了对没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的处罚力度。

其次,加强了对茶叶产品质量检验的监管,增加了对检验机构的审核力度,严厉打击和取缔没有质量检验合格证书的茶叶产品。

散装茶叶标签通用标准

散装茶叶标签通用标准

散装茶叶标签通用标准1. 茶叶标签标准合法的散茶标签上的信息首先要有质量检验合格标识,也就是蓝色的R,其次要注明茶叶的重量、类型、产地、等级、存储方法和保质期等信息。

2. 茶叶标准汇编茶叶的等级是根据国家标准《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对茶叶的条索外形、色泽、整碎、净度、内质、香气、滋味醇厚度、汤色、叶底来分类。

特级:紧细、匀整、显毫、匀净、陈香浓郁、浓醇、红浓明亮、褐红细嫩;一级:紧结肥嫩、匀整、较显毫、匀净、浓纯、浓醇、红浓明亮、褐红肥嫩;二级:紧结较肥嫩、匀整、条匀较显毫匀净、浓纯浓醇、红浓、褐红柔嫩;三级:条索紧结、匀整、尚显毫、匀净、浓纯、醇厚、红浓褐红尚亮。

3. 茶叶食品标签唛”的意思根据《辞海》的解释是:英文mark的音译,《说文解字》里记录“唛”汉语拼音为“mà”。

“唛号”是广东粤语里原意是指“商标”、“牌子”。

也可作“唛头”,指用文字、图形和记号标明在货物的包装上,以便识别一批货物不同于另一批货物的标记,它的表现形式有:批号、件号等等。

在茶叶贸易中特指用数字或数字辅以文字表示的茶叶名称,也有俗称“茶叶编码”的。

普洱茶的“唛号”,即以数字方式表示的普洱茶的名称。

4. 茶叶标签标准要求卖散茶的外包装必须要有合法的散茶标签信息,要有质量检验合格标识,要注明茶叶的重量,类型,产地,等级,存储方法和保质期等信息。

5. 茶叶标签标识标准“水蓝印”是普洱茶大家族中比较出名的一款茶,属于“七子饼”范畴。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已经变得越来越少,也因此变得弥足珍贵起来。

之所以叫做“水蓝印”,是因为在其外包装上的“茶”字,是明显的水蓝色,区别于其他的红色、黄色、绿色等颜色,因此得名“水蓝印”。

关于“水蓝印”年份的争论一直很火热。

普洱茶大师邓时海先生曾经提出过“水蓝印”有35年陈期之说。

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引起了又一场关于水蓝印的争论。

有人推测说水蓝印不过是80年代中叶到90年代中后期的产物,至今不过十余年,这使得“水蓝印”的身世再次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茶叶加工技术:袋泡茶加工技术

茶叶加工技术:袋泡茶加工技术

茶与中草药搭 配
香气、滋味、效用等为首要 考虑因素,无明显中草药或 其他不愉快的气味,味甘或 微苦为宜,不能太辛太苦, 效用与茶叶较匹配。比如: 甘草、枸杞、杜仲、黄芪、 麦门冬。
茶与营养干果 配合
比如乌龙茶或红茶、红枣、山楂为 主要原料,附加少量中草药拼和, 有降胆固醇、助消化、养胃润肺、 补血等功能。大枣、莲子、无花果、 乌梅、酸梅、橄榄、龙眼等干果, 合理科学与茶搭配,可生津止渴, 营养保健。

质量评判方法
袋泡茶属于再加工茶类,由于颗粒小在水中溶解性、扩散 性较强,因此冲泡方法与常规审评不同。
袋泡茶审评因子品质权数(100分计):外形15,香气25, 汤色20,滋味30,冲泡后内袋10。
(2)优质产品的特点
1. 包装图案、文字清晰。 2. 外袋包装纸质量上乘,防潮性能好。 3. 内袋滤纸网眼分布均匀,大小一致,封口完好。 4. 用纯棉本白线作提线,线端有品牌标签。 5. 提线两端定位牢固,提袋时不脱线。 6. 袋内的茶叶颗粒大小适中,无茶末粘附滤纸袋表面。 7. 未添加非茶成分的袋泡茶,应有原茶的良好香味,无杂异气味,汤色明亮无沉淀,冲泡后滤纸袋涨而不
• 双室袋型包装机性能较全面,能包内袋、自动粘吊线和挂标签,同时自动装盒。
• 金字塔包型优点
• 金字塔包型袋泡茶包装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袋泡茶包装机,最先为英国联合利华 公司发明。
• 茶包形状是一种三角锥形,有利于茶叶舒展,茶汁浸出,并使茶汤浓度均匀。
包装的创意设计
• 用色彩、文字、图象、造型,产生最大视觉传达效应,达到宣传、促销目的。
九、提高袋泡茶产品质量策略
1. 实施严格的产品质量企业标准 2. 强化企业职工产品质量意识 3. 严把原料质量关 4. 加强包装设备的管理

“散装”是指什么?

“散装”是指什么?

“散装”是指什么?散装,即将商品以无包装或者简单包装的形式出售。

它与包装好的商品相对。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商品以散装的形式存在,如散装米、散装茶叶等。

那么,散装究竟是指什么呢?下面就带你一探究竟。

一、散装的定义及常见形式散装是指商品以无包装或简单包装的方式出售。

通常来说,散装商品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量,自由选择购买,不需要购买整包物品。

而相对于散装,包装好的商品通常以固定的包装规格和数量出售。

散装商品可能采用简单的塑料袋、纸包装或者不加任何包装直接出售。

这种形式的出售在农贸市场、菜市场和一些小型超市中比较常见。

此外,还有一些高端超市或者电商平台也会提供一些高品质的散货商品,一般会采用比较精美的包装。

二、散装的优点1. 灵活选择:散装商品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量,自由选择购买。

相比固定包装的商品,散装更具灵活性和便利性。

对于食材、调料等商品来说,散装也使得消费者可以按需购买,减少了浪费。

2. 价格优势:散装商品一般不需要额外的包装费用,所以在价格上往往更具竞争力,价格更加实惠。

对于一些经济条件有限的人群来说,散装商品是他们的重要选择。

3. 环保可持续:相比于固定包装的商品,散装商品减少了包装材料的使用,有利于减少废品的生成。

它符合现代社会提倡的环保理念,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三、散装的注意事项1. 食品安全:购买散装商品要注意食品安全。

散装食品容易受到外界污染,所以在购买时应选择正规的销售渠道,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消费者在存放和使用散装商品时要注意妥善保存,避免食品腐败或变质。

2. 量取合适:购买散装商品要根据个人需求量合理取量,避免长时间存放而导致变质。

在购买粮食类散装商品时,可以选择购买一段时间的份量,确保食物的新鲜度和品质。

3. 包装质量:散装商品虽然无法避免包装,但消费者仍然应该重视散装商品的包装质量。

如塑料袋的厚度、印刷是否清晰等方面都需要留意,以确保商品的品质。

四、散装的市场前景1. 健康食品:散装食品一般来说更接近自然的状态,相对于精细包装的商品更健康。

茶叶产品形态

茶叶产品形态

茶叶产品形态
茶叶产品形态是指茶叶在市场销售中的各种形式和形态。

常见的茶叶产品形态有以下几种:
1.整叶茶:整叶茶是指保留了完整茶叶形态的产品。

它可以分为不同等级,如一级、二级、三级等,通常以叶片的完整度和茶叶的质量来划分。

2.碎茶:碎茶是指将茶叶破碎成均匀大小的茶叶碎片。

碎茶通常用于袋泡茶和茶包等便利饮品,因为茶叶碎片的表面积较大,能更快地释放出茶叶的味道和香气。

3.散茶:散茶是指将整叶或碎茶按照不同产区、不同种类、不同工艺等分类包装成小包装或散装销售的产品。

散茶通常是传统的茶叶形态,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购买适量的茶叶。

4.茶叶粉:茶叶粉是指将茶叶研磨成细小的粉末。

茶叶粉通常用于制作日式茶道中的抹茶,如日本的抹茶、玉露等。

茶叶粉具有浓郁的茶香和口感,适合特定的制茶和冲泡方式。

5.包装茶:包装茶是指将茶叶装入特殊的包装袋或盒中,通常是对茶叶进行保鲜和方便携带。

包装茶可以是整叶茶、碎茶或散茶等。

6.饮品茶:饮品茶是指将茶叶与其他食材相结合,制成饮品的产品。

饮品茶可以是茶叶与水混合冲泡而成,也可以是以茶叶为基础加入果汁、牛奶、糖等调制而成的茶饮。

除了以上常见的形态,还有一些特殊形态的茶叶产品,如花茶、冰茶、罐装茶等。

茶叶产品的形态多样,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使用
习惯选择适合的茶叶形态。

同时,不同形态的茶叶也会影响茶叶的
口感和冲泡方式,消费者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进行选择。

散茶的执行标准

散茶的执行标准

散茶的执行标准一、散茶的定义散茶是指将茶叶进行加工、筛选、分级、包装等工序后,以散装形式销售的茶叶产品。

与传统的茶叶包装形式相比,散茶更加便捷、灵活,适合于个人饮用和礼品赠送。

二、散茶的分类散茶按照茶叶的类型和产地可以分为多个分类,如绿茶、红茶、黑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等。

每个品类的散茶都有其特定的制作工艺和品质要求。

2.1 绿茶散茶绿茶散茶是指将经过杀青、揉捻、烘干等工艺处理后的绿茶以散装形式出售。

绿茶散茶通常具有鲜爽的口感、独特的香气和绿叶的色泽。

2.2 红茶散茶红茶散茶是指将经过发酵、破碎、发酵等工艺处理后的红茶以散装形式出售。

红茶散茶通常具有浓郁的香气、红褐色的汤色和醇厚的口感。

2.3 黑茶散茶黑茶散茶是指将经过堆积发酵、烘干等工艺处理后的黑茶以散装形式出售。

黑茶散茶通常具有红褐色的汤色、独特的陈香和醇厚的口感。

2.4 白茶散茶白茶散茶是指将经过摘取、晾干等工艺处理后的白茶以散装形式出售。

白茶散茶通常具有淡雅的香气、浅黄色的汤色和清淡的口感。

2.5 黄茶散茶黄茶散茶是指将经过杀青、揉捻、发酵等工艺处理后的黄茶以散装形式出售。

黄茶散茶通常具有明亮的黄色汤色、独特的香气和鲜爽的口感。

2.6 乌龙茶散茶乌龙茶散茶是指将经过揉捻、发酵、烘焙等工艺处理后的乌龙茶以散装形式出售。

乌龙茶散茶通常具有花香、果香或炭焙香等特点,口感丰富。

三、散茶的执行标准散茶的执行标准是为了确保散茶的品质、安全和卫生,以及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散茶的执行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原料选择散茶的原料应选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茶叶,确保茶叶的品质和安全。

原料应经过严格的筛选和检测,去除叶梗、杂质和病虫害叶片。

3.2 加工工艺散茶的加工工艺应符合相应茶叶品类的制作要求,确保茶叶的色、香、味和形状等特点。

加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温度、时间和湿度等因素,以保持茶叶的原有特性。

3.3 分级包装散茶的分级应根据茶叶的大小、形状和质量等因素进行,确保散茶的品质稳定和一致性。

散称茶叶三无产品界定标准

散称茶叶三无产品界定标准

散称茶叶三无产品界定标准茶叶是中国传统饮料,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然而,由于市场监管不完善和不良商家的存在,一些茶叶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散茶行业需要建立三无产品的界定标准,以便消费者能够清晰地辨别安全的茶叶产品。

散称茶叶是指没有包装,以散装形式出售的茶叶产品。

而三无产品则是指无生产日期、无厂名、无厂址的茶叶产品。

这些产品往往存在较高的风险,可能存在假冒伪劣、劣质杂质等问题。

为了避免消费者不法商家的损失以及茶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下是关于散称茶叶三无产品界定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1. 生产日期要求:茶叶是一种易陈化的商品,过长时间的保存可能会导致品质下降,甚至产生有害物质。

因此,对于散称茶叶产品,应明确要求商家在包装上注明茶叶的生产日期。

消费者可以通过这一信息判断茶叶的新鲜程度,选择适合自己饮用的茶叶。

2. 厂名厂址要求:茶叶的生产商和销售商应该提供茶叶产品的明确厂名和厂址信息。

这将有助于监管部门对有关茶叶产品的质量进行跟踪和检查,并为消费者提供放心的产品。

3. 质量检测要求:茶叶作为一种食品,其质量和安全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为了防止散称茶叶产品存在假冒伪劣、劣质杂质等问题,商家应当把茶叶产品送往第三方权威机构进行质量检测。

相关的质量检测报告应该作为散称茶叶产品的必备凭证,供消费者查阅。

4. 标签信息要求:商家应在包装上标注清楚散称茶叶产品的品种、产地、生产工艺等重要信息。

标签信息的明确和准确将有助于消费者进一步了解茶叶产品,确保其能够满足个人的饮茶需求。

5. 市场监管要求: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市场监管,加大对散称茶叶产品的抽检力度。

对于不符合标准的产品,应及时予以查处,并公布相关信息,以增加行业的透明度,减少违规操作。

通过建立完善的散称茶叶三无产品界定标准,可以有效地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提高茶叶行业的整体质量水平。

这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茶叶产品的依据,同时也能够减少不良商家的存在,促进茶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再加工茶类有哪些

再加工茶类有哪些

再加工茶类有哪些
再加工茶是指以绿茶、红茶、青茶、白茶、黄茶和黑茶的毛茶或精茶为原料,进行再加工以后的产品。

这类产品的外形或内质与原产品有着较大的区别。

再加工茶主要有花茶、紧压茶、袋泡茶、速溶茶和茶饮料。

花茶又称熏制茶或香片。

主要产自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四川、重庆和湖南等地。

常用来制作花茶的鲜花有茉莉花、白兰花、桂花、玫瑰花、栀子花、米兰花和柚子花等。

花茶既有花的芳香,也有茶的醇厚。

紧压茶又称压制茶,是由毛茶加工后的精茶,经过外力压制而成的茶。

主要有六堡茶、黑砖茶、青砖茶、普洱沱荼、七子饼茶和米砖茶等。

袋泡茶源于20世纪初,指由过滤材料包装而成的茶。

其过滤材料包括特种长纤维纸和特种尼龙。

根据袋泡茶的原料不同可分为绿茶袋泡茶、红茶袋泡茶、乌龙茶袋泡茶、黄茶袋泡茶、白茶袋泡茶、黑茶袋泡茶和花茶袋泡茶。

速溶茶又称萃取茶或茶精。

20世纪40年代出现于英国,我国从70年代开始生产。

速溶茶的主要加工工艺有提取、浓缩、干燥。

其产品外形为颗粒状,冲泡后没有茶渣,但香味不及普通茶。

含茶饮料指含有茶的成分在内的饮料。

含茶饮料根据是否添加其他成分,分为纯茶饮料和非纯茶饮料。

纯茶饮料包括纯茶味的绿茶饮
料、红茶饮料、乌龙茶饮料等。

非纯茶饮料包括柠檬茶饮料、牛奶茶饮料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加工的袋泡茶与散装茶有没有区别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分析加工的袋泡茶与散装茶
袋泡茶一般选用中低档茶叶,不用回收茶,与散装茶不同。

“袋泡茶的消费量大约占市场的10%,袋泡茶本身也是将原茶压成碎末,不是用茶渣、茶末当原料的,这点是可以放心的。

”位于北京马连道茶叶城某经销商吴必林说。

“一般不需要回收茶渣来做袋泡茶,因为夏暑茶品味不够好,本身价格就很便宜,当然不排除极个别不法分子会这样做。

”产茶大区福建省的一家杂志的“茶友汇”栏目主持王平年说,他平日与茶农来往密切。

“中国人千百年来喝茶讲究的是色、香、味、形,所以对于没有形的袋泡茶,大都认为袋泡茶品质不够好。

一般不会用最高档的茶叶来做袋泡茶,袋泡茶原料一般会选择中低档茶叶。

”浙江大学茶学系副系主任、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副所长、国家一级评茶师、茶学博士王岳飞说,“其实,外国人习惯了这种茶饮方式,袋泡茶的茶原料与散茶的茶原料在安全性上并无差异。

我并没有听说过将回收茶、二次茶放进袋泡茶中做原茶的,人们所理解的袋泡茶的茶末、茶灰,并不能用在袋泡茶的生产加工中,因为加工过程中,不符合要求的茶末会堵住机器。


袋泡茶的加工过程,小于50孔的茶灰、茶末不能用于袋泡茶原料,那么从树上摘下来的茶叶,是如何加工成袋泡茶的?在加工过程中是否会增加农残的风险?王岳飞解释说,通常袋泡茶加工的工艺流程如下:原料茶一检验一复火一切碎一筛分一风选一拼配一包装一装盒一检验一装箱一袋泡茶成品。

在进行袋泡茶生产时,首先要对原料茶进行必要的检验,要求茶叶品质正常,无霉变和异味,重金属含量、农残指标都要符合国家茶叶卫生标准。

若系碎茶则可直接进行分筛,若系条茶则应先行使用切茶机切碎,然后分筛,分筛后将14-50孔的碎茶投入风选。

大于14孔的茶叶则应重新送上切茶机切碎,切碎后再分筛。

小于50孔的茶灰、茶末不能用于袋泡茶原料。

风选是将14-50孔碎茶中茶灰和轻质茶毛等吹除。

然后根据要生产的袋泡茶的品质要求,选取不同茶叶原料,拼配出符合产品标准的袋泡茶原料。

这时即可使用袋泡茶包装机进行袋泡茶包装。

袋泡茶农残是否超标,主要与原料有关,与加工过程关系不大。

袋泡茶的滤纸安全问题,以“假设滤纸能吃”来设定标准,袋泡茶用的最多的是茶叶滤纸包装,一般是用纤维制成,另外还有尼龙材质制成的三角包。

“除了茶叶本身外,袋泡茶的滤纸材质需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比如滤纸或尼龙的厚度、强度、亮度、水分检测等等都有相关的安全标准,比如滤纸的铅含量多少,砷含量多少,有无异味、微生物、荧光物质等对人体有害物质都需检测。

”并非什么滤纸都能做袋泡茶。

“袋泡茶滤纸的标准,是假设滤纸可以吃来定的,虽然有不少人质疑国家标准,但我认为国家标准是符合国情的,甚至有些标准上高于其它国家。

在滤纸和茶的铅含量标准上,我们规定铅含量每公斤少于、等于5毫克,是按蛋糕、面包一样的食用级定的,欧盟的规定是少于、等于10毫克/公斤,日本是20毫克/公斤。

”王岳飞说,并非我们的国家标准就比不上别人的严格。

说隔夜茶有毒是怎么回事呢?其实隔夜茶无毒,只是茶多酚易被氧化,一般不推荐喝隔夜茶,不是因为它有毒,而是绿茶泡时间久了颜色发黄,茶多酚等有效成分氧化了,维生素C也减少了,功效成分减少了,茶的味道也不好了。

另外,夏天的茶时间放久了容易被微生物污染,有些茶杯不及时清理过两天就会长毛是这个道理。

但隔夜茶本身并没有毒性,有人只喝隔夜茶,也没事。

除了普洱,大家都爱喝新茶,绿茶陈茶为什么不如新茶好喝?是否新茶就一定比陈茶好?其实普洱熟茶放一段时间营养功效会更好,里面茶多糖增加了,对糖尿病人有利,但茶多酚含量减少了,所以,新茶不一定比陈茶好。

如果是喝绿茶的话,推荐喝一年以内的新茶,否则茶内维生素降低,口味会差一些。

但主要营养功效之间差别并不大。

又为什么说喝绿茶要喝春茶?夏秋茶是因为虫多打农药才不被喜欢的吗?那是因为春茶绿茶口味好于夏茶。

茶叶中有三种特征性成分,一是茶多酚,起涩味作用;二是咖啡因,起苦味作用;三是茶氨酸,起鲜爽味。

这三种成分在茶中的比例与环境有非常大关系。

不喝夏茶是因为夏茶不好喝,温度越高、光照越强,茶叶中的茶多酚含量就越高,茶氨酸含量越少,所以这时的绿茶味道苦涩。

春茶相对来说茶多酚较少,茶氨酸较高,口味上春茶胜出,但从功效成分上说,茶多酚多,对身体更有益。

另外,红茶的夏茶比春茶更好喝。

各地的春茶中茶多酚含量也不一样,南方的茶叶中茶多酚含量较低,北方的茶中茶多酚含量较高,所以北面多红茶,茶多酚含量更高一些;南方多绿茶,茶氨酸含量更高些。

这只是口味上的差异,跟营养功效关系不大,跟喷洒农药也没有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