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超声诊断

合集下载

妇科疾病超声诊断需要注意些什么?

妇科疾病超声诊断需要注意些什么?

妇科疾病超声诊断需要注意些什么?摘要:超声检查技术在妇科疾病诊断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目前常见的超声检查技术有经阴道超声(TVS)与经腹超声(TAS)等。

现结合TVS、TAS技术的特点,介绍了其在宫外孕、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早期异位妊娠、卵巢病变、盆腔附件病变、子宫内膜疾病等常见妇科疾病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经腹超声;妇科疾病近年来,婚前与婚外性行为的现象日益突出,妇科疾病也随之居高不下。

而女性如果患有妇科疾病,则会严重影响自己的工作及生活质量,也会对自己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加强妇科疾病的筛查,有益于病情的早诊断及早治疗,对女性患者预后也具有积极的作用[1]。

经阴道超声(TVS)与经腹超声(TAS)等技术是超声诊断的常见技术,其在妇科疾病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TVS与TAS在妇科疾病诊断中各有优势,应用效果不尽相同。

现综述了TVS与TAS在常见的妇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以期为妇科疾病的临床筛查提供理论参考。

1常见的妇科疾病有哪些对于女性而言,妇科疾病较为常见,比如炎症、肿瘤、内分泌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女性生殖系统发育异常等。

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成更为严重的并发症。

虽然通过超声检查能够发现妇科疾病,但并不是所有的妇科病都能通过超声检查被诊断,只有当患者的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利用超声检查对疾病进行鉴别,从而进行疾病诊断。

超声检查一般被应用在子宫和盆腔肿块的发现和鉴别中。

临床医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才能了解更多疾病的病理生理知识,在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身体症状以及超声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及早发现疾病,及早治疗,能够促进女性身心健康。

2超声检查技术有哪些经阴道超声与经腹超声是妇科疾病超声诊断最常应用的方法,两者在妇科疾病的诊断中各有优势。

经阴道超声是一种突破性的妇科疾病检查方法,与经腹超声相比,超声检查时做应用的探头频率更高,能够达到5-7.5mHZ,分辨率也会随之提升。

妇科疾病超声诊断PPT课件

妇科疾病超声诊断PPT课件
妇科疾病超声诊断

主要内容
一、解剖 二、正常声像图与测值 三、子宫疾患 四、卵巢囊性肿瘤 五、卵巢实性肿瘤
解剖概要 *盆腔及其内的结构
骨盆的组成
骶骨 尾骨 髋骨
返回
*女性内生殖器官及其血液供应
女性内生殖器官
阴道 子宫 输卵管 卵巢
返回
返回
返回
*正常声像图与测值
阴道 壁由粘膜、肌层、纤维层组成
临床表现 发病年龄:30-50岁
月经量多,经期延长 压迫感 下腹部触及肿块
肌瘤声像图表现
子宫体积增大,形态规则或不规则 子宫内见结节状光团 内膜线移位 膀胱见压迹 周围见环状或半 环状血流信号
粘膜下肌瘤
肌壁间肌瘤
肌瘤变性声像图
玻璃样变 液化或囊性变
钙化
子宫肌瘤并钙化
鉴别诊断
卵巢肿瘤 子宫肥大 子宫腺肌瘤
*病人检查前的准备
经腹壁探测:检查前1小时饮水300500ml,使膀胱充盈 经阴道探测:排空膀胱尿液 经宫腔探测:于月经干净后数日进行, 且无急性或亚急性炎症者
*子宫疾患
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症 子宫体癌 宫腔积液 子宫发育异常
子宫肌瘤
病理 为平滑肌细胞增生而形成
分型:粘膜下、肌壁间、浆膜下 变性:玻璃样变、脂肪变、囊性变
声像图特征
脂液分层征 面团征 类囊型 瀑布征/垂柳征 星花征
浆液性囊腺瘤
单纯性浆液性囊腺瘤 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
单纯性浆液性囊腺瘤声像图特征
肿瘤一般直径5-10cm大小 园/椭圆,后壁回声增强 囊壁薄,光滑 单/多房性
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声像图特征
园/椭圆 壁尚光滑,壁内有光斑/乳头状团块 乳头状突起间有砂样钙化小体

妇科超声诊断题库41道

妇科超声诊断题库41道

妇科超声诊断1、患者女型,16岁。

有周期型腹痛,无发热,超声检查发现YD扩张,气体线消失,内见一80mmX40mm 的椭圆形液暗区,有完整边界,内见密集细小光点,双侧卵巢未见异常。

首先考虑为:一一[单选题]A盆腔脓肿B处女膜闭锁C巢囊肿D盆腔积液E巴氏腺囊肿正确答案:B2、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见的部位是:一一[单选题]A 卵巢B膀胱C道格拉斯窝D宫骶韧带E腹部瘢痕正确答案:A3、关于黄素囊肿以下哪些正确::①多与滋养细胞肿瘤伴发;②多呈单房;③多为双侧型;④其大小常不超过4cm——[单选题] A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④ E ①②③④正确答案:B4、患者女型,25岁。

无临床症状,婚前检查时,超声发现左卵巢内有一 30mmX20mm的肿块,边界清,内被一水平分界线分成两部分,上部分呈均匀高回声,下部分呈液暗区。

首先考虑为: ——[单选题]A巧克力囊肿:B黏液型囊腺瘤C畸胎瘤D浆液型囊腺瘤E滤泡囊肿5、输卵管积水的特征型声像图是::一一[单选题]A宫旁曲颈瓶状或糖节状液暗区B子宫增大C道格拉斯窝积液D超声探头压痛阳型E宫旁实质型低回声肿块正确答案:A6、突起剧烈腹痛的年轻女型病人超声检查发现盆腔大量积液,首先应考虑的疾病是:①黄体破裂;②急型盆腔炎;③官外孕破裂;④排卵期积液一一[单选题]A①②③B ①③C ②④D ④E ①②③④正确答案:B7、下列异位妊娠中,最常见的是:一一[单选题]A周韧带妊娠B 子宫颈妊娠C腹腔妊娠:D宫角妊娠E 输卵管妊娠正确答案:E8、子宫内膜良型侵入子宫肌层称为:一一[单选题]A巧克力囊肿B盆腔炎型病变C子宫肌腺症D子宫内膜癌E子宫肌瘤正确答案:C9、超声预示即将排卵的声像图是:一一[单选题]A卵泡张力高,透声好,直径20mm左右B卵泡外周有回声晕圈C卵泡内膜变成锯齿状D卵泡向卵巢边缘靠近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D10、通常超声测量子宫纵径的方法正确的是:一一[单选题]A宫底浆膜层到宫颈内口的距离B宫内膜线的长度C宫底浆膜层到宫颈外口的距离D宫最长径E宫底黏膜层到宫内口的距离正确答案:C11、年轻女子,子宫三径小,宫体长宫颈长度为1: 2,内膜线可见。

妇科超声诊断 PPT课件

妇科超声诊断 PPT课件

第四节 子宫疾病
二、子宫腺肌症
(一)病变特征 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可合并外在性异位 子宫体积多呈弥漫性增大,以后壁明显 切面无螺旋状结构,其间可见粗厚的肌纤维小囊腔,腔隙间可见陈旧血液。 可呈局限性即子宫腺肌瘤,但无假包膜 约50%合并子宫肌瘤 (二)声像图表现 子宫均匀性增大 内膜多数居中 肌壁回声不均匀、可呈实质性低回声、强回声、小无回声区 子宫大小及内回声随月经前后有变化 子宫腺肌瘤呈局限性异常回声区,内有无回声,边界较模糊无包膜,后壁居多 CDFI:无特异性表现,血供来源于子宫正常血管,血管分布上无环状或半环状 血瘤,可于子宫肌瘤鉴别
一、子宫肌瘤 (一)子宫肌瘤的病理特点 形态: 实质性球形肿块 大小、多少不一 假包膜:被压缩的肌纤维组成 瘤体切面:白色或带有红色,由旋涡状排列的平滑肌及纤维结缔组织交叉组成。 继发变性:玻璃样变、囊性变、红色样变、钙化、肉瘤样变 生长部位: 肌壁间、浆膜下、黏膜下、宫颈、阔韧带 (二)声像图表现 子宫增大 形态失常 回声不均 内膜受压 肿瘤回声 壁间肌瘤呈同心圆排列的中低回声 ,浆膜下者为低回声,黏膜下或 强回声,肌瘤与肌壁间有衰减的裂隙为低回声。 宫颈肌瘤:子宫内膜线以下,宫颈前后唇部实性肿物,宫颈管受压 阔韧带肌瘤:为带蒂的浆膜下肌瘤突到阔韧带,表现为子宫一侧实性肿物 继发变性:玻璃样变为低回声,囊性变为无回声区,红色样变为妊娠期肌瘤无 回声或低回声;钙化为强回声伴声影;肉瘤样变为快速增大并低阻血流。 CDFI:1、无血流型 2、内呈点状血流型 3、周边呈环状或半环状血流型4、内 呈丰富血流型 5、频谱多普勒:阻力指数≥0.5
妇科超声诊断
第一章 妇科超声诊断
第一节 一、子宫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标准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标准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标准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一种妇科检查方法,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探头频率:阴道探头的频率通常为5\~,可以清晰地显示子宫、卵巢、输卵管等盆腔器官的形态和结构。

2. 检查前准备:在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前,患者需要排空膀胱,以便于医生更好地观察盆腔内的器官。

3. 检查体位:患者通常需要采取仰卧位,双腿弯曲外展,以充分暴露会阴部。

4. 扫描方式:检查时,医生会将涂有耦合剂的探头缓慢放入阴道内,并观察盆腔内的器官形态和血流情况。

5. 观察指标:医生需要观察子宫、卵巢、输卵管等器官的大小、形态、位置以及血流情况,以评估是否存在病变。

6. 诊断标准:根据观察到的结果,医生会结合临床经验进行综合判断,并给出相应的诊断意见。

需要注意的是,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式,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同时,检查前需要避免性生活和阴道用药,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妇科疾病超声诊断

妇科疾病超声诊断

妇科疾病超声诊断一、子宫解剖子宫位于骨盆腔中央,呈倒置的梨形;成年人的子宫重约50 g,长7~8 cm,宽4~5 cm,厚2~3cm,子宫体壁由浆膜层、肌层、内膜构成,绝经后妇女正常子宫内膜呈线状或显示不清,厚度一般不超过4mm;子宫动脉发自髂内动脉前干,子宫动脉发出一下行小的阴道支,主干沿途发出弓状动脉,上升至子宫角时,即分为三支,一支分布于宫底,一支分布输卵管,而另一支分布至卵巢;卵巢具有双重血供,即从腹主动脉发出的卵巢动脉和子宫动脉上升支分出的卵巢支;二、检查方法及正常子宫超声表现一检查方法1、经腹超声检查;2、经阴道超声检查;3、子宫、输卵管声学造影检查;二正常子宫声像图1、纵切面①子宫形态:前位及平位子宫呈倒置梨形,轮廓清晰,表面光滑,后位子宫呈斜倒梨状;②肌壁:呈均匀点状回声,前后壁对称;③宫内膜:呈条状强回声,周期性变化,宫腔呈闭合状态,后位子宫显示模糊或不完全;④宫颈:圆柱形,回声较宫体略强,宫颈管呈强回声;⑤宫体与宫颈角度:前位子宫小于180度,平位子宫为180度,后位子宫大于180度;2、横切面前位及平位子宫宫底呈三角形,宫体呈椭圆形,中心部呈强回声,为宫内膜所致;后位子宫则宫颈位于宫体上方,呈偏强回声;三子宫测量方法1、子宫体长径上下径子宫最大纵切面时,自宫底外缘至宫颈内口间的最大距离;2、子宫厚径前后径与宫体长径垂直的最大距离;3、子宫横径宽径子宫横切面时,于两测宫角下缘子宫左右外侧缘间的最大距离;4、宫颈长径自宫颈内口至外口间的距离;四正常子宫超声测值不同年龄组及发育阶段的子宫大小常有不同,生育期子宫最大,青春前期及更年期以后子宫较小;生育期子宫:长径:5~7cm;厚径:~;横径:~;宫颈长径:~;宫体与宫颈之比:2:1;青春前期及更年期以后子宫:较生育期子宫各径线测值缩小约~,宫体与宫颈之比为1:1;五正常彩色与频谱多普勒子宫动脉在非妊娠状态下频谱正常波形显示为收缩期的尖锐峰,舒张期速度减低,并形成舒张早期“切迹”等特殊表现;并可观察到随月经周期的明显变化;三、子宫疾病的超声表现先天性子宫、阴道发育异常临床概述在胚胎发育期,由于双侧副中肾管在演变的不同阶段发育障碍而形成各种先天性子宫、阴道畸形,并常合并泌尿系畸形,如子宫畸形合并马蹄肾等;根据发育障碍的不同,子宫、阴道发育异常分以下四类:1、副中肾管停止发育有:幼稚子宫、先天性无子宫和单角单颈子宫、残角子宫;2、两侧副中肾管会合不良有:双子宫双阴道;双子宫单阴道或双角子宫、鞍状子宫;3、会合后中隔未退化有:纵隔子宫、阴道纵隔;4、会合后未贯通有:阴道闭锁、处女膜闭锁等;临床特点:1、先天性无子宫、幼稚子宫:前者表现为原发性闭经,妇检触不到子宫,常合并先天性无阴道;后者表现为月经量少,不规律,不孕,触及小子宫;2、双子宫、双角子宫、鞍状子宫:患者可表现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常有流产、早产、不孕或难产史;3、阴道和处女膜闭锁:原发闭经,经血潴留,周期性下腹痛为常见症状,妇检可触及阴道、子宫增大并有囊性感;超声表现1、先天性无子宫盆腔探查不到子宫轮廓,可探及两侧卵巢回声,常合并无阴道;2、幼稚子宫子宫及阴道轮廓可辨认,但宫体各经线测值均较正常小,宫体与宫颈之比为1:1或1:2;3、双子宫可探及两个宫体回声,较狭长且左右对称;两个宫内膜回声;两个宫颈回声;如合并双阴道还可见两个阴道回声;横切面自下而上可见:1、双阴道呈两个强回声点或阴道回声增宽;2、双宫颈呈一较宽椭圆形实性偏强回声;3、双宫体呈并列存在,可二者相同或一大一小,肌壁回声相同;双宫腔呈“蝶形”或“眼镜征”;4、双角子宫子宫横断面上宫颈部和宫体部多无异常,切面上移近宫底部,可见宫底两侧各有一类肿物样实性回声区,呈马鞍形,并对膀胱产生典型的“V”形压迹;或宫底部宫体断面呈角状突起,其中心部有各自的宫内膜线状回声;双角子宫一侧妊娠时,易将对例子宫角误认为子宫肌瘤,应注意观察其内有无宫内膜回声可资鉴别;5、单角子宫子宫外形呈梭形,另一侧为子宫残角,有时可见残角子宫内积血产生的无回声区;横断面可见宫底有一隆起,其内部回声与宫底部相似,应与肌瘤鉴别;6、纵隔子宫子宫外形正常,声象图较难发现,当妊娠早期有羊水衬托时,可发现宫体有略强回声的中隔;宫腔声学造影有助于诊断;7、处女膜闭锁伴有经血潴留时,阴道、子宫腔呈囊状扩张,内为液体无回声区;阴道子宫无回声相连通,随子宫周期性收缩和舒张,无回声区可减小或增大,并有流动性;积血延及输卵管者,双侧输卵管扩张,表现为带状或梭状无回声,与宫腔无回声连通;子宫直肠窝也可显示液性无回声区;子宫、阴道先天性发育畸形常可合并泌尿系畸形,如肾缺如,肾发育不全等,当发现子宫畸形时应注意肾脏的检查;其他影像学表现1、CT:子宫、阴道先天性发育异常CT诊断的报道不多,经验不足,因此无诊断优势,超声足以达到诊断之目的;2、MRI:先天性无子宫,在盆腔中央不能见到子宫影象;幼稚子宫则宫体明显变小,宫颈相对正常,子宫内膜、肌层和结合带存在;部分性实性子宫可见宫腔偏侧,其内有陈旧性月经血之MRI信号;完全性实性子宫则宫腔消失;冠状面能较好WI 地显示双子宫和双角子宫畸形,依靠宫体形态和子宫腔形态改变,可以确诊;T2宫腔和内膜信号增高,可很好显示宫腔低信号隔膜,有利于纵隔子宫的诊断;单角子宫MRI冠状面显示正常子宫形态消失,而呈椭圆形或梭形;子宫肌瘤临床概述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肿瘤多起源于子宫肌层内可生长到粘膜下或浆膜下,由平滑肌细胞及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而成;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发病率最高的良性肿瘤,35岁以上妇女约20%~40%可发生;瘤体大小不一,单发或多发;主要临床表现为子宫出血、腹部包块及肿瘤引起的压迫症状;超声表现1、声像图表现1子宫增大或出现局限性隆起,致子宫切面形态失常;2肌瘤结节部一般呈圆形低回声区或等回声区或分布不均的强回声区;3子宫内膜回声移位与变形;4膀胱产生压迹与变形;5继发变性时,可见边界模糊无回声区或边界清晰的圆形无回声区及强回声光团或弧形光带,其后伴声影;2、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多数肌瘤周围显示环状或半环状血流;其他影像学表现1、宫腔碘剂造影:可见宫腔扩大变形,宫内有小息肉状或豆状充盈缺损,或见肌瘤侧子宫壁向腔内呈弧形突出,较大肿瘤多推挤子宫移位;2、盆腔充气造影:多见子宫体积增大,膨隆呈球形,宫体表面可见大小不等的块影突出,外周轮廓光整;3.、选择性血管造影:子宫肌瘤的供血来自子宫动脉的宫壁内动脉,肿瘤使子宫壁内动脉拉直移位,子宫动脉管腔增粗,两侧子宫动脉间距加宽;肌瘤包膜中的血管呈包绕改变,同时有螺旋状病理血管伸入肌瘤中央,并常见肿瘤染色;当肿瘤中央坏死时,中心部血管稀少,周围血管增多;肿瘤血管明显增多并伴有静脉早期显影征象时,提示肿瘤可能恶变为肉瘤;4、CT平扫;子宫体呈分叶状增大或局部有向外突起的实性肿块,密度多均匀,边界清楚,与周围的分界锐利;肿瘤中央有坏死、囊变即呈低密度区;如发现瘤体内有钙化,对诊断有很大帮助;增强扫描,肌瘤和子宫肌层一样明显强化,坏死囊变区无强化;加权像信号强度与 5、MRI:子宫肌瘤形态学改变同 CT;肿瘤边界光滑清楚,T1加权像其信号中等或稍高于子宫肌层;子宫肌层相似,T2检查方法比较US无辐射损伤,可多轴位和重复检查,是临床首选检查方法,90%以上均可明确诊断;CT或MRI是进一步检查的最佳方法,特别是CT分辨率高,对钙化、坏死等均能清楚显示;往日常用的宫腔碘剂造影和盆腔充气造影现在极少采用;选择性血管造影在鉴别良性恶性中有一定价值;子宫肌腺症临床概述子宫内膜异位于子宫肌层称子宫腺肌症,异位的子宫内膜随月经周期发生出血;切面可见间夹有厚纤维带和微型囊腔,在腔中有陈旧性巧克力样血液,脏外壁无假包膜;临床表现特点为继发性渐进性痛经;妇科检查:子宫增大,呈结节性,质硬,周围有粘连,后壁可触及蚕豆大小硬结,约50%患者合并子宫肌瘤,15%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超声表现1、子宫形态饱满,均匀性增大,轮廓线规则;也有呈局限性隆起和非对称性增大;2、子宫肌壁呈杂乱不均质回声,兼有实性低回声或强回声区,周界模糊不清;或肌壁内呈小蜂房状散在的无回声区,随月经周期可有增大或缩小;3、子宫内膜呈线状强回声,居中或无异常表现;4、盆腔内膜性囊肿如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盆腔内可见囊性无回声区,包膜模糊增厚,囊内呈点状回声;5、子宫肌腺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一般无特异性表现,其血供来源于子宫正常血管,在血管的分布上病灶周围无环状或半环状血流;可与子宫肌瘤鉴别;其他影像学表现1、CT:CT在子宫腺肌症中的应用不多,有关报道也较少;2、MRI:子宫体积增大,因移位于子宫肌层的内膜腺体随月经而有周期变化,故MR信号有所不同,T1WI在子宫肌层内可见斑点状的高信号,T2WI也为高信号,但较T1WI高信号斑点增多;此外,可见陈旧性出血含铁血黄素沉积之低信号;子宫腺肌症时,子宫内膜由管腔向肌层移位,子宫基底部变毛糙,结合带变模糊;子宫内膜癌临床概述本病发生于子宫内膜,故又称子宫内膜癌;发生在50岁以上的更年期和绝经期妇女多见;病理形态可分为:1、弥漫性:整个宫内膜不规则增厚伴乳头状隆起,癌肿常浸及肌层;2、局限性:部分子宫内膜不规则增厚,隆起,表面可有溃疡、糜烂、坏死等;3、息肉型;子宫腔内突出息肉样癌瘤,侵及范围较小;临床分期:Ⅰ期:癌肿局限于子宫体;Ⅱ期:癌肿侵犯子宫体和宫颈;Ⅲ期:癌肿扩散到子宫外,但未超出真骨盆范围;Ⅳ期:癌肿扩散到真骨盆以外或已侵犯膀胱或直肠;临床特点:1.绝经后阴道出血,晚期可有坏死、脱落的烂肉样组织,继发感染时排出物有恶臭味;2.子宫不规则收缩时可有阵发性腹疼;超声表现1、早期宫体癌子宫内多无特殊异常表现,或仅见宫腔轻度分离;2、中、晚期宫体癌1子宫增大,形态可正常;当肿瘤向宫外和宫颈侵犯时,子宫形态失常,表现凸凹不平;2宫腔内表现有:弥漫型者,整个宫内膜回声不规则增厚,增强,表面凸凹不平;局限型及息肉型者,宫腔内可见不规则低回声或中等回声区,基底部宽、厚,癌组织出血、坏死时,宫腔内可见无回声暗区和点片状强回声;3宫体及宫颈受侵时,子宫肌壁回声不均匀,内可见强弱不均或无回声区,外膜回声不连续;宫颈失去正常形态,呈不规则低回声;4盆腔受侵时,可见子宫周围有肿块回声;浸及膀胱可致膀胱壁呈低回声性增厚且表面凹凸不平,与子宫粘连时,二者界线不清楚;5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动脉和病变处血流对子宫内膜癌诊断有一定帮助;主要表现为内膜癌肿瘤周边或内部可见较丰富血流呈彩条或彩球状,频谱多普勒检测呈低阻特征;RI阈值为~;其他影像学表现1、CT:子宫体癌患者Ⅰ期占大多数,平扫时肿块与子宫肌组织呈等密度,如肿块未超出子宫轮廓之外时容易漏诊;也可表现为子宫对称性或局限性、分叶状增大,中央有低密度坏死区,增强后坏死区境界不清,形状不规则;对II—IV期宫体癌患者CT诊断较容易,CT分期的准确率达90%左右;II期表现为宫体增大伴宫颈增大,中央为类似圆形的水样密度区和低密度区;III期表现为宫旁和阴道旁低密度脂肪影消失,代之以不规则软组织肿块;IV期表现为直肠前壁或膀胱后壁与子宫之间脂肪间隙消失,边界失去光整轮廓,毛糙或呈小锯齿状增厚,盆腔淋巴结增大,超过;增强扫描有助于判断肿块的确切边界和鉴别淋巴结与血管断面;2、MRI:由于子宫体癌起源于宫内膜,癌组织信号多与正常内膜信号相似,因此,早期宫体癌的MRI多无特征性表现,常需结合诊断性刮宫和活检证实;小于2~3cm 者,MRI常易遗漏;浅层子宫体癌MRI的诊断主要依靠子宫腔内高信号区增宽;育龄的妇女高信号厚度大于9mm,绝经后妇女的宫腔高信号厚度大于4mm应视为异常;信号的肿块,子宫内膜癌向肌层侵犯及子宫外侵犯时,则在肌层和子宫外见长T2如有变性、出血、坏死、液化区,T信号常不均匀;宫体癌侵犯宫颈时,正常较低信2号的宫颈呈现为较高信号;静脉注射Gd—DTPA后,内膜癌灶强化常不及肌层强化,因而有利于判断肌层侵犯;卵巢非赘生性囊肿临床概述非赘生性卵巢囊肿不属卵巢真性肿瘤,一般体积较小,多能自行消退;其中滤泡囊肿和黄体囊肿常为单发,前者为卵泡不成熟或成熟不排卵,卵泡内液体潴留所形成,后者为黄体持续存在增大所致;黄素囊肿与滋养层细胞肿瘤伴发,由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刺激卵泡使之过度黄素化所致,多呈双侧性;多囊卵巢系月经调节机理失常,卵巢增大,包膜增厚,包膜下为不同发育期和萎缩的卵泡,无发育成熟卵泡和黄体;临床特点:滤泡囊肿和黄体、黄素囊肿多无自觉症状,但较大囊肿发生蒂扭转和黄体囊肿自发破裂时可发生急腹症;多囊卵巢常见症状有多毛、肥胖、月经稀少或闭经,双侧卵巢增大;超声表现1、滤泡囊肿和黄体囊肿呈圆形无回声区,边缘清晰光滑,突出于卵巢表面,内可有强回声分隔,定期追踪观察,可自行缩小和消失,也可持续存在;2、黄素囊肿多呈双侧性,囊肿可为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壁薄,边界清晰,内呈多房状间隔光带回声;大小不一,一般为5~10cm;随滋养层细胞肿瘤治疗后,可自行消退;3、多囊卵巢双侧卵巢呈均匀性增大,包膜回声增强,增厚,其内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小无回声区或散在米粒大小的暗区,随月经周期变化,B超追踪观察,无发育成熟的卵泡;其他影像学表现1、CT:非赘生性囊肿CT一般不能显示,典型者表现为位于附件区的外形光滑的囊性肿块,密度均匀CT值接近水,壁菲薄;如为出血性囊肿,囊内密度增高,与正常卵巢交界处可出现局限性壁增厚及细条样间隔影,与囊腺瘤不易鉴别;2、MRI:卵巢囊肿性病变种类很多,MRI无法辨别囊肿的种类;从MRI表现角度,一般单纯性囊肿,包括滤泡囊肿、黄体囊肿呈长T1和长T2信号,强度与膀胱内尿液相仿;出血性囊肿信号与出血时间和MR场强有关,亚急性期出血的正铁血红蛋白呈明显短T1和长 T2信号;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临床概述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见,50%以上累及双侧卵巢,囊内含巧克力样陈旧性血液;囊肿直径一般为5~6 cm,最大可达25 cm;囊肿多与周围组织紧密粘连;临床上一般多有痛经,呈继发性渐进性,有逐年加剧倾向;如阴道直肠隔受累,可在阴道后穹窿扪及或看到突出的紫蓝色结节;超声表现囊肿多位于盆腔较低位置,固定,呈圆形或椭圆形,壁厚模糊,多在5cm左右,内部回声多样化,可为囊性无回声区内有细小密集光点,或模糊线状分隔,亦可表现为不均质的圆形实性低回声团块,但后壁回声呈增强效应;声像图上可分为:1、单纯囊肿型;2、多囊型;3、囊内均匀光点型;4、囊内团块型;5、混合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声像图类型可随月经周期相互演变;其他影像学表现1、CT:同非赘生性囊肿2、MRI:巧克力囊肿属出血性囊肿,且囊肿大小随月经周期有所变化;囊肿一般呈圆形或卵圆形,壁薄而光滑,其内可有分隔,静脉注射Gd—DTPA后无强化;较小囊肿MRI可无异常发现;卵巢畸胎瘤临床概述卵巢囊性畸胎瘤又称皮样囊肿;发生于生殖细胞,占卵巢肿瘤的10~15%;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较多发生于青年妇女;绝大多数为良性,极少数发生恶变占~%;肿瘤中等大小,一般5~6cm,呈圆形,肿瘤由分化成熟的三胚层组织构成,内可有油脂类物质、软骨、毛发、牙齿等;临床一般无症状,如发生蒂扭转则出现急腹症;超声表现卵巢畸胎瘤超声表现多样,一般有以下几种特殊声象图表现:1、类囊肿型似典型囊肿,囊壁规则清晰,囊内呈无回声,多呈单房,少数呈多房或囊内还有小囊;可有密集点状回声浮游;2、脂液分层型囊内前方为偏强点状回声,密集,后方为液性无回声区,两层之间有一略强回声水平分界线;3、面团型囊内可见一个或数个较强回声团块,可附于囊壁一侧,也可漂浮于囊肿中间,其后方有不典型声影;为粘稠皮脂及毛发混合形成,似面团状,故又称“面团征”;4、壁立结节型囊壁隆起结节状强回声,后方伴声影;5、混合型囊内回声杂乱,除可见无回声区外,还可见点状、条索状、团块状、片状强回声伴声衰减或声影,为牙齿、骨、油脂、钙化物的混合表现;6、类实性肿物型囊内几乎被大量毛发充满,或仅有少量油脂时,类似卵巢实性肿瘤,表现为肿瘤前壁呈弧形强回声带,后方伴声衰减或声影,压迫或加压时,肿物内容物有浮动感;肿物轮廓及边界均较模糊,易发生漏诊后误诊;7、恶性畸胎瘤当畸胎瘤体积迅速增大,囊壁不规则增厚,囊内回声杂乱,除组织的多样性结构构成的超声多样化反射外,其主要特点为肿瘤趋向实变,如囊壁及分隔上出现大量实质性团块回声,原来较细的分隔变得粗大、紊乱、模糊等;如伴有腹水时,预示肿瘤的腹膜浸润或腹腔种植;未成熟畸胎瘤则表现为单侧实质性肿瘤,表面凹凸不平及结节状隆起;其他影像学表现1、CT:典型的畸胎瘤,CT显示为密度不均的囊性肿块,囊壁厚薄不均,可有弧形钙化,囊内可见高密度的骨骼、牙齿、或钙化斑块,此为畸胎瘤的特征性表现;一般显示不出负CT值的脂肪组织密度,改变体位扫描,其内容物可随重力而改变位置,如能见到“飘浮征”,即为皮脂样物飘浮于脂一液面上,也为畸胎瘤的特征性表现,但出现率极小;2、MRI:卵巢畸胎瘤可有内、中、外三个胚层组织构成,因其组织成份的复杂性,MRI表现也复杂多样;完全囊性畸胎瘤较少见,其MRI表现与卵巢囊肿相同,仅能通过病理鉴别;以脂肪为主者,呈短Tl 和较长T2信号,其周有低信号囊壁;毛发、肌肉等软组织在Tl 和T2WI上呈中等信号;畸胎瘤内细胞碎屑;软组织成份与液性脂肪间可形成分层现象,其上为高信号液性脂肪,下面为中等信号细胞碎屑和软组织结构,此种征像对囊性畸胎瘤诊断很有帮助;卵巢囊腺瘤癌临床概述卵巢囊腺瘤系来自卵巢表面的生发上皮,具有高度的多能性,如向输卵管上皮化生,则形成浆液性肿瘤;向宫颈柱状上皮化生,则形成粘液性肿瘤;浆液性囊腺瘤多数为单发,双侧性占15%左右;可分为单纯性和乳头状两种;前者多为单房性,壁光滑;后者常为多房性,囊壁有乳头状突起,大小不等,一般较小,伴有壁内小钙化体,镜下为砂粒体;乳头穿破囊壁可种植腹壁致腹水;粘液性囊腺瘤较浆液性为少,多为单侧多房性,表面光滑,内含粘液性或胶冻状粘稠液体;约10%可见有乳头生长于囊壁,瘤体较大,如穿破囊壁引起腹膜种植,产生大量粘液称腹膜粘液瘤;卵巢囊腺癌是最常见的卵巢恶性肿瘤,大多数由囊腺瘤恶变而来;浆液性囊腺癌占卵巢上皮性癌的50%,可双侧性,肿瘤大小约10~15cm,多为部分囊性部分实性,呈乳头状生长,肿瘤生长很快,常伴有出血坏死;粘液性囊腺癌占卵巢上皮性癌的40%,常只限一侧,粘液性囊腺瘤恶变时,囊腔增多,间隔增厚,有较多的乳头状实质性成份,为肿瘤过度增殖所致;超声表现1、浆液性囊腺瘤癌1单纯性囊腺瘤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囊壁薄而光滑,囊内呈无回声;囊壁后方透声性增强;2乳头状囊腺瘤肿瘤可为单房,亦可为多房,囊壁内面可见大小不等的局限性乳头状突起突向囊腔,呈实质性,形态规则,囊腔呈无回声;3浆液性囊腺癌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为主的包块,囊壁不规则增厚,内面有较多乳头状或团块状实质性软组织回声突向囊腔,或向外壁侵犯;2、粘液性囊腺瘤癌1粘液性囊腺瘤肿瘤呈卵圆形,轮廓清晰,囊壁较厚3~5mm,规则光滑,囊内可见多房性间隔呈强回声,囊腔大小不一,囊壁内面可有不规则乳头状回声突起,囊腔内有散在点状回声;2粘液性囊腺癌肿瘤呈椭圆形或分叶状无回声区,囊壁明显不规则增厚,囊腔内有较多间隔光带,呈不均匀性增厚,并可见乳头状或团块状软组织回声,自囊壁和分隔突向囊腔;囊腔内还可见点、片状偏强回声;肿瘤向外生长,浸润周围组织和腹膜时,可见向外伸展的局限性团块回声伴腹水液体无回声区;其他影像学表现1、CT扫描:浆液性囊腺瘤壁薄且均匀一致,CT值接近于水的密度,附壁有乳头状突起并不多见;粘液性囊腺瘤直径一般大于10cm,CT值高于水的密度但低于软组织,囊壁有不均匀增厚,囊内有间隔构成的囊腔;两种囊腺癌边缘光滑整齐,极少与周围组织粘连;增强扫描囊壁呈线状强化;2、MRI:浆液性囊腺瘤 T1加权像呈均匀的低强度信号,T2加权像呈均匀的高强度信号;粘液性囊腺瘤因含蛋白量较多,T1、T2加权像均较浆液性囊腺瘤信号强度增高;卵巢癌临床概述卵巢癌分原发性和转移性两种,原发性癌占卵巢癌的80%,转移性癌占20%;整个肿瘤全部呈实性,内有变性、坏死、液化时形成囊腔;肿瘤一般体积较小,穿破包膜种植到子宫直肠窝、腹膜及周围器官,形成粘连和结节,多伴有腹水;临床表现为早期可无症状,中晚期癌肿生长迅速,压迫神经或向周围组织浸润时,出现腰疼,腿痛;浸润膀胱时,出现血尿、尿频、尿急;发生腹水时腹部胀大;妇检可触及盆腔肿物;超声表现。

《妇科超声诊断》课件

《妇科超声诊断》课件

妊娠
早孕、中孕及晚孕的胎儿发育 监测。
妇科超声诊断的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
无创、无痛、无辐射,可重复性 强,能实时动态观察,提供丰富 的血流信息。
局限性
对肠道气体、骨骼及肺组织显示 不佳,对功能性疾病诊断价值有 限。
02
CHAPTER
妇科超声诊断技术
经腹部超声诊断
总结词
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式
详细描述
三维和四维超声技术的应用
三维和四维超声技术能够提供更全面的立体图像,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病变的位置 和范围。
三维和四维超声技术能够更好地观察胎儿发育情况,提高产前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 性。
三维和四维超声技术能够提供更丰富的血流动力学信息,有助于对心血管疾病进行 早期诊断。
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等新技术的应用
通过超声图像的特征,可以对妇科疾 病的性质进行鉴别诊断,有助于确定 治疗方案。
对妇科疾病的治疗与疗效评估
治疗方案制定
妇科超声检查可以为妇科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如手术切除 、药物治疗等。
疗效评估
治疗后通过妇科超声检查可以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
对胎儿异常的监测与产前诊断
胎儿监测
妇科超声检查可以监测胎儿在母体内 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胎儿发育异常 。
超声表现
胎儿异常在超声上表现为结构异常、生长受限、 羊水过多或过少等。
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胎儿疾病鉴别,如先天性心脏病、先天 性代谢病等。
04
CHAPTER
妇科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
对妇科疾病的早期发现与鉴别诊断
早期发现
妇科超声检查能够早期发现子宫、卵 巢等器官的异常病变,如子宫肌瘤、 卵巢囊肿等。
鉴别诊断

妇产科疾病超声诊断科普大全

妇产科疾病超声诊断科普大全

妇产科疾病超声诊断科普大全妇产科疾病超声检测有很多项,可以检测出多种病症。

1、子宫方面的疾病:可以利用超声波检测出子宫内部大小形状是不是正常,子宫内部是否有积液、有没有发生囊肿等特殊状况。

子宫超声检查能够更有效的掌握子宫、卵巢状况,包括妇科疾患、子宫的恢复情况以及卵泡的生长发育状况等等。

一般情况下,正常子宫会的超声波显像有子宫会大小正常、子宫会肌层回声平衡、子宫内膜回声平衡等特点。

具体内容如下:(1)子宫大小一般:一般子宫的大小形态长有七到八米,宽度在四到五米,厚在二到三米,其宫腔尺寸在五毫升以内。

如果子宫偏小,可能与雌性激素产生缺失、生长发育不良等原因有关相关。

如果子宫偏大,可以处在月经期、怀孕期间的时候。

(2)子宫肌层回声平衡:一般的子宫都会发生子宫肌层回声平衡的现象。

如果宫内为低回声,就可以和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囊肿等病变相关,而如果宫内为高回声,也可以是子宫内膜息肉所致的,建议病人及时治疗,以避免产生不良情况。

(3)子宫内膜回声均衡:子宫内膜回声均衡是指对整个子宫都进行过超声波检测,肌层血液循环正常,且没有结节、病变等的特殊发现。

输卵管:输卵管为成对细长弯曲的管状结构,近端与子宫角相通,远端游离,长约 12cm。

输卵管分为:①间质部:亦称子宫角部,此处管腔甚细,为输卵管子宫壁内部分;③峡部:与间质部相连,管腔略变大;③壶腹部:为管腔最大部分为异位妊娠最好发部位;④伞部:开口于腹腔,呈喇叭状。

2、卵巢:女性的卵巢和输卵管可以在超声检查下看到,以确定卵巢的形状,输卵管是否通畅,是否有囊肿、积液等现象,便于早期发现和治疗。

经阴道超声和经腹部超声显示正常卵巢:经阴道超声显示的正常卵巢和边界清楚地显示,每个卵泡都在里面。

因此,经阴道超声对卵巢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有利于多囊卵巢的检测。

经腹部超声显示的正常卵巢不如经阴道超声显示的清晰,只能看到较大的卵泡,而较小的卵泡则无法清晰显示。

卵巢病变的声像图特征:卵巢的组织学组成复杂,肿瘤类型多样,声像图表现也多种多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肌瘤
(myoma of uterus)
上图CDFI:肿瘤周边可见彩色血流
子宫疾病超声诊断
子宫肌瘤
(myoma of uterus)
上图CDFI:肿瘤周边可见彩色血流
子宫疾病超声诊断
子宫肌瘤
(myoma of uterus)
肌壁间肌瘤
子宫疾病超声诊断
子宫肌瘤
(myoma of uterus)
2. 输卵管
(1)输卵管的组成
①间质部 ②峡部 ③ 壶腹部 ④伞部
(2)输卵管壁
3. 卵巢
解剖概要
女性盆腔矢状切面示意图
(二)女性内生殖器的血管分布 1. 动脉 (1)卵巢动脉 (2)子宫动脉 (3)阴道动脉 (4)阴部内动脉
2. 静脉
二. 子宫、附件的探测途径和探测方法 (一)经腹壁超声探测(膀胱充盈法)
基本扫查法与正常声像图
正常子宫声像图
三、正常子宫及卵巢声像图和正常值
正常子宫声像图特征
前位
中位
后位
子宫位置
三、正常子宫及卵巢声像图和正常值 子宫测量
经腹部超声
纵径与前后径
横径
经腔内超声
三、正常子宫及卵巢声像图和正常值 正常子宫超声测值(cm)
未产妇 经产妇 绝经期妇女
子宫体 纵径
子宫体 横径 子宫体 前后径
二、子宫腺肌症
三、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四、子宫内膜癌
五、卵巢肿瘤 上皮性肿瘤
卵巢肿瘤 性索间质肿瘤
卵巢肿瘤 生殖细胞肿瘤
卵巢肿瘤 转移性肿瘤
卵巢真性肿瘤与非赘生性肿瘤的鉴别
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超声鉴别
卵巢肿瘤 物理性质 肿瘤壁 内部回声 良性肿瘤 大多为囊性 规则、光滑、整齐、壁薄、清晰 恶性肿瘤 一般为混合性或实质性 不规则、不光滑、壁厚薄不均、 不清晰、高低不平
均值 范围
均值 范围 均值 范围
5.07 4.13~6.01
5.17 4.29~6.05 3.56 2.62~4.50
5.73 5.07~6.93
5.73 4.69~6.77 4.25 3.25~5.25
4.48 3.27~5.69
4.41 3.39~5.43 3.00 1.95~.54
宫颈 长度
均值 范围
壁间肌瘤
子宫疾病超声诊断
子宫肌瘤
(myoma of uterus)
肌壁间肌瘤 伴玻璃样变 经阴道超声探测
子宫疾病超声诊断
子宫肌瘤
(myoma of uterus)
上图CDFI:肿瘤周边及内部可见彩色血流
子宫疾病超声诊断
子宫肌瘤
(myoma of uterus)
肌壁间肌瘤
经阴道超声探测
子宫疾病超声诊断
多普勒阻力指数 搏动指数>1.0,阻力指数>0.55
小结
子宫和附件的特殊解剖位置,决定了其超声探测可以经不 同的途径进行。 不同的检查途径适用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检查途径观察的 重点也可能不同。 熟悉正常子宫、卵巢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是发现异常、诊 断疾病的基础。 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为妇科常见病,两者的发病及临床 表现可能近似且不典型,需要超声加以鉴别并辅助临床诊 断。 而对于卵巢肿瘤,超声诊断的首要任务是区分是否卵巢来 源的肿瘤、是真性肿瘤或假性肿瘤、并鉴别良恶性。
妇科超声诊断
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超声诊断学》CAI课件
妇科超声诊断
教学目标
1.掌握子宫、附件经腹部探测前准备及注意事项,
了解经阴道超声探测方法
2.熟悉正常子宫,卵巢超声表现 3.了解子宫肌瘤声像图特点及其鉴别诊断要点 4.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超声表现及其鉴别诊断要点
第一节 子宫及附件超声解剖概要
肌壁间肌瘤
子宫疾病超声诊断
子宫肌瘤
(myoma of uterus)
上图CDFI:肿瘤周边可见彩色血流
子宫疾病超声诊断
子宫肌瘤
(myoma of uterus)
阔韧带肌瘤
子宫肌瘤彩色多普勒成像
子宫肌瘤变性
子宫腺肌症 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均匀增大 回声不均匀 前后壁厚度不一
粘膜下
子宫疾病超声诊断
子宫肌瘤
(myoma of uterus)
黏膜下肌瘤
浆膜下肌瘤 壁间肌瘤
子宫疾病超声诊断
子宫肌瘤
(myoma of uterus)
粘膜下肌瘤
子宫疾病超声诊断
子宫肌瘤
(myoma of uterus)
浆膜下 粘膜下 肌壁间
子宫疾病超声诊断
子宫肌瘤
(myoma of uterus)
(二)经腔内超声探测(经阴道或经直肠) (三)经会阴超声探测 (四)宫腔内超声探测
子宫动脉多普勒血流指数 1.随着月经周期而变化 一般卵泡期较高,黄体期降低 黄体期搏动指数平均为2.08 +/- 0.47 2.孕期与非孕期的变化 妊娠期子宫动脉阻力下降 3.生育年龄与绝经期的变化 绝经后子宫动脉阻力上升,出现舒张期血流缺 失或返流 4.用药周期与自然周期可能也不同。
2.28 1.61~2.85
2.39 1.59~3.19
1.39 1.19~2.71
三、正常子宫及卵巢声像图和正常值 正常卵巢声像图特征
小 卵 泡
成 熟 卵 泡
黄 体
四、探测要点
子宫内膜测量
第二节 子宫附件疾病超声表现
子宫疾病超声诊断
临床与病理:
子宫肌瘤
(myoma of uterus)
★子宫肌瘤即子宫平滑肌瘤,是子宫最常见的良性 肿瘤 ★多发生于中年女性,占绝经期前妇女的 20 % 60% (子宫肌瘤是雌激素依赖性肿瘤,怀孕期 增大,绝经期缩小) ★常见症状是经量增多,经期长且间隔短,不孕及 习惯性流产等(症状与肌瘤位置相关)
多为无回声,内部光点均匀一致, 多为中等或中低回声,内部光 中隔薄而均匀、内壁光滑或有规 点不均匀、不一致,中隔厚薄 则乳头 不均、内壁不平、有不规则乳 头 一般无(除纤维瘤) 缓慢(肿块大小稳定) 常有 迅速(肿块增大迅速)
腹水 生长速度
彩色血流分布
无、稀少或星点状
短条状、繁星状或网状
搏动指数<1.0,阻力指数<0.55
思考题
1
超声探测子宫附件可以经哪些途 径?需要做哪些准备?
2
不同的妇科超声探测方法分别适 用于哪些情况?
3
正常子宫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有哪 些?
4
正常卵巢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有哪 些?
思考题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的鉴别诊 断要点?
5
6
良、恶性卵巢肿瘤的超声声像图 鉴别要点?
7
卵巢内膜样囊肿的超声声像图特 征是什么?
参考文献
1. 2. 3. 乐杰等. 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第4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Valentin L,Sladkevicius P,Bland M. Intraobserver reproducibility of Doppler measurement of uterine artery blood flow velocity in premenopausal women. 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2001,17(5): 431-433 Lazzarin N,Vaquero E,Exacoustos C. Midluteal phase Doppler assessment of uterine artery blood flow in nonpregnant women having a history of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s:correlation to different etiologies. Fetil Steril,2007,87(6):1383-1387 Wilailak S,Jirapinyo M,Theppisai U. Transvaginal Doppler sonography: is there a role for this modality in the evaluation of women with postmenopausal bleeding? Maturitas,2005,50(2):111-116 Vuento MH,Pirhonen JP,Mȁkinen JI,et al. Evaluation of ovarian findings in asymptomatic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Cancer,1995,76(7):1214-1218. Sharon M.S,Sherelle L-N,Meade B.J,et al. Differntiation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adnexal masses:relative value of gray-scale,color Doppler,and spectral Doppler sonography. AJR,1995,164:381-386 周毓青,张珏华.卵巢纤维瘤的超声诊断探讨.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1, 12(3):195-197
★恶变率很低,不足1%
子宫疾病超声诊断
子宫肌瘤
(myoma of uterus)
临床与病理: 1. 子宫肌瘤一般呈实质性球形肿块 , 肌瘤周围有纤维 组织形成的假包膜 2. 瘤体切面由漩涡排列的平滑肌与纤维结締组织交叉 组成 3. 较大肌瘤可发生玻璃样变、黏液样变及脂肪样变, 也可发生坏死、出血、囊变及钙化 4. 据瘤体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为 : 1) 粘膜下肌瘤(subendometrial myoma) 2) 肌壁间肌瘤(intramural myoma) 3) 浆膜下肌瘤(subserous myom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