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中国的国际战略与地位.pptx
[课件]中国国际地位PPT
![[课件]中国国际地位PPT](https://img.taocdn.com/s3/m/484e654b011ca300a6c3909a.png)
综合国力+外部世界=国际地位
综合国力
• 综合国力是评价一国国际地位的根本依据。 • 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和潜力,它是国家在国 际社会中地位高低和作用强弱的主要标志,反映一个国家生存与 发展的内在能力与在国际社会中发挥影响的外在能力的能力总合。
外部世界
• 一国所面临的外部世界是影响该国国际地位的重要外部因素,包 括国际环境和外部联系。
中国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力量
• 1.中国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不仅对本国经济、而且对区 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 2.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的积极姿态和 果断行动,认为中国的一系列举措展现出了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 家的责任感。
中国深入参与国际体系调整,将牵动世界 格局走向
•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国际金融危机推动国际金融 体系改革拉开序幕,国际格局深刻演变。 • 中国积极提出对国际金融体系进行必要改革的政策主张,与各方 加强各个层次的磋商与协调,推动20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 会取得积极成果。
“中国模式”等软力量大幅提升,推动发 展模式多样化
• 面对金融危机,中国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活力和影响力, 提高了中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 “中国模式”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一 种真正可行的“替代方案”。
IM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UNCTAD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 , UNESCO联合国教科文 , UPU万国邮政联盟 , WTO世贸 , WIPO世界知识产权 , WMO世界气象 ……
• 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国的国际地位与自身实力还是 有差距的。
• 一、 中国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不够。与中国临近的国家大部分与 中国都有边境划分问题,尽管逐步在解决,但是困难重重。东北 部与日本的钓鱼岛,西南部与印度的边境划分,南部与越南、菲 律宾的南海问题,都没有解决。 • 二、中国强调经济建设开展经济合作,但高官到低官的贪腐久反 不绝。国家除了对外的经济援助以外,还应该注重内部的富民工 程,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九年级政治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2)(PPT)3-2

发现另外两颗冥王星的卫星:冥卫二和冥卫三,年月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了第四颗卫星,临时命名为S/P,年月日又宣布发现了第五颗卫星S/P。依现行的定 义,冥卫一是冥王星最大的卫星,可与冥王星组成双矮行星。新视野号于年月日飞掠冥王星和卡戎,也是唯一拜访过冥王星的探测器。中文名卡戎外文名 Charon别称冥卫一分类矮行星发现者詹姆斯·克里斯蒂发现时间98年月日质量.×千克(.×^?地球质量)[]平均密度(.±.)克/立方厘米直径±km(.9地球直 径)表面;https:///book_37051/ 今夜星辰似你小说 今夜星辰似你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温度-℃(K)逃逸速度.8km/s反照率.~.9视星等.8[] 绝对星等[]自转周期.8±.8d公转周期8个地球年轨道倾角.8°[]表面重力.88m/s表面积,8,平方千米大气层无太空任务新视野号表面积.×^km^(.9地球表面积) 目录研究历史?卫星发现?卫星研究卫星命名形成原因天体特点地位争议构成物质探测发现研究历史卫星发现98年月日,美国天文学家詹姆斯·克里斯蒂以高放 大率检查拍摄到的冥王星的照相底片时,注意到有一个微小的凸起会周期性的出现,由此推断冥王星有一颗卫星。之后,回溯到9年月9日的底片也确认了这 个凸起。这个新发现的天体最终被正式命名为卡戎。新视野号探测器拍摄的卡戎(左)与冥王星新视野号探测器拍摄的卡戎(左)与冥王星卫星研究卡戎过 去被认为是冥王星的卫星,又名冥卫一,离冥王星约有9千米。它于98年被美国天文学家詹姆斯·克里斯蒂发现。年,冥王星和卡戎被定义为矮行星。由于卡 戎的体积与冥王星相差不大,冥王卡戎与远处的冥王星卡戎与远处的冥王星星-卡戎的质心落在这两个天体之外(如图),图中可见冥王星-卡戎的质心落在 这两个天体之外图中可见冥王星-卡戎的质心落在这两个天体之外因此冥王星与卡戎是一个双矮行星系统。冥王星和卡戎的表面,从光度的变化被确认是在相 互掩蔽的时期。冥王星和卡戎在潮汐锁定的状态下,以.8天的周期互绕,所以永远以相同的位置遥遥相对。两者的平均距离是9,千米(,英里)。卡戎的发现 使天文学家可以精确的测量冥王星系统的总质量,而互掩可以计算各自的大小(直径),但是个别的质量依然只能用估计的,直到年发现冥王星外围的卫星, 才依据外面卫星的轨道细节揭露出卡戎的质量大约是冥王星的.%,同时也显示密度为.±.公克/厘米,并建议有±%是"岩石",%是冰。冥王星的密度较高, 约有%的"岩石"。卫星命名卡戎原来的临时名称是S/98P,是根据当时大会制定的新的命名规则给予的。稍后,克里斯蒂称之为
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及其发展前景PPT课件

长7.3%,占出口总额的57.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6603.4亿美元,同比增长9.8%。同期,纺织品、服装、箱包、 鞋类、玩具、家具、塑料制品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4618.4亿美元,增长10.3%,占出口总额的20.9%。
3、对外部资源能源依赖程度快速上升
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短缺,主要矿产资源储量不足,必须依赖国际市场。比如石油。国 际资源价格剧烈变动也是原因之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一些重要资源的主要进口国,但是,中国 在这些资源的国际市场定价上,发言权并没有因其需求份额而相应提高。
SJ NO.5
中
人
国
生小
的 世 界
济
中国经济在数量上的持续增长并不能掩盖其与一流世界经济强国之间的巨大差距,短
地 位 及 前
期内还难以摆脱“转包大国”、“加工大国”的形象。所以,中国在到达辉煌彼岸之
前,还须苦心智、劳心骨,一心一意谋发展,同时还应做好理性应对不断出现的非理 性批评乃至基于既有经济秩序而生的诸多压力和干扰的各项准备。
景
SJ 当代国际贸易格局
NO.5
举
中 国 的 世 界 经 济
例:贸易人生概 方述
面
地
位
及
前
景
当地国际贸易的国际格局:
※.世界贸易从三极点格局向三极区发展(欧洲、北美、亚洲) ※.东亚作为新的增长极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南南贸易”成为全球贸易的新亮点
而中国在世界贸易中仍然是崛起大国的形象!据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2012年
在经济全球化大潮 和区域集团化两种巨大 力量的主导下,当前的 世界经济基本形成了以 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 和东亚及太平洋地区三 大板块为主导的地理格 局。
中国的大国地位(PPT张)资料重点

3、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坚持什么原 则行使否决权,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p23)
答:中国根据国际事务本身的是非曲 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尽自己的能力 维护国际社会的公平、公正。
受到世界上广大爱好和平的国家的敬 重。
2020/10/5
12\35
从1945年至2014年,五大常任理事国在 安理会总共使用过261次否决权。其中,苏 联(俄罗斯)122次,美国80次,英国32次, 法国18次,中国9次。中国是在安理会中使 用否决权次数最少的国家。
表现:为中国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维护世界
和平与发展创造了物质基础,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是一种鼓
励,也是一种借鉴。
2020/10/5
6\35
3、中国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已经步入发达国家 行列了,此观点对吗?为什么?(P23第一段)
答:(1)错误。新中国建设成就举世瞩目,但我 们应该清醒认识到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与发 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
2020/10/5
钱泓
1\3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在世界多极格局中 的地位。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我国国情的分析、在 安理会中的作用、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角 色,感受我国的大国地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正确认识我国的大 国地位;2、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 豪感;3、增强责任感。
2020/10/5
2020/10/5
9\35
安理会对国际问题的调停和裁决 的原则:
安理会对国际问题的调停和裁决 实行5个常任理事国一致的原则,即安 理会就调停和裁决国际问题进行表决 时,只要有一个常任理事国投否决票, 该决议便不能通过。
2020/10/5
九年级政治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1)(PPT)5-4

研究而查阅有关资料:~书|作者写这本书,~了几十种书刊。②在处理事物时借鉴、利用有关材料:仅供~|~兄弟单位的经验|制定这些规章时~了群 众的意见。③参看?。 【参考书】名学习某种课程或研究某项问题时用来参考的书籍。 【参考系】名口合强国打劲击带跨动国亚有洲组经织犯济罪对公华约》观念误区需改变
—20—03宗年旨8月:,通美过国促著进名国的际财合经作媒,体更《加华有尔效街地日预报防》撰文 指出,中国经济和的打成击功跨不国容有置组疑织,犯但罪在中国出口贸易问题上, 某些—人—的将误参区加颇有多组。织犯罪集团、洗钱、腐败和妨碍
如油菜薹、芥菜薹。②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宽卵形或椭圆形,花柔嫩,是常见蔬菜。也叫菜心。 【菜系】名不同地区菜肴烹调在理论、方式、风味等方面具 有独特风格的体系。 【菜心】ī名菜薹?。 【菜羊】名专供宰杀食用的羊。 【菜肴】名经过烹调供下饭下酒的鱼、肉、蛋品、蔬菜等。 【菜油】名用油菜子 榨的油。也叫菜子油,有的地;听雪电影网/ ;区叫清油。 【菜园】名种蔬菜的园子。也叫菜园子。 【菜子】名①(~儿)蔬菜的种子。 ②专指油菜子。 【菜子油】名菜油。 【寀】〈书〉同“采”()。 【蔡】①周朝国名,在今河南上蔡西南,后来迁到新蔡一带。②名姓。 【蔡】〈书〉大 龟:蓍~(占卜)。 【縩】*(縩)见页〖綷縩〗。 【参】(參)①加入;参加:~军|~赛。②参考:~看|~阅。 【参】(參)①进见;谒见:~ 谒|~拜。②动封建时代指弹劾:~劾|~他一本(“本”指奏章)。 【参】(參)探究并领会(道理、意义等):~破|~透。 【参拜】动以一定的礼节 进见敬重的人或瞻仰敬重的人的遗像、陵墓等:大礼~|~孔庙。 【参半】动各占一半:疑信~。 【参变量】名参数。 【参禅】动佛教徒静坐冥想领会佛 理叫参禅:~悟道。 【参订】动参校订正:这部书由张先生编次,王先生~。 【参访】动参观访问:~团。 【参股】∥动入股:投资~。 【参观】动实地 观察(工作成绩、事业、设施、名胜古迹等):~团|~游览|~工厂|谢绝~。 【参合】〈书〉动参考并综合:~其要|本书~了有关资料写成。 【参劾】 〈书〉动君主时代指向朝廷检举官员的过失或罪行。 【参加】动①加入某种组织或某种活动:~工会|~会议|~选举|~绿化劳动。②提出(意见):这 件事儿,请你也~点儿意见。 【参见】动参看?。 【参见】动以一定礼节进见;谒见:~师父。 【参建】动参与建造;参加建设:这项工程有十几个单位~。 【参校】动①为别人所著的书做校订的工作。②一部书有两种或几种本子,拿一种做底本,参考其他本子,加以校订。 【参军】∥动参加军队。 【参看】动 ①读一篇文章时参考另一篇:那篇报告写得很好,可以~。②文章注释和辞书释义用语,指示读者看了此处后再看其他有关部分。 【参考】动①为了学习或
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外交战略

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外交战略近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重要,其外交战略也影响了世界格局的变化。
中国的外交核心是和平发展,建立更加平等的国际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外交策略越来越多样化,从以前的“低调”到现在的更加自信和开放。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讨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外交策略。
经济实力中国的经济实力在世界上排名第二,是一个重要的国际贸易大国。
中国的外贸增长速度快,而其对外投资也在不断增加。
这些都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加重要的角色提供了支持。
中国拥有广泛的市场以及许多未被开发的资源,这使得世界各国都愿意与中国建立经济关系。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贸易逐渐增加,它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行开放型世界经济,为全球贸易、投资等活动提供更好的平台和环境。
文化影响中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其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文化影响力逐渐扩大,展示了中国的软实力。
例如,中国的央视春晚传播了中国的春节文化,越来越多的国家也开始庆祝中国的春节。
此外,中国还通过制作大规模世界文化活动,成为了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这两次全球关注的盛会把中国文化展现给了世界。
和平外交和平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核心。
中国积极参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推动解决地区和世界性的热点问题。
例如,中国在东海、南海争议中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力争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
同时,中国在联合国维和和反恐等事务中也积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和平外交,中国一向坚持“互利共赢”的态度,促进世界各国之间平等互利的合作。
中国主张通过对话解决分歧,同时反对过度干涉国家的内政。
在反恐、跨国犯罪、人权等方面,中国也十分重视国际合作,尊重跨文化、多种文明的分歧。
多元参与除了积极参与国际治理、维护国际和平、经济外交等,中国还有多种其他的外交活动。
例如,中国提倡文明互鉴,加强文化交流,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建立固定框架的文化交流机制。
中国国际战略地位

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明确自己在世界的战略位置,这种定位不是来自主观愿望和外界的评价,而是取决于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以及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国际影响力。
这些年来,中国对于自己在世界的定位是否清楚?我看未必,甚至可以说是迷失了自我,至今仍处于彷徨的状态。
从中国的主观愿望看,基本是奉行“三不主义”,即不称霸、不出头、不结盟,一心只想埋头发展。
但外界对于中国的认知,却完全不在意中国自己是怎么想的,诸如“中美共治”、“新的超级大国”、“G2世界”等,这些评价无疑赋予了中国自己都难以想象的地位。
毋庸置疑,中国始终认为自己是发展中国家,也从未低估过自己的国际影响力,但在经济和政治层面,中国却又往往游离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西方传统大国与亚非拉中小国家之间。
造成这种情况,当然与“三不主义”有关,无论大国小国、强国弱国、富国穷国、以及社会制度迥异国家,中国都要与之和平共处,都要尽可能开展相互合作,中国似乎“朋友遍天下”。
然而,环顾世界,今天的中国又有几个真正靠的住的朋友?可以说,屈指可数。
过去,中国领导人笃信,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自然也是国际战略谋划的首要问题。
于是,中国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主张,中国也把自己定位为“第三世界”国家,同时制定了联合“第三世界”、团结“第二世界”(西欧国家)、孤立和打击“第一世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基本战略。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包括非洲“穷兄弟”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用“轿子”把中国抬进去的,当然中国在政治上支持、经济上援助这些国家方面,也的确做了大量工作。
在战略上划分“三个世界”的做法,当然具有“冷战”时期的历史背景,但区分不同政治力量的地位和作用,廓清国际体系的具体构成,明确自己的战略定位,制定相应的对外战略,却又是国际政治的必然要求,并不会因为“冷战”的结束而改变其固有规律。
今天的世界,远非是“大同”世界。
各种国际政治力量的对立和斗争,不仅依然存在,而且有加剧趋势。
中国的国际战略与世界地位概述(PPT 56张)

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
•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 要组成部分,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的指 导思想和宝贵财富。邓小平根据国际战略 形势的重要变化所制定的战略方针在一定 时期具有相对稳定性。邓小平国际战略思 想是全面、丰富而深刻的,它指导了中国 外交的实践,丰富、发展和完善了中国外 交政策的原则,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民 族精神,对新时期中国制定外交政策和指 导外交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邓小平郑重指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 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60年多来,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 外交政策,无论是与苏结盟时期,还是 联美抗苏时期,中国都没有放弃独立自 主的原则,都不允许任何国家染指中国 的主权,插手中国的内政。 20世纪80 年代以来,中国实行不结盟政策,更好 地维护了中国的独立自主。在冷战后的 新时期,中国与世界大国加强合作和交 往,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进一步维 护了中国的独立自主权利。
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期间,同印、缅两国总理 共同倡导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图为周总 理访印时在机场受到尼赫鲁总理的欢迎。
它是中国领导人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根 据当时中国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在列宁和 平共处思想的基础上首先提出来的。
1953年12月,周恩来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 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6月,中印、中缅双方总理在联合声 明中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 一般国际关系的准则。同年8月,周恩来在 有关报告中第一次把上述五项原则称为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从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 为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并不 意味着中国闭关自守,不需要国际力量 的支持与合作,而是对外开放,加强合 作。中国珍视自己的独立自主,也充分 珍视别国的独立自主。中国反对任何国 家把自己的意志加强于人,也决不把自 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 • 中国奉行的独立自主原则,不仅适用 于国家间的关系,也适用于政党间的关 系,它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同各国共产党 和其他政党相互关系的准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因此,中国的命运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 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发展中国家的 优势在于团结,振兴的希望也在于团结。 团结是发展中国家力量的源泉,是共同发 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始终重视同发展中国 的团结和合作,将这一外交政策视为对外 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 中国一贯支持发展中国家争取独立主权 的正义斗争,一贯支持发展中国家反对国 际经济旧秩序,振兴民族经济的努力,一 贯尊重发展中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支持和 促进发展中国家内部团结和合作。
基本国策---------对外开放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根据国际形 势的变化和国内建设的需要,做出了对 外开放的决策,并且把它确定为一项长 期不变的基本国策。
• 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全面而深刻的,既 对资本主义国家开放,也对社会主义国 家开放;既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发展 中国家开放。
中国对外政策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的对外政策
• 一 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及原则 • 二 中国对外政策的发展 • 三 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的关系
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及原则
对外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和平与发展,既是当今世界时代主题,也是中国 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这是由中国的国家性质和基 本国情、世情决定的。
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 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 整体。“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五项原则 的核心和主要内容;“互不侵犯”、“互不干涉 内政” 是实现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根本 保证;“平等互利”是各国发展政治、经济和文 化关系必须遵循的原则;“和平共处”是上述四 项原则的目标和结果。
• 第一节 中国的对外政策
一 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及原则 二 中国对外政 策的发展 三 中国对外政策主要国家的关系
• 第二节 中国国际战略的发展
一 毛泽东周恩来的国际战略 二 邓小平的国际 战略 三 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国际战略
• 第三节 中国在当今世界的地位
一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 二 中国国际影响和作 用与日俱增 三 新世纪中国发展的历史机遇
•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并不 意味着中国闭关自守,不需要国际力量 的支持与合作,而是对外开放,加强合 作。中国珍视自己的独立自主,也充分 珍视别国的独立自主。中国反对任何国 家把自己的意志加强于人,也决不把自 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
• 中国奉行的独立自主原则,不仅适用 于国家间的关系,也适用于政党间的关 系,它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同各国共产党 和其他政党相互关系的准则。
毛泽东明确指出:“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 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做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 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
邓小平郑重指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 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60年多来,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 外交政策,无论是与苏结盟时期,还是 联美抗苏时期,中国都没有放弃独立自 主的原则,都不允许任何国家染指中国 的主权,插手中国的内政。 20世纪80 年代以来,中国实行不结盟政策,更好 地维护了中国的独立自主。在冷战后的 新时期,中国与世界大国加强合作和交 往,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进一步维 护了中国的独立自主权利。
1954年6月,中印、中缅双方总理在联合声 明中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 一般国际关系的准则。同年8月,周恩来在 有关报告中第一次把上述五项原则称为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从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 为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 中国不仅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 倡导者,也是忠实的维护者和执行者。 正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下,中 国同一些邻国妥善地解决了历史遗留 下来的各种复杂问题,提出“一国两 制”的构想,圆满地解决了香港、澳 门问题,发展了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 作关系,从而使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确 定了应有的地位,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50年代中期
“一边倒 ”
毛泽东深刻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 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 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 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 中国人民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 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 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
第四章 中国的国际战略与世界地位
本 章 重难点
重 点:
1:中国对外政策的发展变化;
战略;
4: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世界意义;
5:中国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历史机遇。
• 难 点:
•
1:中美关系;
2: 中日关系;
3:中国国际 地位 的评价。
第四章 中国的国际战略与世界地位
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加强与第三 世界 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 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同其他 发展中国家有着共同的历史遭遇和苦难历 程,都长期遭受过外来奴役和掠夺,都曾 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过长期英勇的斗争, 今天又都面临着发展本国经济、改善本国 人民生活的现实任务。为此,都需要长期 的国际和平环境,都需要反对外来干涉和 强权政治,都需要为建立国际新秩序而努 力。
首先,近代历史的悲惨命运,是中国追求和平与 发展的历史动因。
其次,追求和平与发展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 义。
再次,实施和平与发展的外交政策是由中国的基 本国情决定的。
• 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就是国家主权独立,在对内 对外事务中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干涉和 压力,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国际形 势的发展,独立自主地处理本国对内 对外一切事务,独立自主判断国际问 题的是非曲直,独立自主决定自己的 态度和立场。
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期间,同印、缅两国总理 共同倡导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图为周总 理访印时在机场受到尼赫鲁总理的欢迎。
它是中国领导人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根 据当时中国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在列宁和 平共处思想的基础上首先提出来的。
1953年12月,周恩来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 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