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近三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及备考策略资料

合集下载

2023年中考语文广东省近五年语文中考试题考查点整理分析

2023年中考语文广东省近五年语文中考试题考查点整理分析

2023年中考语文广东省近五年语文中考试题考查点整理分析本文将对广东省近五年语文中考试题的考查点进行整理和分析。

以下是对每个年份的考查点的总结:2019年考查点1. 阅读理解能力:文章主旨、细节理解、推理判断等。

2. 写作能力:议论文、应用文等写作形式的要求。

3. 词语运用:词义辨析、词语搭配、词语理解等。

4. 古文阅读:古代文献的理解和鉴赏。

5. 作文评分标准:结构、内容、语言运用等方面的评分要点。

2020年考查点1. 阅读能力:文章主旨、语义理解等。

2. 写作能力:议论文、应用文等写作形式的表达要求。

3. 词语理解:词义辨析、词语搭配等。

4. 古文阅读:古代文献的理解和鉴赏。

5. 作文评分标准:结构、内容、语言运用等方面的评分要点。

2021年考查点1. 阅读理解能力:文章主旨、细节理解等。

2. 写作能力:说明文、应用文等写作形式的要求。

3. 词语运用:词义辨析、词语理解等。

4. 古文阅读:古代文献的理解和鉴赏。

5. 作文评分标准:观点、结构、语言运用等方面的评分要点。

2022年考查点1. 阅读理解能力:文章主旨、细节理解、推理判断等。

2. 写作能力:议论文、应用文等写作形式的要求。

3. 词语运用:词义辨析、词语搭配、词语理解等。

4. 古文阅读:古代文献的理解和鉴赏。

5. 作文评分标准:结构、内容、语言运用等方面的评分要点。

2023年考查点根据前几年的考查情况,我们可以推测2023年语文中考的考查点可能包括:1. 阅读理解能力:文章主旨、细节理解、推理判断等。

2. 写作能力:议论文、应用文等写作形式的要求。

3. 词语运用:词义辨析、词语搭配、字音字形等。

4. 古文阅读:古代文献的理解和鉴赏。

5. 作文评分标准:结构、内容、语言运用等方面的评分要点。

我们对2023年的考查点只能做出推测,具体的考试要求还需要等待相关部门的公布。

2023年广东中考语文试卷(真题+答案解析)

2023年广东中考语文试卷(真题+答案解析)

2023年广东中考语文试卷(真题+答案解析)2023年广东中考语文试卷(真题+答案解析)中考语文基础题比较多,第一轮以课本为主,按年级,从七年级上册开头复习,其次轮进行专题复习,第三轮进行综合复习并查漏补缺。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广东中考语文试卷,期望对您有所帮忙!2023年广东中考语文试卷真题2023年广东中考语文试卷答案学好语文的方法一、加强写作训练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写作。

提高写作力量要从点点滴滴做起。

课外积累是写作的基础,要学会对文章的细读,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诵。

假如腹内空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

除此之外,留意观看生活、感悟生活,坚持不懈的记日记,有感而发的写随笔,都是帮忙我们写好作文的有效途径。

写好的作文要反复修改,也可以请教老师、同学的意见,精益求精。

二、留意课外积累学问就像海洋,课本里的学问只是海面上的一个浪花,是远远不能满意我们的需求的,所以适当的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

进入了紧急的学习阶段,我们不行能再有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因此,阅读时要有选择。

我们应广泛扫瞄各种书籍和报纸杂志,从电视、广播、网络上猎取信息,并有条理的做下笔记。

要关怀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动态,使自己的思想要不断进步。

这样不仅能使我们积累更多学问,更能丰富我们的生活。

三、学好课本学问课本学问是语文的基础,打好基础才能更好的学习它。

有不少同学认为只要上课时用心听讲,勤记笔记,课后仔细完成作业,再加上自觉复习,就能使成果提高。

其实,这还不够。

学习的最重要阶段是预习。

也就是说在老师上课之前,你先得自己学习一下课文,在预习中要尽量运用你已经获得的学问和方法去主动地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把不懂的问题登记来,在上课时跟老师、同学一起学习争论。

课本要反复阅读,直到把问题看的透彻了、明白了。

为了巩固学问,你最好在课下做一些练习,学问才会把握的更坚固。

这样不仅学习效果好,而且培育了自己的学习力量。

快速提高语文成果的窍门1、语文重点复习默写和古诗文鉴赏。

广东中考语文试卷考点分析5篇

广东中考语文试卷考点分析5篇

广东中考语文试卷考点分析5篇初中语文的知识点比较多,同学们可以归纳总结成系统的知识框架,方便系统的学习和复习,为大家提供中考语文考点相关内容的文章,以帮助大家更快的找到所需内容。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广东中考语文试卷考点分析,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广东中考语文试卷考点分析1异读字例释信本义是表示“诚实”“信任”“的确”“任意”“使者”等意,读xìn.例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

(《出师表》)有时假借为“伸展”“伸张”之意,即与“伸”同义,读为shēn.例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隆中对》)食其在用于人名时,“食”读yì,“其”读jī。

例信引兵东,未渡平原,闻汉王使郦食其已说下齐,韩信欲止。

(《史记。

淮阴侯列传》)房古同“旁”,读páng,用于“阿房宫”。

例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王作名词,表示“帝王”“诸侯王”等意时,读wáng.例胡不见我于王?(《公输》)当其用作动词,表示“成就王业”等意时,读wàng.例大楚兴,陈胜王。

(《陈涉世家》)度作名词,表示“计量长短的标准”“限度”“法制”“气度”“度过”等意时,读dù。

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在作动词,并表示“计量”“揣测考虑”等意思时,读duó。

例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隆中对》)臭作形容词,表示与“香”相对的意思时,读chòu.例三牲之肉,臭而不可食。

(《昌言。

理乱》)作名词,表示“气味”时,读xiù。

例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送东阳马生序》)乘作动词,在表示“驾”“坐”“趁”等意时,读chéng.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赠汪伦》)在表示“车辆”或作“四”的代称时,读shèng.例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浅谈新背景下的广东初中语文中考备考策略

浅谈新背景下的广东初中语文中考备考策略

浅谈新背景下的广东初中语文中考备考策略随着时代的发展,广东初中语文中考备考策略也在不断更新,新的背景下需要我们有新的认识和策略。

语文中考作为初中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综合素养及学科竞赛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作用。

在备考语文中考的过程中,考生们需要有一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才能更好地备战中考,取得理想的成绩。

下面就是一些新背景下的广东初中语文中考备考策略。

一、了解考试大纲和试题特点在备考语文中考之前,首先需要了解考试的大纲和试题特点。

广东初中的语文中考考试大纲会详细列出考试范围和要求,考生需要根据大纲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还要了解历年的中考试题,了解试题的难易程度和出题规律,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考试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二、做好阅读理解的训练在广东初中语文中考中,阅读理解是一个重点考察内容。

学生需要加强对各种文体和题型的阅读理解训练,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可以通过做历年的中考真题,多读一些文学名著或者报纸杂志,这样有助于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更好地应对考试。

三、注重写作能力的培养写作部分也是广东初中语文中考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注重写作能力的培养。

对于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各种文体都要有所涉猎,同时还要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平时多写一些作文,可以有针对性地练习一些常见的作文题目,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写作的套路和技巧,从而在考试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写作能力。

四、扎实基础知识,勤于复习语文学科是一个需要扎实基础知识的学科,因此备考语文中考需要不断地复习和巩固基础知识。

可以通过做练习题、整理笔记、复习课外阅读等方式来巩固基础知识,确保自己的基础扎实。

同时要勤于复习,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弱点,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语文学科不仅仅是一个考察知识的学科,更是一个注重思维能力的学科。

备考语文中考时,需要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可以通过大量的思辨性阅读来拓展自己的思维,多和同学讨论,多听老师的指导,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

2023年度广州中考语文

2023年度广州中考语文
3.突出能力:试卷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如阅读理解、作文写作等。试题设计灵活多样,考查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的语文运用能力。
4.传统文化:试卷充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试题分析
1.现代文阅读:试题涉及多种文体,如叙述性、说明性、议论性等。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理解观点、分析论证能力。
2023年度广州中考语文试卷在考查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试卷特点、试题分析以及备考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试卷特点
贴近生活:2023年度广州中考语文试卷注重考查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内容紧密结合日常生活,让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感受到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强调素养:试卷强调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考查,既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5.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复习。注重课堂笔记,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总之,2023年度广州中考语文试卷将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需加强阅读、夯实基础、提升写作能力,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应对中考挑战。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2.古诗文阅读:试题包括古诗、文言文等,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赏析能力。
3.作文:试题要求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4.语言运用:试题涉及词语辨析、成语运用、句子仿写等,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5.综合性学习:试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备考策略
1.强化阅读:鼓励学生多读优秀作品,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关注生活,积累素材,提升语文素养。
2.夯实基础:加强词语、成语、古诗文等基础知识的积累。注重文言文翻译,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023年广东中考语文试卷

2023年广东中考语文试卷

2023年广东中考语文试卷摘要:一、引言1.介绍广东中考语文试卷2.强调语文教育的重要性3.提出文章将围绕2023年广东中考语文试卷展开讨论二、试卷结构与题型1.试卷总分及考试时间2.试卷题型及分值分布3.题型特点及考察能力三、阅读理解部分1.现代文阅读a.文章题材与来源b.题目设置与解题技巧c.阅读策略与思考2.古诗文阅读a.诗文类型与选篇b.题目设置与解题技巧c.阅读策略与思考四、作文部分1.作文题目与要求2.审题与立意3.写作技巧与策略4.优秀作文评价标准五、备考建议1.提高阅读速度与理解能力2.积累古诗文名句与常识3.练习作文写作与审题4.增强语文综合素养六、结论1.总结广东中考语文试卷的特点与趋势2.强调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与方法3.展望未来语文教育的创新发展正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广东中考语文试卷也在不断调整与优化,以更好地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本文将围绕2023年广东中考语文试卷,从试卷结构、题型特点、阅读理解、作文写作等方面展开讨论,并提供一些备考建议,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中考。

一、引言广东中考语文试卷是检验学生语文学习成果的重要工具,涵盖了听、说、读、写等多个方面的能力。

本文将重点关注2023年广东中考语文试卷,探讨其结构、题型特点及备考策略,以期为广大考生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试卷结构与题型广东中考语文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阅读理解题和作文题。

其中,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考察字词、成语、语法等基础知识;简答题涉及名著阅读、古诗文默写等;阅读理解题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作文题要求学生撰写一篇作文。

三、阅读理解部分阅读理解是广东中考语文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总分的约40%。

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分别考察学生的现当代文学和古代文学素养。

1.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的文章通常选自国内外的优秀作品,涵盖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多种文体。

广东中考语文总结归纳

广东中考语文总结归纳

广东中考语文总结归纳在广东中考语文考试中,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和技巧,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下面将对广东中考语文考试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并给出一些备考建议。

一、阅读理解广东中考语文考试的阅读理解部分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通过阅读理解,考生需要理解文章的主旨,把握文章的要点,并做到准确的理解和判断。

在备考阶段,考生可以通过多读多练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要注意细节和推理题的解答,可以通过做一些模拟题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二、作文作文部分是广东中考语文考试中的重点和难点。

要想写出一篇好的作文,考生需要有一定的写作技巧和积累的语言材料。

备考阶段,考生可以多读优秀的范文,学习其中的优点和技巧,并进行模仿和练习。

同时,需要注重积累一些常用的词汇和短语,以便在写作中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三、词语运用广东中考语文考试中,词语运用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考生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词汇和短语,并能够灵活运用。

备考阶段,考生可以通过背诵词汇和短语,组织语言材料,提高自己的词语运用能力。

同时,在写作中要注意用词准确,表达清晰,使文笔更加流畅和连贯。

四、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在广东中考语文考试中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备考阶段,考生可以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注意观察和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并进行模仿和练习,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五、古诗文阅读广东中考语文考试中,也有一定数量的古诗文阅读题目。

考生需要对一些重要的古诗文进行了解,并能够理解其中的意境和含义。

备考阶段,考生可以通过背诵一些古诗文,学习其中的韵律和美感,并能够熟练地理解和解答相关的题目。

总而言之,在备考广东中考语文考试时,考生需要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通过多读多练来积累语言材料和写作技巧,注重词语运用和修辞手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水平,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希望以上的总结归纳对考生有所帮助,祝愿每一位考生都能在广东中考语文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2023年广东省中考语文备考策略及命题预测

2023年广东省中考语文备考策略及命题预测

2023年广东省中考语文备考策略及命题预测1. 备考策略备考语文中考需要遵循一些有效的策略,以提高成绩和准备应对命题。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备考策略:1.1 熟悉考纲详细研读广东省中考语文考纲,了解命题要求和考试重点。

理解各个题型所涉及的知识点和技巧。

1.2 掌握基础知识打牢基础知识是备考的关键。

熟练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句法、修辞手法等。

1.3 阅读大量优秀作品广泛阅读各类文学作品,增加语感和文学素养。

特别关注广东省中考历年阅读理解中涉及的作品,提前阅读和分析。

1.4 制定研究计划合理分配复时间,制定每天或每周的研究计划。

包括复基础知识、做模拟题和整理错题等。

1.5 做模拟题和历年真题通过做模拟题和历年真题,熟悉考试题型和命题风格。

分析解题技巧和答案解析,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提高。

2. 命题预测以下是对2023年广东省中考语文命题的一些预测:2.1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部分可能涉及广东地方文化、社会热点、历史事件等题材,要注重整体理解和细节把握。

2.2 写作作文题目可能与社会问题、教育话题、环境保护等相关。

要提前积累素材,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议论能力。

2.3 古诗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可能涉及到广东本土文化,如岭南文化、潮汕文化等。

要注意熟悉当地的文化特色和相关名篇。

2.4 语言运用语言运用部分可能包括词语解释、句子改错、语法填空等题型。

要熟悉常见的语言规范和错误形式,加强对语法知识的掌握。

3. 总结备考语文中考需要充分准备和合理策略。

通过熟悉考纲、掌握基础知识、阅读优秀作品、做模拟题和历年真题,同学们可以提高成绩和应对命题的能力。

注意命题预测,关注广东地方文化和相关名篇,提前积累相关素材和知识。

祝同学们顺利备考,取得优异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三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及备考策略近年来,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的卷面仍然沿用四大板块:基础、阅读、写作、附加题。

2011年与2010年相比有了调整,2012年则大致与2011年相同,难度2010年是0.55-0.60,2011年是0.50-0.59,2012是0.49-0.55,略有下降(此仅是我们的计算结果),紧扣考纲要求,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精神,在注重基础知识积累的同时加大了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力度,强调语文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弘扬人文精神的同时,在“守正”与“创新”之间,加大了探索的力度。

第一版块:基础题1、默写近年中考语文试题默写部分主要考查了课文中的名句,课本中的附录诗词、还有要求背诵的文言文里的名言名句,出题的形式主要是给出上句或下句,然后根据提示默写,也有理解性的。

考查内容兼顾了词序、句序、错别字方面的干扰,这也正是中学生在背诵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以此引导学生读写准确,不要“口是手非”。

正因为古诗文积累的考查层次感非常强,分别针对了古诗词、文言文积累的三个方面的能力和要求,即读对、写对、用对,所以,我们在备考中不能一味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要注重“在理解中掌握”。

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记忆法,使学生能轻松过关。

如:抓关键词语背诵;按写作顺序背诵(《核舟记》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整、分、联背诵;回忆背诵等。

2、拚音2010年考查的“沐浴”、2011年考“鲜为人知、十拿九稳”、2012年考查的“月明风清、随声附和”等都是常用的词语,难度不是很大,课后一般都要求读写,只是有些学生不够重视,或书写时出现字迹潦草现象,才导致失分的。

语音备考要重视一字多音,一音多字,形似误读,形声字变读等现象;文字要重视生活中常见的错别字,让学生注重积累,厚积薄发;扎扎实实的进行字词教学,每篇课文下面的注释和课后生词要筛选出来,以随堂考、当天考的形式检查落实,对盲点进行排查;也可通过早(晚)读、课堂小测(如听写)等方式,落实、检测生字词;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的指引就可以应对了。

3、病句2011和2012年的病句题都是选择题,根据改卷情况,学生答题的存在问题是对病因了解不深,对修改方法掌握不熟练。

本题表面上不需要学生动笔修改病句,只是做选择判断正误,但考查的知识面更加广;四个选项分别涉及初中常见的四个病句类型,并且涉及四种修改病句的方法。

备考时宜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让学生学会辨别和修改病句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多做练习,多归类归因,掌握典型例句。

4、联词写话2011年的“联词写话”比2010和2012年的难度大一些,因为它要求从备选词语中至少选两个,用上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春天景象的话;2010年只要求用两个以上的词语写一段连贯的话;2012年则是选用两个词语加一组关联词语写一段体现某人性格的话,没有要求用修辞手法。

备考建议: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指导学生进行审题练习,注意扣题;指导学生围绕一个中心写一段话,语意做到前后连贯一致。

可以用小片断作文的方式先写一段景物描写(人物形象等)的话,再学习选用词语;在构思、遣词造句上有针对性的下功夫。

5、综合探究本题在2010年是以三小题的方式出题的,2011年改成了一题中含两小题的方式。

考纲要求学生能分析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并能进行清楚、连贯的阐述。

题型以问答题的形式出现,一般以一个材料或一则新闻为题材,也可能提供有逻辑关系的一组专题(文字、表格、漫画等),通过问题带动探究。

备考建议:在平时教学中,指导学生分类训练,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做题时可按照:“审清题意——筛选信息——整合信息——规范表达“的步骤进行。

第二版块:阅读题阅读题分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名著阅读三部分。

一、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12分)考纲要求:理解浅易文言词语的意思;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句子;理解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领会浅易文言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欣赏文言文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考点涉及词语理解、句子理解、内容理解等方面的内容。

如2012年考的是《岳阳楼记》,考点主要有:加点字(实词)的意思(选择题);句子翻译(主观题);课文内容理解(主观题);课文的写作特点(选择题)。

考生失误的原因主要有:1.学生对字词的积累不够扎实。

2.对翻译的句子,不能做到字字落实;有的学生随意组词,凭空想到什么就译成什么。

3.学生对给出的原文没有细心去理解,没有认真审题。

4.对课文的中心主旨和写作特点把握不准确,对相似的文言文没有进行比较阅读。

备考建议:1.文言文的教学不能急功近利,一定要从初一抓起,每一篇古文的字、词、句,都要让学生弄通、弄懂,每一篇古文的内容理解、写作特点都要重视,篇篇过关。

2.老师要教会学生答题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会读懂出题者的意图,能够拿分的尽量要拿满分,不要留遗憾。

3.老师对于那些内容相近的文言文要注意对比阅读指导,让学生找出两篇文言文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加深印象。

二、现代文阅读中考现代文阅读包括实用类文体阅读和文学类文体阅读,文学类文体阅读是必考的,实用类中的说明文和议论文一般是隔年考,但2011年与2012年也许是为了防止猜题,考的都是说明文。

题型以主观题为主,题量还是三题,不过从2011年起出现了一道选择题。

主要涉及内容的理解,如关键信息的筛选、要点的归纳概括、关键语句的理解、语言特点的体会等。

实用类文体的考纲要求:1、整体把握实用类文本的主要内容。

2、阅读新闻或说明性文章,筛选主要信息,准确概括要点;区分简单议论文中的观点与材料,理解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3、领会科技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4、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能联系生活,对简单议论文的观点作出自己的判断。

5、体会和分析实用类文本的语言特点。

考查题型:1、对文章的整体把握,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或给文本取一个标题;或对标题内涵的理解。

2、对某个文段的分析、理解,要求联系上下文,对科普的某个原理作出精确的表达;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特征的理解,如常用副词等。

(说明文)对文章分论点的理解与归纳,具体分析某个文段的论证方法。

(议论文)3、文中的科学原理与生活联系,并用它解释身边现象;结合生活体验对选文某一观点的理解。

命题动向:1、贴近生活是实用类文体选文的一大趋势。

2、越来越淡化文体,一般不把名词术语作为考查对象,重点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提取论点、分析论证思路、探讨论据与论点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与作用、体会辩证思想对作者的人生感悟等。

3、从2011年起增加一道选择题,但保持3题的题量,主要涉及内容的理解,如关键信息的筛选、要点的归纳概括、关键语句的理解、语言特点的体会等。

备考建议:从本题的评改情况来看,上述的每一小题,其答案都无一例外地可以从所给的文本中找到或提炼出答案来。

所以,我认为,在平时的实用文体阅读教学中,应侧重于训练考生的四大能力:一是筛选信息的能力,二是分析理解的能力,三是归纳概括的能力,四是语言表达能力。

首先是要让考生学会从文本中筛选出信息,而且筛选时尽可能不要缺漏,其次要加强引导学生对文本本身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再教会考生归纳和概括。

再次,语言表达能力是前三项能力的基础,前三项能力再强也必须通过语言表达能力才能表现出来,因此,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基础知识基础能力必须要扎实。

文学类文体的考纲要求:1、整体把握文学作品的内容、情感、形象。

2、理清作者思路和作品线索。

3、揣摩作品中的精彩细节。

4、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5、初步欣赏作品写作技巧和艺术特色。

6、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7、对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联系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考查题型:1、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要求一般是能从文中直接提取文章的统领句、中心句、关键句、主旨句,或者在感知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表达。

2、紧扣语境,品析语言。

要求能准确解说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领会文学作品写作技巧。

想象、联想、象征、衬托、对比、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的效果;烘托铺垫、前后照应、承上启下等表达技巧的作用。

4、延伸探究,体验感悟。

补写内容、续写结尾、审美情趣、多角度理解等。

命题探究:1、从选文特点看,选取的都是名家具有强烈人文气息的文章,如:2010年刘心武的《偷父》,描绘了一位虽误入歧途,但良知未泯,孝爱之心犹存,令人痛惜而又同情的少年;2011年美国作家凯瑟琳·比恩的《旧餐桌上的美好时光》,讲述的是一位母亲与处于青春叛逆期孩子之间的故事,引发我们对如何正确处理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的思考;2012年常跃强的《淡淡的深情》,通过生活中的几个片断叙写了母爱的深沉和“我”对母爱的体悟。

2、考查的能力范围是:对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对写法的分析能力,对语言的品析能力、想象能力,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和感悟能力,对文章感情的把握等。

3、从题型看,2011年考试大纲规定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设选择题,2012年出现了,选择题突出了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涉及对作品的思想意蕴、形象及写作技巧与艺术特色的初步鉴赏。

备考建议:总的来说是: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整体把握文章,特别是文章的主旨、中心、写作意图。

理清文章条理思路,让自己的理解思路与作者行文构思的思路尽量接近。

利用分值,反推答题要点,做到分布答题,分点陈述。

特别关注的是1.文体教学观念要清晰,从整体感知入手,教会学生读文段先整体理解文章主题,并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关键词,如人物的情感变化、线索提示词等。

2.注重写作技巧及修辞手法的教学,分清各种写作技巧的概念及分析的侧重点,规范答题格式。

3.注重审题,读准题目,明确题目要求,以免漏答题。

4.除了答题技巧、答题格式的教学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多读书,多感悟作品的情感,建议除了做题外,应适当增加课外文章的阅读,只有阅读的量增加了,学生才会有语感,才会提高阅读能力。

三、名著阅读考纲要求:1、了解推荐名著的基本内容,根据要求简述关键事件。

(识记)2、欣赏名著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

(运用)3、阐述个人的阅读体验,发表对作品的看法。

(运用)考查题型:简答题和分析题。

命题动向:1、考查篇目都是考纲规定的篇目,近年考查主要以小说为主。

2、考查内容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识记、内容情节的概括和理解、人物性格的分析以及作品艺术特色(尤其是语言)的简析等。

3、考查以文段阅读的形式出现,2009年开始把通过死记硬背能得分的文学常识题删掉了,把分值集中在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追求以点带面,贯通全面,通过一个文段来考查对整部作品的理解与把握。

备考建议1、把12部名著的阅读分散在5个学期中,每学期至少完成2-3部,具体每个时间段以周为单位,完成多少章节的阅读,要有具体的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