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测量的基本工具——量筒

初中物理测量的基本工具——量筒
初中物理测量的基本工具——量筒

初中物理测量的基本工具——量筒

一.量筒的构造及主要用途:

1.量筒的构造图

2.量筒的主要用途:

①粗略量取液体的体积。

②通过量取液体的体积测量固体、气体的体积。

二.量筒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量筒的使用方法

(1)会选。任何一只量筒都有一定的测量范围,即量程,要能根据被测量的量选择量程合适的量筒。

(2)会放。使用量筒测量时,量筒要平稳地放置于水平桌面上。

(3)会看。读取量筒的数据时,若液面是凹形面,视线应以凹形底部为准;若液面是凸形面,视线应以凸形顶部为准。

(4)会读。要会根据量筒刻度的分度值读出准确值,同时要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即估计值。

(5)会用。量取指定体积的液体时,应先倒入接近所需体积的液体,然后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2.量筒的使用注意事项:

(1)不能用量筒配制溶液或进行化学反应。

(2)不能加热,也不能盛装热溶液,以免炸裂。

(3)量筒上一般标有20℃字样,这就要求所量液体的温度应控制在20℃左右,若相差太多,一是量取的体积有误,二是容易损坏量筒。

(4)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或者凸面的最高点)水平相切,若仰视,造成读数偏小,所量液体体积偏大,俯视反之。

1

初中物理第一次教研活动记录

初中物理第一次教研活动 记录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物理实验教学教研活动记录1 时间:9月9日 地点:会议室 主持人:王有香 参加教师:王有香、白静、杜奇杰 主题:教研组、备课组计划交流 过程:1、王有香主讲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初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使大多数学生学习起来感到非常吃力,如何把本学期的课程上好,让学生学好就成为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心。我根据上学期的期末成绩分析情况制定了工作。 一、目标要求: 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实验能力,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 2.更新教学观念,钻研教材教法,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继续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主要学习电学、磁学,带有一部分和电磁学有关的信息传递知识。本册共分五章。第六章电压和电阻第七章欧姆定律第八章电功率第九章电和磁第十章信息的传递。每章的导入提起了学生对本章的兴趣,每章的阅读指导突出了本章的重难点。本书在每章安排了大量的探究性实验,充分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的新教学理念。 三、学生情况分析; 物理是学生刚接触的一门学科,一些基础较好、思维灵活、接受性强、自学能力强的学生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任务成绩较好。另一些学生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有很大的差距。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上课不专心听讲,不认真做笔记,课前没预习,课后没有按时复习,结果不能按时按量的独立完成作业;有的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没有兴趣,这方面女同学较多;还有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上不正确,死记硬背不利于学生在各方面的提高。针对以上各种情况教师要认真制定措施并督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自己的成绩。 四、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分析学生不能学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就无法形成系统的物理知识结构,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信心。因此,本学期开学起,就要很下功夫培养学生良好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可以变苦学为乐学。其中多做有趣的物理实验和多讲物理科学故事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平时教学语言要多变和适当增加幽默感,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3、加大备课力度。备课备得好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好不好,关系到学生能否学好那堂课教师所授知识。 4、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新问题。

初中中学物理测量工具的认识和使用

初中物理测量工具的认识和使用 一、长度的测量 (1)测量工具 ①刻度尺:指各种有刻度的尺子,如直尺、卷尺、三角尺、皮尺等,通常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测量长度时使用。 ②精密测量工具:如需对物体进行更精确的测量,就要选用精确度比较高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如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常用于机械加工的精密测量,而激光测距仪通常用于远距离精确测量中。 (2)测量长度最常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如图所示,在使用刻度尺前,应观察下表中的内容。 零刻度线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 量程即测量范围,是指刻度尺一次能测出的最大长度 分度值是指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它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3)正确使用刻度尺,应该做到的“五会” 会选“会选”是指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分度值和量程的刻度尺。选量程:选择刻度尺的量程时,要选择一次就能测完全长,不必分段测量的;选分度值:分度值越小的刻度尺,其测量精确程度越高。而测量对象不同,所需要的精确程度也不同,要根据测量需要合理选择不同精确程度的刻度尺。例如:在安装门窗玻璃时进行的测量,精确程度要求较高,长度一般只有几十厘米,因此要选用分度值是1毫米的米尺;而测量教室的长和宽时,精确程度要求不高,长度较大,选用分度值是1里面的且量程较大的卷尺较合适。 会放“会放”是将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可使某整数刻度线对齐物体,用物体另一边对准刻度值减去这一整数刻度值,就可得到物体的实际长度。 会看“会看”是指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即视线与尺面垂直,不能斜视。 会读“会读”是指在读数时,要注意区分大格和小格的数目,除准确读出分度值的数字外,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字。如中是准确值,是估计值。 会记“会记”是指除了正确无误地记下所读出的数值外,还要住上测量单位,只写数值而未标明单位的记录是无意义的,而忘记写单位是初学者最容易放的错误。 方法技巧:

初中物理学史及常见数据总结练习

初中物理学史与常见数据总结 物理学史部分 一.力学 1、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对待“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上,错误的认为“维持物体运动需要力”。 2、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的物理学家;利用著名的“斜面理想实验”得出“维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的结论; 第一次把“实验”引入对物理的研究。 3、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三大运动定律、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二.热学 1、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 三.电、磁学 1、德国物理学家欧姆:通过实验得出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即欧姆定律。 2、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发生偏转,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3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 4、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并从理论上得出光速等于电磁波的速度,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四.原子物理 1、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 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 2、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发现了质子。 五.光学 牛顿发现了光的色散原理,证明白光由七种色光组成。 六.压强 1、马德保半球实验证明了真空的存在,同样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2、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一标准大气压的数值。

常见数据部分 考题方向:(越靠前出题机率越高) 1、长度:成年人2步约1.2m,课桌高80cm,一层楼高约3m,一元硬币直径2.5cm,物理课本长26cm宽18cm,厚6mm,水性笔长度12-15cm. 2、温度:洗澡水 40--50℃,一标准气压下水沸点100℃(气压高沸点高), 水的凝固点(冰的熔点)0℃。 3、质量:一元硬币质量6g,苹果约200g ,鸡2—3kg 羊30kg ,中学生50kg, 物理课本质量约280g,一罐饮料500g。 4、时间:眼保健操时间 5min,播放一次国歌50s。 5、速度:人心跳65—80次/min,成年人步行速度1.2m/s 自行车速度4—6m/s 声速(15℃空气中)340m/s 光、电磁波在真空中(或空气中)速度3×108m/s 6、力:通过质量估算重力 7、压强:人站立对地面压强1.25×104Pa 1标准大气压=1.01×105Pa=760mm Hg=76cm Hg 8、密度:水密度 1.0×103kg/m8人体密度接近水 9、电压:一节干电池 1.5V 一节蓄电池2V 家庭电路220V 手机电池3.7—4.5V 工业电压 380V 人体安全电压≤36V 10、功:成人上一层楼做功1500J 从提起一桶水做功约为150J 11、功率:冰箱,彩电,洗衣机,电脑的电功率约200w 空调,微波炉,电磁炉,电热水器的电功率1000—2000w 日光灯40—60w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

2014人教版初中物理复习 第一课时声音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空气中最慢。在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传递信息 4.声音的利用:传递能量 测量距离 检测物质是否存在缺陷 音调:由振动频率决定 5.乐音的三特征:响度:由振幅决定 音色:由材料和结构决定。 次声波:频率小于20HZ 大象鳄鱼地震海啸等 6.声音的分类:可听声:20HZ----20000HZ 人说话的声音 超声波:频率大于20000HZ 蝙蝠海豚鲸B超 在声源处减弱 7.减弱噪音的途径: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在到达人耳处减弱 8.声音的特殊利用:利用音色和音调来鉴别物质是否存在缺陷。 二、习题:有一个山峡宽1200m,两旁都是峭壁,有人在山峡内大喊一声,他听到头两次回声的时间差是5s,求该人离峭壁的距离分别是多少? 第二课时光光的反射

自然光源:太阳等 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 人造光源:电灯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108m/s 。光的本质是电磁波。 3.光线: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线,箭头方向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实际上并不存在,是一种假想。 可见光 4.光的分类: 红外线:波长长,有热效应。(遥控器) 看不见的光 紫外线:波长短,有荧光效应(验钞器) 红、橙、黄、绿、蓝、靛、紫。 5.光的色散: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白色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黑色 6.光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镜面反射:反射面光滑平整。 7.两种反射 都遵循反射定律 漫反射:反射面曲面粗糙。 8.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相交而成,用眼可看到也可用光屏接收到。 9.虚像: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用眼可看到,但不能用光屏接收到。 成正立、等大、左右倒置的虚像。 10.平面镜成像特点: 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像与物的连线垂直于平面镜。 根据反射定律作图:先画法线。

初中物理总结(初中数学培优)

第一章物态变化知识点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 (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11.(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非晶体熔化曲线图) 12. 上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13.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4.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5.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6.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7.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18.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19. 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构成了一

2016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提纲(上下册)

初三物理总复习提纲(九年级上)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1.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其五要素: 支点:杠杆绕着其的点,用字母O表示;动力:使杠杆的力,用字母F1表示; 阻力: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动力臂:从支点到的垂直距离,用字母L1表示;阻力臂:从支点到的垂直距离,用字母L2表示;2.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我们就说处于平衡状态。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做三次实验是为了寻找杠杆平衡的普遍规律。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当时,使用杠杆是费力的,下列提供的杠杆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只填序号),使用费力杠杆的优点是。属于省力杠杆。属于等臂杠杆的是。(A)撬棒(B)抽水机手柄(C)独轮车(D)钢丝钳(E)开汽水的起子(F)镊子(G)理发剪刀(H)道钉撬(I)缝纫机踏板(J)天平(K)钓鱼杆(L)定滑轮(M)铡刀(N)剪铁皮的剪刀(O)筷子 3.省力杠杆一定是动力臂_____阻力臂的杠杆,当动力臂为阻力臂的5倍时,杠杆平衡后动力是阻力的_____倍,杠杆转动时动力移动距离是阻力作用点移动距离的_____倍 4.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杠杆,使用定滑轮不省,但可以改变,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杠杆,使用动滑轮可以,但不能改变。 5.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叫,使用它吊重物时,既能,又可以改变,若不计动滑轮自重及摩擦,动滑轮由几股绳子承担,所用的力就是,若吊起动滑轮的绳子的股数为n,物重为G,则所用的力F可写成公式。 6.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是:一是物体要受到,二是物体要在上通过一定的。公式:W=Fs。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 J 7.功率是表示的物理量,物体在所做的功叫功率,公式为。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用符号表示。其他单位之间换算关系为:1kW=103W 1MW=106W 某机器的功率为1.25KW,则表示 。 8.在物理学中将功与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其表达式为。因为摩擦、机械自重不可避免,所以功总是存在的,因此,任何机械的机械效率总是100%。 9.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将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较,所做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变大/变小/不变) 10.从探究斜面实验我们知道:利用斜面提升重物可以省,但不能省。利用其他机械也可以得到类似的结论:省力的机械费,省距离的费。设想生产一种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可能/不可能)的 11.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 测量器材:刻度尺、弹簧测力计(必要器材)向上拉绳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拉动

初中物理刻度类器材的读数问题

初中物理刻度类器材的 读数问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中物理实验器材读数要求 初中物理用于测量的带刻度类物理器材有:温度计、 电流表、电压表、天平、量筒、刻度尺、停表、弹簧秤共 计8种。 八种测量器材使用方法各不相同,但作为都是刻度类 测量器材它们在使用方法上又具有四个相同点:(1)使 用前调零,(2)注意量程,(3)分度值,(4)读数时 要平视。 1、温度计。教材“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用温度计测量时可以准确读出温度值”,不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及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课标要求“会测量温度”,“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教学时要求学生使用温度计(不管哪种)前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分度值。如图1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20C,虽然水银柱在50~52之间,但靠近52,根据就近读数的原则,示数是520C。 2、电流表、电压表。课标“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教材中要求“在读数据之前,要先确认你使用的 量程,然后根据量程确认每个大格 和每个小格所表示的值”。没有提及 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及多次测量 取平均值的问题。如图2所示若两表所用 都是小量程,电流表的分度值0.02A,电 压表的分度值0.1V;虽然电流表的指针在 0.36~0.38之间但靠近0.36,电压表的指针在 2.5~2.6之间但靠近2.5,根据就近读数的原则,电流表的示数0.36A,电压表的示数 2.5V,不要求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3、天平。课标“会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分别说出质量为几千克、几克的一些物品”没有限定使用哪种工具,有较灵活的选择余地,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教材“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标尺上的

高年级初中中学物理中常用的数学方法

初中物理中常用的数学方法简介 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中学:江宁 数学计算是指人们根据利用已有的知识,对一定的现象、规律进行数学计算,发现各个量之间的数学关系,从深一层次去认识新的事物的方法。 数学计算是研究性学习中必备的手段,是初中物理研究性学习中进一步认识事物中最可靠的工具。通过数学计算,学生可以从定性认识事物发展到定量认识事物,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更准确地认识事物各个量之间的内在规律。 以下所列是初中物理中常用的一些数学方法: 1、代入法 “代入法”是指在研究物理问题中,已知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关系公式,将物理量直接代入公式进行计算的方法。学会利用公式直接进行计算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之一,它可以促进学生掌握物理量之间的来龙去脉,熟悉物理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例:质量为的水,温度从 60℃降至40℃,会放出______J 的热量。若将这部分热量全部被初温为10℃、质量为的酒精吸收,则酒精的温度将上升______℃。[酒精的比热容为×103 J /(kg ·℃),水的比热容为 ×103 J /(kg ·℃)] 解:物体升、降温时吸、放的热量计算公式为:Q=c ·m ·Δt 应用“代入法”进行解题时,可以根据公式用自变量求因变量,也可以根据公式用因变量求自变量,但要注意在计算过程中,物理单位必统一。 2、比例法 “比例法”是指用两个已知的物理量的比值来表示第三个物理量的方法。比值法可以充分体现出在两个物理量同时变化的条件下影响物理过程的真正因素。 例:现有两杯质量不同的液体酒精和水,若两者的质量之比为2∶3,求两种液体的体积比?(ρ酒 精 = ×103kg/m 3,ρ水= ×103kg/m 3) 解:6 58.0132=?=?==酒水水酒水 水酒酒 水酒ρρρρm m m m V V 另外,初中物理中的许多物理量是通过比值来介绍的,如:速度、密度、热值、电阻等等。是中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学到的第一个数学方法。 3、近似法 “近似法”是指在数学计算过程中,当个别量的微小变化并不影响整体结果时,为了计算与分析的方便,将个别量进行一定程度的近似代换或取舍的方法。利用近似法可以降低复杂的数学计算,帮助学生用最根本的数据去认识事物的内在规律,从而抓住各种物理现象中最本质的特征。 例:一位同学从一楼跑到三楼用了10s 时间,他的功率大概是多少? 解:根据生活经验,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一层楼的高度约为3m ,g 取10N/kg 。 事实上,只要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任何一种测量和计算都是对所求物理量的实际情况的一个近似。运用近似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研究中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真正含义。 4、方程法 “方程法”是指在求解某个物理量时,根据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因果对应关系,列出方程,通过求解方程从而求出物理量的方法。方程法可以减少学生的数学过程思维,解决问题简捷明了,方便于学生发现因变量与自变量的因果关系。 W s m kg N kg t Gh t W P 300106/1050=??===

2016届中考物理专题突破(3)测量工具(含答案)

专题突破 (三) [利用浮力测定密度] 测量工具:只有弹簧测力计 思路:只有弹簧测力计,不能直接测体积,所以应该使固体浸没在液体中,利用浮力求 体积( V物=V排=F浮 ρ液g )。 1.2014·房山一模某人准备利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铁制的重物、两根细线、一个装有适量水的大烧杯”测量一个不规则小木块的密度。 请你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1)将弹簧测力计指针调零; (2)用细线系住小木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G; (3)用细线将铁制重物系在小木块下方,将铁制的重物浸没在水中,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G1;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木块的密度表达式为:ρ木=____________。 2.2014·房山二模小东利用一个已经调零的弹簧测力计、一根轻质细线、一个小石块、两个烧杯和足量的水测量某液体B的密度。小东同学根据这些器材设计出了下面的实验步骤,但不完整,请你按照他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用细线系住小石块,将适量的水与液体B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 (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的重力为G,并记录在表格中; (3)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拉力为F1,并记录在表格中;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记录在表格中; (5)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测量出的物理量和ρ水计算出液体B的密度:ρB=______________,并将计算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3.2015·石景山二模某同学要测一个金属块的密度,他手中的测量工具只有一支量程较小的弹簧测力计,当他用此弹簧测力计测量该金属块的重力时,发现已超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于是他设计了如图Z2-3所示的装置去测量。杠杆OAB重力不计,他实验的步骤如下: 图Z2-3

(完整版)初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课教案

初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课教案 第一章声现象(2.24日) 一、单元复习目的 (一)知识和技能: 1、复习声音的产生、传播等基础知识。 2、使学生通过复习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传播的条件、熟悉中考在这部分的题型、热点考点 的考查形式。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复习和归纳,学会梳理知识的方法。 2.通过复习活动,进一步了解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 二、重点、难点: 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三、复习内容 本章讲述的是一些声学的初步知识。本章的重点是声音的发生与传播,它是解释各种声现象的基础。 四、知识梳理 传播条件 传播形式 传播速度: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 五、教学课时:0.5课时 一、复习引入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人们通过语言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给人以美的享受。令人生厌的噪声分散人的注意力,影响工作,妨碍休息,甚至影响人的健康。各种物体的共振现象及其应用是中国人在声学上大量发现之一。课本阅读材料中提到的天坛里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也都是古代中国人利用声学原理创造出来的奇迹。二、基础练习 做下面一组填空题。 ⒈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必须依靠介质。 ⒉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三、复习过程:基础知识讲解(教师边讲基础边穿插基础题目练习): 1、声音的产生: A、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物体的发声就停止,但声音可继续传播。 B、固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敲打门、桌子、人在楼层上走动等等皆可使固体振动发声。

初中物理刻度类器材的读数问题

物理刻度类器材的读数问题 王福星(特级教师) 邹平县码头一中山东邹平256214 初中物理用于测量的带刻度类物理器材有: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天平、量筒、刻度尺、停表、弹簧秤共计8种。实验中使用这些器材测量时,学生经常问要不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要不要几次测量取平均值?本文就8种刻度仪器的读数问题,结合教材和课程标准进行探讨。 一、关于误差、估读、平均值、有效数字的问题 误差、估读、平均值都涉及有效数字问题,我们首先弄清这几个相关的概念。 1、误差和平均值。了解任何实验测量结果都有误差,对初中物理学习是很必要的。因为假如没有一些误差的初步知识,绝大多数学生误认为读取的数字位数越多越准确。在学习物理规律时要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相等、正比、反比等是困难的。我们可以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在要求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情况下,必然要求每次测量的有效数字位数相同,而当某次所测刚好与刻度线对齐时,记录结果要加一个或两个“0”来表示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估读。估读是当指针(指针式仪器)或当被测物体末端(非指针式仪器)在相邻两刻度之间时,需要整刻度以外的部分读出来——即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有效数字。物理实验总是有误差的,所得的结果是近似数。例如,用带有mm刻度的尺测得课本的长度是18.42cm,其中最末一位数字2是估算出来的,是不可靠数字,但是仍有意义,仍要写出来。这种带有一位不可靠数字的近似数字叫有效数字。 4、记录测量结果的方法。在有效数字中,数2.7、2.70、2.700的含义是不同的;它们分别代表二位、三位和四位有效数字。数2.7表示最末一位数字7是不可靠的,而数2.70和2.700则表示最末一位数字0是不可靠的,因此,小数最后的零是有意义的,不能随便舍去或添加。但是,小数的第一个非零的数字前面的0是用来表示小数点的位置的,不是有效数字。例如,0.92、0.08 5、0.0063都是两位有效数字。大的数目,如365 000,如果不全是有效数字,就不要这样写。可以写成有一位整数的小数和10的乘方的积的形式。如果是三位有效数字,就写成3.65×105,如果有四位有效数字,就写成3.650×105。 计算时有效数字的规则。许多物理量是从直接测量结果中计算出来的。测量结果既然是用有效数字表示的,在计算中就要遵守有效数字的规则:不可靠数字与别的数字相加减、相乘除,所得的结果也是不可靠的。最后的计算结果只能保留一位不可靠数字,但在计算过程中,可以保留两位不可靠数字,最后再四舍五入。 有效数字的规则相当复杂,不要求初中学生掌握。初中物理实验中求几次测量的平均值时,一般计算题中保留2位或3位数字即可。 二、课程标准和教材中对估读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要求。 课程标准规定会测量温度、电流、电压、质量、体积、长度、力等的大小,教材选取了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天平、量筒、刻度尺、停表、弹簧秤等8种刻度类测量器材,要求辨明器材的量程和最小分度值,正确地观察器材的读数,读取器材所显示的读数。 人教版教材对有效数字,没做要求,也没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这是因为日常生活中测量时是不估读的;教材指出日常生活中并不要求很精确,不必估读。而在物理实验中测量往往更精确些,这就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这里未要求一切物理测量都要估读,是因为中学物理实验中是否要估读到下一位要看需要和可能。 课程标准对有效数字和估读虽没做要求,却增加了“估测”的要求。“应该让学生学习

初中数学知识在初中物理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知识在初中物理中的应用 导读:本文初中数学知识在初中物理中的应用,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初中数学知识在初中物理中的应用 刘维志 (重庆市江津田家炳中学校) 数学是物理学的语言和工具,概括物理现象、形成物理概念、整理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建立物理定律、图像展示物理规律等都离不开数学知识,初中物理学中凡是有公式的应用地方必涉及数学知识应用。而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在初中物理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现举例说明如下: 一、不等式知识应用 根据一定条件判断凸透镜焦距的取值范围,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的确有困难,运用不等式(组)的知识来解这类问题,就会使问题化难为易了。 例:某同学将一物体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物体距透镜10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试问凸透镜的焦距的取值范围。 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首先要求学生由所给成像的性质找到对应的物距与焦距的关系,成放大实像时,f<u<2f,成缩小实像时,u>2f,再将已知条件代入上述关系式可得:

解不等式组,得到5cm<f<8cm 答案:5cm<f<8cm 应用不等式(组)的知识还可以解决求极之类问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进行深研。 二、比例知识应用 在求解有关比还是倍数关系的习题中,依据物理定律、公式或某些量相等、成多少比例或倍数等,用比例式建立起未知量和已知量之间的关系,再利用比例性质来计算未知量的方法。 例: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1∶2,当它们降低相同温度时,放出热量之比为2∶1,则组成两物质的材料甲的比热是乙的多少倍?(乙的比热是甲的几分之几?) 常用解法1:分别用脚标1和2表示甲和乙的物理量,则 即甲物质的比热是乙物质的4倍(或乙物质的比热是甲的1/4)常用解法2:分别用脚标1和2表示甲、乙两物体的物理量,则: 即c1=4c2。因此甲物体的比热应是乙物体的4倍(或乙物体比热是甲物体的1/4) 此类习题在有物理计算公式地方均出现,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

初中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初中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双基知识要览: 【长度单位及其换算】国际单位制:米(m);常用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等. 单位换算:1m=0.001km,lm=10dm,1m=100cm,1m=1000000μm,1m=00nm. 【天文单位】光年(1L.Y.=9.46053×1012km)是长度的单位. 【测量工具】基本工具:刻度尺(如直尺、卷尺、皮尺等). 精密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刻度尺的使用】知选:适宜的刻度尺(一定的量程、分度值). 知看:测量前,“三看清”(量程、零刻度线、分度值). 知用:放置刻度尺要做到“平、贴、齐”,即 平——刻度尺纵向必须与被测物体平行. 贴——尺刻度面要紧贴被测物体. 齐——尺的零刻度线要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平齐(若零刻度线磨损,可选某一整数刻度线). 知读:读数时做到“视垂”、“数估”(有效数字:准确值+估计值). 视垂——视线要与刻度面垂在. 数估——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即估计值). 知记:记录测量结果:数值+单位. 刻度尺的使用简记为:“一把尺,两应用(一般测量和特殊测量),三看清,四会用”.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错误是测量者人为所造成,是可以避免的.误差不是错误,误差是不能消除的,任何测量只能尽量减小误差. 减小误差的方法:①换用测量精度更高的仪器;②对同一对象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 值的方法;③完善实验原理,改进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技能. 知识拓展:要对刻度尺正确读数,首先应看清刻度尺的每一大格表示的长度和分度值,注意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若估计值是“0”也要写出来. 【长度的特殊测量】除了基本测量工具(刻度尺)外,还借助于一些常见的器材(如三角板、细线、纸带、圆木棍、大头针和圆轮等),采用各种巧妙的方法,等效地测量细小物体、弯曲物体及特殊物体的长度. 测多求少法:如要测一张纸的厚度d,可先测出几十张同样的纸压紧后的总厚度D,再除以纸的张数n,则d=D/n.(注意:一本书纸的张数为书的页码数的一半) 测少求多法:如用一把普通的刻度尺测一幢楼的高度H,可先测出该楼一个台阶的高度h,再数出台阶数n,则H=nh. 以轮测曲法:如要测出轮滚过的长度L,可先测出轮的周长c,再数出轮转过的圈数n,则L=nC. 化曲为直法:如要测地图中曲线的长度,可先用伸缩性较小的细线与被测曲线重合,再把细线拉直,然后用刻度尺测其长度. 等量代换法:用一副三角板与一把直尺组合使用,可测量如硬币的 直径、球的直径和锥体的高度等物理量. 例:如图1.1-1所示是一卷粗细均匀的裸铜线,为了估测这卷裸铜 线的总长度,小明想出了一种方法(见表1.1-1中的方法一).现请你

初中数学物理化学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初中物理中考第一轮复习教案课程

引入 中考第一轮复习阶段是整个九年级复习的主体阶段,耗时最长,教师、学生付出的精力最多,其成败往往能决定整个九年级工作的成效。 总体要求是:夯实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构建知识网络。目的是要对初中学习到的物理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复习。 具体要求是:紧扣课本,以教材内容体系为主线(注意:是“为主线”,不是说必须按课本编排去复习),分章、节进行单元复习训练。 这一阶段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第一轮复习就要依据教材,落实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的掌握。具体应 注意以下几点: ①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复习时应多问几个为什么。如: ?该概念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即“为什么要引入该概念?” ?该概念的含义是什么? ?怎样测量? ?计算公式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有没有易混淆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②对基本规律的理解,复习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该规律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该规律成立的条件或适用范围是什么??该规律的公式表达式及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单位 是什么??如何应用该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③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形成过程中的科学方法的理解。 近几年中考物理试题中,考查科学方法的题目所占比例逐年增加,现在已达10%?15%。初中物 理常见的科学方法有“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类比法”等。复习时要通 过具体例子来理解和认识这些科学方法。比如:速度、密度、压强等概念的形成中,以及欧姆定律、影 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阿基米德原理等物理规律的形成中都含有“控制变量 法” ;合力、串并联总电阻等概念的形成中含有“等效替代法” ;电流、电阻等概念形成中含有 “类比法”等等。 (2)要做到全面复习,凡是《新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点都要认真复习,不能有遗漏,这是复 习基础知识最基本的要求和方法,教师要切忌挑选自己认为的“重点”、“热点”反复讲解和习练,造 成其他知识点复习的淡化,给学生的知识结构留下隐患。 (3)要避免复习工作演变成单纯的旧知识重复,搞成“压缩饼干”式的教学,这既不利于学生

学好初中物理方法和技巧

学好初中物理方法和技巧 谁不想做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呢,但是要想成为一名真正学习好的学生,第一条就要好好学习。第二条就是要会学习。作为一名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如下几个环节:制定计划→课前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总结→课外学习。这里每个环节中,存在着不同的学习方法,下面就针对物理的特点,针对就“如何学好初中物理”,这一问题提出几点具体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一、死记硬背?要得!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规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练。课文必须熟悉,知识点必须记得清楚。至少达到课本中的插图在头脑中有清晰的印象,不必要记得在多少多少页,但至少知道在左页还是右页,它是讲关于什么知识点的,演示的是什么现象,得到的是什么结论,并能进行相关扩展领会。 二、独立完成一定量作业。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要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把不会的题目搞会,并进行知识扩展识记,会收获颇丰。 三、重视物理过程,重视辅助作图。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不管是理论过程,还是实践过程,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有的画草图就可以了,有的要画精确图,要动用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以显示几何关系。画图能够变抽象

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 连续的。 四、全力上课,专心听讲。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神。不要自以为是,要虚心向老师学习,向同学学习。不要以为老师讲得简单而放弃听讲,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当成是复习、巩固。尽量与老师保持一致、同步,不同看法下课后再找老师讨论,不能自搞一套,否则就等于是完全自学了。入门以后,有了一定的基础,则允许有自己一定的活动空间,也就是说允许有一些自己的东西,学得越多,自己的 东西越多。 五、坚持做笔记。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笔记本不只是记上课老师讲的,还要作一些读书摘记,自己在作业中发现的好题、好的解法也要记在笔记本上,就是同学们常说的“好题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笔记本要进行编号,以后要经学看,要能做到爱不释手,终生保存。 六、整理好学习资料。学习资料要保存好,作好分类工作,还要作好记号。学习资料的分类包括练习题、试卷、实验报告等等。作记号是指,比方说对练习题吧,一般题不作记号,好题、有价值的题、易错的题,分别作不同的记号,比如*、?、※、◎等等,以备今后 阅读,作记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初中物理测量的基本工具——密度计

初中物理测量的基本工具——密度计 一.密度计结构和原理 密度计结构 多数密度计的构造如图1所示,它是用密封的玻璃管制成的。AB段的外径均匀,是用来标刻度线的部分,BC段做成内径较大的玻璃泡,CD段的玻璃管做得又细又长,最下端的玻璃泡内装有密度很大的许多小弹丸(如铅丸)或水银等,整体是一根粗细不均匀的密封玻璃管。 2.密度计原理 在物理实验中使用的密度计,是一种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它是根据物体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的原理制造与工作的。 二.密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首先估计所测液体密度值的可能范围,根据所要求的精度选择密度计. (2)仔细清洗密度计.测液体密度时.用手拿住干管最高刻线以上部位垂直取放. (3)容器要清洗后再慢慢倒进待测液体,并不断搅拌,使液体内无气泡后,再放入密度计.密度计浸入液体部分不得附有气泡. (4)密度计使用前要洗涤清洁.密度计浸入液体后,若弯月面不正常,应重新洗涤密度计.(5)读数时以弯月面下部刻线为准.读数时密度计不得与容器壁、底以及搅拌器接触.对不透明液体,只能用弯月面上缘读数法读数。 三.几个问题 1.为什么密度计要做成如图甲所示的形状而不做成截面上下均匀的形状(如图乙所示的形状)呢? 甲乙 AB段截面均匀是为了便于标度,下端DE段的玻璃泡内装有密度很大的弹丸是为了让密度计的重心尽量下移;BC段的玻璃泡做得较大是为了让密度计浮在液面上时其“浮心”(浮力的作用点,即密度计浸在液体中液面以下部分的几何中心)尽量上移;而CD段的玻璃管做得细而长是为了增大重心和“浮心”间的距离。这样,当密度计浮在液面上时,在重力和浮力的作用下,密度计能很快停止左右摇摆而竖直站立在液体中。若制成如图乙所示的

初中物理刻度类器材的读数问题

初中物理实验器材读数要求 初中物理用于测量的带刻度类物理器材有:温度计、 电流表、电压表、天平、量筒、刻度尺、停表、弹簧秤共 计8种。 八种测量器材使用方法各不相同,但作为都是刻度类 测量器材它们在使用方法上又具有四个相同点:(1)使用 前调零,(2)注意量程,(3)分度值,(4)读数时要平视。 1、温度计。教材“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用温度 计测量时可以准确读出温度值”,不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及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课标要求“会测量温度”,“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教学时要求学生使用温度计(不管哪种)前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分度值。如图1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20C,虽然水银柱在50~52之间,但靠近52,根据就近读数的原则,示数是520C。 2、电流表、电压表。课标“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教材中要求“在读数据之前,要先确认你使 用的量程,然后根据量程确认每个 大格和每个小格所表示的值”。没有 提及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及多次 测量取平均值的问题。如图2所示若两表所 用都是小量程,电流表的分度值0.02A,电 压表的分度值0.1V;虽然电流表的指针在 0.36~0.38之间但靠近0.36,电压表的指针在2.5~2.6之间但靠近2.5,根据就近读数的原则,电流表的示数0.36A,电压表的示数2.5V,不要求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3、天平。课标“会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分别说出质量为几千克、几克的一些物品”没有限定使用哪种工具,有较灵活的选择余地,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教材“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标尺上的分度值”,主要介绍了托盘天平,如图3所示托盘天平的分度值0.2g,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