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共3张)

合集下载

10.2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优质课件)

10.2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优质课件)

社会制度
生产力的发展;

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思维 文化
创新推动人类思维 和文化的发展。
联系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发展的观点
矛盾的观点
根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对立统一规律
我们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 矛盾分析法
对立统一规律(根本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基本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基本规律)
创新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创新推动社会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创新推动生产关系
理论创新,能够带来制度的创新和变革。“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的新理 念,实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带动了我国计划经济体 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转向,从而活跃了社会主义的市场, 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繁荣发展。
二、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1.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 和变革的先导。
一、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
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纺生织产业工的具创,新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
一、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
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引入,提高了教师的素质
一、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
屠呦呦萃取青开蒿素辟,出废更物广利阔用的劳动对象
一、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
1.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促进了 技术的进步 2.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三、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2.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社会主义文化也不例外。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文化是中国人民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的成果。
三、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1.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的变革

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什么

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什么

一、准确把握“第一动力”的科学内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的创新,是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科技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全面创新的主要引领。

在全面创新进程中,一定要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重要引领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推进创新发展,既需要科技创新这个“火车头”,也需要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的保障和支持。

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科学创新的思想灵魂和方法依据。

以自然科学为例,爱因斯坦在物理学领域实现了重大理论创新,提出著名的质能公式(E=mc2),激发了物理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领域的革命性飞跃。

实践表明,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建立健全制度创新体系,是推动全面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的客观要求。

制度创新是持续创新的保障,是激发科技创新主体活力的关键。

同时,科技创新需要形成一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全面创新的基础和前提,能够为科技创新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源泉。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这五大发展理念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其中创新发展贯穿各个发展理念之中,各项发展都离不开创新,都需要通过全面创新激发发展新动力,通过创新解决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贯彻实施“十三五”规划中,充分发挥创新这个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还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为其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同时,通过充分发挥创新这个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作用,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大活力和潜能。

在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践中,我们的改革开放面临着啃硬骨头、涉险滩等一系列重大挑战,更需要依靠全面创新,破除制约改革发展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促进科技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的持续发展和全面融合,打通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释放巨大的发展潜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引领,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创新排在“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并且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一、创新为何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是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创新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和作用的全新概括。

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下好科技创新的先手棋,是在深刻总结国外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国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凝聚着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入思考,体现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

1.创新是新科技革命和全球变革的大势所趋2013年9月30日,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赴中关村集体调研学习时特别指出,从全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

总书记讲的这个大势,就是全球正在兴起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一方面,科学前沿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昭示着科技革命加速到来。

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到来,人类的生产方式、经济结构乃至治理结构都将发生深刻改变。

另一方面,全球产业变革不断深入,直接冲击全球经济体系。

当前,新能源、信息网络、新材料和智能制造等重大创新正在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

一是能源革命加快推进。

以石油、煤炭为基础的化石能源正在被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低碳绿色的清洁能源所代替,分布式、智能化、绿色环保将成为新能源发展的重要特征和主要方向。

二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广泛渗透经济和社会生活。

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众多领域发生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为特征的产业变革,商业、物流、金融等多个领域的新业态出现爆发式增长。

10.2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课件 共39张PPT)

10.2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课件  共39张PPT)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 一动力,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 基点。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 会蔚然成风。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 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 心位置,实现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 标,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 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A
6、1978年冬,小岗村18位农民冒险在土地承 包责任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施了“大包干”。 这一“按”竟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 开创了中国改革的先河。这说明( ) ①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②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创新推动 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④创新只要发挥主观能 动性就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探究1:创新的内容
(是什么)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 文化创新及其他创新。 它们之间的关系:理论创新是指导,制度创 新是保障,科技创新是动力,文化创新是智力 支持。它们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探究2:从哲学角度分析如何实现创新?
① 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提出新的创意,解决新问题。 ② 要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 地结合起来; ③ 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世界,掌握系统优 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④ 运动变化和发展中认识世界,坚持具体问 题具体分析; ⑤ 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⑥ 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
喷”,创新指数排名不断上升。
中国科技发展正在从跟跑进入“跟跑、并跑和领跑
并存”的时代,进步和落后同在,成就与短板并存。对 于中国科技创新能力,人们既不可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共39张PPT)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共39张PPT)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 一动力,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 基点。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 会蔚然成风。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 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 心位置,实现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 标,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 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不久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机构发布2018年全球创 新指数报告,中国首次进入“最具创新力经济体”前20 名。近年来,中国重大成果、专利申请、科研论文“井 喷”,创新指数排名不断上升。
中国科技发展正在从跟跑进入“跟跑、并跑和领跑 并存”的时代,进步和落后同在,成就与短板并存。对 于中国科技创新能力,人们既不可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 菲薄,保持“定力”十分重要。
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今天的中国不仅已经步入 高铁时代,更成为高铁技术的输出国。
材料二 “改革创新”是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永恒的主题。从 1992 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到党的十
八材届料三中二全,会说提出 明“创经新济推体制动改生革产的重关点系是和处理社好会政制府度和市的场的 关变系革,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我国创造性地
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优势结合起来,每一次的理论 创新、制度创新都为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材料三 从茹毛饮血的原始人到现代文明人,我们人类的思
维性材方的料式变三也化由都,简离说单不明走开向实创复践新杂。推,人动类人文类明成思果维不和断累文积化,每的一发次展创新。
在基础科学领域,“天眼”、上海光源、大亚湾反 应堆中微子实验装置等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投入使用,为 世界级科研奠定了基础;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多光子纠 缠等研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10.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共39张PPT)ppt课件

10.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共39张PPT)ppt课件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从社会的角度 (1)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2)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 各方面的创新。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2)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文化角度
(1)创新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和思维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4、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纵向看,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科 技创新成绩斐然。 在基础科学领域,“天眼”、上海光源、大亚湾反 应堆中微子实验装置等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投入使用,为 世界级科研奠定了基础;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多光子纠 缠等研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在技术领域,载人航天、深地探测、超级计算等产 业关键技术迅速发展成熟,一些大成果、大工程让人耳 熟能详;即时通信、移动支付、无人超市等创新应用方 面,中国科技企业、产品和服务更是让世界瞩目。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机构的统计显示,中国技术专 利申请量已居全球首位,科研论文发表量也处世界前列, 说明科技产出确实高速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 2019 9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上升了 17-位。
2019
---------- 创新的现实意义
-
7
自从2016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写入“新经济 ”,发展新经济已经越来越成为国内各地区和各主要城 市竞争的焦点。 新经济是指依托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形成的 经济现象。随着新技术的突飞猛进,我国许多领域已经 孕育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比如基于移动互联、 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产生的共享经济、零 工经济、循环经济等,正全方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 生活,同时也催生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力量”。 国家统计局2018年11月22日发布数据,经核算, 2017年全国“三新”经济增加值为129578亿元,相当于 GDP的比重为15.7%,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按现价计 算的增速为 14.1%,比同期GDP 现价增速高2.9个百分点。 2019 8

第10课 第2框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 讲义

第10课 第2框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 讲义

第二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学习任务核心素养1.识记创新的社会作用的表现。

2.理解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3.知道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1.培养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不断推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2.借助理论创新的意义,推进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

2.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3.创新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

4.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判一判]创新对生产力的作用就体现在生产工具的更新上。

() 提示:错误。

创新对生产力的作用既体现在生产工具的更新上,还体现在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对象的开辟等方面。

二、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

[判一判]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 提示:错误。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三、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1.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人类认识的对象日益扩大,使得人类思维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2.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我们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

[判一判]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理论创新决定的。

() 提示:错误。

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实践方式决定的,而不是理论创新等因素。

创新的社会作用近年来,山东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作为转方式、调结构、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

新政策、新业态、新品牌、新布局,使山东文化产业增加值每年新增100多亿元,平均增幅超过15%,在强力支持山东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的同时,还推动了山东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促进了社会各个领域的和谐发展。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和哲学10.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课件(共18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和哲学10.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课件(共18张PPT)

• A.科技创新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B.只要种植杂交水稻就能解决全球的吃饭问题 • C.中国通过推广杂交水稻种植实现了小康
A
• D.科技的能力能解决人类面临的一切问题
• 2. 任何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归根到底都与创新有密切关系,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也同样离不开创新。这说明(

• ①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 认识论: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坚持与时俱 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 理。
巩固练习
• 1.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突破经典遗传理论的禁区,提出水稻杂 交的新理论,实现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 至2001年,中国已累计种植杂交水稻30多亿亩,增产粮食40亿 吨,创造经济效益4000多亿元,以上事实说明( )
(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 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 的源泉。
“创新”的哲学依据?
• 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而客观 实际是变化发展的,所以必须从变化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
• 辩证法:①发展具有普遍性,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 ②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③辩证法的革命批 判精神要求我们思想观念要随着事物的不断变化而变化,不断创新, 与时俱进。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新四大发明是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一种观点,是指中国 现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是中国科技的重要 创造,是指"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
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引入生产过程的劳 动对象,具有一定生产经验与劳动技能的劳动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基础科学领域,“天眼”、上海光源、大亚湾反 应堆中微子实验装置等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投入使用,为 世界级科研奠定了基础;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多光子纠 缠等研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在技术领域,载人航天、深地探测、超级计算等产 业关键技术迅速发展成熟,一些大成果、大工程让人耳 熟能详;即时通信、移动支付、无人超市等创新应用方 面,中国科技企业、产品和服务更是让世界瞩目。
2.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这是因为
( )。
A
A.理论创新能推动制度、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创新
B.社会发展总是先有理论创新,后有实践创新
C.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决定因素
D.社会发展和变革没有止境,理论创新无止境
.
3.某市通过推广“山核桃丰产稳产综合栽培技术”,使山核桃的 种植面积和平均年产量分别占全国的 60%和 70%,但消费者反映 “山核桃好吃壳难咬”。为解决这一难题,他们将其适度砸碎,消 费者只需用手掰开就可食用。这种手剥山核桃与普通山核桃相比 每斤可增值 9 元,仅此一项,该市就增收 3000 多万元。这表明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 一动力,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 基点。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 会蔚然成风。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 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 心位置,实现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 标,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 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优势结合起来,每一次的理论 创新、制度创新都为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材料三 从茹毛饮血的原始人到现代文明人,我们人类的思 维方式也由简单走向复杂,人类文明成果不断累积,每一次创新
性材的料变三化都,离说不明开实创践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分析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别体现了创新的什么作用?
传统方式无法加工的奇异结构,拓展了设计人员的想象空间。该
技术将对航空航天、汽车、医疗和消费电子产品等核心产业的革
新有巨大推动作用。材料说明( )。
A
①创新推动生产力和思维的进步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实践活
动的产物 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辩证统一的 ④新事物是
在否定旧事物的基础上发展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机构的统计显示,中国技术专 利申请量已居全球首位,科研论文发表量也处世界前列, 说明科技产出确实高速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上升了17.位。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是为了加快实施国 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制定的法规,2016年5月,《国家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自 2016年5月起实施。
国家统计局2018年11月22日发布数据,经核算, 2017年全国“三新”经济增加值为129578亿元,相当于 GDP的比重为15.7%,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按现价计 算的增速为14.1%,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2.9个百分点。
.
纵向看,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科 技创新成绩斐然。
C 1.创新能够Βιβλιοθήκη 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表现在( )。①创新更新了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②创新使人类认识的对象 和范围日趋广阔 ③创新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 ④创新促 进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一、材料一 多年以来,我国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
进消化材吸收 料再一创,新说,取明得了创一新系推列动重大社技会术生创新产成力果的,形发成展了具
中国动画并非技不如人, 关键是缺少创意想象和个性.
以上材料对你有什么启发?文. 化创新推动文化发展
聪明的犹太人
1974年,美国人为了清理翻新自由女神像所扔下的
废料19,4向6年社,会招一标个,犹但太好人久和没他人应的标儿。子但来一到个美犹国太人经 营看铜到器看到,神父像亲下问堆儿积子如一山的磅铜铜、的铝价和格木是材多,未少提,任儿何子 答你条木后3应件头,5该,加他美当工甚说分即 成 至3。.接 底 把5父美标 座 从亲。 ; 自元说他他由,把用女:你废废神“试铜铝像不着铸做上对把成成面,一小纽扫作自约下磅为由广来铜女 场的犹做神 的灰太成像 钥尘人门; 匙包的把他 。装儿手把 最起子 看来看,。出售”给儿花子店先。后不把到铜三个加月工,成这铜堆鼓废、料簧在他片手和中奥变运 会成奖了牌35,0万最美高元时,一比磅父亲铜当卖年到所3说50的0一美磅元铜。的价格整整
B ( )。
①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②创新的过程必定 是“扬弃”的过程 ③创新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进步的过程中 起着重大作用 ④创新推动生产关系的质变和科技的进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4.优秀企业家常说:企业要视今天为落后,他们非常注意产品的
创新。一个好的经营者 30%的时间用于处理当前的事情,70%的时
否(
)
A.全面吸收各种艺术的特色
B.不断迎合市场需求和观众口味
C.不断推陈出新、博采其他艺术精华
D.深入群众、贴近生活
.
3.清代山水画大师石涛十分鄙视摹仿,他说:
“纵逼似某家,亦食某家残羹耳,于我何有
哉!……我之为我,自有我在。”齐白石曾告
诫他学生:“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里石
涛和齐白石都强调(
探究1:创新的内容 (是什么)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 文化创新及其他创新。
它们之间的关系:理论创新是指导,制度创 新是保障,科技创新是动力,文化创新是智力 支持。它们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
探究2:从哲学角度分析如何实现创新?
① 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提出新的创意,解决新问题。
新。”《易传》说:“日新之谓盛德”。上述
材料体现的观点是(

①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 ②只有创新,我们才
能促进民族进步 ③创新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
④要坚持制度创新
A.①② B.②③ C.③. ④ D.①④
2.京剧是通过不断吸收地方戏曲的精粹和其他
艺术形式的特长丰富发展起来的。这给我们的
启示是:要维持艺术的长盛不衰,关键在于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小岗村18位农民的创新精神和行为, 开创了中国改革的先河,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发 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故①②符合题意。③与题 意不符,④说法有误。 .
中国动画片曾有过辉煌的历史, 上世纪60年代的《大 闹天宫》以及70年代末的《哪吒闹海 》等, 均在世界上 占有一席之地.但是进入80年代以来, 日本漫画迅速崛起, 现在打开中国的电视机, 动画片时段几乎全是日本和美国 动画片的天下, 国产动画片仅占动画片播出总量的15%. 创意可以说是日本动画片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日本动画 片最大的特点就是人物形象个性化强, 要么及其夸张, 充 满喜剧效果, 要么稀奇古怪, 充满神秘色彩.
.
6、1978年冬,小岗村18位农民冒险在土地承 包责任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施了“大包干”。 这一“按”竟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
A 开创了中国改革的先河。这说明( ) ①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②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创新推动 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④创新只要发挥主观能 动性就行
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今天的中国不仅已经步入 高铁时代,更成为高铁技术的输出国。
材料二 “改革创新”是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永恒的主题。从 1992 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到党的十
八材届料三中二全,会说提出 明“创经新济体 推制动改生革产的重关点系是和处理社好会政制府度和市的场的 关变系革,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我国创造性地
)C
A.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条件
C.只有创新才能实现发展
D.只有继承旧事物中合理. 因素才能实现发展
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
达的不竭动力。虽然近代以来我们落伍了,但是中华
民族依然是世界上最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成就的民族
之一。”这段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创新的现实意义
自从2016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写入“新经济 ”,发展新经济已经越来越成为国内各地区和各主要城 市竞争的焦点。
新经济是指依托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形成的 经济现象。随着新技术的突飞猛进,我国许多领域已经 孕育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比如基于移动互联、 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产生的共享经济、零 工经济、循环经济等,正全方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 生活,同时也催生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力量”。
② 要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 地结合起来;
③ 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世界,掌握系统优 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④ 运动变化和发展中认识世界,坚持具体问 题具体分析;
⑤ 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⑥ 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
.
探究3. “创新”的哲学依据 (理论原因)
唯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物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重视思想、理论的作用。 论 ③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主观与
)
①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间用于思考长远的事情,思考怎样从各个方面不断进行创新。企
业重视创新是因为( )。
A
A.不断创新是竞争制胜的关键
B.优秀的企业家往往只看重明天
C.创新定会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D.创新是企业竞争制胜的唯一法宝
.
5.3D 打印参照的是打印技术原理,能够将计算机设计出的物体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