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磁异常的地质解释

合集下载

地球物理勘探 第四节磁异常的地质解释及应用

地球物理勘探 第四节磁异常的地质解释及应用

(2)选择法 就是一种反复进行理论曲线和实测曲线对比 的反复。 现已经实现人机交互软件
地质解释的步骤:
① ② ③ ④ 磁测资料的预处理和预分析; 磁异常的定性解释; 磁异常的定量解释; 地质结论和地质图示。
四.磁异常的地质结论和地质图示。
就是根据磁异常和相应的处理解释,做出定 性解释和定量解释,并作出初步的地质判断 和结论。 推断地质剖面图、推断地质略图、推断地质 矿产预测图等。
1.沉积岩磁异常的一般特征 沉积岩属于弱磁性岩石,总磁异常表现为光 滑、平坦

2.火成岩磁异常的一般特征 火成岩磁性比较复杂。 蹦跳厉害, 幅度范围宽
3.变质岩 变质岩的磁性也有很大的差别 变化幅度在沉积岩 和变质岩之间
4.断裂构造的一般特征 一般断裂的磁异常特征 (1)线性异常带(断裂带磁性岩脉填充)
§2.4 磁异常的地质解释及应用
2011.12.6
一. 磁异常地质解释的步骤和基本方法
磁异常的地质解释,通常指的是:根据磁 测资料、岩(矿)石的磁性资料及地质和其 他物探资料,应用磁性体磁场理论和地质理 论解释推断引起磁异常的地质原因及其相应 地质体的空间赋存状态、平面展布特征、矿 产和地质构造分布的全过程。 解释的内容由任务决定。
5. 褶皱构造的磁异常
定性解释工作中
地质解释的步骤:
① ② ③ ④ 磁测资料的预处理和预分析; 磁异常的定性解释; 磁异常的定量解释; 地质结论和地质图示。
三. 磁异常的定量解释
定量解释和定性解释没有明显的界限,而这 相辅相成。 定量解释方法很多,如前面课程中讲到的特 征点法。 这里再介绍两种:切线法和选择法
应用
矿产 考古 城市物探 地质构造 ……

磁异常的解释推断资料课件

磁异常的解释推断资料课件
磁异常的解释推断资 料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磁异常的基本概念 • 磁异常的测量方法 • 磁异常的解释推断 • 磁异常的应用实例 • 磁异常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磁异常的基本概念
磁异常的定义
磁异常
地球磁场在局部地区的异常变化 。
磁异常定义解释
地球的磁场受到地壳内物质的影 响,会产生局部的磁场变化,这 些变化被称为磁异常。
磁异常与矿产资源的关系
磁异常是寻找铁、镍等金属矿产 的重要标志之一。
通过分析磁异常的特征和分布规 律,可以推测矿产资源的分布和
富集程度。
另外,磁异常还可以作为油气、 煤等非金属矿产的间接找矿标志

04
磁异常的应用实例
磁异常在矿产资源勘探中的应用
磁异常在矿产资源勘探中具有重要应 用,通过测量和分析地磁场的变化, 可以推断出地下矿体的存在和分布情 况。
关。
通过地质资料分析,可以推断磁 异常的形成原因,如岩浆岩、沉
积岩、变质岩等。
不同岩石的磁性特征不同,因此 可以根据磁异常特征推断地下的
岩性分布。
磁异常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地质构造活动会导致地磁场局 部变化,形成磁异常。
通过分析磁异常的空间分布和 变化特征,可以推断地质构造 的形态和性质。
例如,断裂带、褶皱、火山岩 浆活动等地质构造与磁异常的 关系。
磁异常的分类
按成因分类
按时间变化分类
磁异常可分为天然磁异常和人为磁异 常。
磁异常可分为静态磁异常和动态磁异 常。
按空间分布分类
磁异常可分为区域磁异常和局部磁异 常。
磁异常的物理特性
01
02
03
磁场强度
磁异常的磁场强度可以用 来判断地壳内物质的性质 和分布。

磁异常的解释研究

磁异常的解释研究

磁异常的解释研究磁异常是基于地磁场的一种异常。

本论文简要介绍了磁异常的基本概念,进而介绍了磁异常和地质规律的关系,主要包括:火成岩的异常、沉积岩的异常、变质岩的异常以及断裂磁异常的特点,最后简要介绍了分析解释磁异常的方法。

标签:磁异常火成岩断裂分析解释1磁异常概述磁异常是基于地磁场的一种异常。

这种异常和传统意义上的电磁场异常是不一样的,所以叫做“地磁”异常。

磁异常的产生原因十分复杂,简单说来就是地下的某些岩石,经过磁化效应发出微弱的磁场。

我们通过测量这些微弱的磁场强度,就能够测量相应的磁异常,获得相应的参数指标[1]。

2磁异常和地质规律的关系2.1火成岩的磁异常特点火成岩又叫做岩浆岩,根据其产状,也就是根据岩浆侵入到地下结晶成岩还是喷出到地表冷凝固结成岩,可以将火成岩分为侵入岩和火山岩两大类,虽然同为火成岩,但其磁性特征大不相同。

2.1.1火山岩的磁异常特点火山岩具有非常特殊的磁性特征,具体表现在其磁性是不均匀的,尤其在安山岩与玄武岩中,这些磁力分布的不均匀特性十分突出。

同时磁力的方向也不相同,因此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在某些区域的火山岩能够探测到非常强的磁场,而在其他区域则不能探测到强磁场。

在特殊的情况下,火山岩的磁异常可以是变化分布的,基本上毫无规律可言,这些异常可能突然升高也可能突然降低、突然为正异常也可以突然变成负异常。

研究火山岩的磁异常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我们更快速地找到金刚石、铜、铁等矿产资源。

但是在磁性较强的火山岩中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其找矿理论和探测方法,因为火山岩区的地貌往往都十分复杂[2]。

2.1.2侵入岩的磁异常特点岩浆的侵入和多种金属或非金属矿产密切相关。

举例来说,超基性岩-基性岩-中酸性岩中,铁含量依次逐渐变少,同时二氧化硅的含量逐渐增加,那么磁性就会逐渐变小,而且会在磁性的分布上变得更加均匀[5]。

因此,研究不同的岩浆岩的磁异常对于发现不同的金属或稀有元素具有很大的意义。

磁力异常解释与矿产资源勘探

磁力异常解释与矿产资源勘探

磁力异常解释与矿产资源勘探磁力异常是地球物理勘探中常见且重要的现象之一,它在矿产资源勘探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探讨磁力异常的解释原理以及其在矿产资源勘探中的应用。

一、磁力异常的解释原理磁力异常是指地球表面某一点的地磁场数值与该点的磁场理论值之间的差异。

磁力异常是由于地下物质的磁性不均匀分布所引起的。

地球内部的岩石和矿石都具有一定的磁性,不同类型的岩石和矿石有不同的磁化强度和磁化方向,因此它们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也不同。

磁力异常解释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地磁场的强度和方向,计算出理论值,并将其与实际测量值进行对比。

当实际测量值与理论值存在差异时,可以推断该区域可能存在磁性物质,从而初步判断地下是否存在矿产资源。

二、磁力异常在矿产资源勘探中的应用1. 磁力异常在磁性矿产资源勘探中的应用某些矿石具有较强的磁性,如铁矿石、铁矿、铁磁体等。

在磁力异常勘探过程中,可以利用磁力仪器对区域内的磁场进行测量,从而发现磁性矿产资源。

通过分析磁力异常的强度和分布规律,可以初步判断磁性矿物的类型、储量和分布区域,为矿产资源勘探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 磁力异常在非磁性矿产资源勘探中的应用除了磁性矿产资源外,一些非磁性矿石也可能对地磁场产生微弱的磁化作用,从而引起磁力异常。

通过测量地磁场的变化,可以对非磁性矿产资源进行初步研究。

在非磁性矿产资源勘探中,磁力异常的分析往往与其他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相结合,如电法、重力法等,以提高勘探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 磁力异常在区域勘探中的应用磁力异常不仅在点位勘探中有重要价值,也在区域勘探中有重要应用。

通过对区域内磁力异常的分析,可以推测区域内的岩性、构造特征和地质演化历史,从而为区域内矿产资源的勘探提供指导。

同时,磁力异常还能够辅助判断断裂带、深部构造和隐伏矿体,有助于进一步优化矿产资源勘探的布局。

三、磁力异常解释与矿产资源勘探的挑战与发展虽然磁力异常在矿产资源勘探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其解释过程也面临一些挑战。

第八章 磁异常的地质解释

第八章  磁异常的地质解释
• 大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一般只在 有区域成矿远景的地区进行,主要是深 入研究区域成矿规律,预测各类矿床的 分布。相应的磁测工作除了配合地质进 行地质填图外,还应具有明显的直接或 间接找矿性质,要求对每个异常进行较 详细的研究。
二、根据磁异常圈定岩体 和划分不同岩性区
• 由于磁异常是由不同地质体间的磁 性差异引起的,所以某种地质体的异常 特征,与地质体的空间分布、形状、产 状及磁性直接相关。
• •
在评价内生矿床时,岩浆和构造条件 是主要的。 而在评价海相沉积矿床时,地层及构 造则是主要的,锰、铀、铜、铝土矿等 沉积型矿床都受地层控制。

• 根据磁测资料可以圈定侵入体,研究侵 入体的形状、产状、岩相和蚀变带等, 可以确定断裂和褶皱构造、划分不同岩 性区。利用磁测资料对控矿因素的分析 结果,再结合地质资料和区内的矿点、 矿化点、矿化带、矿床等各种找矿标志, 进行综合研究,圈定出成矿远景区。

为便于解释,在解释大面积磁测资 料时,常需对异常进行分区、分带, 确定解释单元。多数情况下,还需对 磁测资料进行必要的转换和处理,如 延拓、化极、求导数等。

• 二、磁异常的定性解释 • 磁异常的定性解释包括两方面的内 容,一是初步解释引起磁异常的地质原 因,二是根据实测磁异常的特点,结合 地质特征运用磁性体与磁场的对应规律, 大体判定磁性体的形状、产状及其分布。
• 深大断裂带常可能是一个巨大的金属成 矿带,如长江中、下游深大断裂带就是 一个金属矿成矿带。 • 图2.8-2,图2.8-3分别为"干断裂"和 断裂上的磁异常图。
返回
图2.8-2 “干断裂”上的航磁异常图
图2.8-3 断裂上的磁异常图
(三)断层的磁异常特征

8.磁异常的解释推断讲解

8.磁异常的解释推断讲解

例如邯郸地区 矽卡岩型铁矿 上的磁异常
3.分析磁异常空间分布特征
如果我们要区分磁异常是由磁铁矿引起的还是 由具有磁性的火成岩体引起的,则可根据矿体 磁性强、体积小,岩体磁性弱、体积大的这一 特点,将观测剖面进行换算,换算到不同深度。 矿体的Z曲线极大值,将随换算剖面的不断降 低而迅速的增大,异常范围急剧的变窄,而岩 体的磁异常剖面曲线极大值并无明显的变化。 如图1.4——22
线图的分析来进行的。 通过对Z剖面曲线特征的分析可以确定地质体 的倾向,埋深及下端延深等情况。 根据对Z平面等值线图的分析可以确定地质体 的形状、走向及大致的边界。
1.狭长形状的磁异常
如果1/2 Z max等值线的长轴大于短轴3—5倍 时,称为狭长异常。一般情况下长轴的方向即 为磁异常的走向,但对于缓倾斜的或直立的磁 性地质体在垂直磁化条件下,磁异常的走向就 是磁性地质体的走向。 下面我们讨论,根据Z 剖面曲线特征如何判断 磁性地质体的倾斜方向。我们知道Z 剖面曲线 形态不但与磁性地质体的倾斜方向有关而且还 与剖面内有效磁化场的方向有关,因此我们按 磁异常走向方向的不同分别讨论如下:
4.利用综合物探方法
选择重力或电法配合磁法勘探工作。对各 种方法获得的异常进行综合分析, 如果对应于磁异常的位置处不但有磁异常、 而且还有重力异常和电阻率异常, 说明磁异常对应的地质体既是个强磁性体、 还是个高密度体及良导体。 这样我们认为该异常由矿体引起的推断可 信程度就更大了。
(二)磁性地质体赋存状态的推断 是通过对Z剖面图、剖面平面图及平面等值
特点是: Z剖面曲线近于对称,东西两侧无负值。 Z曲线近于对称,表明矿体为顺层磁化。无 负值或负值不明显表明矿体向下延深较大。 在垂直磁化条件下,可认为矿体为直立的向 下延深较大的板状体。

磁异常解释

磁异常解释

(一)确定磁异常是否由地表磁性地质体引起的方法大多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即将磁测平面图和地质平面图进行对比,磁测剖面图和地质剖面图进行对比分析。

着重分析研究以下两个方面:1、分析异常的形态特征和异常分布与地质体的对应关系磁异常受地形的控制很明显,异常高低与地形起伏基本对应,南北测线时,正地形南坡和高点出现正值和峰值,北坡和沟谷出现负值和负极值,这时磁异常可能是出露或浅部磁性地层引起。

若磁异常受地形影响不明显,则异常可能是深部磁性体引起。

异常形态为锯齿状,强度高,梯度变化大,一般是出露地表或浅层磁性地质体的反映。

若异常形态圆滑,强度较低,梯度变化较小,则可能是深部磁性体反映。

异常与出露的岩层无论在平面和剖面图上密切相关,相互对应,反映异常可能由该岩层所引起。

若异常分布横向上穿越几个不同的岩层,则可能异常由隐伏磁性体引起。

2、分析地表岩石的磁性大小与实测异常关系当异常主体范围内出露磁性地质体范围较大(直径大于30m),地形较平坦时,则磁性体能引起的最大磁异常可由下式近似计算:⊿T max≈2πJ z·sinI0(1)式中⊿T max—磁性地质体能引起的最大磁异常J z—磁性地质体总磁化强度J的垂直分量I0—测区地磁场倾角将实测⊿T max结果与上式据实测岩(矿)石物性资料计算结果对比,若两者相近或计算结果大于实测值,则可认为异常可能由出露岩(矿)石引起。

若实测结果大于计算结果,则可能存在隐伏磁性体或磁性体深部磁性增强情况。

由于地表岩矿磁性可能受风化作用影响减弱,故应结合上述磁异常特征和位置分析方法认真分析判断。

例如:在某岩体上实测到⊿T max=1300nT。

经测定岩体磁性标本,J z=3000*10-3A/m。

由(1)式可估算岩体能引起的⊿T最大异常(测区地磁场倾角为500)⊿T max=2π·J z·sinI0=0.1*2π*3000*sin500=1444nT计算出的⊿T极大值大于实测的⊿T极大值,故认为实测磁异常由岩体所引起。

磁异常特征的分析和异常的解释推断

磁异常特征的分析和异常的解释推断

4000 3000 2000 1000 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210 220 230 240 250 260 270 280 290 3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00 95 -200 100 105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140 145 15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5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140
145
150
155
160
165
170
175
180
185
190
195
200
三、磁异常的长度、宽度 磁异常的长度、
一般采用等值线平面图上零值线以 上的第一条起始等值线来划分, 上的第一条起始等值线来划分,也有用 异常值1/2 1/2极大值的那条等值线来划分 异常值1/2极大值的那条等值线来划分 其单位一般为米或者千米, 的,其单位一般为米或者千米,在实际 描述中一定要注意说明采用的哪条等值 线来划分的。 线来划分的。 ××nT等值线衡量,异常长×× nT等值线衡量 如:以××nT等值线衡量,异常长×× 米,宽××米。 ××米
1、磁性体的产状倾向梯度缓的一侧。 磁性体的产状倾向梯度缓的一侧。 磁性体的中心位置位于756 616nT处 2、磁性体的中心位置位于756 - 140 = 616nT处。 矿头” 3、 “矿头”部位处在磁异常梯度带(正负峰值之间)的 矿头 部位处在磁异常梯度带(正负峰值之间) 正下方附近。 正下方附近。
1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磁异常的地质解释 与磁法勘探的应用
磁法勘探在固体矿产的普查、详查, 油气构造、煤田构造的普查,以及某些地 质问题研究、地质填图等工作中,磁法都 可不同程度地发挥作用。 • 另外,在工程地质、国防探查、地震 预报、考古等方面也能发挥其作用。 •
• 应用磁法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是: • (1)探测对象与围岩有磁性差异,由这 种差异引起的磁场变化,能为现代磁力 仪测出来; • (2)与探测对象无关的干扰因素产生的干 扰磁场与探测对象产生的磁场相比,足 够小或有明显的特征,可以被分辨或消 除。
• 例如,普查时,往往先根据异常分布范 围,把异常分为区域异常和局部异常。 (二)由已知到未知 • 由已知到未知是一种类比方法,所有物 探资料的研究中都会用到。这种方法是 先从已知地质情况着手,根据岩 (矿)石 磁性参数,
• 对比磁异常与地质构造或矿体等的关系, 找出异常与矿体,岩体或构造的对应规 律,确定引起异常的地质原因,并以此 确定对应规律,指导条件相同的未知区 异常曲解释。
(3)预测油气远景构造


图2.8-5是由低磁场背景上局部升高 异常所反映的TAD长垣,磁性体位于 3∼5km深处,长垣为为中生界沉积构造, 在轴部钻井,于井深4188m见上侏罗系有 磁性的安山岩及玄武岩,其厚度达104m。


图2.8-6所示异常是一个典型的基岩 断块异常。图中异常呈一向北西向突出 的弧形异常,东南侧正异常强度达 50∼250nT,北西侧负异常的强度为150nT。

一般上盘的磁异常强度大,而范围小, 下盘的磁异常反映为缓、宽、弱和较平 稳; • 若为水平错动,磁异常等值线会发 生扭曲,异常轴向发生明显变化。
(四)褶皱构造的磁异常
• 在某些油气盆地,在沉积地层中常存 在磁性标志层,岩石受力发生弯曲,磁 性层也随之褶皱,而形皮背斜和向斜。 一般背斜轴部上方会出现高值正异常, 而在向斜两翼上方为升高的正异常,
• 对应的重力高位于正负磁异常之间的梯 度带上,异常值达20mgal。该凸起的主 要断裂在这些弧形异常范围内,己被证 实为高产油藏。 • 图2.8-7为该凸起的横剖面图。
返回
• 当沉积盖层中存在一定厚度的磁性沉积 层时,盖层褶皱构造就能引起与其相应 的磁异常。磁性岩层多为含有少量磁铁 矿的陆源岩层,如砂岩之类。其岩性多 为砂岩、页岩。除四川盆地外,塔里木、 柴达木盆地也都有磁性地层组成的背、 向斜构造。
(二)深大断裂的磁异常特征
• 深大断裂是一种特殊的断裂类型。 这种断裂常是两个不同大地构造单元的 分界线,断裂切割地球的硅铝层,甚至 更深,断裂活动和岩浆活动具有多轮回 性,它多半是现代地震的活动带。
• 它是一个宽度可达几十公里,长几百公 里的复杂断裂束,是一个宽大的岩浆剧 裂活动通道。 • 图2.8-1是郊城一庐江深大断裂的磁 场图,该断裂长约800km,宽30∼50km, 其磁异常以正异常形式出现。
• 许多航磁局部异常己被后来的勘探工作 证实为工业油气田,一些己被开发的油 田上也有磁异常反映。航磁发现的不少 局部异常为进一步布置地震勘探工作提 供了重要依据。
• 目前,磁测在油气构造普查中的作用, 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能以相对少的投资,在较短时 间内提供大面积的,信息丰富的磁场资 料; • (2)可以比较详细地确定比较昂贵 的物探方法的工作地段;
• 大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一般只在 有区域成矿远景的地区进行,主要是深 入研究区域成矿规律,预测各类矿床的 分布。相应的磁测工作除了配合地质进 行地质填图外,还应具有明显的直接或 间接找矿性质,要求对每个异常进行较 详细的研究。
二、根据磁异常圈定岩体 和划分不同岩性区
• 由于磁异常是由不同地质体间的磁 性差异引起的,所以某种地质体的异常 特征,与地质体的空间分布、形状、产 状及磁性直接相关。
(二)1:20万区域地质调查 • 在中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中,航磁工作的 任务应以地质填图,研究构造和划分成矿带为 重点。例如,根据磁异常圈定侵入岩、喷出岩 以及沉积岩和变质岩,确定接触带,断裂带、 破碎带,编制基岩地质图和基底构造岩相图等。 进而根据控矿因素与局部异常的关系,划分出 成矿远景区。
(三)1:5万的区域地质调查
• • • • (1) (2) (3) (4) 磁测资料的预处理和预分析; 磁异常的定性解释; 磁异常的定量解释; 地质结论和地质图示。
• 一、磁测资料的预处理和预分析 • 在解释前应分析磁测精度的高低, 测网的疏密,系统误差的大小,正常场 选择是否正确,图件拼接是否合理、资 料是否齐全、是否有干扰影响存在等, 若有问题,应改正或处理解决。
(二)金属成矿区的圈定
• 在评价金属矿成矿远景区时,要研 究岩浆控制条件,构造控制条件、地层 和岩性控制条件、地球化学条件和地貌 条件等。其中主要是岩浆、构造和地层 控制条件,
• 区域地质构造是控制全局的因素: • 区域性地质构造控制着成矿区、成 矿带、矿田和矿床的位置。 • 断裂带是岩浆活动的通道,在断裂 交叉处往往控制着成矿远景区。
(一)含油气远景区的圈定和划分
• 根据磁测资料评价含油气远景时,首 先要考虑磁性界面深度图,即基底深度 图所反映的构造形态 (基岩的相对隆起 与凹陷),同时也要研究生油条件、储油 条件、构造条件等,其中主要是构造条 件。
• 一般来说,只要有比较宽阔的深凹陷存 在,就有形成油气藏的可能性,只要在 深凹陷内存在着相对隆起,一般应划分 为成油气有利地段。
四、地质结论和地质图示
地质结论是磁异常地质解释的成果,也是 磁法工作的最终成果,是由定性、定量解释与 地质规律结合所得出的地质推论。 • 因此,磁法成果应尽可能以推断成果图的 形式反映出来,如推断地质剖面图、推断地质 略图、推断矿产预测略图等。 •
第二节
磁测在区域和深部地质 地球物理调查中的应用
• 理论和实践表明: • 磁异常的位置和轮廓可以大致反映地质 体的位置和轮廓; • 磁异常的轴向,一般能反映地质体的走 向,在地质体出露和埋深较小的情况下, 其磁性不均匀性常会使异常发生起伏变 化。
三、根据磁异常推断断裂、破碎带 及褶皱
• 用磁法能圈定断裂带、破碎带,是因 为断裂的产生或者改变了岩石的磁性, 或者改变了地层的产状,或者沿断裂带 伴有后期或同期岩浆活动,或者沿断裂 两侧具有不同的构造特点。
• •
磁法常是地质调查和找矿时的综合 物探方法中的一种手段。因此测区比例 尺的不同,对磁测任务的要求也不同。

• 一、区域地质测量的基本目的和对磁测 的要求 • 区域地质测量的常用比例尺由小到 大分别为:1:100万 (50万),1:20万 (10 万)和 1:5万。
• 大面积航空磁测对大地构造研究特别 是对划分构造单元和控制内生矿床生 成的深大断裂的分辨和圈定有特殊作 用。

为便于解释,在解释大面积磁测资 料时,常需对异常进行分区、分带, 确定解释单元。多数情况下,还需对 磁测资料进行必要的转换和处理,如 延拓、化极、求导数等。

• 二、磁异常的定性解释 • 磁异常的定性解释包括两方面的内 容,一是初步解释引起磁异常的地质原 因,二是根据实测磁异常的特点,结合 地质特征运用磁性体与磁场的对应规律, 大体判定磁性体的形状、产状及其分布。
第一节 •
磁异常地质解释的 基本方法与步骤
磁异常的地质解释,通常是指根据磁测 资料、岩 (矿)石的磁性资料以及地质和其 它物化探资料,运用磁性体磁场理论和地质 理论解释推断引起磁异常的地质原因及其相 应地质体的空间赋存状态,平面展布特征, 矿产和地质构造分布的全过程。
磁异常地质解释的 基本方法与步骤

• 断裂或断裂带上的磁异常,按其特征可 分为以下几种, • (一)沿断裂有磁性岩脉 (岩体)充填,这 时沿断裂方向会有高值带状异常 (或线 型异常带)分布, • 若沿断裂方向因岩浆活动不均匀,可 能产生断续的串珠状异常;
• 有些断裂破碎带范围较大,构造应力比 较复杂,既有垂直变位也有水平变位和 扭转现象,在这种情祝下会造成雁行排 列的岩浆活动通道,因此,这类构造上 就会出现雁行状异常带。
• 定性和定量解释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并 无严格的分界。 • 定量解释的目的在于: • 根据磁性地质体的几何参量和磁性 参量的可能数值,结合地质规律,进一 步判断场源的性质;
• 提供磁性地层或基底的几何参量 (主要 是埋深、倾角和厚度)在平面或沿剖面的 变化关系,以便于推断地下的地质构造; 提供磁性地质体在平面上的投影位置、 埋深及倾向等,以便合理布置探矿工程。
• 对磁异常进行地质解释的首要任务是判断 磁异常的地质原因。对找矿来讲,就是要 区分哪些是矿异常,哪些是非矿异常。 • 实际工作中,由于地质任务和地质条件 的不同,定性解释的重点与方法也不同, 但一般都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 (一)将磁异常进行分类 • 查明异常的地质原因,一般是根据 异常的特点 (如极值、梯度、正负伴生 关系、走向、形态、分布范围等)和异常 分布区的地质情况,并结合物探工作的 地质任务进行异常分类。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三节 磁测在石油天然气勘查中的应用 • 磁法是以测量磁场的微小变化为 基础的。磁性岩石的分布发生任何变 化都会引起磁场的相应变化。大多数 沉积岩几乎都是无磁性的,而下伏火 成岩和基岩通常是弱磁性的。

根据磁测资料确定了基岩的深度, 也就确定了沉积物的厚度。如确定了基 岩的起伏,因基底面起伏能在上覆沉积 岩中产生有利于油气聚集的构造起伏, 因而能为油气勘查提供有用资料。
• 很长一段时间,不同比例尺 (主要是 1:50万、1:20万)的磁测在石油物探中 的作用,主要限于圈定沉积盆地、研 究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和根据二级构造 异常确定油气远景区方面。 •
• 随着高精度航空磁测工作的开展,构造 航磁不仅在查明区域地质构造方面,就 是在寻找局部沉积构造和油气田方面也 能起到重要作用。
• •
在评价内生矿床时,岩浆和构造条件 是主要的。 而在评价海相沉积矿床时,地层及构 造则是主要的,锰、铀、铜、铝土矿等 沉积型矿床都受地层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