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试卷(含答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达标测试卷第4单元测量∣北师大版(2022秋)(含解析)

二年级下册数学达标测试卷第4单元测量∣北师大版(2022秋)(含解析)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纳范读,让幼儿学习、仿照。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一、填一填。
(每空1分,共22分)“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因此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1.在表示较远的距离时能够用()作单位,能够用字母( )表示。
“教书先生”可能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如何说也确实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显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事实上《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测试4.测量(含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测试4.测量(含答案)一、单选题1.小丽家离学校84()。
A. 厘米B. 分米C. 米D. 千米2.计量黄河的长度一般用()作单位。
A. 千米B. 米C. 吨D. 千克3.下面三个长度中,最长的是()。
A. 3千米B. 400米C. 50000分米二、判断题4.一枝铅笔长约2分米。
()5.6000米=6千米。
()6.用来测量长度的单位有吨、千克和克。
()7.一块菜地长48千米。
三、填空题8.填上合适的单位。
足球场长约25________ 一块橡皮长3________文具盒长大约2________ 房间宽4________9.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数学书本的厚度是9________ 小明的身高约是120________10.铅笔的长度大约是________分米________厘米。
11.在横线上填合适的数。
8000米=________千米 6千米=________米3000米+7千米=________千米 5千米-3千米=________米四、解答题12.校运动会上2千米的长跑项目比赛中,当第一名运动员到达终点时,最后一名运动员离终点还有300米,最后这名运动员跑了多少米?五、综合题13.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1)西安城墙高12________(2)火车每时行驶120________(3)一本书的厚度约8________(4)课桌大约高7________六、应用题14.暑假里,小方去姑姑家,先乘汽车行驶12千米到达火车站,再乘2小时火车,火车每小时行120千米,下火车后不远就到了姑姑家,小方家和姑姑家大约相距多少千米?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解答】因为距离特别小所以首先排除A、B,如果小丽家距离学校的距离是84千米的话,距离过远,所以应该是米。
故答案为:C.【分析】84千米距离过远,小丽家距离学校的距离应该是几千米之内的,所以根据常识和对千米与米的理解和认识来进行判断。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测量》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一、口算。
36÷6 =。
45÷1 =。
8×7 =。
48÷6×3 =35÷5 =。
49÷7 =。
2×4 =。
590-45 =。
6×3 =。
30÷5 =。
142+48 =。
5×7 =。
25÷5 =。
3618+46 =。
9×8 =。
56÷7 =。
72二、填空题。
1、(1)1千米=()米1米=(1分米=()厘米1厘米=(2)1元=()角1角=(3)1时=()分1分=(2、填数。
3m =()dm。
2cm =()mm。
80mm =cm5km =()m。
40dm =()m。
3dm =cm2m =()dm。
4cm =()mm。
8dm = cm100cm =()m。
280dm =(1008km =()km()m三、在()时填上适当的单位。
1、树高4()。
2、回形针长30()。
3、跳绳长3()。
5÷5 =1×1 =9×5 =8×6 =分米毫米分秒m4、板凳高90()。
5、蜡笔长60()。
6、小华身高14()。
7、学校旗杆高18()。
8、自行车每分钟行80()。
9、飞机每小时飞翔800()。
10、北京到南京的距离约为1260()。
四、我来比大小。
(在○时填上“﹥”“﹤”或“=”。
)130cm1km40mm100mm五、我来排列数。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8000m。
7km。
103km。
1300m。
3100cm。
1030m2、60km。
610m。
7000m。
9000cm。
6500dm。
8000mm六、划出正确的答案。
1、1分硬币大约厚(1dm。
1cm。
1mm)。
2、《一课3练》约莫厚(3dm。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四单元卷及答案(三篇)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四单元卷及答案(三篇)目录: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四单元卷及答案一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四单元复习卷及答案二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四单元复习及答案三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四单元卷及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20分)1、一个角有(____)个顶点,(____)条边。
2、丽丽家有公鸡15只,母鸡比公鸡多23只,母鸡有(____)只,公鸡和母鸡一共有(____)只。
3、笔算加法时,(______)要对齐,从(______)位算起。
4、小民身高110厘米,小红身高139厘米,小民比小红矮______厘米。
5、与1000相邻的两个数是(______)和(______)6、2个8相加得(_______),2个8相乘得(_______)。
7、长度单位有(_______)和(_________)。
8、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___),1与任何数相乘都得(___)。
9、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_____)和(_____),1米=(_____)厘米。
10、至少要用(_____)个同样的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新的大正方体。
二、我会选(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1、以广场为观测点,学校在北偏西30°方向上,下图中正确的是()。
A.B.C.2、1分钟之内,小华不可能完成下面哪件事?()A.跳绳40次 B.步行500米 C.做口算题10道3、两个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A.一定能 B.一定不能 C.不一定能4、下图小梅看到的汽车的样子是()。
A.B.C.5、以雷达站为观测点,海洋舰的位置是()。
A.东偏北60° B.东偏北30° C.北偏西60° D.西偏南30°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
(10分)1、有三个同学,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6次手。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综合素质达标试卷 附答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综合素质达标一、我聪明,我会填。
(每空1 分,共26 分)1.测量1 分硬币的厚度用( )作单位;测量北京到上海的路程用( )作单位,用字母表示是( )。
2.铅笔长( )厘米( )毫米。
小刀长( )毫米。
3.1本书厚2厘米,10本这样的书摞在一起厚2( )。
4.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长400米,两圈长( )米,离1千米还差( )米。
5.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6.在〇里填上“>”“<”或“=”。
7厘米〇70毫米500米〇5千米900厘米〇90米40厘米〇3分米7.5千米=( )米80厘米=( )分米700厘米=( )米90分米=( )米6000米=( )千米40毫米=( )厘米8.如图,小书架上最多能放( )本这样的书。
二、我自信,我会选。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2分,共12分)1.测量教室里黑板的四条边的长度,用( )作单位比较合适。
①千米②米③分米2.在直尺上,刻度从3到11是( )毫米。
① 60 ② 70 ③ 803.一本书厚2厘米,5本这样的书摞在一起共厚( )。
① 10米② 10分米③ 1分米4.泉州到厦门的距离约是100( )。
①毫米②分米③千米④厘米5.聪聪要给奶奶做一根拐杖,选( )长的木棍比较好。
① 12分米② 12米③ 12毫米④ 2米6.下面物体的长度接近2分米的是( )。
三、我机灵,我会动。
(共16分)1.量一量。
(7分)(1)(2)2.下面是乌龟回家走过的三段路,量一量,填一填。
(6分)3.画一条比1分米短20毫米的线段。
(3分)四、我智慧,我会改。
(把改后的单位填在括号里。
每空2分,共10分)今天,我们要去风景区春游,我特别高兴。
早上我从2分米( )长的床上爬起来。
走进卫生间,拿起15米( )长的牙刷,挤出7厘米( )长的一段牙膏,飞快地刷完牙。
吃过早饭,我和同学们一起坐上汽车。
汽车以每小时60米( )的速度开往风景区,行驶25米( )后,我们终于到达了风景区。
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单元检测(含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单元检测(含答案)一、填空。
(34分)1、测量练习本的厚度可以用( )作单位,测量上海到杭州的距离可以用( )作单位。
2、一条跑道长500米,沿着这条跑道跑()圈是1千米。
3、李红的身高是8分米,再长()分米,他的身高正好是1米。
4、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 )。
5、纸条长1( )。
6、这支铅笔长( )厘米,也可以说是( )毫米。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茶杯高约9( )。
数学课本长约26( )。
课桌高约7( )。
飞机每小时飞行800( )。
冰箱高约1( )50( )。
铅笔长约1( )5( )。
8、在○里填上“>”、“<”或“=”。
8分米○2米 50毫米○3厘米 4000米○4千米9、单位换算。
5000米=( )千米30厘米=( )分米7厘米=( )毫米800厘米=( )米 120毫米=( )厘米70分米=( )米10、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 )、( )、( )、( )、( )。
二、判断。
(5分)1、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 )2、一支铅笔长约21分米。
( )3、纸条长3厘米。
( )4、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长约6380米。
( )5、1千米的铁丝和1000米的公路一样长。
( )三、选择。
(5分)1、测量较远的距离使用的长度单位是( )。
A.米B.分米C.厘米D.千米2、旗杆高约( )。
A.10千米B.10米C.10分米3、小红从家到学校的距离约是800( )A.kmB.dmC.m4、爷爷每分钟跑100米,他每天早上坚持跑10分钟,共跑( )。
5、自行车每小时行15( )。
A.千米B.米C.分米四、操作题。
(34分)1、画一条比3厘米多5毫米的线段。
(5分)2、排一排。
( 8分 )6厘米800毫米1米5分米( )<( )<( )<( )50千米5000米500厘米5分米( )>( )>( )>( )3、量一量,填一填,算一算。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1)

第四单元过关检测卷一、会填。
(每空1分,共25分)1.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用()作单位,测量北京到上海的路程用()作单位,用字母表示是()。
2.3.1本书厚2厘米,10本书摞在一起厚2()。
4.我们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长400米,两圈长()米,离1千米还差()米。
5.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6.在里填上“>”“<”或“=”。
7厘米70毫米500米5千米900厘米90米40厘米3分米7.二、我会辨。
(对的画“√”,错的画“×”。
每题2分,共10分)1.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 2.飞机每小时行800米。
() 3.2千米的铁丝和2000米的绳子一样长。
() 4.一张银行卡厚约1厘米。
() 5.欢欢吃饭的筷子长约12分米。
() 三、我会选。
(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2分,共10分) 1.出租车的计价器所显示的里程以()为单位。
①千米②米③分米2.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分米。
①5 ②60 ③63.10张纸厚约1()。
①毫米②分米③厘米4.给琪琪选书桌,选()高合适。
①3分米②7分米③10米5.南京到杭州大约280()。
①分米②米③千米四、画一画,量一量,填一填。
(共13分)1.(7分)2.(1)画一条长36毫米的线。
(3分)(2)画一条比1分米短4厘米的线。
(3分)五、下面是乌龟回家走过的三段路,量一量,填一填。
(6分)六、猜一猜,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共6分)1.悦悦家离科技馆有多远?(画“△”)。
(2分)2.军军家离科技馆有多远?(画“□”)。
(2分)3.军军家离悦悦家有多远?(画“√”)。
(2分)七、读一读,改一改。
(把改后的单位填在括号里)(10分)今天,我们要去风景区春游,我特别高兴。
早上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
走进卫生间,拿起1米()长的牙刷,挤出7厘米()长的一段牙膏,飞快地刷完牙。
吃过早饭,我和同学们一起坐上汽车。
汽车以每时60米()的速度开往风景区,行驶了75米(),我们终于到达了风景区。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四单元检测卷及答案(八套)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四单元检测卷及答案说明:本套试卷精心编写了各考点和重要知识点,测试面广,难易兼备,仅供参考。
全套试卷共八卷。
目录: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四单元检测卷及答案(一)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四单元检测及答案(二)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四单元检测题及答案(三)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四单元模拟试卷及答案(四)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四单元模拟试卷及答案(五)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四单元模拟试卷及答案(六)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四单元模拟试卷及答案(七)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四单元模拟试卷及答案(八)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四单元检测卷及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20分)1、小丽同学的体重是25(__________);一个梨子约重200(__________)。
2、小蚂蚱一次跳4格,2次跳8格,3次跳(____)格,乘法算式是(_____),4次跳(____)格,乘法算式是(______)。
3、比直角小的角叫(______)角,比直角大的角叫(______)角。
4、从4个不同的故事书中任意选2个借给一位同学,一共有________种不同的借法.5、最大的三位数是(_______),比它大1的数是(_______)。
6、我们学过的常用时间单位有(_____)、(_____)和(_____),其中(_____)是最小时间的单位。
7、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是14厘米,它的邻边比它少4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
8、做加法时,个位相加满(______),要向十位进(______);做减法时,个位不够减,要从(______)借1当(______)再减。
9、一个三角尺上有(___________)个角,有(___________)直角。
10、小刀长(____)厘米,橡皮长(____)厘米。
二、我会选(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1、一列火车从A站行驶到B站的途中经过五个车站,则A、B这条线路上需准备()种火车票.A.15 B.21 C.30 D.422、角的大小和两条边的长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我能行。
1.测量大连到北京的距离,用( )作单位比较合适,可用字母( )表示。
2.小阳的身高是8分米,再长( )分米,他的身高正好是1米。
3.在直尺上,1厘米中有( )个小格,每小格的长是( )。
4.把24分米的彩带平均剪成6段,每段长40( )。
5.一本书厚3厘米,10本这样的书摞在一起有3( )。
6.在( )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小明身高约11( ) 花瓶高约30( )
小刀长约5( ) 火车每时行驶约120( )
一本数学课本的厚度约1( ) 一根跳绳长约3( )
自行车每分行驶约280( ) 一栋楼房高约45( )
7.在○里填上“>”“<”或“=”。
80分米○20米 60厘米○60毫米 4000米○4千米
500 cm○5 m 7 dm○1 m 300 mm○3 m
二、公正小法官。
(对的画“√”,错的画“×”)
1.测量一段路的长度,可以用千米或米作单位。
( )
2. 1千米=10米,1米=10分米。
( )
3.明明的身高是150厘米,红红身高15分米,两人一样高。
( ) 4.飞机每时飞行800米。
( )
5. 1枚厚约2厘米。
( )
6.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长约6300米。
( )
三、开心选一选。
1.电冰箱高约15( )。
A.千米
B.米
C.分米
D.厘米
2.一本书厚度约( )毫米。
A.6
B.1000
C.1500
D.500
3.测量教室的长度要用( )作单位。
A.毫米
B.厘米
C.分米
D.米
4.有三根木棒,它们分别长50厘米、6分米和490毫米,最长的一根长( )。
A.50厘米
B.6分米
C.490毫米
D.无法比较
5.一把指甲刀大约长( )。
A. 50 cm
B. 50 dm
C. 50 m
D. 50 mm
四、量一量,画一画。
1.这块橡皮长( )毫米。
五、将下面的长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54毫米 4米 4厘米5毫米 4千米 4005米 45分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我算得又快又准。
1.单位换算。
40分米=( )米 2米=( )分米
7千米=( )米 20mm=( )cm
5000 m=( )km 4米=( )厘米
20m=( )dm=( )cm 600厘米=( )米=( )分米
2.算一算。
45千米+1000米=( )千米 58千米-19千米=( )千米
4800毫米+5000毫米=( )毫米 176厘米-1米=( )厘米
580分米+40分米=( )分米 56分米-18分米=( )分米
5毫米+3厘米=( )毫米 2分米-8厘米=( )厘米
6000米-2000米=( )米=( )千米
七、解决身边的问题。
1.一支铅笔长20厘米,用去20毫米,还剩多少厘米?
2.一棵小树高1米50厘米,比大树矮8米,大树有多高?
3.一块花布长7米,做一套衣服用9分米。
3.小涛家距离姥姥家30千米,小涛妈妈从家出发,走了2时,距离姥姥家还有10千米,小涛妈妈每时行多少千米?
5.一根细绳长16分米,对折后再对折,然后沿折痕剪开,每段长多少分米?6.小明去泳池游泳,泳道长50米,小明往返4次游了多少米?(6分)
附加题。
妈妈把一条彩带剪成了相等的小段,剪了4次,每段长8分米,这条彩带长多少分米?合多少米?
第四单元
一、1.千米 km
2.2
3. 10 1毫米
4.厘米
5.分米
6.分米厘米厘米千米厘米米米米
7.<> = = <<
二、1.√ 2.× 3.√ 4.× 5.× 6.×
三、1.C2.A3.D4.B5.D
四、1. 37
五、4005米>4千米>45分米>4米>54毫米>4厘米5毫米
六、1.4 20 7000 2 5 400 200 2000 6 60
2. 46 39 9800 76 620 38 35 12 4000 4
七、1. 20毫米=2厘米 20-2=18(厘米)
答:还剩18厘米。
2.1米50厘米=150厘米 8米=800厘米
800+150=950(厘米)
答:大树有950厘米高。
3.7米=70分米 70÷9=7(套)……7(分米)
答:最多能做7套衣服。
4. 30-10=20(千米) 20÷2=10(千米)
答:小涛妈妈每时行10千米。
5. 16÷2=8(分米) 8÷2=4(分米)
答:每段长4分米。
6. 50×2=100(米)100×4=400(米)
答:小明往返4次游了400米。
附加题 4+1=5(段) 8×5=40(分米) 40分米=4米答:这条彩带长40分米,合4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