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高三地理城市专题练习(包含答案)

2020年浙江高三地理城市专题练习(包含答案)
2020年浙江高三地理城市专题练习(包含答案)

2020年浙江高三地理城市专题练习

一、单选题

近年来,我国某些区域的建设用地指标不能满足当地发展需要,需从其他区域购买建设用地指标(主要来自农村居民点整理后新增的耕地),这样可实现建设用地跨区域占补平衡。完成下列各题。

1.设定区域建设用地指标的根本目的是( )

A.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B.控制城市化增长速度

C.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D.提高建设用地的成本

2.建设用地指标跨区域占补平衡可( )

①改善城市的空间结构

②优化土地资源空间配置

③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

④促进土地资源区际流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城市交通问题是指道路交通中带有普遍性的、经常性的和周期性的一种无效而有害的状态,据统计大城市70%污染都来自城市交通。下图反映了城市车速与污染程度的关系。

读图完成下面各题。

3.有关污染程度与车速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污染程度与车速呈正相关

B.污染程度与车速呈负相关

C.车速适中时耗能最少

D.车速中等时车流量最小

4.根据图示,减轻交通污染的主要措施是

A.推广新能源汽车B.鼓励公交出行

C.合理规划城市路网D.车辆限速行驶

读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下图),完成问题。

5.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可知()

A.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B.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C.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

D.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

6.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关系的动态变化看,可推断()

A.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遇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甲模式

B.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变的趋势

C.在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甲模式会消失

D.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不会同时存在甲模式和乙模式

为促进济南都市圈的建设,国务院于2019年1月10日批复同意山东省调整济南市、莱芜市的行政区划,撤销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7.行政区划调整后,作为省会城市济南的

A.经济地位加强B.服务范围扩大

C.城市职能减少D.城市等级提升

8.济南行政区划的调整对济南城市圈建设的作用体现在

①进一步优化济南市城市空间布局

②推进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③更好发挥省会城市的带动、示范、辐射作用

④构建与环渤海地区多元互补、协调联动、合作共赢的产业体系和发展格局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读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9.该城市功能区布局的明显不合理之处是( )

A.住宅区占地面积太大

B.预留工业用地在城市郊外

C.城市建设呈现多核心模式

D.部分工业区位于盛行风上风向

10.该城市有一所百年中学,其位置最可能是( )

A.①B.②C.③D.④

读兰州市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兰州是一座沿黄河河谷而建的城市,整个城市呈东西向带状分布造成这种布局特点的最主要因素是

A.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B.社会经济的发展

C.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D.地形和河流的分布

12.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断出兰州城区主要交通干道的走向是

A.东西走向B.南北走向C.环形——放射状D.环形

图甲是位于平原地区的某城市风向频率图,图乙是该城市地价分布概念图(地价等值线数值a、b、c、d、e依次递减)。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3.乙图中地价等值线弯曲程度的大小主要受

A.交通通达度高低的影响B.与市中心距离大小的影响

C.与商品产地距离大小的影响D.环境质量优劣的影响

14.该城市计划新建一座大型钢铁厂, 厂址选在以下哪个位置较为合理

A.①B.②C.③D.⑤

15.⑤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的是

A.中心商务区B.行政办公区

C.旅游休憩区D.科教文化区

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图,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下图示意京津冀三地间转移方向及三大产业比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6.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将使

A.北京城市智能减少,工业全部迁至河北B.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差距加大C.天津以海空两港为核心,扩大服务范围D.河北农业人口大幅度增加

17.京津冀协同发展,给河北省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污染加重,环境质量下降B.保定等京津周边城市等级大幅提升C.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D.促进河北人口大量向京津地区迁移

读某城市空间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18.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是

A.同心圆模式B.扇形模式

C.多核心模式D.田园城市模式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③一定是低级住宅区B.④处宜布局钢铁工业

C.②可能是高级住宅区D.⑤处宜布局高新技术产业

2018年夏季北京市连续遭受几次严重的城市内涝影响。读下表,完成下列小题。

20.城市建设导致了( )

A.市区蒸发量减少B.郊区径流总量减少

C.市区地下径流增加D.郊区降水量减少

21.要减轻内涝对北京市中心区的影响,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往郊区B.提倡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C.扩大城市的规模D.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

某城市是环形放射状道路。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22.图中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a曲线B.b曲线C.c曲线D.d曲线

23.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

A.住宅区B.工业区C.商业区D.文化区

奥特菜斯(Outlets)是一种新的商业零售模式,发源于美国,意思为 Factory Outlet Store,是由畅货中心或工厂直销的模式,这些店铺一般都是在工厂附近或者干脆在工厂仓库开设,专门处理工厂的尾货。后渐渐发展成为拥有众多品牌入驻的大型或超大型购物中心。商场开始讲究购物环境,其位置选择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最近在中国各大城市遍地开花。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4.奥特莱斯的业态模式中,最初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B.交通C.便民D.价格

25.试推测奥特莱斯后期发展的区位特点

①一般是在城市中心②一般是在城市郊区③价格优势显著④商品品牌效应不显著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为缓解停车难问题,北京市朝阳区采取“错峰停车”措施,鼓励各社会单位夜间或双休日将停车位向周边社区市民开放。下图为“朝阳区某功能区不同时段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该功能区属于

A.商业区B.行政区

C.工业区D.住宅区

27.“错峰停车”主要利用了该功能区与相邻功能区

A.人口密度的差异B.人口流动状况的差异

C.地租水平的差异D.汽车拥有量的差异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各类土地付租能力与该地区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8.a、b、c城市功能分区分别可能是()

A.工业区、住宅区和商业区B.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

C.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D.工业区、商业区和住宅区

29.图中b1、b2功能区相同,但级别不同,在b2地区发展该功能区的原因是()A.位于城市工业区附近,工人上下班较方便B.位于农耕区附近,乳肉蛋食品丰富C.靠近景点和林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D.位于背风坡,空气湿度小,日照多30.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原有的交通运输功能区已不能满足客货周转的需要,该城市要规划建设一个飞机场,该飞机场较为合理的位置是()

A.a B.b C.c D.d

目前田园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人为中心,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据此回答下题。

31.田园城市中心区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A.休憩地B.工业区C.交通区D.住宅区32.北京市中心城区为行政区而不是商务区,主要影响因素是()

A.历史原因B.经济因素C.社会因素D.政策因素33.关于地域文化对城市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欧洲由于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城市中心一般很少建设现代化的高楼大厦

B.我国古代在“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影响下,形成一种将城市有组织地融入自然环境之中的“山水城市”,例如杭州

C.美国首都华盛顿是以政治职能为主的城市,国会大厦居于高处,体现了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民主与法制精神

D.城市历史发展较晚的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的大城市市中心都是摩天大楼

下图为某城市规划略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34.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城市形态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矿产资源的开发B.人口分布的改变

C.铁路运输的发展D.环境污染的影响

35.下列产业活动与其主要区位条件连线,正确的是()

A.石油开采——气候条件B.软件开发——自然资源

C.面包制作——技术力量D.甜菜制糖——原料产地

二、综合题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沙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长(长沙)株(株洲)潭(湘潭)一体背景下,创新动

力十足、呈现出引领地区发展的现代化城市面貌。长沙市地形独特、湘江将城市一分为二,西侧主要是丘陵低山,东侧多为平原。岳麓山、湘江、橘子洲等自然要素与长沙城之间形成了国内仅有的“山水洲城”关系。

该市总体布局按照"一主"(城市主体)、"两次"(河西、星马新城)、四组团(暮云、捞霞、高星、含浦),构筑青山、秀水、绿树、名城融为一体的城市格局,形成两带(湘江风光带、浏阳河风光带)、两圈、五楔为骨干的绿色空间格局。各规划区功能不同、

星马新城规划大力发展新型工业、高科技农业、航空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休闲产业;高星组团是利用现有工业基础以及河西高新产业的辐射,规划以机械、食品工业为主的综合性产业区;暮云组团则利用其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布局面向长株潭的旅游、商贸、体育等区域性公共设施。下图示意长沙市2003—2020年城市空间结构规划。

(1)分析城市空间形态由集中式向组团式发展,对长沙市的有利影响。

(2)指出确定长沙市各规划区的功能,需要考虑的地理要素、

(3)沿长沙市主轴线方向,绘制地租变化曲线。(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

37.读“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区的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各功能区中

区占地面积最大。

(2)现拟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试简述其理由。

(3)甲处为化学工业园区,从环境角度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

(4)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现有东北部和西南部两种选址方案,你支持哪一种?请阐述你的理由。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以武汉为中心引领长江经济带中游城市群发展,将武汉确定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近年来,武汉光谷已形成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产业集群,该城市从传统的“钢城”向“芯城”转型升级。

材料二:武汉附近的长江河道中沙洲众多,成因不同,消长不停。受西晋“永嘉之乱”、唐“安史之乱”,影响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出现“洲渚日增,江流日狭”的现象。

材料三:下图为长江黄金水道布局示意图和武汉及周边地区略图。

(1)说出甲、乙两处沙洲的不同成因。

(2)简述材料二中“洲渚日增,江流日狭”的原因。

(3)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武汉成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的优势条件。

(4)简述哪些区位因素的变化,促使武汉从“钢城”向“芯城”的

转变。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中美洲部分地区略图。

材料二:中美洲地区农业以种植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咖啡、香蕉等。

材料三:危地马拉城是中美洲主要城市之一,城市街道像棋盘方格般划分。右上图是该城市周边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1)简述中美洲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的有利条件。

(2)图中15°N 附近的陆地区域生物物种非常丰富,说明其物种丰富的自然原因。(3)简析危地马拉城形成的自然区位条件。

参考答案

1.A 2.B 3.C 4.D 5.C 6.B 7.A 8.D 9.D 10.C 11.D 12.A 13.A 14.C 15.D 16.C 17.C 18.B 19.C 20.A 21.D 22.D 23.C 24.D 25.B 26.D 27.B 28.B 29.C 30.D 31.A 32.A 33.D 34.C 35.D

36.(1)区域产业分工,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各组团的功能相对独立,互相之间干扰小,能够保证城市各项活动有序进行;各组团之间有绿地、风光带楔入,有利于城市环境的改善。(2)自然条件(地形、水文等)、产业基础、原有城市结构等。

(3)如下图。

37.(1)文教(1分)住宅(1分)

(2)①(1分)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1分);城市外围,地价低(1分)(3)河流下游方向,对城市水源污染小(2分);最小风频上风方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小(2分)

(4)以下两种答案任答其一,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一:东北部(1分)有铁路、高速公路提供便利的交通;靠近工业区,公用设施基础较好,便于工人上下班。(2分)

二:西南部(1分)地势较高,河流的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较好;利用荒地,占用耕地少。(2分)

38.(1)沙洲成因:甲沙洲处河道变宽,流速减缓,泥沙沉积而成;乙沙洲是丰水期或洪水期,主流截弯取直形成新河道,原来的凸岸滩地变成江心洲。

(2)增多的原因:南方人口增多(北方战乱、人口南迁),南方加大垦荒(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大。

(3)地处长江经济带,经济地理位置优越;位于铁路枢纽,地处长江黄金水道(或水陆交通便利);拥有众多知名高等院校,科研能力强;产业(工农业)基础好;政策支持。(4)武汉科技快速发展、劳动力素质;环保要求提高;航空发展,空运能力的增强;原料

和能源投入成本上升;市场需求变化(钢材等市场需求萎缩)。

39.(1)地处热带地区,水热充足;火山灰带来肥沃的土壤;地价低,劳动力廉价;离北美市场近。

(2)纬度低,热量充足,降水丰富;多山地,水热垂直差异显著;地形阻挡,山地两侧降水差异大。

(3)海拔高,气候凉爽;地势平缓;附近有河流提供水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