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学生的习作有话可说

合集下载

习作教学 要让学生有话可说

习作教学  要让学生有话可说

习作教学要让学生有话可说《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然而,在我们的小学习作课上,学生往往觉得无话可说、没什么可写。

特级教师高林生老师说:作文是孩子身边的事,是他看到的、听到的、感到的、想到的,我们把神坛上的作文请下来,请到孩子身边来,让孩子有话可写,有话可说,写自己的生活。

是的,习作课上,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本人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范文引导,学以致用现行教材精选的阅读文本大多是经典之作,这些文章或是结构清晰,或是语言优美,或是构思独特,对学生的习作都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在教学中,首先以这些范文为对象,结合课文阅读教学对学生进行写作基础训练,如对各种动植物、景物、场面的描写和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等。

然后再结合课文内容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例如,可以从《白杨》中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从《北大荒的秋天中》学习构段方式;仿照课文《东方之珠》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一到休假日,街上就热闹起来”写一段话;品尝一种水果,仿照课文《石榴》的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这样通过范文的学习,用以指导自己的习作实践。

2.善于观察,勤于动笔“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教师要知道学生善于用生活之水行作文之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增加生活体验,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习作是:请学生认真观察一种小动物。

如果让学生回家观察,很多城里的学生家里根本就不养小动物,很难完成。

教师就利用活动的时间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动物园去观察。

让学生认真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外形、动作,然后再把它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

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有血有肉,内容丰富。

除此之外还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春游、秋游、野炊、参观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参观新城区人工湖等活动。

并且让学生写生活札记,可长可短,关键是养成善于观察、勤于动笔的好习惯。

3.加大阅读,厚积薄发《课标》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让小学生有话可说——作文教学中的“四勤”“八多”

让小学生有话可说——作文教学中的“四勤”“八多”
四、 手 勤—— 多 写 、 多改
首 先让 学生 回忆 家 庭 生 活生有 话 可 说 。” 可 是, 就 目前 小 学生 的 情况 看 , 能 说会 说 、 能 言 善 辩 的不 多 。有好 多 学 生说 话颠 三 倒 四 、 语 无 伦次 、 吞吞 吐吐 , 或不得要领 , 或 拾 人 牙 慧, 或 信 口开 河 , 甚 至于说 话 离 题万 里 、 言情 不 合 。究 其原 因 , 就在 于 传统 的 语文 教 学 中 存在着“ 轻说话重写作 , 轻 口头语 言重 书 面 语言” 的状 况 。 针对 这 些情 况 , 在语文 教 学 中 我 们应 注 意让 学生 多说 、 多辩 。 具体 做法 是 : 在 课 堂上 多提 问 ,多 给学 生 锻炼 说 的机 会 , 鼓 励 有 自卑 心 理 的学 生 大 胆 思考 ,积 极 发 言。 此外 , 教 师必须 解放 学 生 的嘴 巴 , 把 训练
【 教 学碍 究1
每 逢 上 作 文 课 ,总 可 以 看 到 这 样 的 情 景: 当语 文 老 师把 “ 作 文题 ” 写 在 黑板 上 时 , 不 少 学生 都免 不 了抓 耳 搔腮 一 番 , 迟迟 不 能 下笔, 苦 于 无话 可 说 、 无事 可 叙 、 无情可抒 , 甚 至过 了十 几分 钟还 是望 “ 题” 兴叹。 这是 什 么原 因 呢? 主要 是 由于 学生 的生活 经 验 少 、 阅历 浅 、知 识 面 窄而 又 缺 乏 细 心 地 观 察 生 活、 体验生活、 表 现生 活 的能 力 , 提起笔来 , 不是 言之 无 物就 是胡 编乱 造 。 为 了让 学生 有 话 可说 、 有 内容 可 写 , 提高 学 生 的表 达 能 力 和写作 能 力 , 笔 者在 作 文教 学 中引 导学 生 做 到“ 四勤 ” “ 八 多” , 收到 了 良好 的效果 。

教师怎样指导孩子的写作文

教师怎样指导孩子的写作文

教师怎样指导孩子的写作文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写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

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

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1 用生活体验作文的快乐“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有源头才有活水,生活就是作文之源,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

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就需要学生的作文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

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笔描绘生活,要引导学生勇于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究。

真实的情感最能打动人心,真实的感受是学生写作的第一手材料,既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又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能使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情地释放出来。

例如,学生在参加劳动时,亲身经历了劳动的辛苦和劳动场面的热火朝天后,笔者安排了一篇写劳动的作文,学生就能把在劳动中看到的、听到的、做到的、想到的、体会到的情景描写得十分真实、生动、感人,就能把劳动的激烈场面写得真实具体。

星期天学生帮助父母打扫家务,有些学生就把他们的劳动经历和感受写进作文里,有写劳动辛苦的,有写生活不易,感恩父母的,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着实让人感动。

让人觉得孩子们突然长大了,懂事了。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了、感受了,写出真情实感是不切实际的。

因此,要坚持作文与生活相结合,作文与做人相结合,防止无病呻吟,胡编乱造,假情假意,说空话,说大话。

其次,教师要赏识、尊重学生的写作,让学生敢于说真话。

在作文中出现了说真话,表达真情的内容,哪怕表现出了不积极的道德思想,或语言文字不规范的情况,教师都要加以表扬抒发真情实感的好苗头,在肯定了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基础上,再对学生在其它方面存在的问题予以指导改正。

谈谈三年级学生的写作兴趣的培养

谈谈三年级学生的写作兴趣的培养

谈谈三年级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南宁市新阳西路学校李莹洁三年级,学生开始写成篇的作文,写作的要求比一二年级的写话要求更高,很多学生无所适从。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段的写作明确提出了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归根到底就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写作文。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做法:一、让学生有话可说,先说后写。

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给一个题目让他们提笔就写,他们往往是无从下笔。

针对这一现状,每次写作前我都会先让学生把要写的内容说一说,写作时才能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

例如第三单元习作主题:自我介绍。

我通过两个小游戏来让学生知道怎样描写一个人。

第一个游戏是让一个学生站在讲台前,指名其他几个学生对他进行描述,别的同学认真听,然后评一评谁描述得最像这位同学;第二个游戏是让学生说说某个同学的特点,其他同学猜猜他说的是谁。

这样,让学生亲身感受怎样介绍一个人才是生动、形象。

接着我再给学生总结写人的方法。

最后让学生提笔习作,介绍自己。

二、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在习作过程中很多时候词汇贫乏,不知怎样才能写具体。

面对学生存在的这一普遍现象,我认为只有做到“大量阅读,注意积累”才能解决。

因此,我从各个方面,各个渠道来指导学生阅读。

(一)师生共读,交流读书感受。

我们要求学生多看书,但我们自己却把书放在一边,这样,老师没起到榜样作用,没法和学生感同身受,开展读书活动就很难成功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用每个双周周五的一节语文课作为阅读课,营造出师生共同阅读的良好阅读氛围。

渐渐地,学生就会在阅读中发现乐趣。

此外,我们还建立有班级QQ群,每位学生都加入QQ群,我每周都在Q群发一篇文章,让学生利用双休日时间阅读,然后,在群里发表一、两句话感言,师生共同交流阅读后的感想。

学生也可以摘抄优美词句(复制粘贴),还可以向同学们推荐自己看到的好文章。

设计一个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的写话或习作的话题

设计一个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的写话或习作的话题

设计一个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的写话或习作的话题本文档共有符合要求的文章三篇,请仔细观察,下载一篇您所需要的。

学生年级:一年级习作内容:《我喜欢的小动物》设计理由:从孩子的天性出发,让孩子畅所欲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写话,什么是写话,怎么写,写什么,对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为了不让他们对写话产生恐惧和厌烦,我选择了《我喜欢的小动物》这一话题。

我们班的孩子都是居住在农村的,家中都会饲养一些小动物,比如说小猫、小狗、小鸡、小鸭......等等常见的,这些小动物他们天天见,所以让他们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他们都会有话可说,然后再根据他们说的,让他们写下来,看到自己能把自己说的完整的写下来,就会有很大的自信心,对于他们以后的习作也很重要。

习作要求:对一年级的孩子不做过高要求,只要能完整的表述就可以。

作业内容:学生年级:五年级习作内容:《网络游戏好不好?》设计理由:现在的社会已经是网络普及的社会,大大小小的孩子都会上网,年龄小的玩游戏,年龄大的上QQ 聊天、玩大型游戏、听歌等等。

孩子年龄小,不容易控制自己,也不能抵制网络的诱惑,怎样正确的引导他们很重要,单凭老师苦口婆心的讲起不到很大的作用,针对这种现象我设计了《网络游戏好不好?》这个习作话题。

设计思路:1、提出问题:你会上网吗?你上网做什么呢?你的QQ中有哪些人呢?是怎么成为好友的呢?(孩子们可能会讲到自己初次上网闹出的笑话,也可能会说自己在网上认识的朋友等等,在他们讲的过程中提示要详细、生动。

)2、交流自己玩过的网络游戏:(大部分学生上网就是为了玩游戏或聊天,自己感受深,说起来滔滔不绝。

)3、讨论交流:玩这些网络游戏好吗?我们该怎么做呢?(通过讨论、交流学生会意识到网络游戏会影响学习,应该控制上网的时间。

)通过谈话现在他们已经“有话可写”了,我们再提醒学生们注意表达的技巧那么学生接下来“怎么写”就如行云流水一般了。

怎样让学生写作文时有话可说

怎样让学生写作文时有话可说

怎样让学生写作文时有话可说对教师来说,作文教学确实是比较难指导的,而对于学生来说,普遍的现象是:提起写作文就咬笔头,一篇作文只有一小段,而且内容干瘪乏味。

因此,我认为要使学生写作文时有话可说,应该做到:一、做生活的有心人,常留意身边的事物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通过细心观察,可以丰富见闻,开阔视野,让学生掌握事物的特点,在头脑中储存生活的素材。

例如,学习了一组关于描写动物的课文后,布置学生回家对某一种动物进行细致地观察。

如喂鸡的时候,看清楚鸡的外型,吃食的姿势等,这样学习本单元习作时就有材料可写了。

当然,生活中还有很多值得观察的,景与物,人与事,在引导学生观察的时候,一方面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或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由远而近;另一方面要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分清主次,让学生在观察中不断地积累,在头脑中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写作时按照这样的思路构思自己所写的文章,就显得容易多了。

二、在作文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实地观察通过组织同学们到现场去看,近距离的看,对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很有帮助的,如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有一个单元习作是写参观游览的,我在教学的时候就用了这种方法,提前一天组织全班同学到附近的一座老革命故居参观,可以到室外活动了,学生们的热情高涨。

到达目的地,先允许学生的眼睛像摄象机一样,摄下全局,然后引导他们细致地观察,我一边看一边讲解,并不是看到什么就写什么,而是按照一定的顺序看,写的时候就按所看的顺序来写。

参观,不是单纯为参观而参观,让学生懂得要用带有感情的眼光去看,如对勇敢的烈士的敬佩,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学习那种为革命的胜利不惜抛头头颅、洒执血的献身精神,我们心中怎样想,想对烈士们说什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次习作完成得很好,连平时交不上作文的同学,也写出一篇象样的文章来。

三、培养阅读能力,注重积累古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可见古人学习语文如此注重读。

让学生有"话"可说--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初探

让学生有"话"可说--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初探
识或 行为 。 2信 息 反 馈 .
我们 平 时在 饮食 上摄 取 的营养 不在 于量 多 ,而重 于 吸
姿 势 有不 正确 的 倾 向时要及 时提 醒 ,督促 其 改正 ;不 能 急
躁 , 随 时 随地 纠 正 , 且 要 不怕 多 次 纠正 ; 正错 误 的 执 耍 而 纠 笔方 式 不 是 一 两次 就能 见 效 的 , 师 要有 “ 教 百纠 不 厌 ” 态 的
通 过游 戏 , 实词库 充 人们 常说 , 要给 孩子 一杯 水 , 教师 必须 有一 桶 水 ; 同理 ,


要 让孩子 有 “ ” 说 , 先得 帮他 构筑 充足 的词 库 。 言这 话 可 首 语
东西, 可不 是薯 条 、 包 , 面 孩子 一见就 抓 起往 嘴里 送 。 让 孩 想 子 自觉 地 把 一 碗 白 米饭 大 口大 口地 嚼 下 去并 且嚼 出 味 道 来 , 看你 怎 么“ 就 包装 ” 游 戏 , 了。 几乎 对任 何 一个 小孩子 , 都
子拥 有 表 达思 想情 感的 语言 文 字 , 让孩 子 学会 表 达 自己的 情 感 。让 每 一个 孩子 有 “ ” 说 , 话 可 这是 每 一个 语 文 教学 工 作 者都 需 要完 成的 刻不 容缓 的使 命 。 对症 下 药 , 得 苦 寻秘 方 。其 实 , 果 悉 心观 察 , 我 还 如 在 们 的 日常教 学 中还 是 有许 多 语 言训 练 点 , 以为提 高 学 生 可 的说 话质 量服 务 的 。以下 , 者分 三个 方面 进行 阐述 。 笔
前 印发 成 语 、 句 若干 篇 , 定 好 时 间 , 后看 谁 能 在规 定 诗 规 然
的 时 间内记得 最 多 ( 建议 学生 捡拾 零碎 时 间背诵 ) 。游 戏 的 形式 可 以是 灵活 多 样 的 , 小组 合 作 、 人 抢答 等 ; 行方 如 个 实 式 可 以整堂 课贯 穿 ,也可 以局部 穿 插 。不过 在游 戏的 设计

如何帮助小孩提升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如何帮助小孩提升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如何帮助小孩提升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孩子而言,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他们成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还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旨在帮助小孩提升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培养阅读习惯阅读是提高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

通过阅读,孩子可以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文字材料,丰富词汇量,了解不同的写作风格。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多读各种书籍,如故事书、科普读物等,并在阅读后与孩子进行交流和讨论,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并引导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注重写作训练写作是一种需要不断练习的技能。

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写作机会,比如让他们每天记录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感受,鼓励他们写日记、文章等。

同时,家长还需对孩子的写作进行适当的指导和批评,并提供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此外,可以通过参加写作比赛等活动,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动力。

三、拓展词汇量词汇是写作和语言表达的基础。

家长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孩子拓展词汇量。

例如,每天教授孩子一些新的词汇,并引导他们运用到写作中。

此外,可以一起玩一些词汇游戏,比如填字游戏、词语接龙等,以增加孩子对词汇的兴趣和记忆。

四、注重语法和标点的学习良好的语法和标点符号运用对于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学习基础的语法知识和标点规则,并在孩子的写作过程中进行指导和纠正。

同时,可以共同查阅语法和标点方面的参考书籍,帮助孩子深入理解,并能够正确运用于写作中。

五、培养思维逻辑和创造力好的写作和语言表达需要良好的思维逻辑和创造力。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进行思维训练和思考能力的培养,例如通过与孩子进行有关逻辑和推理的游戏和活动,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

此外,可以鼓励孩子进行创作活动,如写故事、创作诗歌等,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六、多种方式的表达写作和语言表达不仅仅体现在文字中,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来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让学生的习作有话可说
关于习作教学,学生一提笔就感到无话可说,明明一件亲身经历的事,学生几句话就把事情起因经过描述完了,觉得没什么好写的,没话可说了。

怎样让学生写作文不发愁呢?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经过不断地探索,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创设写作的氛围
我现在任教三年级,我发现一种想象存在,那就是学生写作文无话可说,我想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不会表达,所以我让孩子平时多读书,多交流,我经常组织一些活动,比如让孩子进行演讲比赛,专门设立了奖项,孩子的积极性就很高,写起作文就游刃有余。

成功的习作指导经验告诉我们:在小学习作的起步阶段,要几尽可能创设习作情景。

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所以,小学生的习作应多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多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如电脑的QQ问题,社会、家庭的热点问题等。

三、记好观察笔记
同学们在习作时感到无话可说的原因还在于:习作的素材很少,尤其是写事的习作。

因此,写起来就比较空洞。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
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为此,我叫同学们记好观察笔记。

在我们身边所发生的点滴小事都可以记下来。

长期下去,学生不断养成了记观察笔记的好习惯,积小流而成江河,观察笔记便是一个丰富的习作素材库,学生不必再为习作的素材而发愁了,打开习作素材库,就可以信手拈来。

由于观察笔记的内容是学生耳闻目睹的人或事或景或物,源于生活、构思简单,学生易写爱写,这样也就有话可说。

总之,要想让学生在写作中有话可说,在平时的语文课上要多加练习。

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学生习作的源泉,这样学生习作时就有话可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