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乘法口诀求商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小学生]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用乘法口诀求商(1)》(P18)图文讲解
![[小学生]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用乘法口诀求商(1)》(P18)图文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fd0d7c4d76eeaeaad0f3308b.png)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用乘法口诀求商(1)》(P18)图文讲解2020-02-24原文电子课本点击图片,查看大图▼▼▼▼微课讲解知识点1、借助乘、除法的关系用乘法口诀求商: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根据一道乘法算式(两个乘数不相同),可以写出两道除法算式,其中乘法算式中的积是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乘法算式中的乘数是除法算式中的除数和商。
2、示例:除数 × 商 = 被除数参考答案图文解读点击图片,查看大图▼▼▼▼同步练习1答案同步练习21. 根据除法算式写乘法口诀。
40÷8=5 口诀: 36÷6=6 口诀:54÷9=6 口诀: 18÷6=3 口诀:72÷8=9 口诀: 25÷5=5 口诀:2. 口算。
6÷6= 8÷2= 15÷3= 6÷3= 10÷5=24÷6= 20÷4= 25÷5= 36÷6= 40÷8=3. 想一想,填一填。
81÷()=9 32÷()=4 42÷()=718÷()=6 27÷()=9 48÷()=8答案提示:1. 五八四十六六三十六六九五十四三六十八八九七十二五五二十五2. 1 4 5 2 24 5 5 6 53. 9 8 63 3 6特别声明:小学语数整理本公众号分享的资源版权属于原出版机构或影像公司,本资源为电子载体,传播分享仅限于家庭使用与交流心得、参考和辅助购买决策,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商业行为中使用。
用户设置不下载评论。
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表内除法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优秀教学案例

1.除法的含义:我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除法是一种将一个数分成几个相等部分的运算,也就是乘法的逆运算。
2. 7、8的乘法口诀求商:我引导学生回顾10以内的乘法口诀,然后发现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我讲解并示范如何利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让学生跟随我的步骤进行练习。
3.除法运算规律:我通过具体的例子和操作,让学生发现除法的运算规律,并能够灵活运用。
2.直观演示: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除法的含义。通过观察和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发现除法的运算规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让他们共同探讨除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律。这种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使他们能够互相学习、互相启发,提高了学习的深度。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除法的含义,学会使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发现除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思维。
在教学设计上,我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发现除法的本质是乘法的逆运算。在教学7、8的乘法口诀求商时,我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先让学生回顾10以内的乘法口诀,然后引导他们发现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利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学会使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3.能够正确进行表内除法运算,提高计算能力。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从导入环节开始,我就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除法的意义。在讲解除法运算规律时,我以学生已掌握的乘法知识为基础,让他们观察和操作,发现除法与乘法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我教授了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通过大量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
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中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题目,每个乘法口诀至少完成两道题目,以提高口诀的熟练程度和求商的准确性。
-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口诀求商,如“小华有16个橘子,他想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橘子?”等。
2.能力提升作业:
-给学生提供一些稍复杂的求商问题,如“30÷5”、“24÷6”等,让学生独立解决,并鼓励他们在家长或同学的帮助下进行讨论和解答。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来自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同时,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下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并对乘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于2~6的乘法口诀已有一定的了解,但部分学生对口诀的熟练程度和应用能力仍有待提高。此外,学生在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对商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运算过程中容易出错;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能灵活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4.拓展延伸作业: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一些乘法口诀的拓展学习资料,如乘法口诀表、相关的数学故事等,让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和探索。
-鼓励学生尝试解决一些跨单元的综合性问题,如结合图形面积的计算,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等。
在布置作业时,我会强调以下几点:
-作业量要适中,避免给学生造成过重的负担。
-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作业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
5.巩固练习,提高能力:
-设计丰富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引导学生总结乘法口诀求商的规律,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学情分析:本部分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基础上教学的。
用7、8的口诀求商的思路和方法与前面的一致,所不同的是数目大了些,因此在教学生应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思路,同时培养学生学习迁移的能力。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形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技能。
2.学生会用迁移的方法学习新知。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难点: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能根据除法算式快速想出相应的口诀)教学策略:尝试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引探教学法教学准备:主题图、口算卡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回忆知识,建构联系。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看到这个课题,你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因为我们二年级上册学习了表内乘法,在本期二单元学习了平均分——认识除法——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以及解决问题。
2.口算:师:下面老师就要考考你的口算,看看你算得准不准确?8×53×72×630÷640÷524÷4 16÷4抽生口答,大声地说出答案。
师:你说的答案和这几位同学的一样吗?如果你都做对了,恭喜你,你前面学习的知识非常牢固!你在计算5×8和24÷4这两题时分别用到了哪句口诀?抽生回答。
生: 5×8用到五八(四十)这句口诀,24÷4用到四(六)二十四这句口诀,你答对了吗?[设计意图:通过口算练习,使学生能熟练的掌握用乘法口诀求积和商,为学习新课时能用乘法口诀求商奠定基础。
]二、新课探究(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知道6月1日是什么节日吗?生:六一儿童节,师: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节日,这一天,同学们都在干什么呢?(播放P38视频)(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1.观察主题图,发现数学信息师:请同学们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三个小组的小朋友分别在干什么呢?生:他们有的在做彩旗,有的在做五角星,还有的在准备爱心气球。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使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2.能够灵活运用口诀解决相应的算术题目。
过程与方法1.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2.通过口语表达、举一反三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学习理解的积极态度,激发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掌握7、8的乘法口诀,并能够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运算。
三、教学难点运用口诀求商并能够灵活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利用丰富的教具,如数学扑克牌、计算机程序等,呈现7、8的乘法口诀。
2.通过口语教学、小组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7、8的乘法口诀。
3.引导学生尝试用口诀求商,解决相关的算术题目。
4.教师讲解评价,学生展示结果,相互学习。
5.结合生活实际和情境,设计相关习题进行巩固练习。
6.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总结口诀求商的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教学评估1.课中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口诀求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测学生对口诀求商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掌握7、8的乘法口诀求商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在后续教学中要更加重视相关口诀的灵活运用,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口诀背后的数学原理,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心得本次教学中,我尝试结合生活情境设计了一些任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与此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加强相关技能的培养,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本次课程的教案内容,希望对教学有所帮助。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用~课的乘法口诀求商

我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相同,商是1,当除数是1时,商和被除数
相等。
你发现了什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用~课的乘法口诀求商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用~课的乘法口诀求商
四、总结
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了除法的计算方法。我们发现,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 商。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那句口诀求商。我们在送 信游戏中还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是1。这节课小朋友学习了 不少新知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计算。
数学二年级 下册
第2单元
表内除法(一)
第6课时 用2~6的乘法口诀求 商(1)
一、复习
1.说出得数,并说出用哪句口诀。
6×2= 12 二六十二
2×5= 10 二五一十
4×3=
12
三四十二
3×3=
9
三三得九
2.填空。
2×( 2)=4 3 ×( ) =26 4×( )=8( )2×3=12
( 4)×4=20 5×( 5)=15
想:3和几相乘得12?三四十二, 商是4。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用~课的乘法口诀求商
三、练习
1.
6÷3= (2 )个
口答:三种气球各有2个。
怎样想的?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用~课的乘法口诀求商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用~课的乘法口诀求商
2.
有( 12)棵黄瓜苗,( )个花4盆。平均每盆种几棵? 12 ÷ 4 = 3 ( )棵 口答:平均每盆种3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用~课的乘法口诀求商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用~课的乘法口诀求商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用~课的乘法口诀求商
3.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用~课的乘法口诀求商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用、的乘法口诀求商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用、的乘法口 诀求商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用、的乘法口 诀求商
(2)如果挂成7行呢?平均每行挂几面?
56÷7=( )8(面) 七八五十六,商是8。 口答:如果挂成7行,平均每行挂8面。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用、的乘法口 诀求商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用、的乘法口 诀求商
数学二年级 下册
第4单元
表内除法(二)
第1课时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一、复习 1.复习7、8、9的乘法口诀。
2.口算练习。 4×6= 24 12÷2= 6
21÷7= 3 15÷3= 5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用、的乘法口 诀求商
二、授新课
(1)有56面小旗,挂成8行,平均每行挂几面?可以怎样列式? 56 ÷ 8= 7(面)
28÷4= 7 28÷7= 4 (2)分组讨论,想一想商是几,用哪句口诀,是怎么想 的?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用、的乘法口 诀求商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用、的乘法口 诀求商
算算下列的算式。 7×4= 28
28÷4= 7 28÷7= 4
8×2= 16 16÷2= 8 16÷8= 2
8×6= 48 48÷6= 8 48÷8= 6
3.根据主题图上小朋友的活动,你还能提出 哪些数学问题呢?你能列式计算吗?四人小组 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每个组平均分到星星多少颗?
49÷7=7(颗)
七七四十九,商是7。 口答:每个组平均分到星星7颗。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用、的乘法口 诀求商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用、的乘法口 诀求商
四七二十八 (1)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用、的乘法口 诀求商
4.2《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题目:小华有9个苹果,他给了小明3个,还剩下多少个苹果?
解答:小华有9个苹果,他给了小明3个,还剩下9 - 3 = 6个苹果。
讲解:此题是实际应用题,根据9的乘法口诀,我们知道9 - 3 = 6,所以小华还剩下6个苹果。
5. 例题五:解决问题
题目:一个班级有45名学生,如果每组有9名学生,可以分成多少组?
4.2《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节课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9的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口诀求商。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乘法口诀,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十.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 游戏教学法:通过设计有趣的乘法口诀游戏,如口诀接龙、口诀拼图等,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然地学习和掌握9的乘法口诀。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 情境教学法: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如购物、做饭等,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乘法口诀求商,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b. 9 × 11 = 11 × 9 ( )
c. 9 × 12 = 12 × 9 ( )
6. 请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以下问题:
a. 小明有9个苹果,他吃了5个,还剩下多少个苹果?
b. 小华买了9本书,他送给了小明3本,还剩下多少本书?
c. 小红有9个糖果,她分享了5个给小明,还剩下多少个糖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表内除法(一)
用乘法口诀求商(2)
情境导入 说一说计算时用的是哪句口诀。 4×2= 8 6×5= 30 2×9= 18 6×3= 18 5×5= 25 3×4= 12 2×4= 8 5×4= 20 20÷4= 5 35÷5= 7 12÷3= 4 10÷2= 5
探究新知
思考: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
乘法口诀不仅可 三个算式
以帮助我们求积, 之间有什
还可以求商。
么联系?
探究新知 小组讨论:观察下面3个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4 × 6 = 24
24 ÷ 4 = 6 24 ÷ 6 = 4
乘法算式的积作为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法 算式中的除数和商是乘法算式中的两个乘数。
探究新知
4×6=24
24÷4= 6
课后作业
1. 2.
问题?
XX高一入党申请书参考600字 敬爱的党组织:
在XX年到来之际,我怀着十分激动的心 情,再一 次郑重 提出诚 挚的申 请:我 自愿加 入 中国共产党,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 终身。 我自愿 加入中 国共产 党,是因 为中国 共 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 特色社 会主义 事业的 领导核 心,她代 表中国 最
为什么 用除法?
24÷4=( )
…
…
… 24
求24共有里面每屉有几可分个4。
装给
屉 包 子
4
个
( ) 个
小
猴
探究新知
一共有24个包子,每屉装4个,可以装几屉?
… 24
4
…
24÷4=6( )
4×共有 (每屉)=可分24 装给
四屉包子(六)个 二十()个 四
小 猴
商是6
…
怎样用乘法 表示3个数 之间的关系?
。 这是我第二次向学校党组织递交入党 申请。 我递交 入党申 请书不 是我一 时的冲 动, 我自愿入党的愿望由来已久。记得孩 提时代, 电影里 、课本 上革命 先烈的 英勇行 为, 使我由衷地感受到了党的神圣和伟大 。那鲜 艳的党 旗如熊 熊燃烧 的烈火, 温暖着 我 的心。我常常梦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 站在党 旗下,宣 誓成为 一名优 秀的中 国共产 党
探究新知 一共有24个包子,可以装6屉,每屉装几个? 24÷6=(4 )
为什么用 除法?
把24平均分成6份,求1份是多少。 (四)六二十四
商是4
探究新知
4×6=24
24÷4=6
24÷6=4
6个4是多少?
24里面有几个4?
24平均分成6份, 1份是多少?
四六(二十四) 四(六)二十四 (四)六二十四
课堂练习 填一填
6×3 6÷3 18÷6 6÷2 6×5 2×3
三五十五
五六三十 二三得六
三六十八
15÷3 30÷6 5×3 30÷5 15÷5 5×6
课堂练习 看图写算式。
3 × 4 = 12 4 × 3 = 12 12 ÷ 3 = 4 12 ÷ 4 = 3
2 × 5 = 10 5 × 2 = 10 10 ÷ 2 = 5 10 ÷ 5 = 2
24÷6= 4
探究新知 试一试: 16÷4= 4 30÷5= 6 30÷6= 5
想:四( 四 )十六,商是( 4 )。 想:五( 六 )三十,商是( 6 )。 想:( 五 )六三十,商是( 5 )。
课堂练习 直接写出得数。
20÷4= 5 18÷6= 3 5÷5= 1 30÷5= 6 25÷5= 5 15÷5= 3 20÷5= 4 6÷2= 3 24÷4= 6 16÷4= 4
课堂练习 列式计算。
(1)除数是3,被除数是18,商是多少? 18÷3=6
(2)把3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 30÷5=6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用乘法口诀求商
4×6=24
24÷4=6
24÷6=4
6个4是多少?
24里面有几个4?
24平均分成6份, 1份是多少?
四六(二十四) 四(六)二十四 (四)六二十四
党员。正是带着这种 对党的崇高敬意,我
探究新知 说一说:任意选择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 题并解答么?
1. 一共有24个包子。
2. 每屉装4个包子。
3. 装了6屉包子。
探究新知 每屉装4个,装6屉,一共有多少个包子?
4×6= 24
求6个4是多少。 四六(二十四)
为什么用 乘法?
探究新知
一共有24个包子,每屉装4个,可以装几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