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钻井液无害化处理
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

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
钻井液是石油开采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化学品,但在使用后成为危险废物,需要及时处理。
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迅速发展,在不断提高处理
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环境保护。
下面我们将探讨几
种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
1. 真空蒸馏技术
真空蒸馏技术是将废弃钻井液在真空下加热蒸馏,将挥发性有机物分
离出来。
此技术处理效率高、处理能力大、成本较低。
但需要注意的是,废弃钻井液在真空下加热蒸馏会产生大量污染气体,若未采取有
效措施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2. 堆肥技术
堆肥技术是将废弃钻井液与堆肥原料混合,通过生物降解作用分解污
染物,制成肥料。
此技术对环境影响小,且生成的肥料可用于土壤改良,但处理过程时间较长、成本较高。
3. 热法处理技术
热法处理技术是将废弃钻井液在高温下进行处理,将有机物氧化分解,氧化产物易于处理和排放。
此技术处理效率高,但需要消耗大量能源
和化学药剂,难免会产生二次污染问题。
4. 微生物降解技术
微生物降解技术是通过添加微生物菌种降解污染物,将废弃钻井液分解为简单、稳定的无害物质。
此技术对环境影响小,较为清洁、能量消耗少,但处理周期较长、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的条件和实际需求,结合经济性、环保性和社会效益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后做出决策。
废弃钻井液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废弃钻井液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石油开发的不断深入,钻井液在石油钻井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废弃钻井液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危害。
传统的废弃钻井液处理方法,如填埋和焚烧等,存在处理成本高、处理效率低、环境污染等问题,亟需发展高效的无害化处理技术。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探究废弃钻井液无害化处理技术,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废弃钻井液的成分分析:通过对废弃钻井液的成分进行分析,了解其组成和特点,为后续的无害化处理提供依据;(2)常规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的研究:对传统的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进行研究,明确其优缺点,为后续的技术创新提供启示;(3)新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将传统的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开发新的废弃钻井液无害化处理技术。
具体包括生物降解技术、物理化学法、微生物处理技术等多种技术,为废弃钻井液的无害化处理提供更多选择;(4)实验研究:通过实验验证新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其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科学数据。
三、研究意义本研究将为废弃钻井液无害化处理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为保护环境和推动石油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通过研究废弃钻井液的成分和处理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钻井液的利用率和降低开采成本,促进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研、实验研究等方法,深入研究废弃钻井液无害化处理技术,具体研究流程如下:(1)文献调研:通过查询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废弃钻井液无害化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2)废弃钻井液成分分析:对不同的废弃钻井液进行成分分析,了解其组成和特点;(3)常规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研究:对传统的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进行研究,明确其优缺点;(4)新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将传统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开发新的废弃钻井液无害化处理技术;(5)实验研究:通过实验验证新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获得科学数据。
钻井废液无害化处理

常见钻井废液环境化学评价1常见的钻井废液种类及其主要化学成分1.1 瓜尔胶体系钻井废液压裂液以瓜尔胶及改性瓜尔胶为稠化剂 , 加入交联剂、杀菌剂、稳定剂、助排剂等 ,破胶返排后仍成碱性 , 受地层水及油污影响 , 粘度在5-6 Mp· S,pH值7.5-9 , 通常会含有未完全降解的瓜尔胶大分子及降解产生的小分子有机物絮状悬浮物,微小絮状油污,悬浮态沙粒,硼(锆,钛),铁, 钠, 钙,镁等金属离等,成分复杂,有机碳含量高,氮含量不高。
合成聚合物钻井废液1.2合成聚合物压裂废液以聚丙烯酸及聚丙烯酰胺聚合物为稠化剂,聚丙烯酰胺类包括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等型,加入交联剂,增稠剂,杀菌剂,稳定剂等,压裂后返排,粘度通常在5Mp· S左右,pH接近中性。
返排液中通常会有未完全降解的低分子量聚丙烯酰胺或聚丙烯酰胺单体,夹杂油污,悬浮态细小沙粒,金属离子主要有铝、镐、钾、钠、钙、镁等,有机碳含量较同质量浓度瓜尔胶体系低,含有一定的可被生物利用的氮,硫元素。
1.3表面活性剂类钻井废液主要有油酸钾,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八烷基苯磺酸钠等的磺酸盐,加入反离子盐形成粘弹体系,高温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低聚物。
压裂降粘后返排,废液粘度通常在5 Mp· S左右,pH在8-9,部分可达到11。
返排废液中会含有少部分乳化态的石油,主要含有的金属离子钾,钠、钙,镁外,此外还会含有一定量的硫。
2. 几种钻井废液的COD范围2.1瓜尔胶钻井废液的的COD瓜尔胶由于是属于生物大分子化合物,可被微生物降解程度高。
瓜尔胶的使用浓度在0.15-0.4%不等,最高可高达0.5%,瓜尔胶有机碳含量极高,因此该体系压裂废液COD值最高,并且随着瓜尔胶浓度的增大急剧上升,常规瓜尔胶压裂液的COD值在两万左右,高温体系的甚至高达三万,由于含碳量极高,降解过程中为维持微生物的降解,需要补充大量的氮和磷。
2.2聚合物钻井废液的COD合成聚合物分子量较瓜尔胶体系低,使用浓度在0.3%-0.5%不等,COD值通常为同等质量瓜尔胶体系的五分之一,通常在4000-6000,可被微生物降解,也较容易化学降解。
钻井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及应用

钻井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及应用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钻井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首先,对钻井废弃物的特性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传统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
随后,讨论了当前正在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的几种新型处理技术,包括热解、生物降解和化学处理等。
每种技术的原理、优点和局限性被详细介绍,并以实际案例为例说明其在应用方面的成效。
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政策建议,以促进钻井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的发展与推广。
关键词:钻井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应用引言:随着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钻井活动也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推进。
然而,钻井废弃物的产生成为了一个严峻的环境问题。
传统的处理方法往往无法有效处理这些废弃物,导致它们对土壤和水源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研究和应用钻井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变得迫切和重要。
1钻井废弃物成分及其对环境的影响钻井废弃物是指在石油和天然气钻探及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固体、液体和气体废弃物。
这些废弃物的成分多样,包括钻井泥浆、回流液、切屑、钻井液、水产生液等。
这些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钻井废弃物中的化学物质可能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钻井废弃物中含有各种重金属、有机化合物和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在废弃物排放或外泄后,可能渗入土壤层和地下水系统,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其次,钻井废弃物的排放和处理可能导致大气污染。
一些钻井废弃物中含有挥发性有机物和硫化物等物质,在处理或排放过程中可能释放到大气中,对空气质量产生不利影响,例如臭气、酸雨等。
此外,在钻井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过程中,若没有合理的方法和严格的监管,可能会对附近的土地、水域和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例如,不当处理废弃物可能导致土地变质、植被凋亡,或者污染水域,危害水生生物。
2钻井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思路钻井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是一个重要的环境保护问题。
钻井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岩心、泥浆、钻井液、水泥、金属碎片等。
这些废弃物中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和化学物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钻井废弃泥浆无害化及资源化技术应用

钻井废弃泥浆无害化及资源化技术应用钻井作业是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而钻井废弃泥浆的处理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
传统的处理方式往往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钻井废弃泥浆的无害化及资源化技术应用成为了当下的研究重点。
本文将重点介绍钻井废弃泥浆无害化及资源化技术的应用情况及其意义。
一、钻井废弃泥浆的特点钻井作业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泥浆具有酸碱度高、有机物含量高、细颗粒物多等特点。
这些废弃泥浆如果不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将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危害生态环境。
二、钻井废弃泥浆的无害化处理技术1. 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的方法,通过合适的菌种和条件,可以将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物质。
目前,生物处理技术在钻井废弃泥浆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处理效果良好,且对环境友好。
2. 热压处理技术热压处理技术是通过高温高压对废弃泥浆进行处理,使有机物分解并使泥浆结构发生变化,减少了对环境的危害。
这种技术处理后的泥浆可以作为建筑材料或填埋使用,实现了废弃泥浆的资源化利用。
3. 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对废弃泥浆进行处理,使其有机物和重金属成分发生变化,达到无害化的目的。
这种技术对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去除效果较好,但需要注意化学药剂的选择和添加量问题。
三、钻井废弃泥浆的资源化利用技术1. 回收利用有机物钻井废弃泥浆中含有大量有机物,通过适当的技术处理可以将这部分有机物提取出来,用于再生燃料或者化工原料。
2. 回收利用重金属钻井废弃泥浆中的重金属含量较高,通过适当的技术处理可以将重金属回收利用,用于金属生产或者其他用途。
四、钻井废弃泥浆无害化及资源化技术的应用情况目前,国内外许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企业已经开始采用无害化及资源化技术处理钻井废弃泥浆。
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大部分钻井废弃泥浆得到了有效处理,实现了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回收利用。
五、技术应用的意义1. 保护环境钻井废弃泥浆无害化处理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对土壤、水源和空气的污染,降低环境风险,维护生态平衡。
水基废弃钻井液无害化处理研究及应用的开题报告

水基废弃钻井液无害化处理研究及应用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石油开采量的不断增加,钻井液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工业材料被广泛应用。
然而,随着钻井作业的进行,废弃钻井液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废弃钻井液不但具有污染环境的潜在危害,而且尚未得到有效的处理和利用,资源的浪费问题十分严重。
针对这个问题,对水基废弃钻井液进行无害化处理研究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一定的废弃钻井液处理和利用经验。
但是,大多数处理方法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操作不便、耗能高、处理效率低、废弃物处理难度大等。
因此,如何高效地处理废弃钻井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主要围绕着水基废弃钻井液无害化处理展开研究。
主要内容包括:1. 水基废弃钻井液的组成及特点分析:通过对水基废弃钻井液中的有害成分和物理化学特性进行分析,在研究开始阶段对废弃钻井液进行了解和认识。
2. 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综述:在国内外已有的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进行综述和分析,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方法的优缺点比较,为本研究选取合适的处理方法提供依据。
3. 废弃钻井液处理实验研究:根据前期研究成果,设计并开展相应的实验设备及处理试验,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及处理,并对不同处理方法的处理效果进行比较。
4. 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通过前期实验成果,开展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从经济、环保、社会利益等多个维度对处理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有关优化和改进措施。
三、预期研究结果和意义预期达到以下研究成果:1. 通过分析水基废弃钻井液中的有害成分和物理化学特性,为实验研究的开展提供依据。
2. 综述目前已有的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讨论其存在的问题以及优缺点比较,为选取合适的处理方法提供参考。
3. 通过实验室模拟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对不同处理方法的处理效果进行比较,为废弃钻井液的无害化处理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
4. 提出废弃钻井液无害化处理技术的应用模式及优化措施,为我国当前和未来的废弃钻井液处理提供法律和政策参考。
钻井废弃泥浆无害化及资源化技术应用

钻井废弃泥浆无害化及资源化技术应用【摘要】钻井废弃泥浆是钻井作业中产生的有害废物,其处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本文主要介绍钻井废弃泥浆无害化及资源化技术应用。
在无害化处理技术方面,包括生物降解、化学处理等方法;资源化利用技术包括能源回收、材料再利用等方式。
国内外应用案例展示了不同地区钻井废弃泥浆处理的实践经验。
技术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挑战分析了当前发展现状和待解决的问题。
结论部分提出了技术推广建议和未来发展方向,总结了本文讨论的内容。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钻井废弃泥浆的处理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该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钻井废弃泥浆、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应用案例、技术发展趋势、关键技术挑战、技术推广建议、未来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钻井废弃泥浆是指在石油钻井过程中产生的含有重金属、有机物、油污等有害物质的泥浆。
随着石油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钻井废弃泥浆的处理和处置问题日益凸显,给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带来了严重挑战。
钻井废弃泥浆中的有害物质容易对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甚至危害人民健康。
对钻井废弃泥浆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环保难题。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研究者们积极探索钻井废弃泥浆的无害化处理技术和资源化利用途径,推动相关技术的广泛应用,助力石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促进钻井废弃泥浆处理的全面、高效、环保,已成为当前石油行业的热点和发展方向。
1.2 研究意义钻井废弃泥浆无害化及资源化技术应用的研究意义在于解决钻井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泥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潜在危害。
钻井废弃泥浆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和重金属,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处理和处置,可能会对土壤、地下水和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开展钻井废弃泥浆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随着石油勘探开发活动的不断增加,钻井废弃泥浆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如何有效处理这些废弃物成为重要的课题。
废弃钻井液无害化处理

2012石化安全监测课程报告论文—油田废弃钻井液无害化处理成员:班号:055092指导老师:***摘要:钻井液是在石油钻探过程中, 孔内使用的循环冲洗介质, 又称钻孔冲洗液。
钻井液主要功用是: ①冷却钻头、清净孔底、带出岩屑; ②润滑钻具; ③停钻时悬浮岩屑, 保护孔壁防止坍塌, 平衡地层压力、压住高压油气水层; ④输送岩心, 为孔底动力机传递破碎孔底岩石需要的动力等。
可见, 钻井液的性能直接影响着钻井速度、井下安全, 并对储层保护起着重要作用, 性能良好的钻井液是钻井作业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之一。
同时, 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废弃钻井液中含有的地层钻屑、钻井液处理剂等有害物质,若直接排放将对环境与生态造成极大的危害,对废弃钻井液的无害化处理也同样重要。
因此, 本文就钻井液在石油工程领域的最新应用技术以及钻井液的废弃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废弃钻井液污染处理方法综合利用0 前言随着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由废弃钻井液带来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石油工业的全部过程( 勘探、钻井、开发、储运和加工) 在相应的条件下都会产生各种污染物(原油、油田污水、废弃钻井液和钻屑);如不加以处理就直接排放,必然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废弃钻井液是石油工业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据统计,钻一口3 000~ 4 000 m 的普通油气井,完井后废弃的钻井液接近300 立方米。
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08 年对石油污染源的调查结果,我国油田每年钻井产生的废弃钻井液约 1 200 多万吨,其中 1/2 直接排放到周围环境中。
近几年来世界各国迫于对能源的需求,导致钻井液的种类不断增加,添加剂及有毒有害成分也日益增多,使其组成极为复杂。
然而随着世界各国对环保要求的提高,对废弃钻井液的无害化治理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废弃钻井液的组成及对环境的危害分析出发,对近年来国内外各油田处理废弃钻井液的技术方法进行了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石化安全监测课程报告论文—油田废弃钻井液无害化处理成员:班号:055092指导老师:***摘要:钻井液是在石油钻探过程中, 孔内使用的循环冲洗介质, 又称钻孔冲洗液。
钻井液主要功用是: ①冷却钻头、清净孔底、带出岩屑; ②润滑钻具; ③停钻时悬浮岩屑, 保护孔壁防止坍塌, 平衡地层压力、压住高压油气水层; ④输送岩心, 为孔底动力机传递破碎孔底岩石需要的动力等。
可见, 钻井液的性能直接影响着钻井速度、井下安全, 并对储层保护起着重要作用, 性能良好的钻井液是钻井作业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之一。
同时, 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废弃钻井液中含有的地层钻屑、钻井液处理剂等有害物质,若直接排放将对环境与生态造成极大的危害,对废弃钻井液的无害化处理也同样重要。
因此, 本文就钻井液在石油工程领域的最新应用技术以及钻井液的废弃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废弃钻井液污染处理方法综合利用0 前言随着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由废弃钻井液带来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石油工业的全部过程( 勘探、钻井、开发、储运和加工) 在相应的条件下都会产生各种污染物(原油、油田污水、废弃钻井液和钻屑);如不加以处理就直接排放,必然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废弃钻井液是石油工业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据统计,钻一口3 000~ 4 000 m 的普通油气井,完井后废弃的钻井液接近300 立方米。
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08 年对石油污染源的调查结果,我国油田每年钻井产生的废弃钻井液约 1 200 多万吨,其中 1/2 直接排放到周围环境中。
近几年来世界各国迫于对能源的需求,导致钻井液的种类不断增加,添加剂及有毒有害成分也日益增多,使其组成极为复杂。
然而随着世界各国对环保要求的提高,对废弃钻井液的无害化治理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废弃钻井液的组成及对环境的危害分析出发,对近年来国内外各油田处理废弃钻井液的技术方法进行了综述。
1、国内外对废弃钻井液的处理现状国外从事废钻井液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
(1) 在分析原有钻井液毒性的基础上, 研制微毒、无毒的钻井液体系, 并达到现场工业性应用,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的根源。
(2) 研究减少废钻井液排放量的措施和方法,如改进固控设备、采用全封闭式循环系统等新工艺、新技术, 控制污染物排放。
(3) 研究废钻井液的治理和再利用。
目前主要处理方法有: 无害化处理后直接排放或就地回填掩埋, 泵人井下环形空间或安全地层, 固液分离或焚烧, 喷雾干燥, 运出井场集中处理, 固化以及再利用等。
我国对废弃泥浆的处理比国外研究稍晚些,但通过引进、消化和自主创新,在许多油田上陆续应用了一系列处理技术,同时积极研究具有适合国情的各类废弃泥浆处理技术。
目前,国内外发展应用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就地排放、注入安全地层、回填处理、MTC 转化技术、固液分离法、土地耕作、化学固化处理、干燥焚烧、生物降解等处理方法下面将这些方法作简要的介绍。
2、废弃钻井液的组成及危害油田废弃钻井液作为勘探开发中最主要的污染源,来源于钻井作业过程中,是一种含黏土、加重材料、各种化学处理剂、污水、污油及钻屑的多相稳态胶体悬浮物,其危害环境的主要成分是烃类、盐类、各种聚合物、木质素磺酸盐、某些金属离子(汞、铜、砷、铬、锌及铅)及重晶石中的杂质。
研究表明,它将对土壤、地表和地下水产生污染,直接或间接对动植物及人类健康产生危害。
由于废钻井液成份比较复杂,所以对环境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 1) 污染面积大、区域广。
这是由钻井生产流动性大等特点所决定;( 2) 过高的pH值、高浓度的可溶性盐及石油类影响土壤的结构和危害植物的生长;( 3) 有害的重金属离子如Cr6+、Hg2+、Cd2+、Pb2+及不易被动植物降解的有机物、分子聚合物易进入食物链,并在环境或动植物体内蓄积,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例如六价铬( Cr6+) 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其毒性主要表现为呼吸道、肠胃道疾患和皮肤损伤,特别是它的致癌作用近些年来已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 4) 废物中的有机处理剂使水体的COD、 BOD增高,影响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
钻井液中的铬、铅、砷、镉、苯、氯化物及其它成分对人的健康和环境的损害最大。
漂浮在水中的油被微生物氧化分解消耗水肿的氧致使水质恶化。
3、处理废弃钻井液的方法和技术3.1、固液分离法该方法是利用化学絮凝剂沉降和机械分离等强化措施,使废弃钻井液中的固液两相得以分离。
但由于各油田产生的钻井液特性不同,单一的絮凝剂无法使各种性质的钻井液进行有效的固液分离,对于不同的废弃钻井液应使用不同的絮凝剂。
3.2、循环使用法有些废弃钻井液、废水等可直接或经简单的设备处理后循环使用。
如从钻井液中分离出来的废水可用于清洗钻头,清洗钻头后的废水可以收集后再循环使用;生产水经过处理后再注入井内以平衡井内压力,也可用于重油的处理。
3.3、破乳法有的钻井液本身是乳状液,同时钻井液在钻井过程中由于水和油的渗入可能形成半乳状液。
这给钻井废弃物的处理带来了困难,严重地污染了环境,所以必须要实施破乳。
破乳可以采用传统的添加化学剂的方法,利用化学剂的特性破乳如利用电解质所带电荷的性质不同,或者通过加入化学剂降低钻井液的粘度等。
但这些方法由于添加了化学剂,一方面提高了成本,另一方面给环境又带来了新的影响。
3.4、回填法废弃钻井液在储存坑内通过沉降分离,上部清液达到环保标准后直接排放。
剩余部分经干燥后在储存坑内就地填埋。
但必须保持顶部的土层有1. 0~1.5m厚,然后恢复地貌。
这种方法不失为一种处理低毒和无毒废弃钻井液的好方法。
但有研究发现该方法对地表水和其辐射的土壤有很大的影响。
3.5、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钻井废弃物的方法有许多种。
微生物降解法是利用微生物将有机长链或有机高分子降解,成为环境可接受的低分子或气体。
该方法的困难是如何选择合适的微生物菌种和载体。
3.6、固化法固化法又称无害化处理。
就是向防渗废弃钻井液土池中投入适量配比的硅酸盐、氧化物、氯化物、磷酸盐和吸附剂,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进行均匀搅拌,过一定时间的物理和化学变化,使其中的有害成分发生转化、封闭、固定作用,转变成为一种无污染的固体。
配方中的氯化物、硅酸盐、氧化物是破乳剂和固化剂,能将钻井液中的水分游离出来,使废弃物较快固液分离,并形成网状结构固定下来;磷酸盐可以中和钻井液中的碱性物质,同时磷酸根同钙离子结合形成过磷酸钙改良土壤、增加肥效。
固化处理技术具有取材方便、工艺简单的优点,固化后很快便可覆土返耕。
3.7、运输转移法废弃钻井液中的部分废弃物在井场不能当场处理也不能直接排放,必须运出井场到某指定地点集中处理。
这主要是针对那些毒性比较大、用常规方法处理会严重污染环境,也没有合适的处理方法的废弃钻井液。
此外,国内外出现的处理方法还有填埋冷冻法、盐穴法、MT C( Mud To Cement) 技术即废弃钻井液转化为水泥浆技术,简称 MTC 技术等。
4、发展趋势与展望无论以上哪种处理技术都有一定的应用范围,因此在方法选择上要根据各油田产生的废弃钻井液的性质及各油田所在的地理、气候、环境等特点进行最合理的优化选择,同时为了更有效的治理废弃钻井液的污染问题,作者认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既要强化源头与过程控制,又要开发综合利用新技术。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 推行清洁生产,治标先治本。
目前急需对废弃钻井液产生的源头进行治理,推行清洁生产,加强固控,减少排放。
通过固控改善钻井液的性能,并重视重复利用技术,以降低综合处理成本。
钻井时采用环保型化学处理剂及添加剂代替毒性较大的化学处理剂及添加剂,做到源头控制清洁生产。
(2) 开发研制低成本高性能的环保型钻井液。
目前国外开发的合成基、甲基葡萄糖苷等环保钻井液,虽然有无毒、可生物降解的性能,但成本高无法广泛推广使用。
而近年发展起来的低毒性油基钻井液和新型合成基钻井液在使用过程中也对环境造成种种影响,所以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重视对价格低廉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各种环保处理剂的改性和完善以及对无毒无污染的有机盐和无机盐使用技术的研究。
(3) 新型废弃钻井液处理剂及通用技术的研发。
由于国内各油田产生的废弃钻井液性质不同,就需要加入专门的化学处理剂进行治理,同时由于添加了不同的化学处理剂,就使废弃物的成分变得越来越复杂,对环境的危害也就越来越大。
如果研制出新型环保处理剂就能减少后期对环境的危害,如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优良絮凝性、不致病性及安全性、可生物降解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果将天然高分子絮凝剂进行改性,制备环保型处理剂一定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另外还可以针对中国现在使用的聚合物钻井液、三磺钻井液、正电胶钻井液、混油钻井液、加重钻井液以及含铁铬盐钻井液等多种体系,研制了一种通用的处理技术及固化配方。
(4) 开发无害化综合利用新技术。
开发废弃钻井液无害化综合利用新技术也是未来的趋势之一,做到随钻处理,固液分离,分类综合治理,最大限度地综合利用和实现节能减排。
如将废弃钻井液实现液屑清洗分离后净化岩屑,其中一部分泥水回用配浆;剩余泥水固液分离脱水污泥成饼回收利用;将分离的污水处理主要污染物指标达标用于场地回用;液屑分离后回收的清洗用水随钻治理。
(5) 强化管理控制;加强过程监管。
先进的管理方法、严格的政策措施以及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 如:施工队伍的选择、施工地点的选址、防渗与封固处理、安全环保管理规章制度与量化考核机制的建立健全等)都是有效处理废弃钻井液无害化治理的前提和保证。
中国近几年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学习与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方法与成功经验。
5、结语以上各种废弃钻井液的处理技术,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钻井废弃物的毒性,但是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都具有暂时性、不彻底性。
即便有的方法处理效果较好,代价也相当不菲。
事实上,所有的处理方法都是一种补救措施,具有“亡羊补牢”的特点。
与其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事后弥补工作,莫不如采取釜底抽薪的做法,即在开钻前设计钻井液时,就将钻井液的毒性问题考虑在内,使用既能保护油气层不被损害,钻井废弃物又不污染环境的钻井液、完井液,即双保钻井液。
我们应该加大力度进行新型环保型的钻井液添加剂的研制开发,优先选择天然的材料加以改造。
处理好钻井液的毒性问题,石油钻探工业将会更好地为人类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1] 张祎徽. 废弃钻井液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 D] . 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2] 余红波,李忠庆. 浅论钻井废泥浆对环境的危害及处理技术[ J] . 资源与环境,2006,4: 148 149.[3] 范青玉,何焕杰,王永红,等. 钻井废水和酸化压裂作业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J] . 油田化学,2002,19( 4) : 387?390.[4] 吴芳云,陈进富,赵朝成,等. 石油环境工程[ M] .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300 301.[5] 邹享高,王群. 钻井废水的处理现状与展望[ J] . 油气田环境保护,1999,9( 2) : 15 21.[6] 赵雄虎,王风春. 废弃钻井液处理研究进展[ J] . 钻井液与完井液报,2004,21( 2) : 43 48.[7] 张建成. 废弃钻井液的处理技术[ J] . 工程技术化工之友,2007,7: 10.[8] 魏志强. 大港油田治理两废打造循环经济[ N] . 中国石油报2009 11 20( 3) .[9] 羊东晓. 塔河油田废弃钻井液回收利用经济性评价术[ J] . 石油钻探技术,2004,32( 3) : 73 74.[10] 孟苗,闫光绪,郭绍辉.辽河油田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 J] . 钻井液与完井液2008,25( 1) : 57 60.[11] 余红波,李忠庆. 新型 SN 1 絮凝剂在河南油田稠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J] . 河南石油,2006,20( 1) : 83 86.[12] 董志辉. 生物治理技术处理废钻井液的研究[ J] . 大众科学,2007,4: 48.[13] 李新仓. 回注地层水无渗透钻井液技术在张店油田的应用[ J] . 石油地址与工程,2009,23( 3) : 80 91.[14] 蔡利山,刘四海,郭才轩.石油钻井环境保护技术综述[ J] . 西部探矿工程,2002( 3) : 132 134.[15] 胥尚湘,国外钻井泥浆处理技术发展动向[ J] . 石油天然气化工,1992,21( 2) : 122 125.杀菌剂、缓蚀剂、除钙剂、消泡剂、乳化剂、絮凝剂、起泡剂、降滤失剂、堵漏材料、润滑剂、解卡剂、PH值控制剂、表面活性剂、页岩抑制剂、降粘剂、温度稳定剂、增粘剂、加重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