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决定理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三章 汇率决定理论 《国际金融学》PPT课件

1)非抛补利率平价理论
假定一国居民持有资产的选择只有本国货币和外国货币, i和i*表示本国和外国的年利率,S表示两国的即期汇率,F 表示远期汇率,S*表示未来的即期汇率预期值。经过整 理得到
i i*
S* S S
上式说明了两国利率差等于两国汇率升(贬值)率。
• 由于交易者根据自己对汇率未来变动的 预测进行投资,在期初和期末均作即期 外汇交易而不进行相应的远期交易,汇 率风险也需自己承担,因此称为非抛补 利率平价。
P1 / P0 P1* / P0*
E0
(3-7)
式(3-7)就是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表达式,它
说明了在任何一段时间内,两国汇率变化与同一 时期内两国国内价格水平的相对变化成正比。
若以“·”表示变化率,π和π*表示国内外物价水 平变化率或通货膨胀率变化,则(3-7)可以写 成
E
*
(3-8)
式(3-8)说明,各国的一般物价水平以同一种
• 一价定律揭示了商品价格和汇率之间的基本关系。
3.1.2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两种形式
• 购买力平价理论就是建立在一价定律的基础上,分析两个国家货 币汇率与商品价格关系的汇率理论。
• 该理论假设:国际间的贸易必须完全自由;所有的商品价格均呈 同幅度的变动;物价为影响汇率的唯一因素;影响购买力的因素 只有货币数量。
内容
• 该理论假定购买力平价持续有效,并且具有稳定的货币需求方程, 即货币需求同某些经济变量存在着稳定的关系,认为汇率是由货 币供给量相对变化所决定的,而不是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因此 汇率水平应主要由货币市场的供求状况决定。
s (m m* ) ( y* y) (i i* )
• 绝对购买力平价(absolut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和相对购买 力平价(relativ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是该理论的两种表现形 式。
汇率决定理论PPT课件

.
7
四、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评价
合理性在于,它有助于说明通货膨胀与汇率变动之间的 联系,是长期内决定汇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它 被吸收进其他一些汇率决定理论,成为国际汇率理论发 展的基石。
存在着以下一些缺陷:(1)从理论基础上来看,购买力
平价是以货币数量论为前提的,根据纸币购买力来评价
纸币价值,而这是本末倒置。(2)它假定所有商品都是
购买力平价理论有两种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理 论(Theory of Absolut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Theory of Relativ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购买力平价理论赖以 成立的前提是一价定律。
.
2
一价定律(Law of One Price)认为,在假定完全 竞争市场和国内商品与国外商品之间存在完全可
e1 Pa1 / Pb1
或
e0 Pa0 Pb0
e1
e0(
Pa1 Pa0
/
Pb1 Pb0
)
相对购买力平价可用来预测实际汇率。
.
5
三、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有效性的 实证检验概述
对购买力平价的回归检验主要有弗兰克尔 (Frenkel)1979年和1981年的检验、克鲁格曼 (Krugman)1978年的检验和德·格劳维(De Grauwe)1990年的检验。 弗兰克尔于1979年使用材料价格指数、食品价 格指数和批发价格指数,对1921年2月到1925年 5月美元/英镑、法国法郎/美元和法国法郎/英镑 的汇率进行了回归检验,检验的结果高度支持了 购买力平价理论。但是,弗兰克尔于1981年对实 施浮动汇率制度之后的美元/英镑、法国法郎/美 元和美元/德国马克的汇率进行了检验,检验结 果既没有支持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也没有支持 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国际经济学课件:第十三章汇率决定理论

四、购买力平价说的评价
积极意义: (1)是影响最大的汇率决定理论 (2)开辟了从货币角度分析汇率决定的先河 (3)对长期均衡汇率的变化趋势如何进行预测提供了方法
• 缺陷: • (1)只分析了物价对汇率的影响,不能解释与通货膨胀无直接关系,却对
• 经济实力弱(经济增长缓慢甚至衰退、 高通货膨胀 率、国际收支巨额逆差、外汇储备短缺以及经济结 构、贸易结构失衡,本币不断贬值
(八)其他因素
• 汇率变化常常是十分敏感的,一些非经济因素、非 市场因素的变化往往也会波及到外汇市场。一国政 局不稳定、有关国家领导人的更替、战争爆发等等, 都会导致汇率的暂时性或长期性变动。
❖ 纸币成为法定的偿付货币,简称法币。
❖ 政府规定纸币代表的金量并维持纸币黄金比价。
❖ 纸币充当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 黄金只发挥储藏手段和稳定纸币价值的作用。
• 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使资本主义国际 金融陷入极大混乱,各国黄金储备比例失调,国际信用瓦 解,迫使各国放弃金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英国于1931 年,美国于1933年,法国于1936年先后放弃金本位,从 此资本主义世界分裂成为相互对立的货币集团和货币区, 持续了一个世纪左右的国际金本位退出历史舞台,各国开 始普遍实行纸币本位制。
• 在纸币制度下,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取决于它们各自在国内所代表 的实际价值,而货币的对内价值又是用其购买力来衡量的。因此, 货币的购买力对比就成为纸币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
三、纸币制度下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 (一)国际收支
• 汇率变化
国际收支
• 国际收支逆差或贸易逆差 外汇收入<外汇支出 供给< 需求 本币贬值
• 国际收支顺差或贸易顺差 外汇收入>外汇支出 供给> 需求 本币升值
国际金融--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
• 四、购买力平价理论的逻辑架构 • 本国人需要外币的原因是因为外币在外国具有对商品
的购买力;外国人需要本币的原因是因为本币在本国具有 对商品的购买力。所以,汇率由两国货币在其本国具有的 购买力决定。
五、一价定律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比较 1、联系:一价定律是购买力平价的前提条件 2、区别: 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相对购买力平价一定 成立,因为物价指数就是两个时点物价绝对水平之比;相 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绝对购买力平价则不一定成立。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
• 三、表现形式
• 1、绝对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absolute PPP )
• • 汇率是两个国家总价格水平(不仅是进出口商品的价
格水平)或购买力之比,或者说汇率取决于两国商品绝对 价格的比值。此形式通常解释汇率在某一时点的变化。
• 本国物价上涨意味着外国货币价值上升,本国货币相 对于外国货币贬值,即通常所说“一国货币对内贬值,必 然引起对外贬值”。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国际收支说 ❖购买力平价说 ❖利率平价说 ❖资产市场说 ❖汇兑心里说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国际收支理论
一、传UK)在其著作《The Theory of Foreign
• Exchange》(1861)中提出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现代远期汇率决定理论
• 利率平价理论只考虑了外汇市场上套利者的交易行为, 但忽略了贸易者行为的影响。故而,现代远期汇率决定理 论应运而生。
• 一、出口商的避险选择 • (目的:防止远期外汇收入因远期汇率下跌遭受损失) • 1、提前出售远期外汇(如果牌价可以接受) • 2、BSI法: Borrow(外) —— Spot -——Invest
汇率决定理论ppt38页

➢多恩布茨关于汇率动态调整的具体分析 可作如下表述:
➢ 货币市场出现失衡(如由于货币供应量的扩张) 后,由于短期内价格粘住不便,实际货币供应量 就会增加。要使货币市场恢复均衡,人们对实际 货币余额的需求就必然增加。实际货币需求是国 民收入和利息率的函数。在国民收入短期内难以 增加而保持不变的情形下,利息率就会下降,人 们愿意拥有所增加的实际货币余额。在各国资本 具有完全流动性和替代性的情况下,利息率下降 就会引起资金外流,进行套利活动,由此导致外 汇汇率上浮,本币汇率下浮。
非抛补利率平价理论
➢ 非抛补利率平价理论:对非抛补套利者而言,持有
本币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同样是本币的利息率(rd),但 持有外币资产所获取的预期收益率不再是外币利息率
(rf)加远期外币升水率(p),而是外币利息率加汇率
上升率(πe)。
1 id
E(es es
)
(1
i
f
)
E(es ) 1 id es 1 i f
➢ 缺陷 : ➢ 忽略了国际资本流动的存在及其对汇率的影响。 ➢ 它忽视了非贸易品的存在及其影响。 ➢ 忽略了贸易成本和贸易壁垒对国际商品套购所产 生的制约。 ➢ 计算购买力平价时,编制各国物价指数在方法、 范围、基期选择等方面存在着诸多技术性困难。
利率平价说
➢ 利率平价说说明了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 而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则通过国际资金套
➢国际借贷说的基本观点是,一国汇率的变 动取决于外汇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对比。
➢பைடு நூலகம்买力平价说:
➢瑞典学者卡塞尔(G.Cassel)于1922年出版 了《1914年后的货币和外汇》一书,提出 “购买力平价说”。
➢购买力平价说的思想:一国汇率水平和变 化是由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购买力对比 决定的。
汇率决定理论(PPT 46页)

动态含义: 外汇是国际汇兑的简称,指将 一个国家的货币兑换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 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行为。在这 一意义上,外汇的概念等同于国际结算。最 初的外汇概念就是指它的动态含义。
静态含义:把以一个经济体货币表示的财产 权利转变为另一个经济体货币表示的财产权 利的手段与工具
汇率:两种货币之间进行交换的比价
(4)但纸币大量发行时,自由兑换遭破坏,以黄金输 送点为基础的汇率也会遭破坏
黄金输送点
指汇价波动而引起黄金从一国输出或输入的 界限. 实际汇率波动的范围。 具体来说黄金输送点,是指汇率的上涨或下 跌超过一定界限时,将引起黄金的输出或输 入,从而起到自动调节汇率的作用。其计算 公式为:黄金输送点=铸币平价±1个单位 黄金运送费用 随着黄金输出量或输入量的增加,将减轻外 汇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压力,缩小汇率上下波 动的幅度,并使其逐渐恢复或接近铸币平价, 这样就起到了自动调节汇率的作用。
一般意义上外汇的定义是静态的,特点如下: 1.非动态,只是个支付手段 2.必须具有国际性 3.必须具有可偿性 4.必须具有可兑换性 5.货币发行国要具有相当规模的经济与实力 包括外币和外币资产
外汇的作用 1.价值度量功能 2.国际购买手段 3.国际支付手段 4.国际储备手段
●升水(Forward Premium): FR>SR (Direct Quotation)
●贴水(Forward Discount): FR< SR(Direct Quotation)
●平价(At Par): FR=SR
电汇汇率、信汇汇率、票汇汇率等都是即期汇率的一种。
其他还包括:单一汇率、复合汇率、同业汇率、贸易汇率、金 融汇率等等
间接标价法(Indirect Quotation)_以一 定单位本币为标准折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币, 只有少数国家采用。 £1=$1.6335/75 汇率↑→本币↑
静态含义:把以一个经济体货币表示的财产 权利转变为另一个经济体货币表示的财产权 利的手段与工具
汇率:两种货币之间进行交换的比价
(4)但纸币大量发行时,自由兑换遭破坏,以黄金输 送点为基础的汇率也会遭破坏
黄金输送点
指汇价波动而引起黄金从一国输出或输入的 界限. 实际汇率波动的范围。 具体来说黄金输送点,是指汇率的上涨或下 跌超过一定界限时,将引起黄金的输出或输 入,从而起到自动调节汇率的作用。其计算 公式为:黄金输送点=铸币平价±1个单位 黄金运送费用 随着黄金输出量或输入量的增加,将减轻外 汇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压力,缩小汇率上下波 动的幅度,并使其逐渐恢复或接近铸币平价, 这样就起到了自动调节汇率的作用。
一般意义上外汇的定义是静态的,特点如下: 1.非动态,只是个支付手段 2.必须具有国际性 3.必须具有可偿性 4.必须具有可兑换性 5.货币发行国要具有相当规模的经济与实力 包括外币和外币资产
外汇的作用 1.价值度量功能 2.国际购买手段 3.国际支付手段 4.国际储备手段
●升水(Forward Premium): FR>SR (Direct Quotation)
●贴水(Forward Discount): FR< SR(Direct Quotation)
●平价(At Par): FR=SR
电汇汇率、信汇汇率、票汇汇率等都是即期汇率的一种。
其他还包括:单一汇率、复合汇率、同业汇率、贸易汇率、金 融汇率等等
间接标价法(Indirect Quotation)_以一 定单位本币为标准折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币, 只有少数国家采用。 £1=$1.6335/75 汇率↑→本币↑
国际经济学(第四版)课件:汇率决定理论

四、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验证与评价
(二)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应用与评价
应用:国民收入的国际比较,以及其他经济状况 的国际比较。
优点: (1)从货币的基本功能(购买力)角度来 分析货币交换问题,符合逻辑; (2)开辟了从货币数量角度分析汇率问题 的先河; (3)为国民经济的国际比较提供了更为科 学的方法。
r r* (13.11)
含义:本国利率高于(低于)外国利率的差额等于 本国货币的预期贬值(升值)幅度。
二、抛补利率平价
假设投资者风险规避,套利者可以预先进行 外汇买卖的交易,规避汇率风险。套利者在套利 的时候,可以在期汇市场上签订与套利方向相反 的远期外汇合同(掉期交易),确定在到期日交 割时所使用的汇率水平。在抛补的利率平价中远 期汇率已由合同确定。
三、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扩展
(一)非贸易商品与贸易商品的划分 2. 贸易商品也不符合购买力平价
S (Pt / Pt* )K
K S / (Pt / Pt*) (S Pt*) / Pt
K 的经济含义:外国贸易品的相对价格,即以本 国贸易品衡量的外国贸易品的价格。
三、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扩展
(一)非贸易商品与贸易商品的划分
(13-5)
由于贸易品符合PPP,即:Pt SPt*
三、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扩展
(一)非贸易商品与贸易商品的划分
1. 贸易商品符合购买力平价而非贸易品不符 合购买力平价
S
P P*
(Pn* (Pn
/ Pt*) (1 ) / Pt ) (1 )
(13-6)
结 论 : 如 果 本 国 内 部 价 格 比 率 Pn/Pt ( internal price ratio)上升,则本国货币升值,外国货币 贬值。
国际经济学第十五章 汇率决定幻灯片PPT

• 两个重要假设:(1)稳定的货币需求方程,即货 币需求同某些经济变量存在着稳定的关系;(2) 购买力平价持续有效。
理论模型
两国的货币需求函数假设如下所示:
Md kPY Md *k*P*Y*
两国货币市场均衡时,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
Ms Md Ms* Md*
根据购买力平价公式,可得到汇率水平一个新的表达形式:
两个主要的分支。它们的区别在于资产替代性这一假定上。货 币法假定本国同国外债券有充分可替代性,而资产组合平衡法 则假定本国同国外债券不具有充分可替代性,因此资产组合平 衡法特别强调了债券市场的作用。货币法中也有两个基本的分 析模型,一是弹性价格货币模型,另一个是粘性价格货币模型。 前者认为汇率水平应主要由货币市场的供求状况决定;后者认 为,在短期内,由于不同市场存在不同的调整速度,商品市场 和资产市场并不是同时达到均衡的,资产市场调整快于商品市 场调整使汇率出现超调,这便是短期内汇率容易波动的原因。 资产组合模型指出,投资者根据对收益率和风险性的考察,将 财富分配于各种可供选择的资产,确定自己的资产组合。当资 产组合达到了稳定状态时,国内外资产市场供求也达到了均衡, 均衡汇率也相应地被确定;当财富总量(资产供给)发生变化 时,通过汇率和利率的共同调节,资产组合达到新的平衡。
• 资产组合模型放松了货币模型对资产替代性的假设,认为 国内外资产之间不完全替代。
• 资产组合达到了稳定状态,国内外资产市场供求也达到了 均衡,汇率也相应地被决定 。
• 资产组合模型指出,投资者根据对收益率和风险性的考察, 将财富分配于各种可供选择的资产,确定自己的资产组合。 当资产组合达到了稳定状态时,国内外资产市场供求也达 到了均衡,均衡汇率也相应地被确定;当财富总量(资产 供给)发生变化时,通过汇率和利率的共同调节,资产组 合达到新的平衡。
理论模型
两国的货币需求函数假设如下所示:
Md kPY Md *k*P*Y*
两国货币市场均衡时,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
Ms Md Ms* Md*
根据购买力平价公式,可得到汇率水平一个新的表达形式:
两个主要的分支。它们的区别在于资产替代性这一假定上。货 币法假定本国同国外债券有充分可替代性,而资产组合平衡法 则假定本国同国外债券不具有充分可替代性,因此资产组合平 衡法特别强调了债券市场的作用。货币法中也有两个基本的分 析模型,一是弹性价格货币模型,另一个是粘性价格货币模型。 前者认为汇率水平应主要由货币市场的供求状况决定;后者认 为,在短期内,由于不同市场存在不同的调整速度,商品市场 和资产市场并不是同时达到均衡的,资产市场调整快于商品市 场调整使汇率出现超调,这便是短期内汇率容易波动的原因。 资产组合模型指出,投资者根据对收益率和风险性的考察,将 财富分配于各种可供选择的资产,确定自己的资产组合。当资 产组合达到了稳定状态时,国内外资产市场供求也达到了均衡, 均衡汇率也相应地被确定;当财富总量(资产供给)发生变化 时,通过汇率和利率的共同调节,资产组合达到新的平衡。
• 资产组合模型放松了货币模型对资产替代性的假设,认为 国内外资产之间不完全替代。
• 资产组合达到了稳定状态,国内外资产市场供求也达到了 均衡,汇率也相应地被决定 。
• 资产组合模型指出,投资者根据对收益率和风险性的考察, 将财富分配于各种可供选择的资产,确定自己的资产组合。 当资产组合达到了稳定状态时,国内外资产市场供求也达 到了均衡,均衡汇率也相应地被确定;当财富总量(资产 供给)发生变化时,通过汇率和利率的共同调节,资产组 合达到新的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汇率超调模型是短期价格水平粘性的直接结果,当假 定价格可以进行瞬时调整时,价格调整会使国内货币 市场供给保持平衡,因而利率不会发生变化,汇率可 以直接跳到其新的长期均衡水平,从而使得外汇市场 达到均衡,而不会发生超调现象。
下图,描绘了美元供给增加后各变量在长期
中的调整路径:
M
P P2
M2
M
决定利率: (1)一国预算约束 (2)财富效应
一、模型的建立
2、模型的描述 以小国模型为例介绍汇率决定的资产组合模
RUS
REU
Ee US / EU
EUS / EU
EUS / EU
例:①RUS=10%,REU=6%,美元预期贬值率为8% ②RUS=10%,REU=12%,美元预期升值率为4%
二、外汇市场均衡条件:利率平价
汇率
美元存款的回报率
B E1
R Ee E E
E*
A C 欧元存款的预期回报率
货币供给量一次性的永久增加在长期中对汇 率的影响。
汇率超调模型
仍然假定,美联储将货币供给量由 M1 提高到 M2
E B’
E2
E3
C’
E1 A’
O
R2
R1
M1 /P
A
M2
B
/P
在上面描述的模型中,在货币供给增加以后,汇率的 瞬时贬值程度大于其长期贬值程度,因而该模型被称 为汇率超调模型 。
其他条件不变,REU越大,预期回报 率越大;预期汇率越大,预期回报 率越大。
欧元存款的美元回报率
图3-1 即期汇率变化对欧元存款的美元回报率的影响
二、外汇市场均衡条件:利率平价
当所有可自由兑换货币(用同一种货币表示) 的预期回报率相等时,外汇市场达到均衡,这一均 衡条件被称为利率平价,用公式表示为:
P1
1
T
T
E
R
E2
R1
E3
R2
E1
T
T
在货币供给量增加之后,汇率的瞬时贬值程 度大于其长期贬值程度,因而模型被称为汇 率超调模型。
超调模型对研究长期汇率变动的启示:
1、价格变化会影响汇率的长期均衡水平 2、价格变化对汇率的长期影响的途径有两种: (1)价格变化通过对汇率预期的影响起作用; (2)价格变化通过对真实货币供给量的影响
案例:美元存款的年利率为Rus=10% 欧元存款的年利率为REU= 5% 现期汇率为E 0.65USD=1EUR 预期汇率为Ee 0.70USD=1EUR
计算:欧元存款的美元回报率
推导:欧元存款的美元回报率公式
即期汇率
欧元存款的美元回报率:
REU
Ee US / EU
EUS / EU
EUS / EU
2、其他条件不变,预期汇率升高将导致即期 均衡汇率上升,预期汇率下降将导致即期均衡汇率下降
第二节 汇率决定的货币分析法
——短期
一、货币供求与均衡利率的决定
1、货币供给 M s
2、货币需求 M d
利率 价格水平 真实国民收入
M d P L(R,Y )
3、均衡利率的形成
当存在初始的超额货币供给时,利率下降; 存在初始超额货币需求时,利率上升。
第三章 汇率决定理论
第三章 汇率决定理论
第一节 外汇市场均衡——利率平价理论 第二节 汇率决定的货币分析法:短期 第三节 汇率决定的货币分析法:长期 第四节 汇率决定的资产组合模型
第一节 外汇市场均衡
——利率平价理论
一、对外汇资产的需求
资产的回报率:一段时间内资产价值增加的百分数。
响。
受货币存款的利率和预期汇率变化的影
起作用
第三节 汇率决定的货币分析法
——长期
在应用货币分析法讨论均衡汇率在长期的决 定和变化时,有三个重要的关系: 利率平价关系 购买力平价关系 费雪效应 • 一价定理:当不存在运输费用和人为的贸易 壁垒时,同种商品在不同国家用相同币种表 示的售价应该相同。
Pi US
EEU /US PEiU
E2
O 回报率(用美元表示)
假定利率和预期汇率不变时,在汇率完全自由浮动的情况下,根据利率平价, 维持外汇市场均衡依赖于汇率的自动调节,外汇市场均衡时的汇率成为均衡汇率。
三、比较静态分析:利率和预期汇率对均衡 的影响
1、利率变化对均衡汇率的影响 2、预期汇率变化对均衡汇率的影响
结论:1、其他条件不变,一种货币的利率提高将使 这种货币升值
一、购买力平价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思想是: 人们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是因为它在该国国 内具有对一般商品的购买力;同样,外国人 之所以需要本国货币,也是因为它在本国具 有购买力。
一、购买力平价
绝对购买力平价指出: 两国货币的汇率等于两国价格水平(货币
购买力的倒数)的比率。 相对购买力平价指出:
一定时期内两种货币之间汇率的变化率等 于两国物价水平变化率,即通货膨胀率的差 额。
二、利率平价与购买力平价:费雪效应
RUS
REU
e US
e EU
其他条件相同,一国预期通货膨胀率的提高 将最终导致该国货币存款利率提高;类似地, 预期通货膨胀率的降低将导致利率下降。
通货膨胀率与利率之间的这种长期关系被称 为费雪效应
三、货币供求与长期汇率决定
假定:在长期中,外汇市场上的均衡汇率满足 绝对购买力平价条件:
EEU /US
PUS PEU
可以得到长期汇率决定的基本方程式
EEU /US
பைடு நூலகம்
MUsS
M
s EU
LEU (REU ,YEU ) LUS (RUS ,YUS )
第四节 汇率决定的资产组合模型
一、模型的建立 1、模型的简介 资产组合模型将以下两方面的因素引入汇率
4、货币供给和产出变动对利率的影响
均衡利率与真实产出同方向变动,与真实货 币供给反方向变动。
二、货币供给与短期汇率决定
汇率EUS/EU
美元存款回报率
E* O
M*US/PUS
A’ R*US
A
欧元存款的预期回报率 以美元表示的回报率
真实货币供给
二、货币供给与短期汇率决定
1、美元货币供给变化对汇率的影响 2、欧元货币供给变化对汇率的影响
结论:一国货币供给增加使外汇市场上该国 货币贬值;相反,一国货币供给减少使外汇 市场上该国货币升值。
三、汇率超调模型
前面的短期分析假定货币供给变化不影响价 格水平和预期汇率水平,即货币市场和外汇 市场均衡的恢复靠利率和汇率的瞬时变化实 现。
但在长期中,价格水平会缓慢地向其长期均 衡水平调整,这种价格变化也会影响人们对 汇率的预期。
下图,描绘了美元供给增加后各变量在长期
中的调整路径:
M
P P2
M2
M
决定利率: (1)一国预算约束 (2)财富效应
一、模型的建立
2、模型的描述 以小国模型为例介绍汇率决定的资产组合模
RUS
REU
Ee US / EU
EUS / EU
EUS / EU
例:①RUS=10%,REU=6%,美元预期贬值率为8% ②RUS=10%,REU=12%,美元预期升值率为4%
二、外汇市场均衡条件:利率平价
汇率
美元存款的回报率
B E1
R Ee E E
E*
A C 欧元存款的预期回报率
货币供给量一次性的永久增加在长期中对汇 率的影响。
汇率超调模型
仍然假定,美联储将货币供给量由 M1 提高到 M2
E B’
E2
E3
C’
E1 A’
O
R2
R1
M1 /P
A
M2
B
/P
在上面描述的模型中,在货币供给增加以后,汇率的 瞬时贬值程度大于其长期贬值程度,因而该模型被称 为汇率超调模型 。
其他条件不变,REU越大,预期回报 率越大;预期汇率越大,预期回报 率越大。
欧元存款的美元回报率
图3-1 即期汇率变化对欧元存款的美元回报率的影响
二、外汇市场均衡条件:利率平价
当所有可自由兑换货币(用同一种货币表示) 的预期回报率相等时,外汇市场达到均衡,这一均 衡条件被称为利率平价,用公式表示为:
P1
1
T
T
E
R
E2
R1
E3
R2
E1
T
T
在货币供给量增加之后,汇率的瞬时贬值程 度大于其长期贬值程度,因而模型被称为汇 率超调模型。
超调模型对研究长期汇率变动的启示:
1、价格变化会影响汇率的长期均衡水平 2、价格变化对汇率的长期影响的途径有两种: (1)价格变化通过对汇率预期的影响起作用; (2)价格变化通过对真实货币供给量的影响
案例:美元存款的年利率为Rus=10% 欧元存款的年利率为REU= 5% 现期汇率为E 0.65USD=1EUR 预期汇率为Ee 0.70USD=1EUR
计算:欧元存款的美元回报率
推导:欧元存款的美元回报率公式
即期汇率
欧元存款的美元回报率:
REU
Ee US / EU
EUS / EU
EUS / EU
2、其他条件不变,预期汇率升高将导致即期 均衡汇率上升,预期汇率下降将导致即期均衡汇率下降
第二节 汇率决定的货币分析法
——短期
一、货币供求与均衡利率的决定
1、货币供给 M s
2、货币需求 M d
利率 价格水平 真实国民收入
M d P L(R,Y )
3、均衡利率的形成
当存在初始的超额货币供给时,利率下降; 存在初始超额货币需求时,利率上升。
第三章 汇率决定理论
第三章 汇率决定理论
第一节 外汇市场均衡——利率平价理论 第二节 汇率决定的货币分析法:短期 第三节 汇率决定的货币分析法:长期 第四节 汇率决定的资产组合模型
第一节 外汇市场均衡
——利率平价理论
一、对外汇资产的需求
资产的回报率:一段时间内资产价值增加的百分数。
响。
受货币存款的利率和预期汇率变化的影
起作用
第三节 汇率决定的货币分析法
——长期
在应用货币分析法讨论均衡汇率在长期的决 定和变化时,有三个重要的关系: 利率平价关系 购买力平价关系 费雪效应 • 一价定理:当不存在运输费用和人为的贸易 壁垒时,同种商品在不同国家用相同币种表 示的售价应该相同。
Pi US
EEU /US PEiU
E2
O 回报率(用美元表示)
假定利率和预期汇率不变时,在汇率完全自由浮动的情况下,根据利率平价, 维持外汇市场均衡依赖于汇率的自动调节,外汇市场均衡时的汇率成为均衡汇率。
三、比较静态分析:利率和预期汇率对均衡 的影响
1、利率变化对均衡汇率的影响 2、预期汇率变化对均衡汇率的影响
结论:1、其他条件不变,一种货币的利率提高将使 这种货币升值
一、购买力平价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思想是: 人们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是因为它在该国国 内具有对一般商品的购买力;同样,外国人 之所以需要本国货币,也是因为它在本国具 有购买力。
一、购买力平价
绝对购买力平价指出: 两国货币的汇率等于两国价格水平(货币
购买力的倒数)的比率。 相对购买力平价指出:
一定时期内两种货币之间汇率的变化率等 于两国物价水平变化率,即通货膨胀率的差 额。
二、利率平价与购买力平价:费雪效应
RUS
REU
e US
e EU
其他条件相同,一国预期通货膨胀率的提高 将最终导致该国货币存款利率提高;类似地, 预期通货膨胀率的降低将导致利率下降。
通货膨胀率与利率之间的这种长期关系被称 为费雪效应
三、货币供求与长期汇率决定
假定:在长期中,外汇市场上的均衡汇率满足 绝对购买力平价条件:
EEU /US
PUS PEU
可以得到长期汇率决定的基本方程式
EEU /US
பைடு நூலகம்
MUsS
M
s EU
LEU (REU ,YEU ) LUS (RUS ,YUS )
第四节 汇率决定的资产组合模型
一、模型的建立 1、模型的简介 资产组合模型将以下两方面的因素引入汇率
4、货币供给和产出变动对利率的影响
均衡利率与真实产出同方向变动,与真实货 币供给反方向变动。
二、货币供给与短期汇率决定
汇率EUS/EU
美元存款回报率
E* O
M*US/PUS
A’ R*US
A
欧元存款的预期回报率 以美元表示的回报率
真实货币供给
二、货币供给与短期汇率决定
1、美元货币供给变化对汇率的影响 2、欧元货币供给变化对汇率的影响
结论:一国货币供给增加使外汇市场上该国 货币贬值;相反,一国货币供给减少使外汇 市场上该国货币升值。
三、汇率超调模型
前面的短期分析假定货币供给变化不影响价 格水平和预期汇率水平,即货币市场和外汇 市场均衡的恢复靠利率和汇率的瞬时变化实 现。
但在长期中,价格水平会缓慢地向其长期均 衡水平调整,这种价格变化也会影响人们对 汇率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