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 肌组织
组织学与解剖学(肌组织、神经组织)

当肌原蛋白的一 个亚单位与钙离子结 合时,肌原蛋白的分 子构型就发生了变化, 进而就引起了与之相 连的原肌球蛋白分子 的位置发生变化,结 果就使原肌球蛋白向 肌动蛋白螺旋沟内深 陷,肌动蛋与肌球蛋 白的结合位点暴露出 来,使肌球蛋白与肌
2、横小管(T小管):
由肌膜 内 陷 成 的小 管,于A带和I带交界平面环
第四节 肌组织 (muscle tissue)
一、概述
肌细胞又称:肌纤维 细胞膜称为:肌膜(基膜)
细胞质称为:肌质
滑面内质网又称:肌质网
肌组织
骨骼肌:横纹肌、随意肌 心 肌:横纹肌、不随意肌
平滑肌:无横纹、不随意肌
二、骨骼肌(skeletal tissue)
1、骨骼肌纤维光镜结构特点:
肌束
肌纤维
肌丝的超微结构和分子结构图
1)粗肌丝: (1)粗肌丝的电镜结构:直径约为15nm,长 约1.5微米。粗肌丝位于暗带,中部固定于M线。
(2)粗肌丝的分子结构:是由许多呈 豆芽状的肌球蛋白集聚成束组成。肌球蛋
的头部朝向粗肌丝的两端并露于表面,即 为横桥。肌球蛋的分子的头部是一种ATP 酶,并结合有ATP,只有在与肌动蛋白接触
②原肌球蛋白:是由两个多肽链形成的 双股绳索样结构,原肌球蛋白间首尾相接 形成长链,位于肌动蛋白的双股螺旋沟内。
③肌原蛋白:是由三个球型的亚单位组
成,其中一个是和钙离子结合的亚单位,一 个是和原肌球蛋白结合的亚单位,一个是抑 制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结合的亚单位。每个
原肌球蛋白分子上结合有一组肌原蛋白。
4、心肌纤维的分类
根据结构、分布和功能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
1)收缩运动的心肌纤维:是指分布在心房
和心室,具有收缩功能的心肌纤维。其结构特特点 如前所述。
解剖学基本组织ppt课件

• 纤维
– 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
• 基质
– 蛋白多糖、糖蛋白、水
• 组织液
固有结缔组织的组成
• 疏松结缔组织
– 基质多,细胞和纤维少
• 致密结缔组织
– 基质少,细胞和纤维多
• 脂肪组织
– 脂肪细胞
• 网状组织
软骨和骨
• 软骨 •骨
– 骨质 – 细胞
• 骨原细胞 • 成骨细胞 • 骨细胞 • 破骨细胞
杯状细胞(HE染色)
结缔组织
• 由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构成 • 结缔组织中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 细胞间质包括:基质、纤维、组织液 • 广义的结缔组织包括:固有结缔组织、
血液、软骨和骨 • 固有结缔组织包括:疏松结缔组织、致
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
结缔组织的组成
– 细胞
• 成纤维细胞:合成纤维 • 巨噬细胞:吞噬异物 • 浆细胞:分泌抗体 • 肥大细胞:分泌生物活性物质 • 脂肪细胞
血液
• 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 血浆:水、血浆蛋白、糖、酶、维生素、
激素、无机盐、各种代谢产物 •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肌组织
• 由肌细胞(肌纤维)和少量结缔组织构 成
• 肌组织分类
– 骨骼肌 – 心肌 – 平滑肌
神经组织
• 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 突触 • 神经纤维
– 有髓神经纤维、无髓神经纤维
复层扁平上皮(模式图)
复层扁平上皮( HE染色)
变移上皮( HE染色)
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
• 上皮组织的游离面
– 纤毛和微绒毛
• 上皮组织的侧面
– 细胞间连接(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 和缝隙连接)
解剖学肌肉讲解课教案设计

解剖学肌肉讲解课教案设计一、课程背景分析。
解剖学是医学、生物学等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而肌肉是人体内重要的组织之一,对于学生来说,了解肌肉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至关重要。
因此,设计一节解剖学肌肉讲解课,既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肌肉的结构和功能,又能激发学生对解剖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肌肉的基本结构、分类和功能。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肌肉在人体运动和生理过程中的作用。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解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医学科学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三、教学内容。
1. 肌肉的结构,肌肉由肌纤维组成,肌纤维又由肌原纤维组成,肌原纤维内含有肌小丝和肌小丝上的肌球蛋白。
2. 肌肉的分类,根据肌肉形状和功能的不同,肌肉可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3. 肌肉的功能,肌肉主要功能是收缩和松弛,从而使身体产生运动和保持姿势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1. 演示法,通过解剖模型或图片,向学生展示肌肉的结构和分类。
2. 比较法,比较不同类型的肌肉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肌肉的特点。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探讨肌肉在人体内的作用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
五、教学流程。
1. 导入,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回顾肌肉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对肌肉的兴趣。
2. 讲解,向学生介绍肌肉的结构和分类,重点讲解肌肉的功能和作用。
3. 演示,通过解剖模型或图片,演示肌肉的结构和分类,让学生对肌肉有直观的了解。
4. 比较,比较不同类型肌肉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肌肉的分类和功能。
5. 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探讨肌肉在人体内的作用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肌肉在人体内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解剖学的兴趣。
六、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听课专注度、参与讨论的积极性等。
人体解剖学——肌肉系统教学教案

03
上肢肌肉解剖与功能
上肢带肌群解剖与功能
肩胛提肌
起自上位颈椎横突,止于肩胛骨 上角,主要功能是上提肩胛骨并
使肩胛骨下角转向外下方。
菱形肌
位于斜方肌深层,起自下位颈椎 和上位胸椎棘突,止于肩胛骨内 侧缘,主要功能是使肩胛骨上提
胸大肌
位于胸前部,呈扇形,是 主要的呼吸辅助肌,同时 可使肩关节内收和旋内。
胸小肌
位于胸大肌深层,主要功 能是使肩胛骨前倾、下压 和内收。
前锯肌
位于胸廓侧面,主要功能 是使肩胛骨前伸和紧贴胸 廓。
腹部肌群解剖与功能
腹直肌
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两侧, 主要功能是使脊柱前屈和 维持腹压。
腹外斜肌
位于腹前外侧部浅层,主 要功能是使脊柱前屈、侧 屈和旋转。
教学内容与方法
教学内容
本课程将涵盖肌肉系统的基本结构、功能、分类和运动原理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方法
采用理论讲授、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同时,通过多媒体教学和互动式学习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02
肌肉系统基础知识
肌肉组织与类型
肌肉类型
腹内斜肌
位于腹外斜肌深层,主要 功能是使脊柱前屈和旋转 ,同时可协助呼气。
腹横肌
位于腹内斜肌深层,是最 深层的腹部肌肉,主要功 能是维持腹压和保护内脏 器官。
06
肌肉系统常见疾病及损伤
肌肉拉伤原因及预防措施
原因
肌肉拉伤通常由于肌肉过度拉伸或急剧收缩导致 ,常见于运动中的急剧动作或长时间重复性动作 。
解剖学 肌肉(英文版)

Acton: steadies,raise,descends,retract e and rotates the scapula.
Trapezius
Latissimus dorsi
Action: Flexes, adducts and rotates the arm medially
; elevates ribs 1-6,aidding in forced inspiration.
Pectoralis major
Pectoralis minor 胸小肌
Actions: Stabilizes scapula by drawing it forward and downward
3) The Deep Cervical Muscles 颈深肌
lateral group
scalenus anterior scalenus medius scalenus posterior
Actions: elevate the ribs and flex and rotate the cervical region of the vertebral column to the opposite side.
sternal parts.
aortic hiatus主动脉裂孔
(T12, abdominal aorta主动脉,
thoracic duct 胸导管)
esophageal hiatus食管裂孔
(T10, esophagus食管, vagal trunks 迷走神经)
vena caval foramen腔静脉孔
系统解剖学-肌肉总结(完整版)

外侧群
示指伸肌 拇短展肌 拇短屈肌 拇对掌肌
拇收肌
小指展肌 内侧群 小指短屈肌
小指对掌肌
蚓状肌
中间群 骨间掌侧肌
骨间背侧肌
前群
髂腰肌 阔筋膜张肌
后群浅层 臀大肌
臀中肌
后群中层 梨状肌 闭孔内肌 股方肌
臀小肌 后群深层
闭孔外肌
屈肌支持带
屈肌支持带、大多角骨
屈肌支持带、头状骨和第三 掌骨
屈肌支持带及豌豆骨
第2、4、5指节指骨底 和指背腱膜
第2~4指近节指骨和指 背腱膜
股骨小转子
第2、4、5指内收,屈掌指关节、 伸指骨间关节
第2、4、5指外展,屈掌指关节、 伸指骨间关节
髋关节前屈和旋外,下肢固定 时,使躯干和骨盆前屈
髂前上棘
经髂胫束至胫骨外侧髁
紧张阔筋膜并屈髋关节
髂骨翼外面和骶骨背面
髂骨翼外面 骶骨前面骶前孔外侧 闭孔膜内面及其周围骨面
桡骨远端指骨底
屈腕、屈拇指、的掌指和指骨间 关节
桡侧腕长伸 肌
桡侧腕短伸 肌
第二掌骨底面 第三掌骨底面
伸腕、腕外展
后群浅层 指伸肌
肱骨外上髁
第2~5指中节、远节指 骨底背面(指背腱膜)
伸肘、伸腕、伸指
小指伸肌
小指中节、远节指骨底 背面
伸小指
尺侧腕屈肌
第五掌骨底背面
伸腕,腕内收
旋后肌
肱骨外上髁、尺骨上端
肱骨大结节嵴
第3~5肋骨
第1~8肋骨 上位肋骨下缘 下位肋骨上缘 胸骨内面下部
肩胛骨缘突
肩胛骨内侧缘及下角 下位肋骨上缘 上位肋骨下缘
第2~6肋骨的内面
下降舌骨
上提第1~2肋助吸气 拉肩胛骨向中线靠拢、上部纤维 提肩胛骨,下部纤维降肩胛骨
解剖学课件-上皮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上皮组织的构造特点。 2.掌握被覆上皮构造特点、分类及分布
和功能。 3.熟悉腺上皮、腺的概念。
上皮组织
Epithelial tissue
由密集排列的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构成。 分被覆上皮、腺上皮和特殊上皮三类。
功能:保护、分泌、吸收和排泄。
第一节 上皮组织
功能:有耐摩擦、抗磨损、保护、修复的作用
上皮组织
P12图1-11 复层扁平上皮
6.变移上皮
被覆上皮
特点:又称移行上皮,由多层细胞构成,其上
皮细胞形状和层数可随器官的张缩而改变。
器官容积增大时:细胞层数减少,形状变 为扁平。
器官容积减少时:细胞层数增多,形状变 为立方形。
上皮组织 变移上皮
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
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种类: 固有结缔组织 软骨组织 骨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 脂肪组织 网状组织
血液、淋巴
P14表1-3
固有结缔组织
一、疏松结缔组织
特点:细胞种类多,纤维少,排列稀疏, 基质丰富。 分布:分布广泛,位于器官间,组织间、细 胞间。 功能:具有连接、支持、营养、防御和修 复等作用。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1、单层扁平(鳞状)
被覆上皮
特点:上皮由一层扁平细胞构成。细胞扁而薄
,核椭圆形,位于中央,胞质少。
分布:
在心、血管、淋巴管内表面的称内皮。薄、 光滑,有利血液、淋巴流动。
在胸腔、腹膜、心包膜的称为间皮。 分 泌浆液,减少器官间的磨擦,有利于器 官的运动。
单 层 扁 平 上 皮
肌组织
肌纤维 肌束
骨骼肌逐级放大
一个骨骼肌纤维 一条肌原纤维
运动解剖学(肌肉)医学PPT课件

06
肌肉损伤与修复
常见肌肉损伤类型及原因
肌肉拉伤
由于过度拉伸或急剧收缩导致肌 肉或肌腱损伤,常见于运动过程
中。
肌肉挫伤
由钝性外力作用于肌肉导致的闭合 性损伤,常见于撞击、跌倒等情况。
肌肉撕裂
肌肉纤维部分或完全断裂,通常由 强烈外力引起,如运动中的猛烈撞 击。
肌肉损伤修复过程与机制
01
02
03
急性期
损伤后立即发生,包括止 血、炎症和肿胀等反应。
修复期
损伤后几天至几周内,主 要涉及再生和修复过程, 包括血管生成、纤维母细 胞增殖和胶原合成。
重塑期
损伤后数周至数月内,通 过改建和重塑使受损组织 恢复结构和功能。
运动在肌肉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促进血液循环
运动可以增加局部血液流量,有 助于清除坏死组织和炎症介质, 同时提供修复所需的营养和氧气。
04
平滑肌结构与功能
平滑肌细胞形态与分布
形态
长梭形,无横纹,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
分布
内脏器官壁内,如血管、胃肠道、支气管 等
特点
细胞间连接少,收缩时细胞长度缩短,宽 度增加
平滑肌收缩机制及调节
01 收缩机制
依赖于肌浆网内Ca2+的释放和 细胞外Ca2+的内流
02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 节
02 03
横桥摆动
横桥是一种能与肌动蛋白结合的蛋白质结构,具有ATP酶活性。在肌肉 收缩过程中,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并摆动,将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使肌 肉缩短。
肌肉舒张
当刺激停止时,钙离子被重新摄入到肌浆网中,肌钙蛋白与钙离子分离, 原肌球蛋白恢复原位,横桥与肌动蛋白分离并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肌肉 舒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肌丝位于Z线,位于I带并伸向A带。 肌收缩时,细肌丝朝向M线方向滑动,这时明带变窄,肌节缩 短。
2.横小管是肌膜向细胞内凹陷形成的小管。位于明带与暗带交
界处。
功能:将肌膜的兴奋迅速传导至肌纤维内部。
3.肌浆网 即肌浆网内特化的滑面内质网。功能:储存和调节肌 浆内钙浓度的变化。
骨骼肌 骨骼肌
2. 心肌 分布于心脏及近心
大血管处,节律性收缩, 不易疲劳。几乎无再生能 力。
心肌
3. 平滑肌 分布于内脏、
血管壁等处,收缩力弱, 较持久。再生能力较强。
平滑肌 3
一、平 滑 肌
组成:由平滑肌纤维构成
分布:内脏及血管等处
特点:收缩缓慢而持久,不受意识 支
配,是不随意肌。
平滑肌
形状 长梭形、细胞 相互嵌合成束、成 层。 核 一个,椭圆形, 成杆状、居中。 肌质 丰富,无横纹
15
三种肌组织的比较
思考:
1.如何区别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
2.何谓肌节?光镜下骨骼肌的明带、暗带在电镜下
各是什么结构组成?肌肉收缩和舒张时各有什么变化?
3. 简述闰盘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意义。
肌 束 膜 肌 梭 神 经
血 管
神 经
肌 内 膜
肌 纤 维
9
两条相邻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 称为肌节。肌节是肌原纤维的结构 和功能单位 肌节中央有M线。 肌节内分为A带和I带,A带内有H带 。 肌节有1/2I带+A带+1/2I带组成。
(二)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
1.肌原纤维 由粗肌丝和细肌丝构成。
6
二、骨 骼 肌
骨骼肌主要由骨骼肌纤维构成,它收缩迅速而有力
分布:躯干、头部和四肢, 特点:受意识支配,是随意肌。
(一)骨骼肌纤维的一般结构
形状 长圆柱形,有明暗相间的横纹 肌质 含大量肌原纤维 核 多个,靠近肌膜分布
8
肌外膜
肌外膜(epimysium):包在整 块肌肉外的致密结缔组织膜。
肌束膜(perimysium):肌外膜 深入到肌束周围的部分。 肌内膜(endomysium):每条 肌纤维周围的结缔组织膜。
第四节 肌 组 织
目的要求
掌握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光
镜形态特点
了解肌组织的共同特征及分类
1
肌肉
肌组织共同特点:
由肌细胞组成,之间有少量结缔组织
肌细胞
又称肌纤维
肌细胞膜 称肌膜, 肌细胞质
称肌浆
2
Powerful…
按结构和功能分为三类: 1. 骨骼肌 借肌腱附于骨骼
上。收缩力强,易疲劳。 再生能力差。
三、心 肌
组成:心肌纤维构成。 分布:心壁等处。 特点:节律性收缩,但不受意识支 配,是不随意肌。
心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形状 短圆柱状,有 分支,有横纹。 核 一个, 椭圆形, 居中。 肌质 丰富,细胞以 闰盘相连接。
14
*
闰盘
闰盘
核
肌膜
闰盘由相邻心肌细胞伸出短突, 互相嵌合,其间有中间连接,桥 粒缝管连接。 意义: 1)加固心肌细胞间连接。 2)细胞间小分子物质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