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法第一章
国际商法(第一章)

(二)中国民商法和经济法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经济法 是调整国家在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商法 是调整商事主体的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合议制度
2.调解制度
3.两审终审制
4.审判监督制
5.回避制度
(三)中国司法制度
? 人民法院的组织
1.最高人民法院
2.地方各级人民法院
3.专门人民法院:军事法院、海事法院、森林法院、 铁路运输法院等
民事经济案件的审判制度
(三)罗马法对英美法系的影响
(1)对教会法的影响。 教会法的主要渊源是罗马法。教会法院主要管辖有关家庭关系遗嘱继承和海事方面的案件,在这些领域中,罗马法对英国普通法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2)对商法的影响。 英国的商法同欧洲各国的商法基本一致,受罗马法的影响很大。
(3)对衡平法的影响。 为匡正普通法的不足,十四世纪英国设立了独立的衡平法院,其法官多由精通罗马法的僧侣担任,因此罗马法就渗入了衡平法。
(一)罗马法
罗马法是指罗马奴隶制国家的全部法律,即从公元前六世纪罗马国家形成时期起至东罗马帝国从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时止的整个历史时期的法律。其中主要是指从公元前五世纪罗马最早的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开始,到公元六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优士丁尼安编纂的《国法大全》为止这一时期的法律。《国法大全》集罗马法之大成,对世界法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国法大全》由四部法律汇编组成:
宋体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国际商法概述
一、国际商法的概念
国际商法是指调整国际商事组织和国际商事交易活动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国际商法 第一章 何斌锋

2、日本的公司立法
日本的公司立法可以追溯到1890年的旧商法。 1899年新商法规定了有限公司以外的其他公 司形式,1938年颁布有限公司法。
公司法制现代化,2006年5月1日开始实施公 司法典,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中最后制定 的一部公司法。
3、中国的公司立法
简单了解中国公司立法的历程 1904年光绪,公司律 1929年中华民国 公司法 后在台湾施行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2006年新《公司法》
萨洛蒙一案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该案判决后,各国相继对实质意义之一人 公司 解禁,一人公司在世界范围得到蓬勃 的发展。到1925年,面对大量存在的一人公 司,列 支敦士登首先从立法上承认一人公 司,随后,法国、德国、美国等纷纷效仿。 时至今 日,完全禁止一人公司的国家已为 数很少。
揭开公司面纱原则 ——公司法人人格的否认
商事组织,亦称“商事企业”,是指能够 以自己名义从事营利性活动,并具有一定 规模的经济组织。商事组织应符合以下基 本要求:须有自己的名称或商号;有固定 的场所或住所;拥有一定的自主支配的资 金;以营利为目的;具有一定的组织形式; 其设立手段须符合法律规定。
商号
第一节 商事组织的类型和立法取向
三、公司的种类
1、无限公司、两合公司、有限公司、股份公司、股份两合公司
三、公司的种类
2、封闭式公司和开放式公司 按照股份发行、持有和转让的方式分类 非上市公司和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3、人合公司、资合公司及人合兼资合公司 按照信用基础分类 无限公司、开放式股份公司、有限公司
4、总公司和分公司:分公司不具备法人资格 5、母公司和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
国际商法(1)

第一章1、国际商法是指调整国际商事组织和国际商事交易活动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国际商法与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的区别国际商法与国际经济法不同,国际商法不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产物,它的调整对象只是商人们的跨国商事交易和商事组织,调整对象决定了其法律性质必然是私法性的。
与国际私法不同,国际商法直接规范国际商事交易和商事组织,国际私法属于冲突规范,它只是为具有涉外因素的私法案件确定准据法。
3、国际法方面渊源包括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A国际条约中按照条约的缔约方数目划分,可以分为双边、区域性和全球性国际条约。
B国际商事惯例国际商事惯例是在长期的商业或贸易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于解决国际商事问题的实体法性质的国际惯例。
根据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某些通用的习惯做法而制定的规则。
虽然不是法律,不具有普遍的法律拘束力。
但按各国的法律,在国际贸易中都允许当事人有选择适用国际贸易惯例的自由,一旦当事人在合同中采用了某项惯例,它对双方当事人就具有法律拘束力。
4、大陆法系直接源于罗马法系。
罗马法定义:是指奴隶制国家从公元前6世纪罗马国家形成到东罗马帝国灭亡时期的全部法律。
最早的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国法大全》《查士丁尼国法大全》(《罗马法大全》)的四部分《学说便会》《法学阶梯》《查士丁尼法典》《新律》。
5、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比较1、法律分类方法不同。
大陆法系国家一般将公法和私法的划分作为法律分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划分法律部门。
英美法系则以普遍法和衡平法为法律的基本分类。
2、法律的表现形式不同。
大陆法系国家在私法方面倾向于编纂法典,英美法系主要以判例法为主要形式。
3在法律思维方式的特点方面,大陆法系的法官审理案件以成文的法律条文为依据,运用演绎型思维分析案件;英美法系的法官引证判例案审理案件,运用归纳式思维,注重类比推理。
4、在诉讼程序方面,大陆法系与教会法程序接近,属于纠问制诉讼,英美法系则采用对抗制诉讼程序。
国际商法第1章绪论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国际商法? 国际商法的特征? 2.国际商法的渊源有哪些? 3 3.商人习惯法的特点? 4.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在结构和渊源上有何 区别? 5.判例在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地位有何不 同?
6.什么是英国法的“先例约束力原 则”? 7.衡平法与普通法的主要区别? 8.两大法系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3.国内立法 国内立法作为国际商法的渊源,是指 各国制定的关于调整涉外商事交易关 系的法律、法令、条例、规定等规范 性文件。 4.判例 在英美普通法之中,判例是国家法律 的重要渊源。判例虽不是大陆法系国 家的正式渊源,但是,大陆法系国家 在司法实践中也往往参考上级法院的 有关判例,使得判例在很多场合下实 际上成了“准法律”。
“商事”并不仅仅限于商业活动。 “国际”的含义是指“跨越国境”的 意思。 现代国际商法的调整范围是非常广泛 的,已经从传统国际商法的范围:商 事组织、合同、代理、买卖、海商、 保险、票据等领域,拓展到技术贸易、 服务贸易、投资、金融、产品责任等 众多的国际经济领域。
1.1.2国际商法的渊源 国际商法的渊源是指国际商法产生的依据及其具体 的表现形式。 国际商法有四个主要渊源: 1.国际条约 国际条约或公约是指国家间共同制定的商事规范, 双边性质的称条约,多边性质的则称公约。 2.国际商事惯例 国际商事惯例是指在长期的国际贸易活动中形成的, 由某些国际组织或某些商业团体整理编纂成文的, 为广大国际商事当事人所普遍接受的贸易规则。
1.3.2英美法的结构、渊源和特点 英美法的结构、 英美法系又称英国法系、海洋法系、 普通法系,是英国中世纪以来的法律 以及受其影响或者仿此模式制定的美 国及其他国家法律的总称。 英国法的结构、 1 . 3 . 2 . 1 英国法的结构 、 特点及其 渊源 1.英国法的结构和特点 英国法分为普通法与衡平法,这种二 元性结构是英国法的一个主要特点。
国际商法-第一章

* 调整国际铁路运输关系的国际条约: 1890年《国际货约》、1951年《国际货 协》 * 有关国际货物多式联合运输的国际条约: 1980年《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协定》 * 调整国际票据关系的国际条约: 1930年、1931年《日内瓦公约》 * 关于知识产权的国际条约: 1883年《巴黎公约》、1891年《马德里协定》 等 * 关于国际商事仲裁的国际条约: 1976年《联合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仲裁规则》
三、两大法系及中国法律制度
﹡法系:(Legal Family) 法系是指根据法在结构上、形式上、历史 传统等外部特征以及法律实践的特点、 法律意识和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等因 素对法进行的基本划分。 大陆法系 普通法系 伊斯兰法系 中华 法系
△(一)大陆法系
大陆法系又称罗马法系、民法法系、法典法 系或罗马日尔曼法系,是承袭古罗马法的传 统,仿照法国和德国民法典的样式而建立起 来的各国法律制度的总称。欧洲大陆上的法、 德、意、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和拉丁 美洲、亚洲的许多国家的法律都属于大陆法 系。
△(三)两大法系的比较
大陆法系
法律 渊源 制定法
英美法系
主要采用判例法的形 式
△(三)两大法系的比较:
法官没有创制法的职能, 法官可创制法律,强 司法 审判案件没有遵循先例 调审判要遵循先例 的原则 抗辩式的审理方式, 诉讼 讯问的审理方式,法官 法官处于仲裁者的地 程序 居于主导地位 位 法的 分类 公法和私法 普通法和衡平法
二、国际商法的渊源
√法的渊源:法律产生的根据、来源及 表现形式。 △国际商法的渊源有三个:国际条约、 国际商事惯例、各国关于商事的国内 立法。
(一)国际条约:
1.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国 际组织共同缔结的确定其相互 关系中权利义务的各种协议。 2. 分类:双边条约、多边条约、 国际公约
国际商法-第一章 国际商法概述

第 一 章
国 际 商 法
3.近代商法
十七世纪以后, 十七世纪以后,随着欧洲中央集权 国家的强大, 国家的强大,欧洲各国采用各种方式把 商法纳入本国的国内法,使之成为国内 商法纳入本国的国内法, 法的一部分, 法的一部分,从而使商法失去其原有的 国际性(跨国性)。 国际性(跨国性)。
第 一 章
国 际 商 法
第 一 章
国 际 商 法
衡平法
是指14世纪以来, 是指14世纪以来,为补充和匡正普 14世纪以来 通法的不足由大法官在审判实践中发展 起来的法律体系。 起来的法律体系。 遵循“公平” 正义”的原则, 遵循“公平”和“正义”的原则, 又称“大法官法” 又称“大法官法”。
第 一 章
国 际 商 法
4、法官权限不同
一般只对缔约国有拘束力, 一般只对缔约国有拘束力,非缔约 国无拘束力。 国无拘束力。
第 一 章
国 际 商 法
案例: 案例:
A、B两国平等协商后签订边界条约划定 两国边界。根据条约X地应在A国境内, 两国边界。根据条约X地应在A国境内,但后 来B国又以X地居民与B国为同一民族为由, 国又以X地居民与B国为同一民族为由, 修改本国地图及法律,主张取消原条约, 修改本国地图及法律,主张取消原条约,行 使对X地的管辖权。两国发生争端, 使对X地的管辖权。两国发生争端,协议仲 裁。 问题: 国主张是否合法有效? 问题:B国主张是否合法有效?X地应 国还是B国管辖? 属A国还是B国管辖?
国 际 商 法
(二)国际商法与国际贸易法
国际贸易法是调整各国之间的贸易 关系以及与贸易有关的其他各种关系的 法律规范的总和。 法律规范的总和。 (1)概念不同 (2)所属范畴不同 (3)包含内容不同
第1章 国际商法概述 《国际商法》PPT课件

在现代大陆法系国家的商法中, 最具有代表性、影响力最大的是 法国和德国的商事法。1807年的 《法国商法典》和1900年的《德 国商法典》曾是许多大陆法系国 家仿效的对象,大陆法系亦是以 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 (1)法国商事法。 • (2)德国商事法。
1.3 西方两大商法体系
1.3.3 英美法系中的商法体系
英美法系国家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尽管两国在法律渊源等方面有许多近似之处,但在自身
的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体系,商法体系也不例外。
1)英国商事法 英国是传统的判例法国家,没有像大陆法那种形式意义上的商法,但在英国存在实质上的商法。可以毫不夸张 地说,大陆法系现代商法中的各项基本制度在英国法中均有类同的法律概括,这不仅表现在有关公司法、票据 法、保险法、破产法等特别法中,而且表现在对商人资格、商业组织、商事合伙、商事代理等一系列的基本规 定和定义概括中。 英国的商人法像大陆法系一样,也起源于中世纪的商人习惯法。
1.2.1 国际条约
国际条约或公约是国际商法的最 主要渊源,是国际法主体之间以 国际法为准则,为确立其相互权 利、义务而缔结的书面协议。
1.2.3 国内商事法
国际商法的主体主要是各国的自然人和法 人,国家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成为国际 商法的主体,这个特点决定了各国的国内 商事法也是国际商事行为的法律依据。
1.3 西方两大商法体系
1.3.2 大陆法系中的商法体系
1)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
2)各国的商事法
在对待商法的态度上,大陆法系 国家有两种做法:有些大陆法系 国家把民法和商法分别编成独立 的法典,即民法典和商法典。
• (1)民商合一。 • (2)民商分立。 • (3)民法与商法的适用原则。 • (4)我国民法与商法的关系。
《国际商法》第一章国际商法概论

国际因素
当事人具有不同国籍
商事行为发生在当事人一方或几方所在国 以外的国家
商事关系的对象位于当事人一方或几方 所在国以外的国家
.
国际商法的主要内容
❖ 合同法 ❖ 国际货物买卖法 ❖ 国际货物运输法 ❖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法 ❖ 票据法 ❖ 产品责任法 ❖ 公司法 ❖ 代理法 ❖ 电子商务法 ❖ 工业产权法 ❖ 国际商事争议的解决方式
.
(2)本案应以何种法律作为准据法,来确定A的行为 能力?
➢ 本案应适用我国的法律为准据法。 ➢ 国际商务活动中,往往允许当事人事先约定适用的法律,在没有约定的
.
世界两大法系及其比较
英美法系
❖ 又称普通法系,是指以英国中世纪普通法为基础发展 起来的,以英国、美国为代表,以判例法为主要特征 的法律体系。
英美法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实行判例制度。 (2) 以判例法为法的第一渊源。 (3) 法律传统上分为普通法与衡平法两大部门。 (4) 法官可以创造法律。
大陆法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他强调成文法的作用,在结构上强调法律的系统化、归类化、 法典化和逻辑性。
(2)大陆法系各国把全部法律区分为公法和私法两大部分。 (3)大陆法各国都进行大规模的法典编纂工作 (4)此外,在大陆法系,司法判决不是主要的法律渊源,而仅仅是
对法律的注释,大陆法系国家法律的效力渊源,主要是成文法, 而不是判例。在司法过程中,法官只能遵循成文法的规定办理 案件,没有立法权。
.
国际商事惯例
是指在国际商事交往中,由于长期、反复的国际 实践而逐渐形成的并得到较普遍遵守的一些商事 原则和规则。
效力:
国际商事惯例本身并不具有普遍约束力,但如果交 易双方在合同中约定适用某项商事惯例,该项商事惯例 对合同双方当事人就具有法律效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ternational Licensing Agreements
• International licensing agreements: contracts by which the holder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will grant certain rights in that property to a foreign firm to use for a period of time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in return for a licensing fee • How does this work as a business model? • Technology transfer: exchange of technology and know how between firm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through licensing
– Copyrights: legal rights to an artistic or written work – Trademarks: the legal right to use a name or symbol; that identifies a firm or its product – Patents: governmental grants to inventors assuring them of the legal right to produce, use and sell their invention for a period of years
9
Trade: exporting
• Direct: often use foreign sales agents • Indirect: use export trading companies
10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Licensing
• Definitions
16
Legal and Political Issues in Technology Transfer Agreements
• Regulated by some governments
– generally in Asia, Latin America, and the Middle East – terms restricted to benefit the developing country
7
Trade
• Boycott: a refusal to do business with certain firms on political or other grounds
8
Trade: trade in services
• Travel, banking, insurance and securities, professional services (law & architecture)
5
Trade: Government rols over trade
Tariffs: import duties or taxes imposed on goods entering the customs territory of a nation Why impose? revenue collection, protection of domestic industry, political control
14
Pro Golf Case (cont.)
• Progolf terminated the agreement. Pro Golf learned that they had not properly registered their trademark in Japan. FFA sued for breach of contract and Pro Golf counterclaimed for royalties. • Holding: Pro Golf was permitted to terminate its Japanese sales agency with FFA because it was terminable at will.
12
Protect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is a key issue for your business
• Inventory and secure your intellectual property as you would a building • Difficult, Why? • What is piracy?
18
Franchising as a form of Licensing
• Holding: After much legal maneuvering on two continents, McDonald’s was able to terminate the franchise. Dayan was able to continue his restaurants under a different name. • What is the impact of this on the franchiser?
17
Franchising as a form of Licensing
• Raymond Dayan v. McDonald’s • Facts: Dayan had franchise to operate McDonald’s in Paris. There was a serious problem with QSC (quality, service and cleanliness standards). McDonald’s wanted to terminate the franchise but Dayan objecte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
1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
Chapter 1
2
Forms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 Trade • International licensing of technology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trademarks, patents and copyrights) •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15
Pro Golf Case (cont.)
• However Pro Golf was not entitled to royalties because they had not perfected their rights to the trademark under Japanese law.
21
In re Union Carbide Gas Plant Disaster
• UC India Limited incorporated under the laws of India. 51% owned by UCC , 22% owned by the Indian government, the rest owned by Indian citizens. 1984 gas leaked from the plant. Over 2000 individuals died. Indian government passed the Gas Leak Disaster Act giving the government the exclusive right
6
Trade: Government controls
• Non-tariff Barriers: all barriers to importing or exporting other than tariffs ex. product standards • Quota: restriction imposed by law on the numbers or quantities of goods or of a particular type of good • Embargo: a total or near total ban on trade with a particular country e.g. used against Iraq in 1990
13
Pro Golf Case
• First Flight v. Pro Golf, • Facts: Pro Golf negotiated with Wynn to act as sales representative in Japan. Wynn incorporated FFA in Japan. Pro Golf entered into an agreement where FFA could use First Flight trademark. FFA tried to sublicense the trademark.
23
In re Union Carbide Gas Plant Disaster
• No, on the basis of Forum NonConveniens (inconvenient forum) the court found that UCC had limited participation in the project. Most of the witnesses and documents were in India. The Ct. of Appeals upheld the District Court. However, the UCC agreed to submit to the Indian court’s jurisdi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