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肌的结构与解剖简述
喉部的解剖结构

喉部的解剖结构呼吸道分为上呼吸道与下呼吸道。
临床上将口、鼻、咽、喉部称为“上呼吸道”;将气管、支气管及其肺内分支支气管称为“下呼吸道”。
这里重点阐述的喉部解剖结构。
1、喉头位置喉头位于颈前部、喉咽部的前方,上与喉咽部相通,下与气管相通。
喉藉韧带和肌肉,上与舌骨相连,下胸骨相连,后方与咽紧密连接。
喉于吞咽、发音或头部左右转动时,可随之向上、下、左、右移动。
喉头的位置于成人上界正对第4、5颈椎体之前,下界平对第6颈椎体下缘;女性略高于男性。
小儿比成人高,随年龄增长,喉的位置逐渐下降。
2、喉头软骨喉头以软骨为支架,包括关节和肌肉,内衬粘膜。
软骨包括3块单个的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会厌软骨,以及3块成对的杓状软骨、小角状软骨和楔桩软骨组成。
(1)甲状软骨:甲状软骨形若僧帽,前面由两块板状软骨拼成,其前角的上端向前突出,称为“喉结”,喉结上端的中央呈凹陷状,叫“甲状软骨切迹”。
甲状软骨板的后缘呈游离,向上和下各形成突起,称“上角”和“下角”。
上角较长,借韧带与舌骨大角相连;下角较短粗,其尖端的内侧面有小关节,与环状软骨构成关节。
(2)环状软骨:在甲状软骨的下方,构成喉头的底座,也是气管的开口,前部较狭扁,叫“环状软骨弓”,后部较宽,叫“环状软骨板”。
弓的位置平对第6颈椎,是颈部重要的体表标志。
板的上缘有一对小关节面,与杓状软骨相连。
环状软骨的下缘与气管相连,是气管软骨支架中唯一完整的软骨环,对支撑气管上口的张开起着重要的作用,若受到损伤,可引起气管上口狭窄。
(3)杓状软骨:是一对略呈三角形的软骨,尖向上,底向下,与环状软骨板下缘构成“环杓关节”。
杓状软骨基底向前方突起,称“声带突”,有声韧带附着,向外侧较钝的突起叫“肌突”, 是喉肌的附着处。
(4)会厌软骨:是上宽下窄呈叶片状的软骨,下端狭细部称“会厌软骨茎”,附着于甲状软骨前角的内侧面;舌面稍拱起对向舌根和舌骨,喉面稍凹对向喉前庭。
会厌舌面的上部与舌根的粘膜形成位于中线的“舌会厌正中襞”,与舌根两侧的黏膜形成“舌会厌外侧襞”。
喉的应用解剖及生理

声门下区
声门下区主要功能是调节 空气流量和保护下呼吸道。
02
喉的生理功能
发声功能
发声功能
喉是产生声音的器官,声带是发声的核心结构。 当气流通过声带时,引起声带的振动,产生声音 。声带的长度、厚度和张力等因素决定了声音的 音调、音量和音质。
音量
气流的强度和声带的张力共同决定了声音的音量 。气流强度越大,声带张力越高,产生的声音音 量越大。
喉的应用解剖及生理
• 喉的应用解剖概述 • 喉的生理功能 • 喉的应用解剖细节 • 喉的生理机制 • 喉的应用解剖与生理的关系
01
喉的应用解剖概述
喉的外部结构
喉的位置与形态
喉位于颈前部,上起自第3-4颈椎前 方,下至第6-7颈椎前方,呈上窄下 宽的锥形。
喉的皮肤与浅在组织
喉部皮肤薄而松弛,富有皮脂腺和汗 腺,容易发生疖肿。
VS
详细描述
喉部结构中的会厌能够自动关闭喉腔,防 止食物和异物进入呼吸道。此外,喉部结 构还能够通过咳嗽反射等机制,清除呼吸 道内的异物和痰液,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和 清洁。
THANKS
感谢观看
喉的内部结构
喉腔的构成
喉腔是由喉壁围成的管腔,喉壁由粘膜、粘膜下组织、骨骼 构成。
喉粘膜的构造与功能
喉粘膜富含感觉神经纤维,对刺激敏感,能分泌少量粘液, 有润滑作用。
喉的功能分区
01
02
03
声带区
声带是成对的,位于喉室 的中央,主要功能是发声。
室带区
室带位于声带以上,主要 功能是协助发声和音调调 节。
呼吸与喉的应用解剖关系
总结词
喉的结构对呼吸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详细描述
喉部结构中的声门裂是呼吸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调节空气流量和压力,以适应呼 吸的需要。此外,喉部结构的形态和位置也会对呼吸功能产生影响,如喉部位置过高或
喉的应用解剖学

38
两侧声襞、杓状软骨底和声带 突之间的裂隙称声门裂(声门),呈 等腰三角形,是喉腔最狭窄的部位。 前2/3位于两侧声襞之间,称膜间 部,与发音有关,为喉癌、声带小结 和息肉的好发部位;后1/3位于两 侧杓状软骨之间,称软骨间部,是 喉结核的好发部位。
6、杓斜肌:位于杓横肌的后面,起自一侧的杓状软骨肌 突的背部及外侧缘,止于在对侧杓状软骨尖部。其作用是与 杓横肌共同使声门裂变窄,还可缩小喉口。
31
7、杓会厌肌和甲会厌肌: 32
喉肌的功能分类
1、声带紧张肌:环甲肌、环杓后肌、杓肌 2、声带驰缓肌:甲杓外肌和声带肌。 3、声门开大肌:环杓后肌。 4、声门缩小肌:杓横肌、杓斜肌、环杓侧肌、 甲 杓肌、甲杓斜肌。 5、喉口和喉前庭扩大肌: 甲状会厌肌。 6、喉口和喉前庭缩小肌: 杓状会厌肌、杓横肌、杓 斜肌。
前庭襞由室韧带和少量肌纤维为基础的粘膜皱襞,前端 附着于甲状软骨前角内面,甲会厌韧带的下方,后端附着于 杓状软骨声带突的上方。其游离缘在声带外侧,与声带游离 缘相平行,随声带活动而活动。
36
声襞(声带)是由粘膜、韧带和声带肌构成。两侧声带 前端相融合成声带前联合(声带腱),附着于前庭襞前端 下方。成年男性距甲状软骨上切迹约8.5mm,成年女性 稍高,约6.5mm。后端附着于杓状软骨声带突,两侧杓 状软骨内侧面之间的粘膜称声带后联合。
20
弹性圆锥外侧面凹陷,与环杓侧肌和甲杓肌接触。前 部纤维垂直增厚称环甲正中韧带(圆锥韧带)。
圆锥韧带可作为喉急性阻塞时,为了急救的切开部位。 两侧环甲动脉 吻合弓越过环甲膜 并发出穿支入喉, 当急救切开环甲膜 时,勿伤此动脉弓。
喉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

喉部感觉神经来自颈神经丛,运动神经来自迷走神经 和喉返神经等。
02
喉的生理学
喉的呼吸功能
1 2
呼吸功能
喉作为呼吸道的一部分,具有维持正常呼吸的作 用。当空气通过喉部时,声门起到调节气流的作 用,确保呼吸顺畅。
声门调节
喉部中的声门能够根据呼吸需求进行开闭,控制 气流量,以适应不同的呼吸模式,如吸气和呼气。
03
喉的疾病与治疗
喉炎
急性喉炎
01
由于感染、过敏、吸入有害气体等原因导致喉部黏膜的急性炎
症,表现为喉咙疼痛、声音嘶哑等症状。
慢性喉炎
02
由于长期吸烟、饮酒、吸入有害气体等原因导致喉部黏膜的慢
性炎症,表现为喉咙干燥、异物感等症状。
治疗
03
喉炎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雾化吸入、激光治疗等,根据
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声带小结
01
声带小结是由于长期用声不当或 过度用声导致声带黏膜局部增生 ,表现为声嘶、发音疲劳等症状 。
02
治疗:声带小结的治疗主要包括 药物治疗、声带休息、雾化吸入 等,对于较大的小结可以考虑手 术治疗。
声带息肉
声带息肉是由于长期炎症刺激或用声 不当导致声带黏膜局部增生,表现为 声嘶、发音疲劳等症状。
喉部皮肤薄而松弛,与深层组织之间 有疏松结缔组织,喉结处尤为明显。
喉的内部结构
喉腔
喉部中央的空腔,由喉前庭、喉中间腔和声门下腔组成,是发声、 呼吸和吞咽的通道。
声带
位于喉腔中部,由粘膜和声韧带组成,是发声的主要结构。
梨状窝
位于甲状软骨板内面两侧的深凹,是食道入口的两侧开口。
喉的肌肉与韧带
01
喉内肌
喉解剖

、
、
。
喉解剖
一、喉的应用解剖
喉是呼吸的重要通道,又 为发音器官。
位于颈前正中; 上端为会厌上缘,与喉咽
相通; 下端为环状软骨下缘,连
接气管。 是由软骨、肌肉、韧带、
纤维结缔组织和黏膜构成 的锥形管腔。
(一)喉 软 骨
单块软骨 会厌软骨 甲状软骨 环状软骨
成对软骨 杓状软骨 小角软骨 楔状软骨
气管上连环状软骨下缘,下端入胸腔; 气管由16-20个马蹄形软骨环和弹性结缔组织连接而成,其软
骨环缺口处向后,被软组织所封闭,并与食管前壁紧密相贴 。气管内衬黏膜。
在相当于第五胸椎平面气管隆突处分为左、右主支气管。主 支气管结构与气管相似。主支气管向下分为肺叶支气管。
成人右主支气管粗短,长约2.5cm,与气管纵轴的延长线呈 25°,因而异物易落入右主支气管。
声门上区
指声带平面以上的区域,包括 喉前庭、室带、喉室。
喉前庭:位于喉入口和室带之 间。
室带:也称假声带,左右各一 ,位于声带上方并与之平行, 呈淡红色。
喉室:介于室带和声带之间的 梭形腔隙。内有黏液腺分泌黏 液,以润滑声带。
声门区
为两侧声带之间的区域; 声带位于室带下方,左右各
① 食管入口是食管最窄部位,异物最易嵌顿此处; ② 主动脉弓横过压迫食管左侧壁处; ③ 左支气管压迫食管前壁处; ④ 食管穿过横膈裂孔处。
食管自上而下蠕动,利于食物进入胃; 摄入物质的通道; 排泄器官(呕吐); 分泌黏液等保护作用。
练习题
1.咽的错误描述是:
A.吞咽作用 B.分为三腔 C.共鸣 D.软骨构成 E.呼吸作用
(二)喉 肌
分喉外肌、喉内肌两组: 1. 喉外肌:位于喉的外部,将喉与周围结构相连,作用是使
ENT解剖(喉)

喉弹性膜
• 为一宽阔的弹性组织,左右各 一,被喉室分为上下两部,上 部称为方形膜,下部称为弹性 圆锥。
2020/8/12
方形膜
• 位于会厌软骨外侧缘和小角软骨、 杓状软骨声带突之间,上下缘游离 ,上缘构成杓会厌韧带,下缘形成 室韧带,其表面覆盖粘膜分别为杓 会厌襞和室带。方形膜的外侧面为 粘膜覆盖,形成梨状窝内壁的上部 。
2020/8/12
声门下区
• 是声带以下的喉腔部分,其下 界相当于环状软骨下缘,声门 下区和气管相连。
2020/8/12
声门区:glottc portion
声 带vocal cords男20~25㎜.女15~20㎜ 前连合recommissure 后连合postcommissure 声门裂true glottis—喉和气道最窄处.
声门下区:
从声带游离缘下 1cm处开始.
infraglottic portion
粘膜下结缔 组织疏松。
喉阻塞
laryngemphraxis
喉20矢20/8状/12切面图
声门裂
会厌
喉上面观
室带
梨状窝 声门裂 纤维镜下喉 上面观20正20/8常/12像
舌根 会厌谷
声带
环后隙
喉上面观
喉前庭
发声相 喉口
室 带false vocal cords
喉
喉 室laryngeal ventricle
前
杓区和杓会厌襞粘膜下结缔组织疏松
庭
杓
会
喉入口
厌
襞
2020/8/12
喉 室
喉上面观
喉额状切面后面观
声门区
• 是两侧声带之间的区域,包括两侧 声带、前连合和后连合。声带由粘 膜、声韧带、肌肉(甲杓肌)组成 ,位于室带之下,左右各一。两侧 声带外展时声门区出现一个等腰三 角形的裂隙,称为声门裂。其前端 为前连合,后端为后连合。
喉应用解剖与生理功能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 喉部病变, 可能需要进 行手术治疗
康复治疗: 术后进行康 复治疗,帮 助患者恢复
喉部功能
喉部手术
手术类型:包括喉切除术、 喉成形术、喉重建术等
A
手术方法:包括开放手术、 微创手术、激光手术等
C
B
手术目的:治疗喉部疾病,如 喉癌、喉狭窄、喉软骨损伤等
D
手术风险:包括出血、感染、 喉功能障碍等
喉部康复训练
适应症:喉部手术 后、喉部损伤、喉 部疾病等
目的:帮助患者恢 复喉部功能,提高 生活质量
方法:包括呼吸训 练、发声训练、吞 咽训练等
注意事项:遵循医 生建议,循序渐进, 避免过度训练
谢谢
喉的生பைடு நூலகம்功能
发声原理
声带振动:声
1 带在气流的作 用下产生振动, 发出声音
声带闭合:声
2 带在发声过程 中保持闭合, 防止气流泄漏
声带紧张度:
3 声带紧张度影 响声音的音高 和音色
声带长度:声
4 带长度影响声 音的音高和音 色
声带厚度:声
5 带厚度影响声 音的音高和音 色
声带弹性:声
6 带弹性影响声 音的音高和音 色
喉的肌肉和神经
喉肌:包括环甲肌、环杓 后肌、杓间肌、杓横肌、 杓斜肌等,主要作用是调 节声带紧张度和开闭
喉肌和神经的相互作用: 喉肌在喉神经的支配下, 协调运动,完成发声、呼 吸等功能
喉神经:包括喉上神经、 喉返神经、喉下神经等, 主要作用是支配喉肌运动 和感觉
喉肌和神经的损伤:喉肌 和神经的损伤可能导致发 声、呼吸等功能障碍,需 要及时治疗和康复训练
喉应用解剖与生理功能
演讲人
目录
01 喉 的 解 剖 结 构 02 喉 的 生 理 功 能 03 喉 的 应 用
喉解剖及临床

患者需空腹,以免检查中呕吐。检查前需进行鼻腔清洁。
检查前准备
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医生将纤维喉镜从鼻腔导入,经鼻咽部进入喉部。
检查方法
可详细观察鼻腔、鼻咽部及喉部病变情况,并可进行活检、治疗等操作。
观察内容
05
CHAPTER
喉部手术操作与注意事项
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喉癌等喉部病变,经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者。
手术效果评估
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病变是否复发以及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随访观察
06
CHAPTER
临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减轻喉部水肿,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
01
患者症状
急性起病,喉部疼痛,声音嘶哑,发热,呼吸困难等。
02
诊断依据
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喉镜检查,可见喉部黏膜充血、肿胀,声带活动受限。
治疗
04
CHAPTER
喉部检查方法与技巧
检查方法
医生一手持间接喉镜,一手用纱布包裹舌前部,轻轻将舌拉向外下方。嘱患者发“衣”音,使会厌上抬,暴露喉部。
检查前准备
向患者说明检查过程,取得合作。患者需正坐,头稍后仰,张口用鼻深呼吸。
观察内容
观察喉部粘膜颜色、声带活动情况、有无新生物等。
检查前准备
患者需空腹,以免检查中呕吐。检查前需进行口腔清洁。
03
02
01
声音嘶哑、咳嗽、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
症状
通过病史、症状、体征及喉镜、影像学等检查进行诊断。
诊断
手术切除肿瘤,配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晚期患者可考虑姑息性手术或放化疗。
治疗
喉部疼痛、出血、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
症状
根据外伤史、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可确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喉肌为横纹肌,主要作用是紧张或松驰声带,以调节发音时振动频率和振幅,缩小或扩大声门裂或喉口,以调节气量。
1.环甲肌起自环状软骨弓的外侧面,扇形向后上方止于甲状软骨的下缘,此肌作用为使甲状软骨前倾,紧张声襞。
2.甲杓肌起自甲状软骨前角的内面,分为内、外侧部,外侧部止于杓状软骨的外侧面、肌突;内侧部止于声带突,位于声襞内,特称声带肌。
外侧部收缩时可使声门裂缩小,内侧部收缩时可使声襞松驰。
3.环杓后肌起自环状软骨板的后面,纤维行向上外方,止于杓状软骨的肌突,此肌收缩时,牵引肌突向后,声带突转向外侧,开大声门裂。
4.环杓侧肌起自环状软骨弓的上缘和外面、斜向后上方、止于杓状软骨的肌突,此肌收缩使肌突向前,声带突向中线靠扰,缩小声门裂。
5.杓斜肌起自杓状软骨肌突,斜向上行,两侧交叉止于对侧杓状软骨尖。
6.杓横肌在杓状软骨的后面,杓斜肌的深面,肌束横行,连接两侧杓状软骨。
上述二肌收缩,使两侧杓状软骨靠近,关闭声门裂。
7.杓会厌肌位于杓会厌襞内,此肌收缩,可缩小喉口。
综合所述,可将喉肌的主要功能归纳如下:声带紧张:环甲肌和环杓后肌声带松弛:甲杓肌和环杓侧肌声门裂开大:环杓后肌声门裂缩小:杓横肌、杓斜肌、甲杓肌和环杓侧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