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主创新的现状问题及其成因

我国自主创新的现状问题及其成因
我国自主创新的现状问题及其成因

编者按:

我国已经进入可以更多地依靠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但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总体上讲,整体创新能力不高,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缺乏创新的动力和机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背景,也有政策导向的问题;既有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有认识和理念上的误区,但主要是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和政策环境。

一、基本情况与判断

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表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居于发展中国家前列,但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当前,我国已经具备自主创新的基础和条件,到了可以更多地依靠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主要表现是:

首先,建国50 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初步建立,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大为增强。2005年,我国GDP居世界第四位,财政收入突破3 万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 万多亿元,有能力增加技术开发投入。

其次,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生物、纳米、航天等重要领域的研究开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水平,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实力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我国拥有充足的科技人力资源。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3850万人,研发人员总数达109 万人,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研发投入总额已跃居世界第六位。

第三,经过多年的自主研究开发和引进国外技术装备,产业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国内企业集成国内外技术资源的能力在提高,为以我为主组合技术资源进行技术创新和开发新产品打下了一定基础,为消化吸收创新提供了必要条件。

第四,巨大的国内市场资源为自主创新成果提供了宽广的应用舞台。对一个技术水平落后的发展中大国来说,自主创新成果必须找到自己的应用者才能生存和发展,而其主要应用者是本国市场。13 亿人口大国的市场既具规模性,幅员辽阔、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市场又颇具差异性,这为我国的各类型、各层次自主创新活动提供了最宝贵的市场需求动

力。

第五,我国已经具备大规模制造能力和产业配套条件① 。大规模制造能力意味着巨额研发费用可以被有效分摊,使自主创新具有成本上的可行性,研发投资的回收更有保障。这是在技术成熟产业中从事核心技术研发的重要条件。目前,我国已有100 多项重要的制造业产品的产量居全球第一,还有更多的产品生产已经达到了能承受巨额研发费用的规模。这就为我国诸多产业从制造环节向核心技术研发环节拓展创造了重要条件。近年来,我国一些重要产业和产品的配套能力得到显著增强,有些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一旦国内企业在核心技术上有突破,就有现成的产业链支撑其产业化和市场化过程。

第六,对外开放为开放式研究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自主创新是在开放条件下的创新。在经济全球化和扩大开放的背景下,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科技成果,扩大和深化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当大批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对跨国公司的创新资源和技术资源应加以吸收和利用。经过多年竞争和积累,国内企业集成国

内外技术资源的能力在提高,为以我为主组合技术资源进行技术创新和开发新产品打下了一定基础。

二、自主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总体上讲,我国整体创新能力不高,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缺乏创新的动力和机制。

(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尽管我国各个产业的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个别产业在国际上也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但总体来看,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仍然较弱,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多数产业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末端,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和工业增加值率都还比较低,产品附加值也很低。

首先,我国产业技术中的核心专利技术少。我国近半数发明专利申请来自国外,其中绝大部分集中在移动通讯、无线电传输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在高技术领域,美国、日本拥有的专利占世界专利总量的90%左右,包括中国在内

的其他国家仅仅占有10%左右② 。由于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我国不少行业存在产业技术空心化的危险,成为我国产业进一步发展和进入国际市场的瓶颈。

其次,我国工业生产所需的大量技术装备,特别是高端产品主要依赖于进口。我国作为工业品的出口大国,生产装备特别是技术装备水平还比较差。装备制造业虽然规模较大,但真正体现行业竞争力的高精尖加工工艺和重大技术装备仍然比较薄弱。市场急需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技术装备和产品严重短缺,一些国民经济和高技术产业领域所需的重要装备依赖进口。中国的高端医疗设备、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和光纤制造设备,基本从国外进口;石化装备的80%,轿车制造装备、数控机床、先进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的70%依

赖进口① 。我国每年8 万多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有70%是用于购置设备,而其中又有60%依赖于进口。目前,我国技术的对外依存度超过50%,也就是说

一半以上的技术需要从国外引进。

(二)引进技术消化再创新能力薄弱,引进技术没有与自主创新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结合起来

我国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长期缺乏足够重视,只引进而不消化吸收,成为产业技术进步的一个老大难问题。2004 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投入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经费比例仅为1 : 0.15,而日韩两国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比例均保持在1 : 5?8②左右。近几年,一些重点产业用于消化吸收的经费还有相对下滑的趋势。例如,20 04年软件产业消化吸收比只有,低于2000年的;纺织行业的消化吸收比只有,并且在1998 至2003 年间,消化吸收比最好的年份也只有③ 。由于消化吸收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导致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薄弱,严重影响了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

我国企业创新能力已经有了较大提高,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然薄弱,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总体上看,我国企业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仍比较薄弱。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0.7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只有0.56%,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核心知识产权① 。同时,企业之间科技资源低水平重复严重,同一课题,重复立项,重复投资。在基础性研究、行业共性技术研发方面,企业间没有广泛建立和形成技术创新的战略联盟或协作关系。

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的科研能力,实现产学研紧密结合,对于推动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产学研的结合还不紧密。科

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科技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资金,得到企业资金支持的较少。企业对目前“产学研”结合中企业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很不满意。企业认为国家的经费偏重于支持高校,而高校搞出来的成果往往市场性不强,成果转化困难。大学、科研机构往往只注重技术指标的先进性,忽视了市场需求。“产学研”,“产”在前,没有“产”,“学”、“研”就失去了动力和方向。

同时,无论是生产型企业,还是转制科研院所,都注重现实经济效益,对关系国家竞争能力和企业长远利益的共性、关键性、前瞻性技术研究重视不够。

(四)人、财、物投入严重不足

尽管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是世界第二位,但与其他国家相比,特别是在相对指标(如每万名劳动力拥有的R&D 人员)方面,差距仍十分明显。投入不足是长期困扰我国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制约因素。20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R&D/GDP—直徘徊在0.6%?0.7%左右,2004年上升为1.23%, 2005年是 1.3%。当前,我国尚未建设形成有利于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大型科研设施以及科研资料、科学数据等严重匮乏、分散落后,并且还存在着盲目重复购置、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没有形成社会共享机制。由于缺乏国家层次上的整体规划和政策引导,无法实现科技资源的有效共享,科技人员难以及时了解和掌握国际国内最新科技文献和数据,无法有效利用先进科研设施。

三、成因分析

造成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背景,也有政策导向的问

题;既有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有认识和理念上的误区,但主要是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和政策环境。

(一)市场体制不完善,没有形成有效推进自主创新的体制和制度环境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没有形成公平竞争和讲究诚信的市场环境。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尚不完善,尚未建立起有利于自主知识产权产生和转移的法制环境。整个社会缺乏创新的文化氛围,培育创新人才和创新精神,尊重个性、恪守诚信、公平竞争、激励探索、提倡冒尖、宽容失败的良好的创新文化和创新环境还没有形成。

(二)政府作用和政策没有发挥好,有时甚至成为自主创新的障碍虽然全国上下普

遍重视和强调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但有些地方和部门并没有把技术进步和创新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地位。1.科技与经济结合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科学技

术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一直是我国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症结。虽然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20 多年,科研力量的主体已经进入国民经济主战场,但是高层次的科技与经济结合的体制问题,深层次的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机制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与科技相互促进的新型的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还有待于建立和

2. 政府在产业发展中职能越位和缺位的现象并存。目前,各级政府仍然管了许多不应该管又管不好的事,而不少应该由政府管理的事却没有管好。政府在产业发展中职能越位和缺位的现象并存,制约了产业和企业的创新能力。职能越位表现在政府(主要是地方政府)部门过多地运用行政权力,干预企业经营活动,使市场机制发生扭曲,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创新环境;职能缺位则表现在政府对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缺乏统一规划,对支持产业创新的政策缺乏系统研究,对产业创新提供服务的功能弱化等。

3. 相关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缺乏协调机制,影响了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和产业的发展。

在宏观管理体制上尚未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的决策体制和组织机制,体制分割已严重地影响到国家统一意志的达成和重大技术创新活动的有效组织,明显地削弱了国家科技的组织动员能力和协同集成能力,特别是长期以来条块分立、相互封闭的行政管理格局始终未能得到根本解决。在决策体制上,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难以在国家整体目标上形成一致和分工合作的机制,存在着以部门利益代替国家利益的倾向。决策权与责任不对等,没有形成与事权相一致的责任追究制度。在资源配置上,竞相争取财政资金,按各自的条条块块分配,造成在很多领域国家资金的重复配置和浪费。在重大科技项目的组织上,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投资政策、贸易政策、消费政策之间没有形成有机的衔接,甚至存在着相互矛盾和抵触的现象。与许多国家相比,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的最大问题不是过于集中,而是比较分散。例如,软件产业管理体系涉及多个部委,使权力和资源相对分散,增加了相互协调、配合的难度,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相关扶持政策的落实力度。

4. 国家对一些重要产业缺乏对自主创新的总体部署和有效安排。部分战略性产业发展未能妥善处理好近期与远期、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难以形成统一的战略部署,也难以形成完整的创新链条。同时,共性技术的研发问题很突出,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不够。

5. 现行政策体系与支持自主创新导向不协调。我国产业创新的体制、机制还很不完

善,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受到很大制约。现行的政策体系,基本上以支持GDP增长为主,缺乏支持自主创新的明晰导向。特别是,有些政府部门把有限的资源用于规模扩张、增长速度,实际操作中对自主创新是抑制性的,对技术引进却是鼓励性的。主要表现是:

政策体系结构不够合理;政策设计缺乏公平性;政策制订缺乏适应形势变化的调整机制;部分政策目标支持创新的导向不明确。

6. 政府资金投入使用效率不高,重复浪费严重。目前,管理科研经费的部门主要有发改委、科技部、科学院、教育部、基金委以及一些相关部委,但部门间协调不够,导致科研经费不能合理、有效地使用。各方面科技力量自成体系、分散重复,宏观统筹协调能力薄弱,科技资源配置分散重复,整体运行效率不高。一方面是资源不足,另一方面又是资源的重复,浪费非常严重① 。例如,某种卫星接收站,美国只建设了16 座就足够使用,而中国两年前就已有30 座,仅北京就有8 座,今后还可能再建50 座。在发达国家,大型科学实验设备利

用率比中国高5倍到6倍。由于多头管理,部门分割、行业分割、条块分割严重,科技资源配置方式、评价制度等不能适应科技发展新形势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

(三)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创新的动力机制有待完善我国企业研发机构数量较少,研发能力不足。在“产学研”结合中,企业基本处于从属地位。企业普遍重生产轻研究开发,重引进轻消化吸收,重模仿轻创新,创新层次低,高端发明少。很多企业处在有“制造”无“创造”、有“产权”无“知识”的状态,一些企业甚至靠仿造和假冒生存② 。

我国还没有形成真正能保护企业家利润动机的机制和规则。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制度和利益机制不健全,导致生产经营中的短期行为。重当前、轻长远,缺乏通过自主创新做强做大企业并实现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四)大学和科研院所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机制不健全

目前,大学的科研力量还比较分散,科研工作缺少长期、持续发展的综合目标;科研规划与重点项目的整合程度不高,难以实现科技资源和成果共享,低水平重复的现象还时有所见;大学现有技术创新平台的综合性、交叉性、集成性以及国际化程度普遍较低,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得不到强有力的投入和支持,科学研究、学科发展缺乏核心竞争能力;科研成果转化的资金匮乏,只有不到10%的科研成果或专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③ 。多年来,科研机构的研究开发活动,存在着单纯的技术导向倾向,注重技术参数、指标的先进性,但对市场需求和规律缺乏把握,其成果往往不具有市场能力。1999 年开始的科研院所转制的总体情况是好的,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生存压力,有些科研院所转制后科技活动的规模和水平出现较大下滑,短期行为严重,主要集中搞一些“短平快”的项目,忽视对基础性、共性技术的研究,影响发展后劲。

(五)学术腐败严重

社会上的过度追求名利和浮躁之风,也对科学界造成冲击。近年来,腐败和造假行为已经蔓延到教育界和学术界。一些人急功近利,科研成果粗制滥造,不顾科研工作的职业操守,弄虚作假,欺骗社会大众。学术腐败猖獗不仅是学者个人道德问题,更是一个社会转型时期的结构性和体制性问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