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学3章 康复评定第三节 认知功能评定

合集下载

康复评定认知功能评定课件详解演示文稿

康复评定认知功能评定课件详解演示文稿
第二十四页,共53页。
第四节 失认症评定
失认症:指大脑损伤后,在没有感觉障碍、智 力障碍或语言障碍的情况下对先前已知视觉、 听觉、触觉等感觉途径获得的信息辨认能力损 害。
第二十五页,共53页。
视觉失认:患者对视觉范围内的空间位置、 几何图形、物体、颜色、容貌的等不能辨别 起名称和作用,但一经触摸则常能说出。
第三十六页,共53页。
1)责任病灶:优势半球或非优势半球的顶叶,特别是顶 叶下部。
2)评定方法: A.拼图:①WAIS动作性检查;②Kohs’ block design立
方体图形组合。 B.立体模型组合:①用火柴棒组合图形;②模仿几何图形。 C.自发绘画:如画房子、人物、钟表等。 D.写字:如自发写物体名字、听写等。
第四十六页,共53页。
注意事项
1. 心理测验是标准化工具,因此评定者应该是接受过 专门培训的专业人员。
指运动记忆的储存受到破坏,导致运动 记忆的计划和编排障碍。患者不能执行运 动口令,不能按口令徒手表演使用某一工 具的活动,但如果交给患者某一常用工具, 则可自动做出使用该工具的动作。
第二十九页,共53页。
1)责任病灶:优势半球顶下小叶、两侧 半球前运动区、躯体运动中枢及胼胝体 等神经加工传导通路中任何部位的损伤 均可引起意念运动性失用。
第十七页,共53页。
一、记忆的基本环节 识记
是识别和记住事物积累知识经验的过程; 保持
是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
再生(recall、reproduction)
是对经历过的事物和体验以原貌再现的过程;
再认(recognition)
指在某种刺激下重新回想起已经历过的事物或体验的 过程。
记忆类别 信息储存时间
脑内可能有的神经机制

中医康复学康复评定之认知功能评定

中医康复学康复评定之认知功能评定
● 注意功能的评定方法包括反应时检查、等速拍击试验、轨迹连线测验、 “ A ”无意义文字测验、听运动检查法、数字复述、连减或连加测验、删 字测验等。
记忆功能评定
05
●记忆( memory )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一种反映,包括长时记 忆、短时记忆和瞬时记忆三种。记忆功能是人脑的基本认知功能,脑损伤 或情绪及人格障碍患者常出现记忆功能障碍。
● 当病变损伤在大脑皮质时,可引起认知功能的障碍,出现意识改变、记忆 障碍、听力理解异常、空间辨别障碍、体象障碍、失用症、忽略症、失认 症、皮质盲、智能减退等表现。病变部位不同,可有不同的表现。如额叶 病变时可引起记忆、注意和智能等方面的障碍;顶叶病变时可出现空间辨 别障碍、失用症、躯体失认、忽略症和体象障碍等表现;范围广泛的大脑 皮质损伤可出现全面的智能减退甚至痴呆。
● 这些感觉记忆包括很多内容,如与 视觉信息有关的映象记忆和与听觉 信息有关的同声记忆等。感觉记忆 可以储存大量的信息,但只能保留 短促的时期,通过对各种信息的接 受、加工、分析、提取与利用,完 成了大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本质 的反映过程。认知功能是大脑皮质 的高级活动,包括感觉、知觉、注 意、记忆、理解和智能等。成人的 认知功能发育完善,当大脑损伤时, 可引起感觉输入的异常,从而出现
表2-16 简易精神状态速检表(MMSE)
● *按卡片上书写的指令动作(闭眼睛)。
● **辨认:出示手表问是不是刚才让他看过的物品,评分低于上述标准即可 考虑痴呆。
●评定痴呆的标准:根据文化程度而不同,文盲 <17 分,小学程度 <20 分, 中学以上程度 <24 分。
● 简易精神状态评定可以对患者一般认知功能有大概的了解,但单凭该检查 不能诊断痴呆或其他认知障碍,一些痴呆患者评分可能较高,而一些无痴 呆患者可能评分偏低。因此,有些具体分数的变化可能比总分更有意义。

感知与认知功能评定 康复护理学 教学PPT课件

感知与认知功能评定 康复护理学 教学PPT课件
评定 三、认知功能评定
一、感觉功能评定
❖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个别 属性的反映,个别属性有大小、形状、坚实度、湿 度、气味、颜色、声音等。
❖ 通常将感觉分为特殊感觉和一般感觉,特殊感觉包 括视、听、嗅、味等,一般感觉也称躯体感觉,包 括浅感觉、深感觉和复合感觉,是康复护理评价中 最重要的部分。
一、感觉功能评定
(二)感觉评价的方法
❖ 感觉正常 ❖ 感觉减退 ❖ 感觉消失 ❖ 感觉过敏 ❖ 感觉倒错
一、感觉功能评定
(一)感觉评定的方法
❖ 浅感觉:痛觉、温度觉、触觉 ❖ 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振动觉 ❖ 复合感觉:两点辨别觉、图形觉、实体觉
一、感觉功能评定
(二)感觉评定的方法
❖ 浅感觉:痛觉、温度觉、触觉 ❖ 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振动觉 ❖ 复合感觉:两点辨别觉、图形觉、实体觉
❖ 注意力障碍 ❖ 记忆力障碍 ❖ 推理/判断问题障碍 ❖ 执行功能障碍 ❖ 其他
三、认知功能评定
(二)认知功能评定方法
❖ 认知功能评定量表:MMSE、LOTCA ❖ 注意力评定:数字测验、Stroop字色干扰、日
常注意力测验 ❖ 记忆力评定:Rivermead行为记忆能力 ❖ 执行功能评定:MOCA
❖ 意念性失用 ❖ 意念运动失用 ❖ 运动性失用 ❖ 穿衣失用 ❖ 结构性失用
三、认知功能评定
❖ 认知是指人脑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中,对 感觉输入信息的获取、编码、操作和使用的过 程,是输入、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 这一过程包括直觉、注意、记忆及思维等。
三、认知功能评定
(一)认知障碍表现
二、知觉功能评定
❖ 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各部分及属性的整体反应。知 觉障碍是在感觉系统输入完全正常的情况下,对感 觉刺激的辨别出现错误的现象。

康复评定学课件认知功能评定

康复评定学课件认知功能评定

康复评定学课件认知功能评定一、内容综述当我们谈论认知功能时,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大脑如何思考、学习和记忆。

认知功能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帮助我们理解周围的世界,解决问题做出决策。

今天我们要深入了解的,就是关于认知功能的评定。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认知功能评定,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方法,评估我们的认知功能是否健康,是否有所损伤,以及损伤的程度。

这就像是在检查我们的大脑是否运行正常,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修理。

这种评定对于康复医学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帮助医生了解病人的恢复状况,从而制定出更有效的康复计划。

1. 认知功能评定的意义大家都知道,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脑子好不好使,反应快不快,记忆力强不强,这些都是我们认知功能的表现。

对于经历了疾病或受伤的人来说,特别是那些影响了大脑功能的疾病或伤害,他们的认知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

这个时候认知功能评定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它就像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出患者的脑子是否像之前那样运作正常。

而且通过认知功能评定,医生和康复师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为他们制定更合适的康复计划。

这就像是为患者量身定制一套恢复认知功能的方案,让他们能够更快地回归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所以认知功能评定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测试,它更是帮助患者找回自信、重拾生活乐趣的重要工具。

2. 认知功能评定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康复治疗中,认知功能评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对于经历过疾病或受伤的患者来说,恢复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还包括大脑的认知功能。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在事故后身体逐渐康复,但他的记忆力、注意力或思维能力没有恢复,他的生活质量还是会受到很大影响。

认知功能评定就像是康复治疗中的“导航仪”。

它帮助我们了解患者的认知功能状况,比如记忆力、思考速度等。

通过这一评定,康复治疗师能够更精准地找出患者的弱点,为患者量身定制最适合的康复方案。

比如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患者,我们可以设计一些专门的训练来提高他的注意力。

康复护理学第三章康复评定认

康复护理学第三章康复评定认
评估患者的基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工具性日常 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进行 评价。根据评定结果,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提 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案例二: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评定
脊髓损伤患者康 复评定
脊髓损伤患者需要进行 全面的康复评定,包括 运动功能、感觉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心 理状态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评定结果,制定个 性化的康复计划,促进 患者全面康复。
根据评定结果,可以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 划,包括治疗目标、治疗方案、治疗时间 等方面的安排。
监测康复治疗效果
评估预后和转归
康复评定可以监测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 了解治疗进展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提高康复效果。
通过康复评定,可以评估患者的预后和转 归情况,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参考,帮助他 们做出更好的决策。
为科研提供数据支持
康复评定可以提供大量的数据 资料,为科研提供支持,促进
康复护理学的不断发展。
02
康复评定的内容与方法
内容
身体功能评定
评估患者的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平衡与 协调性等方面的功能状况。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评估患者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如穿衣、 进食、洗澡等。
语言与吞咽功能评定
评估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听力理解能力以 及吞咽功能。
注意事项
01
02
03
评定时机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 时机进行评定,如初期评 定、中期评定和末期评定。
客观性
评定结果应客观、准确, 避免主观臆断。
动态性
评定结果应随患者病情变 化而变化,及时调整康复 计划。
03
康复评定在临床实践中的应 用
康复评定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脑卒中康复评定

《康复护理学》第3章康复评定(运动功能评定)

《康复护理学》第3章康复评定(运动功能评定)
肌张力分类
1.正常张力 2.肌张力增高 3.肌张力降低 4.张力障碍
肌张力临床分级
等级 肌张力 标准 0级 软瘫 被动活动肢体无反应 1级 低张力 被动活动肢体反应减弱 2级 正常 被动活动肢体反应正常 3级 轻中度增高 被动活动肢体有阻力反应 4级 重度增高 被动活动肢体有持续性阻力反应
等速肌力评定
等速肌力评定是用等速运动测力训练仪来进行肌力测试的。等速收缩(isokinetic contraction)是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运动的速度(角速度)保持不变的一种肌肉收缩的方式。
二、肌张力评定
肌张力是指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一种不随意的、持续的、微小的收缩。即在做被动运动时,所显示的肌肉紧张度。
2.关节活动度评定方法
0°肢位 轴心 固定轴 移动轴
人体常见各关节活动度正常值(略)
关节
运动

移动臂

屈、伸
解剖位站立
肩峰
与腋中线平行
与肱骨纵轴平行
屈180 o,伸50 o
外展
同上
同上
与身体中线平行
同上
180 o
内、外旋
基底节共济失调
症状 肌张力改变和随意运动功能障碍 (1)震颤:身体部位以各种振幅和周期进行振动 (2)舞蹈症:患者突然出现痉挛性、无目的的、不规则的运动 (3)手足徐动:四肢末端缓慢的、不规则的、弯曲的、扭转似的运动 (4)抽搐:四肢肌肉急剧的大幅度运动,可见到激烈振臂的运动 (5)肌张力障碍症:痉挛
(二)步行平衡协调的检查 1、沿直线走,一足跟在另一足足趾之前 3、向侧方走和倒退走 4、正步走 5、变换速度走 6、突然停止后再走 7、环形走和变换方向走 8、足跟或足尖着地走

《康复护理学》第3章康复评定(感知功能评定)

《康复护理学》第3章康复评定(感知功能评定)


深感觉(本体感觉)检查 关节觉:
•位置觉 •运动觉

振动觉:
复合感觉检查(皮质感觉)
必须在深、浅感觉均正常的前提下, 复合感觉检查才有意义。 皮肤定位感觉 两点辨别觉 实体觉等 体表图形觉



临床意义


触觉正常而两点分辨觉障碍:额叶疾患 图形觉功能障碍:大脑皮质病变 实体觉功能障碍:丘脑水平以上病变 脑血管意外后偏瘫和神经炎患者:复合感 觉障碍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康复评定
运动功能评定 心肺功能评定 感知功能评定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 质量的评定 第五节 神经肌肉电生理检查
第三节 感知功能评定
一、感觉功能评定
概述: 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 受器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 分类: •浅感觉(触,痛,温度) •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振动觉、 躯体感觉 压痛) 内脏感觉:
注意事项


患者必须意识清醒 采取左右、近远端对比的原则,从感觉缺 失区向正常部位逐步移行检查 被检者闭目,避免主观或暗示作用
二、认知功能评定
概述: 认知是一种人们了解外界事物的活动, 即知识的获得、组织和应用过程,它是体 现功能和行为的智力过程,是人类适应于 周围环境的才智。
失认症评定
评定方法:
•复合感觉(二点辨别,数字识别)
常见感觉障碍的病因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脑血管意外后、脊髓 损伤或病变等) 周围神经病变(如臂丛神经麻痹、坐骨神 经损害等) 外伤(切割伤、撕裂伤、烧伤等) 缺血或营养代谢障碍(糖尿病、雷诺病、 多发性神经炎等)
评定

第三章康复护理评定

第三章康复护理评定
可信性 有效性 灵敏度
统一性
《康复护理学》
信度 又称可靠性,是指评定方法的可重复 性和稳定性。
效度 又称准确性,是指一种评定方法的评 定结果与评定目的的符合程度。
灵敏度 进行评定时选择的评定方法应该能 敏感的反应评定的内容,也就是能够灵敏 的反映出评定内容的微小变化。
统一性 是指选择的评定内容和方法要有全 国甚至全世界统一的标准,这样可以比较 治疗的效果,便于经验的交流。
《康复护理学》
康复护理评定的作用
康复护理评定是一个反馈过程,通过评定可以 为提出护理诊断提供依据,了解护理计划、实 施护理活动的效果以及患者的康复进展情况。 利用康复评定我们可以检验原有康复计划的有 效性,为下一个护理计划的制定提供新的起点。
《康复护理学》
一、康复评定的内容
康复 评定
身体功能 评定
专门医学科的 检查和评定
肺功能
心功能
心理学
神经生理学评定等
《康复护理学》
2.语言功能评定
语言功能 评定
对声音 语言的 理解和表达
应答能力 (即听和 说能力) 的评定
对文字语言 表达能力 计算能力 的理解 (即读写能力) 的评定
《康复护理学》
3.心理评定 心理评定
智力测验
行为测验
性格测验
心理适应能力测验
4.评定方法
由于痉挛的神经性因素影响,临床上同一 痉挛患者每天的严重程度是高变异的;
痉挛又是速度依赖的,所以涉及牵张反射 的痉挛评定方法因被动而影响结果的信度。
肌张力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和正常活动的基础。
《康复护理学》
2.肌张力的分类
正常肌张力
静止性肌张力 姿势性肌张力 运动性肌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康复护理学
康复护理学
感知功能评定
感知功能包括感觉功能、知觉功能两方面。
感觉功能评定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 别属性的反映。通常将感觉分为一般感觉和特 殊感觉。
5
康复护理学
感觉功能评定
一般感觉:包括浅感觉、深感觉和复合感觉(皮质 感觉)
浅感觉:包括痛觉、温度觉和触压觉,是皮肤和黏膜的感 觉。
14
康复护理学
认知障碍的表现
推理/判断问题障碍:大面积脑损伤后,将出现高水平的 思维障碍。表现为分析和综合信息困难, 抽象推理能力降 低,判断差,解决问题能力差。 执行功能障碍:许多脑损伤患者难以选择并执行与活动 有关的目标,不能组织解决问题的办法。 其他:包括精神活动过程整体降低。与脑损伤前相比, 患者要花较长时间思考才能反应;情感谈漠,不与他人交 往;视觉处理障碍;洞察力、手眼协调、空间与距离判断 有困难。
16
康复护理学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
内容 睁眼反应 运动反应
言语反应
17
标准
自动睁眼 听到言语、命令时睁眼 刺痛时睁眼 对任何刺激无睁眼 能执行简单命令 刺痛时能指出部位 刺痛时肢体能正常回缩 刺痛时躯体出现异常屈曲(去皮层状态) 刺痛时躯体异常伸展(去大脑强直) 对刺痛无任何运动反应 回答正确 回答错误 用词不适当但尚能理解含义 言语难以理解 无任何言语反应
13
康复护理学
认知障碍的表现
注意力障碍:当进行一项工作时,不能持续注意,常是 脑损伤的后遗症。比较基本的问题是不能充分地注意,但 对简单刺激有反应,如声音或物体;比较严重的注意问题 包括不能把注意力从一件事上转到另一件事上,或分别注 意同时发生的两件事情上。 记忆力障碍 这是脑损伤后最常见的主诉。表现为不能回 忆或记住受伤后所发生的事件,但对久远的事情回忆影响 不大。虽然记忆力随时间推移可逐步改善,但大多数人仍 有严重问题。
常用的评定方法包括:
删除试验:纸上印几行数字或字母,让患者删去某个特定数字或字 母,一侧明显有遗漏为阳性。 绘图试验:可让患者模仿画人、房子、花或钟面,如绘画缺少一半 或明显偏歪、扭曲等为阳性。 二等分试验:20cm长的直线进行二等分,中点向右偏1cm以上考虑 阳性。 拼板试验:让患者拼人形拼板,如一侧遗漏为阳性。 阅读试验:让患者读一段落文字,如遗漏一侧字为阳性。
10
知觉功能评定
康复护理学
失用症 又称运用障碍,是由于脑损伤致患者在无智能障碍、
理解困难、感觉障碍、运动障碍,肌强直及共济失调的情 况下,不能准确执行有目的的动作。
11
康复护理学
知觉功能评定
意念运动性失用:患者不能执行有目的动作。评定:口头指令 患者示范划火柴;给出实物是否能完成。 意念性失用:患者不能做复杂的连续性动作。评定:把牙膏、 牙刷、口杯给患者,让患者去刷牙,观察顺序。 运动性失用:评定:①上肢失用:观察上肢活动;②口颜面失 用:观察口腔器官活动。 穿衣失用:观察患者自己或给娃娃穿衣服。 结构性失用:评定内容包括搭积木、火柴棍的摆放、几何图形 的抄写。 步行失用:观察患者能否步行、跨门槛和上下楼梯。
8
康复护理学
知觉功能评定
失认症 是指因脑损伤致患者在没有感觉功能障碍、智力衰退、
意识不清、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下,不能通过感觉辨认身 体部位和熟悉物体的临床症状。包括躯体失认、半侧空间 失认、左右失认、视觉失认、触觉失认、疾病失认等。
9
康复护理学
知觉功能评定
半侧空间失认又叫半侧忽略,患者不能整合和利用来自 身体或环境一侧的知觉,多见右脑损伤后,左侧忽略。
康复护理学
第三章 康复评定
1
康复护理学
第一节 运动功能评定 第二节 心肺功能评定 第三节 认知功能评定 第四节 言语评定 第五节 日常生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的评定 第六节 心理评定 第七节 神经肌肉电诊断 第八节 其他常见问题的评定
2
康复护理学
第三节 认知功能评定
3
●感觉功能评定 ●知觉功能评定 ●认知障碍的表现 ●认知功能评定 ●小结
深感觉:包括运动觉、位置觉、振动觉,是肌腱、肌肉、 骨膜和关节的感觉。
复合感觉:包括形体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图形觉、 重量觉等,系皮质感觉。它是大脑顶叶皮质对各种感觉进 行分析比较和综合而形成的。
特殊感觉 包括视、听、嗅、味等。
6
康复护理学
知觉功能评定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综合 反映。各种类型的刺激兴奋人体不同的感觉器,这些特定的感 觉信号在感觉通路中经过复杂的加工处理后传到中枢神经,最 终形成知觉,包括对各种感觉刺激的分析及对不同刺激的辨别 能力。
15
康复护理学
认知功能评定
意识障碍的评定
意识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身体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 GCS)是颅 脑外伤最常用的一个国际性评定量表,该表内容简单,评 分标准具体,是反应急性期患者损伤严重程度的一个可靠 指标 。
(最高计分15分为正常;最低计分3分;7分以下属昏迷;大于或 等于9分不属昏迷)
感觉系统提供来自身体内部及外界环境的信息,通过感知传给 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则运用感觉系统传来的信息进行计划、组 织及执行下一步行动的指令。因此,感知与运动系统在神经中 是紧密相联系的,常合觉是知觉的基础,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觉;知觉不仅受 个体生理因素的影响,而且依赖于个体的经验、知识,受 个体的各种心理特点制约;知觉需要各种感觉的联合活动 而产生,但是高于感觉。 知觉障碍是指在感觉输入系统完整的情况下,大脑对感 觉刺激的认识和鉴别障碍,常见表现为失认症和失用症。
评分
4 3 2 1 6 5 4 3 2 1 5 4 3 2
12
认知障碍的表现
康复护理学
认知是认识和知晓事物过程的总称,包括感知、识別、 记忆、概念形成、思维、推理及表象过程。实际上认知是 大脑为解决问题而摄取、储存、重整和处理信息的基本功 能。
认知障碍的表现:脑损伤后常见认知障碍的表现有以下 几个方面:注意力障碍 、记忆力障碍 、推理/判断问题障 碍 、执行功能障碍 ,以及其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