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扶贫办工作亮点情况报告
2017年扶贫工作汇报3篇

2017年扶贫工作汇报3篇扶贫工作汇报(一)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扶贫办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市政府[20**]31号文件精神,按照制定的工作思路和目标,发扬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全面开展以“走进贫困、关注民生、促进和-谐”为主题的各项扶贫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工作职责1、承担市、县欠发达地区的扶贫开发与全县的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
2、牵头协调市级机关与有关县(市)、区的结对帮扶工作。
3、做好贵州省晴隆县、丽水市莲都区黄村乡的对口帮扶工作。
二、近年来主要工作(一)、深化调研,编制“十一五”期间的扶贫规划。
去年3月份,配合市扶贫办为市政府出台政策调研的基础上,利用1个月时间全面深入调查,编制“十一五”扶贫规划。
(二)、同奔小康,积极有效开展下山移民。
前几年共下山移民3606户,转移人口10874人,拆除房屋58110间,涉及到62个行政村中的84个自然村,直接经济补偿3163万元。
(三)、以人为本,着眼安居工程建设。
近年来安居工程建设850户,总投资760万元,争取市补资金460万元,有力的推进了和-谐社会建设。
(四)、统筹兼顾,改善环境求发展。
1、转变扶贫方式,着力发展集体经济。
近年把扶贫资金重点转向建设标准厂房、街面房、外来民工宿舍等。
去年总投资900余万元,争取市补助252万元,为欠发达村村级集体经济建设打下坚实基矗2、加快资源型机耕路建设,提升山区资源的效益。
近年新建与修建资源型机耕路65条,总投资1200万元,争取市补助资金400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山区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了经济效益。
3、加大自来水工程建设,改善饮用水质量。
帮助26个村改造与新接自来水,总投资160万元,争取市补120万元。
4、实施农村环境整治,提高欠发达村生活质量。
改造村内道路30个行政村,硬化面积达75000平方米,总投资400余万元,市、县补助100余万元。
扶贫工作总结报告范文精选10篇

扶贫工作总结报告范文精选10篇总结报告是会议领导同志对会议召开的情况和会议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的陈述性文件。
写总结报告时应注意明确目的,突出重点,切不可面面俱到;要鼓舞人心,富有号召力。
小编精选了一些关于扶贫工作总结报告范文精选10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扶贫工作总结报告范文精选10篇1根据_办文[20_]23号《中共_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_县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实施细则>》_办发[20_]26号《中共_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在全县开展驻村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局严格按照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的要求,积极开展精准扶贫驻村帮扶的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一、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对驻村联户包扶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局将包扶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周密筹划,扎实推进.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熊继宏任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由五人扶贫工作队.工作队负责组织、协调、实施、督办本单位驻村扶贫各项工作.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县联系村领导师利龙、吴立新多次到村入户认亲,多次看望帮扶对象,结对、制定方案、指导扶贫工作.二、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工作成效一是研究制定精准扶贫工作6年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9月23日,由县领导__带领局工作队,在镇党委政府、村两委负责人的陪同下,深入该村组农户调查了解村情民意,与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班子开展多次座谈了解具体情况,共商制定了精准扶贫工作6年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二是做好结对帮扶工作.根据该村贫困户名单,结合我局干部职工实际情况,确立了由局机关20名干部职工与该村62户257贫困人口建立结对帮扶,并建立完善了结对帮扶档案.三、20_年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通过实施驻村帮扶工作,到20年该村基本消除贫困现象,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人均收入年均增长_%以上,农村贫困对象实现“一有、两不愁、三保障”的总体目标.通过开展“五送、五帮”活动,使贫困村整体达到“五通、五有”目标.(二)帮扶方式.建立健全局机关帮扶工作机制,确保局机关每名干部帮扶3-5户贫困户,全面开展帮扶活动,做到不脱贫不脱钩.同时,局机关将组织驻村工作队,及时了解掌握帮扶村的动态信息和村民的个人信息,做到精准定位扶贫.(三)工作任务.严格按照“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帮建农村基层组织、帮建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市场主体带动扶贫产业发展、能人大户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促干部作风转变,促群众增收脱贫”的总体要求,具体任务是:1、帮扶单位包村任务:一是制定贫困村6年总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帮扶计划;二是培育主导产业,帮助贫困村培育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引进市场主体,发展特色产业,培植产业大户.重点协助抓好全村土地流转130亩规划,帮致富带头人种植玄参、桔梗、金银花等为主的中药材,增加农户收入.三是指导协助该村加强信息网格化建设,制定完善信息网格化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确保年内全面完成.四是扶贫解困,组织单位全体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原则上把有劳动能力、有致富愿望的贫困户作为优先帮扶对象;五是按照省市县总体部署,组织开展“三万”、新农村建设和生态家园、“绿满_”等活动.2、干部包扶贫困户任务:一是制定脱贫计划.了解贫困户的实际困难,分析原因,制定脱贫计划;二是选准发展项目.因户制宜地帮助贫困户选好致富项目,争取资金支持,实现稳定增收,结合全县扶贫“四大工程”,在改善居住环境、就业创业、发展产业等方面帮助贫困户排忧解难.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局成立了由局支部书记熊继宏任组长,副局长赵桂平任副组长,局属各单位负责人和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一支由5人扶贫工作队,负责组织、协调、实施、督办本单位驻村帮扶工作.(二)严肃工作纪律.驻村帮扶工作队要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市、县有关规定,驻村工作队员要做到“三不准”.帮扶工作队原则上每月驻村工作不少于5天,及时为驻村帮扶工作队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工作队员生活和住宿必需品、交通费用、生活补助等按照《_县党政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执行,每月由单位按实际驻村情况据实核销.扶贫工作总结报告范文精选10篇2自今年4月份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市纪委监察局机关“单位包村、干部包户”_县_镇_村、_村,同时_村也是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_的扶贫联系点(也是县纪委扶贫村)。
脱贫攻坚经验做法特色亮点工作总结(通用11篇)

脱贫攻坚经验做法特色亮点工作总结(通用11篇)1. 通过“精准扶贫”的方法,摸清贫困户的情况和需求,给予他们有针对性的帮助,包括提供技能培训、创业扶持和金融支持等,帮助他们自力更生,成功脱贫。
2. 创新脱贫攻坚机制,构建联防联控体系,建立帮扶干部与贫困户之间的沟通桥梁,确保扶贫工作的顺畅进行,以求最大限度地帮助贫困户摆脱贫困。
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基地,推广先进的农业科技,扩大农民收入来源。
同时,通过创建“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等措施,提高当地的旅游业和服务业发展水平,促进全局经济发展。
4. 发挥优秀人才的作用,组织专家和技术团队前来指导农民的生产方式和农业技术,提升现代化农业的水平和效益。
同时,也帮助贫困户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增加他们的收入来源。
5. 实施“一村一品”计划,推动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提高项目的效益,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6.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
实施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资源的利用效益,增加农民的收益。
7. 加强财政扶持,优化政策环境,落实各种扶贫措施,对贫困户进行直接帮扶和补贴,解除他们经济负担,达到脱贫攻坚的目标。
8. 鼓励贫困户参与到当地社会发展中来,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贡献价值,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贫困户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9. 加强对扶贫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完善扶贫工作机制和政策,保障扶贫工作的顺利推进。
10.积极开拓外部资源,吸引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形成多方合力,打造共同富裕的大局,推进当地可持续发展。
11.注重宣传与教育,普及脱贫攻坚的知识和方法,鼓励群众自发踊跃参与扶贫工作,营造全社会参与脱贫攻坚的良好氛围。
扶贫工作总结2017

扶贫工作总结2017扶贫工作要做到结对帮扶到村到户,那么,扶贫工作总结怎么写,你知道怎么写吗?如果不知道,就一起看看整理的内容吧!篇一:扶贫工作总结20172017年上半年,我办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省、市扶贫和移民办工作要点,紧密结合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以减少贫困、缩小差距、增加收入、构建和谐为目标,大胆创新,乘势而上,扶贫开发工作有序推进。
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简要汇报如下:一、上半年工作情况(一)争资争项工作成绩显著。
截止6月份,争取扶贫和移民资金累计达2940.775万元,其中整村推进资金520万元、水库移民资金1207.335万元(其中直补资金292.335万元、水库移民专项补助经费23万元)、雨露计划14万元、产业扶持资金844.94万元、移民搬迁331.5万元,为我县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扶持贫困群众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二)建档立卡工作全面完成。
根据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我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
并严格按照贫困户建档立卡方法和步骤,全面完成了全县6842户14967人的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为下一步开展扶贫到户工作奠定了基础。
并已经逐步完成了2014年上级下达2434人的贫困人口脱贫指标。
(三)移民搬迁工作进展顺利。
赋春镇赋春村、中云镇中云镇、紫阳阳镇西坑村、溪头乡城口王村164户663人的易地扶贫移民搬迁项目已启动。
(四)项目推进工作有条不紊。
一是加快推进了项目实施进度。
截止目前,已竣工验收项目90余个,资金报账额达1200多万元。
二是积极协调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加大整村推进扶贫项目、移民后扶项目建设、移民搬迁等项目资金的争取力度,做好项目前期的规划、论证和申报工作。
(五)十三五贫困村选定上报。
根据《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选定十三五规划扶持贫困村的方案》(赣开发〔2017〕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印发XX县十三五规划扶持贫困村选定工作方案的通知》(婺开发〔2017〕1号),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由镇(乡、街道)票决推荐、公示评议,经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综合评审,确定了王家墩、上梅洲村等26个十三五规划扶持贫困村。
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3篇

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3篇把脱贫攻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政治任务和重点工作,统筹谋划,攻坚克难。
以下是公务员考试小编为你提供的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欢迎阅读。
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一富源县按照四个明确、三个创新、六个抓手“四三六”思路措施,举全县之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开展了系列工作:一、做到“四个明确”,解决“扶持谁、谁来扶”的问题明确目标任务、明确扶贫对象、明确脱贫责任、明确考核奖惩等措施二、创新“三项举措”,解决“因病返贫、因贫辍学”的难题制作“识别卡”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制作识别卡,识别卡成为贫困户的“第二身份证”,贫困户凭此证在县内可享受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率先减免贫困学生学杂费,率先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费体检。
三、用好“六个抓手”,解决“发展无望、致富无门”的难题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抓实开展“挂包帮、转走访活动”,升入实施整乡整村推进项目,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认真抓好农村危房产出重建,实施产业扶贫,变“输血”为“造血”。
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全县经济刚刚度过止跌回升的攻坚期,产业培训尚需时日。
二是资金筹措压力大。
三是脱贫攻坚任务重。
今后将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坚决完成64个易地扶贫搬迁点、60个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确保年底黄泥河镇和21个贫困村脱贫出列。
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二罗山县辖20个乡(镇、办事处),302个行政村(居委会、社区),74.5万人、212909户,其中农村人口62.13万人、158926户。
全县总面积207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30万亩、林地109万亩、宜渔水面13万亩,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也是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大别山革命老区县。
2015年,全县共完成减贫任务15373人,占省下达计划14970人的103%,超额完成了减贫目标任务。
2015年底,全县尚有建档立卡精准识别贫困人口40275人,农村贫困发生率约6.5%。
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结合我县实际,罗山县委、县政府明确和细化了脱贫攻坚路线图、时间表,签订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军令状,即2016年减贫1.14万人,24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2017年减贫1.45万人,23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2018年减贫1.43万人,23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罗山县摘掉贫困县帽子。
扶贫办脱贫工作汇报

扶贫办脱贫工作汇报扶贫办脱贫工作汇报按照会议安排,现将**乡农业农村暨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根本情况及工作目的:**乡全乡区域面积106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22个自然屯。
现有农业人口9229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572人,700户,共有5个贫困村(连云、双榆、施德、龙化)。
要实现脱贫攻坚工作五年任务三年完成,到20XX年底,建档立卡扶贫对象稳定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到202X年底,进展查缺补漏,稳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现象发生,全面实现建成小康社会。
详细道路图为:xx年,全乡减贫668人,1个贫困村脱贫(连云村);xx年,全乡减贫452人,2个(德兴、双榆)贫困村脱贫,到20XX年全乡减贫452人,2个贫困村脱贫(施德、龙化)。
二、主要途径一是通过扶持消费和就业开展一批。
通过扶持消费和就业开展一批。
对全乡有劳动才能的,通过到户扶贫、贫困劳动力技能和就业安置进展扶持。
创新互助金使用形式,引导和支持有劳动才能的依靠自己、立足当地资源就地脱贫。
在资金筹措上,采取互助资金与金融扶贫政策结合的形式,协调农村信誉社、邮政银行等金融部门为贫困户提供免抵押、免担保扶贫小额信贷,由扶贫部门按照根底利率1贴息;在扶持方式上,可以给与每个不少于2000元的互助资金扶持,用于直接参与消费,解决根本消费资料缺乏问题,也可以作为投资资金入股养殖、种植大户或专业合作社带动开展,对符合县乡主导产业工程的,扶持资金每户可以进步到30000万元。
在资金运作上,采取二加二形式,即乡、村加农户、企业,详细可以采取村对农户、乡对农户的形式发放借款,产业开展由农户自主经营,也可以采取村对企业(或合作社),乡对企业(或合作社)的形式发放贷款,有企业(或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开展消费。
在产业带动上,以全乡果树、柞蚕等主导产业和油桃、葡萄特色产业为重点,充分发挥扶贫资金在产业开展中的作用;加大就业创业支持力度,通过开展订单、定向培训和创业指导效劳,实现通过输出劳务扩就业、通过开展产业增就业、加强培训促就业、推动创业带就业。
特色扶贫产业情况汇报

特色扶贫产业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在扶贫工作中不断探索,特色扶贫产业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扶贫模式。
特色扶贫产业是指通过发展当地具有特色的产业,带动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脱贫。
下面将就我所在地区特色扶贫产业的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所在地区的特色扶贫产业主要包括果蔬种植、畜牧业和手工艺品加工等。
在果蔬种植方面,我们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大力发展西红柿、黄瓜、辣椒等蔬菜的种植,同时还引进了一些优质水果的种植,比如苹果、梨子等。
在畜牧业方面,我们重点发展了牛羊养殖,通过引进良种和加强饲养管理,提高了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此外,我们还鼓励农民发展手工艺品加工业,比如土布、木雕等,通过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了农民的手工艺品加工技能。
其次,特色扶贫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农民的增收脱贫。
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我们不仅提供了就业机会,还带动了农民增收。
比如,在果蔬种植方面,我们引进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在畜牧业方面,我们加强了良种的引进和饲养管理,提高了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农民的养殖收入也得到了提高。
此外,通过培训和技术指导,我们帮助农民提高了手工艺品加工的技能,开拓了销售渠道,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再次,特色扶贫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
特色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农民的增收,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
比如,在果蔬种植方面,我们的农产品不仅满足了当地市场的需求,还开拓了外地市场,带动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在畜牧业方面,我们的畜产品不仅满足了当地市场的需求,还开拓了外地市场,带动了当地畜产品的销售,促进了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此外,通过手工艺品加工业的发展,我们还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最后,特色扶贫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农民的脱贫致富。
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我们不仅带动了农民的增收,还带动了农民的脱贫致富。
比如,在果蔬种植方面,我们发展了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帮助农民提高了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脱贫攻坚经验做法特色亮点工作总结

脱贫攻坚经验做法特色亮点工作总结一、工作目标和任务随着脱贫攻坚的全面深入开展,作为工作负责人,我在2018年接手了负责本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
我所在的部门主要负责协调各级部门的工作,整合资源,制定并落实脱贫攻坚的任务,确保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
我们的工作目标是对口扶贫的玉米产值年均增长15%,实现玉米种植业贫困户全部脱贫。
具体任务是有效整合国内外扶贫资源与我们的地区扶贫实际,创新贫困家庭种药用菌、生态游等增收产业,建成交流平台,招商引资,实现六年内的贫困户人均收入翻番。
二、工作进展和完成情况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我们采用一系列措施,包括在贫困地区设立公益岗位、寻找增收产业、推广电商活动等,为贫困家庭提供就业机会。
我们还组织工作团队到基层实施“走村入户”行动,深入了解贫困户家庭和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提高技术和管理知识。
我们还加强了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将贫困户和当地企业联系起来,以促进产业协作和合作、整合资源和优势,实现产业链的互联互通,为农民创造更加长远和全面的利益。
在加强对贫困户的技能培训和资源转移方面,我们采用了多种形式和方式,如美食展、文化交流、旅游活动和科技展览等,以吸引更多人融入到脱贫攻坚中来。
三、工作难点及问题工作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难点和问题。
首先是扶贫队伍缺乏权威性和专业性,由于部门合作不足,工作资源和中心矛盾往往导致工作出现重叠和浪费。
此外,产业扶贫所在地缺乏专业技术支持和市场销售投入,诸如效益公司缺乏规模,技术水平较低,未能做到精细化、前沿化和创新化。
同时,我们刚开始接手工作时,群众脱贫观念落后,生活和生产方式存在极大问题。
四、工作质量和压力我们的工作质量和压力无论是政府方面、还是市民群众方面,都是非常大的。
除了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的压力外,我们还需要面对各个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和压力。
在此过程中,我们坚持脚踏实地、不断前进,不断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想要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是任重而道远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市扶贫办工作亮点情况报告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各界和广大群众的关心支持下,市扶贫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按照省委工作要求和市委工作安排,以文涛同志提出的“算四本账”为核心,坚持“N+扶贫”路径,精心筹划布局,整合资金政策,狠抓任务落实,全市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
特别是结合我市贫困村、贫困户致贫原因和脱贫路径实际,坚持实事求是,坚持问题导向,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济南特色和亮点的扶贫工作举措。
主要亮点工作包括:一是建立了更加健全的资金投入体系。
发挥财政专项资金主导作用,2017年除争取省扶贫专项资金4231万元外,市、县两级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05亿元,其中,市级财政安排专项扶贫资金1.4亿元,比上年增加27%;县区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65亿元,比上年增加20.43%。
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支持脱贫攻坚工作的通知》,积极整合涉农资金5.46亿元用于精准扶贫。
积极撬动金融资金助力扶贫,新发放富民生产贷、富民农户贷3490.9万元,累计发放1.77亿元。
广泛募集社会扶贫资金,社会企业、商会协会、社会组织与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累
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2.8亿元。
二是构建了更为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
市委、市政府出台“脱贫攻坚40条”,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出台了38个专项实施方案,市扶贫办与有关部门单位先后制订了49个直接对接贫困村、贫困户的实施意见,形成了我市“1+38+49”脱贫攻坚政策制度体系,确保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出台了脱贫巩固、“插花式”贫困人口脱贫、就地就近就业和社会力量扶贫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形成了更为完善的脱贫攻坚政策制度体系。
三是搭建了更加多元的就业扶贫体系。
针对半劳动力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先后出台《关于全市就业与社会保障精准扶贫具体措施》《关于全面推进政府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通知》《关于推进具有一定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鼓励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定向招收当地贫困群众务工就业。
积极引导劳动密集型和服务业项目向贫困村转移,大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直接在贫困村建立“就业扶贫车间”,帮助贫困群众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
坚持政府主导,政府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贫困人口,对有技术技能要求的公益性岗位,同等
条件下优先安置贫困人口。
通过专项招聘、公益岗位、“就业扶贫车间”等多元化渠道,转移就业贫困群众5000余人,就业扶贫取得明显成效。
四是实施了更接地气的医疗扶贫政策。
针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占比高的实际,将医疗扶贫作为全市脱贫攻坚的“重头戏”和攻坚方向,制定实施《济南市医疗精准扶贫实施办法(试行)》,着力解决慢病大病贫困群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办法》有效解决了大病贫困患者个人医疗负担较重、行动不便贫困人口看病购药难、特殊群体居家护理等问题。
截至10月底,全市累计开展救助帮扶15203人,其中自行购药帮扶8665人,门诊帮扶2837人,住院帮扶2847人,为1853名失能人员发放护理费,基本保证了贫困人口“能看病、敢看病、看得起病”。
五是探索了“3+1扶贫特惠保险”新路径。
保险精准扶贫是金融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贫困群众防范和化解风险的重要手段。
市扶贫办积极对接国家、省有关保险政策,结合贫困人口实际情况,在省级统筹开展医疗商业补充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家庭财产保险3大险种的基础上,为贫困户增加“特色产业保险”项目,全面开展“3+1扶贫特惠保险”工作,为贫困户脱贫筑起又一道“安全屏障”。
截至10月底,已为55803户贫困户购买了家庭财产保险,为116099人贫
困人口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为75129人贫困人口购买医疗商业补充保险,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保障。
六是打造了更为长效的光伏扶贫工程。
2015年光伏扶贫被国务院列入精准扶贫十大工程,我市于2016年初在省内扶贫系统率先启动光伏扶贫工作。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统一运维管理的“五统一”建设管理模式,全市累计投入2.02亿元,已建成村级光伏电站499座,总装机规模达25.4兆瓦,全部享受2016年度国家0.98元/千瓦时的标杆电价,平均每年可实现收益2800余万元,按照光伏电站预期使用寿命计算,20年内可累计实现收益5.6亿元以上,将成为带动我市贫困村、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脱贫的重要产业支撑。
七是开展了更为扎实的扶贫协作工作。
不断深化济南市与临沂市扶贫协作工作,县区、街镇、村居、村企四级帮扶机制初步建立;工作机构和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明确责任人35名,明确工作人员98名,双方召开各级联席会议22次,开展考察互访531人次;产业协作成效明显,共签订协议合作项目11个,协议投资约4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47亿元。
八是深化了更具内涵的“下基层、摸实情、转作风”调研活动。
去年,市扶贫办为引导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增
强党性修养、增进群众感情、提升业务能力、破解扶贫难题、转变工作作风、推动任务落实,创新性开展了“下基层、摸实情、转作风”调研活动。
今年以来,继续深化活动内涵,在全面完成对全市916个贫困村调研全覆盖的基础上,全面总结提炼,形成调研报告,指导推动工作,将活动先进经验做法作为我办基层党建突破项目进行申报,相关经验做法得到国务院扶贫办领导同志的充分认可。
九是培树了更具亮点的扶贫先进典型。
深度挖掘、宣传、推广全市脱贫攻坚各条战线上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经验,大力弘扬新时期扶贫精神。
用扶贫精神,唤起贫困群众脱贫的信心和斗志;用扶贫精神,激励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实现人生价值。
积极组织参与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典型评选表扬工作,我市平阴县扶贫办、长清区张夏街道获评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商河怀仁镇党委书记王光芹、祥泰实业董事长于大卫、章丘区贫困群众黄允强获评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获评先进典型数量在全省各市名列前茅,有效发挥了示范引领和模范带动作用。
2017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