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孟子的名言警句

合集下载

孔孟名言语录及翻译

孔孟名言语录及翻译

孔孟名言语录及翻译【孔孟名言语录及翻译】孔子和孟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的思想影响了千百年来中国人民的行为和价值观念。

他们的言行被记录在了《论语》和《孟子》中,这些记录称为孔孟名言。

这些名言充满了智慧和深刻的哲理,对人们的生活和道德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孔孟名言的翻译,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启示和思考。

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位而众星拱之。

翻译:在治理国家时,要以德行为先导。

这就好比北辰星,它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星星,但却能够引导其他众多星辰围绕它而转。

这句话是孔子强调领导者应以道德品质为重要指导原则。

领导者如果具备高尚的德行,就会受到众人的尊重和追随。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翻译: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就无法被人所接受。

这句话强调了人们在相互交往中,信用的重要性。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别人对他的信任,他就会失去朋友、合作伙伴或是社会公众对他的依赖和支持。

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翻译:君子做事全面考虑,不与他人相互攀比;小人只喜欢吹嘘自己与他人比较优秀,而缺乏全面发展。

这句话告诫人们在做人做事时要有整体的视角和思考,不要过于追求与他人的优劣比较,而是注重自身的发展,不断追求全面而高尚的品德。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明白事物原理的人没有真正喜欢去实践,真正喜欢去实践的人没有真正享受其中的乐趣。

这句话强调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明白问题的本质只是第一步,真正理解和享受的人往往是那些愿意通过实践和体验来拓展自己认知和智慧的人。

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每天都能够学习并且坚持实践自己所学,难道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吗?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是一种快乐,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和实践,我们能够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提高自己的能力。

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翻译:如果想要做好一项工作,必须首先提供好工具。

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们在进行工作或学习时,必须准备好适合的工具和条件,才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

孔子孟子的名言警句

孔子孟子的名言警句

xxxx的名言警句[标签:栏目],xxxx的名言警句1、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2、xx,不仁则辱。

3、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益者三友:友直、xx、友多闻。

6、放于利而行,多怨。

7、地方百里而可以xx。

8、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9、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10、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1、於是则慕仲尼,周流忧世,遂以儒道游於诸侯,思济斯民。

然由不肯枉尺直寻,时君咸谓之迂阔於事,终莫能听纳其说。

1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3、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1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5、不迁怒,不贰过。

16、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17、xx之好乐甚,则xx其庶几乎。

18、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19、体有贵贱,有大小。

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

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20、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1、人人都可以当尧舜这样的好人。

22、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2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4、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5、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

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

26、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27、孟子言凡欲天子之万乘者,且於其内取千乘,而为天子之诸侯;欲诸侯之千乘者,且於其内但取百乘而为之大夫,是亦不为少矣,何必交相争夺,慕多为胜耶?28、xx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29、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

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孟子孔子名言及解释

孟子孔子名言及解释

孟子孔子名言及解释一、孔子经典语录:1、君子不器。

【译文】君子不要像定型的器皿一样,要博学多识,具有可塑性。

2、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译文】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

【译文】懂得了就是懂得了,没有懂就是没有懂,这才是真懂.4、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译文】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去爱别人、恨别人。

5、君子,俞于义。

小人,俞于利。

【译文】与君子谈事情,他们只关心合不合道义。

跟小人谈事情,他们只关心是否有利可图。

6、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译文】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

二、孟子经典语录:1、仁者无敌出处:《孟子·梁患王上》【译文】奉行仁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2、帮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上天将要把重大的任务降到这个人身上,一定要先让他的内心痛苦,劳累他的筋骨,饿乏他的身体,使他穷困潦倒,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能称心如愿。

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增虽他的能力,方能完成大任。

3、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译文:人必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家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富贵的时候不能被其迷惑而支做出格过分的事情,贫贱不能使其改移节操,威逼利诱不能使其屈服意志。

这才叫做大丈夫!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译文:爱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永远尊敬他。

6、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处在忧虑祸患中可以使人或国家生存,沉迷安逸享乐可以使人或国家消灭。

孔孟名言50条精彩4篇

孔孟名言50条精彩4篇

孔孟名言50条精彩4篇孔孟的经典语录名言名句篇一1、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译文: 仲弓向孔子问什么是仁。

孔子回答说:“出门办事,如同会见贵宾那样谦恭谨慎,治理百姓,如同进行重大祭祀活动那样严肃慎重。

自己不想得的东西,不想做的事情,绝不要强加于人。

(如果能这样做,那么)为国家办事就没有了怨恨,处理家里事也没有了怨恨。

”仲弓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按照您的话去做吧。

”2、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 (《论语·里仁》)译文: 孔子说:“富贵是所有的人都所希望的,但不通过正当的途径得到它,就不能够接受。

贫贱是人们都不喜欢的,但不通过正当途径,也不能随便摆脱。

君子违背了“仁义”道德,怎么可能成名呢?君子即使在吃一顿饭那样短的时间里也不能违背仁的原则,流离失所时要这样做,动荡变乱时也一定要这样做。

”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 (《论语·雍也》)译文:孔子说:“聪明智慧的人爱水,有仁德的人爱山。

聪明智慧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

聪明智慧的人常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4、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论语·卫灵公》)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决不为了自己活命而做出损害仁义的事情,而是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恪守仁义的原则。

”5、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译文: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所谓孝顺,总说能够奉养父母就可以了。

(但这却是很不够的,因为)对狗对马,也都能做到饲养它。

如果对父母(只做到奉养)而不诚心孝敬的话,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6、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和孟子的名言

孔子和孟子的名言

孔子和孟子的名言
孔子和孟子的名言:
一、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二、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四、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五、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六、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七、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八、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九、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十一、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十二、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十三、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十四、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十五、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十六、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

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十七、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
习乎?
十八、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十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十、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孔子孟子读书名言

孔子孟子读书名言

孔子孟子读书名言1、钟不敲不鸣,人不学不灵。

2、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3、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5、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6、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7、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8、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9、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

眸子不能掩其恶。

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

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10、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

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1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1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1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5、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16、巧言令色,鲜矣仁!17、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18、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1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0、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21、不怕学不会,只怕不肯钻。

2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3、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24、学然后能行,思然后有得。

25、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

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6、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27、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免者往焉。

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2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9、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30、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3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2、欲得真学问,须下苦工夫。

孔孟的经典语录名言

孔孟的经典语录名言

孔孟的经典语录名言孔孟是中国古代的两位圣人,他们都留下了很多经典的名言语录。

下面是由店铺分享的孔孟的经典语录,希望对你有用。

孔孟的经典语录【热门版】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摘孔子《论语》(君子知道追求道义,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摘孔子《论语》(见到贤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应在内心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3、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摘孔子《论语》(君子说话要谨慎,而做事则要雷厉风行。

)4、朽木不可雕也。

——摘孔子《论语》(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摘孔子《论语》(聪明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他为“文”。

)6、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摘孔子《论语》(他这种聪明,别人能做到,而这种愚傻,别人便难以做到了。

)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摘孔子《论语》(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显得粗野,而文采胜过质朴,也会流于虚浮。

只有外表和内心配合适当,才算得上是个君子。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摘孔子《论语》(对任何事物,仅仅了解它的人不如深深喜爱它的人,深深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乐此不疲的人。

)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摘孔子《中庸》(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0、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摘孔子《中庸》(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

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11、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

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摘孔子《中庸》(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

孔孟名言语录及翻译

孔孟名言语录及翻译

孔孟名言语录及翻译孔子和孟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他们的著作和学说中,包含了许多经典的名言,这些名言至今仍然具有较高的价值和深远的影响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孔孟名言,并进行适当的翻译。

1. 孔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句话强调了个人修养与家庭、国家、世界的治理之间的密切关系。

孔子认为,一个人首先要修身养性,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然后,他才能正确地管理家庭事务,带领家庭成员和睦相处。

接着,他才能应用自己的智慧和道德准则去治理国家,使国家安定繁荣。

最后,他才能努力实现天下人的和平与安宁。

2.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是孟子所强调的价值观观点。

他认为,人民的利益最重要,国家的利益次之。

而君主个人的利益则相对较轻。

这句话体现了孟子对于政权的责任和义务的看法,他认为君主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重,而非个人私利。

只有在尊重和满足人民的需求之后,国家才能够稳定和繁荣。

3. 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强调了对于学问的态度。

孔子认为,知识的追求不仅仅在于理论上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在于实践和应用。

只有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才能体现其价值。

而更进一步,只有将实践转化为乐趣,才能更好地激发学习和创新的动力。

因此,孔子主张融知、喜、乐于一体的学习态度。

4. 孟子: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这句话强调了交友的重要性。

孟子认为,我们身边的朋友和同伴会对我们产生重要的影响。

优秀的朋友会对我们有正面的影响,使我们不断进步和成长。

而不良的朋友则会给我们带来消极的结果。

因此,孟子建议我们选择和与之为伴的朋友,要慎重考虑,尽量选择对我们有正面影响的人。

5. 孔子: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这是孔子对于正直、公正的看法。

他认为,要修正错误,实现公正,首先要自身做到正直。

只有自身具备这种品质,才能对不公正的事物进行纠正和改变。

孔子主张个人的正直和公正是社会公共秩序的重要基石,倡导每个人都以身作则,做到行为合乎道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孟子的名言警句《孟子》名言我来完善“《孟子》名言”相关词条:庄子杨子论语苏秦墨子王守仁商鞅孙武曾子邹衍孝经申不害告子公孙龙子子思许行田骈慎子尹文中庸大学尚书周易春秋四书五经孙膑柏拉图李贽颜子文王宋钘荀子司马迁颜回仲由春秋左氏传鱼丽谭子至圣朱松之墓屏山书院刘向列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君子志道庄子杨子论语苏秦墨子王守仁商鞅孙武曾子邹衍孝经申不害告子公孙龙子子思许行田骈慎子尹文中庸大学尚书周易春秋四书五经孙膑柏拉图李贽颜子文王宋钘荀子司马迁颜回仲由春秋左氏传鱼丽谭子至圣朱松之墓屏山书院刘向列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君子志道性善论《大学章句》鱼我所欲也秦惠王管子The Lonely Island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的历史任务交给这个人,一定要首先磨难他的心志,劳累他的筋络骨骼,饥饿他的肉体皮肤,空匮疲乏他的身体,所作所为总是被干扰搅乱,借以撼动他的心志使他性情更加坚韧,以增加他原来不具备的能力。

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译:孔子登上东山便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也变小了。

3、独乐(yüè)乐(lè),与人乐乐,孰乐?译:一个人独自欣赏乐音快乐,和别人一道欣赏音乐也快乐,到底哪一个更快乐呢?4、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译:您老人家这么一说,使我的思想豁然开朗也。

(戚戚:感动的样子)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译:贫穷时就搞好品德的修养,得志时就帮助天下人民都走善道。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尊敬自己的父母,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父母身上,爱护自己的儿女,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儿女身上。

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得到天时还不如得到地形便利好,得了地形便利还不如得到和顺的人心好。

(要得天下,必先得人心)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获得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译:人民是最重要的,江山国土次于人民,而君主应该在最次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译:在忧患中生存,在安乐中死亡。

1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富贵不能使我放纵享乐,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我卑躬屈膝,这样的人才够叫大丈夫。

12、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译:完全相信《书》(指《尚书》),那就还不如没有《书》为好。

13、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4、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译:如果想要让天下太平,在当今的世上,除了我能做到还有谁呢?15、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译:杨子主张为我(自己),尽管只要拨掉一根汗毛而有利天下,他也不肯干。

墨子主张兼爱,即使磨光秃头顶走破脚跟只要有利天下,他也愿做。

(用儒家的中庸之道批驳杨、墨二家“执一”的片面主张)16、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一个人应当对某些事放弃不做,才能够集中力量有所作为。

(做事应当有所选择)17、尽信书,——《孟子?尽心下》18、以其昏昏,——《孟子?尽心下》19、不以规矩,——《孟子?离娄上》·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免者往焉。

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孟子名句·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孟子语录·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孟子语录·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孟子名言·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名言·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孟子名句·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

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名言·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

眸子不能掩其恶。

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

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仁者无敌。

——孟子名句·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以力假仁者霸。

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

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

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

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孟子名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孟子名句·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惟仁者宜在高位。

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孟子名言·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u)。

·於是则慕仲尼,周流忧世,遂以儒道游於诸侯,思济斯民。

然由不肯枉尺直寻,时君咸谓之迂阔於事,终莫能听纳其说·生有淑质,夙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长师孔子之孙子思,治儒述之道·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有风人之托物,二雅之正言,可谓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命世亚圣之大才者也——孟子语录·孟子退自齐梁,述尧舜之道而著作焉,此大贤拟圣而作者也·孟子曰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旨意合同,若此者众·”斯言殆欲使後人深求其意以解其文,不但施於说《诗》也。

今诸解者往往摭取而说之,其说又多乖异不同·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则为王之大夫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家,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则为王之士庶人亦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身。

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国必危乱丧亡矣——孟子名句·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孟子言上下交取其利而国丧亡者,是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所弑也,无它焉,则千乘之家欲以万乘之利为多也。

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所弑也,亦无它焉,是百乘之家欲以千乘之利为多也·孟子言凡欲天子之万乘者,且於其内取千乘,而为天子之诸侯;欲诸侯之千乘者,且於其内但取百乘而为之大夫,是亦不为少矣,何必交相争夺,慕多为胜耶·孟子言且令臣庶皆後去其仁义,而先且以自利,则不交相杀夺,故不足自饱餍。

言必杀夺——孟子名句·如千乘夺取万乘,百乘夺取千乘,然後为饱足也·惠王今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国,则为王之大夫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家,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则为王之士庶人亦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身·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国必危乱丧亡矣。

王以国为问,大夫以家为问,士庶人以身为问者,王称国,故以国问;大夫称家,故以家问;士庶人无称,故以身问而已·孟子言未有心存乎仁而遗弃其亲者,亦未有存义而後去其君者·贤者而後乐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