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I)卷新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I)卷新版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
B . 电影《长征》,以场面的气势恢宏、情节的抑扬顿挫和风格的奇异独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C . 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大张旗鼓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心儿怦怦直跳,惟恐意外发生。
D . 我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怦然而生。
2. (2分) (2017八下·姜堰期末)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 . 中韩关系恶化的原因,是因为“萨德”入韩造成的。
B . 专家们提出建议,学校和家长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读书。
C . 目前,北京的公享单车炙手可热,人们只要拿起手机扫码,即可解锁骑行了。
D . 电视剧《欢乐颂》讲述了五位都市女性的故事,很好地诠释了“充盈人生”的理念。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
3. (6分) (2017九上·萧山月考) 古诗文名句填空。
(1)
________,北斗阑干南斗斜。
________,虫声新透绿窗纱。
(刘方平《月夜》)
(2)
________,________,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3)
且壮士不死即已,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陈涉世家》)
(4)
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来反劝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现代人又赋予了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5)
温庭筠《商山早行》中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诗人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醉翁亭记》中与它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
4. (4分)(2017·广东模拟)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我心里还愤愤地,以为chéng jiè________得还不够快意。
②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荫,来yìn bì________树下的幽花芳草。
③原来杨修为人shì cái fàng kuàng________ ,数犯曹操之忌。
④要是开了这一个恶例,以后谁都可以借口yǒu lì kě yuán________。
四、语言表达 (共1题;共4分)
5. (4分)(2016·广东) 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思考是一种启迪心智的旅行,深入的思考能够活跃你的头脑,拓展你的思维,沉淀你的智慧,丰盈你的精神;阅读是一种照亮心路的对话,广泛的阅读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
6. (18分)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飒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
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目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己,曰奉壹。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柳宗元传
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① ,尤奇待②宗元。
与监察吕温密引禁③中,与之图事。
转尚书礼部员外郎。
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
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
既罹窜逐④ ,涉履蛮瘴⑤ ,崎岖堙厄⑥ ,蕴⑦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节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
【注】①用事:执掌政权。
②奇待:器重礼遇。
③禁:宫禁,帝王的住处。
④罹窜逐:遭遇放逐。
⑤涉履蛮瘴:经历蛮地瘴疠之苦。
⑥堙(yīn)厄:指道路艰险。
⑦蕴:积聚。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实词。
①心乐之________
②凄神寒骨________
③与之图事________
④会居位不久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 为:全石以为底为骚文十数篇
B . 以:以其境过清动必以文
C . 尤:水尤清冽尤奇待宗元
D . 居:不可久居会居位不久
(3)将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4)甲文是怎样从侧面描写小石潭水“清”的特点的?请结合相关内容具体分析。
(5)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分条概括甲文作者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
7. (11分) (2017八上·长春期末)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
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
一日,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①,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怨力不胜。
”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②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
夜宿,凌晨上山。
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
”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释】①冀、雍,古代两个州名。
②曩,nǎng,以往,过去。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甲翁之妻子去乡________
②二翁偕往________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3)这个故事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5分)
8. (2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独对夕阳美好
邓皓
①从什么时候起,我便钟爱了夕阳呢?
②一幕高挂的天空里,一轮夕阳托举在云层里,恬静而美好,那光泽绚烂而不炽热,如淬了烈焰的钢。
而周遭的云霞蔚为壮观,编组成一块五彩的画屏。
你专注于看那画屏时,那夕阳就分明跃坐于画屏之上,像极了安详静坐的禅者。
③浩然的天宇许多的时候是单调而苍白的,无数的日子太阳就一整天不肯露出脸来,所以,你去看天,没有一个时光比夕阳叠挂于蓝天更美好。
哪怕日出时的那种辉煌,也远远比不过夕阳隐退时的那份沉静的壮观。
何况,欣赏美丽要有一份清静、怡然的心态。
在观望日出和日落之间,谁会拥有更多的怡然,还用说么?
④小的时候,家乡有一条河,是河却唤作沱江。
我是因为沱江爱极了夕阳的。
那时,我们喜欢去沱江边戏耍,打水漂,捉螃蟹,几个人一块的时候,还能划船呢!尤其是秋天,汛期之后河水退去,整个的沱江静若处子。
站在沱江岸边,极目远眺,弯弯曲曲的便是一条白白的练带。
你的思绪就要随着这素洁的练带翔舞开来。
而黄昏的时候,我们便看到一只只白色的水鸟在亮翅斜飞,时而掠过水面画出一圈圈涟漪,无穷的自在。
而这时夕阳总是倒映在清澈而静寂的沱江里。
远远望去,便函是一团火球在五彩的光波里沐浴。
我们心里感受着这无穷的美好,却不知早在一千多年前王勃就吟诵过“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佳句了。
那时,小小的我只知夕阳的美丽,却无论如何不知道在夕阳里寻觅一份美好的心境。
犹如那时候生活在乡下的我,看着父母从田间归来,脸上总挂着幸福而满足的神情。
我以为是他们自己心里有什么快乐了,却不知他们的快乐来自于他们踏着夕阳归来的那份心情。
⑤待我慢慢长大,我才知道人类生命中一半的美丽来自于对自然景观的留意和欣赏。
我不敢想像天空没有日月星辰的轮回会是什么模样?季节没有春夏秋冬的变迁会是怎样的萧索?树木没有春华秋实的更替会是怎样的荒凉?我于是开始留意生活中美好的一切!而这份留意让我发现了人生原本充满着好丰富的情趣!也许是作家大都喜欢孤独和宁静,我是极其喜欢在夕阳里沉思遐想的。
面对一轮夕阳,端坐在阳台上,或者散步在郊野,让桔红色的光波在周身沐浴,摊开手来,握一把暖暖的夕阳,你便能找到“悠然见南山”的心境了。
而正是在这种恬然的心境下,你的思绪便纷纷扬扬地散开来,那份情境沉浸而美好。
你呆以想像卢梭的名著《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或许其中最奇谲的灵感和哲思就来自于夕阳下的思考呢!
⑥有时候,我会被人生的一些不如意弄得情绪低落,而这时候最是我独对夕阳沉思的时候。
那夕阳虽然静默不语,却以她博大和壮观的内蕴扩展着我的心胸。
人生难免有失意和挫折,就像这夕阳如此美好,也有消融在天际的时候。
而自信的人儿不是乐观地道出了一句“夕阳今朝落下去,明朝依旧爬上来”么?我于是更加喜欢在夕阳里审读人生,去用心感触生命中的点点滴滴。
久而久之,我把独对夕阳的静思看成是对人生的一种参禅。
⑦是的,人生的美好是无穷尽的,只要你有心投靠美丽。
所以有人说贫穷而能听到风声也是好的。
何况,我真是一无所有的时候,我还可以在自己的居室里独对夕阳的美好。
甚至,我可以对那轮夕阳说:你整个儿就是我的呢!让人快慰的是,夕阳并不责备我的贪婪。
⑧于是,一些简简单单的日子里,我不惧怕贫穷的劳碌,我庆幸,我能以一颗丰盈的心小心地爱着我拥有的生
活。
(1)
通读全文,概括“我”所钟爱的夕阳有哪些特点?
(2)
阅读第④段,简要概括“我是因为沱江爱极了夕阳”的原因。
(3)
请从修辞和词语运用的角度,简要赏析下面的句子。
①那夕阳就分明跃坐于画屏之上,像极了安详静坐的禅者。
②而让人快慰的是:夕阳并不责备我的贪婪。
(4)
写出文章结尾画线句的含义及作用。
(5)
“人生的美好是无穷尽的,只要你有心投靠美丽。
”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
9. (20分)(2017·莒县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悠长的铃声
毕淑敏
雨天,是城市的忌日。
花花绿绿的伞,填满每条街道,到处堵车。
我大清早出门,赶到读书的学院,还差一分钟就要上课了。
“今天你晚了。
”看大门兼打铃的老师傅说。
他瘦而黑,像一根铁钉。
别的同学都住校,唯我走读。
开学才几天,他这是第一次同我讲话。
“不晚。
”我撒腿就跑。
从大门口到教室的路很长,就是有本•约翰逊的速度再加了兴奋剂,也来不及。
课堂纪律严格,我只是想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
有一瞬,几乎想席地坐下,喉咙里发咸,仿佛要吐
出红色来。
迟到就迟到吧!纪律虽严,健康还是最重要的!
我的脚步迟缓下来,仿佛微风将息的风车。
然而铃声还在宁静而悠远地响着,全然没有即将沉寂的细弱。
只要铃声响着,我就不该停止奔跑,我对自己说。
终于,到了。
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耐心地倾听着,等待铃声的完结。
放学时,我走过大门,很想向老人表示感谢。
可是,说什么好呢?说谢谢您把铃绳拽得时间那么长吗?我想在学府里,最好的谢意莫过于知识者对普通人的尊敬,便很郑重地问:“老师傅,您贵姓?”
“免贵,”然后,他告诉我姓氏。
我的脑幕上管记忆一般人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
不过这难不住我,我创造了联想方式。
比如,听了看门师傅的姓氏,我脑海中就幻化出花果山水帘洞的景象。
这法子秘不传人,却是百试百灵的。
上学三年,我认真称呼他的机会并不多。
唯有恰恰赶在上课铃响之时,我经过校门,才会恭恭敬敬地称他一声:“侯师傅好!”若是他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
有时围着做饭、植花的其他师傅,我便格外响亮地招呼他,表示我对他的尊重。
周围的人看着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其后,便会有悠长的铃声响起,像盘旋的鸽群,陪伴我走进教室。
当我伸直双腿安稳地坐在课桌前,铃声才像薄雾一般散去。
“看门的老头拽着铃绳睡着了。
”同桌说。
只有我知道这秘密,但我永远不会说。
说出来,便破坏了这一份温情,这一番默契。
终于,我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品行,从学院毕业。
我拎着沉重的书包走出校门,最后一次对铁钉样的老人说:“侯师傅好!”他瞅瞅四周无人,靠近我:“你就要走了。
我想同你说一件事。
”
“你不要放在心上……”他又踌躇了,“我只是想告诉你……唉,不说了……不说了……”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到底是什么事呢?”我的好奇心发作了。
“他们说你是成心的,我说不是……”老人舔了一下嘴唇,好像那里粘着一粒砂糖,慈善地看着我。
“您快说嘛!侯师傅!”听这口气,与我有关,忙不迭地追问。
“你千万别介意……我不是姓侯,我姓孙……”
(选文有改动)
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本文标题“悠长的铃声”的理解。
(2)
本文语言形象、传神,按要求赏析。
①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
文中划线的字“抽”,原意是“用细长的,软的东西打”,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②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这个画线的句子很有表现力,请你结合上下文,对它作简要赏析。
(3)
读了文章,你一定会喜欢文中的那位老师傅,请你对他作点评价。
(4)
这篇小说的结尾有怎样的特点?请作简要评析。
10. (1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狮子和老鼠(《伊索寓言》)
有一天,一头大狮子在太阳下睡觉。
一只小老鼠经过时碰到了它的爪子,把它惊醒了。
大狮子张嘴准备吃它,小老鼠哭道:“哦,别吃我,请让我走吧,先生!有一天也许我会报答你的。
”
狮子在心里冷笑,小小的老鼠怎么可能帮自己呢?但它是一只好心肠的狮子,就把老鼠放走了。
不久以后,狮子被一张网网住了。
它使出全身力气使劲挣扎,但网太结实了,它大声吼叫,小老鼠听到了它的吼声,就跑了过去。
“别动,亲爱的狮子,我来帮你。
我会把绳子咬断的。
”
老鼠用它尖锐的小牙齿咬断了网上的绳子,狮子从网里挣脱了出来。
“上次你还耻笑我呢!”老鼠说,“你觉得我太小了,没法为你做什么事。
但你看,一只可怜的小老鼠救了你的性命。
”
文中的老鼠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老鼠?请作简要分析。
(2)
仔细阅读上面的寓言,想一想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1. (5分)作文:
请以“美在生活中”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校名;④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答案:略
2、答案:略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
3、答案:略
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
4、答案:略
四、语言表达 (共1题;共4分)
5、答案:略
五、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
6、答案:略
7、答案:略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5分)
8、答案:略
9、答案:略
10、答案:略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1、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