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导论(陈共第九版)
财政学陈共第9版3讲(含第四章、第五章)

6
财政支出分类
①经常性支出:维持公共部门正常 运转或保障人们基本生活所必需的 支出(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社会 保障支出 ),对当年经济产生影响。
②资本性支出:用于购买或生产使用 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耐久品所需的支 出 ,对当年及以后的经济产生影响。 ③净贷款
7
按照经济类型 分类
财政支出分类
(1)购买性支出
5
按照财政支出 功能(政府职 能)分类 (IMF)
财政支出分类
①一般公共服务 ⑤社会保障和福利
②国防
按照财政支出 功能(政府职 能)分类 (IMF)
⑥住房和社区生活设施 ⑦其他社区和社会服务 ⑧经济服务 ⑨无法归类的其他支出
③教育
④保健
其中: ① ②主要为了实现政治职能 ③ ④ ⑤ ⑥ ⑦主要为了实现社会职能 ⑧ 主要为了实现经济职能
①成本收益分析法
该分析法是将项目的受益收入与支出成本、经营成本相对 比,用净收入和收入成本率来评价项目经济效益的一种方 法,适用于项目发生的收益能用货币计量的情况。
29
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体系
财政支出效益分析方法
①成本收益分析法
假设一个项目的寿命为n年,第i年的折现率为ri,第I年的效益和 成本分别为Bi 和Ci,i=0,1,2,3,…n,则第i年的净收益为 Bi-Ci。那么该项目的未来净效益的现值(NPV)为:
•直接干预经济的资源配置,和私人购买是一种替代作用。
•间接干预收入分配。
9
财政支出分类
(1)购买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 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 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前者如政府各 部门的事业费,后者如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
财政学陈共第9版(含导论、第一章、第二章)

在我国
“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 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 起决定性作用……”
政府的经济作用
弥补市场的失灵
37
政府:政府干预与政府干预失效
政府大楼
38
政府:政府干预与干预失效
①政府的宏观调控 知识链接
政府干预 的渠道和手段
美国政府集中的GDP大体 ②立法和行政手段
为30%以上,北欧国家政 府集中的GDP达60%以上 , 东南亚的新兴国家政府集 ③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 中GDP的比重大体为 20% 公共物品 上下 ,我国财政支出占 GDP比重目前已接近20% 。
一、排他性 排他性是指个人可以被排除在消费某种物品和服务的利益之外,在消费者对私 人物品付钱购买之后,他人就不能享用此种商品和服务所带来的利益。 二、竞争性 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将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每多提供一件或一种私人物 品,都要增加生产成本。
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关键就是是否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
23
财政职能
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和实现国家的长治 久安职能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 支柱,财政体制在治国安 邦中始终发挥着基础性、 制度性和保障性作用。
24
03
财政学的基本理论问问题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社会资源配置体系
政府资源配置系统 (看得见的手)
市场资源配置系统 (看不见的的手)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是 财政的核心问题
46
公共物品与公共需求——财政学的两个基础性概念 竞 争 性
混合物品
非排他性
纯私人物品
排他性
纯公共物品
非 竞 争 性
混合物品
47
公共物品与公共需求——财政学的两个基础性概念
公共物品 or 私人物品?
(完整版)财政学导论(陈共第九版)

MAUQ
-7-
我们身边的公共财政问题?
公共财政学有助于我们探讨我国目前值得关注的问题。 如公共资源利用效率、政府职能发挥、财政支出合理性、 税制设置安排……
我们日常消费支出中包含的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 获得收入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违规、违章所必须缴纳 的罚款……
和我们联系更为密切的: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 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
MAUQ
- 18 -
(二)学习目的:
通过学习,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原理分析财政现实、寻 找解决问题方法。
(三)学习方法:
方法1:唯物辩证法——财政学的方法论基础
方法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 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纵向对比与横向对比 相结合等。
MAUQ
- 19 -
什么是实证分析?
MAUQ
-6-
我们为享用政府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缴款:
税 收:所得税、流转税、财产税…… 使用费:电费、水费、路桥通行费…… 专项税(费):社会保险税(费)……
公共(政府)预算:安排财政收支的法定文件。
我们的一生时时、处处受政府经济活动的影响。由于财 政是政府经济活动的核心,因此它是现实社会中最为普 遍的经济现象之一。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特约研究员王锡锌2008年 12月在CCTV《新闻1+1》中披露,中国行政开支,仅公款 吃喝、公费出国考察、公车的“三公”费就接近9000亿 元人民币。
MAUQ
-9-
20.00%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MAUQ
陈共财政学第九版 财政概念与职能

生产效率:重新在使用者中间配置生产 要素导致提高一种物品的产出同时,不 减少其他物品的产出是不可能的。实现 条件为用于生产两种(任意)产品 X,Y 所使用的任何两种相同的生产要素如 L , K 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MRTSLK 都相等 。即
MRTSXLK = MRTSYLK
直 接 与 间 接
3)政府干预失效
2)政府干预手段
1.政府宏观调控 2.立法与行政手段 3.组织公共生产、提供 公共物品 4.财政手段
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 表现 : 1.政府决策失误 2.寻租行为 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 甚至失真 4.政府职能的“越位” 和“缺位”
2020年7月10日星期五
经济学院
3
公共物品和公共需要
(public goods and public needs )
2020年7月10日星期五
经济学院
9
财 政
市场:市场效率和市场失灵
学
1市场与市场效率
1)市场机制与效率 2)公平准则 3)最优社会福利的决定 4)市场机制起作用的有效 环境
2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 1.垄断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4.收入分配不公 5.经济波动
量xn+j;
(2)公共物品在个人之间是不可分的
2020年7月10日星期五
经济学院
24
财 政 学
特征
1)非竞争性
2)非排他性
特征与分类
分类: 1)纯公共物品 2)准公共物品
准私人物品
免费搭车
1.公共物品有两个基本特征,一个是非排他性,另一个是 ( )。 A 排他性 B 非竞争性 C 竞争性 D 免费搭车 2.国家通过立法安排的义务教育,每个公民都可以无差别地享 受这种教育,从这个角度讲,义务教育属于( )。 A纯公共物品 B混合物品 C私人产品 D市场产品
陈共财政学第九版 第一章 财政概念与职能

1)划清市场与财 政分配的界限和 范围。 2)规范工资制度。 3)加强税收调节。 4)通过转移支付 调节社会福利水 平。
2018年4月9日星期一
经济学院
28
财 政 学
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涵义
问题
机制
1)经济稳定: 充分就业、物价稳定、 国际收支平衡。 2)经济发展: 发展是一个通过物质生 产的不断增长来全面满 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基本 需要的概念,包括消除 贫困、失业、文盲、疾 病和收入分配不公等现 象。
满足生产效率条件有效率地使用劳动和资本,并且经济沿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点 运行。此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有一个边际转换率,决定了此点处X边际转换为Y的比 率,或MRTxy=(△Y/△X)生产。 满足交换效率条件则意味着生产中产出的X和Y以这样的方式在消费者A和B之间分 配——即它们有共同的边际替代率MRSxy。MRSxy表明了消费者在效率不变的情 况下愿意用X边际替代Y的比率,或MRSxy=( △Y/△X)消费。 总体效率条件要求这两者相等: MRTxy=MRSxy
20
财 政 学
政府:政府干预与政府干预失效
1)政府的经济作用
3)政府干预失效
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 表现 : 1.政府决策失误 2.寻租行为 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 甚至失真 4.政府职能的“越位” 和“缺位”
2)政府干预手段 直 接 与 间 接
1.政府宏观调控 2.立法与行政手段 3.组织公共生产、提供 公共物品 4.财政手段
2018年4月9日星期一
经济学院
21
财 政 学
政府的经济作用
货币
货币
产品市场
需求
产品 产品
供给
提供共用品 提供共用品
家庭
陈共《财政学》第9版配套题库

陈共《财政学》第9版配套题库陈共《财政学》(第9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课后习题+章节题库】目录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概念题二、判断题三、选择题四、简答题五、论述题第二部分课后习题第一章财政学对象和财政职能第二章财政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第三章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第四章财政支出概论第五章公共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第六章经常性支出——财政购买性支出之一第七章财政投资性支出——财政购买性支出之二第八章财政转移性支出第九章财政收入规模与构成分析第十章税收原理第十一章税收的经济效应第十二章税收制度的演进和我国税制改革第十三章我国现行税制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中央与地方财政收支关系第十五章国债和国债市场第十六章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第十七章财政政策第十八章开放经济下的财政问题第三部分章节题库第一章财政学对象和财政职能第二章财政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第三章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第四章财政支出概论第五章公共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第六章经常性支出——财政购买性支出之一第七章财政投资性支出——财政购买性支出之二第八章财政转移性支出第九章财政收入规模与构成分析第十章税收原理第十一章税收的经济效应第十二章税收制度的演进和我国税制改革第十三章我国现行税制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中央与地方财政收支关系第十五章国债和国债市场第十六章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第十七章财政政策第十八章开放经济下的财政问题•试看部分内容考研真题精选一、概念题1资本性支出[中央财经大学2011研]答:资本性支出是用于购买或生产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耐用品所需的支出,其中有用于建筑厂房、购买机械设备、修建铁路和公路等生产性支出,也有用于建筑办公楼和购买汽车、复印机等办公用品等非生产性支出。
这种支出的明显特点是,它的耗费的结果将形成长期使用的固定资产。
所以,资本性支出不能全部视为当期公共物品的成本,因为它所形成的成果有一部分是在当期受益,但更多的是在以后的较长时间内受益,与此相对应,资本性支出的一部分应在当期得到补偿,而大部分应分摊到未来的使用期;如果用当年税收去补偿全部的资本支出,就等于将未来公共物品的成本提前到本期,这样也会使公共物品的受益与公共物品的付费在时间上发生差异。
《陈共版财政学》课件

04
CHAPTER
国家预算与预算管理体制
国家预算的体系与功能
国家预算的体系
国家预算由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 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 险基金预算等构成。
国家预算的功能
转移性支出的特点是财政资金的无偿性和直接性,即政府在转移性支出 过程中只是单方面提供无偿资金或服务,而不需要从受益对象那里直接 获取相应的物质交换。
财政支出效益分析
财政支出效益分析是指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价 ,以确定最优化的财政支出结构。
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费用选择法和公共劳 务收费法等。
02
CHAPTER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的分类与构成
财政收入的分类
根据收入来源,财政收入可以分为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专项收入和其他 收入等。
财政收入的构成
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 国有资产收益包括国有企业利润、土地出让金等;专项收入包括排污费、水资 源费等;其他收入包括罚没收入等。
非税收入的用途
非税收入主要用于弥补财政支出 不足,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 务提供等。
公产收入
公产收入的种类
公产收入包括国有企业利润、土地出 让金等。
公产收入的用途
公产收入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公 共服务提供等方面,以促进经济发展 和社会进步。
03
CHAPTER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的分类与构成
按照支出用途分类:包括经济 建设支出、社会文教支出、国 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和其他 支出。
第2章 财政学的基本理论问题(陈共第九版)

外部效应:一个厂商从事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人 带来的利益或损失。市场对公共物品的配置是 失灵的。
• 4.收入分配不公
市场的效率原则——收入的差异。需要 把“蛋糕做大了”&“把蛋糕分好了”。
• 5.经济波动
市场机制不可避免的导致经济的波动。
纽约证券交易所
三、政府:政府干预与政府干预失效
• 政府干预失效
市场的失效——政府的干预——政府干预失效
例如:房地产调控政策等
• 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
1.政府决策失误(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失误,投资项目选择不当) 2.寻租行为(权力寻租——以权谋私) 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 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例如:网约车新政)
纯公用品 1. 排他成本极高 2. 直接由政府提供或在与政府签约情况下由私人企业生产 3. 资金来源是强制性的税收收入 例如:国防、法律制度、社会治安、环境保护
2. 从公共产品的层次上看,公共产品可分为全国性公共产品和地方性公共产品
对于受益范围不受限制的公共产品,如国防、外交等不受地区限制,只要是本国国民都能享 受,其提供者只能是一国的中央政府,这类公共产品属于全国性的公共产品;
共物品。
• 公共需要涵盖范围广
包括政府执行器职能以及执行某些社会职能的需要,诸如行政、国防、文化、教育、卫生保健、 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
也包括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风险产业投资; 还包括为调节市场经济运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各项政策提供的服务等等。
• 社会的公共需要既是共同的,也是历史的,特殊的
公共需要在任何社会形态下都是存在的,不因社会形态的更迭而消失。
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公共需要的的内容是不同的,具有各自的时代特殊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国民经济中“公”与“私”的分工。 它研究政府适当的职能范围和运行方式。
MAUQ
- 15 -
(一)学习对象:
1、财政的基本知识 2、财政的基本理论 3、财政的基本管理技能
无论是政府卫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还是占GDP 的比重,在“一五”至“五五”期间都是呈上升态势, 双双在改革开放初年达到历史最高点。1983年以后,卫 生支出占GDP比重一路下滑。
有学者认为,中国公共卫生状况的恶化和两个迷信有 关——对增长的迷信和对市场的迷信。
MAUQ
- 10 -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MAUQ
- 13 -
案例5 新农村建设与公共财政
2004年,中央政府宣布五年内取消农业税。农业税的归 属如何?是否公平,是否有效?
2004年开始以货币的形式给农民种粮补贴。其根据是什 么?为什么要以货币的形式补贴?
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是农民贫穷的一大原因。而在农村 实施合作医疗保险已经几起几落。什么样的保险形式才 能为农民接受?
MAUQ
- 31 -
为扭转这一局面,唐德宗采纳了宰相杨炎的建议,改革税制, 实行两税法,其指导思想是“量出为入”。
《旧唐书·杨炎传》记载:“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 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
两税法的“量出以制入”,即“量出为入”的原则,是指根 据国家的财政支出数,匡算财政收入总额,再分摊给各地, 向民户征收。
我们日常消费支出中包含的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 获得收入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违规、违章所必须缴纳 的罚款……
和我们联系更为密切的: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 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
MAUQ
-7-
案例1 中国政府行政成本
中国行政管理经费增长
1950:13.13亿,1955:21.54亿,1960:31.39亿,1970:32.00亿, 1975:41.81亿,1978:52.90亿,1985:171.06亿,1990:414.56亿, 1995:996.54亿,2000:2768.22亿,2003年达到4691.26亿元。改 革开放以来增长了87倍,年均增长3.5倍。
为维持财政收支平衡,各诸侯国不得不实行“量出为入”的 财政原则,根据支出来确定收入。用调整收入来弥补支出, 以求财政平衡。
各国竞相修订税制,纷纷提高税率,传统的什一税已不复存 在,代之而起的是鲁国的什二税,魏国的什三税,齐国的什 六税,秦国则二十倍于古,加倍课征以积累财富,横征暴敛 已成为这一时期的普遍现象。
公共(政府)预算:安排财政收支的法定文件。
我们的一生时时、处处受政府经济活动的影响。由于财 政是政府经济活动的核心,因此它是现实社会中最为普 遍的经济现象之一。
MAUQ
-6-
我们身边的公共财政问题?
公共财政学有助于我们探讨我国目前值得关注的问题。 如公共资源利用效率、政府职能发挥、财政支出合理性、 税制设置安排……
0.00%
1980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2001
比
时
重
中国
美国
韩国
英国
印度
间
各国行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趋势图
MAUQ
-9-
案例2 传染病防治和公共财政
近年来,非典、艾滋病、血吸虫病、甲型H1N1等传染病 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
- 11 -
案例3 教育公平与教育收费
我国 “义务教育” 制度路径演变。 高校收费及研究生收费政策引起的激烈争论。 这里涉及到的公共财政问题:
教育是否属于公共物品?政府应扮演什么角色?(基础教育 Vs高等教育)
通过转移支付还是直接提供教育机会来帮助贫困学生? 收入再分配和教育公平?
从某些假设前提出发,借助一系列的假说和推论,对经济变 量关系进行简化描述或推导的定性分析。
如考察劳动所得课税对工人劳动行为的影响 产生两种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课税对劳动供给时间的实际影响,要看两种效应综合作用 的结果;
理论分析本身往往无法提供确定的结果 经验分析(empirical analysis)
政府提供市场不能提供或不能有效提供的诸多政治、社 会、经济职能:
行政、国防、治安、司法、执法、义务教育、基础科研、公 共卫生、公共设施、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重大工程建设……
MAUQ
-5-
我们为享用政府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缴款:
税 收:所得税、流转税、财产税…… 使用费:电费、水费、路桥通行费…… 专项税(费):社会保险税(费)……
指通过调查或实验取得实际资料而进行的定量分析;
主要有三种方式:访谈、实验、经济计量分析;
计量经济分析(econometric analysis)是当前在经济学中最为流 行的经验分析方法。
MAUQ
- 20 -
什么是规范分析?
规范分析(normative analysis)是对经济行为或政策手段的后 果加以优劣好坏评判的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旨在描述各种经济因素的存在与经 济运行的过程,并试图在各种经济变量或政策手段之间建立 起联系。
主要涉及事实判断,重在回答研究对象“是什么”、“会怎 样”的问题。
实证分析可分为理论分析和经验分析。
MAUQ
- 19 -
理论分析(theoretical analysis)
市场经济财政:公共财政理论
MAUQ
- 26 -
夏、商、周三代“量入为出,多有结余” 的财政原则
夏,商、周三代,经济上以农业为主,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 来自于田赋,财政状况几乎完全依赖并取决于农业生产状况。
同时由于生产工具简陋落后,生产力水平极低下,季节转换、 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都对农业收成的丰歉有严重影响。
政府同社会个体的“生老病死,从摇篮到坟墓”息息相关 政府承担政治和社会职能 政府承担涉及国计民生和带有战略性的重大工程建设任务 财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MAUQ
-4-
政府提供多种产品和服务:
供电、供水、供气 公共道路、公共汽车、公共电视节目 公立学校、国家助学贷款 医疗保障、失业保险 扶贫、补贴、抚恤计划……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特约研究员王锡锌2008年 12月在CCTV《新闻1+1》中披露,中国行政开支,仅公款 吃喝、公费出国考察、公车的“三公”费就接近9000亿 元人民币。
MAUQ
-8-
20.00%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MAUQ
- 27 -
因此,此一时期的国家财政分配只能在可能取得收入的基础 上安排支出,即根据收入的数量来确定支出的规模,这就是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制国用,量入以为出”的财政原则。
但是,三代的财政收支平衡,又不是简单的平衡,而是要求 多有结余。其原因在于早期农业社会对自然灾害缺乏抵御能 力,不可能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如果没有足够的结余, 势必造成国家的社会经济危机。
它能够提出实现某种经济目标的政策建议;
它基于基本的价值判断,并非客观的方法;较多受到人们的 立场、感情、信念等因素的影响。
MAUQ
- 21 -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关系
财政学的两大任务与研究方法之间的关系 解释政策的经济影响——有赖于实证分析 为政府决策提供指南——有赖于规范分析
像“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政策”的问题
- 24 -(三)紧密源自合中国的实际什么是中国的实际?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我们要一切从 实际出发,而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MAUQ
- 25 -
(四)继承、发展与创新
古代财政思想:
周 周公:量入为出 唐 杨炎:量出为入
社会主义财政:国家财政理论
财政学的任务:阐明财政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 管理技能。
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影响经济。
MAUQ
- 16 -
财政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1、政府的活动对国民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2、政府该做些什么,该怎样做? 3、政府如何才能做好它该做的事?
上述第一、二项问题与经济学有密切联系,对这两个问 题的研究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财政领域中的应 用,它使我们具有分析、评价和设计政府财政政策的能 力;第三个问题与管理学有关,它可以使我们掌握贯彻 执行财政政策所必需的管理方法。
其分析和判断属于规范分析的范畴 但问题的良好解决必须建立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 例子:商品房价格控制政策
MAUQ
- 22 -
三、编写的指导思想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
马克思
MAUQ
毛泽东
邓小平
- 23 -
(二)有鉴别地借鉴西方经济学和财政学
亚当•斯密
MAUQ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詹姆斯•布坎南
MAUQ
- 17 -
(二)学习目的:
通过学习,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原理分析财政现实、寻 找解决问题方法。
(三)学习方法:
方法1:唯物辩证法——财政学的方法论基础
方法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 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纵向对比与横向对比 相结合等。
MAUQ
- 18 -
什么是实证分析?
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MAUQ
- 14 -
二、学习对象、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