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知识点汇总
工程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总复习

总复习一、判断题1.严格地讲,狭义的荷载与直接作用等价,广义的荷载与间接作用等价。
(N,Y)2.按照间接作用的定义,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风压力、地震等均是间接作用。
(N,Y)3.由于地震、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焊接等引起的结构内力变形等效应的因素称为间接作用。
(Y,N)4.风压是指风以一定的速度向前运动受到阻塞时对阻塞物产生的压力。
(Y,N)5.地震作用中的体波可以分为横波和纵波,两者均可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N,Y)6.当楼面活荷载的影响面积超过一定数值需要对均布活荷载的取值进行折减。
(Y,N)7.结构可靠指标越大,结构失效概率越小,结构越可靠。
(Y,N)8.结构设计的目标是确保结构的承载能力足以抵抗内力,而变形控制在结构能正常使用的范围内。
(Y,N)1.我国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的基本风压的地貌为()。
A 空旷的山地丘陵B 中小城镇B空旷平坦地面C大城市市区2.下列各项除()外,其余各项均为可变荷载的代表值A 标准值B准永久值C组合值D设计值3.以下几项中属于间接作用的是()A 土压力B离心力C地震D风压力4.以下几项中属于间接作用的是()A 风压力B离心力C土压力D温度变化5.一般所说的结构可靠性是指()A安全性B适用性C耐久性D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的总称6.车辆荷载属于(B C)。
基础沉降属于(A D)A永久作用B 可变作用C直接作用D间接作用7.地震属于(B E F),风荷载属于(C D E)。
A 永久作用B 偶然作用C 可变作用D 直接作用E动态作用F间接作用G 静态作用8.当(B)波的周期与场地土的特征周期一致时,会发生共振反应。
A 纵波B 横波C 瑞雷波D洛夫波E以上四种波9.影响结构抗力的主要因素有(B C D)A 荷载大小的不定性B 材料性能的不定性C 计算模式的不定性D几何参数的不定性1.基本风压是如何定义的?影响风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什么是荷载的代表值?它们各有什么意义?3.什么是风载体型系数?它是如何确定的?4.工程设计中如何考虑脉动风对结构的影响?5.什么是结构构件的抗力? 我国目前采取什么方法进行抗力的统计分析?6. 结构的功能要求有哪些?7.结构的极限状态分为哪几类? 试举例说明8.“三水准二阶段”的抗震设计法是什么意思?四、计算题1.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作用力看例题3-1&3-22.荷载两种极限状态的荷载组合计算看例题9-1&9-23.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看例题4-7。
工程荷载知识点总结

工程荷载知识点总结工程荷载是指施加在建筑物或工程结构上的外部力或荷载,是设计和施工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在建筑设计和结构工程中,荷载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从静态荷载和动态荷载两个方面对工程荷载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静态荷载静态荷载是指固定不变的荷载,不随时间变化的荷载。
静态荷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死荷载(Dead Load):指建筑结构本身的重量和附属设备、装修、设备等的重量。
死荷载通常是固定的,可以通过建筑物的结构和材料来确定。
2. 活荷载(Live Load):指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可变荷载,如人员、家具、运输设备等。
活荷载是不固定的,需要通过具体的使用情况和规范来确定。
3. 风荷载(Wind Load):指建筑物在风力作用下所受的力。
风荷载是建筑物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荷载,需要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形状、曝露度等因素进行计算。
4. 雪荷载(Snow Load):指建筑物在积雪作用下所受的力。
雪荷载是主要发生在寒冷地区的重要荷载,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和地区的气候情况。
5. 地震荷载(Seismic Load):指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所受的力。
地震荷载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荷载,需要根据地震地区的地震活动程度和建筑物的结构进行计算。
以上静态荷载是建筑结构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关规范来合理确定荷载值,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二、动态荷载动态荷载是指随时间变化的荷载,包括以下几种:1. 车辆荷载:指建筑物和桥梁在车辆行驶时所受的力。
车辆荷载是桥梁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荷载,需要根据车辆种类、速度、车辆荷载分布等因素进行计算。
2. 设备振动:指建筑物在设备运行时所受的振动力。
设备振动是对建筑物结构稳定性的一种考验,需要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和建筑结构进行分析和计算。
3. 人员荷载:指建筑物在人员行走、跳跃等活动时所受的力。
人员荷载是对建筑物结构的一种动态荷载,需要考虑人员密度、活动频率等因素进行计算。
荷载与与结构设计原则复习

荷载与与结构设计原则复习第一章荷载类型1.荷载类型:1.荷载与作用:荷载、直接作用、间接作用、效应2.作用的分类:按随时间的变异、随空间位置的变异和结构的反应分类例如:1、由各种环境因素产生的直接作用在结构上的各种力称为荷载。
(√)2、由各种环境因素产生的间接作用在结构上的各种力称为荷载。
(×)3、什么是荷载? (荷载的定义是什么?)?)答:由各种环境因素产生的直接作用在结构的各种力称为荷载。
4、土压力、风压力和水压力是荷载,由爆炸、离心作用等产生的作用在物体上的惯性力不是荷载。
(×)5、什么是效应?答: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使结构产生的内力、变形、裂缝等就叫做效应。
6、什么是作用?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答:使结构产生效应(结构或构件的内力、应力、位移、应变、裂缝等)的各种因素总称为作用。
可归结为作用在结构上的力的因素称为直接作用;不是作用力但同样引起结构效应的因素称为间接作用。
7、只有直接作用才能引起结构效应,间接作用并不能引起结构效应。
(×)8、严格意义上讲,只有直接作用才能称为荷载。
(√)9、以下几项中属于间接作用的是C C10、预应力属于 A 。
温度变化属于 B 。
A、永久作用B、静态作用C、直接作用D、动态作用第二章重力1.重力(静载)1)结构自重2)土的自重应力3)雪荷载(基本雪压、雪重度、屋面的雪压)例如:1、基本雪压是指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根据气象记录资料经统计得到的在结构使用期间可能出现的最大雪压值。
(√)2、我国基本雪压分布图是按照 C 一遇的重现期确定的。
A、10年B、30年C、50年D、100年3、虽然最大雪重度和最大雪深两者有很密切的关系,但是两者不一定是同时出现。
(√)4、造成屋面积雪与地面积雪不同的主要原因有:风、屋面形式和屋面散热等。
2.重力(活载)1)车辆荷载:公路车辆荷载(车道荷载、车列荷载)、列车荷载2)楼面活荷载例如:1、车列荷载与车道荷载有什么区别?答:车列荷载是把大量经常出现的汽车荷载排列成车列的形式作为设计荷载。
07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

07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是指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对于结构承受的各种荷载以及结构的设计进行科学分析和合理设计的方法和原则。
荷载和结构设计是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结构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实用性。
下面将从荷载设计和结构设计两个方面对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荷载设计方法1.根据工程用途确定荷载类型:根据工程的适用范围和使用要求,确定适用的荷载类型。
常见的荷载类型包括静力荷载、动力荷载、温度荷载、地震荷载等。
2.确定荷载的大小和作用位置:根据荷载对结构产生的影响,确定荷载的大小和作用位置。
常见的荷载大小确定方法有规范、经验公式、推导公式等。
3.荷载组合与组合系数:根据工程特点和设计要求,对不同荷载进行组合,并根据不同荷载的统计特性确定相应的组合系数。
常见的组合系数有活载系数、重力系数、风力系数、地震系数等等。
4.荷载作用形式和荷载传递路径:根据荷载作用的性质和结构的组成,确定荷载的作用形式和传递路径。
不同荷载的作用形式和传递路径对结构的影响是不同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计算。
5.建立荷载模型和荷载计算: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荷载设计要求,建立合理的荷载模型,并进行荷载计算。
荷载计算可以采用静力分析、动力分析、弹性分析等方法进行。
1.确定结构类型和布局:根据工程用途、荷载要求和设计要求,确定结构类型和布局。
结构类型包括框架结构、梁柱结构、板壳结构等,布局包括平面布局和立面布局等。
2.结构受力分析:根据荷载作用形式和传递路径,对结构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
可以分别对结构的不同部位进行受力分析,也可以采用整体分析的方法进行。
3.结构材料的选择和设计:根据结构的受力情况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结构材料,并进行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包括截面尺寸的确定、材料强度的使用等。
4.结构稳定性和抗震设计:对于长跨结构和高层建筑等,需要考虑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在设计过程中,要进行相关的稳定性分析和抗震设计。
工程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知识点汇总

工程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知识点汇总1.荷载的类型与特点:-静荷载:指在结构上作用的重力、永久荷载等。
-动荷载:指风荷载、地震荷载等变动的荷载。
-临时荷载:指施工过程中的荷载。
-特点:不确定性大、变化复杂、荷载组合多、空间非均匀性。
2.荷载标准与规范:-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荷载标准》等。
-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规范》,《港口工程设计规范》等。
3.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强度理论:根据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确保结构在工作荷载下强度不超过规定值。
-刚度理论:保证结构不会因荷载引起过大的变形和挠度。
-稳定性理论:保证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整体稳定。
4.结构设计方法的步骤:-了解结构受力情况,进行结构分析。
-根据荷载标准确定设计荷载。
-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材料。
-进行结构设计计算,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进行结构施工方案设计。
5.荷载分析方法:-静力分析:结构在静止状态下进行受力分析。
-动力分析:结构在动态荷载下的受力分析。
-三维有限元分析:利用有限元法对结构进行仿真分析。
-变形监测:通过监测结构变形情况来判断结构受力情况。
6.荷载计算方法:-均布荷载法:将荷载均匀分布到结构上进行计算。
-点载荷载法:将荷载集中在不同点上进行计算。
-面载荷载法:将荷载分布在一个或多个面上进行计算。
7.结构设计的一些注意事项:-结构的总体稳定:确保结构在静力和动力荷载下保持稳定。
-结构的变形:考虑结构变形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以施工阶段的特殊荷载为基础进行设计。
-材料的选择:根据设计荷载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材料。
8.结构设计的软件工具:-SAP2000:用于结构分析和设计的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
-ETABS:适用于建筑物结构分析和设计的软件。
-ANSYS:用于结构、流体和电磁场分析的通用有限元软件。
总之,工程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是土木工程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保证工程安全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熟悉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设计师可以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材料,并进行合理的荷载分析和计算,从而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总结:荷载与结构设计

荷载与结构设计-第一章1.荷载:由各种环境因素产生的直接作用在结构上的各种力。
2.作用:能使结构产生效应的各种因素总称。
3.效应:结构或构件的内力、应力、位移、应变、裂缝、速度、加速度等4.直接作用:作用在结构上的力的因素,称为荷载。
5.荷载与作用的区别与联系.区别:作用的范围比更大,包括各种间接作用。
联系:荷载属于作用的范畴,是直接作用。
6.结构设计的目标就是确保结构的承载能力足以抵抗内力,而变形控制在结构能正常使用的范围内。
7.间接作用:能够引起结构内力、变形等效应的非直接作用因素(地震、温度变化、基础的不均匀沉降、焊接等)称为直接作用。
8.作用分类:按时间变异分类:永久(焊接)、可变(车辆人员风雪温度)、偶然(地震爆炸);按空间位置分类:固定、可动;按结构反应分类:静态、动态。
第二章2-11.结构的自重:由地球引力产生的组成结构的材料重力:G b=γV或G=Σγi V i2.土是由土颗粒、水和气所组成的三相非连续介质。
有效重度:γi'=γi—γw3.深度Z处水平面上的竖直自重应力:δcz = γz4.2-31.雪压:单位面积底面上积雪的自重。
s=γd2.基本雪压: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根据气象记录资料经统计得到的,在结构使用期间可能会出现的最大雪压值。
3.雪的重度是随雪深和时间变化的。
为工程应用方便,将雪重度定为常值,即以某地区的气象记录资料经统计后所得雪重度平均值或某分位值作为该地区的雪度。
4.海拔高度对基本雪压的影响:一般山上的积雪比附近平原地区的积雪要大,而且随山区地形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大。
原因:温度低,降雪机会多,积雪的融化延缓。
5.影响屋面雪压的三个因素:风、屋面形式、屋面散热。
6.风对屋面积雪的影响:飘积作用1)风把部分本将飘落在屋面上的雪吹积到附近地面或其他较低的物体上。
2)屋面雪荷载小于地面雪荷载。
3)风的漂积作用大小衡量:μe=平屋面雪压/地面雪压,μe随风速增大而减小。
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知识点

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知识点荷载:由各种环境因素产生的直接作用在结构上的各种力,如重力、土压力、水压力、风压力。
效应:结构的内力、位移、变形、应力、应变、裂缝、速度、加速度等。
作用:将能使结构产生效应的各种因素称为作用。
直接作用:直接作用在各种结构上的各种荷载。
间接作用:能够引起结构内力,变形效应的非直接作用因素,如地震、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
作用的分类:随时间的变异分: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偶然作用。
随空间位置的变异:固定作用、可变作用。
结构的反应分类:静态作用、动态作用。
注:1.严格意义上讲,只有直接作用才能称为荷载。
2.土压力、风压力和水压力是荷载,由爆炸、离心作用等产生的作用在物体上的惯性力也是荷载。
3.按照间接作用的定义,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为间接作用。
4.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都能引起结构效应。
雪荷载:单位面积地面上积雪的自重。
基本雪压:指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根据气象记录资料经统计得到的在结构使用期间可能出现的最大雪压值。
(基本雪压是针对地面上的积雪荷载定义的)雪重度是一个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量。
最大雪深和最大雪重度不同时出现。
屋面血压影响因素:风、屋面形式、屋面散热。
汽车荷载:包括车辆荷载和车道荷载。
汽车荷载:考虑车的排列方式,以集中荷载形式作用于车轴位置。
车道荷载:不考虑车的排列方式,等效为均布荷载。
公路桥涵上的车辆荷载有车列荷载和车道荷载两种形式。
风压:当以一定速度向前运动遇到阻碍时,对阻碍物产生的压力。
基本风压:按规定的高度、地貌、时距、等量测的风速所确定的风压称为基本风压。
基本风压规定:1.标准高度:10m2.地貌:空旷平坦3.公称风速时距:10min4.最大风速的样本时间:1年5.基本风速的重现期:一般为几十年横向风风力系数:注:1.我国现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规定基本风压的标准高度为10m。
2.地面越粗糙,风速变化越慢,梯度风高度越高;反之,风速变化越快,梯度风高度越小。
04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

04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在工程设计中,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方面。
荷载及结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确定荷载、结构模型以及设计原则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
荷载设计方法是确定结构所承受的外部荷载的过程。
荷载分为静态荷载和动态荷载两类。
静态荷载包括永久荷载和变动荷载。
永久荷载是指结构始终存在的荷载,如自重、装修负荷等。
变动荷载是指结构中存在时间变化的荷载,如活荷载和风荷载等。
动态荷载是指结构在运行过程中受到的荷载,如地震荷载和振动荷载等。
在荷载设计中,必须确定荷载的大小、组合和分布等参数。
荷载的大小可根据规范和经验来确定。
荷载的组合是指不同荷载按一定比例相加产生的荷载。
常见的荷载组合有工作状态组合和极限状态组合。
工作状态组合是指不同荷载按其中一种概率同时作用在结构上的组合,用来保证结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安全可靠。
极限状态组合是指不同荷载按其中一种概率同时作用在结构上的组合,用于考虑结构在极端情况下的破坏机制。
荷载的分布是指荷载在结构上的传递方式。
常见的荷载分布有均布荷载、集中荷载和边界荷载等。
均布荷载是指荷载在结构上均匀分布的荷载。
集中荷载是指荷载只集中在结构上的特定点或线上。
边界荷载是指荷载只集中在结构的边界上。
荷载的分布对结构的效果和性能有着很大影响,设计中要合理选择荷载的分布方式。
结构设计方法是将荷载作用下的结构进行合理布局和设计的过程。
结构设计的首要目标是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结构稳定性是指结构在受到荷载作用下,不发生失稳和破坏的能力。
结构安全性是指结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发生超限应力和破坏的能力。
结构经济性是指以最低的造价和材料消耗来满足指定的结构要求。
结构设计方法包括结构布局、结构型式、荷载计算、受力分析和材料选择等步骤。
结构布局是指根据工程要求和空间条件,确定结构在空间中的位置和形状。
结构型式是指根据不同的荷载类型和结构目标,选择适合的结构型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知识点汇总第零章1. 工程结构:由若干构件组成的能够承受各种作用的体系。
2. 建筑结构:1)混凝土结构:a. 素混凝土结构b. 钢筋混凝土结构c.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d. 劲性混凝土结构2)砌体结构3)钢结构4)组合结构第一章荷载与作用1. 能够使结构产生效应(结构或构件的内力、应力、位移、应变、裂缝、速度、加速度等)的各种因素的总称,称为结构上的作用。
2. 直接作用(荷载):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作用在结构上的力的因素。
(自重、风)间接作用: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因/不是作用力,但同样引起结构效应。
(地震、地基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化)第二章工程荷载的分类及代表值1. 作用的分类1)按随时间的变异分类:a. 永久作用(恒荷载):在结构设计基准期内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b. 可变荷载(活荷载):在结构设计基准期内其值随时间变化,且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不可忽略。
c. 偶然作用:在结构设计基准期内不一定出现,而一旦出现其量值很大且持续时间较短。
2)按空间位置变异分类:a. 固定作用:在结构上出现的空间位置不变,但其量值可能具有随机性。
b. 自由作用:可以在结构上的一定空间任意分布,出现的位置和量值都可能是随机的。
3)按结构的动力反应分类:a. 静态作用:对结构或结构构件不产生加速度或其加速度可以忽略不计。
b. 动态作用:对结构或结构构件产生不可忽略的加速度。
4)按荷载作用方向分类:a. 竖向作用b. 横向作用2. 设计基准期,是为确定可变作用及与时间有关的材料性能取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它不等同于设计使用年限。
建筑结构设计所考虑的荷载统计参数,都是按设计基准期为50年确定的,如设计时所采用其他设计基准期,则必须另行确定在该基准期内最大荷载的概率分布及相应的统计参数。
3. 设计使用年限,又称为服役期、服务期等。
设计使用年限是设计时选定的一个时期,在这一给定的时期内,房屋建筑只需进行正常的维护而不需进行大修就能按预期目的使用,完成预定的功能。
4. 我国的建筑结构、结构构件及地基基础的设计规范、规程所采用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
同时,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重要性,设计使用年限分别采用5年、25年、50年和100年。
5. 荷载代表值设计中用以验证极限状态所采用的荷载值,包括标准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
永久荷载:G k只有标准值。
(常用材料和构件的自重:P8 表2-1)可变荷载:Q k有标准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
(楼面、屋面活荷载:P43 表4-1)(风载、吊车荷载、雪载)6. 荷载标准值结构在设计基准期内可能出现的最大荷载值。
7. 活荷载频遇值设计基准期内结构上较频繁出现的较大荷载值,主要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频遇组合。
8. 活荷载准永久值设计基准期内结构上经常作用的可变荷载值,即总作用期限较长的可变荷载,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准永久组合和频遇组合中9. 组合值可变荷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时,不可能同时达到各自的最大值。
活荷载标准值乘以活荷载组合值系数φc:上人屋面0.7;风荷载0.6。
第三章地震基本知识地震:地面运动引起的振动。
突发自然灾害。
1.地震相关1)类型:构造地震:地壳构造运动使岩层断裂、错动而引起的地震火山地震:火山爆发引起的地面振动陷落地震:地下石灰岩溶洞或古旧矿井等突然发生大规模塌落而引起的地震诱发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或深井注水等引起的地震2)与位置相关的:震源:地壳中发生岩层断裂、错动而产生地震波的部位。
(震源深度,≤60km浅源地震,60~300km中源地震,≥300km深源地震)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点。
震中区:邻近震中的地区。
震中距:在地震影响范围内,地表某处与震中的距离。
3)地震波当震源岩层发生断裂、错动时,岩层所积累的变形能突然释放,它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四周传播。
按其在地壳传播的位置不同:分为体波和面波。
体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
分纵波(竖向)和横波(剪切波、底面水平方向)。
4)震级:是衡量一次地震所释放能量大小的尺度,用M表示。
5)烈度(1)地震烈度(earthquake intensity) (地震烈度表P15)指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地表及建筑物影响的强弱程度,按照地震造成的后果来分类。
(2)基本烈度指该地区在今后一段时间内(50年),在一般场地条件下,超越概率约为10%的地震烈度。
(3)抗震设防烈度(seismic precautionary intensity)指某地区进行建筑抗震设防时所依据的地震烈度。
一般情况下,基本烈度作为抗震设防烈度。
6)地震灾害直接灾害:一次灾害,地面运动引起的地表破坏,建筑物倒塌等。
次生灾害:二次灾害,由直接灾害继发的地震后火灾、水灾、海啸、毒气逸散等。
诱发灾害:三次灾害,由前两种灾害引起的工厂停产、城市瘫痪、瘟疫蔓延等。
7)地震的破坏作用建筑物的破坏:结构丧失整体性承重结构强度不足引起破坏地基失效2. 抗震设防的目标(基本思想)目标: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为此提出三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小震不坏:当遭遇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损坏或不需修理。
中震可修:当遭遇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但经一般修理可继续使用。
大震不倒:当遭遇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3. 二阶段设计方法第一阶段:取小震烈度的地震参数进行弹性地震作用计算,然后进行截面承载力计算,以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
第二阶段:通过概念设计和抗震构造措施满足“大震不倒”。
上述为现抗震规范所述的“三水准二阶段”的抗震设计法。
4.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划分依据1)建筑破坏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的大小;2)城镇的大小、行业的特点、工矿企业的规模;3)建筑使用功能失效后,对全局的影响范围大小、抗震救灾影响及恢复的难易程度;4)建筑各区段的重要性有显著不同时,可按区段划分抗震设防类别。
下部区段的类别不应低于上部区段;5)不同行业的相同建筑,当所处地位及地震破坏所产生的后果和影响不同时,其抗震设防类别可不相同。
5.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1)特殊设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简称甲类;2)重点设防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简称乙类;3)标准设防类:指大量的除1、2、4款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简称丙类;4)适度设防类: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发生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简称丁类。
各类别设防标准:甲类建筑:属于重大建筑。
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
地震作用计算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按国家专门规定。
抗震构造措施按本地区防烈度提高一度。
乙类建筑:国家重点抗震城市的生命线工程的建筑。
(如供水、供电、医疗等建筑)地震作用计算按本地区设防烈度。
抗震构造措施按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一度。
丙类建筑:甲、乙、丁类除外的一般建筑。
地震作用计算和抗震构造措施均按本地区设防烈度的要求。
丁类建筑:次要建筑。
(仓库,辅助建筑)地震作用计算按本地区设防烈度。
抗震构造措施按本地区防烈度降低一度。
6. 地震作用:与结构本身的重量、动力特性等因素有关的一种作用,在计算地震作用效应时,把地震作用视为静荷载加在结构上计算。
P25 –29(P29 例题;P41 习题)第四章建筑结构的荷载1. 种类: a.永久荷载b.楼面和屋面活荷载c.屋面积灰荷载d. 雪荷载e.施工、检修荷载和栏杆荷载f.风荷载g.地震荷载2. 永久荷载计算(板、梁、墙、柱等构件)P46 例题4-1容重(kN/m3)×构件尺寸面载、线载、集中力板自重容重×板厚(h)面荷载kN/m2梁、墙容重×截面面积(b×h)线荷载kN/m柱容重×体积(b×h×l)集中力kN3. 楼面活荷载(P43 表4-1;P46 例题;P66习题1、2)民用建筑楼面活荷载是指建筑物中的人群、家具、设施等产生的重力作用,这些荷载的量值随时间发生变化,位置也是可移动的,亦称可变荷载。
1)楼面均布活荷载楼面活荷载的量值与房屋使用功能有关,根据楼面上人员活动状态和设施分布情况,其取值大致可分为七个档次。
(1)活动的人较少,如住宅、旅馆、医院、教室等,活荷载的标准值可取2.0kN/m2;(2)活动的人较多且有设备,如食堂有较多人聚集,资料室堆积资料,活荷载标准值可取2.5kN/m2;(3)活动的人很多且有较重的设备,如剧场、影院人员可能十分拥挤,活荷载标准值可取3.0kN/m2;(4)活动的人很集中,有时很拥挤或有较重的设备,如商店、展览厅,活荷载标准值可取3.5kN/m2;(5)人员活动的性质比较剧烈,如健身房、舞厅,活荷载标准值可取4.0kN/m2;(6)储存物品的仓库,如藏书库、档案库、贮藏室等,堆满图书、档案和物品,活荷载标准值可取5.0kN/m2; ;密集无走廊藏书库活荷载标准值可取12.0kN/m2;(7)有大型的机械设备,如建筑物内的通风机房、电梯机。
房,活荷载标准值可取7.0kN/m2。
2)活荷载折减当楼面面积较大时,楼面上的活载不可能同时满布,当楼面活载面积超过一定数值,可对楼面活荷载予以折减。
(1)设计楼面梁时的折减系数a. 表中第1(1)项当楼面从属面积超过25m2时,应取0.9;b. 表中第1(2)~7项当楼面梁从属面积超过50m2时应取0.9;c. 表中第8项对单向板楼盖的次梁和槽形板的纵肋应取0. 8;对单向板楼盖的主梁应取0 .6;对双向板楼盖的梁应取0 .8;d. 表中第9~13项应采用与所属房屋类别相同的折减系数。
(2)设计墙、柱和基础时的折减系数a. 表1中第1(1)项应按表2规定采用;b. 表1中第1(2)~7项应采用与其楼面梁相同的折减系数;c. 表1中第8项单向板楼盖取0.5;双向板楼盖和无梁楼盖取0.8;d. 表1中第9~13项应采用与所属房屋类别相同的折减系数。
3)工业建筑楼面活荷载(1)工业建筑楼面在生产使用或安装检修时,由设备、管道、运输工具及可能拆移的隔墙产生的局部荷载,均应按实际情况考虑,可采用等效均布活荷载代替。
对设备位置固定的情况,可直接按固定位置对结构进行计算,但应考虑因设备安装和维修过程中的位置变化可能出现的最不利效应。
工业建筑楼面堆放原料或成品较多、较重的区域,应按实际情况考虑;一般的堆放情况可按均布活荷载或等效均布活荷载考虑。
(2)工业建筑楼面(包括工作平台)上无设备区域的操作荷载,包括操作人员、一般工具、零星原料和成品的自重,可按均布活荷载2.0kN/m2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