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化性或还原性

合集下载

实验活动1——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实验活动1——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实验活动1——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操作]1.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一)铁单质的还原性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及分析反应离子方程式一段时间后,取出铁丝,观察插入CuSO4溶液中的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Fe具有还原性,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铜Fe+Cu2+===Cu+Fe2+实验(二)铁盐的氧化性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及分析反应离子方程式加入铜片一段时间后,铜片溶解,溶液变为蓝色Fe3+具有氧化性,能将Cu氧化成Cu2+2Fe3++Cu===2Fe2++Cu2+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呈蓝色Fe3+具有较强氧化性,能将I-氧化为I22Fe3++2I-===2Fe2++I2实验(三)亚铁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及分析反应离子方程式加入锌片一段时间后,锌片溶解,溶液绿色变浅,最后消失Fe2+具有氧化性,能将Zn氧化为Zn2+Fe2++Zn===Zn2++Fe随着FeSO4溶液的滴入,溶液紫色褪去时,再加入Fe2+具有还原性,能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成Fe3+5Fe2++MnO-4+8H+===5Fe3++Mn2++4H2OKSCN 溶液,溶液呈红色Fe3++3SCN-===Fe(SCN)32.铁离子的检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及分析反应离子方程式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呈红色Fe3+遇KSCN溶液时,溶液变成红色Fe3++3SCN-===Fe(SCN)3加入铁粉后,溶液由黄色变为绿色,再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无变化Fe2+遇KSCN溶液时,溶液不变色,故可用KSCN溶液检验Fe3+2Fe3++Fe===3Fe2+[实验拓展]研究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方法(1)如果预测某物质具有氧化性,就需要寻找具有还原性的另一物质,通过实验检验两者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验证预测是否正确。

要求设计实验使两者发生反应时,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

相应地,如果预测某物质具有还原性,就需要寻找具有氧化性的某一物质,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3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详解

3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详解
H2SO4 氧化剂
氯水、硝酸 氧化剂
Fe
Fe2+
Fe3+
还原剂:Zn粒
还原剂:铁丝、 KI 、铜片
硝酸、氯气
归 纳 整 理:
Fe、FeCl2、FeCl3的性质及相互转变
Fe2+ ( 性

性、




Fe (
Fe3+ (
性)
性)

Al、Zn 还原 剂,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________ 氧化 剂,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2、Cl2、HNO3 ②________ 还原 剂,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 Al、Zn 氧化 剂,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 Cu2+、H+ 氧化 剂,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2、Cl2、HNO3 ⑤________ 还原 剂,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 Fe、Cu、KI
5.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 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后果不可能出现的 是( B ) A.烧杯中有铜无铁 B.烧杯中有铁无铜 C.烧杯中铜、铁都有 D.烧杯中铁、铜都无
【活动探究二】
• FeCl3和 FeCl2溶液中分别滴加NaOH溶液有什么现 象?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1:在试管中注入少量FeCl3溶液,再逐滴滴入NaOH 溶液。 2:在试管里注入少量新制备的FeSO4溶液,用胶头 滴管吸取NaOH溶液,将滴管尖端插入试管溶液底 部,慢慢挤出NaOH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 (适 当地用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解答)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精)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精)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教材分析] 使用教材:鲁科版化学必修1。

在中学阶段的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而铁又是重要的生产生活材料,二者结合起来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学情分析]在本节前两个课时中已经知道了氧化还原反应以及氧化剂和还原剂;生活中接触到有关铁及铁的化合物。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2.通过探究实验进一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探究实验,学生学会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

2.预测和验证未知物性质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体会氧化还原反应的普遍存在,并能举例说明生活、生产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2. 通过了解铁与人体健康的内容,知道化学无处不在,并且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教学重点难点]1. 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预测和验证物质性质的科学方法。

2.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

3. 学生掌握铁各个价态的相互转化关系,进一步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教学过程][引入] 我们知道,哪里有物质,哪里就有化学,可以说化学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存在化学,那同学们先来看几张生活中有关化学问题的图片:(大脖子病)(骨质疏松症)(贫血、肝脾肿大)[问题]1.人得大脖子病是因为人体中缺哪种元素?2.人一到老年时,容易得骨质疏松症是因为人体中缺哪种元素?3.人常见性贫血是因为血液中缺哪种金属元素?[学生回答][老师提问] 大家都听说过“缺什么补什么”,那大脖子病和骨质疏松症应该补什么呢?[学生回答且并播放幻灯片](补碘)(补碘)(补钙)(补钙)那贫血补什么呢?常见的补铁方法有哪些(吃菠菜、动物肝脏)?如果要用药品补,那常见的药品有哪些?[实物展示] 乳酸亚铁咀嚼片、朴血等[提问] 大家可以看到,这些补铁试剂都是铁的化合物,都是几价的铁(+2)?那为什么要补二价的铁?能否直接补铁单质?这就是科学的奥秘!相信同学们学了今天的内容,很快就知道答案。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2) 氯化铁与铜化学方程式 Cu+2FeCI3=2FeCI2+CuCI2
对应离子方程式:_C_u_+__2_F_e_3_+_=__2_F_e_2+_+_C_u_2_+__
从化学走向社会
过去电子工业常用30%的 FeCl3溶液腐蚀敷有铜箔的 绝缘板,制造印刷线路板。 制作时,把应该保留的铜箔 遮挡,然后把铜箔放入氯化 铁溶液中,这样没有遮挡的 铜箔就被腐蚀掉了,留下了 可以导电的铜线。
(2)探究Fe2+的氧化性
试剂、观察到现象、发生的反应
还原剂 氧化剂
工具栏 实验试剂:
FeCl2溶液 FeCl3溶液
硫氰酸钾溶液
铁粉 锌粒
铜片
氯水
稀硫酸
1、探究铁单质的还原性
Fe粉 H2SO4
有无色气泡冒出
(1)与硫酸反应
Fe + H2SO4= FeSO4+ H2↑
离子方程式:_F_e__+__2__H_+___=__F__e_2_+_+__H__2_↑_
离子方程式:2_F_e_2_++__C_I_2_=__2_F_e_3+__+_2_C_I-
(2) 探 究
Fe2+
具 有 氧 化 性
FeCl2溶液
Zn
浅绿色溶液变无色
证明
Fe2+具有氧化性
FeCl2+ Zn = Fe + ZnCl2 Fe2+ + Zn = Fe + Zn2+
工具栏 实验试剂:
铁粉 FeCl2溶液 FeCl3溶液 氯水 锌粒 铜片 稀硫酸
(1)探究Fe2+的还原性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单质铁、氯化铁和氯化亚铁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2、掌握科学探究性实验的一般研究方法和步骤过程与方法通过预测与假设、方案设计、实验记录、分析归纳,像科学家那样去进行研究和思维训练,达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双重教学目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提高学生的兴趣2、使学生在探究中体验研究的艰辛,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教学重点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教学难点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教具准备投影仪、相关的实验试剂和用品教学过程【引课】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

它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和动植物体中。

请同学们观看自然界中的铁:【展示投影】展示:铁矿石。

投影图片:“冶炼钢铁”、陨石、含铁元素的动植物、及我国钢铁产量比例图等。

【过渡】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含铁物质,同学们也了解不少,那么怎么用化学符号来表示他们呢?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常见铁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并从化合价的角度进行分类。

预测这些物质中哪些具有氧化性,哪些具有还原性?【学生活动】思考、书写【小结】铁元素的常见价态;0、+2、+3【启发】这些价态的铁元素之间如果发生相互转化,则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铁及其铁的化合物中哪些具有氧化性?哪些具有还原性?我们以常见的金属铁,氯化亚铁和氯化铁为例进行探究。

请同学们大胆推测!【生】思考、推测【投影小结】0价铁——还原性+2价铁——还原性和氧化性+3价铁——氧化性【师】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第一步是预测,下来是?【生】思考回答(观察)【师】展示铁,氯化亚铁,氯化铁样品。

(引导学生观察三种实验样品的颜色,注意特征颜色。

)【师】人家说每一个化学老师都是一个小小的魔术师,那么今天老师斗胆也给大家献丑表演一次。

【展示】一张白纸【演示】用小喷壶喷洒淡黄色溶液(白纸上显示血红色字样“你知道反应原理吗?”)【问】你知道反应原理吗?【生】思考回答(说明:必要时,演示FeCl3溶液与KSCN溶液的反应。

铁及其化合物教案优质课一等奖

铁及其化合物教案优质课一等奖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教案及教学设计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了剖析: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以此思想为指导,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利用铁及其化合物为载体,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分析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质,利用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设计并动手完成各种价态的铁之间的转化实验,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关注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从而进一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鲁科版《化学必修I》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中的第三节——《氧化剂和还原剂》,本节课是这一节的第三课时。

这节课内容的设计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要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让学生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自主设计实验和有关的活动方案,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在探究的过程中,注重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

该案例从介绍自然界中常见的含铁元素的物质,并根据铁元素的化合价对物质进行分类导入,预测含有不同价态铁元素的各种物质哪些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或即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然后提出问题,怎么验证推测是否正确,并引导学生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理论设计验证方案来验证推测。

实施实验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整理,确定含有不同价态铁元素物质具有的性质和相互转化关系。

最后根据结论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新课程理念中,过去的演示和证明科学知识的活动转变为探究和分析科学问题的活动,使学生学会研究和分析科学问题的方法,提倡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学生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广泛获取信息,从日常现象和化学学习中提出问题,做出猜想或假设,自主设计实验和有关的活动方案,寻求解决问题的依据或证据,定性或定量的处理有关的信息和资料。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PPT课件(说课) 人教课标版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PPT课件(说课) 人教课标版
价对其进行分类
铁粉
Fe O 23
FeCl 溶液 3
FeCl 溶液 2
FeSO ·7H O 42
Fe (SO ) 2 43
Fe(OH) 沉淀 3
Fe(OH) 沉淀 2
环节三
构建探究基础
Fe
还原性
+2
FeCl FeSO Fe(OH)氧化性、还原
FeCl Fe (SO ) Fe O Fe(OH)
Fe2+ + Zn = Fe+ Zn2+
2Fe2+ + 2Cl =2Cl- + 2Fe3+ 2
环节四
自主探究实验
提供试剂:铁粉、氯水、稀硫酸、 FeCl 溶液、铜片、 FeCl 溶液3、稀硝酸 2
锌片、KSCN溶液、
探究物质 预测性质 实验设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探究题目: Fe、FeCl 、FeCl 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2
3
铁粉
FeCl 溶液
2
FeCl 溶液 3
实验指导 1、小组分工合作:设计方案, 记录现象,填写学案 2、试剂参考用量:
《化学1》第二章第三节第三课时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河南省郑州七中 王晓蕾
说课 内容
价值分析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学科 价值
应用 价值
学生发展 价值
在教材中承上启 下
解决生产、生活中 的实际问题
建构起学习元素 化合物的核心思 想
学生已初步建立起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但缺 乏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环节二
明确探究任务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探究物质 预测性质 实验设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教案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教案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教学设计
吴忠回民高级中学高华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探究实验,使学生掌握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了解Fe3+的检验方法;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探究实验,使学生学会预测物质的性质——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进行观察——分析实
验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

通过预测与假设、方案设计、实验记录、分析归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学会预测物质的性质,并通过实验探究得到证实,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喜悦;同时培养他们善于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心理品质。

并通过“身边的化学”等内容,认识铁在促进人体健康中的作用,了解化学知识在丰富人类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识重点是金属铁、氯化铁、氯化亚铁的性质以及相互转化;
方法重点是教会学生探究物质性质的科学方法。

教学难点:预测金属铁、氯化铁、氯化亚铁的氧化性、还原性并进行探究实验的设计。

三、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法、对比分析法
四、教学用具
1、药品及试剂:铁粉、铁丝、FeCl3溶液、FeCl2溶液(加铁粉)、氯水、
稀硝酸、酸性KMnO4溶液、KSCN溶液
预测
还原性Fe Fe+2H+==Fe2++H2↑
Fe2++Zn ==Fe +Zn2+
+2
氧化性和还原性Fe 2Fe2++Cl2== 2Fe3++2Cl-
+3
氧化性Fe 2Fe3++Fe== 3Fe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