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

合集下载

数字电子技术10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资料

数字电子技术10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资料
0
vR
vO2
vO1
vo1
t1
t
所以,一旦 vR = Vth ,立即 0 回到稳态:vO2= 0, vO1=1。 vR
vO1
vO2
Vth
0
t
t
G1 ≥1
C
1 G2 vR
R
VDD
vo2
vI
0
t
21
vO1 G1 ≥1
C
vO2 1 G2 vR
R VDD
vi
vo 1
vR
0
t1
t
vI
0
t
t tW
2. 主要参数计算:
常用的整形电路有单稳态触发器和施 密特触发器 。
3
图10.1.1 描述矩形脉冲特性的主要参数
1、脉冲周期T; 2、脉冲幅度Vm 3、脉冲宽度tw 4、上升时间tr
5、下降时间tf
6、占空比q q = tw / T
4
10. 2 施密特触发器 施密特触发器(Schmitt Trigger)的特点:
(1)属于电平触发,当输入信号达到一定电压值时,输 出电压会发生突变,输入信号增加和减少时,电路有不 同的阈值电平。 (2)在电路状态转换时,通过电路内部的正反馈过程, 使输出电压波形的边沿变得很陡。 VO VOH
1
G2
vI
vO1
vR
vR VDD
vO1 = 0 ,vO2 = 1, 同时: +5V
R4
vI
电容C应 该充电
vo2
vR
0
T4 T5
t
vo 1
C
R
VDD
t 只要 vR < Vth ,仍 然维持暂稳态。
0

数字电子技术-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

数字电子技术-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

3
锯齿波变换的应用
在数字电子技术中,锯齿波的变换常用于产生矩 形波等脉冲波形,这些波形在信号处理、测量和 控制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04
脉冲波形产生与变换的方法
数字方法
数字方法是指通过数字电路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来产生 和变换脉冲波形。
数字方法可以通过编程实现各种不同的脉冲波形,如矩 形波、三角波、正弦波等。
数字电子技术-脉冲波形 的产生与变换
• 引言 • 脉冲波形的产生 • 脉冲波形的变换 • 脉冲波形产生与变换的方法 • 脉冲波形产生与变换的实际应用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01
脉冲波形是指具有特定形状、幅 度、宽度和重复频率的波形,广 泛应用于数字电子技术中。
02
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是数字电 子技术中的重要内容,涉及到信 号处理、通信、控制等多个领域 。
光纤通信
在光纤通信中,脉冲波形产生与变换技术用于生成高速光脉冲,实现大容量、高速的光信号传输。通 过调制技术,将数字信号加载到光脉冲上,提高通信系统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在测量技术中的应用
时间测量
利用脉冲波形产生与变换技术,可以生成精确的时间间隔和频率,用于时间测量和计时 应用。例如,高精度计数器和频率计等测量仪器利用脉冲波形产生与变换技术实现高精
数字方法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易于实现复杂波形等 优点。
数字方法还可以实现脉冲波形的调制和解调,广泛应用 于通信、雷达、测控等领域。
模拟方法
01
模拟方法是指通过模拟 电路和模拟信号处理技 术来产生和变换脉冲波 形。
02
模拟方法具有简单、直 观、易于实现等优点。
03
模拟方法可以通过简单 的RC电路、LC电路等实 现矩形波、锯齿波等基 本脉冲波形。

脉冲波形变换和产生

脉冲波形变换和产生
电路进入暂稳态中,不再接受触发信号; 只有返回稳态后才可以被再次触发。
可重复触发型电—路—在暂稳态中仍然可以接受触发信号, 每触发一次,电路暂稳态会继续保持tW。
tW
tW
不被再次触发 脉冲波形变换和产生
tW
tW
被再次触发
1. 不可重复触发的集成单稳态触发器 74121 Rext
B
G1
A1
&
A2
G4 &
vO1
vI2 VTH
vO2
tW=RC ln
0 ‒ 3.6 0 ‒ 1.4
≈ 0.96 RC
脉冲波形变换和产生
vO1
vO2
vI
G1
1 G2
vO1
vI2
R
vI
亦有 tre= (3~5)RC
vI2 VTH
(2)触发脉冲的间隔(周期) vO2
不得小与 tw+tre
fMAXT1
tW
1 tre
脉冲波形变换和产生
TmintWtre
经过(3~5)RC时间, 电容已经放电完毕

tre=(3~5)RC
vI 的最大工作频率:
fMAXTm 1intW1tre脉冲波形变换和产生
或非门组成的微分性单稳态触发器
vI
vO1
vO2
G1 ≥1
1 G2
vO1
C
vI2
vI
VDD
vI2
若输入脉冲过宽,vo2输出边沿变缓 vO2 可在输入端加微分电路
a
G2 &
Cext10 Rext/Cext11 Rint9
G5
G6
& ≥1 &
Rint G7 1

脉冲波形的变换与产生

脉冲波形的变换与产生
VT2
t
t
t
0
0
0
v0
v0
vI
幅度鉴别
01
t
02
t
03
0
04
0
05
vo
06
vI
07
VT+
08
VT-
09
幅度大于VT+的脉冲被保留
多谐振荡器
多谐振荡器(无稳态电路)是一种自激振荡电路,用来产生一定频率和幅度的矩形脉冲波或方波。 一、门电路组成的多谐振荡器 1 1 R C vo 振荡周期的计算:
二、用施密特触发器构成多谐振荡器
没有触发脉冲作用时电路处于一种稳态
1
在触发脉冲作用下。电路由稳态翻转到暂稳态。暂稳态是一种不能长久保持的状态
2
由于电路中RC的延时环节的作用,电路的暂稳态在维持一段时间后,会自动返回到稳态。暂稳态的持续时间决定于电路中RC的参数值
3
单稳态触发器的这些特性被广泛地应用于脉冲的整形、延时和定时等。
4
单稳态触发器的工作特性
VCC
C
T
vO
当vI 输入负向脉冲后,电路进入暂稳态, T导通,C放电。
当vI 为高电平时,T截止,C充电,当C未充到 之前,电路处于暂稳态;若此期间,vI 输入负向脉冲, T导通,C放电,输出仍维持在暂稳态。只有在触发脉冲撤除后且在输出脉宽tw间隔内没有新的触发脉冲,电路才返回到稳定状态(vo=0)
1
1
G1
G2
Rd
R
VDD
D
C
Cd
CMOS门电路组成的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
1
分类:可重复触发;不可重复触发。
01
不可重复触发单稳态触发器工作波形

202X年数电-07-脉冲波形的变换与产生

202X年数电-07-脉冲波形的变换与产生

※ 11
1 vO 1
vO
vI
0
G1 ≥1
00
≥1 G2
vO1
- + vI2Vth
vI
VDD
vI2
vO由1变0vO1=1(注意(zhù yì):
∵此时vI的正脉冲已撤消)
VTH
VDD+VTH VDD+Δ+
电容电压不能突变(tūbiàn)vC=Vth
vO
vI2上升到VDD+Vth
暂态过程结束
v如果G2是CMOS门,由于保护二极管的钳位作用 vI2只能(zhī nénɡ)上升到VDD+Δ+
预备知识:
TTL与非门
1、门坎(ménkǎn)电平(阈值电压):VTH
TTL与非门或反相器的电压传输(chuán shū)特性为:
输出低电平(逻辑0) ——与非门开通 输出高电平(逻辑1) ——与非门关闭
开门电平VON:使与非门开通的输入高电平的最小值。 关门电平VOFF:使与非门关闭的输入低电平的最大值。
(4)用TTL与非门组成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考虑到输入(shūrù)电流,
则应R <Roff,而Rd >Ron。CMOS门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中R、
Rd 不受此限制。
第十七页,共九十二页。
※ 16
二、 积分(jīfēn)型单稳态触发器
两个与非门+RC积分电路 工作(gōngzuò)原理:
1 vO1 R
输出宽脉冲。
第十四页,共九十二页。
VDD+VTH VDD+Δ+
※ 13
3、主要参数计算(jìsuàn):
vO
vO
1
பைடு நூலகம்

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

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

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脉冲信号是数字电路中最常用的工作信号。

脉冲信号的获得经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利用振荡电路直接产生所需的矩形脉冲。

这一类电路称为多谐振荡电路或多谐振荡器;二是利用整形电路,将已有的脉冲信号变换为所需要的矩形脉冲。

这一类电路包括单稳态触发器和施密特触发器。

这些脉冲单元电路可以由集成逻辑门构成,也可以用集成定时器构成。

下面先来介绍由集成门构成的脉冲信号产生和整形电路。

9.1 多谐振荡器自激多谐振荡器是在接通电源以后,不需外加输入信号,就能自动地产生矩形脉冲波。

由于矩形波中除基波外,还含有丰富的高次谐波,所以习惯上又把矩形波振荡器叫做多谐振荡器。

多谐振荡器通常由门电路和基本的RC电路组成。

多谐振荡器一旦振荡起来后,电路没有稳态,只有两个暂稳态,它们在作交替变化,输出矩形波脉冲信号,因此它又被称作无稳态电路。

9.1.1门电路组成的多谐振荡器多谐振荡器常由TTL门电路和CMOS门电路组成。

由于TTL门电路的速度比CMOS门电路的速度快, 故TTL门电路适用于构成频率较高的多谐振荡器,而CMOS门电路适用于构成频率较低的多谐振荡器。

(1)由TTL门电路组成的多谐振荡器由TTL门电路组成的多谐振荡器有两种形式:一是由奇数个非门组成的简单环形多谐振荡器;二是由非门和RC延迟电路组成的改进环形多谐振荡器。

①简单环形多谐振荡器uo(a) (b)图9-1 由非门构成的简单环形多谐振荡器把奇数个非门首尾相接成环状,就组成了简单环形多谐振荡器。

图9-1(a)为由三个非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

若uo的某个随机状态为高电平,经过三级倒相后,uo跳转为低电平,考虑到传输门电路的平均延迟时间tpd,uo输出信号的周期为6tpd。

图9-1(b)为各点波形图。

简单环形多谐振荡器的振荡周期取决于tpd,此值较小且不可调,所以,产生的脉冲信号频率较高且无法控制,因而没有实用价值。

改进方法是通过附加一个RC延迟电路,不仅可以降低振荡频率,并能通过参数 R、C控制振荡频率。

9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

9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

③基本RS触发器:其置0和置1端为高电平有效触发。 是低 电平有效的复位端。正常工作时,必须使 处于高电平。
④ 放电管V:相当于一个受控电子开关。 输出为0时,V导通,输出为1时,V截止。
⑤ 缓冲器:缓冲器由G2和G3构成,用于提高电路的负载 能力。
(2)CC7555的功能
见P200表9-1
利用半导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把电容C充电和放电回路隔离 开来,再加上一个电位器,便可构成占空比可调的多谐振荡器。
可计算得: T1=0.7R1C T2=0.7R2C 占空比:
R1 VDD RD 4 555 6 uC C 2 1 5 0.01uF C1 3 uO 8 VDD
T T1 q= 1 = T T1 + T2 0.7 R1C = 0.7 R1C + 0.7 R2 C = R1 R1 + R2
CO
CO
TR GND R C
TR GND R
补充举例15 问以下电路是用555构成何种应用电路。 根据输入ui,画出输出uo波形。
EC V R R
ui
TH OUT TR D
uO
C
CO GND
uo波形
T+ T-
O C
vI
vI
1
vO
&
vO
单稳
vF
与门
(2)定时
当v/O=1时,与门打开, vO= vF。当v/O=0时, 与门关闭,vO为低电平。 显然与门打开的时间是 恒定不变的,就是单稳 输出脉冲v/O的宽度tW。
vO vF vO
tW
(2) 不规则的脉冲整形为矩形波
单稳态触发器能够把不规则的输入信号vI,整形成为幅 度和宽度都相同的标准矩形脉冲vO。vO的幅度取决于单稳态 电路输出的高、低电平,宽度tW决定于暂稳态时间。

第十二章 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

第十二章 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

第12章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本章要求了解集成定时器的工作原理,了解用集成定时器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和多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本章内容在数字电路或系统中,常常需要各种脉冲波形,例如时钟脉冲、控制过程的定时信号等。

这些脉冲波形的获取,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脉冲信号产生器直接产生;另一种则是通过对已有信号进行变换,使之满足系统的要求。

本章以中规模集成电路555定时器为典型电路,主要讨论555定时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以及555定时器的典型应用。

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黑板粉笔、电子教案和实物投影相结合的方式电子教案中包含讲课的梗概、要点、元器件结构、基本电路、电路的演变等等,具有系统性,可以成为学生课后复习的参考资料。

“粉笔+黑板”的传统方式具有其独特的灵活性。

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即使是非常好的教案也缺乏生气。

同一内容与不同授课对象交流,将会碰撞出不同的火花,这种即兴的东西往往使学生和老师均受益匪浅,而“粉笔+黑板”是最好的表述方式。

此外,还可以通过实物投影增强学生的感性知识。

这样,使得课堂教学生动。

本章学时4学时12.1555集成定时器本节学时1学时本节重点555集成定时器电路组成及基本功能教学内容555定时器是一种应用极为广泛的中规模集成电路。

该电路使用灵活、方便,只需外接少量的阻容元件就可以构成单稳、多谐和施密特触发器。

因而广泛用于信号的产生、变换、控制与检测。

目前生产的定时器有双极型和CMOS两种类型,其型号分别有NE555(或5G555)和C7555等多种。

它们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通常,双极型定时器具有较大的驱动能力,而CMOS定时器具有低功耗、输入阻抗高等优点。

555定时器工作的电源电压很宽,并可承受较大的负载电流。

双极型定时器电源电压范围为5~16V,最大负载电流可达200mA;CMOS定时器电源电压范围为3~18V,最大负载电流在4mA以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脉冲信号是数字电路中最常用的工作信号。

脉冲信号的获得经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利用振荡电路直接产生所需的矩形脉冲。

这一类电路称为多谐振荡电路或多谐振荡器;二是利用整形电路,将已有的脉冲信号变换为所需要的矩形脉冲。

这一类电路包括单稳态触发器和施密特触发器。

这些脉冲单元电路可以由集成逻辑门构成,也可以用集成定时器构成。

下面先来介绍由集成门构成的脉冲信号产生和整形电路。

9.1 多谐振荡器自激多谐振荡器是在接通电源以后,不需外加输入信号,就能自动地产生矩形脉冲波。

由于矩形波中除基波外,还含有丰富的高次谐波,所以习惯上又把矩形波振荡器叫做多谐振荡器。

多谐振荡器通常由门电路和基本的RC电路组成。

多谐振荡器一旦振荡起来后,电路没有稳态,只有两个暂稳态,它们在作交替变化,输出矩形波脉冲信号,因此它又被称作无稳态电路。

9.1.1门电路组成的多谐振荡器多谐振荡器常由TTL门电路和CMOS门电路组成。

由于TTL门电路的速度比CMOS门电路的速度快, 故TTL门电路适用于构成频率较高的多谐振荡器,而CMOS门电路适用于构成频率较低的多谐振荡器。

(1)由TTL门电路组成的多谐振荡器由TTL门电路组成的多谐振荡器有两种形式:一是由奇数个非门组成的简单环形多谐振荡器;二是由非门和RC延迟电路组成的改进环形多谐振荡器。

①简单环形多谐振荡器uo(a) (b)图9-1 由非门构成的简单环形多谐振荡器把奇数个非门首尾相接成环状,就组成了简单环形多谐振荡器。

图9-1(a)为由三个非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

若uo的某个随机状态为高电平,经过三级倒相后,uo跳转为低电平,考虑到传输门电路的平均延迟时间tpd,uo输出信号的周期为6tpd。

图9-1(b)为各点波形图。

简单环形多谐振荡器的振荡周期取决于tpd,此值较小且不可调,所以,产生的脉冲信号频率较高且无法控制,因而没有实用价值。

改进方法是通过附加一个RC延迟电路,不仅可以降低振荡频率,并能通过参数 R、C控制振荡频率。

② RC环形多谐振荡器如图9-2所示,RC环形多谐振荡器由3个非门(G1、G2、G3)、两个电阻(R、RS)和一个电容C组成。

电阻RS是非门G3的限流保护电阻,一般为100Ω左右;R、C为定时器件,R 的值要小于非门的关门电阻,一般在700Ω以下,否则,电路无法正常工作。

此时,由于RC的值较大,从u2到u4的传输时间大大增加, 基本上由RC的参数决定,门延迟时间tpd可以忽略不计。

图9-2 RC环形多谐振荡器a.工作原理设电源刚接通时,电路输出端uo为高电平,由于此时电容器C尚未充电,其两端电压为零,则u2、u4为低电平。

电路处于第1暂稳态。

随着u3高电平通过电阻R对电容C充电,u4电位逐渐升高。

当u4超过G3的输入阀值电平UTH 时,G3翻转,u0=u1变为低电平,使G1也翻转,u2变为高电平,由于电容电压不能突变,u4也有一个正突跳,保持G3输出为低电平,此时电路进入第2暂稳态。

随着u2高电平对电容C 并经电阻R 的反向充电,u4电位逐渐下降,当u4低于UTH 时,G3再次翻转,电路又回到第1暂稳态。

如此循环,形成连续振荡。

电路各点的工作波形如图9-3所示。

图9-3 RC 环形多振荡器工作波形b.脉冲宽度tW 及周期T 的估算脉冲宽度分为充电时间(tW1)和放电时间(tW2)两部分,根据RC 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利用三要素法,可以得到充电时间tW1:tW1=τln)()()0()(14444t u u u u -∞+-∞=RCln THOH TH OH U U U U -+同理,求得放电时间tW2:tW2=τln)()()0()(24444t u u u u -∞+-∞=RClnTHOL TH OH OL U U U U U -+-)(其中: τ=RC,UOH 和UOL 分别为非门输出的高电平电压和低电平电压。

设UOH =3V 、UOLU=0.3V、UTH=1.4V,故脉冲周期TT=tW1+tW2≈0.6RC+1.3RC≈1.9RC从以上分析看出,要改变脉宽和周期,可以通过改变定时元件R和C来实现。

c.改进形式由于电阻R不能取得过大(700Ω以下),这就限制了频率的调节范围。

如果在环形振荡器中增加一级射级跟随器,可使R的可调范围增大,在图9-4所示电路中,R的取值可以达到10KΩ,若将晶体三极管改为均效应管,R的取值可以达到20MΩ,这样,振荡频率的调节范围就很宽。

图9-4 改进的RC环形多谐振荡器(2) CMOS门电路构成的多谐振荡器由于CMOS门电路的输入阻抗高(>108Ω),对电阻R的选择基本上没有限制,不需要大容量电容就能获得较大的时间常数,而且CMOS门电路的阀值电压UTH比较稳定,因此常用来构成振荡电路,尤其适用于频率稳定度和准确度要求不太严格的低频时钟振荡电路。

①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图9-5所示为一个由CMOS反相器与R、C元件构成的多谐振荡器。

接通电源VDD后,电路中将产生自激振荡,因RC串联电路中电容C上的电压随电容充放电过程不断变化,从而使两个反相器的状态不断发生翻转。

图9-5 CMOS多谐振荡器接通电源后,假设电路初始状态ui1=0,门G1截止,u01=1,门G2导通,u02=0,这一状态称为第1暂稳态。

此时,电阻R两端的电位不相等,于是电源经门G1、电阻R和门G2对电容C充电,使得ui1的电位按指数规律上升,当ui1达到门G1的阀值电压UTH时,门G1由截止变为导通,电路发生如下正反馈过程:uo2即门G1导通,门G2截止,u01=0,u02=1,这称为电路的第2暂稳态。

这个暂稳态也不能稳定保持下去。

电路进入该状态的瞬间,门G2的输出电位u02由0上跳uo2至1,幅度约为VDD。

由于电容两极极间电位不能突变,使得ui1的电压值也上跳VDD。

由于CMOS门电路的输入电路中二极管的钳位作用,使ui1略高于VDD。

此时电阻两端电位不等,电容通过电阻R、门G1及门G2放电,使得ui1电位不断下降,当ui1下降到UTH时,电路发生如下正反馈过程:使得门G1截止,门G2导通,即u01=1,u02=0,电路发生翻转,又回到第1暂稳态。

此后,电容C重复充电、放电,在输出端即获得矩形波输出。

工作波形见图9-6。

图9-6 CMOS 多谐振荡器工作波形考虑到CMOS 门电路输入端钳位二极管的限幅作用,门G1的ui1的值在发生正跳变时峰值不可能超过 VDD +VF (其中VF 为钳位二极管的导通压降),发生负跳变时峰值不可能超过-VF 。

②振荡周期T 和振荡频率f 的计算在CMOS 电路中,若VF ≈0V,且UTH =21VDD,则第1暂稳态时间和第2暂稳态时间相等为t,门G2的输出u02为方波。

振荡周期:T =2t =2RCln )()()0()(11111t u u u u i i i i -∞+-∞=2RClnDDDD DD V V V 210--=2RCln2≈1.4RC振荡频率f =T 1=RC 4.11【例9-1 】 在图9-5的CMOS 多谐振荡器中,已知VDD =10V,UTH =5V,VF =1V,R =100K Ω,C =0.001μf, 试计算电路的振荡频率。

解: T =tW1+tW2=RCln THFDD U V V ++RCln THDD F F DD U V V V -+=100×103×0.001×10-6×ln 5110++100×103×0.001×10-6×ln 510110-+=1.577×10-4(S)ttV t振荡频率f =T 1=6.3(KHz)9.1.2 石英晶体多谐振荡器在多谐振荡器中,输出信号振荡频率的稳定性主要由电路达到转换电平的时间来决定。

由于转换电平受温度变化有一些影响,受外界干扰后,电路转换时间发生变化的影响及电容充放电速度变缓后,转换电平微小变化对振荡周期的影响等原因,使电路振荡频率稳定性较差,因此,在对频率稳定性要求较高的数字 设备系统中,需要稳频措施。

其常用方法是在多谐振荡器的反馈回路中串进石英晶体,构成石英晶体振荡器,如图9-7所示。

图中,R1.、R2保证G1.、G2正常工作,电容器C1、C2起到频率微调及耦合的作用。

图9-7 石英晶体多谐振荡器石英晶体具有很好的选频特性如图9—8所示。

把石英晶体对称接入反馈回路后,只有当信号频率为晶体固有的谐振频率f0时,晶体的等效阻抗最小,信号最容易通过,而其他频率的信号均被晶体严重衰减。

因此,电路的振荡频率只取决于与晶体结构有关的谐振频率f0,与R 和C 的大小无关,所以,它的输出信号频率稳定度很高。

在调试使用中,若因故停振,可以适当调节R1、R2。

图9-8 石英晶体阻抗频率特性9.2 单稳态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就是只有一个稳态和一个暂稳态的触发器。

所谓稳态是在无外加信号的情况下,电路能长久保持的状态,稳态时,电路中电流和电压是不变的。

暂稳态是一个不能长久保持的状态,暂稳态期间,电路中一些电压和电流会随着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发生变化。

单稳态的触发器的特点是:没有外加触发信号的作用,电路始终处于稳态;在外加触发器信号的作用下,电路能从稳态翻转到暂稳态,经过一段时间后,又能自动返回原来所处的稳态。

电路处于暂稳态的时间通常取决于RC电路的充、放电的时间,这个时间等于单稳态触发器输出脉冲的宽度tW,与触发信号无关。

所以,单稳态触发器在外加触发脉冲信号的作用下,能够产生具有一定宽度和一定幅度的矩形脉冲信号。

单稳态触发器属于脉冲整形电路,常用于脉冲波形的整形,定时和延时。

单稳态触发器可以由TTL或CMOS门电路与外接RC电路组成,也可以通过单片集成单稳态电路外接RC电路来实现。

其中RC电路称为定时电路。

根据RC电路的不同接法,可以将单稳态触发器分为微分型和积分型两种。

9.2.1CMOS门电路构成的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1) 电路的组成图9-9所示为CMOS或非门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电路,由两个或非门和RC电路连接而成。

门G1的一个输入端作为整个电路的信号输入ui1,门G2的输出端作为整个电路的信号输出u02,RC环节构成微分电路,故称为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

图9-9 CMOS 或非门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2)工作原理假定CMOS 或非门的电压传输特性曲线为理想化折线,即开门电平VON 和关门电平VOFF相等,这个理想化的开门电平或关门电平称为阀值电压UTH (一般UTH =21VDD ),当输入ui≥UTH 时,输出uo =0;当ui <UTH 时, uo =VDD =1。

① 稳态接通电源,无触发信号(ui1=0),电路处于稳态,电源VDD 通过电阻R 对C 充电达到稳态值, 故ui2=VDD =1,门G 2导通,输出uo2=0,门G1截止,输出uo1=VDD =1,电容C 上的电压为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