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物质性心理错觉(色彩的意义)
PS色彩 理解三色原理教你调色

决于色彩的明度,暗色给人以重的感觉,明色给人以轻的感觉。纯度与明度的变化给人以色彩软硬的印象,如淡的亮色使人觉得柔软,暗的纯色则有强硬的感觉。
色彩的物质性心理错觉
色彩的直接心理效应来自色彩的物理光刺激对人的生理发生的直接影响。心理学家对此曾做过许多实验。他们发现,在红色环境中,人的脉搏会加快,血压有所升高,情绪兴奋冲动。而处在蓝色环境中,脉搏会减缓,情绪也较沉静。有的科学家发现,颜色能影响脑电波,脑电波对红色反应是警觉,对蓝色的反应是放松。自19世纪中叶以后,心理学已从哲学转入科学的范畴,心理学家注重实验所验证的色彩心理的效果。不少色彩理论中都对此作过专门的介绍,这些经验向我们明确地肯定了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
10. 饱和度不可不用,但必须慎用。白皙的肤色本质上是饱和度很低的肤色,但不能忘记,死亡的肤色也是饱和度很低的肤色。而且饱和度过低,容易导致画面平板;为了“白皙”而牺牲了画面的层次,为设计之大忌。
11. 眼睛切不可一味求亮,一个有趣的事实是,亮灼灼的眼睛不是*提高亮度做成,恰恰相反,是通过降低亮度做成的。你应当提高的是对比度。
12. 但对比度和饱和度一样亦须慎用。一个经验是:对比度太高,眼睛倒是黑白分明了,但同时就带来了上视感,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你的主人公好像在瞻仰我佛。
13. 轻易不要尝试用图层混合模式解决什么问题,如果仔细研究一下的话,你就会发现,混合模式其实是或多或少损害画面清晰度的。
14. 白种人皮肤比较粗,必要的时候,你可以加一个图层,弄一点柔光效果。但切记不可过分,要让人看不出才行。
8. 除非极其简单的调整,一切调整工作,都绝对应当在调整图层(可变蒙板)上进行。这样做起码有四大好处:
PS教程 - Photoshop调色教程 01-色彩的基础概念

色彩的基础概念色彩构成(Interaction of color),可以理解为色彩的作用,是在色彩科学体系的基础上,研究符合人们知觉和心理原则的配色。
配色有三类要素:光学要素(明度、色相、纯度),存在条件(面积、形状、肌理、位置),心理因素(冷暖、进退、轻重、软硬、朴素华丽),设计的时候运用逻辑思维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产生恰当的色彩构成。
最优秀的配色范本是自然界里的配色,我们观察自然界里的配色,通过理性的提炼最终获得我们所需要的东西。
一、色彩构成三原理1)色彩的印象方面指从自然界的色彩效果入手去发现色彩的规律,对我们的视觉造成心理的反应。
A、有色彩表现温度感肌理效果。
B、体现喜怒哀乐。
c、用色彩表现抽象效果。
d、色的表现方式:属于色彩心理表达各种色彩对人的心理有不同的感受。
2)色结构方面美的结构是决定美的独立形式,是一种内在的色彩之间的关系表现。
A、缺乏象征性真实和没有感人印象的视觉艺术效果。
B、缺乏视觉的准确性和没有感人力量的象征。
C、缺乏结构象征和视觉力量其感情效果也只会被局限在表面的感情表现。
3)色彩构成的原则图形色和底形色:图形色要有前进感,底形色要有后退感,取绝于色彩的明度、纯度。
A、色彩的明度、纯度面积,图形色要比底形色更为明亮、鲜艳,明度、纯度比底形色略高一些。
图形色和底形色的明度、纯度不能太接近。
B、面积明亮颜色稍少一些,暗的稍大一些。
C、色的平衡:有单纯视觉感强的感觉,属对称平衡;面积方向大小形状相互平衡属非对称平衡。
二、色彩定义在黑暗中色彩消失。
我们四周不管是自然的或人工的物体,都有各种色彩和色调。
这些色彩看起来好像附着在物体上。
然而一旦光线减弱或称为成为黑暗,所有物体都会失去各自的色彩。
我们看到的色彩,事实上是以光为媒体的一种感觉。
色彩是人在接受光的刺激后,视网膜的兴奋传送到大脑中枢而产生的感觉。
1)牛顿的光谱光是电磁波,能产生色觉的光只占电磁波中的一部分范围。
而其中人类可以感受到的范围(可见光),是780毫米到380毫米之间。
PS色彩_理解三色原理教你调色资料

(一) 三基色原理(一) 三基色原理在中学的物理课中我们可能做过棱镜的试验,白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多种颜色逐渐过渡的色谱,颜色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这就是可见光谱。
其中人眼对红、绿、蓝最为敏感,人的眼睛就像一个三色接收器的体系,大多数的颜色可以通过红、绿、蓝三色按照不同的比例合成产生。
同样绝大多数单色光也可以分解成红绿蓝三种色光。
这是色度学的最基本原理,即三基色原理。
三种基色是相互独立的,任何一种基色都不能有其它两种颜色合成。
红绿蓝是三基色,这三种颜色合成的颜色范围最为广泛。
红绿蓝三基色按照不同的比例相加合成混色称为相加混色。
红色+绿色=黄色绿色+蓝色=青色红色+蓝色=品红红色+绿色+蓝色=白色黄色、青色、品红都是由两种及色相混合而成,所以它们又称相加二次色。
另外:红色+青色=白色绿色+品红=白色蓝色+黄色=白色所以青色、黄色、品红分别又是红色、蓝色、绿色的补色。
由于每个人的眼睛对于相同的单色的感受有不同,所以,如果我们用相同强度的三基色混合时,假设得到白光的强度为100%,这时候人的主观感受是,绿光最亮,红光次之,蓝光最弱。
除了相加混色法之外还有相减混色法。
在白光照射下,青色颜料能吸收红色而反射青色,黄色颜料吸收蓝色而反射黄色,品红颜料吸收绿色而反射品红。
也就是:白色-红色=青色白色-绿色=品红白色-蓝色=黄色另外,如果把青色和黄色两种颜料混合,在白光照射下,由于颜料吸收了红色和蓝色,而反射了绿色,对于颜料的混合我们表示如下:颜料(黄色+青色)=白色-红色-蓝色=绿色颜料(品红+青色)=白色-红色-绿色=蓝色颜料(黄色+品红)=白色-绿色-蓝色=红色以上的都是相减混色,相减混色就是以吸收三基色比例不同而形成不同的颜色的。
所以有把青色、品红、黄色称为颜料三基色。
颜料三基色的混色在绘画、印刷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颜料三基色中,红绿蓝三色被称为相减二次色或颜料二次色。
在相减二次色中有:(青色+黄色+品红)=白色-红色-蓝色-绿色=黑色用以上的相加混色三基色所表示的颜色模式称为RGB模式,而用相减混色三基色原理所表示的颜色模式称为CMYK模式,它们广泛运用于绘画和印刷领域。
色彩对人心理上的影响

人在长期生活理论中,形成了大量有关色彩的感受和联想,因此不同的颜色对此才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并因年龄、性别、经历、民族、习惯和所处的环境等而而异.1)色彩和心情:冬季降临时,天气暗冷,花木萧条,心情也随之灰暗.此时的色彩,对于人的心情尤为重要。
冬季人最容易承受的是红色、橙色、黄色等暖色系。
红色是热烈、积极的色彩,蕴含着浓重的感情分量。
大红色具有侵略性,非常有感召力;浅红色较为温顺,有一种令人爱怜的稚嫩;深红色感觉较为深沉,多用来衬托事物。
着装时,红色和黑色最为匹配,可表现出一种动态的平衡。
2)色彩的冷暖感:冷色和暖色是根据心理错觉对色彩的物理性分类,对于颜色的物质性印象,大致由冷暖两个色系产生。
波长长的红光和橙、黄色光,本身有暖和感,以此光照射到任何色都会有暖和感.相反,波长短的紫色光、蓝色光、绿色光,有寒冷的感觉。
夏日,我们关掉室内的白炽灯光,翻开日光灯,就会有一种变凉快的感觉。
红、橙、黄色常使人联想起东方旭日和燃烧的火焰,因此有温暖的感觉,所以称为“暖色";蓝色常使人联想起高空的蓝天、阴影处的冰雪,因此有寒冷的感觉,所以称为“冷色”;绿、紫等色给人的感觉是不冷不暖,故称为“中性色”。
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
在同类色彩中,含暖意成分多的较暖,反之较冷。
因此,给冷冻室等低温作业环境的周围涂以红、橙、黄等暖色彩颜色,可以作业人员心理抚慰,使人舒适暖和;反之在高温作业环境下,周围是冷色彩让人感到舒适自在。
3)色彩的远近感:在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发现,不同颜色但大小远近一样的东西,有些却显得更远,有些显得更近,这就叫色彩的远近。
通常,红黄等暖色系颜色的东西,有膨胀的感觉,于是显得比较近,而冷色系颜色的东西有中缩小的感觉,使人产生更远的错觉.这和下面讲到的色彩的轻重也有一定关系。
并且,色彩的不同交织搭配,也会使人产生远近不同的错觉。
因此可以利用色彩雕节改变作业空间狭小感或空旷感等主观感觉.4)色彩的轻重感:决定色彩轻重感觉的主要因素是明度,即明度高的色彩感觉轻,明度低的色彩感觉重.其次是纯度,在同明度、同色相条件下,纯度高的感觉轻,纯度低的感觉重。
色彩构成0

四、色彩的分类 • 在色彩构成学里,将色彩按特性分为两大类 • 1、第一类――以单纯从色彩的亮度来区别明暗的,其中, 白色是最亮的颜色,墨色最暗的颜色,由它们相混而产生 的中间灰色。称为:无彩色。
• 它是由复杂――简单――再组合的创造过程。
学 生 作 品
二、色彩的来源 (色彩的产生,色彩的物理、生理现象)
• 世界上客观万物的存在,都具有各自的形状,与色彩 特征,没有色彩的物体一般是不存在的。 • 那么这些色彩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因此这就是我们 要学习的第三部分色彩的来源中应了解的问题。 • 色的来源(物理光学研究表明)――是光和人的正常 视觉系统综合反应的结果。没有光就没有色彩没有人 的健康的视学系统,也就无法感觉到色彩(色盲者不 要学美术)。
• 2、第二类――除了黑、白、灰之外的其它色彩均为:有 彩色红、黄、兰、绿。有彩色中还分:(一)类似色(同 类色)兰紫――兰绿,色环中30。以类、黄――桔黄―― 桔红 红-红紫。(二)对比色:红――紫,红-兰, 色环中90。以外。(三)情感区分:兰、紫、绿系为冷色, 红、黄为暖系列。
五、色彩的三要素
现有三种色立体标示法:
1、孟赛尔色立体 2、奥斯特瓦尔德色立体 3、日本色彩研究会色立体
现在广泛应用的是孟赛尔色立体
二、色彩混合 • 色彩混合――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相混合产生 新的色彩。色彩混合可以在视觉外完成而后再进入视 觉,它包括两种形式:(1)加法混合与减法混合。也 可以进入视觉内后再进行混合,称为中间混合。
• 2、减法混合(减光混合) • 减法混合――是指物质的混合,而不是光的混合。我 们在讲色彩的三要素时说过红、黄、兰三原色能调配 成三种以上的间色和复色。比如,黄色与兰色相混而 得绿色;而且每混一次就暗一次。红、黄、兰混合则 成了暗灰色。因此,这种混合称为减光混合。
4色彩的心理功能

2、鲜艳的色调构成
包含鲜艳的V调、强烈的S调。 V调,由于鲜艳而强有力,容易引人注意,故主 要用于企业色彩。例如:体育用品、游园地的游 具、玩具及室外符号。 S调,由于带浊色味,即使在体育用品中也仅用 于成人体育用品。但室外的建筑物或作业机械的 色彩却以这种调子为多。
第ຫໍສະໝຸດ 节 色彩心理一、色彩的情态表现
1、色彩的物理性心理错觉 冷色与暖色是依据心理错觉对色彩的物理性分类, 对于颜色的物质性印象,大致由冷暖两个色系产 生。红光和橙、黄色光本身有暖和感,照射任何 色都会产生暖和感。相反,紫色光、蓝色光、绿 色光有寒冷的感觉。
冷色和暖色除去温度不同的感觉外,还会有其它 感受,如重量感、湿度感等。暖色偏重,冷色偏 轻;暖色密度强,冷色稀薄;冷色透明感强,暖 色透明感较弱;冷色显得湿润,暖色显得干燥; 冷色有退远感,暖色有迫近感。 色彩的明度与纯度也会引起对色彩物理印象的错 觉。颜色的重量感主要取决于色彩的明度,暗色 重,明色轻。纯度与明度的变化还会给人色彩软 硬的印象,淡的亮色使人觉得柔软,暗的纯色则 有强硬的感觉。
第二节 自然色彩的运用
一、色彩的归纳与管理
将人工色彩或自然色彩进行分析、归纳、解题, 以有限的几个色来表现丰富对象的表情,并达到 色彩单纯明快、简洁强烈的效果。 归纳色彩的关键: 1. 捕捉主要的个性色彩,省略次要色彩; 2. 强调固有色,合并同类色; 3. 检讨与对照色调印象,加强色彩感觉(主观 色); 4. 最好用方格填色,以便计算色彩面积。
2. 强调浓淡调子的构成 与无彩色的明暗调式相比有色味,且由极淡的Vp、 柔和的L、稳静的DI、深的Dp调子构成,不含极 暗的Dgr、幽暗的Dk、淡雅的P、明亮的B调子。 色味最强的色是Dp调,并作为这个体系的重点色, 其表情为浓郁、坚实的效果。
不同的色彩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

不同的色彩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一,色彩原理1,光的三原色:红,黄,绿1)。
三原色调配可成:橙,蓝,紫,青光2),光的七色:红橙青绿黄蓝紫光3),七种光混合成白光二,色的三原色:红黄蓝1),七种色混合成暗灰色三,色彩的视觉效果:1),大面积浅色上放置深色,视觉上深色有凹进感,浅色有凸出感。
2),大面积深色上放置浅色,视觉上浅色有凸出感,深色有凹进感3),同等面积的浅色与深色放置在一起,深色有横向延伸感,浅色有上下延伸感,及深色有压低空间感,浅色有拉高空间感。
四,色的属性:1),明度:颜色本身有明,暗;又称亮度。
高明度:清爽,明朗,软弱,一般多为女性喜好(白,粉红,粉黄)低名度:浑厚,压抑,安定,一般男性喜好(灰,深蓝,黑)2),纯度:其中基本色上添加白色多少的影响,又称清,浊度高纯度:鲜艳,活泼,积极,刺激(橙,黄,翠绿,天蓝,紫)低纯度:寂寞,老成,消极,朴素(暗紫,土黄,灰,朱红)3);色相:颜色种类分辨,有冷暖之分。
冷色:寒冷,沉着,理智,素净(灰,白,蓝)暖色:温暖,活跃,甜美,华美(绿色,红,黄)1.暖色与冷色:红色、橙色、黄色--为暖色,象征着:太阳、火焰。
绿色、兰色、黑色--为冷色,象征着:森林、大海、蓝天。
灰色、紫色、白色--为中间色;冷色调的亮度越高--越偏暖,暖色调的亮度越高--越偏冷。
2.兴奋与沉静:红色和明亮的黄色调成的橙色--给人活泼、愉快、兴奋的感受。
青色、青绿色、青紫色--让人感到安静、沉稳、塌实。
3.前进与后退:色彩可以使人有距离上的心理感觉。
黄色有突出背景向前的感觉,青色有缩入的感觉;其排列如下:红色 > 黄色≈橙色 > 紫色 > 绿色青色;暖色为前进色--膨胀、亲近、依偎的感觉。
色彩明亮--前进!冷色为后退色--镇静、收缩、遥远的感觉。
色彩暗 --后退!在家庭装修中,面积较小的房间要选用"暗色调的地板";使人有面积扩大的感觉。
有关色彩和结构的基础知识分析

有关色彩和结构的基础知识虽然说得是网页,但对于平面设计也应该是一个道理。
《网页色彩的搭配》网页的色彩是树立网站形象的关键之一,色彩搭配却是网友们感到头疼的问题。
网页的背景,文字,图标,边框,超链接……,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色彩,应该搭配什么色彩才能最好的表达出预想的内涵呢?阿捷这里谈一些心得,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些色彩的基本知识:1、颜色是因为光的折射而产生的。
2、红,黄,蓝是三原色,其它的色彩都可以用这三种色彩调和而成。
网页html语言中的色彩表达即是用这三种颜色的数值表示例如:红色是color (255,0,0)十六进制的表示方法为(FF0000),白色为(FFFFFF), 我们经常看到的"bgColor=#FFFFFF"就是指背景色为白色。
3、颜色分非彩色和彩色两类。
非彩色是指黑,白,灰系统色。
彩色是指除了非彩色以外的所有色彩。
4、任何色彩都有饱和度和透明度的属性,属性的变化产生不同的色相,所以至少可以制作几百万种色彩。
网页制作用彩色还是非彩色好呢?根据专业的研究机构研究表明:彩色的记忆效果是黑白的3.5倍。
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彩色页面较完全黑白页面更加吸引人。
我们通常的做法是:主要内容文字用非彩色(黑色),边框,背景,图片用彩色。
这样页面整体不单调,看主要内容也不会眼花。
●非彩色的搭配黑白是最基本和最简单的搭配,白字黑底,黑底白字都非常清晰明了。
灰色是万能色,可以和任何彩色搭配,也可以帮助两种对立的色彩和谐过渡。
如果你实在找不出合适的色彩,那么用灰色试试,效果绝对不会太差。
●彩色的搭配色彩千变万化,彩色的搭配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我们依然需要进一步学习一些色彩的知识。
一、色环。
我们将色彩按"红->黄->绿->蓝->红"依次过度渐变,就可以得到一个色彩环。
色环的两端是暖色和寒色,当中是中型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彩的物质性心理错觉
色彩的直接心理效应来自色彩的物理光刺激对人的生理发生的直接影响。
心理学家对此曾做过许多实验。
他们发现,在红色环境中,人的脉搏会加快,血压有所升高,情绪兴奋冲动。
而处在蓝色环境中,脉搏会减缓,情绪也较沉静。
有的科学家发现,颜色能影响脑电波,脑电波对红色反应是警觉,对蓝色的反应是放松。
自19世纪中叶以后,心理学已从哲学转入科学的范畴,心理学家注重实验所验证的色彩心理的效果。
不少色彩理论中都对此作过专门的介绍,这些经验向我们明确地肯定了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
冷色与暖色是依据心理错觉对色彩的物理性分类,对于颜色的物质性印象,大致由冷暖两个色系产生。
波长长的红光和橙、黄色光,本身有暖和感,以次光照射到任何色都会有暖和感。
相反,波长短的紫色光、蓝色光、绿色光,有寒冷的感觉。
夏日,我们关掉室内的白炽灯,打开日光灯,就会有一种变量双的感觉。
颜料也是如此,在冷食或冷的饮料包装上使用冷色,视觉上会引起你对这些食物冰冷的感觉。
冬日,把卧室的窗帘换成暖色,就会增加室内的暖和感。
以上的冷暖感觉,并非来自物理上的真实温度,而是与我们的视觉与心理联想有关。
总的来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既需要暖色,又需要冷色,在色彩的表现上也是如此。
冷色与暖色除去给我们温度上的不同感觉以外,还会带来其它的一些感受,例如,重量感、湿度感等。
比方说,暖色偏重,冷色偏轻;暖色有密度强的感觉,冷色有稀薄的感觉;两者相比较,冷色的透明感更强,暖色则透明感较弱;冷色显得湿润,暖色显得干燥;冷色又很远的感觉,暖色则有迫近感。
一般说来,在狭窄的空间中,若想使它变得宽敞,应该使用明亮的冷调。
由于暖色有前进感,冷色有后退感,可在细长的空间中的两壁涂以暖色,近处的两壁涂以冷色,空间就会从心理上感到更接近方形。
除去寒暖色系具有明显的心理区别以外,色彩的明度与纯度也会引起对色彩物理印象的错觉。
一般来说,颜色的重量感主要取决于色彩的明度,暗色给人以重的感觉,明色给人以轻的感觉。
纯度与明度的变化给人以色彩软硬的印象,如淡的亮色使人觉得柔软,暗的纯色则有强硬的感觉。
色彩的意义
[红色] 最强有力的色彩, 能引起肌肉的兴奋.热烈、冲动.
[橙色] 较温和, 是一种很活泼、辉煌的色彩.富足的、快乐的色彩.稍加黑则较稳重.蓝橙对比时较生动.
[黄色]亮度最高, 尤其灿烂、辉煌.象征着智慧之光, 象征着权力、骄傲.经不起白色的冲淡.当用黑、紫、深蓝反衬时, 能加强.淡粉色能使之变柔和.
[绿色] 具中性特点.和平色, 偏向自然美.宁静、生机勃勃, 宽容色彩.可衬托多种颜色而达到和谐.
[蓝色]永恒、博大、遥远感.
[紫色]大面积有恐怖感, 紫红尤其明显.暗紫有灾难感.淡紫则是一种优美的活泼色.紫
与黄共存时, 消极性更加显著.
[黑与白] 非常对立而又有共性, 是色彩最后的抽象.能够用来表达富有哲理性的东西.其中—— [黑色] 空、无、永恒的沉默. [白色]:虚无, 有无尽的可能性.
[灰色]是色彩中最被动的颜色.受有彩色影响极大, 靠邻近的色彩获得自己的生命.近冷则暖, 近暖则冷.最有平静感(中性), 是视觉中最安静的色彩.有很强的调和对比的作用.
色彩的心理感觉
观看色彩时,由于受到色彩的视觉刺激,而在思维方面产生对生活经验和环境事物的联想,这就是色彩的心理感觉。
色彩有冷暖感。
色彩的冷暖感被称为色性。
红、黄、橙等色相给人的视觉刺激强,使人联想到暖烘烘的太阳、火光,感到温暖,所以称为暖色。
青色、蓝色使人联想到天空、河流、阴天,感到寒冷,所以称为冷色。
色彩有兴奋感与沉静感。
凡明度高、纯度高的色调又属偏红、橙的暖色系,均有兴奋感。
凡明度低、纯度低,又属偏蓝、青的冷色系,具有沉静感。
色彩有膨胀感与收缩感。
同一面积、同一背景的物体,由于色彩不同,给人造成大小不同的视觉效果。
凡色彩明度高的,看起来面积大些,有膨胀的感觉。
凡明度低的色彩看起来面积小些,有收缩的感觉。
色彩有前进感与后退感。
暖色和明色给人以前进的感觉;冷色和暗色给人以后退的感觉。
色彩有轻重感。
高明度的色彩给人以轻的感觉;低明度的色彩给人以重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