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语文课堂思维训练策略例谈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与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与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与教学策略蒋秀云【摘要】培养思维能力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而小学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主要有:培养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提升思维品质,训练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达成此目标的教学策略有:建立教学内容在概念性层面的联系,明确学科核心知识;聚焦核心知识,从整体出发设计教学思路;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设计动态、开放的教学活动;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表现进行评价.【期刊名称】《北京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9(033)003【总页数】6页(P53-58)【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思维能力;概念性知识;核心知识;教学策略【作者】蒋秀云【作者单位】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北京10002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23.2一、问题的提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与内容”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1],可见,培养思维能力是小学语文课程非常重要的目标。

但由于语文课程标准并没有对思维培养目标的内容做具体明确的阐述,再加上思维并不是一个显性的存在,而是隐含在语言背后,在实际的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思维能力培养目标模糊不清、似是而非,思维能力的培养呈现出可有可无的状态。

老师们在制定课时教学目标时,一般只从语言学习维度陈述学生对具体知识掌握的程度,至于这些知识应当发展学生哪些思维能力,并没有准确清晰的认识,培养思维能力在不少老师那里只是一个缺乏具体内涵的概念。

目标的模糊不清,导致思维能力的培养难以在教学层面得到真正的落实。

二是教师对如何达成思维能力培养目标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

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选择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评价不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由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缺乏系统的建构,不能从整体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得教学内容呈现出碎片化、浅表化状态。

谈如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谈如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谈如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

学习语言和培养思维能力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语文教学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应该把发展思维和学习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学实践证明,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是需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一、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教给学生一些规律知识,如偏旁部首的演变规律,汉字的构字特点,看图、观察事物,阅读课文的方法等,从而为发展创造性思维打下良好的基础。

比如,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

教学中,教师可有意识地运用汉字象形、会意、形声的构字规律,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创造性地理解字的音、形、义,例如:学“批评”的“评”字,它是形声字,由“言”和“平”两部分组成。

按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分析,基本字“平”表音,“批评”就是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需要谈话,所以加“言”旁表义,把“言”“平”合在一起就是“评”。

然后,教师再根据字义引导同学们组词并在句中运用。

这样,音、形、义整体识字,既识字又识词,加深了对字的认识和理解。

又例如:在教“尖”字时,教师先把它分成“小”“大”两部分,让学生考虑一头小,一头大的东西有什么特点,这时再把事先准备好的圆锥拿出来让学生观察,特别小的一头怎样,这时学生不约而同地说:“一头小一头大,小的一头尖。

”这就运用了会意字的规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了“尖”字音、形、字之间的联系。

偏旁部首一般有表示字义的作用。

如偏旁为“木”的字有“椅、板、桃”等,其意义大都跟“木”有联系。

偏旁为“日”的字有“明、暖、晒”等,其意义大都跟“日”有联系等等。

教师在教学中就选择典型字例让学生分析,教给学生这些规律性的知识,把识字过程变为思维活动的过程,有效地提高了他们分析字形、理解字义的能力。

有时学生甚至会有特别的见解,如有位同学分析“闹”字时说:“城市是热闹的”,不少同学还总结了用手“拍”用口“咬”,两人一起是“从”等形象的记字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论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范文1份

论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范文1份

论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范文1份论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一、激发好奇心,培养创新动机好奇心和新异感是一种求新的情感,是发明创造的先导。

一年级的小学生,刚从幼年期进入童年期,不随意注意占优势地位,意志比较薄弱,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动。

只有以新异的教学方式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有效地推动儿童用主动、积极的态度去学习、探索、才会有内动力去克服困难、保持注意,从而为培养创新动机铺平道路。

怎样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呢?在教学中,我把教材特点和低年级孩子喜欢生动直观的图画和鲜艳色彩的特点结合起来,向学生提供能引起观察和思维变化的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如在复习声母时,我精心设计了一件教具:在裁好的硬纸板b、t的双面涂上艳丽的色彩。

在课堂上,我故意神秘地说:“今天老师要给你们变魔术。

”同学们一听,马上产生了好奇心,目不转睛地看着我。

我先举起天蓝的“t”,鲜明的色彩立即强烈吸引了孩子们,他们异口同声得读到:“t”,我马上翻转,天蓝的“t”变成了紫色的“f”。

“啊!f!”孩子们眼前一亮,更兴奋了。

这时,我不失时机的拿出教具“b”,说:“其实你们都可以成为很棒的魔术师,谁能像老师那样把“b”变成别的声母?我们比一比,看谁变得多,变得快。

”这一来,同学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一排排小手争先恐后举起来,翠绿的“d、b”,玖红的“p、q”,在一只只小手灵巧的翻转下,像变魔术一样依次出现,学生的创新意识一下子被激活了。

二、引导学生多向思维,学会创新思维方法一年级的孩子,思维缺乏主动性、独立性且注意力容易分散,仅有创新动机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对学生进行系统、科学的思维训练,使学生掌握创新思维方法。

由于一年级学生刚从游戏为主导的生活转为以学习为主导的生活,我在教学中,把这些特点与他们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结合起来,在说、讲、编故事、儿歌中,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向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收到良好效果。

语文思维训练的趣味方式

语文思维训练的趣味方式
三、 创设情 境
充 满趣 味的小 学语 文 课 堂 , 能 令 学 生 愉悦 、 教师 轻 松 。 在小
的加 以引 导 , 这 样就 很难 提升学 生 的思 维水 平 。怎样 培 养 小 学 生 学 语文 教学 中 , 教 师应 根 据课 程背 景 和 学 生 的实 际 情况 , 精 心设
的发散 思维 是 目前教 育 界 最 尖锐 的问 题。一 旦 学 生 具 有 了 发 散 计 一套 多媒 体 课 件 。在 课 程 开 始 之 前 , 讲 一 个 与 课 程 相 关 的故 性思维, 其 智力 也会 得 到 发 展 , 因此 小 学 生思 维 训 练 成 为 素 质 教 事 、 谜语 、 笑话等 , 这 样 既可 紧 扣 课 文 主题 , 也 可 以 抓住 学 生 的好 育的 重要任 务 和提 高小 学语文 教学质量 的重 要途径 。
基础 。
在小学 语文教 学 当 中 , 要 多放 映 一 些动 画 和 图 片 , 把 静 止 的 东西 变成 活的 , 把 抽 象 的 知识 变 成 形 象 的 , 充 分 锻炼 学 生 的 思 考 分析 能力 , 让学生觉 得语 文课 堂很 新鲜 、 有趣味 。

奇心。

趣 味识 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例如, 在讲 《 狼 和小 羊》 一课 中 , 可 以先放- I 1 , 段《 喜羊 羊 与灰

般情 况 下 , 学 生 的兴 趣越 大 , 学 习 的效 率 越高 , 在 培 养 学生 太狼》 的战斗视频,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让学生猜猜本课中的
发散 思维 的过程 中 , 教师应 采取 趣 味教 学法 。用 各种 生 动 有 趣 的 羊是 怎么逃 出狼 的攻击 的 。学生 会说 : “ 羊是 被 另一 只狼 救走 的 ” 形 式 调动 学生 的 积极 性 , 让 学生 在 愉 悦 的 同时 学 到 知识 , 从 而 达 “ 羊是 被大象 救走 的” “ 羊是 被 猎 人救 走 的 ” …… 学生 进 行合 理 的 到活跃 课 堂氛 围 的 目的 。例 如 , 在教 低 年 级学 生 识 字 时 , 可 以将 思考 , 培养 了学生 的发 散性 思维 , 激 发 了他 们 的学 习 兴趣 。例 如 , 生字 编成适 合学 生诵 读 的儿歌 , 让学 生反 复诵 读 直到 对 字 产 生深 在讲 杜甫 《 望 岳》 一诗时, 教 师 应搜 集 一 些 泰 山 的照 片和 视 频 , 在

语文课堂“思维训练”有效策略

语文课堂“思维训练”有效策略

语文课堂“思维训练”有效策略思维能力是語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文本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选取文本中适合开展思维训练的语言材料,确定具体的思维训练类型,使思维训练成为语文课堂中的常态化训练,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发展与语言能力发展步调一致。

一、在猜想中培养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指对有的问题不经过具体分析而依据感知比较快地对问题作出判断、猜想等,这是一种直接的领悟性思维,具有直接性、敏捷性等特点。

通常情况下,直觉出现的时机正是大脑功能处于最佳的状态,所以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如《西门豹治邺》一课,课文开始写西门豹到邺地任职时调查“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发现与“河神娶媳妇”有关,但西门豹只说“这样说来,河神还真灵啊。

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此时,教师可以抓住西门豹说出的这一番话,让学生大胆猜测西门豹心里是怎么想的,他真正想做的事是什么。

对此,有的学生认为西门豹相信了河神的灵验,也想去送送新娘;有的学生认为西门豹在说反话,明明是年年干旱哪里还有什么河神;有的学生认为西门豹已经想好了要不动声色地惩治巫婆和官绅的方法。

学生的这些猜测,体现出学生的理解水平不同,直觉感知能力也不一样,只要能够直接地进行猜测,就能够达到培养直觉思维的效果。

具体的猜测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猜测,学习抓住语言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形成直觉的方法。

二、在联想中培养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通过直观形象和表现来解决问题。

对小学生来说,通常可以借助联想的方法来培养形象思维。

如教学《花的学校》,课文中有这样的句子:“他们关了门做功课。

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读了这样的表达,你会想到什么呢?教师在课堂上提出这一问题,就是让学生由此开展联想。

“关门做功课”“游戏”“站墙角”这些都是学生熟悉的学校生活情景,能够勾起学生联想到曾经见到或经历的许多事情,有的是投入学习的专心致志,有的是贪玩一时的快活劲十足,有的是被惩罚时的无奈和沮丧。

多元赏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多元赏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F ocus Subj+m学科专辑/"古诗词教学新探”研究专辑335多"賞析,&养学)思+能力——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谢艳妮林建民—般的认知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思维训练主要集中在数学科目,学生的思维培养好像跟语文教师没有多大关系,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因此,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维培养和思维训练。

这种思维培养和思维训练既可以体现在作文和现代文的教学中,也可以落实到古诗词的教学中。

一、调动表象储备,培养形象思维“话语这种特性对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及帮助学生理解诗歌起了很大的作用。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总是借助于对直观事物的了解,让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那些让他感兴趣、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的。

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思维特征,他们对有关的储备(如实物、生场景等),让他们有更为直观的感受,有意识地培养他思维的能力,从而达成教学目。

如在教学《画鸡》时,可以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的是的,和母鸡有什么区别,引导他们抓住公鸡突出的:、尾巴的特点以及雄赳赳的气势。

当学生头脑中对公鸡的表象储备被激发出来后,再引导学生朗读和解析“头上红冠不用戴,”的。

又,在教学《村居》时,可以先让学生回忆自己什么时候放过风筝,天气是怎样的,放风筝时的心情何;导入新课的教学,引导学生体会《村居》前两句对天气和景物描写的,让他们明白这种天适合放风筝,这样,自然而然地就引入了第三、四句对儿童忙着放风筝的描写。

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的调动表象储备的导入方式,其实是了引导学生能够’入境”,让他们能设身处化为诗人的身份或诗中人的身份步入诗境中,从诗歌中得到“真”的体验和’美”的感,这样,学生不仅对诗歌的印象更加深刻,而且还会乐学诗歌。

插上想象翅膀训练联想思维——小学语文教学强化学生联想思维训练

插上想象翅膀训练联想思维——小学语文教学强化学生联想思维训练

教学篇•经骏■交浇插上想象翅膀训练联想思维——小学语文教学强化学生联想思维训练方式探究王立红(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麻家寺学校,甘肃兰州)摘要: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小到对个人大到对国家,作用是非常大的,创新是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途径,国家领导人一再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创新型人才,这就给当前的教育工作者提出新的挑战,怎样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创新能力”培养就是通过创新思维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的想象力思维训练就担当着极其重要的责任。

关键词:小学语文;联想思维;训练小学生在年龄和心理上有其独特的特点,这一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利用一切可能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维的训练是教育教学的主要手:段,它是由语文学科本身的属性所决定的,朱绍禹说过“语文学科:是语言学科,同时也是思维学科”。

汉语有其丰富的意象性,在阅:读中容易产生想象和联想,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有其独特的先天优势。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形象思维比较强,因此运用图画教学是训练学生良好联想思维的方法之一,尤其是小学生低年:段的教材中有很多图画,这些图画不仅仅是课文文字内容的辅助,也是课文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因为图画的形象性特点,它们:能表达文字所无法表达的内容,图解课文中的字词信息,而且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因为小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所以,在教学中运用图画进行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

一1般来说,教材中的图画是小学由绘本向文本的内容上的一个过渡,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将这些内容重视起来。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图画教学包括的内容繁多,有教材中的插图,多媒体课件,教材挂:图,还有简笔画、剪贴画等。

一、通过欣赏图画教学来训练学生的联想思维小学各年级的语文课本都是图文并茂,异彩纷呈的。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论文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论文

浅谈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和一项基本任务,是本世纪教育的主题和最显著的特征。

语文学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却又离不开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

那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笔者就此问题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在质疑教学中培养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学生的创新思维往往从疑问开始,有疑问才能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

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易引起思维的不断深入。

在教学中,教师热情地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疑问,是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

1、紧扣课题质疑。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窗口”,在文章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和地位。

教学时,我注意诱导学生从解题方面提出问题。

如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我在出示课件的同时,通过屏幕展示了一幅小壁虎甩着尾巴在墙角里爬来爬去捉蚊子的画面。

要求同学们仔细观察后再从题目处发现问题,我们读了题目,大家有什么要问的吗?经过老师的启发,学生的思维闸门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纷纷提出问题,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小璧虎向谁借尾巴?小壁虎怎样借尾巴?最后,小壁虎借到尾巴没有?小朋友的问题提得多好啊!一系列问题体现了文章学习的思路,打破了老师问学生答的传统公式,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富有价值的问题投入课文的学习,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创新的天地。

2、抓住重点词句质疑。

要求学生在关键词句上反复思考,并把学到的理解词句的方法,运用于自己阅读实践,理解文章就更透彻,质疑也更富有创见性。

如教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浪花》一课,文中写到浪花又唱着笑着跑来了,还写浪花给小姑娘捧来雪白的贝壳,青青的小虾,以前,我总是通过比较、划词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浪花怎样来?它来干什么?让学生从中体会小姑娘的欢乐。

现在,聪明的小朋友愉快地向老师提问了,有的问“老师,浪花真的会唱歌吗?它会笑吗?”这些都是学生经过他们认真思考提出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