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试题(有答案)
2014年全国高考文综试题-广东卷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B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为某年许昌与周边部分城市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图,根据流量大小分为五个等级。
下列城市与许昌之间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处于同一等级的是A.平顶山鹤新乡B.焦作鹤漯河C.济源鹤开封D.郑州和洛阳2.近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出现“填海造房风”,所建“海景房”将吸引居民居住在海岸线附近。
“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A.台风引发风暴潮B.寒潮造成冰冻C.海岸受侵蚀后退D.地表下沉塌陷3.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二减少堆积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二增大侵蚀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图2、图3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
4.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250~14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B.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550~1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D.在各坡度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5.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A.黄土高原B.三江平原C.塔里木盆地D.江南丘陵6.近年来,随着我国内地的企业不断增加,原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出现大量返乡就业的现象。
这种想象总体上不利于...A.推进家乡城镇化进程B.促进家乡经济发展C.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D.促进区域文化交流7.随着我国南方地区部分江河水库主要功能的退化,大坝将被拆除。
当河流生态系统稳定之后,与拆坝前相比,将会出现的变化有A.坝址上游枯水期平均水位上升B.坝址上游汛期出现的季节提前C.坝址下游径流量年际变化减少D.坝址下游汛期洪峰流量增大8.北半球春分日,当某地(30°N,120°E)刚进入白昼这一时刻,东半球(20°W向东至160°E)处于白昼的范围约占全球面积的A.1/2B.1/3C.1/6D.1/99.图4为根据统计资料计算得出的我国1980-2010年水稻产量重心移动方向图。
2014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B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信息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驰骋./聘.请饶恕./夙.愿塞.翁失马/敷衍塞.责B.瑕.疵/遐.想遏.止/摇曳.是否./臧否.C.诽谤./磅.礴洗涤./嫡.亲累.积/劳累.D.渗.透/掺.杂俯.仰/辅.导屡见不鲜./鲜.为人知【解析】A项“chěng/pìn、shù/sù、sài/sâ”,B项“xiá/xiá、â/yâ、fǒu/pǐ”,C项“bàng/páng、dí/dí、lěi/lâi”,D项“shân/cān、fǔ/fǔ、xiān/xiǎn”【答案】A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与连篇累牍的电视剧本身相比,剧中翻书的动作、人物的坐姿等,只是一些细节。
[精品]2014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广东卷及答案
![[精品]2014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广东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216d1631126edb6f1a1048.png)
2014·广东B卷(课标历史)12.[2014·广东卷] ‚宗‛是一个会意字。
在甲骨文中,宗字作‚‛,‚‛像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 A.祖先牌位 B.皇帝宝座.青铜兵器D.铁制农具12.A [解析] 本题以甲骨文‚宗‛字为切入点,旨在考查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和逻辑推能力。
本题考查生对宗法含义的解。
根据所知识可知,宗法与血缘密切相关,因此‚‛应表示祖宗牌位,B、两项与宗法无关,故排除;商周时期尚无皇帝,直到秦朝才有皇帝制度,故D项错误。
13.[2014·广东卷] 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
这表明当时( )A.井田制瓦解 B.分封制恢复.均田制受到破坏 D.‚市‛突破空间限制13.[解析] 本题以唐朝的诏令为切入点,旨在考查生解读材料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根据材料信息‚唐代‛‚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等可知当时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国家实行的均田制遭到破坏,故项正确。
井田制瓦解于春秋晚期,故A项错误;分封制恢复于西汉初期,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与‚市‛无关,故D 项错误。
14.[2014·广东卷]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
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 A.秦朝御史大夫 B.汉朝丞相.唐朝六部尚书 D.明朝内阁大士14.D [解析] 本题以官员与皇帝关系为切入点,旨在考查生对强化训练强化训练知识的掌握和解能力。
根据材料信息‚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可看出,这一类官员是皇帝的内侍机构,不是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其权力的大小全凭皇帝的赐予,与此相符的是D项。
A、B、三项都是中央行政机构,按照规定权力都非常大,都在一定程度上对皇权起限制作用。
15.[2014·广东卷]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
2014年广东省高考文科综合试题(解释)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本试卷共10页,41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笔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好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讲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讲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题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为某年许昌与周边部分城市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图,根据流量大小分为五个等级。
下列城市与许昌之间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处于同一等级的是A.平顶山鹤新乡B.焦作鹤漯河C.济源鹤开封D.郑州和洛阳【答案】C【解析】根据图例的提示,济源和开封两个城市与许昌之间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处于同一等级。
2.近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出现“填海造房风”,所建“海景房”将吸引居民居住在海岸线附近。
“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A.台风引发风暴潮B.寒潮造成冰冻C.海岸受侵蚀后退D.地表下沉塌陷【答案】B【解析】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受寒潮影响小,所以“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寒潮造成冰冻。
3.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二减少堆积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二增大侵蚀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答案】D【解析】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减弱风速,拦截风沙流中的沙尘。
广州市2014届高三年级调研测试文综答案

广州市2014届高三年级调研测试文科综合(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160分38.(28分)(1)表现:瓷器、丝绸等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广州等城市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司、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等。
(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2)《南京条约》等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便于列强倾销商品和收购中国农副产品;《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允许外国人到内地经商、开放内河航运,便于列强进一步深入中国内地;《马关条约》等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便于列强资本输出。
(6分,每点2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3)有利条件: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
(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具体表现: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不断强大;欧美国家的资产阶级逐步掌握国家政权;把亚非拉美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观念成为主流。
(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4)背景: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加强贸易保护;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战后美国实力的增强。
(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作用:促使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确立;通过多边贸易,促使各成员国之间逐渐取消贸易壁垒,使各国通过贸易获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对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给予足够的重视,努力消除成员国之间的不平等。
(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39.(24分)(1)共和国时期,为协调贵族与平民的矛盾,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在征服扩张过程中出现了民族矛盾、经济纠纷等新问题、新矛盾,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6分,每点3分,其中“挑战”1分,“应战”2分。
2014年高考广东文综历史含参考答案

13.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A.井田制瓦解 B.均田制受到破坏
C.分封制恢复 D.“市”突破空间限制
【答案】C
【解析】“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学科网可以推断出是在唐代中期出现的均田制被兼并,受到破坏的现象。故选C。
14.中国古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A.秦朝御史大夫 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书 D.明朝内阁大学士
【答案】D
【解析】题干中“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利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说明一定不是法定的官职,故应该是D。
【答案】A
【解析】《红楼梦》是清初的小说,当时是理学和心学占统治地位,所以四书五经是占主流地位的,故选A。 ”,“
”象宫室屋宇之形,“”可
1
15.《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
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
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
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
12.“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
能表示
A.青铜兵器 B.铁制农具 C.祖先牌位 D.皇帝宝座
【答案】A
【解析】由于宗是一个会意字,表示宫室屋宇,所以“”有可能是摆在宫室屋宇内的祖先牌位,故选A。
2014广东文综高考试题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B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卷)文科综合本试卷共10页,41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笔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好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讲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讲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题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为某年与周边部分城市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图,根据流量大小分为五个等级。
下列城市与之间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处于同一等级的是A.鹤B.鹤C.济源鹤D.和2.近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出现“填海造房风”,所建“海景房”将吸引居民居住在海岸线附近。
“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A.台风引发风暴潮B.寒潮造成冰冻C.海岸受侵蚀后退D.地表下沉塌陷3.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二减少堆积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二增大侵蚀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图2、图3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
4.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250~14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B.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550~1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D. 在各坡度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5.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A.黄土高原B.三江平原C.塔里木盆地D.江南丘陵6.近年来,随着我国地的企业不断增加,原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出现大量返乡就业的现象。
广东省广州市2014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历史试题(WORD版)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14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2014.3 。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以及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忙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它使“由众多血缘部族邦国形成的联盟制转变为由众多地域国家形成的相对一统天下,向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地域国家迈进了一大步”。
“它”是指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13.《唐律疏义》曰:“依令,斛斗秤度等,所司每年量校,印署充用。
其有私家自作,致有不平而在市执用者,笞五十。
”据此可知当时A.限制经营场所B.奉行“重农抑商”C.商业空前繁荣D.重视监管商业14.某思想家主张:“君子之学以明其心。
其心本无昧也,而欲为之蔽,习为之害。
故去蔽与害而明复,匪自外得也。
”该思想家可能是A.孟子B.董仲舒C.王阳明D.顾炎武1270—1890年英国的平均收入15.《官话报》曾经是北京各报中最反对共和支持清廷的报纸,但1912年1月4日该报的社论完全改变了立场,敦促清帝接受必不可免的事情并逊位。
这表明A .“预备立宪”破产B .共和思想影响扩大C .清朝统治覆灭D .封建思想统治地位动摇16.据《近代上海城市发展与城市综合竞争力》统计,1911年全国30人以上工厂数只有171家,1927年是1374家,1933年达到了2435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知事(县长)于昨日初夜入城,
今朝接篆视事(上任)后,即诣各庙拈香行跪礼拜礼,仍是旧官僚之行为也……(新知事)由庚子、辛丑并科举人出身,非新派一流人,可望其布泽于民也。
图6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
一、选择题:
12.“宗”是一个会意字。
在甲骨文中,宗字作“
”,“
”象宫室屋宇之形,“
”可 能表示
A .青铜兵器
B .铁制农具
C .祖先牌位
D .皇帝宝座
13.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
象。
这表明当时
A .井田制瓦解
B .均田制受到破坏
C .分封制恢复
D .“市”突破空间限制
14.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
属于这类官员的
有
A .秦朝御史大夫
B .汉朝丞相
C .唐朝六部尚书
D .明朝内阁大学士
15.《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
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
”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 .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 B .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 C .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 D .《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
16.图6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
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A .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B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C .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D .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
17.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
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
”毛泽东旨在 A .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 B .批评新经济政策不合时宜 C .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 .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
18.在二战后非殖民化的浪潮中,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国家。
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
“有利的局势”。
基于此判断,新中国
A .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 .放弃“一边倒”政策
C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
19.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钦定的法学教科书中说:“皇帝的决定也具有法律效力,因为根据赋予他权
力的王权法,人民把他们的全部权威和权力移转给他。
”这说明
A.《社会契约论》影响深远B.王权法丧失了法律效力
C.古罗马皇帝崇尚“君权神授”D.古罗马有重视法律的传统
20.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
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
A.牛顿经典力学B.达尔文进化论C.蒸汽机D.计算机
21.“根据它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
”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
A.《四月提纲》B.《共产党宣言》C.《大抗议书》D.《人权宣言》
22.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
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
23.美国试图通过某项协定,用新型的金本位来达到贸易自由化,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
以此协定为基础所建立的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B.世界贸易组织
C.北美自由贸易区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选择题答题卡:
38.(25分)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可能有不同反映,探究历史应注意史料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操贸易之权,逐锥刀之利,民间生计,皆为其所夺……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
——《盛世危言》材料二(20世纪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
——民国河北《元氏县志》材料三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是美国在1950年拍摄的一部宣传马歇尔计划的名作。
影片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的战后生活。
最初,在二战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痛苦。
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儿童才回到了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
材料四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图10,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图中俄文“3AEM”意为“财政贷款”)
图10
(1)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状况有何不同?(8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于探究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分别有何局限?综合两则材料可以推知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何种特点?(7分)
(3)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电影和漫画的创作者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有何不同?他们的认识差异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国际格局?(10分)
39.(27分)历史发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识或划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的学者孔多塞将15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作为一个历史阶段。
他对这一历史阶段作了如下概述:印刷术的发明,推广了人类的智慧成就,把教育从各种政治束缚和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后,许多学者迁居欧洲,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增进了人们的知识;宗教革命促进了思想自由。
材料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1918—1939年)的历史被有的西方学者称为“焦虑的时代”。
材料三1978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有的学者以1992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有的学者以2001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
(1)结合材料一分析孔多塞是从什么角度概述历史的?请从不同于孔多塞的角度,简述“地理大发现”
的历史影响。
(8分)
(2)试从材料二中“焦虑的时代”这一角度,概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历史。
(7分)
(3)推断材料三中两种历史分期各自所用的角度,并结合史实分别加以说明。
(12分)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非标准答案)
二、非选择题:(标准答案)
38.(25分)
(1)特征: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自给自足。
(4分)
不同:材料一:自然经济(传统的小农经济)解体;
材料二:河北元氏县仍以自然经济(传统的小农经济)为主。
(4分)
(2)局限:材料一有夸大之处;材料二只反映局部。
(4分)
特点:地区发展不平衡。
(3分)
(3)不同:电影描述法国小镇在美国财政援助下生活逐渐好转,创作者认为马歇尔计划有利于欧洲经济的恢复;(4分)漫画中欧洲人被“绑”在美国的战车上,追逐美国的财政贷款,创作者认为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控制欧洲的工具。
(4分)
国际格局:两极格局。
(2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有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39.(27分)
(1)知识进步的角度,孔多塞描述历史事件时注重它们对知识的影响。
(4分)
影响:增进世界各地的交往和文明的融合,西欧崛起,殖民掠夺给殖民地带来灾难,世界市场略见雏形。
(4分)
(2)苏俄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国力增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矛盾和对立出现;
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陷入严重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世界处于动荡不安中。
(7分)
(3)以1992年为界:经济改革角度。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后,中国经济改革进入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阶段;(6分)以2001年为界:对外开放角度。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进入全方位开放、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阶段。
(6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有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