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一中西山学校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答案

合集下载

2017-2018学年云南省昆明一中西山学校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7-2018学年云南省昆明一中西山学校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7-2018学年云南省昆明一中西山学校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下列各题的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考生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1.(3分)下列四种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①夏天,草叶上的露珠;②冬天,窗户上的冰花;③深秋,树上的白霜;④初春,冰雪消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3分)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推墙的力和墙对人的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C.给正在运动的物体再施加一个力,物体就会比原来运动得更快D.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车厢里,竖直向上跳起的人仍然落回原地(不计空气阻力)3.(3分)一个铁锭(如图甲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1和p1;当如图乙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2和p2,那么()A.F1=F2,p1=p2B.F1=F2,p1<p2C.F1>F2,p1=p2D.F1<F2,p1>p24.(3分)游乐场中的翻滚过山车是一种惊险、刺激的游戏,如图是翻滚过山车的简化模型,图中B点为最低点,C点为轨道弧形部分的最高点。

翻滚过山车在运动过程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到B 点时,动能最大B.运动到C 点时,重力势能最大C.从B 点到C 点,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D.从A 点到B 点,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5.(3分)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子受的拉力F1和F2的大小不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同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拉力对滑轮组所做的功相等C.绳子受的拉力F1和F2的大小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拉力对滑轮组所做的功不相等6.(3分)小吴同学为探究力之间的关系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精品解析:云南省昆明市十区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

精品解析:云南省昆明市十区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②也,七岁而能涉③,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④哉?必将有得⑤于水之道⑥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⑦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⑧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⑨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苏轼《南方多没人》)
7.品读杜甫《望岳》,按要求回答问题。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会当”如何理解?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10分)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②居:动词,生活。③涉:趟水过河,徒手过河。④苟然:随随便便的样子。在文中指随便、轻易地就能掌握的。⑤得:掌握。⑥道:道理,规律,技巧。⑦生:出生。⑧问:请教。⑨以:按照。
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公亦以此自矜(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3)以钱覆其口 (4)未有不溺者
1.请用正楷字,把词语“以身作则”“锋芒毕露”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2.请给下列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1)修葺()(2)校对()(3)震悚()(4)愧怍()

_云南省昆明市十县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_云南省昆明市十县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外…………○…………装…………○…………订…………○…………线…………○…………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云南省昆明市十县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考试时间:**分钟 满分:**分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核分人得分注意事项: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2、提前 15 分钟收取答题卡第Ⅰ卷 客观题第Ⅰ卷的注释评卷人 得分一、单选题(共8题)1. 使二次根式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 )A . x≠1B . x≥﹣1C . x≥1D . x≠﹣12. 一张矩形纸片ABCD ,已知AB =3,AD =2,小明按所给图步骤折叠纸片,则线段DG 长为( )A . 2B .C . 2D . 13. 某市6月份日平均气温统计如图所示,则在日平均气温这组数据中,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答案第2页,总17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A . 21,21B . 21,21.5C . 21,22D . 22,224. 下列根式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B .C .D .5. 下列各组线段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 )A . 3,4,6B . 5,9,12C . 30,40,50D . 7,12,136. 一木杆在离地面5m 处析断,木杆顶端落在木杆底端12m 处,则木杆析断前高为( )A . 18mB . 13mC . 17mD . 12m7. 已知函数y =2x+k ﹣1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则( ) A . k <1 B . k >1 C . k≥1 D . k≤18. 如图,在菱形ABCD 中,点A 在x 轴上,点B 的坐标为(8,2),点D 的坐标为(0,2),则菱形ABCD 面积为( )A . 8B . 16C . 24D . 32第Ⅱ卷 主观题第Ⅱ卷的注释评卷人得分一、填空题(共7题)…………外…………○…………装…………○…………订…………○…………线…………○…………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1. = .2. 若点A (2,﹣12)在正比例函数y =kx (k≠0)的图象上,则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3. 如图,A ,B 两点被池塘隔开,不能直接测量其距离.于是,小明在岸边选一点C ,连接CA ,CB ,分别延长到点M ,N ,使AM =AC ,BN =BC ,测得MN =200m ,则A ,B 间的距离为 m.4. 学校准备从甲、乙、丙、丁四个科创小组中选出一组代表学校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各组的平时成绩的平均数 (单位:分)及方差s 2如表所示: 甲 乙 丙 丁 7 8 8 7s 2 1 1.2 1 1.8如果要选出一个成绩较好且状态稳定的组去参赛,那么应选的组是 . 5. 如图,在Rt△ABC 中,△ABC=90°,AC=10cm ,点D 为AC 的中点,则BD=cm.6. 在矩形ABCD 中,AB =2,AD =3,点P 是BC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P 、DP ,则AP+DP 的最小值为 .7. 如图,在△ABCD 中,△D=100°,△DAB 的平分线AE 交DC 于点E,连接BE.若AE=AB,则△EBC 的度数为 .评卷人得分二、计算题(共1题)答案第4页,总17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8. 计算:(1)2 ﹣6 +2(2)( + ) ﹣3 ÷评卷人 得分三、解答题(共2题)9. 如图,隔湖有两点A ,B ,为了测A ,B 两点间的距离,从与AB 方向成直角的BC 方向取一点C ,若测得CB =150m ,△ACB =30°,求A ,B 两点间的距离.10. 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点E ,F 在BD 上,BE =DF.求证:AE =CF.评卷人 得分四、综合题(共5题)11. 为了了解我县中学生参加“科普知识”竞赛成绩的情况,随机抽查了部分参赛学生的成绩,整理并制作.组别 分数段(分) 频数 百分率(%)A 组 60≤x <7030 10 B 组 70≤x <8090 n…………外…………○…………装…………○…………订…………○…………线…………○…………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C 组 80≤x <90 m 40D 组 90≤x <10060 20(1)样本容量a = ,表中m = ,n =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3)若成绩在80分以上(包括80分)为“优”等,请你估计我县参加“科普知识”竞赛的1.5万名学生中成绩是“优”等的约有多少人?12. 某市规定了每月用水18立方米以内(含18立方米)和用水18立方米以上两种不同的收费标准.该市的用户每月应交水费y(元)是用水量x(立方米)的函数,其图象如图所示.(1)若每月用水量为18立方米,则应交水费多少元?(2)求当x>18时,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若小敏家某月交水费81元,则这个月用水量为多少立方米? 13.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边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D 于点E ,交CB 的延长线于点F ,连接AF ,BE.。

云南省昆明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末试卷解析和答案

云南省昆明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末试卷解析和答案

云南省昆明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末试卷解析和答案2017-2018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八年级(下)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当x为正实数时,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2.在▱ABCD中,∠A=70°,则∠C=110度。

3.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经过点A(-1,5),则k=5.4.如图,分别以Rt△ABC的三边为边长,在三角形外作三个正方形,若正方形P的面积等于89,Q的面积等于25,则正方形R的边长是6.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BC、AD上,使得EF平行于AB,则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6.有两名学员___和___练射击,第一轮10枪打完后两人打靶的环数如图所示,通常新手的成绩不太稳定,那么根据图中的信息,估计___和___两人中新手是___。

7.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F分别是AO、AD的中点,若AB=6cm,BC=8cm,则△AEF的周长=10cm。

8.一次函数y1=kx+b与y2=x+a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不等式kx+ba-k。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9.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C)。

10.下列计算正确的是(B)。

11.如图,在Rt△ABC中,∠ACB=90°,AC=8,BC=6,CD是AB边上的中线,则CD的长是(D)10.12.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b的符号(C)k<0,b<0.13.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D)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14.为了调查某小区居民的用水情况,随机抽查了若干户家庭的月用水量,结果如下表:月用水量(吨)户数2 33 44 55 8则关于这若干户家庭的月用水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平均数是4.6吨。

1.解方程36x=33.6x+84,得到x=35;2.当y1>y2时,解不等式36x>33.6x+84,得到x>35;3.当y1<y2时,解不等式36x<33.6x+84,得到x<35;4.由x>10得到10<x<35;5.如果购买35个书包,则选A、B品牌都一样;如果购买35个以上书包,则选B品牌更划算;如果购买书包个数超过10个但小于35个,则选A品牌更划算。

云南省昆明市十县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数学试题(解析版)

云南省昆明市十县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数学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十县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如果x2=3,则x=.2.如图,直线l与直线AB、CD分别相交于E、F,∠1=120°,当∠2=时,AB∥CD.3.由3x﹣2y﹣4=0,得到用x表示y的式子为y=.4.如图,点P在直线l外,PB⊥l于B,A为l上任意一点,则PA与PB的大小关系是PA PB.5.不等式组无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6.线段CD是由线段AB平移得到的.点A(﹣2,5)的对应点为C(3,7),则点B(﹣3,0)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小框涂黑)7.下列调查方式,你认为最合适的是()A.日光灯管厂要检测一批灯管的使用寿命,采用全面调查方式B.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采用抽样调查方式C.了解北京市居民日平均用水量,采用全面调查方式D.了解北京市每天的流动人口数,采用抽样调查方式8.用加减法将方程组中的未知数x消去后,得到的方程是()A.2y=6B.8y=16C.﹣2y=6D.﹣8y=169.如图,点E在AC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CD的是()A .∠3=∠4B .∠D +∠ACD =180°C .∠D =∠DCED .∠1=∠210.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 11.永川到成都路程全长288km ,一辆小汽车和一辆客车同时从永川、成都两地相向而行,经过1小时50分钟相遇,相遇时小汽车比客车多行驶40km .设小汽车和客车的平均速度为x km /h 和y km /h ,则下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A .B .C .D .12.点P (x ,y )在第四象限,且|x |=3,|y |=2,则P 点的坐标是( )A .(3,2)B .(3,﹣2)C .(﹣2,3)D .(2,﹣3)13.9的算术平方根是( )A .±3B .3C .﹣3D .14.若关于x 的不等式mx +1>0的解集是x <,则关于x 的不等式(m ﹣1)x >﹣1﹣m 的解集是( )A .xB .xC .xD .x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70分。

云南省昆明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模拟卷五套〗

云南省昆明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模拟卷五套〗

云南省昆明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5分,共12个题)1.已知集合,则的子集个数为()A. 2B. 4C. 7D. 8【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集合交集的定义和集合中子集的个数的计算公式,即可求解答案.【详解】由题意集合,∴,∴的子集个数为.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的交集运算及子集个数的判定,其中熟记集合交集的运算和集合中子集个数的计算公式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2.函数的定义域是( )A. (-1,+∞)B. [-1,+∞)C. (-1,1)∪(1,+∞)D. [-1,1)∪(1,+∞)【答案】C【解析】由题意得,∴,故选C.3.一个直角三角形绕其最长边旋转一周所形成的空间几何体是()A. 一个棱锥B. 一个圆锥C. 两个圆锥的组合体D. 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一个直角三角形绕其最长边AC旋转一周所形成的空间几何体是以斜边的高BD为半径的底面圆,以斜边被垂足D分得的两段长AD,CD为高的两个倒扣的圆锥的组合体故选C4.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得到该几何体为一个圆柱去掉一个内接圆锥,利用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即可求解.【详解】由题意,根据给定的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一个圆柱去掉一个内接圆锥,所以体积为,故选B.【点睛】在由三视图还原为空间几何体的实际形状时,要从三个视图综合考虑,根据三视图的规则,空间几何体的可见轮廓线在三视图中为实线,不可见轮廓线在三视图中为虚线.在还原空间几何体实际形状时,一般是以正视图和俯视图为主,结合侧视图进行综合考虑.求解以三视图为载体的空间几何体的体积的关键是由三视图确定直观图的形状以及直观图中线面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利用相应体积公式求解.5.为了得到函数的图像,可以将函数的图像()A. 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B. 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C. 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D. 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答案】B【解析】【分析】先化简函数,再根据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即可求解.【详解】由题意,函数,所以为了得到函数的图象,可以将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的平移与伸缩变换,注意先伸缩后平移时的系数是解题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属于基础题.6.若直线过点(1,2),(4,2+)则此直线的倾斜角是()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设直线的倾斜角为,根据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的关系,即可求解.【详解】设直线的倾斜角为,则,又∵,所以,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线的斜率与倾斜角,属于简单题. 求直线的倾斜角往往先求出直线的斜率,求直线斜率的常见方法有一以下三种,(1)已知直线上两点的坐标求斜率:利用;(2)已知直线方程求斜率:化成点斜式即可;(2)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曲线切点处的切线斜率.7.圆的圆心坐标和半径分别是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把圆的一般方程化简为圆的标准方程,即可求解圆的圆心坐标和半径,得到答案.【详解】依题意可得:∴圆的圆心坐标和半径分别是,,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圆的方程的应用,其中熟记圆的标准方程和圆的一般的形式和互化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8.直线截圆所得的弦长为A. B.C. D.【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求得圆的圆心坐标和半径,利用圆的弦长公式,即可求解.【详解】由题意圆的方程,可知圆心,半径,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所以弦长为,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圆的弦长公式应用,其中解答中熟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和直线与圆的弦长公式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9.中,角的对边分别为,已知,,,则()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在三角形中,利用正弦定理,即可求解.【详解】在△ABC中,,∴则,∴由正弦定理可得: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其中利用正弦、余弦定理可以很好地解决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熟练掌握定理、合理运用是解本题的关键.在中,通常涉及三边三角,知三(除已知三角外)求三,可解出三角形,当涉及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或两角及其中一角对边时,运用正弦定理求解;当涉及三边或两边及其夹角时,运用余弦定理求解.10.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若,则( )A. 60°B. 120°C. 45°D. 30°【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由余弦定理求得,即可求解答案.【详解】因为,由余弦定理得,又∵,所以,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其中利用正弦、余弦定理可以很好地解决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熟练掌握定理、合理运用是解本题的关键.在中,通常涉及三边三角,知三(除已知三角外)求三,可解出三角形,当涉及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或两角及其中一角对边时,运用正弦定理求解;当涉及三边或两边及其夹角时,运用余弦定理求解.11.已知等差数列{a n}中,a3=9,a9=3,则公差d的值为()A. B. 1 C. - D. -1【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列出方程组,求得的值,得到答案.【详解】等差数列中,,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得解得,即等差数列的公差d=﹣1.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属于中档题. 等差数列基本量的运算是等差数列的一类基本题型,数列中的五个基本量,一般可以“知二求三”,通过列方程组所求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另外,解等差数列问题要注意应用等差数列的性质与前项和的关系,利用整体代换思想解答.12.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等于()A. 1B.C.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数列的通项公式,所以,故选B.考点:数列的求和.【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数列的求和问题,其中解答中涉及到数列通项公式的列项、数列的列项相消求和,着重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以及退了与运算能力,试题比较基础,属于基础题,本题解答中吧数列的通项公式化简为是解答的关键,平时注意总结和积累.第II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共20分)13.已知,且是第二象限角,则_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根据角为第二象限角,得,再由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即可求解.【详解】因为是第二象限角,∴,又,由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可得.【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的化简求值问题,其中根据角的象限,判定三角函数的符号是解答的一个易错点,同时熟记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14.已知点与点,则的中点坐标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与点,根据中点的坐标公式,即可求解.【详解】由题意点与点,根据中点坐标公式可得的中点坐标为,即的中点坐标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及中点中点坐标公式的应用,其中解答中熟记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和中点的坐标公式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15.函数,则的值为__________.【答案】1【解析】【分析】根据分段函数的解析式,代入即可求解.【详解】当时,,,当时,,.【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段函数的求函数值问题,其中把握分段函数的分段条件,准确运算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16.直线与直线互相垂直,则实数等于________.【答案】2【解析】【分析】利用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列出方程,即求解.【详解】直线与直线互相垂直,则,∴,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应用,其中熟记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列出方程求解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三、解答题(共70分,17题10分其各题每题12分,要求写出必要的解题步骤)17.在等差数列{a n}中,a12=23,a42=143,a n=239,求n及公差d.【答案】n=66,d=4【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结合等差数列的定义可先求公差,再列关于n的方程,解方程可得试题解析:由题意可得,d==4,∴a1=﹣21∵a n=a1+(n﹣1)d=﹣21+4(n﹣1)=239,解得n=66综上,n=66,d=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属于中档题. 等差数列基本量的运算是等差数列的一类基本题型,数列中的五个基本量,一般可以“知二求三”,通过列方程组所求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另外,解等差数列问题要注意应用等差数列的性质()与前项和的关系,利用整体代换思想解答.18.已知等比数列{a n}满足记其前n项和为(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a n;(2)若,求n.【答案】(1);(2)5.【解析】【分析】(1)设出等比数列的公比,由条件得到关于的方程组,求得便可得到数列的通项公式;(2)根据前n项和得到关于n的方程,解方程可得解.【详解】(1)设等比数列{a n}的公比为,由条件得,解得,∴ an=a1q n−1=.即数列{a n}的通项公式为.(2)由题意得,解得:.【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的应用,其中熟记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项和公式,准确计算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19.如图,在中,,是边上一点,且.(1)求的长;(2)若,求的长及的面积.【答案】(1) (2)【解析】【分析】(1)在中由正弦定理可求得AD的长;(2)在中,由余弦定理可得,利用可得所求面积.【详解】(1)在中,由正弦定理得,即,∴(2)∵,∴在中,由余弦定理得∴∴.综上,的面积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三角形问题,对于解三角形问题,通常利用正弦定理进行“边转角”寻求角的关系,利用“角转边”寻求边的关系,利用余弦定理借助三边关系求角,利用两角和差公式及二倍角公式求三角函数值. 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问题是高考高频考点,经常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结合正、余弦定理解题.20.在中,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且.(Ⅰ)求;(Ⅱ)若,求.【答案】(Ⅰ);(Ⅱ).【解析】【分析】(Ⅰ)利用正弦定理可对进行化简,即可得到的值;(Ⅱ)利用正弦定理对进行化简,可得到,再利用的余弦定理,可求出的值.【详解】(Ⅰ)由及正弦定理,得.在中,..(Ⅱ)由及正弦定理,得,①由余弦定理得,,即,②由①②,解得.【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其中利用正弦、余弦定理可以很好地解决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熟练掌握定理、合理运用是解本题的关键.在中,通常涉及三边三角,知三(除已知三角外)求三,可解出三角形,当涉及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或两角及其中一角对边时,运用正弦定理求解;当涉及三边或两边及其夹角时,运用余弦定理求解.21.已知直线经过点,且斜率为.(1)求直线的方程.(2)求与直线平行,且过点的直线方程.(3)求与直线垂直,且过点的直线方程.【答案】(1) (2) (3)【解析】【分析】(1)写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整理成一般方程即可.(2)可设直线的一般方程为,代入点求出的值,即可答案.(3)可设所求直线的方程为,代入点,求得的值,即可求解直线的方程;所求直线的斜率为,写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整理成一般方程即可.【详解】(1)由题设,根据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可得,整理得.(2)由题意,所以求直线与平行,设所求直线方程为,代入点,解得,所以直线方程为.(3)由题意,所以求直线与垂直,设所求直线的方程为,代入点,解得,所以直线方程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方程的求解,其中熟记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直线的一般式方程等形式,合理应用和准确计算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22.如图,在五面体中,已知平面,,,,.(1)求证:;(2)求三棱锥的体积.【答案】(1)详见解析,(2)【解析】【分析】(1)由题意,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进行转化,可作出证明;(2)由平面,所以有面平面,则作就可得平面,确定是三棱锥的高,利用三棱锥的体积公式,可求解.【详解】(1)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又平面,平面平面,所以.(2)在平面内作于点,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又,平面,,所以平面,所以是三棱锥的高.在直角三角形中,,,所以,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又由(1)知,,且,所以,所以,所以三棱锥的体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线面平行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线面垂直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及三棱锥体积,熟练掌握空间中线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判定、几何特征是解答的关键,其中垂直、平行关系证明中应用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常见类型:(1)证明线面、面面平行,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平行;(2)证明线面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3)证明线线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2018-2019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017-2018学年云南省昆明一中西山学校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7-2018学年云南省昆明一中西山学校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7-2018学年云南省昆明一中西山学校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下列各题的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考生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1.下列四种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①夏天,草叶上的露珠;②冬天,窗户上的冰花;③深秋,树上的白霜;④初春,冰雪消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推墙的力和墙对人的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C.给正在运动的物体再施加一个力,物体就会比原来运动得更快D.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车厢里,竖直向上跳起的人仍然落回原地(不计空气阻力)3.一个铁锭(如图甲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1和p1;当如图乙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2和p2,那么()A.F1=F2,p1=p2B.F1=F2,p1<p2C.F1>F2,p1=p2D.F1<F2,p1>p24.游乐场中的翻滚过山车是一种惊险、刺激的游戏,如图是翻滚过山车的简化模型,图中B点为最低点,C点为轨道弧形部分的最高点。

翻滚过山车在运动过程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到B 点时,动能最大B.运动到C 点时,重力势能最大C.从B 点到C 点,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D.从A 点到B 点,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5.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子受的拉力F1和F2的大小不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同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拉力对滑轮组所做的功相等C.绳子受的拉力F1和F2的大小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拉力对滑轮组所做的功不相等6.小吴同学为探究力之间的关系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将弹簧测力计下端吊着的铝块逐渐浸入台秤上盛有水的烧杯中,直至刚没入水中(不接触容器,无水溢出)。

云南省昆明市重点名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地理试题含解析

云南省昆明市重点名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地理试题含解析

云南省昆明市重点名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地理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以工业机器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智能自动化生产,发展潜力巨大。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工业机器人正在大规模地走进珠江三角洲企业,有人说,该现象会给珠三角经济发展带来“阵痛”。

你认为带来的“阵痛”最可能是A.就业机会减少B.环境污染加剧C.产业结构的转型D.土地价格下降2.企业使用机器人,可以①增加产品的销量②提高产品的合格率③降低生产成本④增加产品的种类⑤提高安全系数A.①②⑤B.②③⑤C.③④⑤D.①③④【答案】1.A2.B【解析】1.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密集,机器人的使用会导致工人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人口增加。

故A项正确。

工业机器人不会让环境污染加剧,B错;工业机器人还是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中使用,没有变成其它产业,C错;不会影响到土地价格,D错。

2.产品的销量与产品的种类和市场需求有关,并不是依靠机器人能够解决的,①④错;根据材料的“智能”等信息可判断使用机器人相对于人工可提高产品的合格率;降低生产的成本;采用机器人操作,精确度更高,稳定性更高,安全性更强,可以保障人员安全。

故B项正确。

2.下图为我国某农村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该村人口现状可能给当地带来的问题有①养老服务难以保障②加重就业困难③劳动力短缺④土地养老杯水车薪⑤使环境人口容量降低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④⑤【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口年龄结构。

【详解】由图中可以看出该村少年儿童以及老年人口的比重大,劳动力较少,所以该村人口现状可能给当地带来的问题主要是养老服务难以保障,大量的人员外出务工,说明土地产值较少,土地养老杯水车薪。

环境人口容量受人口年龄结构影响小。

故本题选B。

3.读“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老城区选址主要考虑的区位因素是A.气候B.铁路运输C.河流D.矿产资源2.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城市形态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矿产资源的开发B.铁路运输的发展C.人口分布的改变D.环境污染的影响【答案】1.C2.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城市区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一中西山学校2019-2019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
理试卷答案
1. C
2. D
3. B
4. A
5. B
6. C
7. D
8. A
9.马德堡半球实验;减小
10.上浮;20N
11. 10 ,10
12. 2.5kg/m3,50cm3
13. 80,0
14. 1:1;1:5
15.1500;2
16. D;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
17. 3600;变小
18. (1)
(2)如图所示:
(3)如图所示:
19. 从下而上;加热时间;升高的温度;不同;水;大于;快;水;比热容;答案合理均可得分
20. 平衡;右;便于测量力臂;0;4;左;;寻找普遍规律;大于
21. 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减小;不会;答案合理均可得分;;;C
22.解:(1)水吸收的热量(有用能量):
Q吸=cm△t=4.2×103J/(kg•℃)×100kg×50℃=2.1×107J
(2)由题知,Q放=vq = Q吸=2.1×107J
需要天然气的体积:v= Q吸/q=0.25m3
(3)10h太阳能热水器吸收的太阳能(总能量):
Q总=1.68×106J/(m2•h)×2.5 m2×10h=4.2×107J
η= Q吸/ Q总=50%
23. 解:物体A 受到的浮力为:

拉力F移动的距离S为:
第 1 页

拉力F所做的总功为:

则拉力F做功的功率P为:

物体A的重力G为: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4. 解:(1)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p水=ρ水gh=1.0×103kg/m3×10N/kg×0.1m=1000Pa
由p=FS得,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
F水=p水S=1000Pa×0.02m2=20N
(2)(a)容器漂浮在水面上,由于容器自身的重力为G,所以注入液体时,应选择密度比水小的液体A;
(b)当把这种液体倒入容器中,容器漂浮在水面上,
则由G+ρAgV排=ρ水gV排,
即G+0.8ρ水gV排=ρ水gV排,
因为容器内的液面与容器外的水面相平,
所以G+0.8ρ水gSh=ρ水gSh,
解得:
h=G0.2ρ水gs=m0.2ρ水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