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传与身教——为孩子做最好的榜样

合集下载

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样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范文_

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样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范文_

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样心得体会作为家长我们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孩子能否成人成才,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我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下面是整理的关于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样范文,欢迎借鉴!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样心得体会范文一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老师怎么做,孩子肯定都会有意无意的去学。

但人无完人,父母也是普通人,也会犯错误,也会有教育,育儿方面的误区。

重要的是,知错就改,行不通,就掉头,不要一条道走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别人怎么说都没用,就一门心思认准了自己的育儿方法,哪怕是不可取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其实即便是圣贤,也不能保证无过。

所以作为父母的,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冕,让自己往更好的方向发展,给孩子做好这个榜样。

那么父母怎么给孩子做好榜样呢?启承九拍对此做了汇总,供爸爸妈妈们参考别当着孩子的面吵架父母再有什么矛盾,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甚至大打出手。

孩子那小小的心灵根本经不住太多、太激烈的争吵。

胆小的孩子心里会特别害怕,在心里就会有很多暴力的镜头在徘徊。

轻则影响孩子的正常情绪,使孩子哭闹;重则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甚至在他以后的人生中,这都会是他挥之不去的心理障碍。

甚至使孩子变得暴躁、无理、自闭不爱与人接触。

尽量别和孩子起太大的冲突,打骂孩子有什么事,好商量,大人的脾气急,孩子肯定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

你和孩子细声细语的说话,他也会好好听的。

如果你和孩子大声吵,他也会用大声来回应你,甚至想把你的声音盖过去。

父母要多做自我检讨,把孩子看作和我们是平等的关系。

不要毫无理由的,孩子就得听父母的,有时也要想一想孩子的心声,他也有自己选择的权利。

尽量沉住气,尽量不打骂孩子。

如果实在在在气头上,可以先让自己和孩子都冷静一下,等各自都稍平静下来后,再做打算。

别老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上其实我们从小也会常听到这样的话,“谁谁家的孩子”怎么了,"你看人家老谁家的小谁怎么了"……当时听到时的感觉一点也不好,甚至连“谁谁家的孩子”也一块讨厌了。

身教重于言传—浅析身教的重要性

身教重于言传—浅析身教的重要性

身教重于言传—浅析身教的重要性1. 引言1.1 身教是一种更加直接有效的教育方式身教是一种更加直接有效的教育方式,相较于言传,通过自身的行为和行动来影响他人的方式更为直接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人们常说“言传不如身教”,这句话道出了身教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例子证明了这一点。

一个父母亲自理解书籍,孩子便会自然而然地对阅读产生兴趣;一个老师待人和蔼可亲,学生们也会模仿其待人接物的方式。

这些都是身教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作用的例证。

身教的影响力不仅限于个人层面,对于整个社会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行为会成为孩子学习的典范。

如果父母言行不一,做出的行为与所教导的道德观念不符,那么孩子便会感到困惑,并且可能对道德价值产生误解。

身教需要父母时刻自我检讨与提升,以保证自己的行为与所传递的教育价值一致。

身教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孩子的品格和道德观念,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身教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身教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这是因为孩子们往往更多地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而不是通过纯粹的言语教导。

父母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他们会将父母的行为视为榜样,并试图模仿和跟随。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对孩子的心智发展和道德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父母能够以身作则,展现出积极向上、善良正直的品质时,孩子会在不经意间接受到这些积极价值观念,从而在性格塑造和道德品行方面受益良多。

相反,如果父母的言行不一致,或者行为举止不端,孩子也会从中获得错误的示范,导致其产生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身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方式,它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和影响孩子的人格和品德。

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一个良好的榜样,以此来引导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成长。

【内容到此结束,总字数已达要求】。

2. 正文2.1 身教是言传不如身教的道理身教是言传不如身教的道理在教育领域中被广泛认可。

身教重于言传作文

身教重于言传作文

身教重于言传作文
以身教重于言传。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信“以身教重于言传”的教育理念。

在我看来,教育不仅
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以自己的行为和品德来影响学生,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榜样和引导。

在我的教育实践中,我始终秉持着这一理念,努力做到言传身教,让学生在我的影响下成长为有品德、有责任感的人。

作为一名老师,我深知自己的行为举止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因此,我时
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好榜样,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学生。

在课堂上,我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展现出自己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

我会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我的课堂上收获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我的用心和付出。

我会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和鼓励,让他们在我的关怀下茁壮成长。

除了在课堂上做好榜样外,我还会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用自己的行动来
影响学生。

我会积极参与学校的志愿活动,带领学生参与公益事业,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意义。

我会和学生一起参加各种比赛和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

我相信,只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才能让他们真正受到教育的熏陶,成为有品德、有责任感的人。

在我的教育实践中,我始终坚持“以身教重于言传”的理念,努力做到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学生。

我相信,只有做一个好榜样,才能真正影响学生,让他们在我的影响下茁壮成长。

我会继续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让他们在我的教育下成长为有品德、有责任感的人。

家长的榜样作用:言传身教

家长的榜样作用:言传身教

家长的榜样作用:言传身教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引导者和榜样。

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的行为和态度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价值观、行为习惯和人格发展。

因此,家长应该认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并努力成为良好的榜样。

1. 言传言传是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

通过言语表达,家长可以向孩子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人生观。

家长应该注重与孩子进行沟通,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和指导。

在与孩子交流时,家长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感受: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

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观点,而是通过对话和讨论来引导他们思考问题。

用正面语言进行表达:家长在与孩子交流时应该使用正面的语言,鼓励和赞美他们的努力和成就。

避免使用负面的批评和指责,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家长应该向孩子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如诚实、尊重、助人为乐等。

通过言语表达,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并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建议。

2. 身教除了言传,身教也是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的重要方式。

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家长可以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并影响他们的行为习惯和人格发展。

以下是一些家长应该注意的身教方面:诚实守信: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做到诚实守信。

不要说谎话或者违背承诺,以免给孩子传递错误的价值观念。

尊重他人:家长应该尊重他人,包括孩子本身。

不要对孩子进行体罚或者侮辱,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积极乐观:家长应该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通过自己的行为,家长可以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应对挑战和困难。

关爱他人:家长应该关心和照顾他人,包括家庭成员、朋友和社会上的弱势群体。

通过自己的行为,家长可以教会孩子如何关心他人,并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善良之心。

3. 家长的责任作为家长,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

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样】怎样做好孩子的榜样

【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样】怎样做好孩子的榜样

【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样】怎样做好孩子的榜样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样?在现在生活里,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一点一滴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理与性格方面的影响,因此父母做好榜样,是一件很重要的事,那么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样呢?以下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分析做好孩子的榜样父母的言行就是无声的老师,自觉或不自觉的榜样,强有力地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所以要想取得理想的教育功效,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时时、处处、事事都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孩子人生的好榜样。

--英国教育思想家托马斯阿诺德【个案点击】6岁的万万在别人家做客时,十分没有礼貌。

回家之后,妈妈把孩子叫到身边,严厉地对他说:万万,妈妈发现你对刘叔叔讲话时,没有运用礼貌用语。

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你就是记不住!万万顶嘴说:妈妈你不能怪我,你不是总是教我要尊老爱幼吗?你虽然爱护我,可你从来没有尊重过我奶奶!我下次一定会记得!妈妈听了万万的话,脸刹那间红了。

【案例解析】父母希望孩子成为怎样一种人,就得首先在自己言行中争做那种人。

父母是孩子终生模仿的样板,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和品性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最基本的生活和教育单位,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的效仿源。

孩子最初的行为习惯都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

因此,面对天真的孩子,父母要特别重视榜样对孩子的巨大影响作用,时时处处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美国教育家克莱尔曾说:如果你自己都不准备去有所成就,你也不能期望你的孩子去做什么。

而成就在此的第一要义就是成为孩子接受的、爱慕的、模仿的父母,第二才是在事业和生活其它方面的成就。

孩子身上反映出的不良行为,其原因来自多方面,但首先应归咎于家庭。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

做父母的如果不能起到好的模范表率作用,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无疑是有百害而一无利,甚至会使他们毁灭前程。

像个案中的妈妈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却要求孩子做到,才造成了被孩子反诘的尴尬。

孩子的任何变化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潜移默化。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引路人,担当着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他们不仅是孩子的亲人,更是孩子的朋友和榜样。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家长的言传身教、情感陪伴和学习辅导,都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语言和行为榜样。

孩子从小就在家庭环境中成长,他们会模仿家长的语言和行为。

如果家长以积极向上、诚实守信的态度对待生活,孩子也会受到正面的影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反,如果家长以消极懒散、不负责任的态度对待生活,孩子可能会受到消极的影响,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因此,家长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做一个好的榜样。

其次,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情感陪伴者。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情感困惑和挑战,他们需要家长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安全感。

家长应该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他们关怀和理解。

当孩子面临困难时,家长要与他们一同面对,给予鼓励和支持。

只有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情感交流,才能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第三,家长是孩子最好的学习辅导者。

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家长应该扮演好辅导的角色。

他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提供学习资源和工具。

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时,家长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并鼓励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此外,家长还可以为孩子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开阔他们的眼界,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才能。

综上所述,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他们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言传身教、情感陪伴和学习辅导,家长可以影响孩子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学习态度。

因此,家长应该重视自己的教育责任,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和能力,为孩子做出更好的示范和引导。

只有家长与孩子真正建立起亲密的关系,才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做好榜样教育孩子心得体会

做好榜样教育孩子心得体会

做好榜样教育孩子心得体会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品貌端庄、坚强有力的人。

除了爱和关怀,我们还可以通过做好榜样教育让孩子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以下是我在教育孩子中所得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1. 自我要求优秀做好榜样教育的前提是自身要求自己优秀。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应该多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时刻注意自己的语言和态度是否合适。

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让孩子看到我们的消极情绪,如抱怨、失落等,而应该展示出乐观向上的一面。

当孩子看到我们充满活力、自信的样子,他们也会效法我们,学会积极地生活和思考。

2. 关注孩子的需求和特点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特点,我们应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兴趣所在,为他们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并注重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例如,如果孩子喜欢音乐,我们可以带他去学习音乐或者督促他认真练习乐器;如果孩子喜欢运动,我们可以陪他去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这样,孩子会感到被关注和尊重,也会在我们的榜样教育下不断成长。

3. 表达出合适的情感孩子的情感非常细腻,我们应该及时地表达出对他们的支持和赞扬,尽可能多地给予他们准确的认识和信心。

同时,孩子也需要接受一些挫折和失落,我们应该以宽容、理解的心态来面对,给予他们足够的安慰和鼓励。

不要因为自己嫉妒或不满意于孩子的表现而对他们怒斥或打骂,这会给孩子的心灵带来不可磨灭的伤害。

4.注意言传身教的统一性在榜样教育中,我们不仅要注重言传,还要着眼于身教。

换言之,我们的言论和行为应该保持一致,否则,孩子容易感到困惑和混乱,这会对他们的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

例如,我们不要仅仅在口头上宣扬“勤俭节约”的理念,自己却日常浪费食物和金钱;也不要只是口头上强调“重视道德”,自己却常常出言不逊或欺负弱小。

唯有在言行一致的基础上,我们的榜样教育才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

5. 培育良好的价值观最后,我们需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我们应该带领孩子去关注社会公益事业,让他们感受到真正的善良和关怀。

父母如何言传身教做孩子的榜样

父母如何言传身教做孩子的榜样

父母如何言传身教做孩子的榜样家庭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孩子最开始接触并长时间接触的都是父母,孩子在父母的影响下成长。

好的习惯,孩子会学;坏的习惯,孩子也模仿。

因此,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有些事不宜给孩子做榜样!1、在公共场合的不文明行为孩子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事物并以行动去模仿。

如果父母在公共场合随地吐痰、在餐厅里大声喧哗、取餐买票插队、不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等,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其实孩子都看在眼里。

时间一长,孩子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那么就会影响其素质。

父母应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给孩子好的示范。

2、没有耐心与责任感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

忙碌一天只想休息,但孩子吵着闹着要你陪他一起玩,这时父母不要回避与孩子的沟通,若是真的累到不想动,更要好好与孩子说清楚,如“妈妈今天很累,就像上次你累到发脾气那次一样,所以宝宝自己先玩会,好不好?”,不要让孩子产生“他不喜欢我了”的想法。

有时候陪孩子,反而会让你所有烦恼烟消云散。

3、人前奉承人后诋毁人既有缺点又有优点,父母不要随意地批判他人,也不要人前说这个人的好话,背后说坏话,而是应该教会孩子友善、包容,而非刻薄狭隘。

做好自己的事,并适当地给予他人帮助,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4、过于情绪化、偏激化父母的处事方式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虽然日常生活、工作中,难免有各种烦心事,或许有很多事需去处理,偶尔会有情绪化或偏激化的情绪,这时作为父母不应过早将这种情绪表现在孩子面前,以免影响整个家庭的融洽氛围,更不要将各种不满撒在孩子身上,让他们失去安全感。

5、过于追求物质享受孩子对金钱没有太明确概念,都是看着父母的消费购物观念去模仿形成的。

如今很多父母都践行着富养孩子的做法,一味地追求最好,过分铺张浪费,但其实富养孩子也需要让孩子知道,金钱是辛辛苦苦赚来,不是不劳而获的,应当懂得珍惜。

与其带孩子到豪华餐厅吃一顿贵的,不如带孩子买菜做饭,让其了解其中艰辛。

6、随便承诺随便毁约父母往往想让孩子做到/做好某一件事时,会给予相应的承诺,让孩子有动力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言传与身教——为孩子做最好的榜样
摘要:人的一生都在接受教育,而最早开始、持续时间最久并且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就是家庭教育。

就像洛克白板说中认为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纸或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最终都源于经验。

而最早在这块白板上写字的人就是孩子的父母,可以说孩子长大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是怎样在这块白板上写字的,以及在这块白板上写了些什么。

同时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言传身教占了绝大部分,由于孩子与父母接触的最多,他们的行为习惯、思考方法等等一般来说多是从父母那里继承而来,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教育与自己的做法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这篇文章就根据一些实例来了解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并由此提出父母做好家庭教育的经验教训。

关键词:家庭教育、言传身教、父母、孩子、经验教训
一、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狼孩的故事,这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孩子在小时候被狼叼走了,但是狼并没有把他吃掉,而是把他当成一头小狼养大了他,于是这个小孩就在狼群中慢慢长大。

然而在他长大回到人类社会时,他已经和这个社会格格不入了,因为从小在狼群中生活,狼就相当于他的父母,他学习到的语言、行为模式,甚至思考的方法都来自于狼,而当他长大之后这些学习到的东西都已经被固定下来,很难改变,因此这个孩子在人类社会中几乎不能生存,最后只能回到狼群中生活。

在这个故事中,狼群就相当于这个孩子的父母和周围的人,因此也从侧面体现了孩子周边人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而作为孩子最亲近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就更加深远了。

因此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教育的导师,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因为父母永远都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孩子最亲近、最会去信任的人,只有父母做好了孩子的榜样,孩子才会学着做好。

但是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多人不注意对孩子的言传身教。

比如之前有一个孩子小宝和其他小朋友交往的时候总是会骂脏话,甚至动手打架。

了解之后发现小宝的父母亲在日常生活中就不注意,总是在小宝面前满口脏话,在小宝面前观看有暴力片段的电影,而小宝在父母的日夜“熏陶”下,和其他小朋友交往时就不觉得骂脏话、打人有什么不对,因为这些已经成了他的习惯。

观察和模仿是孩子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在孩子的人格发展中极其重要,他们就是在观察中不断学习和成长的。

而对于孩子来说,最早的和最不能避免的学习对象就是
家长。

孩子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和父母亲密地生活在一起,家长给他树立一个什么样的榜样,孩子便会朝这个方向发展。

而现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熊孩子往往就是因为父母没有做好孩子的榜样,以至于孩子向家长学习变得蛮横不讲理。

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来的。

因此,要想孩子长大以后是一个知书达理的人,父母更要注重从小事做起,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做好榜样。

大人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因此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都要注意。

父母的言行举止,可能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将来,所以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二、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样
在孩子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时,父母就已经是孩子的最好的老师了。

而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将是父母对于孩子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养成的黄金时期。

这个时候,父母为小孩做的榜样就是他们所能观察和学习的最佳对象。

一方面,家长可以通过语言,来告诉孩子一些生活中为人处世的道理,也就是言传;另一方面,家长也可以直接通过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对孩子实施影响,也就是身教。

1、言传——语言架起沟通桥梁
在家庭教育中,最基本的还是言传身教中的言传,也就是通过语言让孩子学习到一些道理、行为模式和思维方法而得到成长,这就需要父母用语言架起和孩子沟通的桥梁。

教育孩子,“说”是一种重要方式。

但是如果只是生硬的说教,孩子往往很难听得进去,甚至可能
造成反效果。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用语言向孩子架起沟通的桥梁,巧妙地向孩子传输正确的价值观呢?
(1)在教育前先充分肯定孩子的优点。

清代教育家颜元曾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在夸奖孩子的时候向孩子传输道理往往更加容易起到效果。

比如小米答应了朋友小军要去他家玩,但是小军来找他的时候他的作业还没做好。

小米的妈妈让他自己决定怎么解决,于是小米决定在家做作业,下次再去小军家玩。

小米的妈妈在小米做完作业后和小米讨论这件事,小米妈妈先表扬了小米没有为了玩耍而放弃作业,之后再告诉小米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因此在答应别人之前要慎重考虑自己是不是能做到,在确定之后才能答应别人,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

而在这之后,小米在对别人作出承诺之前都会仔细思考自己是不是能做到,想之前一样的事情就再也没发生过。

(2)要给孩子提问的空间,而且回答要生动。

教育永远都不会是独角戏,因此在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时,不能只是父母亲一个人说,而要让孩子也参与进来,当孩子不懂时,要让孩子提问,在孩子提问时不能打断他,回答孩子的时候要尽量生动有趣,只有让孩子有了参与感,孩子才会记得更牢。

如果只是父母自顾自地说,孩子往往不明白,也就不放在心上了。

比如妞妞妈妈告诉妞妞垃圾要扔到垃圾桶,妞妞不明白为什么就问“妈妈,为什么要扔到垃圾桶,不是有清洁工阿姨在扫地吗?”妞妞妈妈就告诉她,“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垃圾宝宝的家就是垃圾桶,而清洁工阿姨是垃圾桶妈妈请来找自己的宝宝
回家的,如果你把垃圾乱扔,垃圾宝宝就回不了家,垃圾桶妈妈就要等很久才能找回自己的宝宝,你说垃圾桶妈妈该多着急啊!”妞妞听了之后就再也没有乱扔过垃圾,看到地上有垃圾还会捡起来扔到垃圾桶,对清洁工阿姨也尊敬了许多。

(3)善于运用故事进行教育。

单纯生硬的讲道理容易让孩子心生厌烦,而将道理融入故事中则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像和孩子说“狼来了”可以教会孩子不能说谎;和孩子说“小兔乖乖”可以告诉孩子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和孩子说“龟兔赛跑”可以让孩子学会不要太过骄傲……
2、身教——身体力行做好榜样
除了言传之外,更重要的是身教,也就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做好孩子的榜样让孩子向自己学习,以身作则对孩子的影响比说教大得多。

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首先就得成为什么样的人。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更值得父母们注意的应该是如何身体力行为孩子做好榜样。

早在中国古代人们就已经非常注重对孩子的身教,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曾子杀彘了。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她的孩子跟随着她在她后面哭也想要去。

曾子的妻子说:“你先回去,等妈妈回来后杀猪给你吃。

”妻子从集市上回来之后,曾子就想抓只猪准备杀了它。

他的妻子阻止他说:“只不过是跟儿子开了个玩笑罢了,干嘛真要杀猪啊。

”曾子说:“你不可以和儿子开玩笑。

儿子什么都不懂,他只知道学习父母的,听从父母的教导。

现在你欺骗了他,就是在教育他欺骗别人。

母亲欺骗儿子,儿子于是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正
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 于是曾子就把猪杀了煮给了孩子吃。

这个
故事非常生动地告诉了家长,父母在孩子面前不能信口开河,要言必信,行必果,这样才能使孩子诚实无欺,否则父母将失信于孩子。

也就是说只有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了孩子的榜样,孩子才会变得更好。

而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在孩子面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记住自己是孩子的榜样,以身作则来教育孩子。

比如,坐公共汽车的时候,父母可以主动把自己的座位让给旁边有需要的乘客,像老人、残疾人、孕妇或抱着婴儿的人;在排队的时候,尊守规则、有序地站在警戒线以外的地方,不插队;在过马路时,要绿灯亮了再过;看到需要帮助的人,要乐于伸出援手;在休息时间,和孩子一起看书学习。

这样,孩子们就会认为因为父母都是那样做的,那理所当然自己也应该这样去做,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好。

三、总结
想要做好孩子的榜样,在教育孩子应该怎么做怎么想的同时,父母自己也必须要做到言行如一,这样才能从本质上使孩子形成优秀的人格。

所以,在父母说出口之前,首先一定要是自己先做到,不能只是用嘴说,不然孩子会认为父母自己都做不到,根本没有理由要求他能做到。

因此,在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中,言传和身教这两方面缺一不可,而且还要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孩子的榜样,才能为孩子的成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孩子越来越优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