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测听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合集下载

听力障碍儿童言语听觉评估方法

听力障碍儿童言语听觉评估方法

听力障碍儿童言语听觉评估方法
障碍儿童言语听觉评估是确定儿童听力和语言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障碍儿童言语听觉评估方法:
1.听力评估:
-客观听力测验:使用听觉脑干反射测量仪器,测量儿童对特定声音刺激的听觉反应。

-行为评估:通过观察儿童对声音刺激的反应,并记录下来,例如反应时长、反应强度等。

-客观行为听阈测验:通过测量儿童对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声音刺激的反应,确定其听阈。

2.语言评估:
-语言发展量表:使用标准化测验工具,评估儿童的语言表达和理解水平,包括词汇量、语法结构、句子理解等。

-语音评估:评估儿童的发音准确性和语音流畅性。

-语法评估:评估儿童的语法能力,包括句子结构、动词时态等。

-语义评估:评估儿童的词汇理解和使用能力。

-语用评估:评估儿童的语境理解和交流能力。

3.评估方法的选择:
-评估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儿童年龄、听力水平、沟通能力等因素来确定。

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或听力水平较低的儿童,需要选择简化的评估方法,例如通过观察儿童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进行评估。

-需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估方法,以获取全面、准确的评估结果。

例如,结合听力评估和语言评估,可帮助确定儿童的听力水平对语言发展的影响
程度。

-评估应考虑儿童的环境因素,例如家庭语言环境、学校支持等,以
帮助确定干预措施和方案。

障碍儿童言语听觉评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专业人员的专业
培训和实践经验。

评估结果将为干预措施和个性化教育方案的制定提供重
要的依据,帮助障碍儿童充分发展其言语和听觉能力。

听障儿童听觉能力评估及方法课件

听障儿童听觉能力评估及方法课件

04
CATALOGUE
听障儿童听觉能力评估的实践 应用
评估结果的应用
诊断听障程度
监测康复效果
通过评估结果,可以判断听障儿童的 听力损失程度,为后续的听力补偿或 重建提供依据。
定期进行听觉能力评估,可以监测听 障儿童在干预后的康复效果,及时调 整干预方案。
制定干预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制定个性化的干 预计划,包括听力训练、语言康复等 ,以促进听障儿童的语言和认知发展 。
表现和情感表达与理解能力。
语言和认知能力评估
03
将语言和认知能力的评估纳入听障儿童听觉能力评估体系中,
全面了解其语言发展和认知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05
CATALOGUE
听障儿童听觉能力评估的发展 趋势
评估技术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评估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计算机和 软件程序,实现评估的数字化和 自动化,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效
率。
动态评估
从静态的单次评估转向动态的连 续评估,及时跟踪和监测听障儿 童的听觉能力发展,为干预和治
疗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多模态评估
通过耳镜检查和听力测试,初步确定听障 儿童的听力损失程度和类型。
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如听觉脑干反应( ABR)、耳声发射(OAE)、行为测听等 ,全面评估听障儿童的听觉能力。
结果分析
定期复查
对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制定个性化的 干预计划和康复方案。
定期对听障儿童进行复查,监测康复效果 ,及时调整干预计划。
听觉记忆能力评估
总结词
听觉记忆能力评估是衡量听障儿童对听觉信息的记忆和回忆能力的指标,包括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等 方面的评估。
详细描述

培养幼儿园小朋友的听力技能听音辨字

培养幼儿园小朋友的听力技能听音辨字

培养幼儿园小朋友的听力技能听音辨字幼儿时期是培养孩子听力技能的关键阶段,良好的听力能力不仅对语音及语言的发展至关重要,还对学习和社交能力的提升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如何培养幼儿园小朋友的听力技能,特别是听音辨字的能力,成为了每位教师和家长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建立良好的听力环境为了培养幼儿园小朋友的听力技能,首先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听力环境。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控制噪音:在幼儿园及家庭中,尽量减少背景噪音的干扰。

可以通过选择安静的活动场所或者使用隔音设备来确保室内噪音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2.提供清晰的语音输入:教师和家长要注意清晰、准确的发音,避免口音和模糊的发声。

同时,可以利用现代科技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提供更清晰、鲜明的语音输入给幼儿。

3.创造丰富的听觉刺激:在幼儿园及家庭中,通过播放音乐、古典音乐、自然声音等丰富的听觉刺激,可以帮助幼儿培养感知和辨别声音的能力。

二、开展听音辨字的活动听音辨字是培养幼儿园小朋友听力技能的重要环节之一。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听音辨字活动:1.听音辨字游戏:通过播放包含不同字母音的录音,要求幼儿辨别并找出对应的字母或物品。

可以通过配合图卡、拼图等视觉辅助手段,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2.音素辨音活动:教师或家长可以选择几个相似音或相似字音,通过对比辨别不同音的差别,帮助幼儿学会区分和辨认不同音素。

3.听音填字活动:提供一段朗读或者听力材料,要求幼儿根据听到的内容填写相应的字或词。

这种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听穿透力和记忆力。

三、注意听力技能的评估和反馈为了了解幼儿听力技能的发展情况,教师和家长需要进行听力技能的评估与反馈。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1.记录幼儿听力表现:在日常活动中,记录幼儿的听力表现,如注意力集中时间、辨别和理解能力等。

通过定期观察和评估,可以跟踪幼儿听力技能的进步情况。

2.提供及时的反馈:在进行听力活动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幼儿正确的反馈。

可以通过表扬、鼓励和肯定的方式,增强幼儿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幼儿园 幼儿、儿童耳及听力保健技术规范

幼儿园 幼儿、儿童耳及听力保健技术规范

儿童耳及听力保健技术规范一、目的早期发现听力损失,及时进行听觉言语干预及康复,保护和促进儿童的听觉和言语发育,减少儿童听力和言语残疾,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二、服务对象辖区内0~6岁儿童。

三、内容与方法新生儿期听力筛查后,进入0~6岁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在健康检查的同时进行耳及听力保健,其中6、12、24和36月龄为听力筛查的重点年龄。

(一)检查内容。

1.耳外观检查。

检查有无外耳畸形、外耳道异常分泌物、外耳湿疹等。

2.听力筛查。

运用听觉行为观察法(表1)或便携式听觉评估仪(表2)进行听力筛查。

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可采用筛查型耳声发射仪进行听力筛查。

表1 0~3岁儿童听觉观察法听力筛查阳性指标表2 0~6岁儿童听觉评估仪听力筛查阳性指标(室内本底噪声≤45dB(A))(二)耳及听力保健知识指导。

1.正确的哺乳及喂奶,防止呛奶。

婴儿溢奶时应当及时、轻柔清理。

2.不要自行清洁外耳道,避免损伤。

3.洗澡或游泳时防止呛水和耳进水。

4.远离强声或持续的噪声环境,避免使用耳机。

5.有耳毒性药物致聋家族史者,应当主动告知医生。

6.避免头部外伤和外耳道异物。

7.患腮腺炎、脑膜炎等疾病,应当注意其听力变化。

8.如有以下异常,应当及时就诊:儿童耳部及耳周皮肤的异常;外耳道有分泌物或异常气味;有拍打或抓耳部的动作;有耳痒、耳痛、耳胀等症状;对声音反应迟钝;有语言发育迟缓的表现。

(三)转诊。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应当予以及时转诊至儿童听力检测机构做进一步诊断。

1.听觉行为观察法筛查任一项结果阳性。

2.听觉评估仪筛查任一项结果阳性。

3.耳声发射筛查未通过。

四、流程图五、工作要求(一)为儿童提供定期耳外观检查和听力筛查,同时进行儿童耳及听力保健宣传教育工作。

听力筛查未通过者应当及时转诊到听力检测机构。

(二)从事儿童耳及听力保健工作的医护人员应当接受儿童相关专业技术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

从事听力筛查和检测的技术人员必须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考核批准,经岗前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浅谈小儿行为测听技术的实践技巧

浅谈小儿行为测听技术的实践技巧
1 2 选择 合适 的耳 机 . 测试 气 导听 力 时 , o ten N rh r
1 1 与小 儿 建立 融 洽 的关 系 小 儿行 为测 听 的 顺 .
利实 施需 要小 儿 的配 合 , 此诱 导 观察 者 应 具 备 在 因 短时 间 内与受 试儿 建 立融 洽关 系 的能力 。小 儿 的性 格 大致 可 分 为 内向型 和外 向型 两 类 , 根 据 不 同性 应
5 Mo gj o s, Ge r e s AE. Ea l p e h ec p in e t o o ry s e c p r e to ts f rpr —
9 Zh n e g Y,S l S o i D,Ta ,e 1 oY ta .Ea l r ln a u io y d — ry p ei gu la d t r e
儿 的注意 力 , 小儿很 快便 会 忘记 耳机 的存 在 , 因此在
3 郑 芸 . 障 人 工 植 入 助 听 装 置 的听 力 学 评 估 口] 中 国 医 学 文 摘 保 .
耳 鼻 咽 喉 科 学 ,0 9 2 :3 2 0 ,4 8 . 4 郑 芸 ,ifi ol李 刚 . 期 言 语 一 语 言 发 育 的 客 观 评 估 Sgr D S i d , 早 I] 中 国听 力 语 言 康 复 科 学 杂 志 ,0 0 4 :0 - . J 2 1 ( ) 1.
网 络 出版 时 间 : 0 2 5 1 : 7 2 1 — —7 O 2
网 络 出版 地 址 : tp / www. n in t k ms d ti 4 . 3 1 R. 0 2 5 7 1 2 . 1 . t ht: / e k. e/ c / eal 2 1 9 . 2 1 0 0 . 0 7 0 6 h ml /

听力障碍儿童听觉、语言能力评估标准及方法.

听力障碍儿童听觉、语言能力评估标准及方法.

听力障碍儿童听觉、语言能力评估标准及方法.随着听力科技的日益发展以及早期听力筛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听力障碍儿童能够在早期得到诊断和干预。

然而,在干预计划制定之前,需要对听力障碍儿童进行全面的听觉、语言能力评估,以了解儿童的听觉和语言发展情况,为后续的干预和治疗制定具体的计划。

1. 听觉评估(1)听力筛查听力筛查是评估孩子听力的首要步骤。

针对新生儿,通常在出生后1-3个月内进行OAE或AABR筛查。

对于年龄大一点的儿童,可以使用新的筛查仪器,如Hearing Screening Checklist (HSC)、听觉加速测试(FM)或数字声场扫描仪(DSS)。

(2)行为听觉门槛在3岁以上的儿童中,常常使用常规行为听阈测试。

常规行为听觉测试包括反应听阈测试(RT)、标记听阈测试和玩具传递听阈测试等。

这些测试依赖于儿童明确的行为反应。

语言障碍儿童在这种测试中可能会表现出较少的合适反应,因此需要使用其他类型的听阈测量方法。

(3)电生理听觉门槛测试通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中枢听觉诱发电位(MLR、LLRP)等电生理测试方法,可以了解儿童的听觉门槛。

2. 语言评估(1)发展阶段通过对儿童的听觉语言发展阶段进行评估,了解儿童的语言能力发展情况。

比如,儿童是否达到了生理性里程碑,如听说词汇量、语音、语法等方面的标准。

(2)语言能力水平测试语言能力水平测试是了解儿童在语言发展不同领域的能力的重要方法。

测试包括理解和表达语言的测试、词汇量量表、语音测试、语法测试等。

3. 情境评估情境评估的评估方式可以让评估者在与儿童进行一系列的互动活动中得出对儿童的语言发展的更细致的认识,同时了解儿童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的表现。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观察儿童在对话和游戏中的表现,了解儿童的听力理解、语言使用、社交能力以及行为能力等。

4. 综合评估综合评估包括多种评估方法的应用,例如听力评估和语言评估,以及情境评估。

在评估结果中,应该考虑孩子的听力和语言开发水平,提供符合孩子个体化需求和能力水平的干预计划。

婴儿听力测试原理

婴儿听力测试原理

婴儿听力测试原理
婴儿听力测试是用来评估婴儿听力功能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借助特定的声音刺激来观察婴儿的听觉反应。

通常,测试过程中会使用一系列不同频率和音量的声音刺激,例如纯音或语音。

测试的目的是确定婴儿能否听到这些声音及其反应程度。

在测试中,婴儿通常会被要求保持清醒状态,而测试员会通过观察婴儿的行为反应来判断其听觉反应。

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
1. 背离法:测试员使用声音刺激来引起婴儿的注意力,然后在婴儿转头的方向上播放不同的声音。

通过观察婴儿的反应,如头部转向、眼睛注视等,来判断婴儿是否注意到声音的变化。

2. 条件化躯干回应法:在这种测试中,婴儿被要求保持安静的状态,并在一系列声音刺激中观察到对刺激的躯干反应。

例如,婴儿可能会展示出头部的转向、身体的扭动等反应。

3. 自发行为观察法:这种方法是通过观察婴儿在受到声音刺激时的自发行为来评估其听力反应。

例如,婴儿可能会咿咿呀呀地发声或者回应声音。

以上都是常见的婴儿听力测试原理,可以帮助专业人士评估婴儿的听力功能和听觉发展情况,进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婴幼儿听力评估

婴幼儿听力评估

婴幼儿听力评估婴幼儿听力评估是对宝宝听力发展情况的全面评估,它能够帮助家长及早发现婴幼儿的听力问题并及时进行干预。

本文将介绍婴幼儿听力发展特点以及常用的评估方法。

一、婴幼儿听力发展特点婴幼儿听力发展与语言发展密切相关,对婴幼儿的语言习得和社交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婴幼儿听力发展的特点:1. 0-3个月:婴儿对声音有反应,能够感知高低音的区别;对母亲的声音有较高的敏感度。

2. 4-6个月:婴儿开始能够注意到环境中的声音,能够出现头部转向、眼睛追踪声音源的行为。

3. 7-9个月:婴儿能够通过声音识别熟悉的人和物体,能够区分语调的变化。

4. 10-12个月:婴儿能够通过声音理解简单的指令,能够模仿一些简单的语音。

二、婴幼儿听力评估方法1. 电生理评估:这是一种客观且准确的评估方法,通过测量婴幼儿大脑对声音的电生理反应来评估听力功能。

常用的电生理评估方法包括听觉诱发电位(ABR)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

2. 行为观察评估:这是一种通过观察婴幼儿对声音的反应来评估听力功能的方法。

例如,观察婴幼儿是否能够注意到声音、转头寻找声源、模仿声音等。

这种评估方法需要专业的评估人员进行,同时也需要考虑婴幼儿的情绪和状态对评估结果的影响。

3. 家庭问卷评估:这是一种简易且方便的评估方法,通过家长填写问卷来获取婴幼儿的听觉行为信息。

问卷中通常包括对婴幼儿的听力行为、语言发展和社交互动的评估。

三、婴幼儿听力评估的意义婴幼儿听力评估对于发现并干预潜在的听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家长及早发现婴幼儿的听力问题,为婴幼儿提供早期干预的机会,以促进其语言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婴幼儿听力评估不仅对于听力问题的早期发现至关重要,还能够帮助医生或评估人员确定合适的干预方案,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定期随访和进一步的干预。

四、婴幼儿听力评估的注意事项1. 评估时机:婴幼儿的听力评估应在出生后尽早进行,最好在新生儿出生后的首周内进行初步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行为测听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发表时间:2009-12-22T14:41:42.0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第29期供稿作者:金今姬[导读] 行为测听技术有其独特的优势,有着电生理测听技术不可替代的作用
金今姬(延吉市朝阳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吉林延吉 133401)
【中图分类号】 R7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09)29-0271-01 【摘要】行为测听技术有其独特的优势,有着电生理测听技术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临床听力学特别是聋儿康复过程中贯穿始终,不但用于小儿听力损失的诊断,在小儿助听听阈获得及人工耳蜗调试中起着重要作用。

方法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谈谈儿童行为测听技术应用的心得。

1、儿童行为测听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反映出听觉器官对声音的传导与感知、感觉与运动神经的传导、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对声音的整合以及效应器官的反应等全过程,因此被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听力检测。

2、儿童行为测听方法虽然有其优势,但也有它的不足,扬长避短通常采用组合性的听力测试方法。

3、儿童行为测听是一项技巧性很强的技术。

结论小儿的主观听力评估要比成人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小儿的行为测听技术是一项很有意义、实用性很强的技术,与电生理测听技术既有相互关联又不能相互取代的关系,有很大的实用价值,特别是聋儿康复过程中,它贯穿始终,因此在应用过程中应扬长避短;儿童行为测听技术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儿童行为测听应用与发展
近年来,随着诊断听力学的迅速发展,听力检测方法越来越多,先进的电生理检测设备的运用,在临床及康复听力学都占据了很大的优势,能够快速、客观、准确地获得听觉反应值,相比较之下,传统的行为测听技术显得费时费力、测试结果不稳定等。

但是,行为测听技术有其独特的优势,有着电生理测听技术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这项技术在临床听力学特别是聋儿康复过程中贯穿始终,不但用于小儿听力损失的诊断,在小儿助听听阈获得及人工耳蜗调试中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谈谈儿童行为测听技术应用的心得。

1 儿童行为测听技术的优势
电生理检测方法如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多频稳态诱发电位(ASSR)、40Hz相关电位等,它是由声音进行诱导,通过远场记录到的脑干或皮层下中枢的反应,是一种电生理检查法,其阈值往往高于主观听阈值,ABR阈值缺乏频率特异性,因此,总的来说,电生理检查法不能全面反映小儿听力情况。

而主观行为测听它包含了听觉环路全过程的反应。

2 儿童行为测听的技巧
儿童行为测听是一项技巧性很强的技术,技巧的获得来自于测试者对儿童身体、心理发育特点的了解,来自于长期实际操作的积累。

在这里将儿童行为测听技巧归纳为主要几点。

2.1正确选择适合其智力年龄特点的行为测听方法:儿童行为测听方法种类很多,根据小儿的年龄有听性行为反射测试法:适合于大脑皮层中枢仍没有建立起自主意识,年龄0-3个月小儿,又例如:某小儿1岁半,本应选择视觉强化测试获得行为阈值,但观察小儿对事物反应能力、寻找动作不灵活,这时候给予行为观察测试,声音刺激时观察小儿细微的行为变化如“惊呀”“看母亲”“突然停止动作”或“哭闹”来获得小儿行为阈值。

儿童行为测听方法选择很灵活,不能单纯按照其生理年龄选择测听方法,更多的考虑其智力、身体发育及生活环境的个体因素,另一方面要求测试者熟悉每一种行为测听方法的特点及要领,与小儿个体发育特点进行匹配,那么比较容易获得成功。

2.2小儿测试坐位及精神状态要求:不同的行为测听方法采用不同的测试位置,听性行为反射测试小儿采用平卧于床上,让四肢充分舒展,婴儿处于浅睡状态,确定浅睡状态的方法是用棉花轻轻触上眼睑,婴儿表现有觉醒但又处于不完全清醒状态,此时容易观察婴儿声音刺激后的瞬间反应。

2.3儿童行为测试所选用的测试音对诱发小儿产生反应很重要,由于行为测听是根据小儿对声刺激产生反应来判断其听阈值,给同一测试声次数过多,小儿由于听觉适应等因素的影响,有可能对给予的声刺激不发生反应或反应淡漠,使反应率降低;给声次数过少,亦不能确定阈值。

3 儿童行为测听技术的发展
笔者参加了2004年香港听力学国际会议,会议的主题围绕婴幼儿听力学,涉及婴幼儿听力测试的临床手段,其中被大会专家及学者公认的事实:如果不讨论儿童行为测听,那么婴幼儿临床测听技术必然不完整。

结论:小儿的主观听力评估要比成人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小儿的行为测听技术是一项很有意义、实用性很强的技术,与电生理测听技术既有相互关联又不能相互取代的关系,有很大的实用价值,特别是聋儿康复过程中,它贯穿始终,因此在应用过程中应扬长避短;儿童行为测听技术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刘沙.小儿行为听力测试. 见韩德民,许时昂,主编.听力学基础与临床.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4: 449-450.
[2] 池君等,新生儿听行为测听与刺激声类型的研究.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1999, 7: 82-83.
[3] 蒋涛,儿童听力测试和康复:西学东进.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5.
[4] 蒋涛,儿童听力测试和康复:西学东进.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