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行为测听
新生儿听力筛查

因此当孩子未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时,家长不 必过分担忧,而应该密切观察孩子平时对各种声音 的反应,同时尽量避免孩子接触噪声,慎用耳毒性 药物,避免孩子感冒和头部受伤,最重要的是要按 时到医院复查,绝大多数孩子最终会是听力正常的。 即使检查存在听力障碍,通过早期治疗和干预,也 将使孩子最终融入主流社会。
估为言语识别率和语言表达率。
随访与监测
1.所有3岁内的婴幼儿在保健专家或家长感到异常时,都应使用有效 的评估手段进行整体发育评估,包括各发育阶段指标的常规监测、听 力技能及双亲所关心的问题等。
2.对于听觉及言语发育观察表检查或简易听力计测听未通过,或双 亲及监护人对其听力或言语感到有问题的婴幼儿,都应推荐到当地指 定的耳鼻喉科或听力学中心进行听力学评估和言语-语言评估。
2004年国家卫生部39号文件制定下发“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
2009年国家卫生部64号令,2009年6月1日起实施新生儿疾病筛查管 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在诊疗科目中设有产科或儿科的医疗机构应按照要 求规范开展新生儿听力、某些疾病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时间
1. 初步筛查过程( 初筛):即新生儿生后3-5天住院期间的听力筛查。
谢谢 !
听损伤确诊后的干预
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和干预,这是一完整的听力康复系统工程。 干预措施为最后环节,是显示先天性耳聋康复成果的关键。采用何种方 法以及何时进行干预,对患儿的听力、言语及语言康复很重要。干预包 括医学干预、听力补偿或重建、以及听功能训练和语言康复训练。
1.医学干预
医学干预是指医师提出医学诊断,即听力损失的原因、程度及部位, 并采用治疗手段来恢复听力的方法。 外耳道耵聍:在新生儿和婴幼儿时期,耵聍过多且难以自然排出,可 阻塞外耳道。在这种情况下,采用耳声发射检查往往可造成耳声发射 能量消失,而且也可影响声导抗检查,必须要清除外耳道耵聍。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婴幼儿期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往往是由上呼吸道感 染以及免疫变态反应引起。其可以造成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根据临 床症状及耳科显微镜检查以及听力学检查,包括耳声发射、声导抗检 查等可以明确。可采用病因治疗,应用类固醇激素类及抗过敏药物, 在鼻腔内可滴麻黄素,药物治疗无效可采用经鼓膜穿刺抽液,切开引 流以及经鼓膜安装通气管。以改善及恢复患儿的听力。 先天性外耳及中耳发育畸形:根据畸形分类不同,采用不同的外科手 术治疗,一方面外耳整形和耳廓再造,另一方面改善听力。双侧耳廓 及外耳道畸形,应尽早选配助听器,促进言语—语言发育。
浅谈小儿行为测听技术的实践技巧

1 1 与小 儿 建立 融 洽 的关 系 小 儿行 为测 听 的 顺 .
利实 施需 要小 儿 的配 合 , 此诱 导 观察 者 应 具 备 在 因 短时 间 内与受 试儿 建 立融 洽关 系 的能力 。小 儿 的性 格 大致 可 分 为 内向型 和外 向型 两 类 , 根 据 不 同性 应
5 Mo gj o s, Ge r e s AE. Ea l p e h ec p in e t o o ry s e c p r e to ts f rpr —
9 Zh n e g Y,S l S o i D,Ta ,e 1 oY ta .Ea l r ln a u io y d — ry p ei gu la d t r e
儿 的注意 力 , 小儿很 快便 会 忘记 耳机 的存 在 , 因此在
3 郑 芸 . 障 人 工 植 入 助 听 装 置 的听 力 学 评 估 口] 中 国 医 学 文 摘 保 .
耳 鼻 咽 喉 科 学 ,0 9 2 :3 2 0 ,4 8 . 4 郑 芸 ,ifi ol李 刚 . 期 言 语 一 语 言 发 育 的 客 观 评 估 Sgr D S i d , 早 I] 中 国听 力 语 言 康 复 科 学 杂 志 ,0 0 4 :0 - . J 2 1 ( ) 1.
网 络 出版 时 间 : 0 2 5 1 : 7 2 1 — —7 O 2
网 络 出版 地 址 : tp / www. n in t k ms d ti 4 . 3 1 R. 0 2 5 7 1 2 . 1 . t ht: / e k. e/ c / eal 2 1 9 . 2 1 0 0 . 0 7 0 6 h ml /
言语测听-1

2人参与(1人为诱导观察者,1人为测试者)
具有小儿听力学基本知识和经验
视觉强化测听
测试前准备—训练受试儿建立条件化
给予估计阈上15—20dB刺激声 小而出现反应给予视觉奖励 训练2-3次至小儿理解
视觉强化测听
正式测试过程
纯音测听法寻找阈值 佩戴耳机得出单耳听力或在声场中得出好 耳听力 向家长解释结果
– 假性反应
行为测听:受试者听到声音后需作出主观 反应。声场测听法(包括视觉强化测听、 游戏测听)、行为观察测听、音响玩具测 听、音叉检查、纯音测听、言语测听及阈 上功能检查。由于这种测试大多需要受试 者正确理解测试指令并对声音刺激做出正 确反应,所以年龄太小或听力太差的听障 儿测试时多不能进行。
言语测听结果分析
正常的最大言语识别率高于90%,甚至达 到100%,多见于听力正常、传导性听力损 失及轻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者;一些严 重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言语识别率极 差,低于了50%,有些患者还出现了回跌 现象(roll-over)。
小儿言语测试
同韵字画片试验:将画片按相同韵母单音 节词(字)分组,每组四张,具有相同的 韵母但声母不同;测试之前应肯定小儿能 正确理解此组画片的命名。测试者站在小 儿背后,叙述每个单词(字),让小儿指 出相应的画片,正常小儿在5米时可分辨耳 语强度的每个单词
行为观察测听
给予某一强度的声刺激后,在一定时间内 来观察婴幼儿是否产生了一个可察觉的行 为反应。这种评估婴幼儿听力的方法称行 为观察测听。
一般适用于6个月内的婴幼儿。
行为观察测听
刺激声的选择
– 经频率标定的发声玩具 – 便携式评估仪 – 电脑合成刺激声 – 给声的位置
– 刺激声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
2.第二讲:宋戎-听力测试与听力诊断

• 可根据婴幼儿年龄、发育情况选择BOA或VRA视
觉强化测听,同时必须做耳声发射、鼓室图、声
反射阈、ABR等测试方法,综合结果给出听力诊
• 常用言语测听法 1、言语识别阈 2、言语识别率
客观测听
• 客观测听
– 受试者听到声音不需作出主动反应,而是根据测试仪 器记录到的某些客观数据与正常结果进行比较来判断 是否正常
– 常用测试方法:听性脑干反应测试(ABR) 、耳声发射测试(OAE)、听性稳态反应测试(ASSR)、 声导抗测试等
ABR测试
• 正常儿童的ABR反应阈值:新生儿是30dBnHL。 • 在实际应用中,ABR应与小儿行为测听结果相互
印证,综合考虑
听性稳态反应(ASSR)
• 优点:刺激声频率特性好。刺激声强度高 达110-120dB。结果判定由计算机自动完成
• 不足:不同测试仪测得的结果可能有一定 差异
ASSR结果分析
• 临床常测500、1k、2k、和4kHz4各频率。 • 各个频率的反应阈值与行为听阈的差值,
听力测试与听力诊断
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 宋戎
内容提纲
• 听力测试及结果分析
• 听力诊断
小儿听力测试
• 小儿行为测听 • 客观听力测试
—听性脑干反应测听 —听性稳态反应 —耳声发射 —声导抗测试 • 小儿言语测试
小儿行为测听
• 定义:小儿行为测听需要儿童对声音 产生反应,并通过某种行为表现出来 ,如将头转向声源或做出某种动作, 通过这些反应判断小儿的听力情况
小儿行为测听(5)

本 参数 应设 为 A 计权 、 快 速反 应 特 性 档 , 使 用 A 计
权 测量 时 , 在刺 激声 很轻 时 , 可以有 效地避 免低 频背 景 噪声 的 干 扰 ; 快 速 反 应 特 性 档 整 合 时 间 大 约 为 2 0 0 ms , 有利 于测 量 在强 度 上 有 短 时相 波 动 的刺 激 声, 这 种特 点更 加符 合人 耳 的听觉 特点 。测试 前 , 一
到 6个 月 的d , J L 听力 的评 估 , B OA 测试 无 疑 是最 具
时效 的方法 。 B O A在f l , J L 听 力 评 估 的工 作 中应 用 范 围非 常 广泛, 且快捷 、 简单 , 其 不仅 仅 限于 ≤ 6个 月 婴 儿 的 应 用 。对 于听力 损失 患儿 的父 母来 说 , B OA 的测 试 过程 具 有很 强 的演 示性 , 很 容 易让 家 长 理 解 听 力 损 失对 小 儿带来 了怎样 的 困难和 问题 。 4 . 2 B OA 的适 用 年龄 范 围 临床 上 B OA 常 用 于 评估 6月龄 以内婴儿 的 听力 状况 。对 于≤ 6个 月 婴
的听觉行 为 改变 , 从 而评估 婴幼 儿 听力状 况 。 用 发声 玩具 和言语 信 号作 为婴 幼儿 听力 反应 评 估 的声 刺激 , 是 行为观 察 测听 的基 础 , 听力师 要 能控
制并 解 释 由发声 玩 具 引起 的简 单 行 为 反 应 , 由于 这 种测 试 无条 件化 和 强化 刺 激 的过 程 , 因此 只能 作 为 听力 正 常或 疑有 听力 损失 的初 级指 标 。但对 于 出生
源定 位 能力 , 并 进一步 判 断其测 试 结果 的可 靠性 ; 或 者对 无 法建 立条 件化 的特 殊病 例 , 如: 听神经 发育 不
小儿行为测听(jiangyi)

小儿行为测听的未来发展方向
小儿行为测听在自动化技术、数据分析和个性化治疗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我们可以通过更先进的 技术手段和更准确的数据分析,提高小儿行为测听的效果和应用范围。
小儿行为测听
小儿行为测听是一种评估儿童行为的方法,它通过观察和记录来了解儿童的 行为方式和反应。该测听方法可用于诊断和制定个性化治疗计划。
行为测听的定义与作用
行为测听是通过观察和记录儿童的行为方式和反应的一种评估方法。它的目 的是了解儿童的行为特点,评估儿童的发展水平,并为进一步制定个性化的 治疗计划提供依据。
行为测听的原理与方法
行为测听基于儿童行为心理学的原理,通过观察行为表现、记录行为数据等方法来了解儿童的行为特点。常用 的行为测听方法包括观察法、问卷法和交互式测听法。
小儿行为测听的常见应用场景
小儿行为测听常用于儿童心理诊断、早期干预、特殊教育和行为障碍治疗等 领域。它可以帮助医生和教育学家全面了解儿童的行为特点,为针对性的治 疗和教育提供依据。
小儿行为测听的优势与局限性
小儿行为测听的优势在于能够客观评估儿童的行为特点,为治疗计划提供科 学依据。然而,它也存在局限性,如受到儿童环境和情绪等因素的影响,结 果可能不够准确。
小儿行为测听的实施过程及注 意事项
小儿行为测听的实施过程包括观察、记录、分析和解读行为数据。在实施过 程中,需要确保测试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干扰。同时,还需注意儿童的情绪 变化,以保证测听结果的准确性。
小儿行为测听(3)

小儿行为测听(3)刘莎;董瑞娟【期刊名称】《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年(卷),期】2017(025)001【总页数】2页(P109-110)【作者】刘莎;董瑞娟【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北京10073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北京1007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4.04随着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在我国的快速推进和普及,临床上随之而来的需要听力诊断、听力损失干预方式选择、干预效果评估的婴幼儿数量大幅度增长,迫切需要普及和提高行之有效、精准可靠的婴幼儿行为测听技术。
自1969年瑞典研究者改良了日本学者的条件化定向反射(conditioned orientation refelex ,COR)测听技术后,提出了另一种条件化测听方法,即视觉强化测听(visual reinforcement audiometry,VRA),这项行为测听技术一直是小儿听力学家必须掌握的基本临床技能。
研究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婴幼儿(即使是6~8月龄婴幼儿)的VRA反应阈值与成人的纯音听阈一致,而且反应方式也不比成人复杂;通过跟踪调查显示婴幼儿采用VRA获得的听阈图结果与可以做游戏测听大龄小儿的听阈图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因此,VRA对于婴幼儿是行之有效的听力测试方法。
3.1 视觉强化测听的概念和测试目的对于婴幼儿VRA是最常用的行为测听,VRA 是使小儿建立起对刺激声的操控性条件化,将听觉声信号与视觉闪亮活动玩具信号结合起来,从而获得婴幼儿听阈的测试方法。
在测试过程中,当小儿听到刺激声时,同时吸引和操控小儿头转向有趣闪亮活动玩具,使用这种诱导性的视觉奖励与强化,激励小儿即使在刺激声本身不再有趣时,仍持续能将头转向视觉奖励器(视觉强化奖励器)。
VRA是婴幼儿听力损失诊断的关键点,同时,VRA为同期进行的小儿助听器验配方法提供精确的测量基线,并对助听器验配的有效性提供可靠依据。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查方法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查方法1.哭声:观察新生儿哭声的音调、频率和持续时间等特征,以评估其听觉功能和表达能力。
2.扑动:观察新生儿四肢的扑动情况,评估其运动控制和肌张力。
3.眼睑压缩:观察新生儿在刺激下是否有眼睑压缩反应,评估其感觉反应。
4.恐惧反应:观察新生儿对突然出现的声音或其他刺激是否有恐惧反应,评估其紧张度和情绪反应能力。
5.抓握反应:观察新生儿是否能主动握住物体,评估其手部控制能力。
6.寻找嘴唇:观察新生儿是否能通过头部运动来寻找自己的嘴唇,评估其视觉和运动协调性。
7.翻身:观察新生儿是否能主动翻身或倒退,评估其运动能力和发育进程。
8.看人脸:观察新生儿是否能主动盯着人的脸看,评估其视觉注意力和社交能力。
9.对声音的反应:观察新生儿对不同频率和音量的声音是否有明显的反应,评估其听觉敏感度和认知能力。
10.张嘴反应:观察新生儿是否有张嘴的反应,评估其对刺激的接受程度。
11.抬头反应:观察新生儿是否能抬起头部,评估其颈部肌肉控制和颈椎发育情况。
12.手指反应:观察新生儿是否能用手指触摸和抓握物体,评估其手部协调性和触觉敏感性。
13.眨眼反应:观察新生儿是否能有明显的眨眼反应,评估其对刺激的反应速度和眼睛的协调性。
15.触觉反应:观察新生儿对触摸刺激的反应,评估其皮肤敏感性和触觉感知能力。
16.裸体反应:观察新生儿在脱掉衣物后的反应,评估其体温调节能力和舒适感。
17.妆模警觉:观察新生儿在面对不同妆模的情绪表情时的反应,评估其情绪识别和面部表情理解能力。
18.运动协调:观察新生儿在运动中是否呈现出协调性和流畅性,评估其运动发育和协调能力。
19.绕人眼:观察新生儿是否有绕人眼的行为,评估其对视觉刺激的重视程度和视觉跟随能力。
20.被动运动:观察新生儿对被动运动的反应,评估其坐姿、躺姿和站立姿势的稳定性和平衡能力。
这些行为和神经测查方法是通过对新生儿的观察和记录来进行评估的。
通过评估新生儿的行为和神经发育水平,可以帮助医生和父母了解他们的身体和神经系统的健康状况,并及早发现和干预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新生儿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力测试
根据听力测试是否需要被试者配 合,可分为两类: 行为测听(主观测听) 客观测听。
常用的行为测听方法
行为观察测听 听性反射 听觉行为反应 视觉强化测听 游戏测听 纯音测听 言语测听 (0-3个月) (4-6个月) (6-28个月) (28个月以上) (3岁以上)
行为观察测听(BOA)
视觉强化测听(VRA)
定义: 通过给与刺激声和视觉奖励的训练方式, 使小儿建立起对刺激声的条件反射。
视觉强化测听----测试要求
环境:隔声室符合听力测试要求 设备:纯音听力计、扬声器、视觉奖励灯箱、脚踏板 测试者:2人参与,1人—诱导观察者 1人---测试者 具有小儿听力学基本知识和经验
视觉强化测听----测试要求
游戏测听----测试要求
假性反应
(1)假阳性 (2)假阴性
在测听表上,能得到以下三种信息 (1) 听力损失的性质 (2) 听力损失的程度 (3) 残留听力的质量
纯音测听----结果分析
听力正常
助听听阈测试
测试方法: 声场测试(校准) 测试音:啭音 分耳测试
助听器验配后听阈测试结果判断
判断标准: 听力补偿(Hz) 言语最大识别率(%) 助听效果 250-4000 250-3000 250-2000 250-1000 ≥ ≥ ≥ ≥ 90 80 70 44 最适 适合 较适 看话 康复级别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测试者、受试者和设备的位置:
在同一房间
观察者
扬声器 视觉奖励
小儿
扬声器测听----测试要求
声场校准的方法和意义
测试前准备—训练受试儿建立条件化 给予估计阈上15—20dB刺激声 小而出现反应给予视觉奖励 训练2-3次至小儿理解
视觉强化测听----测试过程
纯音测听法寻找阈值 佩戴耳机(或插入式耳机)得出单耳听力 或在声场中得出好耳听力 向家长解释结果
(4)刺激声 经频率标定的发声玩具 便携式评估仪 电脑合成刺激声 给声的位置 刺激声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
行为观察测听----测试要求
(5)刺激声的监测: 声级计的位置 现场监测 事先检测 事后检测 (6)观察小儿对刺激声的反应: 反射性 注意性
行为观察测听----测试程序
选择小儿最佳的时间 采集病史,向家长解释测试意义和要求 测试者和小儿置合适位置 给刺激声观察小儿的反应 重复并随机使用无刺激声的对照方法 惊跳反应(Moro反射) 记录并解释测试结果
视觉强化测听
注意事项 小儿年龄和能力的选择 环境的布置 吸引小儿所用玩具的选择及位置 给刺激声的时机 测试人员的密切配合 测试者和家长避免给小儿诱导
游戏测听(PA)
定义: 通过一个简单有趣的游戏教会小儿自 己对刺激声做出反应。
游戏测听----测试要求
(1)选择适当的游戏 (2)初始刺激声的强度 (3)耐心训练小儿使之配合 (4)采用纯音测听法 (5)佩戴耳机得出单耳听力
人工耳蜗植入后声场测试
•测试音的选择 •测试结果如何分析
定义: 给出刺激声,观察婴幼儿是否出现听觉行 为改变,以评估婴幼儿的听力状况的方法。
行为观察测听----测试要求
(1)环境:隔声室 (2)测试者: 2人参与,1人—诱导观察者,1人---测试者 具有小儿听力学基本知识和经验 (3)被试者: 适当的年龄和生理发育 适当的时机 适合测试和观察的位置
行为观察测听----测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