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的产生与发展(PPT)
第二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廉价团队旅游的发展 各国政府的支持和鼓励措施(支持开发、放宽限制条件、普
及带薪假期等)
旅游业大发展:
a.1850年,托马斯•尔内特的“旅游者组织”; b.同年,美国运通公司兼营旅游代办业务(与英
国“通济隆旅行社”、比利时“铁路卧车公司” 并称20世纪初世界三大旅行代理公司); c.1890年,法国、德国成立观光俱乐部; d.1893年,日本建立“嘉宾会”(日本观光 局); e.饭店业:利茨“客人永远是对的”;斯塔特勒 开创“斯塔特勒时代”(1+0.5模式)
帝王巡游、官方往来、经商活动等等原因导致 人们主观上产生了旅游的需要。
钱+闲+欲望
旅游需求
(可自由支配的金钱+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旅游动机)
观光旅游的雏形:公元前1490年,埃及荷赛特女王 访问旁特地区(索马里)。
保健旅游的起源:1562年,威廉•特纳医生的论著倡 导温泉沐浴。两个世纪后又向海水浴转移。
以盈利为目的的旅游商业机构鳞次栉比。
(INN ——HOTEL)
*1760年,狄翁夏埃公爵第五世孙在伦敦兴建的‘Hotel’; *1774年,波士顿纽约城旅馆(室内卫生间、店内餐饮娱乐设施); *1829年,第一座现代化饭店—波士顿特里蒙特饭店(拥有前厅、
传呼服务系统)
1841年7月5日,其利用包租形式组织了一次从莱斯特 前往洛赫伯勒的团体旅游
旅游的发展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直接相关; 以商务旅游占主导地位,非经济目的的旅游活动逐
步发展; 社会以农业经济为主,农耕生活特点不易诱发旅游
动机; 非经济目的的旅游(尤指消遣性质的旅游),参与
者多为帝王、官僚贵族。
第三节 近代的旅游活动
旅游学概论——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思考:原始人类为什么要不断的迁徙?这 种迁徙活动能不能算旅行活动?为什么?
原始社会早期的社会经济特点
生产力低下,缺少剩余食物 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效率有了很大的 提高。出现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迁徙活动:人们出于谋生的目的,或者出 于自然原因(如气候、天灾等对人类生存 环境的破坏),或者出于人为原因(如战 争)的威胁而被迫离开定居地,在新的定 居点定居下来,不再回到原来的定居点。 迁徙与旅游的区别:
(一)奴隶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
商业旅行是奴隶社会最为普遍的一种旅行方式 腓尼基人——世界上最早的旅行者 古埃及——荷赛普赛特女王访问旁特地区 古希腊——奥林匹亚庆典和竞技会,宗教旅行鼎盛 古罗马——世界古代旅行的全盛时期 古中国——周穆王八骏游昆仑
(二)欧洲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
黑暗的中世纪和马可ㆍ波罗 15世纪中后期,哥伦布、麦哲伦和地理大发现时代
公元1275年,马可﹒波罗随其父亲、叔叔 经两河流域,越过伊朗高原和帕米尔高原来 到中国,得到元始祖忽必烈的信任,先后任 职长达17年。
在任职期间,他几乎游遍了中国,还作为中国 的使节出使印尼、菲律宾、缅甸、越南等国进 行外交访问。 在《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下,西方的航海 探险家们主动按着游记中指引的方向探索通向 东方的海上航行线,导致了世界大规模的航海 旅行。
宗教朝圣活动、温泉旅行、以教育或求知为目的的旅行
黑暗的中世纪和马可ㆍ波罗
“中世纪”是欧洲封建制度形成、发展和衰落崩溃 的历史。由于罗马帝国的崩溃,各种族之间、国家 之间为争夺土地、扩充疆域开始了长达几个世纪的 战乱,战争使得各王族间的疆域不断发生着变化, 社会秩序更加动荡并对社会经济产生着恶劣的影响, 欧洲的旅行和旅游因此而一落千丈。 然而在这个时期,仍然有一些旅行活动值得称颂, 那便是基督徒的朝圣之旅和马可•波罗的东方之旅。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学习目标:■了解国内外旅游活动的历史;■掌握古代中国旅游的形式,近代旅游产生的基础及发展情况,现代旅游的特点;■熟悉现代中国以及世界旅游的发展情况。
第一节旅游的产生一、人类的迁徙活动人们常说旅游作为人类的一种活动自古有之。
“旅游”一词,因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发展历史不同而无统一时限。
如果说旅游是从早期旅行发展而来,那么是不是会像有人认为的那样,自有人类之日起便有旅行活动在进行?要回答这个问题,就有必要首先简单地回顾一下早期人类的生产和社会活动。
在原始社会的前期,人类主要是用石块等简陋的生产工具,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靠渔猎和采集为生。
由于生产工具的落后和生产力的低下,人类生存无时无处不在自然灾难侵袭的威胁之中。
到新石器时代,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这一时期中,畜牧业和原始农业开始形成和发展,从而导致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这是这一时期生产结构中具有革命性的变革。
同时,在这一时期中,人类还发明了制陶术和弓箭。
但是,这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都未能改变当时人类社会生产的落后面貌,人们的劳动所获,除供自己使用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剩余物,人们的社会活动基本上也只限于在自己的氏族部落范围内进行。
上述情况说明,到新石器时代中期为止,由于缺乏劳动剩余物,人类还不存在有意识的自愿外出旅行的需要。
虽然在此之前人类也有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迁移活动,但这些活动都是因自然因素(例如气候、天灾等对生活环境的破坏)或特定人为因素(例如战争)的威胁而被迫进行的,都是出于生存的需要。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一时期人类客观上既无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亦无外出旅行的愿望。
当时人类迁移活动的被迫性和求生性都说明他们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行和旅游。
尽管上述的迁徙活动并不符合现代的旅行概念,但客观上“迁徙”和“旅行”却有共同的外部特征——空间转移。
不同的是,前者是早期人类为了生存而被动地适应自然环境的一种“自然行为”;后者却是人类社会进化到一定阶段、具有明确目的意识的一种“自由行为”。
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上课)

二、现代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
(一)旅游活动的普及性
1、旅游活动的大众化 2、旅游活动已经发展成为人们现代生活的基 本需要 3、旅游活动被很多公司企业和组织机构作为 用以激励员工的手段
二、现代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
(一)旅游活动的普及性 (二)增长的持续性 (三)地域的集中性 (四)旅游的季节性 (五)竞争的激烈性 (六)旅游需求的多样性
1000
年份
0 1984 1987 1990 1993 1996 1999 2002 2005 2008
图2-2 1978-2008年国际入境旅游发展
图2-3 1984-2008国内旅游发展
谢谢!
( 一 ) 古 代 旅 行 ( 19 世 纪 40 年 代 以 前 )
1、交通工具落后,制约了人类远距离旅行 2、出游人数少,难以形成专门的产业 3、游客活动范围小,社会的影响力弱
二、人类旅游活动发展的历史分期
(二)近代旅游(19世纪40年代到第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新式交通工具的产生,使人类大规模远行 成为可能 2、阶级关系的变化扩大了旅游的规模 3、旅游需求的增长,催生了为旅游服务的专 门行业
第三节 近代旅游
一、工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
(一)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促进 了城乡之间人员的流动 (二)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性质,激 发了人们的旅游动机 (三)工业革命带来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扩 大了旅游者的规模 (四)工业革命推动了交通工具的革新,奠 定了大规模、远距离旅游的条件
二、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二、人类旅游活动发展的历史分期
(三)现代旅游(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至今)
1、立体旅游交通体系形成 2、大众化旅游时代到来 3、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1.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一、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
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工作和生活地点的变化及其对旅游需求发育的影响。 工作性质的变化及其对旅游需求发育的影响。 阶级关系的变化及其对旅游需求市场规模的影响。 技术进步及其对旅游需求的影响。
二 、旅游发展进程中的铁路时代
同过去的公共马车相比较,新兴旅行方式的优点: ★ 费用低廉――有支付能力者数量增加。 ★ 速度提高――减小时间条件的制约。 ★ 运载能力――使大规模的旅游活动成为可能。 ★ 运营网络――使外出旅行的活动半径大大增加。
二、奴隶制社会旅行活动的发展
古罗马帝国时期的旅行发展 中国商代时期旅行活动的发展 奴隶主阶级的享乐旅行
第三节 封建社会时期旅行活动的发展
一、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
在规模上占支配地位的始终是以“商旅”为代表的 经济目的的旅行
非经济目的的旅行活动显著增加,例如以诗坛李、 杜为代表的士人漫游,以张骞、郑和为代表的公务 旅行,以玄奘、鉴真为代表的宗教旅行,以徐霞客、 李时珍为代表的科学考察旅行等等
编印了世界上第一本旅游指南――《利物浦之行手册》
3.其它开创性活动
1855年首例包价出国游――巴黎世界博 览会
1872年首例环球旅游团
旅游代金券―旅行支票的最早雏形
第五节 现代旅游
一 、 现代旅游的概念
现代旅游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
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 会化旅游活动。
的努力和投入。 团体包价旅游的发展和推广。
结论:
战后现代旅游活动的迅速发展再次证明, 旅游活动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 平的产物,并且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演进。 这一基本规律对于全球旅游活动的发生与发展 来说是如此,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需求的 发育和成长来说同样也是如此。
旅游概论-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产业革命带来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蒸汽技术在交通运输中 的应用,使大规模人员流动成为可能
第二节 旅游发展的阶段及特征
第二节 旅游发展的阶段及特征
(二)托马斯· 库克的活动与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产业革命的影响为更多人外 出旅游提供了机会,同时也创造 了一种社会需要:即人们迫切需 要一种专业性的服务,作为能够 联系旅游者和旅游对象的媒介。 英国人托马斯· 库克预见到这种社 会需要,因而设立了相应的组织 机构来满足这种需要,从而开创 了近代旅游及旅游业的先河。
供给方面的因素
第二节 旅游发展的阶段及特征
第三节 中国旅游业的产生与发展
一、近代中国旅游业的产生
(一)殖民者的涌入和外国旅行社的设立 (二)民族旅游业的诞生与发展
第三节 中国旅游业的产生与发展
二、现代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一)政治接待时期(1949—1978)
初创阶段(1949—1955) 开拓阶段(1956—1965) 坎坷阶段(1966—1977)
1、人口的迅速增长 2、经济迅速发展 3、交通工具的进步★ 4、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 5、各国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 6、教育事业不断向新的广度 和深度发展以及信息技术 进步的影响 1、各国政府对旅游业采取的 支持态度和鼓励措施 2、旅游目的地所作的努力和 投入 3、廉价团体包价旅游的发展
需求方面的因素
促使现代旅游迅速 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二节 旅游发展的阶段及特征
三、现代旅游
现代旅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5年)以 后的旅游活动。
பைடு நூலகம்
(一)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第一,国际形势的和平与稳定是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前提 具 体 因 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PPT精品课件

第二节 古代旅游
一、古代旅游 (一)国外的古代旅游
❖ 2 举例说出动物的食物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 绿色植物。
谷类
常见食物 米饭
豆类及其制品 蔬菜、水果类
直接来源
常见食物 牛肉
肉类
直接来源 牛
间接来源 牛所食用的草
奶类、 蛋类
讨论:
❖ 1 人类的食物与绿色植物有什么关系? ❖ 2 如果地球上没有了绿色植物,人类
还能生存吗?
想一想
❖ 许多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 种子可以直接被我们食用,你能各举 一例吗?
可食用的根 贮 藏 根 萝 卜
----
红 薯
人 参
——
可食用的茎、叶 块 茎
土 豆
——
鳞 茎 洋 葱
根 状 茎 藕
----
----
肉 质 茎 仙 人 掌
大 白 菜
可食用的花 草 莓
桑 葚
可食用的果实、种子
花 生
苹 果
小 麦
美 国 红 提
石 榴
❖ 小麦、玉米和水稻是人类的主要食物。
达到293亿美元,旅游总收入达7680亿元人民币。
中国旅游业世界排名
世界排名
0
5 10 15
1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7
16
16
14
13
12
12
10
12
11
12
(旅游学概论课件)项目二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2、我国近代旅游活动与旅游业 (1840-1949 )
(1)我国近代旅游活动概况 (2)我国近代旅游业的兴起 ①晚清时期旅游业的发展
1923年,中国近代著名银行家陈光甫先生 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旅行社--上海商业储蓄 银行旅行部,后改称为中国旅行社。 1927年 中国旅行社正式成立
②近代中国交通的发展 ③近代中国饭店业的发展
商务旅行:“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茶马古道”
(4)士人漫游
士人漫游主要指中国古代文人学士,以消遣 排忧和游览观光为目的的旅游活动,兴盛于 魏晋南北朝,唐、宋又有所发展。
湖与元气运,风波浩难止。 天外贾客归,云间片帆起。 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 少妇棹轻舟,歌声逐流水。
——李白·《游高淳丹阳湖 》
项目二 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2. 人类旅行活动的产生
人类有意识地外出旅行活动应始于原始社 会末期,并在奴隶制社会时期得到了迅速 的发展。但这种活动主要不是消遣和度假 活动,而是由产品或商品交换而促发的一 种经济活动。
二、 人类社会早期的旅行活动
(一) 奴隶主阶级的“享乐旅行” 在奴隶社会时期,促发人们外出旅行的主
的团体消遣旅游。 开创了旅游业务开展的基本模式。
1855年莱斯特—巴黎参观世博会旅游活动 世界上出国包价旅游开端 。
1865年,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正式成立 1872年组织了世界上第一次环球旅游 总结:托马斯·库克组织旅游活动的开展标志了近
代旅游业的诞生。
(三) 近代旅游业的表现
(1)旅行社或类似专业机构的建立 (2)交通运输业介入旅游经营活动 (3)为旅游者服务的旅馆业和饮食业的出现 (4)金融界介入了国际旅游业 (5)旅游资源开发、景点建设成为一项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