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催化剂

合集下载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催化剂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催化剂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催化剂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催化剂是一种用于生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重要材料,其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世界范围内应用广泛。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催化剂。

一、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催化剂的种类
目前,市场上存在多种催化剂类型,例如钛基、铬基、锆基等。

其中,钛基催化剂是使用最为广泛和成本最低的一种催化剂,这种催化剂通常采用四丁基钛四氢氧化铝为前驱体。

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催化剂的工艺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催化剂制备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合成前驱体、原料催化剂的混合、切碎、脱水和热合成等。

合成前驱体通常在惰性气氛下用化学方法制备,然后将前驱体与钛基催化剂混合在溶液中,加热至熔融状态进行反应,最后用机械剪切器将产品切碎。

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催化剂的性能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催化剂具有极高的活性和选择性,可以高效生产出具有优异化学性能、热稳定性和耐磨性能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此外,此类催化剂在生产过程中能够生产出相对较少的副产物,具有环保特点。

四、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催化剂在工业中的应用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催化剂广泛应用于电力电缆、输水管材、拖链、吸音材料、绳索、透镜和减震材料等领域。

针对不同的应用领域,需要选择不同成分和形状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催化剂,以满足不同的性能和质量要求。

总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催化剂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材料,在现代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催化剂的种类、工艺、性能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都需要经过深入了解和掌握,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益。

高性能气相聚乙烯催化剂的研究

高性能气相聚乙烯催化剂的研究

本 工 作 制 备 了 一 种 活 性 高 .颗 粒 形 态 好 的 气
相P E催 化 剂 , 察 了 催 化 剂 的 组 成 、 径 分 布 及 考 粒
析 仪 测 定 硅 胶 载 体 的 比表 面 积 和 孔 容 。
2 结 果 与 讨 论 21 催 化 剂 的 元 素 分 析 . 从 表 1看 出 : 四 种 催 化 剂 均 含 有 T , , 1 iMg A ,
为 分 散 剂 。 用 英 国 Is o nt n公 司 生 产 的 S 2 r L 0型 扫
稳定性 和能耗等 ,因此对 催化剂 的性 能提 出 了更
高 的 要 求 [。 2 1
描 电子显微 镜表征催 化剂及 聚合 物形貌 。采用 美
国 No a公 司 生 产 的 2 0 v 0 0 e型 比表 面 积 和孔 径 分
型 紫 外/ 见 分 光 光 度 仪 测 试 催 化 剂 中 w T)采 用 可 (i 。
化学 滴定法 测定 w Mg和 w A) ( ) (1 。用气相 色谱 法测 定 wT )用英 国马 尔文公 司生产 的 Mat s e (HF。 s r zr ei 20 0 0型粒 径分 布仪测试 催 化剂粒 径分 布 , 己烷 正

要 : 采 用 浸 渍 法 制 备 了 气 相 法 聚 乙 烯 催 化 剂 。研 究 了组 成 、 径 分 布 、 观 形 态 、 钛 时 间 和 T C 4 入 量 粒 微 载 I 1加
Hale Waihona Puke 对催 化 剂 性 能 的影 响 结 果 表 明 : 催 化 剂 具 有 与 商 用 催 化 剂 相 似 的组 成 , 径 分 布 窄 , 粒 形 态 良好 ; 过 选 择 高 该 粒 颗 通
1 . 催 化 剂 制 备 2

乙烯三聚催化剂结构

乙烯三聚催化剂结构

乙烯三聚催化剂结构乙烯三聚催化剂是一种用于乙烯聚合反应的催化剂,它能够将乙烯分子聚合成高分子量的聚乙烯。

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塑料、纤维、橡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乙烯三聚催化剂的结构对其催化性能和聚合反应的选择性起着重要影响。

乙烯三聚催化剂的结构通常由配体和中心金属离子两部分组成。

配体是指与中心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的有机分子,可以通过改变配体的结构来调控乙烯聚合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

常用的配体有硅醇、胺和膦等。

而中心金属离子则是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常见的有钛、铬、锆等过渡金属离子。

乙烯三聚催化剂的结构可以分为均相催化剂和非均相催化剂两种。

均相催化剂是指催化剂与反应物处于相同的溶液中,通常是有机溶剂。

均相催化剂的结构较为复杂,常见的有铬催化剂和钛催化剂。

其中,铬催化剂通常由硅醇配体和铬离子组成,而钛催化剂则是由膦配体和钛离子组成。

这些催化剂在乙烯聚合反应中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

非均相催化剂是指催化剂与反应物处于不同的相中,常见的有支撑型催化剂和固定床催化剂。

支撑型催化剂通常将配体修饰在固体材料表面,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和抗毒化性能。

固定床催化剂则是将催化剂固定在反应器中,通过气体或液体的流动来实现乙烯聚合反应。

非均相催化剂的结构相对简单,但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乙烯三聚催化剂的结构对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合理设计和调控催化剂的结构,可以实现对乙烯聚合反应的精确控制。

例如,通过改变配体的结构和中心金属离子的种类,可以调节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实现对乙烯分子的不同聚合方式和产物分布。

此外,催化剂的载体和反应条件也会对乙烯聚合反应的催化性能产生影响。

在乙烯聚合反应中,乙烯三聚催化剂的结构是实现高效、高选择性聚合的关键。

随着对催化剂结构和催化机理的深入研究,人们对乙烯聚合反应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未来,通过进一步优化催化剂的结构和反应条件,将能够实现对乙烯聚合反应的更精确控制,为乙烯聚合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聚乙烯硅烷交联电缆料催化剂

聚乙烯硅烷交联电缆料催化剂

聚乙烯硅烷交联电缆料催化剂是一种特殊的催化剂,它在聚乙烯电缆料的生产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通过使用这种催化剂,可以实现聚乙烯分子链的交联,从而提高电缆料的物理机械性能、耐热性能和电气性能等。

硅烷交联聚乙烯催化剂具有多种优异的性能,如高交联率、高热稳定性、低晶点、低过氧化值和低挥发性等。

这些特性使得它在电缆料的生产中具有显著的优势。

例如,高交联率可以使聚乙烯的物理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提升,而高热稳定性则允许在高温下进行加工,避免了因加工温度过高而导致的降解现象。

此外,由于硅烷分子中的苯基团和聚乙烯基质的相容性较好,这使得硅烷交联聚乙烯催化剂在电缆料中能够实现良好的分散和相容性,进一步提高了电缆料的综合性能。

总的来说,聚乙烯硅烷交联电缆料催化剂是一种高效、环保且多功能的催化剂,它在电缆料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电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聚乙烯合成催化剂

聚乙烯合成催化剂

聚乙烯合成催化剂
聚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广泛应用于包装、建筑、医疗器械等领域。

而合成聚乙烯的过程中,催化剂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促进聚合反应的进行并控制聚合的分子结构。

在聚乙烯合成中,主要使用的催化剂包括铬催化剂、锌催化剂、钛催化剂等,它们各自具有优势和适用范围。

铬催化剂是聚乙烯合成中最早使用的催化剂之一,其催化剂系统由铬盐和有机硅或醚类化合物组成。

铬催化剂能够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高效催化乙烯的聚合反应,得到高分子量的聚乙烯。

然而,铬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毒性较大、催化活性不高等缺点,因此有限地应用于聚乙烯生产中。

锌催化剂是一类新兴的聚乙烯合成催化剂,其主要组成是锌醇类化合物。

相比于铬催化剂,锌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好、操作简单等优点。

同时,锌催化剂还可以催化生产高密度聚乙烯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特殊类型的聚乙烯,拓展了聚乙烯的应用领域。

钛催化剂是目前聚乙烯合成中应用最广泛的催化剂类型之一,其主要组成是含钛酸酯类化合物。

钛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催化剂寿命长、制备成本适中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大规模生产聚乙烯。

该催化剂在聚乙烯合成中表现出色,不仅可以控制聚合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还能合成高性能的聚乙烯材料。

因此,钛催化剂在聚乙烯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总的来说,聚乙烯合成催化剂在聚乙烯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同类型的催化剂各具特点,可以根据生产需求选择适合的催化剂类型。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催化剂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为聚乙烯生产提供了更多选择和可能性。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高效、环保的催化剂出现,推动聚乙烯工业迈向更加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1。

聚乙烯裂解催化剂

聚乙烯裂解催化剂

聚乙烯裂解催化剂
聚乙烯裂解催化剂是一种重要的催化剂,用于将聚乙烯塑料转化为裂解气和裂解油。

这种催化剂通常由酸性物质(如硫酸、磷酸或氟化物等)作为活性组分,以铝或硅等作为载体。

在聚乙烯裂解过程中,催化剂的作用是促进聚乙烯分子链的断裂,从而将其分解为更小的分子。

这些小分子随后进一步反应,生成裂解气(如乙烯、丙烯等)和裂解油(如汽油、柴油等)。

聚乙烯裂解催化剂的选择对于整个裂解过程至关重要。

不同的催化剂具有不同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裂解条件和产品需求选择适合的催化剂。

除了催化剂的选择外,聚乙烯裂解过程的操作条件也是影响最终产品的重要因素。

例如,温度、压力、停留时间、原料纯度等都会对裂解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严格控制这些条件,以确保获得最佳的裂解效果。

总之,聚乙烯裂解催化剂是实现高效、环保的聚乙烯塑料裂解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选择适合的催化剂和优化操作条件,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裂解效率,减少副产物的生成,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

聚乙烯吡咯烷酮 核壳催化剂

聚乙烯吡咯烷酮 核壳催化剂

聚乙烯吡咯烷酮核壳催化剂
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缩写为PVP)核壳催
化剂是一种常用于催化反应的材料。

PVP催化剂通常由一个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核心和一层催化剂壳组成。

PVP催化剂在催化反应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它可以提供表
面活性位点,吸附反应物并促使反应发生。

PVP催化剂的核
心通常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溶性,而催化剂壳则能够调控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PVP催化剂在有机合成、催化氧化、氢化、还原等反应中广
泛应用。

它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可重复使用性和低价格等优点,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PVP催化剂的具体性能和应用取决于催化剂
壳的组成和结构、催化剂的载体等因素。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针对具体反应的需要选择合适的PVP催化剂。

聚乙烯催化剂

聚乙烯催化剂

聚乙烯催化剂牌号:BCE技术供应商:北京化工研究院产品性能和技术特点简介:BCE催化剂是一种聚乙烯高效催化剂,属于钛系载体型高效Ziegler-Natta催化剂,适用于淤浆法高密度聚乙烯装置。

用于生产各种用途的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尤其适合生产PE80、PE100等高附加值产品。

综合性能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其主要特点是:1、活性高, ≥30,000g PE/g Cat2、氢调敏感性高3、共聚性能好4、聚合物堆积密度高、低聚物少5、聚合物颗粒形态好、分布窄6、聚合物性能优良淤浆聚合,80℃, 2小时包装及储运粉状BCE催化剂储存于氮气保护下的镀锌钢桶,每桶催化剂净重50kg。

包装桶内氮气压力小于0.04MPa,运输中避免碰撞、避免与水、空气接触。

储存于干燥、洁净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牌号:BCS01技术供应商:北京化工研究院产品性能和技术特点简介:BCS01催化剂是气相法乙烯聚合浆液催化剂。

在聚乙烯工艺装置上可生产注塑、挤塑、吹塑等牌号的全密度PE产品,广泛应用于针对聚乙烯Unipol工艺和BP工艺的反应器中。

其主要特点是:1、催化剂活性高:>8000gPE/gCAT(Unipol工业装置);2、聚合物表观密度高:>0.32g/cm3(Unipol工业装置)3、聚合物颗粒形态好,粒径分布窄,细粉少;4、催化剂氢调敏感;5、催化剂共聚性能好。

牌号:BCG系列技术供应商:北京化工研究院产品性能和技术特点简介:BCG系列(BCG-I、 BCG-II)催化剂是一种高效聚乙烯催化剂,适用于气相流化床工艺的乙烯聚合或共聚合,尤其适用于Unipol工艺的聚乙烯生产装置。

其主要技术特点:1、催化剂活性高:≥5000gPE/gCat(Unipol工业装置);2、聚合物表观密度高:≥0.35 g/cm3(Unipol工业装置)3、聚合物颗粒形态好,粒径分布窄,细粉少;4、催化剂流动性好;5、催化剂氢调敏感性好;6、催化剂共聚性能优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乙烯是通用合成树脂中产量最大的品种,主要包括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以及一些具有特殊性能的产品,其特点是价格便宜,性能较好,可广泛地使用于工业、农业、包装及日常工业中,在塑料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烯烃聚合催化剂是聚烯烃聚合技术的核心,从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发展来看,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1)开发能够制备特殊性能或更优异性能的聚烯烃树脂催化剂,如茂金属催化剂及非茂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等;(2)对于通用聚烯烃树脂的生产而言,在进一步改善催化剂性能的基础上,简化催化剂制备工艺,降低催化剂成本开发对环境友好的技术,以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

20世纪80年代以前,聚乙烯催化剂研究的重点是追求催化剂效率,经过近30年的努力,聚乙烯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呈数量级提高,从而简化了聚烯烃的生产工艺,降低了能耗和物耗。

目前研究开发的聚乙烯催化剂主要有铬基催化剂、齐格勒-纳塔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非茂金属催化剂、双功能催化剂以及双峰或宽峰分子量分布聚烯烃复合催化剂等。

1 铬基催化剂铬基催化剂是由硅胶或硅铝胶载体浸渍含铬的化合物生产的,包括氧化铬催化剂和有机铬催化剂,最初由Phillips公司开发,主要用于Phillips公司和Univation公司的聚乙烯生产工艺,可用于生产线型结构的HDPE,改进后也可用于乙烯和α-烯烃的共聚反应。

用这种催化剂生产的乙烯和α-烯烃的共聚物有非常宽的分子量分布(MWD),Mw/Mn为12-25。

近期,Basell公司已经工业化生产一种被称为AdventC的新型铬催化剂,用于生产HDPE。

该催化剂由基于二氧化硅的专有载体负载,用铬化合物浸渍后在氧化条件下高温焙烧活化制得,铬以Cr3+盐的形式存在,含量低于10ppm,安全可靠,而且生产成本较低。

该催化剂可替代钛基催化剂用于气相法和淤浆法HDEP工艺。

2 齐格勒-纳塔催化剂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简称Z-N)是用化学键结合在含镁载体上的钛等过渡金属化合物。

由于其催化效率高,生产的聚合物综合性能好,成本低,因此在聚乙烯的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聚乙烯生产公司正在通过各种方式研究开发新型Z-N催化剂。

诺瓦(Nova)化学公司开发出先进的用于气相法工艺的Sclairtech Z-N 催化剂,并将其用于位于加拿大阿尔伯达焦弗雷的Unipol气相法聚乙烯装置上。

和BP公司和催化剂生产公司Grace Davison达成协议,生产供应先进的Novacat T Z-N催化剂。

使用该催化剂可以改进共聚单体的并入方式,形成“不发粘”的树脂,从而提供性能更好的树脂。

此外,该催化剂还有更好的抗杂质性能以及更高的生产效率。

Univation公司开发的工业化UCAT-JZ-N催化剂,具有催化剂残渣少,制得的薄膜只需要较少的添加剂,薄膜的透明性提高,凝胶粒子明显减少等优点,我国扬子石化公司的20万吨/年全密度聚乙烯装置就采用了这种催化剂。

住友化学公司开发的LLDPE生产用新型SN4催化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产物分子量并阻止低分子量聚合物的形成。

Equistar化学公司使用Unipol气相反应器和新一代Z-N催化剂推出高性能乙烯系LLDPE吹塑薄膜用树脂,加工性能和耐撕裂强度优于mLLDPE,熔体强度和落锤冲击强度较己烯系LLDPE好得多,可替代辛烯系LLDPE和mLLDPE产品。

Huntsman公司采用DSM公司的溶液过程和新一代Z-N催化剂,生产出一种增强型辛烯LLDPE薄膜树脂-Rexell;Quantum公司开发的双中心Z-N催化剂,可在单一反应器中生产双峰HDPE;BP公司推出了高活性的LynxZ-N催化剂。

2000年,北京化工研究院和上海化工研究院分别开发出BCG和SCG-1气相法PE催化剂,并先后在中原石化、茂名石化和广州石化等PE装置上得到使用。

工业试验表明,该催化剂可生产中、低密度PE产品,活性高于同类进口催化剂水平,氢调敏感性、共聚性能达到进口催化剂水平。

目前,SCG-1催化剂有3种型号,SCG-1(I)用于非冷凝态操作,SCG-1(II)用于冷凝态操作,SCG-1(III)专用于生产HDPE。

北京化工研究院经过大量研究及实验室聚合评价,于2002年7月开发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PE淤浆进料催化剂BCS01,分别申请了国内外专利。

在广州石化气相PE装置上进行的工业使用试验结果表明,和进口同类催化剂相比,BCS01的催化剂活性可提高10%-20%,且具有优良的共聚、流动和分散性能,可以适应干态和冷凝态操作;生产的PE树脂性能优良、灰分少、质量稳定,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企业优级品水平,综合性能达到进口淤浆进料催化剂水平。

2003年12月,上海立得催化剂有限公司开发的SLC-G气相法PE催化剂在天津石化乙烯厂UnipolPE装置上试用成功,这种新型催化剂性能在一定范围内可调,可以在常态和超冷凝状态下操作,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较好的水平。

该公司开发的淤浆加料SLC-S聚乙烯催化剂于2004年初在中石化扬子乙烯公司成功试用。

SLC-S催化剂具有淤浆流动性能较好、卸料加料方便,系统压降较小、不堵塞等优点。

这种新型催化剂对共聚单体的响应性比进口同类催化剂提高5%-8%,对氢气的响应性比进口同类催化剂高出10%-12%。

SLC-S催化剂的活性能达到27000kgPE/kg催化剂,可使反应器的聚乙烯产量达到33-34吨/小时,并且操作控制平稳,聚乙烯产品质量均达优级品。

此次试用成功,标志着该公司SLC-S聚乙烯催化剂完全可替代进口的UCAT-J催化剂。

石油化工科学院和山东淄博新塑化工有限公司及齐鲁石油化工公司合作,研制出新型气相法浆液催化剂进料器和TH-1L型高效气相法浆液催化剂。

和Unipol技术不同,新型催化剂采用全新制备工艺和配方,不使用硅胶作为催化剂载体,在保证催化剂高效率的同时,成本大大降低,生产的PE树脂颗粒均匀,无细粉。

此外,该技术还避免了Unipol技术必需的,昂贵的在线还原设备,从而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

针对淤浆法HDPE工艺采用的催化剂存在制备工艺复杂,聚合物细粉偏多等不足,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和北京燕山石化公司共同研制开发出NT-1型浆液法高效PE催化剂,于2002年8月通过中石化组织的鉴定。

北京燕山石化公司14万吨/年PE装置工业使用表明,NT-1型催化剂活性高、氢调敏感性和共聚性能好,环境友好、低聚物含量低,树脂粒径分布均匀,细粉少。

用其生产的5000S、5200B牌号HDPE树脂性能均达到国家优级品标准。

3 茂金属催化剂自从1991年美国Exxon公司首次成功将茂金属催化剂体系用于聚乙烯的工业化生产以来,茂金属催化剂及其使用技术成为聚烯烃领域中最引人注目的技术进展之一。

目前已经开发的茂金属催化剂具有普通金属茂结构、桥链金属茂结构和限制几何形状的茂金属结构,过渡金属涉及到锆、钛和稀有金属,配位体有茂基、茆基、茚基等。

茂金属催化剂和传统的Z-N催化剂的主要区别在于活性中心的分布。

Z-N催化剂有许多活性中心,其中只有一部分活性中心是立体有选择性的,因此得到的聚合物支链多,分子量分布宽。

茂金属催化剂有理想的单活性中心,能精密地控制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共聚单体含量及其在主链上的分布和结晶结构,催化合成的聚合物是具有高立构规整性的聚合物,分子量分布窄,可以准确地控制聚合物的物理性能和加工性能,使其能满足最终用途的要求。

目前,世界上许多公司和研究单位都在致力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开发,处于领先地位的有Exxon、Dow、UCC、BP 以及三井油化公司等。

Exxon公司运用Exxpol技术生产出“Exact”聚乙烯,之后,又和UCC的合资公司Univation公司合作开发出第二代茂金属催化剂,生产商品名称为EZP的茂金属LLDPE,该产品既具有和采用1-己烯制成的LLDPE相同的机械性能,又具有接近HP-LDPE的加工性能。

Dow公司研制出一种“限定几何形状”催化剂体系,并用于其Insite工艺,可生产乙烯和α-烯烃的共聚产品。

其催化剂是以IV族元素为基础的过渡金属和一种桥接杂原子的环戊二烯基以共价键结合,采用强Lewis酸化合物处理后得到的高效阳离子型催化剂。

用该催化剂生产的产品具有窄的MWD和长链支化结构,产品具有很好的流变性能,因此解决了窄MWD和产品加工性能之间的矛盾,可生产密度为0.855-0.970g/cm3的聚乙烯。

用Dow化学公司上述催化剂和旭化成公司的淤浆工艺结合在一起开发成功的HDPE树脂具有更好的机械强度和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

UCC公司开发出一种桥式茂金属催化剂,它是以含有外消旋和内消旋立体异构体混合物的二甲基硅烷(2-甲基茚)二氯化锆为代表的面型手性催化剂,载在硅胶上的催化组分在中试规模气相流化床反应器聚合,得到分子量分布较宽,共聚单体分布窄,还带有长支链的聚乙烯,既保留了良好的透明度和机械强度,又有良好的加工性能。

近年来,北京化工研究院一直致力于茂金属催化剂及茂金属聚烯烃的研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茂金属加合技术。

其技术特点在于:结构和组成新颖,三组分通过弱相相互作用有机结合,制备技术较现有技术缓和,方法简单,无需分离提纯,产品收率达到90%,催化剂活性高,已经在多个国家申请了专利。

目前,该院制备的APE-1茂金属催化剂已经进行了淤浆工艺、环管淤浆工艺及气相流化床工艺中试试验,并在齐鲁石化公司6万吨/年装置成功地进行了工业试验,制得mLLDPE 树脂,整个过程中催化剂性能表现良好。

兰州石油化工研究院承担的茂金属催化剂研究开发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模试和中试研究于2004年3月通过中石油组织的技术验收。

兰州石化公司研究院经过几年研究,先后合成出二氯二茂锆、茚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等茂金属主催化剂7种,MAO助催化剂及含硼阳离子引发剂,对主、助催化剂进行了系统评价。

此外,兰州石化研究院还成功开发出LSG-1型硅胶载体,并成功地使用于茂金属负载化工艺,性能达到国外Davion995硅胶的水平。

4 非茂金属催化剂非茂金属催化剂又名后过渡金属催化剂,1995年由美国化学家Brookhart首次发现,这一发现,在烯烃聚合领域又是一次重大的突破,开拓了烯烃聚合催化剂研究的新领域。

非茂金属催化剂中金属元素的种类涉及到第Ⅷ族中的元素,目前研究比较多的为Fe、Co、Ni、Pd四种元素,络合物的配体种类有膦氧配体、二亚胺配体和亚胺吡啶配体等。

催化剂的组成除了金属络合物之外,还需要加入助MAO或者离子型硼化合物组成均相催化剂。

非茂金属催化剂和茂金属催化剂及传统的Z-N 催化剂的不同在于选择金属元素方面跨越了元素周期表的过渡金属区域,选择了Ni、Bd、Fe、Co等,所制备的催化剂也是单活性中心催化剂,因此可以按照预定的目的极精确地控制聚合物的链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