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界线

合集下载

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

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

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简介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南北地理分界线是中国地理上重要的划分线之一。

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主要是指长江、淮河和秦岭-淮河以及秦岭-虎门山-岭南山脉线所构成的天然分界线。

南北地理分界线不仅在地理上划分了中国的南北区域,也影响了中国的气候、地貌、生态环境等方面。

南北地理分界线的地理特征南北地理分界线主要由三条线组成:长江、淮河和秦岭-虎门山-岭南山脉线。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条线的地理特征。

长江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全长6300多公里,截至目前仍然是世界第三大河流。

长江流经中国的西南、中南和东南地区,其南方段河谷地势狭长、地势低平,形成了中国南北的重要物理障碍。

长江以其高水位、湿润气候和丰富的水资源对中国南方区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誉为中国南方的“母亲河”。

淮河淮河是中国第三大内陆河流,全长约900多公里,主要流经河南、安徽和江苏三个省份。

淮河从西南向东北流淌,并在淮安城附近注入黄海。

淮河在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起到了重要的分界作用,将江淮平原与华北平原分开,两个地区在地形、气候和农业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

秦岭-虎门山-岭南山脉线秦岭-虎门山-岭南山脉线是中国南部地理最重要的山脉线之一,起自陕西咸阳的秦岭,向南贯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个省份,最后止于海南岛的三亚。

这条山脉线将中国南部和北部划分开来,形成了南方的山地地形,并对中国南方的气候和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

南北地理分界线对中国的影响南北地理分界线的存在导致了中国南北部的地形、气候以及生态环境的差异,形成了南方和北方各自特有的地理特征。

下面将分别介绍南北地理分界线对中国的影响。

地形差异南北地理分界线的存在使得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地势存在明显差异。

南方以山地、丘陵和盆地为主,地势较为复杂,而北方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相对平坦。

这种地形差异直接影响到了南北地区的土地利用和农业发展。

气候差异南北地理分界线也对中国南北部的气候产生了重要影响。

我国的几条重要地理分界线

我国的几条重要地理分界线

我国的几条重要地理分界线1、牧区与农区分界线从东北松嫩平原西部-辽河中上游-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东缘(除河套平原)-祁连山山脉(除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东缘连线。

此分界线以东为农区,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等作物;此分界线以西为牧区,放养牛、羊、马等牲畜。

2、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云贵高原东坡连线。

在第二级阶梯上,大部分为1000到2000米之间的高原和盆地,主要高原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主要盆地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四川盆地。

在第三级阶梯上,主要是丘陵和平原交错的地区,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平原主要有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丘陵主要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两广丘陵、闽浙丘陵和台湾丘陵。

3、湿润区与干旱区的分界线,即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的分界线从大兴安岭西麓-燕山-大青山-六盘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连线。

此分界线以东降水丰富,为湿润区;此分界线以西,除天山、祁连山、阿尔泰山等山地降水量稍多外,其它地区都比较干旱。

4、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从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连线。

此分界线以东为季风区,在季风区中,冬季近地面受高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北风,气候干冷,夏季受低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南风,气候湿润。

此分界线以西为非季风区,气候干旱5、南方、北方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年平均降水量800㎜等降水量线,一月均温0摄氏度等温线秦岭-淮河一线到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此线以北为北方、半湿润区年降水量小于800㎜,一月均温小于0摄氏度暖温带、旱地耕作区,此线以南为南方、湿润区、年降水量大于800㎜、一月均温大于0摄氏度,亚热带、水田耕作区。

6、大海的分界线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以老铁山角、庙岛群岛与蓬莱角连线为界。

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以长江口北岸(启东角)与济州岛的西南角的连线为界。

常识(我国南北分界线)

常识(我国南北分界线)

南北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

此线南北,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

自古以来,因秦岭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因此而带来的秦岭南北气候变化,人文景观、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不同,被称为我国南北的分界线。

习惯上称秦岭以南为我国南方,秦岭以北为我国北方。

但秦岭正式的名称是自汉代才有的。

秦岭东边的淮河是中国的一条大河,全长1000公里,淮河两岸的地形、河流及水文特征都有明显的不同。

01
气候特点
秦淮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河湖冬季结冰,每当冬季来临,北风呼啸,大部分的树会落叶,不落叶的树叶多呈针状,叫做针叶树。

由于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所以河流的水量不大,水位变化大,只有夏季才形成汛期,时间也比较短,河流的含沙量较大。

而在秦淮以南地区则正好相反,冬季不结冰,树木不落叶,一年四季常绿。

河流的水量较大,水位变化不大,汛期时间长,河水含沙量较小。

02
农业生产及人们生活习俗
秦岭-淮河一线经过甘、陕、豫、皖、苏等省,是中国中东部地区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南、北在气候、河流、植被、土壤、农业生产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

北方耕地为旱地,主要作物为小麦和杂粮,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则主要是水田,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和甘蔗、茶叶等亚热带经济作物。

一年两熟或三熟。

人们平常所说的"北麦南稻,南船北马"是这种差异的真实写照。

中国十大重要地理分界线

中国十大重要地理分界线

中国十大重要地理分界线中国是一个广阔的国家,拥有众多的地理分界线。

这些分界线不仅仅是地理上的界线,还具有重要的历史、社会和经济意义。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介绍中国的十大重要地理分界线。

1. 长江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它是中国南北分界线的一部分。

长江从青藏高原发源,向东流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流经11个省份。

长江流域较北部为宜居区,较南部为热带亚热带常年收到雨水的区域,因此常常被称为“中国的母亲河”。

2. 秦岭-淮河线秦岭-淮河线自然地理上将中国分为了北方和南方。

秦岭-淮河线的西北边是中国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东南边是中国南部走向的山脉。

秦岭-淮河线沿着中国的东西方向延伸,包括了很多山脉、高原和平原,对中国的农业、旅游、经济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3. 黄河黄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它是中国北方的中心线。

黄河发源于青海,向东流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经九个省份。

黄河流域是中国著名的农业区和人口密集区,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旅游资源的重要区域。

4. 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的高原,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青藏高原地处亚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包括了中国西部和西南部的大片地区。

青藏高原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也是中国的重要水源地和天然气资源地。

5. 珠江-干燥山脉线珠江-干燥山脉线是中国南北自然地理的重要分界线。

珠江-干燥山脉线从东南方向延伸至西北方向,跨越了中国南部的山地、平原和高原地区。

珠江-干燥山脉线的南部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北部则是温带和寒带地区。

6. 阴山-秦岭阴山-秦岭是中国主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之一,位于中国中部。

阴山-秦岭以阴山和秦岭为代表,自西北向东南划分了中国的南北自然地理区。

阴山-秦岭地区包括了很多山脉、高原和干旱地区,对中国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具有重要影响。

7. 东北平原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之一,东北地区的中心地带。

东北平原包括了很多河流和湖泊,是中国的重要农业区和工业区。

中国的东西南北分界线是什么

中国的东西南北分界线是什么

中国的东西南北分界线是什么
1、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东西分界线:胡焕庸线。

2、秦岭—淮河一线,经过甘、陕、豫、皖、苏等省,是中国中东部地区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

此线南北,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

3、不同于南北的地理分界线,我国东、中、西部的划分,是政策上的划分,而不是行政区划,也不是地理概念上的划分。

自古以来,中国东南地狭人稠、西北地广人稀似乎早成事实,但没有人对这种模糊的认识加以有力的佐证。

瑷珲—腾冲线的出现则廓清了这一分界,影响深远,成为研究和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4、胡焕庸线(Hu Line,或Heihe-Tengchong Line,或Aihui-Tengchong Line),即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1901-1998)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最初称“瑷珲—腾冲一线”,后因地名变迁,先后改称“爱辉—腾冲一线”、“黑河—腾冲线”。

第 1 页共1 页。

我国的几条重要地理分界线

我国的几条重要地理分界线

我国的几条重要地理分界线1、牧区与农区分界线从东北松嫩平原西部-辽河中上游-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东缘(除河套平原)-祁连山山脉(除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东缘连线。

此分界线以东为农区,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等作物;此分界线以西为牧区,放养牛、羊、马等牲畜。

2、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云贵高原东坡连线。

在第二级阶梯上,大部分为1000到2000米之间的高原和盆地,主要高原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主要盆地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四川盆地。

在第三级阶梯上,主要是丘陵和平原交错的地区,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平原主要有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丘陵主要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两广丘陵、闽浙丘陵和台湾丘陵。

3、湿润区与干旱区的分界线,即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的分界线大兴安岭西麓-燕山-大青山-六盘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

此分界线以东降水丰富,为湿润区;此分界线以西,除天山、祁连山、阿尔泰山等山地降水量稍多外,其它地区都比较干旱。

4、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

此分界线以东为季风区,在季风区中,冬季近地面受高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北风,气候干冷,夏季受低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南风,气候湿润。

此分界线以西为非季风区,气候干旱5、南、北方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年平均降水量800㎜等降水量线,一月均温0°等温线秦岭-淮河一线到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以北为北方、半湿润区年降水量小于800㎜,一月均温小于0度暖温带、旱地耕作区;以南为南方、湿润区、年降水量大于800㎜、一月均温大于0°,亚热带、水田耕作区。

6、大海的分界线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以老铁山角、庙岛群岛与蓬莱角连线为界。

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以长江口北岸(启东角)与济州岛的西南角的连线为界。

中国地理重要分界线

中国地理重要分界线
中国地理重要分界线
目录
• 我国地势阶梯界线 •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 人口分布界线 • 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
01
我国地势阶梯界线
第一、二级阶梯界线
总结词
昆仑山—祁连山—青藏高原东缘
详细描述
这是中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西起昆仑山,向东经过祁连山,再 向东南至青藏高原东缘。这条界线是地形和地势的重要分界,西侧是高原、山 地,地势高耸,而东侧则是平原、低地,地势较低。
西部高山地区
人口稀少,经济落后,文化独特, 交通不便。
04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西部地区
多为高原、山地和荒漠地带,地势复杂、气候条件差,交通 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分布较为稀疏。
04
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东部季风区
位于大兴安岭以东、秦岭淮河 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
包括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以北 、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包括 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
青藏高原区
位于昆仑山、祁连山以南,喜 马拉雅山以北,长城以西的地 区,包括青藏高原和川西高原 。
西部高山地区
位于喜马拉雅山以西、昆仑山 以北的地区,包括帕米尔高原
和新疆高原。
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特征
01
02
03
04
东部季风区
气候湿润,降水丰富,以平原 和丘陵为主,农业发达。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气候干燥,降水较少,以沙漠 和草原为主,畜牧业发达。
详细描述
这些山脉是中国地势阶梯界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昆仑山是中国西部的主要山脉,祁连山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秦岭 则横贯中国中部。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则分别位于中国的东北部、中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这些 山脉不仅是中国地势的重要分界线,还是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生态系统的关键区域。

中国地理分界线汇总

中国地理分界线汇总

中国地理分界线汇总中国地理分界线是指标志着不同地区边界的界线,在中国的地理划分和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分界线可以根据不同的因素进行划分,如地理特征、政治行政区划、人文环境等。

下面将对中国地理分界线进行汇总和介绍。

1. 中国的地理分区中国地理上可以分为五大地带,包括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中南地区和西南地区。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个省份,位于中国的东北部,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和农业产区。

•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和内蒙古五个省份,位于中国的北部,是中国政治经济中心之一。

•华东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和山东七个省份,位于中国的东部,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中南地区:包括湖南、湖北、江西、河南、广东、广西、海南和重庆八个省份,位于中国的中部和南部,地理位置重要,资源丰富。

•西南地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和重庆五个省份,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地势较高,地理环境多样。

2. 中国的政治行政区划中国的政治行政区划按照不同的级别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包括省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和乡级行政区。

•省级行政区:中国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和2个特别行政区。

其中省级行政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台湾、香港和澳门。

•地级行政区:每个省级行政区下辖多个地级行政区,如北京下辖北京市辖区、北京市辖县和北京市辖镇。

•县级行政区:每个地级行政区下辖多个县级行政区,如北京市辖区下辖多个县级行政区,如丰台区、朝阳区等。

•乡级行政区:每个县级行政区下辖多个乡级行政区,如丰台区下辖多个乡级行政区,如南苑镇、方庄街道等。

3. 中国的地理特征分界线中国的地理特征分界线主要指一些标志着不同地理特征划分的界线。

•河流分界线:中国的主要河流包括长江、黄河、珠江、淮河等,它们在中国境内划分了不同的地理区域,如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③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④牧区与农耕区通过的地方的界线 ⑤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 ⑥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通过的地方 ⑦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通过的地方。 长城 ①我国古代牧业文化与农业文化分界线 ②冬小麦与春小麦分界线 ③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④年降水量 400mm 线 ⑤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 ⑥森林与草原分界线 ⑦年积温 3500℃线 中国国界(陆地与海洋的邻国) 我国的领土辽阔广大,无论在陆地上还是在海洋上,都有着漫长的边界线. 我国陆地边界线长两万多公里,有十五个国家同我国相邻.假如我们从鸭绿江口出发, 行进在祖国东北的长白山地,我们的东边就隔着鸭绿江和图们江,与兄弟邻邦朝鲜的土地紧 密相连.向北行,出长白山,过兴凯湖,在 这一段,我国隔乌苏里江和黑龙江与俄罗斯相邻.过了满洲里不远,沿边界线折向西南, 进入内蒙古高原,我国同蒙古的边界线,从那儿一直伸向西北,直到阿尔泰山的友谊峰附近. 在新疆的西北部和西部,我国的边界线穿过了一系列岭谷和天山山脉,直到帕米尔高原,这 一段我国同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为邻.再往东南,从喀喇昆仑山脉到喜马拉雅山脉,到处 可以见到高耸入云的雪峰,其中就有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玛峰.这一线有六个邻国,它们是阿 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和不丹.到了中印边界的东段,已是喜马拉雅山的南麓,再向东南 走,边界线进入了横断山区,在那儿与我国为邻的是缅甸.过了澜沧江(湄公河)向东,我们到 了云贵高原的南缘,那儿我国的邻国是老挝和越南.我们沿着那条边界,直到北仑河口,也就 到了北部湾海滨. 我国有漫长的海岸线,仅大陆海岸线就长达一万八千多公里;加上海洋岛屿的海岸 线,就比陆地边界线还要长.我们沿着大陆海岸走,从中越边界的北仑河口向东北,沿途经过 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海滨,沿着我国东南低山丘陵区和东部的三大平原——长江中下游平 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最后回到了中朝边界的鸭绿江口.在这条海岸线以外,我国东面和东 南面隔黄海,东海,南海,与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国相望.
中国地理界线
人口分布地地理界线 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县划一条直线为界 地势阶梯界线 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 山脉东缘。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地形区界线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米仓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l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12)云贵高原与东南丘陵界线:雪峰山 气候界线 (1)l 月 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 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2)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 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3)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 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 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 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5)湿润区与干旱区的分界线,即年平均降水量 400 毫米的分界线。从大兴安岭西 麓-燕山-大青山-六盘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连线。 (6)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从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 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
河流界线 (1) 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 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 (东端) 一线,南段比较接近 200 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一秦岭。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5)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6)汉水与渭河的分水岭:秦岭 三大自然区界线 (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 (2)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3000 米等高线。 (3)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过阿尔金 山、祁连山一线。 行政区界线 (1)南疆与北疆的界线(流动沙丘与固定、半固定沙丘界线):天山。 (2)湖北省与重庆市的界线:巫山。 (3)福建省与江西省的界线:武夷山。 (4)广东省与湖南省的界线:南岭。 (5)西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界线:昆仑山脉。 (6)甘肃省与青海省的界线:祁连山脉。 (7)四川省与陕西省的界线:大巴山脉。 大海分界线 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顶端连线为界。 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以长江口北岸(启东角)与济州岛的西南角的连线为界。 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台湾岛南端和闽粤两省交界处的连线为界。 农业活动界线 (1)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 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从东北松嫩平原西部- 辽河中上游-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东缘(除河套平原)-祁连山山脉(除河西走廊) -青藏高原东缘连线。此分界线以东为农区,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等作物; 此分界线以西为牧区,放养牛、羊、马等牲畜。 (2)水田区与早作区的界线:秦岭一淮河。 (3)我国天然草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吕梁山--横断山。此线东南部分是我国 农区畜牧业分布区,此线西北部分是我国牧区畜牧业分布区。 (4)冬小麦与春小麦的界线:长城
(5)熟制:北方寒温带是一年一熟,中温带和亚热带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热带 是一年三熟。划分依据:活动积温(≥10℃)。 自然地区界线 (1)东部季风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华北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秦岭 一淮河(1 月 0℃等温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 4500℃等值线)。 ②东北温带湿润、 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 半湿润地区界线: 日平均气温>10℃ 的活动积温 3200℃等值线。 ③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 7500℃等 值线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的界线: 贺兰山一线, 相当于 200 毫米等降水量线。 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 1 月份 0℃等温线 2、日均温≥10℃积温 4500℃等值线 3、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4、降水:年降水量 800mm 等降水量线 5、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6、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7、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分界线 8、水稻生产与小麦生产分界线 9、植物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 10、河流: 该线以北的河流流量小、水位变化大、有结冰期、含沙量大 该线以南的河流流量大、水位变化小、无结冰期、含沙量小 11、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 12、地形:该线以北地形完整,以大高原和平原为主。 该线以南地形破碎,以盆地 和丘陵为主。 13、区域: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14、我国华中和华北的分界 15、农作物一年两至三熟 与 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的分界线。南方:一年两至三熟, 北方: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