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天气后鱼塘养殖的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农村水产冬季防寒

农村水产冬季防寒

农村水产冬季防寒冬季是水产养殖中最严峻的季节之一,低温和极端天气条件对农村水产养殖业造成了许多挑战。

为了确保水产养殖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农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防寒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提高农村水产冬季防寒的措施和技术。

一、鱼塘的保温措施冬季鱼塘的保温非常重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水温和保持鱼体的健康状况。

1. 安装保温设备:在鱼塘周围建立遮挡物,如树木或围墙,以防止寒冷的风吹进鱼塘。

同时,可以在鱼塘上方搭建保温棚,利用太阳能进行加热。

2. 混合水体:将冷水与较温暖的水混合,以提高整个鱼塘的水温。

这可以通过引入温水源或者将水体循环泵送来实现。

3. 添加保温材料:在鱼塘底部铺设一定厚度的草、泥土或者塑料膜等材料,以减少水体散失的热量,并保持水温稳定。

二、鱼类的保暖措施不同种类的鱼对温度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根据具体鱼类的特点采取相应的保暖措施。

1. 选择适合的鱼种:在水产养殖中,应该选择那些能够适应低温环境的鱼种。

比如,鲤鱼、鳗鱼和红鱼等具有较高耐寒性的鱼类。

2. 饲料调整:冬季鱼类的摄食量会减少,但为了保持其营养需求,应适当调整饲喂计划和饲料配比。

3. 水质管理:保持鱼塘水质的稳定是十分重要的。

在冬季,水体的氧气溶解能力降低,容易导致鱼类窒息。

因此,需定期检测水质,并采取相应的水处理措施。

三、设备和配件的保养冬季水产养殖设备和配件的保养也是防寒的重要方面。

1. 防止水管结冰:在低温天气条件下,水管很容易结冰,影响水的供应和循环。

通过采取加热措施或使用保温材料来防止水管结冰。

2. 电机和泵的维护:冬季要特别关注养殖系统中的电机和泵的运行情况。

要定期检查设备状态,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3. 灯光管理:在冬季,鱼类的活动时间减少,需要适当增加光照时间,以维持其正常的生活周期。

四、紧急情况处理冬季天气变幻莫测,突发情况时需要迅速采取措施以确保水产养殖的安全。

1. 防止冻结:如果鱼塘出现冰冻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措施破冰,以保证鱼类有足够的空气供应。

鱼类养殖的风险与应对策略

鱼类养殖的风险与应对策略

鱼类养殖的风险与应对策略鱼类养殖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产业,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还为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然而,与其他农业领域一样,鱼类养殖也面临着各种风险。

本文将就鱼类养殖的风险与应对策略展开讨论,旨在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天气灾害天气灾害是鱼类养殖中一种常见的风险因素。

例如,暴雨、洪水、低温或高温等极端天气条件都可能对鱼类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导致大量死亡。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风险,养殖户应该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例如,在暴雨前及时加固鱼塘防渗墙;在寒冬来临时,加强保温措施,确保水温稳定。

二、水质问题水质是鱼类养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而水质问题也是鱼类养殖中的常见风险之一。

水质恶化会导致鱼类生长发育不良、免疫力下降,甚至发生大规模的鱼病爆发。

为了减少水质问题对鱼类养殖的影响,养殖户应该定期监测水质,及时调整养殖池水的酸碱度、溶氧量等指标,并合理配比饲料,避免过度投喂而导致水质恶化。

三、疫病防控疫病是鱼类养殖领域最为常见的风险之一。

养殖过程中,鱼类容易感染各类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导致疾病的爆发。

为了有效防控疫病,养殖户应该加强养殖环境的消毒工作,定期检查鱼类的体况,及时发现并隔离患病的鱼类,同时合理投放预防疫苗和药物,提高鱼类的抗病能力。

四、市场波动市场波动是鱼类养殖中经常面临的风险。

市场行情的波动会导致鱼类价格的不稳定,给养殖户带来经济压力。

为了有效应对市场波动的风险,养殖户应该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市场的需求变化,灵活调整养殖规模和品种结构,降低市场风险对养殖业的影响。

五、管理技术不足管理技术不足是鱼类养殖中常见的风险之一。

缺乏养殖知识和经验,可能导致饲料投放不当、养殖密度过大、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了规避管理技术不足的风险,养殖户应该密切关注养殖技术的更新,参加相关培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

同时,与行业内的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分享养殖经验,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提高养殖效益。

实用技术:异常天气对加州鲈的影响及处理方式

实用技术:异常天气对加州鲈的影响及处理方式

实用技术:异常天气对加州鲈的影响及处理方式一、暴雨天对水产养殖的影响1. 大雨对水质的影响:a.环境污染严重,下酸雨的机会增加,雨后pH值下降b.暴雨降水量大且急,对池塘塘埂及附近的泥土冲刷力较强,雨水流到池塘容易引起水质浑浊。

c.水温陡降(降幅>3℃),藻死亡,特别是老化的藻类和刚刚新生的藻类d.藻类死亡,有机颗粒增加,水体浊度增加,同时好氧增加,使池塘溶氧降低,好氧菌群减少,厌氧菌群增加,藻相、菌相平衡遭破坏;厌氧细菌、致病菌滋生,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等有害化学成分含量升高。

1.2鱼体受伤大风暴雨来临,养殖鱼类受惊吓相互撞击,极易受伤,伤口感染,产生疾病。

1.3生长受阻养殖水生生物在暴雨洪灾的应激条件下,少摄食或基本不摄食,食欲下降,生长缓慢或停止2、防治措施2.1减少投饲正常情况下,如第二天清晨发现有残饵,说明投喂较多,需适当调整。

以下几种情况值得关注:①投饲与天气关系密切,要做到晴天正常按时投,降雨天气少投,如下午突降雷阵雨或天气异常闷热,最后一顿饲料可以少投或不投。

②要做到定量分次撒放。

如鱼不浮出水面集群摄食时,宁可让其暂时挨饿也暂不投饲。

到了养殖后期,水温下降,要防止投饲过多。

③拉网检查的当天,不要投饲,次日的投饲量也应酌情减少。

④生病喂药饵,饲料必须减量,或者不喂,如肠炎病愈后,应逐渐恢复到常规投饲量。

2.2增氧大暴雨或台风天气,没有阳光,光合作用产氧作用减弱,养殖水体溶氧处于低氧状态,所以建议在大雨期间(特别是连续大雨期间)用水世纪的48小时长效型增氧剂“原子氧”进行全池干撒。

2.3防止返底,倒藻,转水笔者建议定期使用水世纪的“全效底改”进行对于池塘地质的预处理,一般7-10天一次;在养殖过程中保持水体的肥瘦适中,若太肥使用水世纪的优加益生菌+活力益水素,加红糖浸泡1小时全塘泼洒,若太瘦,则极易发生转水则使用水世纪的“活肥+黄金液”进行肥水培养充足的绿藻,硅藻这样来保持水质的稳定,产氧足够,减少水体氧债,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水产养殖防灾减灾口诀

水产养殖防灾减灾口诀

水产养殖防灾减灾口诀以下是五个符合要求的口诀:
《水产养殖防灾减灾口诀一》
台风洪水要来到,水产防灾要记牢。

一要检查塘堤牢,漏洞裂缝赶紧找。

二要加固防护网,鱼虾别让跑光光。

三要储备应急物,饲料药品不能少。

遇到灾害心不慌,守护水产有保障。

《水产养殖防灾减灾口诀二》
高温天气真难熬,水产减灾有妙招。

一是增加水交换,新鲜活水鱼儿笑。

二是合理投饵量,别让鱼儿撑坏了。

三是多开增氧机,氧气充足活力高。

水产养殖要精心,不怕高温来打扰。

《水产养殖防灾减灾口诀三》
病害来袭别害怕,应对方法有几下。

一要常巡养殖池,异常情况早觉察。

二要做好消毒事,细菌病毒远离它。

三要科学来用药,对症下药效果佳。

水产健康成长快,收获满满乐哈哈。

《水产养殖防灾减灾口诀四》
寒冷冬天要注意,水产保暖有妙计。

一是加深池塘水,好像给鱼盖被子。

二是搭建防风棚,挡住寒风保温度。

三是投喂高能量,鱼儿吃饱好过冬。

安稳度过冷季节,春天又能展活力。

《水产养殖防灾减灾口诀五》
水质变差危害大,改善水质有办法。

一要定期测水质,各项指标心中挂。

二要合理用微生物,分解污物作用大。

三要及时清污物,池塘干净美如画。

保持良好水环境,水产养殖笑开花。

初夏时节天气闷热 养鱼要警惕鱼类浮头”

初夏时节天气闷热 养鱼要警惕鱼类浮头”

初夏时节天气闷热养鱼要警惕鱼类浮头”每年夏天的时候,天气就会开始逐渐闷热,鱼放养量过大和水质败坏等易引起鱼缺氧浮头,易导致鱼大面积窒息死亡。

因此,加强塘鱼的日常管理,科学投喂饵料,切实抓好预防措施,及时抢救泛塘,有利于提高养鱼产量,增加养鱼效益。

鱼浮头的原因其主要原因有:水质过肥,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有机物耗氧量上升和溶氧量下降;自然条件差,放养密度过大,致使水中溶氧不足;池底淤泥过深,水质恶化;长期不加注新水,以致水质肥而老化;水体被污染、含有某种有毒有害物质;久晴不雨,水温过高易致水质恶化;下午或傍晚雷阵雨后造成池塘水急剧对流;阴雨天光照差,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弱,大气中补给的氧少;亩存鱼量过高。

鱼浮头的预测鱼在浮头前有一定的症兆,正确预测出鱼有浮头危险,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预防,就会减少事故的发生。

一是看天气:鱼浮头多发生在夏秋的闷热和晴雨多变的天气,特别是在夜间或黎明。

天气闷热,强光照射,突变雷阵雨,气温高;阴雨连绵,闷热无风或大雾天气,气压低,光照弱;久晴未雨,鱼吃食旺盛,水质浓,一旦天气急变,第2天早晨均可能浮头。

二是看水色:大量投饵施肥,水质过浓,水色突变,透明度变小,水呈灰白或粉红色,透明度过大等。

三看鱼吃食:鱼类无病而吃食量忽然减少,浮游生物大量死亡分解;鱼类群集水体上层,散乱游动,可见阵阵水花;水质突然恶化,小鱼虾集中岸边游动,草鱼只在草堆边吃草或嘴里衔着草满塘游动,这些都是池水缺氧的标志,说明鱼有浮头危险。

鱼浮头的鉴别根据鱼浮头的轻重程度可判断水中缺氧程度。

具体区分如下:(1)清晨在池塘中,看到鱼浮头,丢一块小石块到塘中,鱼受惊立即下沉或太阳出来不久就自动下沉,表示缺氧不很严重,属于轻浮头。

(2)如惊吓不起反应或9点钟以后还不下沉,表示缺氧严重,属于轻浮头。

(3)如午夜鱼从塘扩大到岸边,受惊不沉,表示重浮头。

(4)午夜到前半夜,青鱼、草鱼等集中在岸边,全部浮头,呼吸急促,浮动无力,表明鱼很快就要泛塘。

养殖业雨季管理措施

养殖业雨季管理措施

畜禽水产业雨季理措施今年6月,我国南方地区遭遇持续强降雨,局地出现特大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给养殖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草场、水质被破坏,畜禽栏舍被损毁,还导致一些疫病发生和流行。

现将养殖业在雨季中的一些管理防范措施介绍如下。

奶牛:防范提前“到位”1.关注天气预报。

及时了解天气预报及相关预警信息,根据牛场实际情况做好预防措施;检查维修牛舍、仓库、挤奶厅等基础设施,防止漏雨及大风掀翻破坏;硬化场区道路,完善排水系统,保障运输通畅;检修供电线路,杜绝触电事件;备好发电设备,防止突发停电,影响正常生产。

2.做好饲料储备。

提前配备饲料,保证奶牛食物充足;做好饲料贮存工作,防止饲料发霉变质;做好青贮窖的保护及排水工作;禁止用霉变饲料饲喂奶牛。

3.预防奶牛乳房炎。

高温多雨季节是奶牛乳房炎高发期,因此,要做好防范工作,降低奶牛乳房炎发生率。

要注意挤奶员、牛场环境及牛体卫生,减少病源;及时监测、防治泌乳牛的隐性乳房炎;检修维护挤奶机械,防止机械损伤奶牛乳房;防止栏圈过挤,台阶过高,以及废旧铁、木栅栏等引起外伤;加强挤奶人员技术培训;勤观察、早发现、早治疗,对已患乳房炎的牛最好只进行人工挤奶。

4.预防奶牛腐蹄病。

定期消毒,尽量保持牛舍、运动场的平整、干燥和清洁,且应保持一定坡度;建蹄浴消毒池,减少腐蹄病发生;坚持修蹄,并按照正确的操作规程进行。

山羊:雨季适当减少放牧1.提前修补羊舍。

雨季到来前,羊舍应延长房檐,修补屋顶,防止漏雨打湿羊舍内部与羊体,造成羊群应激引起感冒。

羊舍内地板下方应设集粪沟,做好干湿分离,谨防粪便与雨水混合,增加污染排放量。

2.控制养殖密度。

夏季多雨时,羊舍内部应根据自然气温调整养殖密度。

羊只饲养密度高、粪污堆积发酵等会导致产热过多。

养殖户应通过适当降低羊群饲养密度来减少自身产热,降低舍内温度,加强空气流通。

3.减少放牧与科学舍饲。

持续强降雨天气时,羊群放牧易感冒,导致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频发。

二月份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二月份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二月份水产养殖注意事项二月份,农历节气是立春和雨水,传统春节也在二月份。

春天伊始,雨水增加,气温逐渐回升,但仍较冷,水产养殖品种还处于越冬期。

今年为暖冬天气,但仍要预防倒春寒极端天气,渔业生产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抓紧渔业基础设施建设要利用渔闲时机,对已卖完鱼的空鱼池及时进行清整。

首先排干池水,对鱼塘清淤,扩大鱼池深度,增加养殖空间,水深要达2~2.5米。

其次要整修加固池埂,修补渗漏,铲除杂草。

另外要冰冻日晒池底半月以上,以杀灭鱼池中的病原体和其它有害生物,促进有机物分解。

二、做好鱼种放养第一步清塘消毒。

池塘留水深10厘米,首先按每1亩用生石灰90公斤或含氯30%的漂白粉4公斤,调成糊状均匀泼洒全塘;然后灌满池水,每亩用漂白粉12公斤,撒布均匀,充分搅动。

一般7天后即可放鱼种。

第二步肥水下塘。

清塘5~7天后施基肥。

一般每亩池塘施经发酵的猪、牛粪500~700公斤或人粪200公斤(新塘或瘦塘可多施),然后注水,有利于浮游植物生长,提供天然饵料。

第三步选择鱼种适宜规格。

投放的鱼种,草、鲢、鳙鱼体长应在15厘米,鲤鱼13厘米,鲫鱼和鳊鱼10厘米以上。

选择鱼种要规格一致、体质健壮,有利于提高鱼种的成活率。

第四步鱼种消毒。

鱼种要在消毒后入池。

一般用3%~5%漂白粉和8%硫酸铜浸洗鱼种20~30分钟;或用3%~5%食盐水浸洗5~10分钟,以杀灭鱼体表的病原菌。

第五步抓紧早放。

冬至至春节前后,或水温在8~10℃是放养鱼种的最佳时机。

这时水质稳定,鱼体结实,在捕捞和运输途中鱼体不易受伤,死亡率和发病率低。

同时,鱼种及早得到稀养,提早适应环境,早开食,增重快。

放养时,以选在晴天中午进行为好,温度过低的霜天和雨雪天不宜放养,要防止冻伤鱼体。

三、加强鱼池的早春管理(一)鱼种及成鱼养殖管理池塘要有专人负责管理。

应每20天换水1次,每次加水15~20厘米,实行先放后灌,调节水质,天气骤冷,要加深水位至2米以上;长时间没有补水且含氧较低的池塘,每亩用硝酸铵5~6公斤、过磷酸钙3~4公斤,混合装入细眼的布袋中挂在水下,在晴天中午用竹竿搅动部分塘底,过一段时间再搅动另一部分,每月1次。

池塘养殖的自然灾害应急技术措施

池塘养殖的自然灾害应急技术措施

池塘养殖的自然灾害应急技术措施在梭子蟹和南美对虾池塘养虾过程中,不良天气对养殖生态环境影响极大,特别是台风、暴雨、赤潮、高温、寒潮等自然灾害,往往会造成对虾的应激反应,极易使养殖虾、蟹暴发病害,给养殖业带来严重的影响。

自然灾害虽对养殖影响极大,但通过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控制,也能将损失避免到最小。

下面是针对宁波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所建议采用的一些应急技术措施:1 台风和暴雨1.1 水位控制台风和暴雨来临前,应将池塘水质调整到最佳状态,在台风前夕,首先要及时、尽量提高虾池水位,增加蓄水量。

因台风过境必定带来雨水,从盐度的整体变化来讲,池中水位越低,雨水对池水的影响就越大:而池水越深,水容量就越大,可以有效减少雨水对盐度和水温的变化,就会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从而减少对虾的应激反应。

1.2 水质调整在保持一定水位的同时,通过施肥和使用调水剂把水质调整到最佳状态。

大量实践表明,浓水色和低透明度更易抵御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

梭子蟹和南美白对虾理想的水色是由绿藻或硅藻所形成的黄绿色或黄褐色,这些绿藻或硅藻是池塘微生态环境中一种良性生物群落,对水质起到净化和稳定作用,使养殖池塘更能抵抗自然灾害。

1.3 增氧台风前后主动增氧,并提高对虾的抗应激能力在台风到来前夕起就要不断地开足增氧机防范对虾缺氧。

台风来临前后天气变化异常,前后都会伴有3天左右的低气压天气,此时水环境变异迅速,水体中的溶氧一般都呈现低值状态。

由于台风带来大雨,虾池水体中含氧量明显降低,应不停顿地开增氧机,增加水体中的溶氧,维持虾的正常生长和水体的生态平衡。

在下雨时打开增氧机,可打破水体的水温和盐度的分层现象,使池水温度和盐度的变化幅度减到最小,减少对虾产生应激的可能性。

1.4 排水排水方便的虾池还应排掉上层部分水,尽可能地维持水温和盐度的相对稳定。

1.5 消毒及水质恢复台风和暴雨过后,要及时对虾塘进行处理,特别是长时间的大雨和暴雨,虾塘中的生态环境均遭受重创,甚至生态环境完全失衡,致病菌快速繁殖,导致在很短时间内,甚至在1~2天内,水环境和对虾生长就可能发生异常情况,容易暴发病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极端天气后鱼塘养殖的注意事项观赏鱼
当鱼塘遭遇了极端恶劣天气后就会出现鱼只大面积的死亡,这时候只有更加注意鱼塘的情况,并且增加巡塘次数。

小编就为你整理了再极端天气后水产应该如何养殖的注意事项,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一、合理使用增氧机
一般情况下,极端恶劣天气后,气温将会逐步回升。

闷热的天气也将逐步增多。

这个时候,鱼塘也很容易缺氧。

因此,在闷热的季节,开增氧机是不错的选择。

不过,很多养殖户都会有这样一个习惯,就是越是在闷热的季节,开增氧机的次数就会越多。

其实,这样的做法是不科学的。

广州联丰水产建议应该合理增开增氧机,要做到“三开”和“两不开”,“三开”指晴天中午开增氧机、阴天次日清晨开、连绵阴雨半夜开,“两不开”指傍晚不要开增氧机、阴雨天中午不要开增氧机。

另外,除了“三开两不开”之外,增氧机还要注意炎热天开机时间长,凉爽天开机时间短。

半夜开机时间长,中午开机时间短。

风小开机时间长,风大开机时间短。

池塘施肥量大,开机时间长。

池塘施肥少,开机时间短。

此外还与池塘里放养鱼类的密度、载鱼量有密切关系,应该根据池塘实际情况来灵活调整。

二、注意培养藻相
天气变晴了,是培养藻相的最佳季节。

为何要培养藻相?在
与渔愉鱼水产服务公司李悦悦老师交流过程中得知,藻类是池塘能量的提供者,是氧气的主要提供者,是水生物的营养,是池塘生态系统的基础层。

为什么要养菌护菌:有益菌是有害菌致病菌的抑制力量,是池塘底环境水环境的保护者,是饵料营养被再利用的制造者。

活菌的利用要慎重,如芽孢杆菌有超级分解能力,但也是水中氧气的超级消耗者。

如酵母菌具有再利用营养的作用,提高饲料利用率的效果但是也会大量产生大量微生物如轮虫,造成水体耗氧大幅提高,产生负氧环境,水体混浊。

三、时刻关注鱼儿的摄食状况
鱼儿摄食状况不佳,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天气变化大。

2.水质变化大或水质恶化。

3.水温、气温差异大。

4.鱼体有病虫害,
5.刚刚转换饲料,尚未适口。

6.鱼塘溶解氧偏低。

建议多方面考虑,找出原因,对症施方,逐步诱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