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代精神
简述时代精神内涵

简述时代精神内涵
简述时代精神内涵:
中国时代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
1、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2、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3、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时代精神的作用:
这一精神生动反映了中国人民推进改革开放的每一步实践过程中的精神风貌,例如在抗击自然灾害的过程中形成的九八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有如在筹备和举办重大活动中成的奥运精神,还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还有“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时代精神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时代精神中国共产党在90年的奋斗历程中,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彰显政党性质、反映民族精神、体现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伟大精神。
这些伟大精神,对于推动党所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具有理想高远、紧贴实际、科学理性、人文关怀等鲜明特点,从根本上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
党的先进性是党的伟大精神形成的根本,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是党的伟大精神形成的源泉,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是党的伟大精神形成的基础,党重视自身建设的传统是党的伟大精神形成的保障。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尤其需要大力弘扬实事求是精神、改革创新精神、以人为本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使党的伟大精神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人无精神不立。
党也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党无精神不强。
在90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彰显政党性质、反映民族精神、体现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伟大精神。
这些伟大精神,对于推动党所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史也是党的伟大精神形成史伟大的党培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滋养伟大的党。
我们党的90年,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90年,也是党不断发展壮大、日益坚强成熟的90年。
9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古老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从贫穷落后到繁荣昌盛,民族从任人欺凌到振兴自强,人民从受苦受难到富裕安康,党也从成立时只有几十名党员发展成为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
我们党建立丰功伟绩的历程,也是不断培育形成伟大精神的历程。
在血雨腥风、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党的伟大精神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向前。
成立于民族危亡之际的中国共产党,面对的首要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带领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如何弘扬中国精神2000字

如何弘扬中国精神2000字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中国的伟大复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来支撑。
因此,弘扬中国精神,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一、中国精神的内涵中国精神,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这种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之中,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支柱。
二、如何弘扬中国精神1. 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我们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其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同时结合时代特点,创新发展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2.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我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我们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爱国主义的旗帜在每一个心中飘扬。
3. 坚持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我们要破除僵化保守的思想观念,勇于创新、敢于实践,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社会风尚、凝聚人心的强大精神力量。
我们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5. 倡导团结协作。
团结协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应对各种挑战的重要法宝。
我们要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团结一心、共同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6. 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
我们要秉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7. 注重实践与行动。
弘扬中国精神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付诸实践。
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国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8. 发挥媒体的作用。
媒体是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渠道。
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广泛宣传中国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引导全社会共同践行中国精神。
弘扬时代精神的重大意义

弘扬时代精神的重大意义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时代精神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的潮流,显示了当代中国社会崭新的精神风采。
弘扬时代精神对于团结和凝聚全国人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弘扬时代精神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必然要求从本质上说,时代精神就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创新的精神。
它是在继续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上,立足于当今时代的客观实际,着眼于未来发展的奋斗目标,适应时代变化、引领时代发展的一种精神气力。
马克思主义以为,任何客观事物总是要存在于一定的时空中。
在社会生活中,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时”,就具体表现为历史发展所处的不同的大的阶段——时代。
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关键正在于对“时”的正确把握。
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彻底纠正了“左”的错误,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心领导集体,针对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出现的复杂局面,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成功地稳住了改革和发展的大局,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实现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创造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崭新局面。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心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国际社会发展的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阔步前进。
时代精神汇总

中国时代“精神”汇总五四精神1919年5月4日,中国爆发了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这场运动,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
五四运动也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
其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
井冈山精神其主要内涵是:坚定的革命信念,自力更生,英勇奋战,百折不挠,艰苦奋斗。
其中坚定的革命信念是这一精神的主题,体现了井冈山精神的最显著特征。
江总书记将井冈山精神高度概括为24个字: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长征精神主要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南泥湾精神1941年前后,日本帝国主义的“扫荡”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包围及严重的自然灾害,使抗日根据地出现了极端困难的局面。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开展了大生产运动。
八路军359旅开进南泥湾屯垦。
经过艰苦奋斗,南泥湾成了陕北的“江南”。
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中形成的。
1942年12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
)延安精神的主要内涵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敢于胜利,艰苦创业。
其核心和主题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抗战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救亡图存、民族解放为主题,以自强、团结、牺牲、坚韧为基本内涵的伟大抗战精神。
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精神”是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产生的,是一种体现中国革命伟大历史性转折时代要求的革命精神,其基本内涵是:“两个敢于”(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进取精神;“两个坚持”(坚持团结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两个善于”(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设新世界)的科学精神;“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时代精神的素材摘抄

时代精神的素材摘抄时代精神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传承和发扬,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创美好未来。
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年代表的性格。
——马克思纵观历史,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时代精神。
这些精神在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时代的进步离不开我们对时代精神的感悟与践行。
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践行时代精神,努力工作,奋斗不止。
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我们要勇立潮头,担当时代责任。
身处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我们或许会在诸多选择中迷失方向。
然而,当我们关注时代精神时,我们便能找到内心的信仰和坚定的方向。
这些精神包括但不限于勇敢、创新、包容等等,它们在引导着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身处在历史的洪流中,感受着时代精神的涌动。
或许,我们都是时代变迁的见证者,也或许,我们只是时代长河中的一粒沙。
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从田间地头到宇宙天空,从注目方寸到思接千里,不同时代的劳动,让我们得以不断挣脱牢笼,我们也可以成为新时代的新劳动者,打破新时代出现的新牢笼!只有不断学习和进取,才能成为时代的佼佼者,彰显人生价值。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引领时代发展,实现个人价值。
了解先进事迹,感悟时代精神。
青年人任重道远,要继承的不是财产,而是前辈留下的尚未完成的革命事业,发扬前辈的革命精神。
一徐特立青年最要紧的精神,是要与命运奋斗,要在任何环境中间都能够解决自己乃至中国的问题。
恽代英吾辈即以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
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
应付世界发展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
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孙中山人生有世,事业为重。
一息尚存,绝不松劲。
东风得势,时代更新,趁此机,奋勇前进。
吴玉章爱祖国,为祖国的前进而奋斗,是我们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一苏步青时代在变,精神不变。
我们要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精神。
劳动创造人类,科技创造仙类。
时代精神的意义

时代精神体现社会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高尚的品格、坚定的志向和远大的理想,就不可能凝聚力量、成就伟业;一个民族如果不能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就不会有生机和活力。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都起着带领作用,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
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相辅相成、相融相生,二者统一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之中。
在新的历史时期,想要抓住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和平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要一直贯彻落实这样的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的创新活力,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真是为了提升国人的创新能力,使中国成为独立自主,能够引领世界潮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泱泱大国。
总之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关乎中国的前途与命运的,意义非凡。
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

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
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表达,体现了社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
它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的进步潮流,是社会的主旋律和时代的最强音。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体现为突破陈规、大胆探索、敢于创造的思想观念,勇于打破与社会和历史发展规律不相吻合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的束缚,从不合实际、不合规律的观念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错误和教条式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
时代精神实质:
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文明创建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格,是激励一个民族奋发图强、振兴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构成同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根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时代精神的内含以及它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建设活动中所发挥出来作用的大小,可以透视其国民的理性程度与成熟水平,因而成为衡量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准。
时代精神反映一个时代人类社会发展变化基本趋势并已成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共同的心愿、意志和精神追求。
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既是时代的主题,也是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取得共识的时代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时代“精神”汇集(部分)
五四精神
1919年5月4日,中国爆发了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这场运动,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
五四运动也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
其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
井冈山精神
其主要内涵是:坚定的革命信念,自力更生,英勇奋战,百折不挠,艰苦奋斗。
其中坚定的革命信念是这一精神的主题,体现了井冈山精神的最显著特征。
江总书记将井冈山精神高度概括为24个字: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长征精神
主要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南泥湾精神
1941年前后,日本帝国主义的“扫荡”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包围及严重的自然灾害,使抗日根据地出现了极端困难的局面。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开展了大生产运动。
八
路军359旅开进南泥湾屯垦。
经过艰苦奋斗,南泥湾成了陕北的“江南”。
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中形成的。
1942年12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
)延安精神的主要内涵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敢于胜利,艰苦创业。
其核心和主题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抗战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救亡图存、民族解放为主题,以自强、团结、牺牲、坚韧为基本内涵的伟大抗战精神。
西柏坡精神
“西柏坡精神”是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产生的,是一种体现中国革命伟大历史性转折时代要求的革命精神,其基本内涵是:“两个敢于”(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进取精神;“两个坚持”(坚持团结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两个善于”(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设新世界)的科学精神;“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毛泽东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继续创业精神。
(周恩来同志曾经指出:“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
”三大战役和七届二中全会都是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大事件,在西柏坡这个农村指挥所里,党中央、毛主席运筹帷喔,决胜千里,吹响了彻底埋葬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的号角。
)
北大荒精神
“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
”
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人民解放军10万转业官兵,按照党中央“屯垦戍边”的方针,开赴地处黑龙江省荒无人烟的北大荒开拓。
经过三代人的艰苦创业,建成了中国耕地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营农场群,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和外贸出口基地,成为举世闻名的“北大仓”。
北大荒精神正是在这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集中体现了“北大荒人”这个英雄群体高度的政治觉悟、崇高的思想境界、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动工于1960年,十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 5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大庆精神
“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的艰苦创业精神;讲求科学、‘三老四严’(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
)的求实精神;胸怀大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
”
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就是共产主义精神,是我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高贵品质的生动反映,也是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具体体现。
它的实质是:忠于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事业,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做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周恩来同志曾对雷锋精神作了全面而精辟的概括,即“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雷锋精神是我们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
“两弹一星”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极不寻常的时期,中国面对当时严峻的国际形势,为了抵御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打破大国的核讹诈、核垄断,尽快增强国防实力,保卫和平,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现在中国已成为少数独立掌握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国家之一,并在某些关键技术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1999年9月18日,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
学家大会上,阐述了“两弹一星”的伟大精神。
江主席强调,“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体现,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
抗洪精神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
”
“抗洪精神”是全国军民以前所未有的凝聚力,战胜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等地区特大洪水而形成的崇高精神.。
1998年9月29日江总书记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概括出抗洪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今高新技术发展中极具风险和挑战的领域。
次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贺电指出,希望航天工作者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紧紧瞄准人类探索宇宙活动的前沿,不断开创我国航天事业的新境界。
l0月20日,解放军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指出,载人航更籍幂是“两弹一星”精神的传承和升华,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延伸和扩展,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特区精神
——敢闯、敢冒、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
——奋发有为、只争朝夕的创业精神。
——自立、自强、自信的拼搏精神。
——团结友爱、扶贫济困的互助精神。
——诚实守信、廉洁奉公的奉献精神。
——爱岗敬业、健康文明的人文精神。
一一公正严明、规范有序的法治精神。
一一崇尚知识,完善自我的学习精神。
——公开透明的民主精神。
——面向世界的开放精神。
兴办经济特区,是我们党和国家为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
1980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深圳经济特区,这是中国成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
中国的经济特区不仅创造了举世惊叹的物质文明奇迹,也创造了支撑特区经济迅速崛起的特区“十大精神”2000年八月,在庆祝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0周年之时,提出了特区“十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