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赏析

合集下载

艺术赏析之茉莉花

艺术赏析之茉莉花

艺术赏析之《茉莉花》歌曲起源:《茉莉花》起源于南京六合,源自于六合民间传唱百年的《鲜花调》,由著名军旅作曲家何仿采自于六合的民歌汇编整理而成。

茉莉花是中国著名民歌,在国内以及国际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在中国及世界广为传颂,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

一、美妙声音:从“草根”到经典从深厚的土壤中才能长出花朵和森林,从真实的生活中才能找到最美妙的声音。

黑格尔在《美学》(第一卷)中指出:“一种使人感到快乐的表现必须显得是自然产生的,而同时却又像是心灵的产品,产生时无须通过自然物产生时所须通过的手段。

这种对象之所以使我们欢喜,不是因为它很自然,而是因为它制作得很自然。

”民歌是在民间世代广泛流传的歌曲,是最大众化的音乐形式,是大众口头创作的、并在流传中不断丰富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人口和民族众多,民歌源远流长,浩如烟海。

这朵享誉世界的《茉莉花》,就是由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原团长何仿独具慧眼,在这花的海洋里采摘的。

然而,这朵乐坛“奇葩”的采撷不是偶然的。

1942年,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来到江苏省六合八百桥镇金牛山麓开展反扫荡宣传。

年仅14岁的小文艺兵何仿,从当地民间艺人口中听到了民歌《鲜花调》,后来在《鲜花调》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创作,形成了现在的《茉莉花》。

从此,这朵独具“草根文化”特色的民歌走出山乡、田野,走上炫目的现代舞台。

朱熹的《观书有感》中有两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是用这两句诗来说明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我们的文艺创作又何尝不是呢?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正是这首民歌保持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的原因之一。

二、意象鲜明:清雅幽远华夏味“诗”最初都是乐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是风土之音,即各地民歌。

从这一点来说,民歌和诗应是相通的,即都强调意象。

《茉莉花》的意象是鲜明、突出的。

壮美和优美是美的两种表现形态。

对民歌《茉莉花》的解读

对民歌《茉莉花》的解读

对民歌《茉莉花》的解读介绍如下:
《茉莉花》是一首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歌曲,它既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歌曲中的“茉莉花”是一种有着深厚文化内涵的花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

茉莉花通常被视为善良、纯洁、高雅和优美的象征,同时也寓意着爱情和友谊的真挚和深厚。

歌曲的歌词简洁明了,意境优美。

通过对“茉莉花”这一富有象征意义的事物的描绘,歌词表达了对人间真情真爱的渴望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家园、亲情和友情的眷恋和感恩之情。

歌曲旋律朴素而深情,通过质朴的歌声和琴声,抒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茉莉花》作为一首民歌,既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又表达了当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中国民族音乐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民歌《茉莉花》原文及赏析

民歌《茉莉花》原文及赏析

民歌《茉莉花》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民歌《茉莉花》原文及赏析【导语】:茉莉花未开时珍珠模样,开来时香更香。

满庭芳茉莉花柳永赏析

满庭芳茉莉花柳永赏析

《满庭芳·茉莉花》是柳永的一首词,以茉莉花为题材,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对茉莉花的赞美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在这首词中,柳永首先将茉莉花比作清新淡雅的青衣女子,淡妆素抹,迎风微笑。

这种比喻既展现了茉莉花的淡雅美丽,也赋予了它人的情感和神态。

接下来,柳永赞美茉莉花超凡脱俗的气质,唯有月光华丽如水,可与之相伴。

这一比喻既突出了茉莉花的独特气质,也增加了词的美感和诗意。

然后,柳永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茉莉花比作一位轻盈的仙女在月中步行,悄无声息惹人爱怜地飘入仙宫。

这一比喻既展现了茉莉花的轻盈飘逸,又赋予了它仙女的形象,使茉莉花更加生动有趣。

接着,柳永通过描述茉莉花的香味和形态,进一步表达了对它的赞美。

他赞美茉莉花香味悠长能够冲向万里长空,却浮在杯中宛如朵朵微小的芙蓉。

这一描述既展现了茉莉花的香味的浓郁,又突出了它的形态的优美。

最后,柳永通过描述自己与茉莉花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他回忆起曾经与茉莉花共度的美好时光,感叹如今自己已经沦落异乡,无法再与茉莉花相聚。

但是,他仍然对未来充满期待,希望有一天能够再次与茉莉花相聚。

总的来说,《满庭芳·茉莉花》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词,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茉莉花的美丽和独特气质。

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民歌《茉莉花》赏析

民歌《茉莉花》赏析

民歌《茉莉花》赏析虽无艳态惊群目,幸有清香压九秋--民歌《茉莉花》赏析摘要有300多年历史的国乐精华之十大民歌之一《茉莉花》出世以来至今深受人们的喜爱。

她在不断发展和变异中甚至走出了国门成了东方文化的使者登上了世界的大舞台充分展示了中国民歌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茉莉花》历史流变审美传播一.《茉莉花》的历史1.茉莉花曲牌的由来《茉莉花》的曲谱最早见于清代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刊刻的《小慧集》一书中。

该书卷十二“小调新谱”部分收录了一首《鲜花调》全曲共两段唱词。

由于第一段唱词开始两句为“好一朵鲜花好一朵鲜花”故名鲜花调。

《鲜花调》歌词最早出现于乾隆年间出版的戏曲剧本集《缀白裘》其中的第六集卷一《花鼓》一剧的“花鼓曲”九曲的前两曲中唱的是张生戏莺莺的故事。

2.现代版的《茉莉花》作曲家何仿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根据江苏民歌《茉莉花》改编创作是目前流传最广的《茉莉花》歌词描述了一位姑娘想摘茉莉花又担心受责骂被人取笑又怕伤了茉莉花等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一个天真可爱纯洁的美好形象生动而又含蓄地表达了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

改动的歌词在茉莉花上做足了文章把少女们爱花、爱美、惜花、怜花、羞怯、腼腆的心态刻画得入木三分。

曲子保持了原来的基调但前后作了增补特别是结尾加了拖腔使其更为明朗、欢快、热忱。

二.《茉莉花》的特点一.不同地域的流变同样一首歌流传到不同的地点便会与当地的风俗、饮食、方言等结合发生相应的变化。

1.江苏的《茉莉花》是“茉莉花”这个大家族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

它采用五声音阶旋律婉转流畅节奏稳重富于变化音符的结合由于同吟诵歌词的节奏基本一致歌词与【鲜花调】一样多为一拍一字或半拍一字因此琅琅上口。

旋律以曲折的级进为主小跳进很少有典型的南方色彩特点主要传唱流域在江苏、浙江、安徽一带也是最广为流传的版本。

2.河北南皮的《茉莉花》是一首河北的典型曲调在后面运用了甩腔方式同时加以板胡、唢呐和笛子的演奏节奏则具有舞蹈性既有江南风情又赋予了其南皮地方特色。

江苏民歌《茉莉花》赏析

江苏民歌《茉莉花》赏析
】曲变的州歌早。小州州茉部
。牌成不清小属《曲清清莉分
名扬断曲调于茉、曲曲花人 【州加历,扬莉扬又。》认 鲜清工代后州花州称 源为
起 源
花曲,艺经的》小扬 于
艺术特点
《茉莉花》旋律优美, 清丽,婉转,流畅, 感情细腻,乐声委婉 中带着刚劲,细腻中 含着激情,飘动中蕴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 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誉为“中国的 第二国歌”。1982年,江苏民歌《茉莉花》 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选为“中国优秀民 间歌曲”,1998年成为美国一颗向外太空 飞行寻找星外生命的宇宙飞船搭载的乐曲。
江苏民歌《茉莉花》 赏析
作品简介
《茉莉花》是中国文化的代表 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 代表,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 歌”。1982年,江苏民歌《茉 莉花》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 选为“中国优秀民间歌曲”, 1998年成为美国一颗向外太空 飞行寻找星外生命的宇宙飞船 搭载的乐曲。
作品欣赏
壹 调 的 衍 人 扬 秧 最 调 州 扬 扬 《 大
演唱风格
一、音色甜美 二、发声细腻 三、处理细致
课后小结
起源 思想感情 艺术风格
谢 谢 民 大 族


茉莉花鉴赏800字

茉莉花鉴赏800字

茉莉花鉴赏茉莉花,这是一种充满诗意的花卉,以其纯洁、淡雅的花香,受到了世人的广泛喜爱。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茉莉花的每一个角落,对其进行全面而细致的鉴赏。

茉莉花的外观独特而精致,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它的花瓣轻盈、洁白,仿佛是天空中的云朵,柔软而富有弹性。

每一朵茉莉花都由众多小花组成,形成一个完美的圆形,犹如夜空中闪烁的星星。

这种完美的对称性,使得茉莉花在视觉上极具吸引力。

当我们提及茉莉花的香气时,脑海中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淡雅”二字。

茉莉花的香气独特而持久,它不像玫瑰那样浓烈,也不像桂花那样馥郁。

它的香气仿佛有着神奇的魔力,能让人心神宁静,仿佛置身于一个清新的自然环境中。

在炎热的夏季,茉莉花的香气更是令人心旷神怡,仿佛带来了一丝凉意。

除了外观和香气之外,茉莉花的生长习性也十分独特。

它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需要充足的阳光和通风良好的环境。

在适宜的环境下,茉莉花能够茁壮成长,开出美丽的花朵。

同时,茉莉花也十分耐修剪,可以通过修剪来控制其生长形态,使它更具观赏价值。

除了作为观赏植物之外,茉莉花还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日常生活中,茉莉花被广泛用于制作香料、茶饮、化妆品等领域。

茉莉花茶是中国传统的茶饮之一,以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深受人们的喜爱。

同时,茉莉花还可以用来制作精油、香水和美容护肤品等,具有很好的美容养颜效果。

在文化方面,茉莉花也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茉莉花象征着纯洁、高雅和美好。

许多文人墨客都曾以茉莉花为题材创作出许多优美的诗篇和画作。

同时,茉莉花也是世界各地人们共同的喜爱,许多国家都有以茉莉花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和节日庆典。

总结来说,茉莉花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意义的植物。

它以其独特的外观、香气和生长习性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同时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美好的体验和感受。

无论是作为观赏植物还是文化符号,茉莉花都将永远闪耀着它独特的光芒。

世界经典民歌赏析

世界经典民歌赏析

一、区分两首《茉莉花》江苏的《茉莉花》,其旋律以五声音阶曲折的级进为主,旋律婉转流畅,有典型的南方民歌的特点,宛如一幅江南水乡风土人情的图画。

民歌手往往采用吴语演唱这首歌曲,其风格细腻优雅,听来感到新颖亲切,生动地刻画了古代少女追求美好生活的形象,很有艺术感染力。

河北《茉莉花》,河北南皮《茉莉花》的曲调则更具有叙述性质。

它的速度缓慢,旋律的进行委婉。

民歌表演者为了加强对歌中古代人物形象的塑造,有时从戏曲音乐中汲取素材来丰富这首民歌,河北南皮《茉莉花》的最后有一个较长的拖腔,其旋律材料就是取自吕剧四平腔的常用拖腔,但用得很贴切。

二、江苏民歌江苏民歌自身也有南北之分,苏北的《茉莉花》、苏南的《紫竹调》是最具有代表性,音乐演奏主要是二胡笛子,也就是江南丝竹,比较著名的有《云庆》《三落》《行街》等,有一首集大成于一身的曲子《姑苏风光》,现今的歌曲是简化版。

当然,江苏也有悲调的歌曲如《二泉映月》、《孟姜女》、《月儿弯弯照九州》等。

三、新疆民歌新疆地区各族民歌的统称,各族民歌的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活泼鲜明,结构规整对称,情绪热烈欢快:大多采用七声自然调式,也有用五声调式,主要伴奏乐器有手鼓、冬不拉、热瓦甫、铁鼓等。

歌曲结构完整,规模较大,曲调悠长,情绪深沉,不少歌曲有着叙咏性的特点。

各民族民歌中,哈萨克族民歌和维吾尔族民歌是两种最活跃的民间音乐。

《阿拉木汗》《青春舞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四、哈克族民歌哈萨克族是一个酷爱音乐的民族,素有骏马和歌是哈萨克的翅膀之说。

民歌在哈萨克族音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哪里有哈萨克族的毡房,哪里就有歌声。

民歌艺术特点:哈萨克民歌从内容上可分为谐歌、赞歌、哭歌、情歌等类冬不拉是哈萨克最主要的乐器。

民歌体裁:哈萨克族民歌安泛指歌曲。

这里指旋律优美、宽广,并有固定唱词和曲名的歌曲,又可分为“阔西安(牧歌)、“巴拉克西安”(渔歌)、“安给西安”(狩猎歌)、“玛罕拜特安(情歌)、“迪纳依安”(宗教歌)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茉莉花赏析112
陈丽旭
(海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号:201313010205)
茉莉花,为木樨科素馨属,常绿灌木或藤本植物的统称,为常绿小灌木或藤本状灌木,高可达1米。

枝条细长小枝有棱角,有时有毛,略呈藤本状。

单叶对生,光亮,宽卵形或椭圆形,叶脉明显,叶面微皱,叶柄短而向上弯曲,有短柔毛。

初夏由叶腋抽出新梢,顶生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有花3-9朵,通常三到四朵,花冠白色,极芳香。

大多数品种的花期6-10月,由初夏至晚秋开花不绝,落叶型的冬天开花,花期11月—第二年3月。

茉莉原产于印度、巴基斯坦,中国早已引种,并广泛地种植。

汉晋以来一直以“柰”称之,“茉莉”一词多见于宋代以后的文学作品,别名“末利”、“抹利”、“磨厉”、“没利”等,皆据其梵语名Mallika的音译而来。

此外,茉莉还有许多拟称,苏东坡将茉莉称为“暗麝”。

韦君呼茉莉花为“狎客”,曾端伯以茉莉为“雅友”,张淑敏呼为“远客”。

茉莉与一般传统花卉不同,集观赏、药用、食用和工业价值于一身,同时也是文人雅士吟诗作画的题材。

其气味芳香,在熏香、美容化妆、饮食调味、医药保健等方面应用广泛。

关于茉莉的起源,茉莉最早迎进中国,比较可靠的材料是在晋代以前。

舒迎澜在其《古代花卉》一书中提到茉莉来自伊朗、印度半岛和印度支那半岛都有可能。

顾群在其《茉莉》一书中提到茉莉原产波斯湾一带,从汉朝开始就就由亚洲东南部传入我国,大约已有一千六七百年的历史了,茉莉最初栽培在华南。

刘祖生在其《茶用香花栽培学》一书中提到,茉莉原产于波斯湾附近的伊朗,早在1700多年前的汉代就由亚洲东南部传入我国。

舒迎澜在其《古代花卉》一书中提到,茉莉全属约40种,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及北美,中国有27种产长江以南各省区。

依其花型,茉莉有单瓣、双瓣、多瓣之分。

庄任等人编的《福建茉莉花茶》一书中提到,目前供窨制花茶而栽培的品种,与国外供提取的茉莉香精油而栽培的“大花茉莉”是异种同属。

福建栽培的茉莉花在历史上多是单瓣品种,俗称“福州种”、“本地种”或“长乐种”。

关于茉莉的生长习性,茉莉性喜温暖湿润,在通风良好、半阴的环境生长最好。

土壤以含有大量腐殖质的微酸性砂质土壤为最适合。

大多数品种畏寒、畏旱,不耐霜冻、湿涝和碱土。

冬季气温低于3℃时,枝叶易遭受冻害,如持续时间长就会死亡。

而落叶藤本类就是很耐寒耐旱的了。

茉莉花可以作为茶或者中药。

另外,茉莉花清香四溢,能够提取茉莉油,是制造香精的原料。

宋代诗人江奎在他的《茉莉》一诗中写道:“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茉莉给人以清香舒适的感受,它兼有玫瑰的甜郁,梅花的清芳和兰花的幽远。

茉莉花的物态文化蕴含于外界物质实体是可以触知的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表现在茉莉花的装饰、花茶饮用、医药保健与食用等方面。

茉莉花香气淡雅,花色洁白,花期长达6个月,观赏价值高。

,被广泛运用于盆花、簪花、胸花、襟花、手捧花、花环、花球等切花装饰中。

茉莉花茶有“花茶之珍品”之称,是茉莉花的主要应用形式,也是茉莉花在中国广为传播的物质载体。

茉莉花茶的制作工业由来已久,宋,赵希鹄(公元1240年)在《调燮类编》中详细记述了茉莉花茶的制作过程。

茉莉花根、茎、花的药用与保健价值的记载亦出现在宋代周密的《乾淳岁时记》、明代汪机《本草会编》、李时珍《本草纲目》等古籍中,近年来研究发现,茉莉的香味可帮助电脑工作者减少30%的差错,减轻头晕、目眩、感冒、鼻塞的症状。

利用现代工艺提用的茉莉精油广泛应用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此外,茉莉花化性温和,是常见的食用花材之一。

可以将新鲜的茉莉花洗净晾干,放入调料翻拌,直接做成干爽芬香的可口凉菜,也可以与其他食材结合,制作成各种可口的菜肴,如“茉莉肉丁”、“茉莉虾仁”、“茉莉鸡肉”、“魔力豆腐”、“茉莉陈皮粥”、“茉莉花豆腐饺”。

茉莉花的精神文化以茉莉花为载体,反映了文人墨客和广大民众的价值观念、理想与信仰、宗教与艺术的取向。

诗词歌赋是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

自宋以来,古人留下很多赞美茉莉花的诗句。

“露华洗出通身白,沉水熏出换骨香”(宋·叶廷圭);“自是人间冰雪种,占尽人间富贵香”(宋·许野雪);“荔枝香里玲珑雪,来祝长安一夏凉。

情味于人最浓处,梦回尤觉鬓边香。

”(元·许棐);“如许闲宵似广寒,翠丛例影浸冰团。

梅花宜冷君宜热,一样香魂两样看。

”(明·沈修缘);“香从清梦回时觉,花向美人头上看。

”(清·王士禄)......这些多是在其冰雪之姿,馥郁之香上作文章。

近年来,在音乐,影视作品中火热流行的茉莉花元素______江苏民歌《茉莉花》,电影《茉莉花开》,电视剧《茉莉花》,意大利歌剧《图兰朵》的背景音乐《茉莉花》......则主要是以茉莉花为载体,赞扬其纯洁质朴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茉莉花在文化艺术作品侧重点的变化反映了其精神文化从重“形”向重“意”的价值取向的转变。

茉莉花是东方美的代表,从江南女子的簪花习俗开始,茉莉与东方女性之间似乎就有了一种割不断的联系。

茉莉的美在于它的质朴、清香。

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的美注重含蓄、内在的贤惠。

茉莉花的美与东方女性的特性有着很高的一致性,茉莉花的形象也逐渐与东方女性联系起来,成为东方女性美的典型代表。

从一定程度上讲,旧时文人对于茉莉花的赞美是对于东方女性的赞美。

茉莉花成为纯洁、质朴与内敛形象的代表。

化作为一位静态的对象、只有赋予它人的精神才使其形象丰富起来。

茉莉花花色淡雅、香气清新、花型不张扬,且开放时间一般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具有纯洁、质朴的气质,从外形到内在的气质都与中国文人的道德追求和审美情趣一致,所以茉莉得到了中国文化的认同。

近年来,随着歌曲《茉莉花》在国际活动中的广泛传唱,茉莉花逐渐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茉莉花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

茉莉花从其作为一种花卉实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百姓日常生活的花茶、花膳、中草药等,并最终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之一。

与其他花卉文化相比,茉莉花文化经历了既有共性又有特性的发展历程。

民众的参与为茉莉花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借助茉莉花旅游,开发更多与花卉有关的旅游“吸引物”,发展相关文化产业,有利于花文化的普及与发展。

参考文献:
舒迎澜:《古代花卉》,农业出版社
顾群:《茉莉》,南方出版社
刘祖生:《茶用香花栽培学》
庄任:《福建茉莉花茶》
张美珍,邱莲卿·《中国植物志》:第61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218
胡晓东·从“边缘”到中心—谈茉莉花文化属性的蜕变[J],人民音乐,2010(4):52-54 吴荣书,袁唯,王刚·食用花卉开发利用价值及其发展趋势
潘胜利·百花食谱之九茉莉花
王卫红·雅俗共赏茉莉飘香—试谈“茉莉花”成为中国文化符号的原因
笙龄·茉莉花春秋
赵建国·姑苏茉莉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