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故事》阅读交流课
《中外历史故事》阅读指导课

• 李广传奇.......................40 • ◎曹冲称象....................42 • 诸葛亮七擒孟获.............45 •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47 • 空城计............................50 • 一身是胆........................53 • 挥泪斩马谡.....................56 • 囊萤夜读.........................58 • 闻鸡起舞.........................61 • 弃子救国.........................64 • 火上浇油.........................67 • 不打不相识.....................70
味,仿佛让你走进了以前的事件。
读一读
.请同学们自由 阅读中国部分 的第一个故事 《开天辟地》。
想一想
• 边读边思考: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讲了一 个怎样的故事?
• 《开天辟地》这个故事中,主要人物是
( ),讲了他(
)的故事。
说一说
• 你从故事中读懂了什么或受到了怎样的思 想启迪?
画一画
• 文中的哪些语句或段落体现了人物的精神 品质。拿起笔把它画下来,并试着写出自己 的感受。
•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21 • 攻克巴士底狱..................126 • 皇帝与战俘......................130 • 提灯女郎..........................134 • 达尔文的“看家狗”........139 • ②一份被篡改的电报........144 • 青霉素的问世...................147 • 偷袭珍珠港.......................152 •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57 • 原子弹炸毁广岛................162 • 谍海奇勋...........................166
《中外历史故事》大阅读课教案(共2课时)

书
设
计
阅
读
反
思
检查人签字:时间: 年 月 日
《中外历史故事》大阅读课教案
时间: 年 月 日
阅读内容
《中外历史故事》第二课时
设计教师
执教教师
阅读目标
1.通过阅读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2.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阅读重难点
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拥有积极的人生观。
2.课下同学们可以阅读另一本历史故事类书籍《林汉达历史故事集》。
板
书
设
计
阅
读
反
思
检查人签字:时间: 年 月 日
3.自由阅读《特洛伊木马》到《谍海奇勋》这13个故事,做好读书笔记。(大约25分钟)
三、交流读书收获
1.在这些历史故事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个故事?
2.学生小组内交流。
3.推荐代表全班汇报。
四、推荐阅读
1.无论是中国历史故事还是外国的历史故事,都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情节,一个个丰富的思想道理组成的。同学们从这本书中收获了很多,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吧!
《中外历史故事》大阅读课教案(共2课时)
时间: 年 月 日
阅读内容
《中外历史故事》第一课时
设计教师
执教教师
阅读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内容,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进一步提高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阅读故事,积累语言,并掌握阅读历史故事的方法,获得思想启迪,提高阅读欣赏水平。
生2:《纸上谈兵》这个故事讲述了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只知道死读书而不知道灵活应用到实践中去,最后全军覆没的故事。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很多事情都不能只说说就行,还要需要亲身去实践。
表格版小学语文大阅读《中外各民族民间故事》交流课教案

阅
读
反
思
检查人签字:时间:2021年 月 日
二、视频分享——每日读书打卡
1.播放学生读书打卡视频。
2.教师对视频进行点评和视频中同学交流他们朗读这篇故事的感悟。
(在家的朗读更生动、自由,鼓励学生坚持这种形式的阅读。)
三、阅读分享—— 听说读
1.阅读分享。
(1)晒晒阅读成果。
①晒晒民间故事的绘画。
预设:一个小组上台展示并根据绘画来讲述故事加上动作表情
师生点评
②秀秀我所读。读一读作品中自己喜欢的段落,展示书上的批注,并说出喜欢缘由。
预设: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朗读
师生评价
师小结
③说说我所悟。
预设:小组代表上台展示读后感
师生评价
生评价
师小结
④看看我所写
预设:故事改写、编写和续写
师小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朗读、摘录、思考、感悟、编写等方面去分享读书的收获。既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思维能力。)
大阅读课教案
时间:2021年 月 日
阅读内容
《中外各民族民间故事》
阅读交流课
设计教师
执教教师
阅读目标
1.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知识。
2.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阅读重难点
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知识。
阅读方法
以读代讲、交流感悟
阅读流程
二次备课
一、教师分享——阅读剪影
1.出示《中外各民族民间故事》内容概括,回顾总结民间故事内容和特点。
2.分享家长学生在读《中外各民族民间故事》这本书的照片(师课前板书《中外各民族民间故事》读书汇报课)
《中华上下五千年》阅读交流课

《中华上下五千年》阅读交流课教学目标:1、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知识。
2、让学生会运用阅读的方法读,读《中华上下五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目的。
3、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交流中体会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教学准备:生:仔细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并做好读书笔记。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读书标语,读一读。
(长成须读五车书)师:这是诗人写给他孙辈们的一首诗中的诗句,我们一起来看这首诗。
赠外孙(王安石)南山新长凤凰雏,眉目分明画不如。
年少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车书。
师:这首诗就是鼓励他的孙辈们要多读书,多读书,爱学习,长大成为学富五车的有用人才,我们再一起读读这条标语。
(齐读)师:我们班的读书口号是……(读书伴我成长)师:在这条标语的引领下,我们读了很多书。
《中华上下五千年》大家已读了一段时间,都读完了吗?这本书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指名说)二、精彩回放——我来描述你来猜1、(要求)你可以概括一个人的形象特征或概括一个故事的大概内容,猜人名或故事名。
2、学生出题,学生猜。
3、现在,老师要来考考你,请将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重新排列,周瑜火烧赤壁秦王灭六国大禹治水苏武牧羊隋炀帝游江都曹雪芹写红楼梦李后主亡国文天祥起兵徐霞客远游探险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教师根据回答总结进入第二环节:三、畅所欲言——点击人物论英雄1、上下五千年,英雄千千万,他们为民族的历史画卷增添了光彩,请欣赏一组人物图片(出示图片)2、在这组图片中,一定有你印象深刻的人物,说说你对他的了解,并适当评价一下。
3、2分钟作准备。
4、汇报交流:(孔子)请介绍孔子,你对他有多少了解。
(诸葛亮)对他大家应该不陌生吧,在三国演义中他是一位重要人物,你了解它的哪些故事?你来评价一下,指名说。
(郑和)还记得前不久我们学习了一篇有关郑和的课文,谁来介绍有关郑和的事,他对我国有哪些贡献?(郑成功)他最典型的事例就是收复了台湾,假如你是台湾的老百姓,你们会说些什么?(文成公主)谁来简单介绍她。
表格版小学语文大阅读《中外历史故事》常态课教案 第二课时

三、交流读书收获
1.在这些历史故事中,你最喜欢的是。
四、推荐阅读
1.无论是中国历史故事还是外国的历史故事,都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情节,一个个丰富的思想道理组成的。同学们从这本书中收获了很多,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吧!
阅读流程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阅读了《中外历史故事》中的中国历史故事部分,哪个故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2.小组交流。
3.生上台汇报。
预设:生1:《一鸣惊人》这个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期,楚庄王改正了错误,努力提高自己,使自己的国家国富兵强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犯了错误不要紧,只要积极改正就不算晚。
生2:《纸上谈兵》这个故事讲述了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只知道死读书而不知道灵活应用到实践中去,最后全军覆没的故事。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很多事情都不能只说说就行,还要需要亲身去实践。
4.看来同学们读书很认真,收获也不少,不仅读懂了故事中的人物,还获得了思想启迪,不错!
二、布置读书任务,提出读书要求
2.课下同学们可以阅读另一本历史故事类书籍《林汉达历史故事集》。
板
书
设
计
阅
读
反
思
检查人签字:时间:2021年 月 日
1.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世界历史又何尝不是如此,现在请同学们打开目录,看到《特洛伊木马》到《谍海奇勋》这13个故事,这一篇篇传奇的外国历史故事一定也会让你心驰神往,回味无穷。让我们一起去阅读吧!
2.读书要求:同阅读国内历史故事一样,也要先读一读故事内容,再想一想讲了一件什么事,说一说你喜欢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圈画出重点的词句,在旁边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最后说一说读书收获。
初中历史教案:中外历史文化的交流

初中历史教案:中外历史文化的交流中外历史文化的交流引言:历史始终是一个跨越时空、超越国界的学科。
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为世界带来了宝贵的经验和智慧。
深入了解中外历史文化的交流,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文明多样性以及相互了解与尊重的重要性。
本教案将探讨中外历史文化的交流,并设计一系列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核心素养。
一、中西方起源与发展概述1. 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介绍中国古代文明对世界的影响,如造纸术、火药和指南针等。
2. 古埃及和巴比伦文明分析古埃及和巴比伦两大早期文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
二、东西方际遇与交融1. 丝绸之路的建立与发展解释丝绸之路对东西方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起到的积极作用。
2. 文艺复兴运动探究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带来的对古典知识的热情以及东方文化对其影响。
三、中外历史文化交流的影响1. 科技传播与变革分析中外历史文化交流中科技传播对社会变革的影响,如印刷术、导航技术等。
2. 文学与思想互动探讨中国和西方文人之间的学术互通和思想交流,如《聊斋志异》和莎士比亚戏剧等。
四、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与核心素养1. 对话式辩论活动:探究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学生分角色进行辩论,彼此展示不同观点,并试图达成共识。
2. 古代艺术品鉴赏展示学生可以选择一幅古代艺术作品进行研究与解读,并向班级展示他们对该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3. 跨文化交流体验活动:茶道体验学生可以组织一场茶道表演或参观体验,了解中国茶道文化并尝试制作自己的茶具。
结语:通过本教案中的活动设计,学生将有机会深入了解中外历史文化的交流,并培养跨文化意识和核心素养。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历史与传统,有利于学生拓宽视野、培养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的能力。
让我们共同促进中外历史文化的交流,推动世界各国友谊与合作的发展。
《中外历史故事》阅读交流课教案

5.自由制作读书卡片。将自己最喜欢的故事人物及其人物精神做成小卡片当书签。
五、总结推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让我们带着对《中外历史故事》的热情,课下去阅读更多的历史故事吧!
板
书
设
计
阅
读
反
思
检查人签字:时间: 年 月 日
A.课件出示人物名称,让学生猜出相应的历史故事。
B.大 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楚庄王---------《一鸣惊人》
赵 括-------《纸上谈兵》
车胤-------《囊萤夜读》
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
4.读语言猜故事
A.“于是幽王下了一道命令:有谁能让王妃娘娘笑一下,就赏他一千两金子。”---《千金买一笑》
2.第一关:看图片猜故事
A.课件出示图片(卧薪尝胆 田忌赛马 闻鸡起舞 塞外牧羊 曹冲称象 铁杵磨成针)。
B.学生看图猜一猜,说出故事的名字。(可以采用抢答的方式)
C.师总结学生的抢答情况,回答正确的给予表扬鼓励,出错的鼓励学生仔细看图片,从人物和插图中显示的情节去确定故事。
3.第二关:根据人物猜故事
阅读流程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阅读了《中外历史故事》这本书,相信书中那一个个英雄豪杰、文人志士的壮举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再次感受中外历史故事的精彩吧!
二、猜一猜
1.一本好书之所以能吸引人,一定有好的故事人物,好的故事情节,好的语言给我们以启迪。现在老师就来考考大家。
《中外历史故事》阅读交流课教案
时间: 年 月 日
阅读内容
《中外历史故事》阅读交流课
中外历史故事中外历史故事有哪些7篇

中外历史故事中外历史故事有哪些7篇有关中外历史故事(推荐篇一各位游客:中国拥有数百座古代城墙,其中以北京、南京、西安的古城墙规模最大,但北京、南京古城墙先后被拆毁或严重残缺,而始建于公元1370年的西安古城墙迄今仍保存完整。
日本天皇访华来西安时,放着“世界第八大奇迹”秦俑坑不看,却登上了始建于600多年前的西门城楼,领略了这座古代城墙的雄姿。
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实地去参观西安古城墙。
【城墙的起源】各位游客,这几天我们已经在车行晨曦或晚霞中领略了古城墙的多彩多姿和古朴深沉。
现在我们来到城墙脚下,请大家走上城墙游览。
大家一定想知道城墙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城墙”一词原是从“城”字引申而来。
“城”按《说文》解释,是“盛”的通假字,“盛”是纳民,所以“城”字的本义是土围民而成国,由此引出城墙一义。
被誉为中华民族脊梁的万里长城的“城”宇,同样是城墙的意思。
只是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字又包含了今天城市的解释。
“城”字最早出现在周朝的金文中,从字形看活生生地体现了古代城墙的军事用途。
城墙的军事作用是保卫私有制,而在意识形态上看,城墙的形体规模又是等级森严的宗法制的严格体现。
显然统治者营造城墙,是用它来保护自己,宣示国威。
现在我们看到的西安城墙,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它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下诏修城开始动工,至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完工,历时8年,是在隋唐京城的皇城基础上扩筑而成的,经过历代修葺,基本上保持着完整的封建社会城垣建筑的面貌,反映了中国古代筑城技术的杰出成就。
【城垣规模和结构设施】各位游客,那么西安城墙到底有多大呢?它的结构又是怎样的?据测算,西安城墙周长11.9千米,其中东城墙2590米,西城墙2631.2米,南城墙3441.6米,北城墙3241米。
这样的规模在国内外都是比较少见的。
大家看见城墙四门外筑有护卫城门的小城,那叫瓮城。
所谓瓮城,意为敌人一旦进入,就会受到瓮城城墙上面的四面夹击,犹如瓮中之鳖,无法逃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书:做记号想画面写感受
二、品读《愚公移山》
1.利用同样的方法,自主读第二篇故事。教师巡回指导。
2.课文后面还有两个问题呢,出示思考。女娲为什么要创造人类?她是怎么创造人类的?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品读《盘古开天辟地》
1.打开目录,同学们会发现《阿里山》和《世界最初的七天》这两个故事之间空了一行。看到了么?分隔的前部分是中国古代的故事,后半部是外国的神话。中国部分的第一个故事《盘古开天辟地》都读过了吗?谁来说一说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出示说话训练:读了《盘古开天辟地》,我知道了天和地起源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____,宇宙混沌一团,像___,是___用他的神力,开辟了___,他的___变成了世间的万物。)
2.在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哪一个情节呢?指名交流评价
3.喜欢神话故事,不能仅仅知道故事的情节,咱们要想领略神话故事的丰富内涵,不仅要细细品读字句,有时还要结合文字,展开大胆的想象。
4.教师边读边做标记,边指导学生想象画面。老师以自己的读书感受指导学生如何读书。注意师生互动。实物展示全文,教师边带学生读,边现场做记号。品读盘古开天辟地的这一段,体验盘古开天辟地的艰难。如:轻而清、重而浊。教师指导:遇到好的词语和句子,可以在旁边做一下记号
3.交流。指名2人上讲台,根据实物展示台,展示自己的读书感受。
4.大家这么快就掌握了老师教会的方法,真是棒!老师要奖励大家看一段动画。
看后教师提醒:老师知道大家都喜欢看动画片,可是书中有很多是动画片中没有的。老师建议大家看了动画以后,再找文字读一读,感受会更深的。
三、中外历史故事
1.不仅我国有着无数优秀的历史故事,国外也有许多有名的民间故事,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品读盘古手撑住天地,不让天地合拢的这一段。做一下动作,想象当时的画面感受盘古的伟大。教师指导:读后的感受往往是珍贵且易逝的,可以在书旁的空白处写下来。小结:我们这样一读啊,书中的人物好像活了过来一样,情节也更生动了,我们仿佛身临其境,这样读书才会越读越有趣呢。
5.总结板书:我们刚才是怎么读这一段的呢?书中好的语言,可以划下来。
阅读教 学 教 案
时间:年 月 日
课题
《中外历史故事》阅读交流课
审查人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标
1、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知识。
2、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教
学
重
点
、
难
点
交流中体会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教学过程
(预习查评、问题设置、合作学习、展示交流、精讲点拨、知识拓展)
2.学生汇报交流
教学总结:在这写民间故事中,我们领悟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与悠久。体会到了世间感人肺腑的真挚爱情。五、成果展示
1.以小组为单位,读大阅读储蓄册,交流感受。
2.将优秀的感受贴在读书栏上,在全班展示。
板
书
设
计
《中外历史故事》汇报交流
《盘古开天辟地》
《愚公移山》
教学反思
学生在阅读方面改变真的很大,看到了惊人的成绩,同时学生的整体成绩也提升了很多。在今后的教学中,尤其是语文教师,我想:关于阅读的话题我们还要更深的探讨、交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