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10课时 用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
【精品】二年级数学(人教版)-用估算解决问题-1教案

第七单元第10课时:估算解决问题年级:二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解决问题的内容,主要教学用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
估算它不仅在数学学习中有应用,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不同的问题情境,会用到不同的估算策略。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离不开具体问题情境。
通过对学生的调研,我发现长期的精确计算教学,已经使精确计算深入孩子们的心灵,估算需要先把两个数看成一个近似数再计算,大部分学生觉得麻烦,认为用熟悉的口算比用估算能更准确、更直接地解决问题,不乐于接受估算,因此有个别学生会先计算出实际得数,再把这个数四舍五入得出一个结果。
可见,大部分学生并不觉得估算有什么优势,学估算有什么用,缺乏估算的意识和运用估算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
根据学生的经验和学习困难,形成本节课的教学策略:1.经历解决问题一般过程,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使学生懂得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以及数据特征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根据需要灵活进行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2.在感受多种估算方法的同时,通过对比,了解估算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具体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3.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估算解决问题的步骤:先找到合适的近似数,再用近似数口算,最后判断能否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学习目标1.能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用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
2.通过万以内数加、减法估算方法的交流,体会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及数据特点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初步发展数感及估算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感受估算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揭示主题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用加减法计算来解决的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一些这样的问题。
王阿姨要为新家添置一些生活小家电,她看中了一部电话机和一个吹风机。
(二)自主探究,尝试解决1.收集信息,理解问题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2.解决问题,探究策略(1)独立尝试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先想一想、写一写,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吧。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 第10课时 用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 第10课时用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二年级下册数学第10课时,主题为“用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围绕估算的概念、意义及其实际应用展开。
学生将学习如何利用估算方法快速近似计算,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估算的概念,认识到估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估算的技巧和方法,能够灵活运用。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难点1. 估算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2. 学生在估算过程中对数值的处理和调整。
3.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包含估算的实例和练习题。
2. 学生准备计算器、草稿纸、铅笔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估算的概念,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估算的重要性。
2. 新授:详细讲解估算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估算的步骤。
3. 实践: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进行估算,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合作交流:分组进行估算比赛,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包括估算的概念、方法、步骤及实例。
作业设计1. 必做题: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估算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选做题:提供一些稍微复杂的估算题目,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挑战。
课后反思1. 教师应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教师应不断学习和研究,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好的帮助。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估算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七单元第10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七单元第10课: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第10课,教学内容为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将通过学习估算的概念、方法和应用,培养对数学问题的快速判断和解决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估算的概念,掌握估算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快速判断和解决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1. 估算方法的掌握。
2. 学生对估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自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 利用PPT课件展示一些估算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兴趣。
-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吗?你们是如何解决的呢?2. 估算概念讲解- 讲解估算的概念,让学生明白估算的含义和作用。
-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估算的方法和步骤。
3. 估算方法练习- 利用PPT课件展示一些估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 引导学生总结估算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4. 实际问题解决- 利用PPT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估算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5.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交流估算的方法和实际应用经验。
- 每组选取一个问题,共同讨论如何运用估算解决。
6. 总结与归纳-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估算方法和技巧。
- 引导学生思考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1. 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2. 教学目标3. 教学难点4. 教学内容5. 教学过程作业设计:1. 完成教材Pxx页的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尝试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并记录下来。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估算的概念、方法和应用,培养了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快速判断和解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估算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际问题解决,提高了学生对估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新人教版(新插图)二年级下册数学 第10课时 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

第7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 10 课时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 使学生学会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使学生通过购物问题巩固计算方法。
3.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奥妙。
教学重点: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计算过程中正确使用估算的方法。
教学方法:演示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算一算。
3000+6000=9000 4000+5000=9000 8000-3000=5000 9000-6000=3000 师:大家都学会了整千、整百数的加减法,今天我们来学习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二课前检测师布置任务:1. 学生自查、互查预习单。
2. 预习存疑,二次探究。
3. 通过预习,收获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针对课前预习的预习单进行简单的梳理,并让全班同学互相解决预习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
三探索新知出示教材P96例13 情境图。
师:这是个购物问题,又是典型的够不够的问题,审题要仔细。
按照解决问题的三大步的过程,同学们小组合作讨论,完成的小组展示成果。
生1:第一步,知道了什么?生2:知道了电话机和电吹风的价格,问500 元够不够买这两件商品。
生3:第二步,怎样解答?生4:只要把358 和218 加起来计算就行。
现在我还不会算,但是我知道,300 加200 等于500,358 和218 超过了300 和200,带500 元肯定不够。
生5:第三步,解答正确吗?生6:500 元买个电话机,剩下的钱不足200 元,肯定不够买电吹风。
师:这组同学合作得非常好,分工明确,讲解清楚。
师:解决问题三大步缺一不可,每一步都很关键,很重要。
我们可以用估算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就是取它们的整百数来计算。
再来思考,带700 元够吗?生:把358 元看作400 元,把218 元看作300 元,400+300=700,700 元够了。
师:这名同学说得非常好,近似数在生活中很常见,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在购物中最常用。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7单元 第10课时 用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共18张PPT).ppt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0/7/12020/7/12020/7/1Jul-201-Jul-20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0/7/12020/7/12020/7/1Wednesday, July 01, 2020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0/7/12020/7/12020/7/12020/7/17/1/2020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归纳小结
请你们总结下估算的步骤,说说估算时 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先找到合适的近似数,再用近似数 口算,最后判断能否解决问题。
估算时,近似数的取值可大可 小,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三、巩固练习
1.城关镇礼堂有3000个座位,城关镇的三所 小学各有八百多名学生。如果这三所小学 的学生同时来参加活动,能坐下吗?
R·二年级下册
第10课时 用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
一、复习导入
1.口算下面各题。
300+800= 1100 1200-700= 500 3000-800= 2200 900-700=200
700+900=1600 1300-500= 800 500-200= 300 500-300= 200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0课时 用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导学案

第10课时用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白居易《远师》课题用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估算。
以购买电话机和电吹风为现实背景,提出在不会精确计算大数相加的情况下怎么解决所带的钱是否够买的问题,教材给出了通过估算来解答的策略,让学生体会到估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估算在以前的教学中已经渗透过,学生已经体会到估算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知道可以通过凑整的方法进行估算,即把数凑成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
本节课结合几百几十的加减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进一步学习根据具体情境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1.让学生充分认识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
2.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几百几十加减法的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和意识。
3.培养学生的数感,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灵活地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在具体情境中进行几百几十加减法的估算,表达估算的思路。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5分钟)1.填空。
(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021人,约是()人。
(2)小明家到学校有492米,约是()米。
(3)一台电视机售价1.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复习近似数。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算一算。
(1)买一条围巾和一件外套一共大约需要()元。
(2)买一辆自行车比买一是1095元,约是()元。
2.揭示课题,板书:用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
件外套大约便宜()元。
答案:(1)700 3002.长江小学三年级有学生289人,四年级有学生314人。
三、四年级大约一共有学生多少人?298+314≈600(人)答:三、四年级大约一共有600人。
3.买这两件商品,600元够吗?700元够吗?380≈400270≈300380+270≈700(元)答:600元不够,700元够。
二年级下第10课时用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

二年级下第10课时用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在二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孩子们开始接触到用估算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思维方式和技巧,也是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一步。
估算,简单来说,就是大致地推算。
它不是精确计算,但能帮助我们在不需要知道准确结果的时候,快速地做出判断和决策。
比如,当我们去超市购物,想大概知道买几件商品需要多少钱,就可以用估算。
在二年级下册的第 10 课时中,孩子们会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来学习估算的方法和应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假设小明要去买糖果,每颗糖果的价格是 3 元,他想买 8 颗,带 25 元够吗?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用估算来解决。
因为 3×8=24 元,我们可以把3 元近似地看成 3 元,8 看成 10,那么 3×10=30 元。
因为我们把价格和数量都往大了估,结果是 30 元,而实际上需要的钱数肯定比 30 元少,所以小明带 25 元是够的。
再比如,小红有 28 个苹果,小丽有 32 个苹果,他们大约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把 28 近似地看成 30,32 也近似地看成 30,那么 30 + 30 = 60 个,所以他们大约一共有 60 个苹果。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会通过一些直观的方式,比如使用实物、图片等,帮助孩子们理解估算的概念和方法。
同时,还会引导孩子们自己去思考、去尝试,让他们在实践中逐渐掌握估算的技巧。
那么,为什么要让孩子们学习估算呢?第一,估算能够提高孩子们的计算速度。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不需要精确的计算结果,只需要一个大概的范围,这时候估算就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帮助孩子们快速地做出判断。
第二,估算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数感。
通过估算,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感受数字的大小和数量的多少,从而提高对数学的敏感度。
第三,估算可以增强孩子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生活中,很多问题并不需要精确计算,而是需要通过估算来做出合理的决策。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第10课时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生1:把358元看做400元,把218元看做300元,300+400=700,700元够了。
生2:都看大了700元够,358加218肯定够。
师:同学们都说的非常好,近似数在生活中很常见,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在购物中最常用。
_二_年级_数学_学科备课活页
第_七章(单元)节10课时
课题
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者
课标分析
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
数学思考
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2.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购物问题巩固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奥妙
重点
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在计算过程中正确使用估算的方法。
教学方法
演示法
教具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3、自主探索,合作探究
师:同学们认真观察教材第96页例13的主题图片。这是个购物问题,又是典型的够不够的问题,审题要仔细。按照解决问题的三大步的过程,同学们小组合作讨论,完成的小组展示成果。
生1:第一步,知道了什么?生2:知道了电话机和电吹风的价格,问500元够不够买这两件商品。
生3:第二步,怎样解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时用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
课题用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估算。
以购买电话机和电吹风为现实背景,提出在不会精确计算大数相加的情况下怎么解决所带的钱是否够买的问题,教材给出了通过估算来解答的策略,让学生体会到估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估算在以前的教学中已经渗透过,学生已经体会到估算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知道可以通过凑整的方法进行估算,即把数凑成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
本节课结合几百几十的加减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进一步学习根据具体情境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充分认识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
2.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几百几十加减法的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和意识。
3.培养学生的数感,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灵活地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
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进行几百几十加减法的估算,表达估算的思路。
学前准
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
排
1课时
教学环
节
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5分钟)
1.填空。
(1)实验小学今年有
学生1021人,约是()
人。
(2)小明家到学校有
492米,约是()米。
(3)一台电视机售价
是1095元,约是()
1.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复习
近似数。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算一算。
(1)买一条围巾和一件外
套一共大约需要()元。
(2)买一辆自行车比买一
件外套大约便宜()元。
元。
2.揭示课题,板书:用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
答案:(1)700 300
2.长江小学三年级有学生289人,四年级有学生314人。
三、四年级大约一共有学生多少人?
298+314≈600(人)
答:三、四年级大约一共有600人。
3.
买这两件商品,600元够吗?700元够吗?
380≈400
270≈300
380+270≈700(元)
答:600元不够,700元够。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25分钟)
教学教材第96页例
13。
1.课件展示例13情
境图,你从中获取了哪些
信息?
2.小组内讨论、交流
如何解答,说一说你的想
法。
3.交流讨论验证结
果。
4指导学生优化算
法,引导学生明确:要解
决问题,不需要准确计
算,只要进行估算就可以
了。
5.带700元够吗?说
说你的思路。
6.引导学生总结估
算的步骤和估算时应注
意的问题。
1.交流获取的信息,一部电话
358元,一个吹风机218元。
买这
两件商品,500元够吗?
2.交流,预设想法:生1:要
知道500元够不够,先要知道买电
话和电吹风一共得付多少钱。
生2:我想把358和218加起
来,看看有没有超过500,可是我
还不会算。
生3: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我想358超过了300,218超过
了200,30+200=500,带500元不
够。
4.小组讨论得出:估算更适合
本题。
5.鼓励学生说出估算的过程。
6.(1)回忆估算过程,归纳出估
算的步骤:先找到合适的近似数,
再用近似数口算,最后判断能否解
决问题。
(2)交流后汇报估算时应注意
的问题:估算时,近似数的取值可
大可小,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你可以选择这样的三心二意:信心、恒、决心;创意、乐意。
摘一个崇高的目的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会获得成功。
大部分人往往对已经失去的机遇捶胸顿足,却对眼前的机遇熟视无睹。
这个世界不符合所有人的梦想、只是有人学会遗忘,有人却一直坚持。
如果你盼望明天,那必须先脚踏现实;如果你希望辉煌,那么你须脚不停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