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遵宪的爱国诗词《赠梁任父同年》

合集下载

古今的爱国诗

古今的爱国诗

古代爱国古诗1. 《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2. 《送魏大从军》——陈子昂: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3.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4. 《塞上曲二首·其二》——戴叔伦: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5. 《出塞二首·其一》——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6. 《凉州词二首·其一》——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7.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8. 《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9. 《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曹松: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10. 《少年行四首·其三》——令狐楚: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11. 《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12.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3. 《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歌颂爱国主义的古诗句_表现出爱国情怀的诗句

歌颂爱国主义的古诗句_表现出爱国情怀的诗句

歌颂爱国主义的古诗句_表现出爱国情怀的诗句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不少的诗人留下了名垂千古的歌颂爱国主义的诗词诗句。

生活中有关歌颂爱国主义的古诗句有哪些?今天小编和同学们分享几篇关于歌颂爱国主义的古诗句_表现出爱国情怀的诗句,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爱国主义诗句【1】1、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2、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

——文及翁《贺新郎·西湖》3、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4、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5、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酒潇潇雨。

——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7、东南西北效皇极,日月星辰奏凯歌。

——洪秀全《吟剑》8、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9、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0、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郑成功《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11、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12、荆山长号泣血人,忠臣死为刖足鬼。

——李白《鞠歌行》13、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陆游《病起书怀》14、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万感天涯暮。

——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15、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

——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16、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17、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于谦《咏煤炭》18、山川勤远略,原隰轸皇情。

——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19、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20、奏恺乐,归皇都,班爵献俘邦国娱。

——何承天《战城南》爱国主义诗句【2】1、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关于立志的诗歌

关于立志的诗歌

关于立志的诗歌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很多关于立志的佳作,这些诗歌激励人们坚定志向,矢志不渝。

下面列举几首著名的立志诗篇:
1.《石灰吟》(明代·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
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借石灰石经过千锤百炼依然保持高洁品质,表达了诗人刚正不阿、坚守节操的坚定志向。

2.《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此诗虽非直接言志,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境寓含了积极向上、不断追求卓越的人生理想。

3.《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宋代·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此诗通过描绘读书感悟,寓意学无止境,唯有持续汲取新知,才能保持思想的活力和深度,体现了励志求学的精神。

4.《赠梁任父同年》(清代·黄遵宪)寸寸河山寸寸金,侉
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黄遵宪在这首诗中抒发了自己的爱国壮志,决心为了国家统一和民族振兴而奋斗不已。

以上四首诗从不同角度展示了立志的主题,既有个人道德修养的坚持,也有胸怀天下、矢志报国的决心。

表达爱国情感的古诗词名句

表达爱国情感的古诗词名句

表达爱国情感的古诗词名句
1、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2、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4、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
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7、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10、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关于爱国的诗句七言绝句

关于爱国的诗句七言绝句

以下是一些关于爱国的七言绝句诗句:
1.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2.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4.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
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6.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7.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8.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9.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宋·岳飞《满江
红》
1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忧国忧民的情感,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和精神。

表达爱国情怀的诗句摘抄

表达爱国情怀的诗句摘抄

表达爱国情怀的诗句摘抄表达爱国情怀的诗句摘抄1.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2.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4.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一陰一山——唐.王昌龄《出塞》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一庭花》——唐.杜牧《泊秦淮》7.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一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10.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读书》11.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1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13.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宋.陆游《金错刀行》14.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宋.郑思肖《二砺》1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楚.屈原《离一騷一》16.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三国.曹一操一《蒿里行》17.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18.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1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2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21.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唐,聂夷中《咏田家》2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3.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24.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宋.杨万里《竹枝词》25.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一陽一——宋.李纲《病牛》26.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全诗翻译赏析及
作者出处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出自清代黄遵宪的《赠梁任父母同
年/题梁任父同年》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1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赏析《赠梁任父同年》这首诗是1896 年黄遵宪邀请梁启超到上海办《时务报》时写给梁的一首诗。

诗中表现了作者为国献身,变法图存的坚强决心和对梁启超的热切希望。

诗题中梁任父即指梁启超,梁启超号任公,父是作者对梁的尊称,旧时“父”字是加在男子名号后面的美称。

“同年”,旧时科举制度中,同一榜考中的人叫同年。

首句“寸寸河山寸寸金”作者起笔便饱含深情的赞美作国的大好河山,蕴涵
着对大好河山的珍爱之情。

如果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我们又会体会出作者内心的几多痛楚,这幺好的河山却被列强瓜分殆尽,此种局面又怎不让人扼腕叹息,痛恨。

次句“侉离分裂力谁任”侉(kuǎ)离,这里是分割的意思,意指当时中国被列强瓜分的现实,面对着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受灾受难的国家,作者不禁仰天长问:什幺人才能担当起救国于危难之中的重任。

一片爱国激情溢于言表。

赠梁任父同年译文

赠梁任父同年译文

赠梁任父同年译文我献给梁任父一个同年的译文:
大地在颤抖,天空放射火花,
大海在翻腾,大地欢呼齐声稀奇。

我们赞美你,梁任父,荣耀你的名,
你是我们的领袖,我们永远跟随你征战。

你带领我们,战胜了强敌,
你展现了你的勇气和智慧。

我们感激你,梁任父,你的指引,
你引导我们走向胜利的方向。

你是我们的光,照亮黑暗的道路,
你是我们的力量,给予我们希望。

我们崇拜你,梁任父,你的伟大,
你是我们的英雄,永远在心中闪耀。

梁任父啊,你的名字将永不磨灭,
你的故事将被世代传颂。

我们敬仰你,梁任父,你的传奇,
你是我们的希望,永远值得怀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遵宪的爱国诗词《赠梁任父同年》
《赠梁任父同年》
清•黄遵宪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赏析】
诗名应为《赠梁任父同年》,作者是清末外交家黄遵宪。

面对腐败的大清一而再,再而三的割地赔款,悲愤无比的黄遵宪写下这首传世名篇。

面对对黄金般的国土,腐败的政府一味的割让,作者空有忧天之泪却无力回天,但是他相信中华民族拥有精卫填海般的恒心一定会有收复国土的那天。

首二句写当时中国的现状。

首句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这赞美越深情,就越加使人沉痛。

因为,此时的山河破碎,“侉离分裂”,几乎被列强瓜分殆尽。

作者不禁仰天长问:什么人能力挽狂澜,救国家于危难之际呢?
后两句“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借用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表达自己的拳拳爱国之心。

杜鹃即“杜宇”,相传为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所化。

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魂化为鸟,暮春啼叫,以至口中流血。

望帝生前爱护百姓,死后仍然惦念着百姓,是一位好国君。

这里,作者以杜鹃自比,表达了深切的忧国爱民之情。

“精卫”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鸟,本是炎帝的女儿,因游东海而淹死,灵魂化为精卫鸟,不停地衔来木石,誓把东海填平。

作者用这个典故表明自己力量虽然微弱,但斗志却十分坚定,要为国家民族的前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爱国之情。

扩展阅读:黄遵宪的诗文思想
黄遵宪是中国近代文学诗界革命的最早倡导者。

由客家商民而上升到官宦的家庭带有的平民气息和现实精神影响着黄遵宪,他从中年以后又亲身经历了戊戌前后一系列的政治风浪,这在他心中掀起了轩然巨波。

所有这些,为他提供了创作新意境、新风格、表现新事物的“新派诗”的很好的生活基础和思想感情基础。

他忠实地表现了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先进的知识分子的爱国热忱、痛苦矛盾、理想追求,忠实记录了中国在那个历史新阶段的许多震撼人心的事件,构成他的诗作的新内容的两个重要因素是题材新颖、主题新颖。

表现了新时代的生活,新时代的要求,新时代的文化风貌、政治风云,反映了近百年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渗透着现实主义精神,贯穿着反帝爱国图新的精神。

黄遵宪的诗歌基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同时也带有浪漫主义的瑰丽色彩,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诗界革命奠定了重要基础。

他以“旧风格含新意境”为追求目标,努力要使我国古典诗歌的旧传统、旧风格与新时代、新内容所要求的新意境、新风格能够和谐地统一起来。

运用现实主义方法,反映近代的重大事变,特别是反映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而有“诗史”之称。

他的诗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封建专制主义、封建学术文化和旧礼教的批判精神。

还利用诗歌直接为改良主义运动服务,宣传改良主义思想,宣传外国的科学文明。

他的创作基本上实践了他的理论,取得了成功,以其富有独创性的艺术在近代诗坛大放异彩。

扩展阅读:黄遵宪的的诗文题材
黄遵宪的诗“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人境庐诗草自序》),广泛反映了诗人经历的时代,具有深厚的历史内容,是一块标志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到最后阶段转向革新时期的里程碑。

反帝卫国、变法图强是他诗歌的两大重要主题。

在反帝方面,从抵抗英法联军到庚子事变,他的诗都有鲜明反映。

特别是关于中日战争,他写下的《悲平壤》、《哀旅顺》、《哭威海》、《台湾行》、《渡辽将军歌》等系列诗作,反帝卫国思想尤为突出。

诗人在这类主题的作
品里颂扬抗战,抨击投降,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和深挚的忧国焦思。

其中不少篇章,规模宏伟,形象生动,表现出诗歌大家的气魄和功力。

如《冯将军歌》中写到:“将军一叱人马惊,从而往者五千人。

五千人马排墙进,绵绵延延相击应。

轰雷巨炮欲发声,既戟交胸刀在颈。

敌军披靡鼓声死,万头窜窜纷如蚁。

十荡十决无当前,一日横驰三百里。

”将中法战争中爱国将领冯子材鸷猛无前的英雄形象和冯军排山倒海的气势,活现于纸上。

黄遵宪早在《感怀》、《杂感》、《日本杂事诗》等作品中即批判陈腐事物,赞赏派遣留学生和日本明治维新等新事物。

后来他更以饱满的热情讴歌变法维新,期望能通过变革使中华民族重新崛起:“黄人捧日撑空起,要放光明照大千。

”(《赠梁任父同年》)戊戌政变发生,他作《感事》、《仰天》等诗痛惜新政夭折,忧虞国家前途,百感交集,情思深挚:“忍言赤县神州祸,更觉黄人捧日难”(《感事》其八)。

但他没有动摇自己的信念,《己亥杂诗》第四十七首说:
滔滔海水日趋东,万法从新要大同。

后二十年言定验,手书心史井函中。

这种坚信变旧趋新的历史潮流不可扼抑的精神,贯穿在他的诗作中。

值得注意的是,处于新旧交替时代的黄遵宪的诗歌,较早地描写了海外世界以及伴随近代科学而涌现的新事物,拓宽了题材和反映生活的领域,写出了古典诗歌所没有的新内容。

他的《今
别离》四首分别吟咏在出现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已知东西两半球昼夜相反的条件下,离别的新况味,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

诗人将新学理融入诗意内涵以表现同种一家等人生理想和事物变化转换之理,一新诗境,别饶兴味。

诗人在这首诗里说“足遍五洲多异想”,他从一个封建国家踏进资本主义世界,事事物物都触动他的诗心歌绪,把古人不曾接触的海外世界反映到中国诗歌中来。

《八月十五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以流美豪宕的笔墨,勾勒出太平洋上夜航独有的情境。

至如各国奇异的风光,如日本的樱花(《樱花歌》),伦敦的大雾(《伦敦大雾行》),巴黎的铁塔(《登巴黎铁塔》),锡兰岛的卧佛(《锡兰岛卧佛》)等,无不收摄在诗人的笔下。

海外诗篇也涉及外国民俗与时事政治。

《日本杂事诗》从多方面反映了日本的历史和社会生活。

《纪事》诗富有风趣地描写了美国总统大选时,共和、民主两党千方百计宣传自己、激烈争夺选民的情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