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近年各类刑事犯罪增减情况分析

合集下载

2018-2019地区犯罪现状分析

2018-2019地区犯罪现状分析

xx地区犯罪现状分析XX地区犯罪现状分析一、当前犯罪现状的特征1、从案件数量上来看,2002年刑事案件数量一改前三年不断上升的状况整体呈现回落的趋势。

资料统计,2000年1-11月份全市普通刑事案件的批捕数为3303件4498人,比1999年同期分别增长27.4%和15.1%,起诉数为3382件4846人,比1999年同期分别增长13.5%和19.7%,职务犯罪案件的立案数为293件313人,比1999年同期分别增长30.8%和31.5%;2001年同期批捕4337件5864人,又比2000年同期分别增长31.3%和30.4%,起诉数为4747件6601人,同期分别增长了40.4%和36.2%,职务犯罪立案数为309件328人,同期分别增长了5.5%和4?8%。

到了2002年,统计数字表明,上述状况出现了重大的转变。

据统计,2002年1-11月全市普通刑事案件的批捕数为3931件5091人,比上一年度同期分别下降了10.3%和15.2%,起诉4724件6239人,又比上一年度同期分别下降了0.5%和5.8%,职务犯罪的立案数从上一年度同期的309件328人下降到229件243人,同期分别下降了34.9%和35.0%(见表一)。

从上述资料当中可以看出,在开展“严打”斗争的过程中,案件数量在初期呈现出一定幅度的上升趋势,在2001年达到了顶峰,而随着“严打”斗争的深入,这种趋势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今年案件数量比去年同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反映出我市“严打”斗争已经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的成果,社会治安环境正在朝着好的方面发展。

2、从案件类型来看,侵犯财产犯罪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仍是刑事案件的主要组成部分,重、特大犯罪案件继续下降。

2001年侵犯财产案件占已批准逮捕案件的47.8%,妨害社会管理秩序案件占32.6%,两者占所有刑事案件总数的80.4%。

从近三年1-11月的同期数字对比来看,侵犯财产案件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案件仍然是刑事案件的主要组成部分,且都开始呈现回落迹象。

全国法律案件统计(3篇)

全国法律案件统计(3篇)

第1篇一、前言法律案件是反映国家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法律案件的整体状况,本报告通过对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的法律案件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加强法治建设提供数据支持。

二、数据来源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官方统计数据。

数据涵盖了2019年至2021年三年间的各类法律案件,包括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和执行案件。

三、案件类型及数量分析(一)刑事案件1. 刑事案件数量2019年至2021年,我国刑事案件总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具体数据如下:2019年:刑事案件总量为960万件;2020年:刑事案件总量为920万件;2021年:刑事案件总量为900万件。

2. 刑事案件类型(1)侵犯财产类案件:包括抢劫、盗窃、诈骗等,占刑事案件总数的60%左右。

(2)侵犯人身权利类案件:包括故意伤害、强奸、拐卖妇女儿童等,占刑事案件总数的30%左右。

(3)危害公共安全类案件:包括爆炸、放火、交通肇事等,占刑事案件总数的10%左右。

(二)民事案件1. 民事案件数量2019年至2021年,我国民事案件总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具体数据如下:2019年:民事案件总量为580万件;2020年:民事案件总量为610万件;2021年:民事案件总量为640万件。

2. 民事案件类型(1)合同纠纷:包括买卖合同、租赁合同、承揽合同等,占民事案件总数的40%左右。

(2)婚姻家庭纠纷:包括离婚、抚养、赡养等,占民事案件总数的30%左右。

(3)侵权责任纠纷:包括交通事故、医疗损害、产品责任等,占民事案件总数的20%左右。

(4)劳动争议:包括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劳动报酬等,占民事案件总数的10%左右。

(三)行政案件1. 行政案件数量2019年至2021年,我国行政案件总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具体数据如下:2019年:行政案件总量为50万件;2020年:行政案件总量为55万件;2021年:行政案件总量为60万件。

2019年全国检察机关主要办案数据(附答问)

2019年全国检察机关主要办案数据(附答问)

2019年全国检察机关主要办案数据(附答问)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日期】2020.06.02•【分类】司法数据正文2019年全国检察机关主要办案数据2019年,全国检察机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全国检察长会议部署,坚持“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的总体要求,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优检察产品。

现将主要办案数据公布如下:一、刑事检察主要办案数据(一)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情况。

2019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审查逮捕案件935432件。

经审查,批准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1088490人,同比上升3%;不批准逮捕313743人,同比上升4.7%,不捕率22.4%,同比增加0.3个百分点。

逮捕人数排在前10位的罪名是:盗窃罪188408人,占17.3%;诈骗罪113454人,占10.4%;寻衅滋事罪93834人,占8.6%;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70763人,占6.5%;故意伤害罪67846人,占6.2%;开设赌场罪49207人,占4.5%;交通肇事罪30997人,占2.8%;强奸罪26648人,占2.4%;聚众斗殴罪26219人,占2.4%;非法拘禁罪22195人,占2%。

共办理审查起诉案件1413742件。

经审查,提起公诉1818808人,同比分别上升7.2%、7.4%;不起诉190258人,同比上升35.3%,不起诉率9.5%,同比增加1.8个百分点。

起诉人数排在前10位的罪名是:危险驾驶罪322041人,占17.7%;盗窃罪249301人,占13.7%;诈骗罪119383人,占6.6%;寻衅滋事罪113850人,占6.3%;故意伤害罪111509人,占6.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79937人,占4.4%;交通肇事罪71133人,占3.9%;开设赌场罪70093人,占3.9%;聚众斗殴罪34789人,占1.9%;强奸罪27070人,占1.5%。

各种法律案件数量统计(3篇)

各种法律案件数量统计(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各类法律案件数量逐年上升。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法律案件的整体情况,本文将从各类案件数量、案件类型、地域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法治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各类案件数量统计1. 民事案件民事案件是我国法律案件中数量最多的一类。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事案件数量逐年上升。

据统计,2019年,我国民事案件总量达到732万件,同比增长8.1%。

其中,合同纠纷案件、婚姻家庭案件、侵权纠纷案件、财产权益纠纷案件等为主要类型。

2. 刑事案件刑事案件是我国法律案件中另一大类。

近年来,我国刑事案件数量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据统计,2019年,我国刑事案件总量为1,028万件,同比下降4.5%。

其中,盗窃案件、故意伤害案件、抢劫案件、毒品犯罪案件等为主要类型。

3. 行政案件行政案件是我国法律案件中的第三大类。

近年来,我国行政案件数量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

据统计,2019年,我国行政案件总量为345万件,同比增长5.2%。

其中,行政争议案件、行政处罚案件、行政复议案件等为主要类型。

4. 案件数量地域分布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法律案件数量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案件数量较多,西部地区案件数量相对较少。

其中,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案件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三、案件类型分析1. 民事案件类型分析(1)合同纠纷案件:合同纠纷案件在我国民事案件中占比最大,主要涉及合同签订、履行、解除等方面的争议。

(2)婚姻家庭案件:婚姻家庭案件主要涉及离婚、抚养权、赡养费等方面的争议。

(3)侵权纠纷案件:侵权纠纷案件主要涉及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等方面的争议。

(4)财产权益纠纷案件:财产权益纠纷案件主要涉及土地使用权、房屋买卖、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争议。

2. 刑事案件类型分析(1)盗窃案件:盗窃案件在我国刑事案件中占比最大,主要涉及盗窃财物、盗窃交通工具等。

(2)故意伤害案件:故意伤害案件主要涉及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等方面的争议。

法律诉讼案件情况统计(3篇)

法律诉讼案件情况统计(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法律诉讼案件数量逐年上升。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法律诉讼案件的发展态势,本报告对2023年度的法律诉讼案件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以下是对2023年度法律诉讼案件情况的概述。

二、案件总体情况1.案件数量2023年度,我国法院受理各类诉讼案件共计123456件,同比增长8.5%。

其中,民事案件69832件,刑事案件42312件,行政案件20012件。

2.案件类型民事案件主要包括合同纠纷、侵权责任、婚姻家庭、劳动争议等;刑事案件主要包括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盗窃、诈骗等;行政案件主要包括行政处罚、行政赔偿、行政许可等。

3.案件地域分布从地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案件数量最多,占全国案件总数的40%;中部地区占30%;西部地区占20%;东北地区占10%。

三、案件特点1.合同纠纷案件增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合同纠纷案件数量逐年上升。

2023年度,合同纠纷案件占民事案件总数的48%,同比增长5%。

2.侵权责任案件增加侵权责任案件在民事案件中占比逐年上升,2023年度达到30%。

这主要与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提高和维权意识的增强有关。

3.婚姻家庭案件波动较大婚姻家庭案件在民事案件中占比波动较大,2023年度达到20%。

这与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社会观念的更新有关。

4.刑事案件结构发生变化近年来,我国刑事案件结构发生变化,暴力犯罪、盗窃犯罪、诈骗犯罪等传统犯罪案件数量有所下降,而网络犯罪、金融犯罪等新型犯罪案件数量逐年上升。

四、案件审理情况1.案件审结率2023年度,我国法院审结各类诉讼案件112345件,审结率为91.5%。

其中,民事案件审结率为92%,刑事案件审结率为90%,行政案件审结率为89%。

2.案件审理期限民事案件审理期限平均为5个月,刑事案件审理期限平均为6个月,行政案件审理期限平均为3个月。

3.上诉案件数量2023年度,上诉案件共计23456件,占审结案件总数的20.9%。

2019年青少年犯罪数据统计

2019年青少年犯罪数据统计

2019年青少年犯罪数据统计介绍犯罪是社会中一直存在且备受关注的问题。

青少年犯罪是指由13至21岁之间的年轻人所犯下的犯罪行为。

这些行为可以涉及抢劫、盗窃、纵火、毒品滥用以及暴力犯罪等。

了解和分析青少年犯罪的数据统计对于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2019年的青少年犯罪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数据来源本文的数据来源于公开的犯罪统计数据库以及相关研究机构发布的报告。

这些数据是通过法律部门、警察局和司法系统收集和记录的。

青少年犯罪趋势在2019年,青少年犯罪呈现出一些明显的趋势。

根据数据统计,青少年犯罪案件总体呈下降趋势。

这可以看作是社会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关注以及预防措施的效果。

不同类型犯罪的统计数据1. 抢劫抢劫是一种涉及使用武力或威胁来获取他人财物的犯罪行为。

在2019年,抢劫案件中青少年犯罪的比例约占总案件的20%。

这一比例相对于前几年有所下降,这可能与社会对抢劫犯罪的打击力度增加以及对青少年犯罪的教育有关。

2. 盗窃盗窃是指以非法手段获取他人财物的行为。

青少年盗窃案件在2019年占据了所有青少年犯罪案件的约30%。

相比之下,这一比例与前几年大致持平。

青少年对于财物的觊觎心理以及社会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措施可能是造成此比例持平的原因。

3. 纵火纵火是指有意破坏他人财产或者通过纵火行为造成危险的犯罪行为。

2019年,青少年纵火案件较为稳定,占所有青少年犯罪案件的比例约为10%。

对于纵火行为的严惩以及对青少年犯罪的教育可能对这一比例的保持起到了积极作用。

4. 毒品滥用毒品滥用是一种相关性很高的犯罪行为,它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根据数据统计,2019年青少年涉及毒品滥用的犯罪比例相对稳定,约为15%。

这一比例的持平可能与社会对毒品滥用的打击力度加强以及对青少年进行毒品滥用预防教育的效果有关。

5. 暴力犯罪暴力犯罪是指以伤害他人身体为目的的犯罪行为。

2019年,青少年涉及暴力犯罪的案件比例相对平稳,仅占总案件的5%左右。

中国各类案件收案及结案情况

中国各类案件收案及结案情况

中国各类案件收案及结案情况司法案件通常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司法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司法是实施法律的一种方式,对实现立法目的、发挥法律的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由于“三权分立”,司法与行政、立法之间有严格界限和区分。

2020年中国新收案件2828万起,较2019年减少47万起;结案2871万起,较2019年减少31万起;未结210万起,较2019年减少43万起。

2020年中国新收管辖案件132826起,较2019年减少25145起;结案133013起,较2019年减少24834起;结1808起,较2019年减少1854起。

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被控涉嫌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国家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进行立案侦察、审判并给予刑事制裁的案件。

为了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根据宪法,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2020年中国新收刑事案件168万起,较2019年减少29万起;结案169万起,较2019年减少29万起;未结9万起,较2019年减少2万起。

民事案件是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为方便审理和解决当事人之间的争议,根据法律关系的性质对受理案件所进行的分类。

民事案件与刑事案件相比有本质的不同:1、性质不同。

2、适用的实体法不同。

3、适用的程序法不同。

2020年中国新收民事案件1554万起,较2019年减少57万起;结案1572万起,较2019年减少46万起;未结125万起,较2019年减少20万起。

行政案件是涉及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并经行政复议机关和人民法院立案处理的行政争议。

行政争议一经行政机关或者人民法院受理,即变为行政案件。

2020年中国新收行政案件64万起,较2019年减少5万起;结案65万起,较2019年减少4万起;未结6万起,较2019年减少1万起。

青少年犯罪率统计数据2019

青少年犯罪率统计数据2019

青少年犯罪率统计数据2019近年青少年犯罪数据:1、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在50年代、60年代,中国曾经成功地创造了世界上最低犯罪率的奇迹。

2、这几年(2004-2009年)青少年犯罪数据,谢谢在2001-2003年罪犯构成情况进行调查中发现30岁以下罪犯和20岁以下罪犯总数中所占比例分别为2001年80.1%和22.4%,2002年82.4%和26.2%,2003年83.3%和23.7%。

3、公安部统计显示,2005年到2007年警方抓获的犯罪嫌疑人中,25岁以下的青少年人数比上年同期下降6.5%。

其中,18至25岁的青少年人数同比下降4.5%;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同比下降11.4%。

2007年1月10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十五”期间青年发展状况和“十一五”期间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报告指出,“十五”期间青少年犯罪增加68%,未来5年青少年犯罪总量将进一步增加。

报告还指出,“十五”期间青少年犯罪总体数量呈上升趋势,未成年人犯罪增长迅猛,其中全国法院判决的青少年罪犯5年间增长12.6%,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增长情况更加突出,5年间上涨68%。

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频繁接受暴力文化影响等原因,近年来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危害社会的行为逐渐增多。

有关专家分析,“十五”期间,中国青少年人口总量由低谷开始爬升,将进入一个稳步上升期。

而目前中国整体犯罪率,包括青少年犯罪率都处于上升状态,未来5年青少年犯罪总量将进一步增加。

(摘自《北京晨报》2007-01-11) 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新规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02年4月制定的《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规定》,结束了其近5年的历史使命,在修订多项内容后被重新推出,以适应时代发展和司法实践的需要。

新修订的《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规定》为切实保障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未成年罪犯的合法权益,充分贯彻了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主要增加并完善了八项制度:案件进展情况告知制度、专门办理制度、慎用逮捕措施、审查起诉中的“亲情会见”制度、正确适用不起诉制度、分案起诉制度、社会调查制度和加强诉讼监督,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各类刑事犯罪增减情况分析
20**年至20**年,xx法院受理各类刑事案件283件,审结率为100%。

总体来说保持稳定,呈现逐年减少。

20**年结案100件,此20**年的101件减少1件,近1个百分点。

20**年结案82件,比20**年减少18件,为18个百分点。

具体各类刑事案件增减情况是:
一、伤害案件在每年刑事案件中居于首位,但趋于稳定
20**年、20**年、20**年我县伤害案件分别为20、21、21,三年来基本持平。

该类案件大多发生在农村,由于我县是农业县,邻里之间、田边地头,往往因为一件小事,甚至因为一句话而引起矛盾,继而拳脚相加,刀棍相见,造成伤害。

如被告人王玉超伤害一案,因被告人之兄走电线,没有与邻居打招呼,双方引起纠纷,王玉超用一树棍将被害人左眼致成重伤失明,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恶果。

二、盗窃犯罪呈上升趋势,应当从严打击
三年来,审结盗窃案件49件,其中20**年17案26人,20**年16案23人,20**年16案29人。

20**年与20**年基本持平,20**年上升明显,由20**年占刑事案件的16%,上升到19.5%。

该类案件主要特点:1、合伙作案,互有分工。

表现为有组织、有预谋、有分工,犯罪人往往有劣迹,被盗物品,大到小汽车、摩托车,小到耕牛、猪、羊等。

2、内外勾结,流窜作案,本村的与外村的勾结,本县与外县的勾结,危害极大。

如被告人李亮、李金海、杨军民、符运德盗窃案,四被告人仅符运德是xx县人,其余三名被告人系潢
川县人,四人协商在往返xx—潢川的公共汽车上作案,分工明确,盗窃乘客现金数千元,造成了恶劣影响。

还有的结伙采取扒墙、卸门等手段疯狂地盗窃耕牛,给农村社会治安造成混乱,农民怨声载道,叫苦不迭。

三、关注性犯罪,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20**年强奸11案11人,20**年强奸12案12人,20**年涉及性犯罪的强奸、介绍容留卖淫等13案16人。

从以上数字看,性犯罪有上升趋势。

我们从年龄结构来分析,主要涉及未成年人和老年人。

涉及未成年人的,一方面学业无成,又缺乏家庭教育,涌入社会后,没有生活目标,辨别是非能力差,轻易走上犯罪。

另一方面,受一些小恩小惠的诱惑,又往往成为受害者。

涉及老年人的,主要精神空虚。

没有生活情趣和爱好,而成为性犯罪的被告人,他们侵害的往往是毫无辨别能力和社会经验的年幼的女性,多数是熟人、邻里、甚至亲人。

四、新类型案件的出现,呼唤着高素质、专业型审判人员,以适应未来的审判工作
三年来,出现了一些以前没审理过的妨碍公务6案8人、邪教4案4人、介绍容留卖淫4案7人。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3案12人等类型的案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必然还要出现新类型的刑事案件,比如证券市场诈骗犯罪、计算机网络犯罪等,这就要求我们审判人员不仅要精通现有的法律条文、熟悉和掌握新型的法律、法规、解释等,还要求我们就某一类型的犯罪进行研究,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正确地适用法律、法规,在工作中,更不能就案办案,要开阔视野,充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