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类期货周期季节性剖析共52页文档

合集下载

近年来我国豆粕期货季节性走势特征分析

近年来我国豆粕期货季节性走势特征分析

我国豆粕期货季节性走势特征分析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种副产品,由于豆粕具有高蛋白的特性,使得它主要被用于制作牲畜与家禽饲料的主要原料。

影响豆粕价格的因素是复杂多变的,但总体上可以归结为三类:第一,宏观经济环境走势影响豆粕的主流价格;第二,供求关系影响豆粕价格的主要波动幅度;第三,周边相关产品或替代品制约豆粕价格的波动程度.大连商品交易所豆粕期货于2000年7月正式上市, 从豆粕的走势可以看出,豆粕生产销售与季节性变化紧密相关,通过仔细分析可以把握豆粕的价格走势.图1 豆粕期货历年价格走势图上图为豆粕历年期货价格走势图,以2008年波动最大,原因可能是受当时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剧烈及基本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豆粕价格在创出新高后快速下跌至年底不断刷出新低。

另外2011年下半年及2012年8月前后也出现一定意义上的单边市走势,其余年份豆粕期货价格年内走势相对较为平稳.图2 涨跌年数及概率图图3 豆粕期货价格季节性统计分析表如上图所示,上涨概率较大的月份有1月、6月、7月、8月和12月,其中上半年1月份和下半年8月份上涨概率分别为71.43%和83.33%。

仔细分析这两个月份发现,一月份的平均最大差值为32,显示1月份上涨的动能较好;再看8月份,平均最大差值为—63,虽然8月份的上涨概率很高,但是几乎没有上涨的动能。

在主跌的月份中;无论是从下跌概率或者是平均最大极差来说,9月和11月都是两个最容易下跌的月份,它们下跌的概率分别是66。

67%和83。

33%,平均最大差值为-101和—90,所以这两个月份是一年中最容易下跌的。

图4 平均最大涨跌幅及差值图如上图所示,每年1-2月豆粕期货价格均有着一定的上涨动能,期价会随之上涨,而3—4月份这种上涨的动能会逐渐减弱,进入5月份之后豆粕期价又开始获得上涨的动能带动豆粕价格上涨,至6-7月豆粕都期价都拥有较好的上涨动能,特别是6月份;8月份之后豆粕的下跌动能开始得到释放,豆粕价格也将开始出现回调,至12月份豆粕价格由于年关临近等因素的影响又开始获得上涨动能上行。

我国大豆期货价格波动规律研究.

我国大豆期货价格波动规律研究.

我国大豆期货价格波动规律研究大豆作为一种季节性的农产品,每一年度的生产供应情况直接决定了最终的商品供需格局,从而影响到价格水平的高低。

在大豆的期货交易活动中,不同合约的价格也会因各年度、各季节的不同而产生变化,但是由于其“一岁一枯荣”的特点,其不同的波动中间,必然存在一些不变的规律。

而对于这些规律的寻求和探讨,有利于投资者把握其价格变动轨迹,掌握一定的市场先机,减少参与期货市场的风险,提高盈利水平。

下面我们就从三个方面来分别探讨一些影响大豆期货价格变动的因素及其波动规律:(一)大豆年度价格规律为了探讨大豆期货价格的年度规律,我们选取了从95年到现在,大连商品期货交易所的连豆指数来反映这些年来大豆期货价格的变动趋势。

首先通过下图,让我们从直观上来感受一下这十几年大豆价格是如何变化的。

通过观察,我们将这十几年的连豆价格指数走势大体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缓慢周期阶段这是大豆的一个完整的价格上涨和下跌周期,包括95-97年的牛市行情和97-99年的熊市行情。

第二个阶段:震荡整理阶段从99年开始,大豆的价格连续了四年的震荡走势。

第三个阶段:灾害突发阶段这是一次由天气引发的,基本面发生重大变化的突发事件,从而导致了一场比较突然和迅速的牛市拉升行情。

而后随着灾情的解除和第二年产量的大幅增长,价格又急速跌回到原来的平台,维持震荡直到06年。

第四个阶段:商品大牛市阶段这是07年开始的这波波澜壮阔的牛市行情。

这波牛市不仅仅有基本面的因素,大量投机资金涌入商品市场,也对价格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对应于这四个阶段,我们从产量和供需方面来看一下他们之间的关系。

1. 供应与价格关系(1)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美国大豆的产量与连豆价格的对比图:一方面,美国自1993年前后开始进行转基因大豆的商业种植。

自1995年起,美国大豆产量连年刷新本国的纪录,从当时大豆总产量的5917万吨,上升到06/07年度的8678万吨,平均每年以3.3%的速度递增。

农产品期货季节性套利分析与操作

农产品期货季节性套利分析与操作

农产品期货季节性套利分析与操作题目是农产品期货季节性套利分析与操作。

总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分析期货价格的三大属性。

第二,农产品期货价格走势季节性分析。

第三,实战农产品期货季节性套利的操作。

第四,操作中所需要关注的细节问题。

资金博弈对市场趋向有明显指示作用一、分析期货价格的三大属性。

大家都知道目前国内上市的期货品种,特别是农产品主要集中在两大交易所。

大商所的大豆品种也是上市时间最早,与国际接轨,目前也是较为完善的合约。

大豆和豆粕的成交量与日俱增,非常合约,备受广大投资者的关注。

所有的这些品种之间都是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的,我们如何把这些相关关系进行剖析,寻找其中的投资机会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传统我们提到分析方法的时候是基本面分析方法或者技术面分析方法,但是现在这些已经不能完全适用于当前的期货市场,我们重新给它做了定位。

把期货品种分成了三大属性:第一是商品属性,第二金融属性呈现,第三博弈性。

商品属性,供求关系是决定商品价格基本走势。

金融属性,特别是农产品,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化的快速发展,金融属性逐渐的凸显,而它的基本属性的影响也渐渐的趋弱。

博弈性,资金的博弈,多空双方的一个力量趋势,对整体市场的趋向有非常明显的指示作用。

我们分别来看一下:基本面,就是供求关系。

我们以大连的大豆品种来做一个分析。

从美豆美谈上来说,我们谈到供给和需求,首先就谈到农产品的基本属性。

从它的产业链来看,从种植到收获这一段时间都是受整体的供给预期来影响价格的涨跌。

看到种植面积的一个多和少,就直接影响到我们未来得期货盘面上价格的走势,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来影响到种植面积的增减呢?(图)这两幅图是美豆和连豆的价格走势图,我们非常清晰的在这方面标注上了历年的,每个年度里面的干旱情况。

也就是当种植期里天气出现干旱,或者出现不利于大豆种植情况的生长,这样的天气出现的时候价格都会有明显的上涨阶段。

所以从基本面来看,从整体的供给方向决定了价格的基本走势。

大豆期货知识介绍共54页

大豆期货知识介绍共54页
大豆的种植面积每年都在变化,
从而对大豆市场价格产生影响。 大豆的生长期大约在4-5个月,种 植期内气候因素、生长情况、收 获进度都会影响大豆产量,进而 影响大豆价格。
春季:炒播种面积、播种进度、天气。
夏季:炒天气、作物生长状况报告。
秋季:炒天气、收割进度报告、周出口
销售报告。
美国基金经常炒作天气,多数时间往上
美豆基差图示
国际豆价对于国产大豆价格的影响
目 前 我 国 国 内 大 豆 2000 年 以 来 年 均 产 量
保持在1500万吨水平,而消费量逐年升 高。
自 95 年 以 来 , 我 国 已 经 有 大 豆 出 口 国 变
为大豆净进口国。这种转变是的我国与国 际大豆市场正式接轨,大豆定价权逐步被 外国垄断。
■中国大豆进口情况(月度)
中国大豆进口情况(年度)
国外大豆进口成本的计×0.367437 +海运费 ) ×6.52(汇率) × 1.03 ×1.13+120
基差:内陆到港口的费用; 1吨=36.7437蒲式耳,大豆关税3%、增值税
为13%、港杂费等为120元/吨.
• CBOT大豆期货价格作为国际大豆贸易 的基准价格,被广为使用。
• CBOT大豆期货价格的一举一动都影响 着国际大豆价格的走势。
重点关注——美国农业部相关报告
• 大豆周度出口检验、销售 报告(每周四)
• 大豆月度供需报告(每月 第一周的周四)
• 大豆季度结转库存报告 • 大豆年度种植意向报告 • CFTC持仓报告
豆品种特性和耕作制度的不同,我国大豆生
产分为五个主要产区:

一、东北三省为主的春大豆区

二、黄淮流域的夏大豆区

大豆压榨利润季节性的实证研究

大豆压榨利润季节性的实证研究
三、模型建立与结果分析
1987年Engle和Granger提出协整概念,虽然一些经济变量本身不是平稳序列,但是它们的线性组合却有可能是平稳的,这种平稳的线性组合被称为协整方程,可被解释为变量之间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在建立豆类期货协整方程前,为避免伪回归,须先对豆一、豆粕、豆油价格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ADF模型检验平稳性。ADF检验有三个模型,分别是:
国产豆压榨利润=79%*豆粕价格—16.5%*豆油价格—加工费用
其中加工费用根据和讯网的数据,一般认为是150元/吨。
国内关于豆类产品价格关系研究很多,但大多集中在两种商品之间,且没有考虑到协整关系的变动。例如杨升等人(2008)对大连商品交易所豆一与豆粕期货价格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豆一、豆粕期货价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刘家富、李秉龙等人(2010)在《基于VAR模型的国产大豆和豆油市场价格传导研究》一文中分析了国内大豆市场和豆油市场的价格传导机制,得出豆油价格是大豆价格的引导因素的结论。
美国大豆压榨利润的特点,得出了美大豆压榨利润有上升的趋势,并且表现出了显著地季节性。
而国内对两种或多种相关商品价格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利用协整理论为工具研究豆一、豆粕、豆油三种期货合约价格之间的关系,试图探讨国内大豆压榨利润的特点。
二、数据搜集与初步分析
研究数据来自于大连商品交易所2006年至2010年的日交易收盘价格数据,大豆、豆油、豆粕期货全部使用它们的主力合约,即1月、5月、9月交割合约。同时,因为期货价格波动的到期日效应,临近到期日流动性不足,我们生成期货价格时间序列时不使用交割月和交割前一月的数据。本文研究中生成期货价格时间序列具体规则为:每年的4月初到7月末,期货价格时间序列使用当年9月合约的价格数据;8月初至11月末则使用次年1月合约的价格数据;12月初至次年3月末则采用次年5月交割合约价格数据,这样一共得到1213组数据。统计软件采用Eviews 6.0。

期货交易中的季节性趋势如何利用季节性变化赚取利润

期货交易中的季节性趋势如何利用季节性变化赚取利润

期货交易中的季节性趋势如何利用季节性变化赚取利润期货交易在投资市场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而其中的季节性趋势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季节性趋势是指商品价格在特定季节或时间段内出现的重复性波动,这种波动往往可以被投资者利用来获取收益。

本文将探讨季节性趋势在期货交易中的运用,以及如何利用季节性变化赚取利润。

一、理解季节性趋势季节性趋势是商品价格在一年或若干年内周期性波动的趋势。

这种波动可能与季节性需求、天气、生产季节、节假日等因素相关。

例如,在夏季需求旺盛的冷饮品,在冬季价格可能相对较低;而在冬季需求旺盛的暖宝宝,在夏季价格可能较低。

了解不同商品的季节性趋势,对投资者而言,是掌握投资时机的重要依据。

二、利用季节性趋势进行期货交易1. 研究数据与趋势在利用季节性趋势进行期货交易之前,投资者需要充分了解该商品的季节性波动情况。

通过分析历史数据、观察价格走势图和相关新闻等,可以锁定商品在不同季节出现的价格波动趋势,找出其中的规律和周期性。

2. 制定交易策略根据对商品季节性趋势的研究和分析,投资者可以制定相应的交易策略。

常见的策略包括季节性换月交易、季节性套利交易和季节性突破交易等。

例如,对于农产品期货,可以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生长周期,选择买入或卖出合约,以追踪季节性变化。

3. 注意风险控制在进行期货交易时,风险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季节性趋势带来的利润机会也伴随着一定程度的风险。

投资者需要设置止盈止损点位,合理控制仓位,防范风险,以免遭受重大损失。

三、案例分析以大豆期货为例,大豆的季节性趋势在市场中较为明显。

在北半球,每年的4月至9月是大豆生长季节,供应相对充足,市场价格可能较为低迷。

而在10月至次年3月,则是大豆的消费季节,需求旺盛,价格可能较高。

基于这种趋势,投资者可以在供应季节适时买入大豆期货合约,而在需求季节进行适时的卖出,以实现利润。

四、风险与建议1. 市场变化季节性趋势并非每年都会完全符合历史数据的波动情况,市场影响因素复杂多样,投资者要及时关注市场动态,灵活调整交易策略。

期货季节性分析——大豆

期货季节性分析——大豆

我的期货网——大豆期货季节性走势特征分析分析员李铮我国是一个食用油大国,随着我国榨油业的迅速发展,大豆作为我国油脂压榨的主要品种需求度也越来越高,2002年3月豆一(非转基因黄豆1号)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亮相,从大豆的属性来看,它既有农业品的特性,又包含工业品的特征,从大豆的走势可以看出,大豆生产销售的季节性特征较为明显,我们通过仔细分析,可以更好的把握大豆的价格走势。

图1-1大豆期货价格季节性统计分析表(1999年1月-2010年12月)图1-2大豆期货上涨概率及收益率从图表1-1、1-2可以看出,一年中大豆价格上涨概率超过50%的有7个月分布在上半年和下半年,其中12个年份7月的上涨率为58.33%,但是其平均最大跌幅反而比平均最大涨幅高了41.5833元/吨,且百分率变动量也仅为7%,相对涨幅一般,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年在进入7月份以前的4、5月份是大豆的销售旺季也是美国的播种时刻,然而进入6-7月收益率有所滑落,这是因为每年的6-7月是雨季的高发期,由于天气因素对农作物的影响较为密切,这一时期的大豆走势是最具波动性的,由于到了7月份以后市场种植状况基本稳定对于大豆应该是一个良好的走势,但是受到了供应压力预期的影响,故而在这一阶段里大豆的跌幅大于涨幅。

在图表1-1、1-2中我们可以看出3月份的上涨年数、月度收益率、平均涨幅都是最大的,百分率变动量为33%,表明相对涨幅较高,无论是平均最大的涨幅差值还是平均百分率变动,3月份的数值是全年12个月中最大的,由此表明3月份是一年当中最具上涨动能的。

上涨概率低于50%的有2个月,分别是4月和6月。

其中下跌率最高的是4月份,下跌概率为66.67%,对于4月份而言其中12年中其中有8年是下跌的,平均最大跌幅比平均最大涨幅高出147.3333元/吨,百分率变动量为-17%,表明相对跌幅较大,无论是下跌概率还是平均最大跌幅差值或平均百分率变动4月份都是居前的,这表明一年中4月份的下跌动能最大。

(中财期货豆类市场机构报告分析

(中财期货豆类市场机构报告分析
7
2.2出口检验报告
出口检验报告反映的是 在满足检验等待出口的 数量,可以作为出口的 先行指标,两者在很多 情况下表现较强的相关 性
如果出口商在单一工作 日内有任何10万吨或以 上的单一商品销售活动, 或者向单一目的地售出 的商品数量超过10万吨, 须在第二个工作日美国 东部时间下午3点之前, 向美国农业部做出报告。 如果数量低于上述要求, 则每周报告一次。
19
谢谢!
▪美国农业部报告查询地址: ▪/MannUsda/viewTaxonomy.do?taxonomyID=2
4
1.4其他报告数据查询
▪除了报告之外,豆类还需要关注的境外资讯,有条件的须常去一些专业的 网址了解最新市场变化及机构观点 【EXCEL】
8
2.3作物生长报告
9
2.4气象机构报告
10
2.5天气与作物生长周期
生长阶段 萌发期
幼苗期
花芽分化期 开花结荚期
鼓粒期
成熟期
持续时间 4-6天
20-25天
25-30天
30பைடு நூலகம்40天
生长变化
萌发到幼 苗出破土
破土到花芽 分化
花芽开始分化 到始 花之前,即分 枝期
始花到终花分开花 期,从 软而小豆荚到幼荚 形成为 结荚期,开花与结 荚并行交错
11
2.6种植意向播种面积及季度库存
12
2.7月度供需报告内容
13
2.8月度供需报告发布的一般规律
▪每年5月发布下一作物年度的预估数据,5、6、7月面积,8、9、10、11月产量,最 终产量在1月基本确定,此后出口及库存。 ▪核心指标:面积和单产;两种方式:以电话形式为主对农场主进行调查;2、农业部 自身进行调查。 ▪6月面积调查,时间期为6月前两周,一方面咨询有记录的农场主,一方面独立的区 域调查;这种方式会在7-11月调查中继续使用,以保持连续性和一致性。若有充足证 据,后期也会对面积作出调整。 ▪范围29个大豆生产州,其中7个州USDA自己调查,另外随机挑选农场主进行电话等 形式调查,从8-11月农场主会每月被问到产量预测值。 ▪产量预测从8-11月有一个发展期,调查在发布前月的最后一周及当月前几天进行,产 量预测反映的是调查期内情况,这些数据是假设以后天气处于历史平均水平,USDA 报告不反应任何天气模型预测和周度作物生产报告。 ▪月度数据与1月的偏差有正有负,平均值接近于0,显示USDA并没有倾向于过高或过 低预估产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