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性格要典型事件中体现1ppt课件
语文版 七年级上册 写作《写一个人》ppt课件

技法点拨一: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特征 起因:某人在划火柴的时候没点燃,
不同性格的人语言会有所区别
A老实人会说:“哎,我真没用, 一根火柴也划不着。” B性格急躁的人会把火柴往地上猛地一 摔,高声怒骂道:“XX的,又一个假冒 伪劣产品。”
技法点拨二:场合情境融入法
小明的语文课本不见了
他小心翼翼地翻着书包,心里 课堂上 默念:“语文书,语文书呢,在哪 不见课本: 呢?” 他着急地翻着抽屉,大声喊: 下课时 不见课本: “语文书哪里去了?谁见过我的 语文书呀?书!书!” “老妈!快来呀!我的语文书飞 在家里 了!快,帮我找找! ” 不见课本:
运用描写,突出特点
外貌
外在
个 性
内在
神态 动作 语言 心理 品质 气质 修养
外貌描写
方 法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一、外貌描写
外貌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容貌、体态、神情、服饰
等外貌特征的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面容长相,
五官等)、身材(高、矮、胖、瘦)、衣着(穿着
打扮)和表情(喜、怒、哀、乐)。 外貌描写的作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 特征,显示人物的独特个性,使人物生动形象。
人物外貌描写的要领:
1、抓住突出特征。 2、突显性格和情感。
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指对人物对话和独白的描写。言为心声, 人物的语言应当切合人物的身份、经历,反映他的思想 感情。从人物语言的描写中看出人物的鲜明特点身份
•
街头小店里有部公用电话,南来北往的行人 很多,这天来打电话的人一个接着一个。 A 一个戴眼镜的青年在电话里说:“我叫苏 若甫,苏东坡的苏,郭沫若的若,杜甫的甫。 B 一个红光满面,挺着将军肚的男人,从小 车里钻出来,拿着手机说没电了,也在这里打电 话。他在电话里说:“我叫李美财,李嘉诚的李 ,美女的美,财富的财。” C一个戴着安全帽、背着工具包的中年汉子来 打电话,在电话里说:“我叫马再新,下马的马 ,再就业的再,创新的新。” D一个提着青菜的老大娘来打电话,在电话中 说:“我叫黄玉芹,黄豆的黄,玉米的玉,芹菜 的芹。” A 知识分子 B 企业老板 C 下岗工人 D家庭妇女
《红楼梦》人物形象赏析优秀PPT课件

1.贾政是个好爸爸吗?
“我就在此过一生,总然失了家也愿意,强如天天被 父母、师傅打去。”
1.贾政是个好爸爸吗?
老爷在梦坡斋小书房里歇中觉呢,不妨事的。 老爷今儿在家呢,提防问你的书。 你去请学里师老爷安,就说我说了,什么《诗经》古 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先把‘四书’讲明背熟,是要紧 的。
“贾政听说,忙叩头哭道:‘母亲如此说,贾政无立足之 地’”,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他对母亲的畏。他是很孝顺的,但他的 孝本身就包含悖论:他要孝顺母亲,却不能让宝玉孝顺自己。
贾政极度气愤、失望、无奈、痛楚和委屈, 他的“孝”本身就 包含着悖论。
王夫人之哭
“ 王夫人哭道……”,王夫人自知不能阻止贾政, 于是抬出老太太来压他,哪知贾政不领情。
王夫人又“连忙抱住哭”,“爬在宝玉身上大哭”, 这是王夫人的“哀兵”之计。这一招还真灵,贾政软下 来了,泪如雨下。王夫人乘机查看宝玉伤情,“竟无一 点好处,不觉失声大哭”。
王夫人之哭
想起贾珠,“便叫着贾珠哭”。贾珠是他们的大儿 子,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说贾珠14岁进学,20 岁娶妻生子,是在科举场上崭露头角的公子哥儿,很合 贾政夫妇的心意,可是生病死了。王夫人哭贾珠有何意 义呢?如果贾珠还在,王夫人就有依靠,这是封建社会 母凭子贵心理的反映。
王夫人之哭
哭是王夫人用来保护宝玉的武器, 哭声中既有对儿 子的疼爱, 也流露出封建社会母以子贵的传统思想。
贾母之哭
贾母见到宝玉,“又是心疼,又是生气,也着 哭个不了”,“含泪说道”,贾母之哭表现了对孙 子的怜爱之情,只是这种怜爱近乎溺爱。
贾母之哭, 体现对孙儿的怜惜之情。
袭人之哭 袭人“见贾母王夫人等去后,便走来宝玉身边 坐下,含泪问他”,她为什么等贾母等人离开后才 流泪呢?因为袭人只是丫鬟,虽然和宝玉比较亲近, 但终不是主子,她的地位只是在丫鬟中有些特殊罢 了。“含泪问”大半是心疼,小半是责备宝玉不该 如此。 袭人之哭, 大半是心疼宝玉, 小半是气恼他不 争气。
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PPT课件

注意 :
• 1.从不同角度选择典型事例。 • 2.分清主次,详略得当。
2019/11/3
6
方法二:多事反映多品质
《藤野先生》 《回忆我的母亲》
2019/11/3
7
从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几件事可以看出:
添改讲义—— 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 治学严谨
关心实习—— 热情诚恳 了解裹脚—— 求实精神
正 直 热 诚
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
2019/11/2
学习目标
• 1.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优秀品 质的方法
• 2.学会体察并探讨文中的思想感情及人文精 神
2019/11/3
2
作文
• 1.《我经历了这样一件事》 • 2.《我有这样一个朋友》 • 3.《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出游》 • 4.《我喜欢的一本书》 • 5.《我最爱的一首歌》 • 6.《一个美丽的梦》
深明大义
1919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
热爱劳动
1924—1927
独立支持一家人生活 勤俭持家、深明大义
1937
过着勤劳的农妇生活 支持革命、期望革命成功
1944
2019/11/3
86岁高龄仍“不辍劳作” 热爱劳动、勤劳一生
9
注意:
1.处理好材料之间的写作顺序。 2.处理好材料的详略。
2019/11/3
10
治 学 严 谨
没 有 民 族 偏
见
2019/11/3
8
时间
母亲经历的事情
母亲的思想品质
作者小时候 1885—1900
1905
勤劳俭朴、任劳任怨、
“好劳动”“整日劳碌着”
宽厚仁慈
退佃、搬家和天灾
坚强不屈
五年级语文培优4 概括人物性格特点PPT课件

卖伞姑娘是一个怎样的人?
❖ 卖伞姑娘是一个拾金不昧、自立、自尊心 强、有耐心的人。
本节结束
感谢聆听本课程,课件可任意 编辑,请下载后调整使用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to my class and have a good life
通过事例(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 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 通过对人物侧面的描述
可以概括 出人物的 性格特点 和精神品
质
❖ 例题分析
❖ 卖伞姑娘是一个怎样的人?
“图片报道简练得只有几句说明:‘这 位 贫困大学生昨晚在勤工俭学卖雨伞时, 挺着感冒了好几天的病体,因冒雨等待 一位付款时掏掉了四百余元钱的顾客, 而通过昏侧倒面在描街写头,…表…现’ ”了小姑娘:拾金不昧
五年级语文培优
相约每周四晚
概括能力训练的四个方面:
❖ 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 如何概括段落大意 ❖ 如何概括人物性格特点 ❖ 说明文中的概括题
解题思路: 阅读题
难
写作的角度
写作时表现人物性格特点或精神品质常见 的三种途径
1、具体的事例(表现) 2、人物的行为(语言、动作、神态、
心理) 3、侧面描写
“那姑娘极有耐心地把我打开包装的 雨伞又一一地装上。她蹲下来时,一 头长发几乎垂到地上,一用就卖不出去了,这是我这学期的生活 费……’姑娘说了半截,止住了话头。我才明白, 眼前的这个小贩是个学生。我想接着问她其他 的情况,但她再不肯说一句话了”
行为描写:自立和自尊心强
小学写人作文PPT课件

01写作基础与技巧Chapter写作目的和意义01020304选择熟悉或有特点的人物进行描写人物围绕人物选取典型事件,展现人物性格事件注入真实情感,使人物更生动情感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写语言写作基本要素写作技巧和方法抓住人物特点典型事例描写运用修辞手法注重细节描写02人物描写方法与技巧Chapter抓住人物特征运用修辞手法注意描写顺序030201描写连贯动作准确选用动词通过描写一系列连贯的动作,展现人物的动态过程,增强画面感。
运用修辞手法内心独白神态描写环境烘托03情感表达与传递Chapter情感表达方式直接表达间接表达情感传递方法细节描写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传递情感,如“她的眼角微微上扬,透露出内心的喜悦”。
情节安排设置与人物情感相符的情节,使读者产生共鸣,如“在失意的夜晚,他独自漫步在寂静的街头”。
语言运用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传递情感,如“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温暖而灿烂”。
情感与人物关系处理情感与人物性格相符01情感推动人物关系发展02情感渲染人物形象0304选材与构思策略Chapter01020304真实性原则新颖性原则典型性原则情感性原则选材原则及注意事项以小见大对比衬托•设置悬念:在开头或中间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好奇心。
语言生动运用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立体。
角度新颖从不同寻常的角度切入,如从儿童视角、动物视角等,增加文章的新颖性和趣味性。
情感真挚表达真实的情感和感受,让读者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
实例一实例二选材构思构思选材实例分析:优秀选材与构思展示05文章结构与段落安排Chapter文章结构类型及特点分析总分总结构:开头总述,中间分述,结尾总结。
这种结构条理清晰,易于理解。
列出主题,然后找几个并列的观点来论述主题。
这种结构可以使文章更加有层次感。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种结构可以引导读者思考,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段落安排技巧及实例展示开头段开篇点题,引出下文。
水浒传宋江人物名片经历主要事迹人物性格与结局课件PPT

肆
主要事迹 及 时 雨
主要事迹。
事迹1:私放晁天王
晁盖七人劫了生辰纲,不料事情 败露,官府派何观察前去捉捕。宋江当 时任押司,得知此事后先把何观察稳住, 借禀告知府之际快马赶到晁盖处告之 此事。后又急忙赶回;劝知府晚上再 去捉人以给晁盖等人撤退争取时间。
当时正副都头朱仝、 雷横都是宋江兄弟,也一 直佩服晁盖的为人,朱仝 故意摔了一跤拖慢了追 捕的速度,使得晁盖得以 安然脱身。
叁
人物经历 及 时 雨
人物经历。
一、上梁山之前
宋江上有父亲宋太 公在堂,母亲早丧,有 一个兄弟,唤做铁扇子 宋清,和他父亲宋太公 在村中务农。宋江自幼 与晁盖相熟,“生辰纲” 事发后,宋江私传讯息, 私放晁盖。
晁盖上梁山后, 为报宋江之恩,送礼 答谢,宋江推辞不成, 只好留下书信和两条 黄金,却被他小妾阎 婆惜发现,并要挟, 宋江怒杀阎婆惜,逃 回家隐藏起来。
事迹人物介绍。
雷横,绰号插翅虎, 郓城县人,出身铁匠,原 为县步兵都头。他和朱仝 交好,因打死侮辱母亲的 白秀英,而到梁山落草。
梁山大聚义时,排第 二十五位,上应天退星, 是步军头领之一。征方腊 时战死于德清县,追封忠 武郎。
主要事迹。
事迹2:怒杀阎婆惜
阎婆惜随父母流落到济州郓城县。后其父得病身 亡,无钱安葬,得当时任郓城县押司的宋江的帮助。 在其母阎婆的主导下,阎婆惜被作为小妾嫁给宋江。
宋江二打祝 家庄,仍然失利, 但活捉了祝家庄 的同盟军扈家庄 的女将扈三娘, 剪去了祝家一翼。
三打祝家庄,利用新来投寨 入伙的孙立与祝家庄教师栾廷玉 是师兄弟的关系,骗得祝家相信, 孙立和家人亲戚打入祝家庄作内 应。梁山人马与他们里应外合, 最后攻破祝家庄,得胜回山。
分析人物性格ppt课件

-
9
学以致用 :
独立完成“课内阅读训练” ——分析母亲的个性
(时间:3分钟)
-
10
母亲的个性分析示例:
A
B
C
-
11
答案示例:(第3段) 当母亲获知卖牡蛎的小贩就是于勒时,她马上
吩咐丈夫“把孩子们领开。……最要留心的是别叫 咱们女婿起疑心。”表现了母亲
老谋深算、很有心计的个性。
-
12
答案示例:(第5段)
性 1分
同桌互评并打分
-
8
一齐来当小老师
1、我父亲从船长那里得知那个水手就是于 勒叔叔时,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 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 此……我早就看出来了!…...”体现了父亲 势利的一面。
2、父亲懦弱,没有主见。 3、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囔着:”出大
乱子了!“体现了父亲小心翼翼的性格。
-
20
答案示例: 当小弟弟掉到井里,大哥也跑到井边,
帮助把吊桶往上拉,他说:“请轻一点!” 表现了大哥遇事沉着、冷静、细心。
-
21
小结:
人物分析题答题要点:
1.补充交代, 2.引述内容, 3.个性概括。
-
22
作业布置:
分析二哥、小弟的个性
(答案张贴在课室里)
-
23
我们存在的问题
1、能够根据题目要求在文章中筛选出相关 信息,但缺乏自己概括评价的能力。
2、在概括中词汇量匮乏。 3、缺乏规范的答题意识,以至于白白失分。
-
24
我要积累
1、积累描写人物性格褒义的词。 2、积累描写人物性格贬义的词。
-
25
共性词——互相关爱、和睦相处、反应机敏
《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课件

那天,我无意间看到父亲一边看电视一边用他早已布满老茧的手揉着自己的肩膀。幼时骑在父亲肩上 的一幕幕在我的脑海中浮现。我想,父亲太累了,工作的压力、生活的重担都无情地压在了他的肩上。 多少次,他需要背起年迈的奶奶送她上下楼;多少次,他需要背起年幼的我走过泥泞与坎坷;多少次, 他需要背起各种各样的重物走在风里雨里……他需要背起的东西太多了,多到他由一个英俊强壮的小 伙子变成了一个鬓角染霜、腰背单薄的老人。
3.角度的选择对新闻评论非常重要。面对某个事实或问题,评论的角度不同,文章面貌往往迥 异。思考《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在选择评论角度方面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从本单元的人物通 讯中任选一篇,基于其呈现的事实,考虑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评论。
4.阅读诗歌时,要展开想象,走进描摹的场景,悉心感受诗人的情感。
《插秧歌》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田夫、田妇、大儿、小儿各有分工,拔 秧、抛秧、接秧、插秧,紧张忙碌而秩序井然。
学习指导
1.人物通讯要深入挖掘典型事件以表现人物精神,并在其中体现作者的立场和态度。阅读本单 元的三篇人物通讯,以表格的形式梳理其中的具体事件、人物精神和作者立场。
2.新闻评论讲究观点鲜明、针对性强,注重行文的逻辑性。梳理《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一文的思路,体会文章是怎样辩证地讨论有关“工匠精神”的话题的。
3.以细节打动读者,文章由此出彩
要想写好记叙文,考生不仅要叙述清楚故事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还需要有生动细致的描写。围绕 某一“点”来进行细致的描写,会让读者身临其境,深受感染,好比电影中的特写镜头,震撼人心。 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 一、内容(20分) ▪ 二、表达(20分) ▪ 三、结构(10分) ▪ 一类文50——43分 ▪ 二类文42——35分 ▪ 三类文34——27分 ▪ 四类文26——18分 ▪ 五类文17分以下
2
一类文标准
▪ 内容上: ▪ ①中心明确 ▪ ②内容很具体 ▪ 表达上: ▪ ①病句不超1个 ▪ ②语言流畅 ▪ ③生动形象
人物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映象。
18
失误之四:人物外貌描写或千篇 一律或废话连篇,没能真正抓住
个性。
19
失误之五:概括记叙太多,而深入具 体的描写太少,不注意点面结合。记
▪ 4.角度要典型。龙,具有首、尾、角、鳞、 髯几个部分,高明的画家总是在“一鳞一爪” 的描绘中,再现龙飞动的风采。写人的作文 也是如此,作者往往通过对写作对象某一角 度的描写,从而反映他们的全貌。
10
常见失误分析
▪ 例文1:《老师的眼睛》节选 ▪ “老师的眼睛,是一双充满期待的眼睛。
课堂上,老师提问题,引起同学思考的时 候,总是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同学紧锁的眉 头。我想举手,但看到同学们都静静地坐 着思考问题,我胆怯了。可当我和老师的 目光相遇时,我消除了一切顾虑,毫不犹 豫地举起手来。老师,你那期待的目光, 永远鼓励着我。
16
▪ ④爷爷的爱是博大的,就如同无声的细雨,对每 一寸土地都给予深深的滋润。我成长的方方面面, 爷爷都是那么地精心呵护。(之后是讲述爷爷教 我认‘鸟字’,及影响。约200字)
▪ ⑤然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幸福的时光是短暂是。又一个下雨天, 我拿着期末考成绩兴奋地跑回家,却不见了爷爷。 我找了每一个房间,都不见了爷爷。
到呆板乏味。因此,要“人无我有,人有 我新”。尝试从新的角度去表现人物。 ▪ 2.角度要小。选择写人的角度太大,必然 涉及面广,就容易面面俱到,泛泛而谈。 角度选择得小一些,小中见大,效果就好。
9
▪ 3.角度要集中。写作对象的素材是分散的、 零碎的,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应设法找到特定 的角度,便于把人物形象反映得集中突出。
11
▪ 在体育课上跳鞍马,我怎么也过不去,气 馁时,我看到她那双眼睛。它好象在说 ‘不要气馁,从头再来’。我鼓起了勇气, 一遍、两遍……我跳过了。老师,是你那 双眼睛给了我无尽的勇气和力量。”
12
失误之一:写人,但不集中写一个人或几 个人,而是写一类人,致使在有限的篇幅 中不能深入刻画人物,使人物线条化、不 具体不鲜明 。
▪ 作者本想通过刻划老师的眼睛来突出老师 的个性,但没有具体写某位老师,而是写 我从老师(一类人)眼中得到的鼓励和勇 气,写的是我的感受。因此人物(老师)不具 体,个性不鲜明。如写一位熟悉的老师, 而且具体刻划这位老师的眼睛,效果一定 会好些。
13
▪ 学生作文《母亲教我包粽子》,本欲借母 亲教我包粽子一事,来表现母亲或耐心或 善于引导教育儿女的个性,但文中从始至 终只是记叙“我”自已怎样包粽子:起初 看到母亲包粽子而好奇,进而试着包粽子, 一次次献丑后,终于包成了一个粽子。而 文章只在开篇提到母亲。自然,刻画对象 (母亲)已在不知不觉中迷失。如果作者 认准写的是谁,重点只写母亲,少写我行 为的感受,结果定然不会这样。
14
失误之二:有“我”存在的写人记叙文, 由于写自己的所作所为或感受太多,易喧 宾夺主或直接迷失刻画对象,致使对象不 具体,人物个性不鲜明不突出。
15
▪ 例文2:《雨中的爷爷》节选 ▪ “①又是一个阴雨连绵的日子。我默默地走在回
家的路上,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在路边翘首 而望。是爷爷在等心爱的小孙孙归来。可为什么 爷爷的身影那样朦胧? ▪ ②然而,细雨无声…… ▪ ③我是爷爷一手带大的。无论我的点点滴滴都倾 注了爷爷深深的爱。记得小时候,我不好好吃饭, 爷爷便想出了和我比赛吃饭的办法。你别说,还 真灵!那一顿,我居然吃了两碗。我高兴地喊着: ‘爷爷输了!爷爷输了!’爷爷比我还高兴,笑 着给我擦去嘴边的‘小胡子’。
▪ 一是要确定文章的中心。 ▪ 二是要选择典型事件来写。 ▪ 三是要抓住人物特征加以细致描写。 ▪ 四是记事写人同摄影一样,也要讲究角度。
5
▪ 一般说,所要表现的人物思想品质、性格 特征,便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人物的思想 品质、性格特征可以侧重表现其中的一点, 也可以精选人物性格的特点的几个方面来 写。世界上的人是千差万别的。人们的性 别、年龄、生活经历、文化教养等各不相 同,自然决定了人的思想性格的差异。要 写好一个人物,必须抓住这个人的性格特 征,也就是这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特殊之 处。
▪ ⑥蒙蒙细雨依旧在淅淅沥沥地下着,落在我的心 里,像爷爷那温暖的抚爱,又像那谆谆教诲。爷 爷走了,但他把爱留给了我。透过雨帘,我又看 到了爷爷。啊,爷爷!我雨中的爷爷!”
17
失误之三:能抓住写作对象,但感受 太多,抒情太浓,以抒情和概括叙述 代替具体的记叙和生动的描写,结果 严重影响人物形象的深入刻画,致使
6
▪ ⒈这种典型事件有时可以是人物有代表性的 重大行为,但更多的是那些看来细小平常却 能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生活琐事。所谓“小 中见大”。
▪ ⒉当然,这些事例不要平均使用笔墨,应当 详略结合。一般至少有一件事应当详写。
▪ ⒊这些事例应注意从不同角度来表现人物的 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这样,人物形象显得 丰满,立体化了。
▪ ⒋多个典型事例的安排上应注意衔接、过渡。 通过什么方式来组接这些事例也要注意技巧。
7
▪ 写外貌、神态,要注意人物的年龄、服饰、 身份,特别要抓“眼睛”和特有的神情; 写动作,要注意人物内心活动引起的动作 变化,特别要抓住特征性动作;写语言, 要注意人物的习惯、个性等。
8
▪ 选择描写的角度,要注意四点: ▪ 1.角度要新。从一个角度写多了,也会感
▪ 结构上: ▪ ①完整 ▪ ②条理清楚 ▪ ③分段恰当
3
符合以下情况中的任何一条,可酌情 加1—3分,加至满分为止。
▪ (1)构思新颖,有创意。 ▪ (2)具有浓郁的个性色彩。 ▪ (3)体现出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 ▪ (4)语言优美,富有表现力。
4
写人的记叙文,要在典型的事件 中凸显人物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