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阅读理解专题训练《麦黄黄 杏黄黄》(含答案解析) - 副本 (16)

合集下载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专题15-1 抒情性文体阅读(含解析)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专题15-1 抒情性文体阅读(含解析)

专题15 抒情性文体阅读一、【2018年中考甘肃武威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细读的妙处肖复兴①读书从来有粗细快慢之分。

②读书细的功夫,是阅读的基本功之一。

读书要细,这个“细”,说着容易,做起来很难。

什么叫细?头发丝这样叫细?还是跟风一样看不见叫细?多读几遍就叫细吗?这么说,还是说不清读书要细的基本东西。

不如举例说明。

③已故的老作家汪曾祺先生的短篇小说《鉴赏家》,或许能够从阅读的细这方面给予我们一些启发。

④小说讲述乡间一个名叫叶三的卖水果的水果贩子,跟城里一个叫季陶民的大画家交往的故事。

这个大画家家里一年四季的时令水果,都是叶三给送,所以他和画家彼此非常熟悉。

有一次叶三给画家送水果,看见画家正画着一幅画,画的是紫藤,开满一纸紫色的花。

画家对叶三说:“我刚画完紫藤,你过来看看怎么样。

”叶三看了这幅画,说:“画得好。

”画家问:“怎么个好法呢?”⑤这就要说明什么叫细了。

我们特别爱说的词是:紫藤开得真是漂亮,开得真是好看,开得真是栩栩如生,开得真是五彩缤纷,开得真是如此灿烂,但是,这不叫好,更不叫细,这叫形容词,或者叫做陈词滥调。

我们在最初阅读的时候,恰恰容易注意这些漂亮词语的堆砌,认为用的词儿越多,形容得才能够越生动。

恰恰错了。

我们还不如这叶三呢。

叶三说:“您画的这幅紫藤里有风。

”画家一愣,说:“你怎么看得出来我这紫藤里有风呢?”叶三跟画家说:“您画的紫藤花是乱的。

”⑥这就叫细。

紫藤一树花是乱的,风在穿花而过。

读书的时候,要格外注意这样的细微之处,这是作者日常生活的积累。

作者在平常的日子里注意观察、捕捉到这样的细微之处,才有可能写得这样细。

细,不是只靠灵感或者才华就可以写作出来的,而是日常生活在写作中自然的转换。

而对于我们读者来说,在文本阅读中读得仔细,会帮助我们在生活中观察得仔细;同样,在生活中观察得仔细,也会帮助我们在阅读中读得仔细。

⑦又有一次,画家画了一幅画,是传统的题材,耗子上灯台。

画完了以后,赶上叶三又送水果来,画家说:“你看看我这幅耗子上灯台怎么样。

2023-2024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2023-2024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2024年春季学期六年级学情诊测语文(限时:90分钟)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一、根据情境写词语,要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8分)1. 根据情境写词语,要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她独自一人在林边pái huái(),无名的qīliánɡ()和jì mò()感萦绕在心间,míng mèi()的阳光也没冲淡她的yōu shāng()。

她努力kònɡ zhì()着自己的情绪,nài hé()怎么也做不到,只好默默地tàn xī()。

【答案】①. 徘徊②. 凄凉③. 寂寞④. 明媚⑤. 忧伤⑥. 控制⑦. 奈何⑧. 叹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

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

本题“徘、凄、寂、忧、奈”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2. 下列几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通宵隐敝防御截然不同B. 僻静哀思寄托能歌善舞C. 拨弄惊惶惨暴独具匠心D. 书籍宽慰觉查翻箱倒柜【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易错字的辨析。

A.隐敝——隐蔽;C.惨暴——残暴;D.觉查——觉察。

故选B。

3. 根据语境用“逝”字组成不同词语填入句中括号里。

(1)时光(),妈妈的鬓角已经长满白发了。

(2)听到奶奶()的噩耗,我难过地哭了起来。

(3)一抹残霞渐渐在天边()。

(4)随着岁月的(),很多往事都被淡忘了。

【答案】① 飞逝 ②. 逝世 ③. 消逝 ④. 流逝【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组词填空。

(1)根据语境,用“逝”字组词,可为“飞逝”,是很快地过去或消失的意思,这里描述的是时间的流逝带来的妈妈外貌上的变化。

因此,我们可以选择“流逝”这个词语,表示时间的过去和消失。

(2)逝世,去世、死亡的意思。

为褒义词,多用于对有一定社会威望或者有一定社会贡献的逝者的尊敬。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讲座课件妙语炼言,中心突显---写活作文语言的五技巧课件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讲座课件妙语炼言,中心突显---写活作文语言的五技巧课件

下课时 不见课本:
他着急地翻着抽屉,大声喊道: “语文书哪里去了?谁见过我的语文
书呀?书!书!”
在家里
“老妈!快来呀!我的语文书飞 了!
不见课本: 快,帮我找找! ”
甲:父亲从裤兜里掏出一个杏子,把杏子 给了妹妹。
乙:父亲擦把汗,手笨拙地伸进瘪瘪的裤兜,费力地摸索出 一个皱巴巴的塑料袋。他提起袋子一角谨慎翼翼地往手心 里倒,骨碌一下滚出一个黄澄澄的大杏子。父亲用手掌托 着这颗孤独的杏子,好像托着一座巍峨的大山,手微微有 些颤动,好大一会才嗫嚅着说:“活难做……没挣钱…… 生了病……买了一颗……你好赖尝一点……”说着父亲把 杏子给了妹妹。(《麦黄黄,杏黄黄》)
请就“我感谢——”为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 用的材料,考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 得抄袭。
我偷偷地瞥了一眼语文老师,他依然是一脸的严肃,一边侃 侃而谈,一边发下第10张综合练习卷。看着一抽屉雪片似的未完 成的练习卷,想想一个个老师苦口婆心的劝告,我的头像套上了 一个金箍,痛得要命。我死劲地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暗自长叹 了一声:唉,这几天心里实在是比较烦比较烦。
[示例3] 英语考试结束,语文老师抱着一大摞卷子,满头大汗地走进教室。 他推了推厚瓶底似的眼镜,威严地扫视了一下整个班级,慢条斯理
[示例2] 英语考试刚结束,语文老师抱着一大摞卷子,满头大汗地走
进教室。他推了推厚瓶底似的眼镜,威严地扫视了一下整个班级 ,慢条斯理地说:“同学们,要加油啊,离中考只有29天了。”这 句话差不多每个教师都要说上几回,偏是我的心理稳定性不够, 每次听到类似的话,心都会像小鹿似的“怦怦”跳上一阵子。这不 ,语文老师话还没说完,我的心已跳个不停。
马路边老妇人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4 记叙性阅读(含解析)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4 记叙性阅读(含解析)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4 记叙性阅读一、【2018年中考贵州黔东南、黔南、黔西南卷】阅读下面文章一粒新西兰糖果①如今的航空公司,飞机上服务的往往都是漂亮的空中小姐。

你走进法兰西航空公司、阿联酋航空公司的机舱,哇,一个比一个漂亮。

有些航空公司却不然,反其道而用之,服务的都是手脚麻利的大嫂、大婶。

这回我们从奥克兰乘新西兰航班飞香港,飞机上服务的全都是空中“胖大叔”“胖大伯”。

一米八以上的身材,往那儿一站,整条过道差不多堵死。

但“胖大叔”“胖大伯”服务好得不得了,满面笑容,随时过来问你要这要那。

还过来捏捏被角,“先生,你脚上盖的够不够?”用完了早餐,飞机已快到香港上空,空中“胖大伯”又拿出小藤筐,准备给乘客发“餐后糖果”了。

②此时,天已经发亮,太平洋的天边云际,正投过来一线霞光。

于是我看清与我坐在一排,等着接糖果的,是四位父母和他们的孩子。

三个孩子跟我一样,是黑眼睛黑头发的,一个孩子是蓝眼睛黄头发的。

胖大伯突然停了下来,玩了个把戏:“在拿糖果之前,我想请小朋友替我帮忙……”③胖大伯有什么点子啊?④“我想请一位小朋友替我把筐里的糖果,发给每位乘客。

”这显然是在培养孩子。

事情虽小,但很有意思。

几乎所有的人都把目光对准了座位上的四位孩子和他们的父母。

我自然是希望三个中国小孩能站出来。

但是,三个“黑眼睛”什么反应也没有。

他们父母头都没抬,有—位甚至将书盖在眼睛上,似乎在补回昨晚的睡眠。

看来,孩子是要成为买卖房地产的大亨,吞吐千万资本的富豪大商的,他们原意一个星期上五次钢琴、礼仪、跆拳道的兴趣班,却怎么也不会热心做给别人献糖果的小把戏!⑤“Let me try(让我试试)——”那个黄头发的小孩站了出来!马上,机舱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小男孩接过胖大伯的藤筐,快乐地小跳着,小雀儿一样满机舱给叔叔阿姨、爷爷奶奶送糖果。

⑥情不自禁,我心中涌出难言的滋味,突然想到另一件事。

有一次,我们返回深圳,到广州转汽车要上一道天桥,有一段长长的斜坡。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专项复习课文理解检验含解析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专项复习课文理解检验含解析新人教版

课文理解检验一、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各题。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本段写了春花的什么特点?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一句中的“闹”换成“叫”,意思一样吗?为什么?3.说野花“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原因是什么?4.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作者写春花,主要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B.作者写出了春花的多、艳、甜。

C.作者写春花时,是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行文的。

D.作者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方式描绘了一幅春花图。

二、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5.请简要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6.“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在文中有何作用?7.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述雪后小山的?找出几个显示作者观察顺序的词语,说一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8.本段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阅读下列选文,完成各题。

济南的冬天(节选)老舍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儿叫人害怕。

河南省2018年中考真题试题(语文 解析版)

河南省2018年中考真题试题(语文 解析版)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殷.勤∕殷.红咀嚼.∕咬文嚼.字风调.雨顺∕南腔北调.B.儒.雅∕懦.弱侍.奉∕恃.才傲物咄.咄逼人∕相形见绌.C.卡.片∕关卡.屏.障∕屏.气凝神置之度.外∕度.日如年D.譬.如∕偏僻.栅.栏∕姗.姗来迟前仆.后继∕赴.汤蹈火【答案】1.A【解析】语音的考察是汉语中普通话字正腔圆的要求,以纠正南腔北调的方言。

如今的初中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接受正规的普通话教育,做此题应该不会太难。

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

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

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A。

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A项:正确读音:yīn/ yān jué /jiáo tiáo/ diào,每对读音都不同,答案选A;B项:正确读音:rú/ nuò shì /shì duō/ chù,其中,侍奉∕恃才傲物,读音相同;C项:正确读音:kǎ/qiǎ píng/bǐng dù/ dù,其中,置之度外∕度日如年,读音相同;D项:正确读音:pì/pì zhà/shān pū/ fù,其中,譬如∕偏僻,读音相同。

【注意几个易错音】咬文嚼字,亦作“咬文啮字”。

拼音:yǎo wén jiáo zì。

释义:咬、嚼指反复的念诵、钻研。

一般将“咬文嚼字”当作“过分地斟酌字句”,看作贬义词,用于讽刺那些专门死抠字眼而不去领会精神实质的人,也讽刺那些讲话时爱卖弄自己学识的人。

“麦黄黄杏黄黄(李翔),父亲要出山做麦客去了。②他穿一身洗得发白的蓝布衫”阅读理解答案

“麦黄黄杏黄黄(李翔),父亲要出山做麦客去了。②他穿一身洗得发白的蓝布衫”阅读理解答案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麦黄黄杏黄黄(李翔),父亲要出山做麦客去了。

②他穿一身洗得发白的蓝布衫”阅读理解答案
阅读《麦黄黄杏黄黄》,完成文后的问题。

麦黄黄杏黄黄
 (李翔)
 ①父亲要出山做麦客去了。

 ②他穿一身洗得发白的蓝布衫,头戴一顶半旧的草帽,手握镰刀,肩上挎着塞满干粮的黄挎包,对母亲说:“今年想走远些,多挣几个,赶麦子搭镰了再回来。

”父亲见我在被窝里骨碌骨碌地转着眼珠,指着腰间的黄挎包说:“听话,好好念书,到时候给你买一口袋杏子回来。


 ③父亲做过多年的麦客。

每次回来,他都会喜形于色地打开挎包,伸手抓出黄亮黄亮的叫人一见就直流口水的杏子分给我们。

“咔嚓咔嚓”地嚼着杏子的时刻是多幺舒心美妙呀!
 ④自打父亲离家后,妹妹每隔两天就仰起小脸问母亲:“爸爸啥时回家呀?”母亲摸着妹妹的羊角辫说:“去地里看看,啥时麦子黄了,你爸爸就回来喽!”我和妹妹便飞跑到山顶的地里去看麦子。

可那一片片的麦地跟周围茂密的灌木丛一个颜色……
 ⑤下过一场透雨,接着又暴晒了好多天,麦子真的熟了。

村里出去做麦客的人相继回了家,可父亲一点消息都没有。

母亲急了。

 ⑥蚕老一时,麦熟一晌。

我家的麦子能搭镰了,若再等下去……母亲心焦似火。

第二天一早,母亲带领我们上了地。

整整折腾了三天,才勉强割了三亩来地。

母亲心焦了。

 ⑦第四天天快黑时,跟在身后拾麦穗的妹妹突然举起小手喊道:“快看呀,努力学习,报效父母。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4期)专题14记叙性阅读(含解析)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4期)专题14记叙性阅读(含解析)

专题14 记叙性阅读一、【2018届中考广西百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生命真情蒋育亮①那年,爷爷病得不轻,喝水吃饭,都需送到床前。

我当时正读初三,面临中考,周末都在学校紧张复习,难得回家照看爷爷。

②我们几兄妹中,爷爷最疼爱的是我。

他常抚摸着我的头说:“小新子,好好念书,将跳出农门,为爷爷争光!”那时,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每次把奖状带回家,爷爷总小心翼翼地把奖状贴在堂屋那面凹凸不平的土墙上,爷爷非常珍惜它们,定期给那些奖状大扫除。

③说起爷爷对我的爱,还有许多往事让我记忆犹新。

④当年家里很穷,为了维持家庭的生活,爷爷长年到几十里外的山里打柴挣钱。

⑤那是一个冬日,爷爷担着百十斤的生柴,赶到镇上卖。

凛冽的寒风吹打在爷爷的脸上,如刀割刺扎。

或许足天气过冷,或许是生柴过生,直到天黑,仍然无人问津。

⑥掌灯时分,爷爷担着柴,疲惫不堪地回到家。

恰逢我感冒发烧,爷爷急忙丢下柴担,赶到床前,轻抚着我的颜头,气喘吁吁地说:“小新子,看爷爷给你带什么回了?”我睁开无力的双眼,看见爷爷的掌心中,有两个皱巴巴的油豆腐。

一阵淡淡的油香沁入心脾,我精神为之一振。

晚上,爷爷用那两个油豆腐,加上一把葱,并上几个酸辣椒,煮了一碗酸葱拌豆腐,让我美滋滋地享受了一顿。

说也怪,那晚我的感冒竟然奇迹般地好了。

⑦第二天早上,爷爷担着柴出门时,奶奶叮嘱道:“把柴卖了,别忘了还给人家豆腐钱。

”听到这句话,我心一惊,忙问奶奶缘由。

原,爷爷昨天带回的两个油豆腐,是趁着天黑卖豆腐的商贩没注意时,夹在手心里头带回的。

我心里明白,那是因为爷爷没卖掉柴,身无分文,但又惦记着我……⑧记得一个周末,恰好重阳节。

我从学校赶回家看望爷爷。

久病的爷爷,身体很虚弱,他拉着我的手说:“小新子,今天是重阳节,我们去爬村后的状元山,好吗?”我心想:爷爷虚弱的身体,怎么能去爬山?爷爷似乎看出了我的担忧,拍拍胸蹦说:“爷爷能行,重阳节登高,能祛邪避灾!”听了这话,我还能说什么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阅读理解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麦黄黄杏黄黄
①父亲要出山做麦客去了。

②我家在渭北的大山深处,这里麦子熟得晚,父亲总趁这时去渭河边上的大平原替人割麦子。

每次回来,他都要喜形于色打开挎包,伸手抓出黄亮黄亮的叫人一见就直流口水的杏子分给我们。

喀嚓喀嚓地嚼着杏子的时刻是多么舒心美妙呀!至今还觉得那是我儿时一段少有的幸福时光。

③自打父亲离家后,妹妹每隔两天就仰起小脸问妈妈:“爸爸啥时回家呀?我想吃杏哩。

”“去看看地里,啥时麦子黄了,你爸爸就回来喽!”我和妹妹便飞跑到山顶的地里去看麦子。

那一片片的麦地跟周围茂密的灌木丛一个颜色,妹妹抚摸着翠绿的麦穗自言自语道:“噢,还早哩,麦子还绿油油的嘛!”
④下过一场透雨,披挂在坡洼里的麦地块儿渐渐泛出了淡淡的亮色,好像打上了一抹光晕。

我跟妹妹又跑到村口的大槐树下等父亲。

⑤又过了几天,麦子大片大片黄了。

村里出去做麦客的人相继回了家,山顶上向阳处的麦子已经开始收割了。

空中弥漫着干燥微香的麦秆气息。

我跟妹妹一趟又一趟地往村口跑,可是一点父亲的消息都没有。

⑥蚕老一时,麦熟一晌,我家的麦子能搭镰了。

母亲心焦似火,第二天一早便带领我们兄妹三个上了地。

母子四人在灼热的麦地里整整折腾了三天,才勉强割了三亩来地的麦子。

⑦第四天天快黑时,跟在身后拾麦穗的妹妹突然举起小手喊道:“快看呀,爸爸回来啦,有杏子吃啦!”我赶快抬起头看,发现身后未割的地方麦子一阵潮水般涌动,有人在麦浪里伏腰挥镰,随着“嚓嚓嚓”的响声麦子纷纷倒地。

在他身后排着一列士兵般的麦捆子,一件件扎得结结实实、整整齐齐的。

“哦!是父亲,父亲回来啦!”父亲对我们苦涩地笑一笑,淡淡地说:“路上耽搁了,回来晚了……”
⑧我骤然觉得父亲陌生了许多:蓬乱的长发上蒙着厚厚一层尘土,颧骨山崖般凸出来,脸颊水坑一样陷进去,暗淡无光的眼珠一下子掉进了又深又大的井口似的眼眶中。

妹妹兴奋地一把抓住挎包翻了个底朝天,见什么也没有,“哇”的一声哭了。

父亲擦把汗,手笨拙地伸进瘪瘪的裤兜,费力地摸索出一个皱巴巴的塑料袋。

他提起袋子一角小心翼翼地往手心里倒,骨碌一下滚出一个黄澄澄的大杏子。

那杏子在父亲汗湿的掌心里沐浴着落日的霞光,透射出
一股奇妙迷人的风采。

父亲用手掌托着这颗孤独的杏子,仿佛托着一座巍峨的大山,手微微有些抖动,好大一会才嗫嗫嚅嚅地说:“活难寻……没挣下钱……生了病……买了一颗……好赖尝一点……”说着父亲把杏子给了妹妹。

⑨妹妹拿婆娑的泪眼看看手里的杏子,反倒不好意思了,她走到母亲跟前举着杏子说:“妈,你吃吧。

”母亲把杏子凑到唇边轻轻沾了沾说:“娃儿真乖,妈吃好了。

”母亲把杏塞给我,我紧紧地攥住这颗温热的杏子,望着父亲那张瘦削苍凉又略显惭愧的脸,说:“爸,还是你吃吧,我吃杏仁。

”父亲接过杏子在牙上碰了碰:“多好的杏,真甜哩。

”父亲说着把杏子随手给了哥哥。

哥哥小心地用门牙微微咬破一点皮,舔舔舌尖,咂巴咂巴嘴,又塞给了妹妹。

⑩原来,那年渭河沿岸有了不少收割机,父亲跑了好多地方都没找下活。

正要回家,在麦地边遇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恸哭不止,老人孤单无助,麦子也没人收。

父亲二话没说,一口气帮老婆婆收割、拉运、碾打完毕,没收一分钱。

返回的路上淋了雨,发烧了。

父亲用仅剩的一分钱买了这颗杏子揣在兜里,赶了两天两夜的路,才回到二百多里外的家。

⑾那颗唯一的杏子在妹妹手心里宝贝似地攥着,到了第二天晚上才吃完。

我把杏核细心地晾干,悄悄藏在瓦罐里。

第二年春天,我家门前的院子里长出了一棵小小的杏树苗,这棵杏树就是父亲带回的那枚珍贵的杏子变成的。

至今,那棵杏树还长在我家的院子边上,长在我的记忆里,长在我心中。

(选自《读者》2009年第7期有删改)
254.请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5.请你说说下面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父亲用手掌托着这颗孤独的杏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6.阅读第③—⑤段,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麦子的成熟过程?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7.你如何理解第⑾段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8.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254.我和妹妹终于等回了出山做麦客的父亲,父亲带来了我们期待已久的唯一的杏子。

255.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杏子在父亲心里的份量之重,表达了父亲的爱子之情。

256.麦穗的颜色由翠绿到泛出淡淡的亮色再到黄色;生动地写出了我和妹妹焦急地等待着父亲的归来,表达了我们对杏子的渴盼。

257.父亲对孩子的爱永远伴随着我,永远珍藏在我的心里,永不磨灭。

258.善良、勤劳、关爱家人,有爱心,能干(写出其中三个即可得全分)
【解析】
254.
试题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一般思路:(1)读文段,明确每段说什么,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

(2)筛选重点词语(句子),归纳主要意思(抓主要内容、抓共同点)(3)根据字数限制组织语言答题一般思路:谁在什么情况下干什么结果如何(根据字数限制确定时间、状况等是否保留)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55.
试题分析: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一般的格式是:形容词: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表达了……动词: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表达了……利用这种格式,结合句子内容及表达情感,用自己的话写出即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56.
试题分析:解此题应通读③—⑤段,联系第②段中“每次回来,他都要喜形于色打开挎包,伸手抓出黄亮黄亮的叫人一见就直流口水的杏子分给我们。

”结合③段中妈妈的话,就能看出,我们盼望麦熟,其实是盼爸爸归来,能吃到爸爸带回来的杏。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57.
试题分析:理解句子含义:一要联系文章内容,二要了解作者的背景,三要找出重点词语来理解,四要展开想象和联想,五要通顺连贯组织起来。

在平时要多练习,方能逐步掌握其技巧。

通读全文,紧扣主题,用自己的话写出即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58.
试题分析:分析人物形象,要从文中的言行描写和作者的感情倾向来分析概括其、身份、性格、思想品质的特点,此题根据父亲的言行表现,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来概括其形象特点。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