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合集下载

建筑结构载荷规范

建筑结构载荷规范

建筑结构载荷规范建筑结构载荷规范是指用于规定建筑结构所承受的各种荷载的设计标准。

通过合理确定建筑结构的荷载,能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因荷载超限导致结构倒塌或产生其他安全隐患。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建筑结构载荷规范。

1.地震荷载规范:地震荷载是指地震作用对建筑结构所产生的力。

地震荷载规范分为设计地震作用和基础地震作用两部分。

设计地震作用是指根据地震区划和工程地震烈度,根据结构设计要求计算得出的。

基础地震作用是指将建筑物直接地震作用传递到地基的力。

地震荷载规范通常根据国家地震烈度分区、结构分类和设计地震烈度等级来确定。

2.风荷载规范:风荷载是指风对建筑物表面产生的静力和动力。

风荷载规范根据地理位置和建筑物高度等因素来确定荷载,一般分为静力风荷载和动力风荷载。

静力风荷载是指风对于建筑物表面产生的压力,根据建筑物表面积和风压系数来计算。

动力风荷载是指风对于建筑物的迎风面和背风面产生的力,通常根据建筑形状、高度和风速等因素来计算。

3.活荷载规范:活荷载是指非永久性的荷载,包括人员活动、设备、家具、雪、水和垃圾等。

活荷载规范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和场所来确定,例如住宅、商业建筑、办公室和工业厂房等。

活荷载规范通常根据建筑的使用面积、人员密度和物品重量等因素来计算。

4.雪荷载规范:雪荷载是指建筑物表面受到的雪的重力。

雪荷载规范通常根据地理位置和建筑物形状来确定,一般分为均匀分布荷载和非均匀分布荷载。

均匀分布荷载是指建筑物表面被均匀覆盖的雪的重力,根据地理位置和设计积雪深度来计算。

非均匀分布荷载是指局部积雪对建筑物表面产生的压力,通常根据建筑物形状和高度等因素来确定。

总之,建筑结构载荷规范是确保建筑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依据。

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设计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应的规范,合理确定荷载,并进行合理的结构计算和设计,以确保建筑物在承受各种荷载下能保持稳定和安全。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是指对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所要承受的各种荷载的规范性要求。

荷载是指施加在结构上的各种力和力矩,大大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可靠性。

因此,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制定非常重要,以确保建筑物在正常使用和特殊情况下能够安全运行。

常规荷载包括:建筑物自重、雨水荷载、雪荷载、鼓风荷载、设备和人员荷载等。

这些荷载通过公式或查表等手段来计算,以确定各构件的设计载荷值。

建筑物自重是指建筑物各构件所承受的重力荷载。

其计算方法为根据建筑物的结构体系、结构材料、构件尺寸等参数,通过体积相乘法计算各构件的自重,并按规定进行整理和汇总。

雨水荷载指降水所产生的垂直于地面的荷载,计算方法考虑了降雨强度、建筑物形状、屋面排水方式等因素。

雪荷载是指积雪所产生的荷载,计算方法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降雪量来确定。

鼓风荷载是指由风对建筑物表面产生的荷载,计算方法考虑了风的强度、建筑物的形态系数和抗风能力等因素。

设备和人员荷载包括室内设备和人员在建筑物上施加的荷载。

非常规荷载包括地震荷载、爆炸荷载、冲击荷载、温度荷载等。

这些荷载是由一些特殊的外部因素引起的,可能会对建筑物产生较大的影响。

地震荷载是指因地震引起的地面振动所产生的荷载,根据地震区划和建筑物的等级,将地震分为不同的烈度等级,以确定设计地震加速度。

爆炸荷载是指由爆炸或其他类似事件引起的荷载,需要根据爆炸源的类型、距离和建筑物的结构特点来进行分析和计算。

冲击荷载是指由运动物体撞击建筑物所产生的力,原则上应该考虑物体的质量、速度和撞击面积等因素。

温度荷载是指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构件伸缩所产生的力,计算时需考虑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和温度变化范围等因素。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制定对于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这些规范可以确保建筑物在正常使用、突发事件以及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承受相应的荷载,从而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此外,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也为建筑结构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等提供了明确的依据,提高了建筑物的质量和可靠性。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解读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解读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解读《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是针对建筑物结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荷载问题而制定的规范,它规定了建筑物在不同情况下所承受的力量和重量,以确保建筑物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以下是对《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一些解读。

首先,该规范明确了建筑物所需承受的各种荷载类型,包括永久荷载、临时荷载和地震荷载等。

永久荷载是指长期存在于结构中的重力荷载,如建筑物自身重量和固定设备的重量等。

临时荷载是指具有瞬时性的荷载,如人员活动、设备维修和施工等荷载。

地震荷载是指建筑物在地震时所受到的水平力和垂直力。

根据规范中给出的荷载计算方法,工程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建筑物所需承受的荷载大小。

其次,该规范还规定了荷载的作用位置和传递路径。

荷载可以作用在建筑物的不同部位,如墙体、柱子和屋顶等。

规范要求工程师在设计结构时考虑荷载的传递路径,确保荷载能够逐级传递至地基或其他承重部位,以确保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此外,规范还包含了荷载组合的计算方法。

不同类型的荷载会同时或单独作用在建筑物上,规范提供了荷载组合的方法,以确定建筑物在不同组合荷载下的承载能力。

这样可以确保建筑物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安全承受荷载。

规范还考虑了不同的建筑物类型和使用情况,并提供了相应的设计要求。

例如,对于住宅建筑,规范规定了最大风荷载和最大地震荷载等。

而对于办公建筑和公共建筑,规范则考虑了人员活动和设备使用等因素,并提供了相应的设计要求。

最后,规范还对结构荷载进行了安全系数的规定。

为了确保建筑物具有足够的结构安全性,规范对荷载进行了系数修正,以考虑设计和施工的不确定性。

这些系数包括荷载系数和材料抗力系数等,通过对荷载进行调整,工程师可以确保结构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

总之,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是保证建筑物结构安全性的重要依据,它规定了建筑物所需承受的不同类型荷载的计算方法和设计要求。

只有遵循规范的要求,工程师才能够设计和建造出具有足够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建筑物。

建筑结构载荷规范

建筑结构载荷规范

建筑结构载荷规范建筑结构载荷规范,是指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建筑结构在承受荷载时的设计原则和要求进行规范和约束的文件。

其目的是确保建筑物能够在正常使用和设计寿命内,承受各种荷载的作用而不发生破坏和失稳。

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可分为常规荷载和非常规荷载两部分。

常规荷载包括自重、活荷载、风荷载和地震荷载。

自重是指结构本身的重量,包括墙体、梁柱等所有构件的重量。

自重是建筑结构最基本的荷载,需要对结构板、梁柱等进行严格计算。

活荷载是指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荷载,例如人员、设备、家具、储物等。

活荷载在设计时需要根据使用情况和场所进行合理的估算。

风荷载是指风对建筑物表面产生的荷载。

风荷载的大小取决于风速、建筑物的高度和形状等因素。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风引起的各种压力和覆冰的影响。

地震荷载是指地震对建筑物产生的荷载。

地震荷载是根据建筑设防烈度、地震烈度和建筑物的特点来计算的,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时不会倒塌或破坏。

非常规荷载包括温度荷载、防爆荷载、震动荷载等。

温度荷载是指建筑物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荷载。

建筑物在温度变化时会出现胀缩变形,需要根据实际温度变化情况进行计算和设计。

防爆荷载是指建筑物受外部爆炸或内部爆炸产生的荷载。

防爆荷载通常会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特殊设计,以确保在爆炸发生时能够保持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震动荷载是指建筑物受到振动或冲击引起的荷载。

例如,道路交通、机械设备等都可产生震动荷载。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这些荷载对建筑物结构的影响。

建筑结构载荷规范的制定是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可靠性,不仅要确保结构在荷载作用下有足够的承载力,还要保证结构在正常使用寿命内不会出现过度挠曲、破坏和失稳的情况。

因此,建筑结构载荷规范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规范,它可以指导工程师设计出具有良好性能和稳定性的建筑物,确保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得到保护。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是一种制定和规定建筑物结构设计荷载的准则和依据。

它的目的是确保建筑物在正常使用和不利的外部力作用下,能够保持稳定、安全和耐久。

荷载规范的制定是为了提供可靠的设计数据,以使工程师和设计师能够设计、计算和评估构件和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1. 背景在建筑物的设计中,荷载是指在建筑系统中产生的各种力和作用。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制定是为了将这些力和作用转化为设计参数,以便工程师能够根据这些参数进行结构设计。

2. 目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建筑物在设计使用寿命内的正常使用条件下,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来抵抗外力的作用,防止结构发生破坏或倒塌的风险。

3. 国家标准不同国家或地区都会制定相应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例如,在中国,有《建筑结构荷载标准》(GB 50009-2012)规定了建筑物的设计荷载标准。

而美国则有《美国国家建筑规范》(ASCE 7)来规定建筑结构荷载。

4. 荷载类型建筑结构荷载可以分为静态荷载和动态荷载两大类。

静态荷载包括常规荷载、额外荷载等,动态荷载则包括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和使用条件,确定所需要考虑的各种荷载类型和参数。

5. 荷载计算方法建筑结构荷载的计算方法通常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法。

这种方法要求将荷载分为永久荷载和活载两部分,并进行组合计算。

永久荷载是指长期存在于结构中的自重、设备重量等,而活载则是指变化的荷载,如人员、家具、风荷载等。

6. 荷载标准值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还规定了荷载的标准值。

标准值是指在特定的设计情况下,建筑物所需要承受的荷载的预测值。

这些标准值是根据实际测量和观测数据、统计分析和工程经验得出的。

7. 荷载与结构设计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对于结构设计至关重要。

工程师必须根据荷载规范的要求,合理计算和确定结构的截面尺寸、材料强度、构件连接等参数,以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结论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是建筑物结构设计的基础,它为工程师和设计师提供了设计和计算所需的可靠数据。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XX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了适应建筑结构设计的需要,以符合安全实用、经济合理的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结构设计。

第1.0.3条本规范是根据《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XX)规定的原则制订的。

第1.0.4条建筑结构设计中涉及的作用包括直接作用(荷载)和间接作用(如地基变形、混凝土收缩、焊接变形、温度变化或地震等引起的作用)。

本规范仅对荷载作出规定。

第1.0.5条本规范采用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第1.0.6条建设结构设计中涉及的作用或荷载,除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其他国家标准的规定.第2章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1 术语第2.1.1条永久荷载permanent load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或其变化是单调的并能趋于限值的荷载.第2.1.2条可变荷载vaiable load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随时间变化,且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在可以忽略不计的荷载.第2.1.3条偶然荷载accidental load在结构使用期间不一定出现,一旦出现,其值很大且持续时间很短的荷载.第2.1.4条荷载代表值reprsentative values of a load设计中用以验算极限状态所采用的荷载量值,例如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第2.1.5条设计基准期design reference period为确定可变荷载代表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第2.1.6条标准值characteristic value/nominal value荷载的基本代表值,为设计基准期内最大荷载统计分布的特征值(例如均值.众值.中值或某个分位值).第2.1.7条组合值combination value对可变荷载,使组合后的荷载效应在设计基准期内的超越概率,能与该荷载单独出现时的相应概率趋于一致的荷载值;或使组合后的结构具有统一规定的可靠指标的荷载值.第2.1.8条频遇值frequent value对可变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总时间为这规定的较小比率或超越频率为规定频率的荷载值.第2.1.9条准永久值quasi-permanet value对可变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总时间约为设计基准期一半的荷载值.第2.1.10条荷载设计值design value of a load荷载代表值与荷载分项系数的乘积.第2.1.11条荷载效应load effect由荷载引起结构或结构构件的反应,例如内力,变形和裂缝等.第2.1.12条荷载组合load combination按极限状态设计时,为保证结构的可靠性而对同时出现的各种荷载设计值的规定.第2.1.13条基本组合fundamental combination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永久作用和可变作用的组合.第2.1.14条偶然组合accidental combination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和一个偶然作用的组合.第2.1.15条标准组合characteristic/nominal combinatio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采用标准值或组合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第2.1.16条频遇组合frequnt combinations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对可变荷载采用频遇值或永久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第2.1.17条准永久组合quasi-permanent combinations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对可变荷载采用准永久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第2.1.18条等效均布荷载equivalent uniform live load结构设计时,楼面上下连续分布的实际荷载,一般采用均布荷载代替;等效均布荷载系指其要结构上所得的荷载效应能与实际的荷载效应保持一致的均布的均布荷载.第2.1.19条从属面积tributary area从属面积是在计算梁柱构件时采用,它是指所计算构件负荷的楼面面积,它应由楼板的零线划分,在实际应用中可作适当简化.第2.1.20条动力系数dynamic coeffcient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或构件,当按静力设计时采用的系数,其值为结构或构件的最大动力效应与相应静力效应的比值.第2.1.21条基本雪压reference snow pressure雪荷载的基准压力,一般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积雪自重的观测数据,经概率统计得出50年一遇最大值确定.第2.1.22条基本风压reference wind pressure风荷载的基准压力,一般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10m高度处10min平均的风速观测数据,经概率统计得出50年一遇最大值确定的风速,再考虑相应的空气密度,按公式(D.2.2-4)确定的风压.第2.1.23条地面粗糙度terrain roughness风在到达结构以前吹越过2km范围内的地面时,描述该地面上不规则障碍物分布状况的等级.2.2 符号第2.2.0条 Gk---永久荷载的标准值;Qk---可变荷载的标准值;GGk---永久荷载效应的标准值;SQk---可变荷载效应的标准值;S---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R---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SA---顺风向风荷载效应;SC---横风向风荷载效应;T---结构自振周期;H---结构顶部高度;B---结构迎风面宽度;Re---雷诺数;St---斯脱罗哈数;sk---雪荷载标准值;s0---基本雪压;wk---风荷载标准值;w0---基本风压;νcr---横风向共振的临界风速;α---坡度角;βz---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βgz---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γ0---结构重要性系数;γG---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γQ---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ψc---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ψf---可变荷载的频遇值系数;ψq---可变荷载的准永久值系数;μr---屋面积雪分布系数;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s---风荷载体型系数;η---风荷载地形,地貌修正系数;ξ---风荷载脉动增大系数;ν---风荷载脉动影响系数;φz---结构振型系数;ζ---结构阻尼比.第3章建筑结构荷载规范3.1 荷载分类和荷载代表值第3.1.1条结构上的荷载,可分为下列三类:1.永久荷载,例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

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是指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所承受的各种荷载的设计要求和规范。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分为常用荷载和特殊荷载两类。

常用荷载指建筑物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所承受的荷载,包括建筑自重、活荷载和风荷载。

特殊荷载指建筑物在非正常使用情况下所承受的荷载,包括地震荷载、雪荷载、冰荷载、温度荷载等。

常用荷载的设计包括建筑自重和活荷载的计算。

建筑自重是指建筑物自身的重量,可以根据建筑材料的密度、体积等参数计算得出。

活荷载是指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承受的人员、家具、设备等载荷,通常按照规范中规定的荷载系数和荷载分布系数进行计算。

风荷载是建筑物在风载作用下所受的压力和拉力,其大小和方向与建筑物的形状、高度、风速等因素有关。

根据规范中的方法可以计算出建筑物所承受的设计风荷载,从而进行结构的设计和抗风验算。

特殊荷载的设计主要包括地震荷载、雪荷载、冰荷载和温度荷载的计算。

地震荷载是由地震引起的地面振动所导致的建筑物的荷载,根据规范中的地震区划和地震烈度等级,可以计算出建筑物所需的地震荷载,并进行抗震设计。

雪荷载是由积雪所产生的压力引起的建筑物的荷载,根据规范中的雪区划分和计算方法,可以计算出建筑物所受的雪荷载。

冰荷载是由积冰所产生的压力引起的建筑物的荷载,根据规范中的冰区划分和计算方法,可以计算出建筑物所受的冰荷载。

温度荷载是由温度变化引起的建筑物的荷载,根据规范中的温度变化系数和温度荷载计算方法,可以计算出建筑物所受的温度荷载。

综上所述,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是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所承受的各种荷载的设计要求和规范。

通过合理计算和设计,可以确保建筑物在各种正常和非正常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安全和稳定。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是指对建筑结构所承受的各种荷载进行规范和限制的技术标准。

荷载包括静载和动载两种形式,如自重、活载、风载、地震荷载等。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1.荷载计算方法:荷载计算是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环节。

荷载计算方法应满足准确性、合理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常用的荷载计算方法包括等效荷载法、系数法和力学模型法等。

2.荷载分类与标准值:荷载可分为静载和动载。

静载是指固定在结构上的荷载,如自重和装修负荷等;动载是指随时间变化的荷载,如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等。

荷载标准值是指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规定值,用于确定结构的尺寸和抗力。

3.静载荷载:静载荷载包括自重和附加荷载。

自重是指结构本身重量产生的荷载,包括结构体和装修部分的重量。

附加荷载是指在结构上同时存在的增加荷载,如人员活动荷载、设备荷载和雪荷载等。

4.动载荷载:动载荷载是指随时间变化的荷载,有不稳定性和随机性的特点。

主要包括风荷载和地震荷载。

风荷载是指建筑受到的风力作用产生的荷载,其大小与建筑物的形状、高度、表面积和地理位置等有关。

地震荷载是指地震引起的地面加速度,用于计算建筑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反应。

5.结构抗荷性能要求:建筑结构应能够承受设计荷载下的力和变形,保证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结构抗荷性能要求包括极限状态和使用状态两个方面。

极限状态是指结构在设计荷载下不发生破坏或局部破坏的状态;使用状态是指结构在使用寿命内能满足使用要求的状态。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实施可以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运行。

设计师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应严格遵守规范要求,合理确定荷载的计算方法和标准值,并采用适当的结构形式和材料,以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和耐久性。

此外,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也应遵守规范要求,确保结构的质量和施工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 一般情况下应取 1.4; — 对标准值大于 4kN/m 2 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的活荷载应取 1.3。 3. 对结构的倾覆、滑移或漂浮验算,荷载的分项系数应按有关的结构设计 规范的规定采用。
4 楼面和屋面活荷载
4.1.1 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的标准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 应按表 4.1.1 的规定采用。
D
cr
T i St
(7.6.1-2)
2000 H 0
H
(7.6.1-3)
式中 Ti ——结构振型 i 的自振周期,验算亚临界微风共振时取基本自振周期 T1;
St——斯脱罗哈数,对圆截面结构取 0.2 ;
μH——结构顶部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ω0——基本风压( kN/m2); ρ——空气密度( kg/m3)。
( 2)无固定座位的看台
( 1)健身房,演出舞台
5
( 2)舞厅
( 1)书库,档案库,贮藏室 6
( 2)密集柜书库
标准值 (kN/m 2)
组合值 系数 ψc
2.0
0.7
2.5
0.7
3.0
0.7
3.0
0.7
3.5
0.7
3.5
0.7
4.0
0.7
4.0
0.7
5.0 0.9
12.0
频遇值 系数 ψf
准永久值 系数 ψq
μs1(A) = μs1(1)+ [μs1(10)-μs1(1)]log A
7.4 顺风向风振和风振系数 7.4.1 对于高度大于 30m且高宽度比大于 1.5 的房屋和基本自振周期 T1 大于 0.25s 的各种高耸结构以及大跨度屋盖结构, 均应考虑风压脉动对结构发生顺风 向风振的影响。 风振计算应按随机振动理论进行, 结构的自振周期应按结构动力 学计算。
— 对墙面,取 -1.0;
— 对墙角边,取 -1.8;
— 对屋面局部部位(周边和屋面坡度大于 10°的屋脊部位),取 -2.2;
— 对檐口、雨篷、遮阳板等突出构件,取 -2.0。
注:对墙角边和屋面局部部位的作用宽度为房屋宽度的
0.1 或房屋平均高度的 0.4,取其小者,但不小
于 1.5m 。
二、内表面 对封闭式建筑物,按外表面风压的正负情况取 -0.2 或 0.2。
布荷载。
4. 第 11 项楼梯活荷载,对预制楼梯踏步平板,尚应按
1.5kN 集中荷载验算。
5. 本表各项荷载不包括隔墙自重和二次装修荷载。对固定隔墙和自重应按恒荷载考虑,当隔墙位置可 灵活自由布置时, 非固定隔墙的自重可取每延米墙重 (kN/m )的 1/3 作为楼面活载的附加值 ( kN/m 2) 计入,附加值不小于 1.0kN/m 2。
2 当计算围护结构时
ωk=βgzμs1μzω 0 式中 βgz—— 高度 z 处的阵风系数;
μs1—— 局部风压体型系数。
( 7.1.1- 2)
7.3 风荷载体型系数
7.3.3 验算围护构件及其连接的强度时,可按下列规定采用局部风压体型系数 μs1:
一、外表面 1. 正压区 按表 7.3.1 采用; 2. 负压区
和 0.30 ;
υ H——结构顶部风速 (m/s) 。
注:校核横风向风振时所考虑的高振型序号不大于
4,对一般悬臂型结构,可只取第 1 或第 2 个振型。
表 7.6.2 λj 计算用表
结构 振型
H1/ H
类型 序号
0
0.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 1.56 1.55 1.54 1.49 1.42 1.31 1.15 0.94 0.68 0.37
0
高耸
2 0.83 0.82 0.76 0.60 0.37 0.09 -0.16 -0.33 -0.38 -0.27
0
结构
3
0.52 0.48 0.32 0.06 -0.19 -0.30 -0.21 0.00 0.20 0.23
0
4 0.30 0.33 0.02 -0.20 -0.23 0.03 0.16 0.15 -0.05 -0.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 一 2001 局部修订条文及条文说明
3.1 荷载分类和荷载代表值
3.2 荷载组合
3.2.3 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S 应从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
确定:
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S
S G Gk
S Q 1 Q 1k
n
Qi i2
S Ci Qik
( 3.2.3- 1)
式中 γG——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应按第 3.2.5 条采用;
γQi—— 第 i 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 按第 3.2.5 条采用;
γQ1 为可变荷载 Q1 的分项系数,应
SGk—— 按永久荷载标准值 Gk 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SQik—— 按可变荷载标准值 Qik 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其中 SQ1k 为诸可变荷载效应
2. 第 6 项书库活荷载当书架高度大于 2m 时,书库活荷载尚应按每米书架高度不小于
2.5kN/m 2 确定。
3. 第 8项中的客车活荷载只适用于停放载人少于 9 人的客车;消防车活荷载是适用于满载总重为 300kN
的大型车辆;当不符合本表的要求时,应将车轮的局部荷载按结构效应的等效原则,换算为等效均
表 4.1.1 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
项次
类别
( 1)住宅、宿舍、旅馆、办公楼、医院病房、托儿所、幼儿园 1
( 2)教室、试验室、阅览室、会议室、医院门诊室
2
食堂、餐厅、一般资料档案室
( 1)礼堂、剧场、电影院、有固定座位的看台 3
( 2)公共洗衣房
( 1)商店,展览厅,车站,港口,机场大厅及其旅客等候室 4
注:上述的局部风压体型系数 μs1 (1) 是适用于围护构件的从属面积 A 小于或等于 1m2 的情况,当围护 构件的从属面积大于或等于 10m2 时,局部风压体系系数 μs1 (10) 可乘以折减系数 0.8 ,当构件的从属面积小 于 10m2 而大于 1m2 时,局部风压体系系数 μs1( A) 可按面积的对数线性插值,即
注:近似的基本自振周期 T1 可按附录 E 计算。
7.5 阵风系数 7.5.1 计算直接承受风压的幕墙构件 ( 包括门窗 ) 风荷载时的阵风系数应按表 7.5.1 确定。
对其他屋面、墙面构件阵风系数取 1.0 。
表 7.5.1 阵风系数 βgz
离地面高度
地面粗糙度类别
(m)
A
B
C
D
5
1.69
1.88
6 当结构沿高度截面缩小时 ( 倾斜度不大于 0.02) ,可近似取 2/3 结构高
度处的直径。
7.6.2 跨临界强风共振引起在 z 高处振型 j 的等效风荷载可由下列公式确定:
czj
j
2 cr
zj / 12800 j kN / m 2
(7.6.2-1)
式中 j ——计算系数,按表 7.6.2 确定; zj ——在 z 高处结构的 j 振型系数,由计算确定或参考附录 F;
7.1 风荷载标准值及基本风压
7.1.1 垂直于建筑物表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述公式计算:
1 当计算主要承重结构时
ω k=βzμsμzω0 式中 ω k—— 风荷载标准值( kN/m 2);
(7.1.1- 1)
βz—— 高度 z 处的风振系数;
μs—— 风荷载体型系数;
μ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ω0——— 基本风压( kN/m 2)。
2.30
3.21
10
1.63
1.78
2.10
2.76
15
1.60
1.72
1.99
2.54
20
1.58
1.69
1.92
2.39
30
1.54
1.64
1.83
2.21
40
1.52
1.60
1.77
2.09
50
1.51
1.58
1.73
2.01
60
1.49
1.56
1.69
1.94
70
1.48
1.54
1.66
1.89
80
1.47
1.53
1.64
1.85
90
1.47
1.52
1.62
1.81
100
1.46
1.51
1.60
1.78
150
1.43
1.47
1.54
1.67
200
1.42
1.44
1.50
1.60
250
1.40
1.42
1.46
1.55
300
1.39
1.41
1.44
1.51
7.6 横风向风振 7.6.1 对圆形截面的结构, 应按下列规定对不同雷诺数 Re 的情况进行横风向风 振 ( 旋涡脱落 ) 的校核:
0
高层
1
1.56 1.56 1.54 1.49 1.41 1.28 1.12 0.91 0.65 0.35
0
建筑
2 0.73 0.72 0.63 0.45 0.19 -0.11 -0.36 -0.52 -0.53 -0.36
0
条文说明 3.2 荷载效应组合 3.2.1 ~3.2.4 当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 而不能满足设计 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时, 则称此特定状态为结构对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设计中的 极限状态往往以结构的某种荷载效应,如内力、应力、变形、裂缝等超过相应规 定的标志为依据。 根据设计中要求考虑的结构功能, 结构的极限状态在总体上可 分为两大类,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一般是以结构的内力超过其承载能力为依据; 对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一般是以结 构的变形、裂缝、振动参数超过设计允许的限值为依据。在当前的设计中,有时 也通过结构应力的控制来保证结构满足正常使用的要求, 例如地基承载应力的控 制。 对所考虑的极限状态, 在确定其荷载效应时, 应对所有可能同时出现的诸荷 载作用加以组合, 求得组合后在结构中的总效应。 考虑荷载出现的变化性质, 包 括出现的与否和不同的方向, 这种组合可以多种多样, 因此还必须在所有可能组 合中,取其中最不利的一组作为该极限状态的设计依据。 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荷载效应组合, 可按《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 准》的规定,根据所考虑的设计状况, 选用不同的组合; 对持久和短暂设计状况, 应采用基本组合,对偶然设计状况,应采用偶然组合。 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基本组合中, 公式 (3.2.3-1) 和(3.2.3-2) 给出了荷载 效应组合设计值的表达式, 建立表达式的目的是在于保证在各种可能出现的荷载 组合情况下, 通过设计都能使结构维持在相同的可靠度水平上。 必须注意, 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