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必修二2.2 化学能与电能 课件
合集下载
必修2 第2章 第2节 第2课时 化学能与电能

OH‾
化学学习的神器
H L D
自主学习
对照课本,对几种典型的电池进行了解 完成学案
化学学习的神器
H L D
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
e‾
负极:Al 正极:C 负极:Al 正极:C
氧化 Al
电解液:KOH 电解液:KOH
C 还原
I I
消耗阴离子
OH‾
生成阴离子
Al 4OH -3e AlO2 2 + 2H2 2O 2Al + 8OH‾ -6e‾ = 2AlO‾ ‾ + 4HO 6H2O +6e‾ = 3H2 + 6OH‾ 2H +2e H2 + 2OH‾
化学学习的神器
H L D
锂电池
Li + MnO2 = LiMnO2
化学学习的神器
H L D
燃料电池
常用燃料 氢气 甲醇 甲烷
化学学习的神器
H L D
电池的另一面
一节5号电池造成的污染能使1 一节5号电池造成的污染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绝收 一粒纽扣电池可污染60万升水,等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一粒纽扣电池可污染60万升水,等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电池年产量为180亿只,出口约100亿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电池年产量为180亿只,出口约100亿 只,国内年消费量约80亿只,回收率不超过2%。 只,国内年消费量约80亿只,回收率不超过2%。 铅:神经系统(神经衰弱、手足麻木)、消化系统(消化不 良、腹部绞痛)、血液中毒和其他的病变。 汞:精神状态改变是汞中毒的一大症状。脉搏加快,肌肉颤 动,口腔和消化系统病变。 镉、锰:主要危害神经系统。
1800年 1800年 1859年 1859年 1887年 1887年 1890年 1890年 1914年 1914年 1954年 1954年 1970’s 21世纪 21世纪
必修二化学2-2化学能与电能

2001年我国发电总量构成图
火力81.2%
水电17.6%
其他1.2%
火力发电居首位
什么是火力发电? 火电站的工作原理如何?
火力发电工作原理 化学能
燃烧
[课本P40]
→
热能
→
蒸气
机械能
发电机
→
电能
思考:分析火力发电的利与弊
利: 1.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廉价方便
2.技术成熟等
弊: 1.煤炭资源毕竟有限、非可再生能源
3.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1)电极(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金属 和另一种非金属导体构成电极) (2)电解质溶液 (3)闭合回路 *(4)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负极:电子流出的电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较活泼的金属) 正极:电子流入的电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较不活泼的金属、石墨等)
实验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是不活泼金属或非金属,进电子 ,
本身不反应,是溶液中的阳离子 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注意: 要用到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 活泼性,还原性依次减弱。
失e-,沿导线传递,有电流产 生
氧化反应
5.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设计P40]
(1)比较金属活泼性 负极:活泼性较强 正极:活泼性较弱 (2)加快氧化还原反应速度 如实验室用Zn与稀硫酸反应制H2时 a.用粗Zn代替纯Zn b.向稀硫酸中滴加CuSO4溶液 (3)设计原电池 如利用反应 Fe+CuSO4=FeSO4+Cu 设计原电池
Fe C
1.反应中,哪种物质失电子,哪种物质得电子? 2.Zn是通过什么途径将电子转移给溶液中H+的? 3.什么方法可使Zn与H+分开,不让H+直接在Zn表 面得电子?
2020-2021学年化学人教版必修2课件:2-2-1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解析:A 项,锌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Zn-2e-===Zn2+, 负极质量减轻,铜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Cu2++2e-===Cu,正 极质量增加,故 A 正确;B 项,铝作负极,铁作正极,电子由铝 片(负极)通过导线流向铁片(正极),故 B 错误;C 项,H+向正极 移动,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则硫酸根离子必然向负极移动, 这样才能形成一个闭合回路,故 C 错误;D 项,虽然镁的金属活 动性比铝强,但镁不与 NaOH 溶液反应,而铝能与 NaOH 溶液 反应,即在此环境中铝更容易失去电子,铝作负极,镁作正极, 故 D 错误。
燃烧 ――→
热能蒸汽 ―ຫໍສະໝຸດ →机械能发―电―→机 电能 。
(2) 燃烧 是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关键。
2.原电池 (1)实验探究。
(2)原电池。 ①定义:将化学能转变为 电能 的装置。 ②工作原理(以铜-锌-稀硫酸原电池为例):
③构成条件——“两极一液一线一反应” a.两极——两种 活泼性 不同的金属(或一种为能导电
劣质不锈钢腐蚀的实验现象:不__锈__钢__表__面__有__红__色__物__质__生__成__。
[思路分析] 设计原电池步骤如下: ①以自发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 ②把氧化还原反应分解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个半反应, 从而确定电极反应。 ③以两极反应为原理,确定电极材料以及电解质溶液。 ④画出示意图。
(3)实例:
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钢制船壳上常镶嵌一定量 的锌块,目的是什么?
提示:钢的成分是铁碳合金,轮船在大海中航行,钢铁与海 水接触,形成铁碳原电池,能加速铁的腐蚀。由于锌比铁活泼, 在船壳上镶嵌锌块后,形成铁—锌原电池,锌作负极被腐蚀,从 而保护了轮船不被腐蚀。
[例 2] 铁及铁的化合物应用广泛,如 FeCl3 可用作催化剂、 印刷电路铜板和外伤止血剂等。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与能量》ppt

1.在某反应中,反应物A的浓度在10s内从4.0mol· L-1变 成1.0mol· L-1,在这10s内A的化学反应速率为多少?
0.3mol· L-1 · s-1
2.在5升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C (s) +CO2 (g) =2CO(g)
若最初加入22g二氧化碳,5min后测得还剩有17.6g, 求在这段时间内,二氧化碳的平均速率。
阳极:
接电源正极
PbSO4 +2H2O -2e- = PbO2 + 4H++ SO42- 氧化反应
充电过程总反应: 2PbSO4+2H2O=Pb+PbO2+2H2SO4 铅蓄电池的充放电过程:
放电
Pb+PbO2+2H2SO4 充电 2PbSO4+2H2O
3、燃料电池
氢氧燃料电池 酸性电解质:负极: 2H2-4e-==4H+
吸热反应
C+CO2 C+H2O H2+CuO Ba(OH)2·8H2O+NH4Cl Fe+H2O(g) Na2CO3·10H2O+NH4NO3 大部分分解反应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 )
A. 大多数的化合反应是释放能量的反应
B. 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收能量的反应
C. 释放能量的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Zn Cu
酒精 A
酒精不是 电解质
Cu
C
CuSO4
D
H2SO4
没有形成 H2SO4 闭合回路
四.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普通锌锰干电池
化学电源
一次电池 二次电池
碱性锌锰电池 锌银纽扣电池 铅蓄电池
银锌蓄电池
化学能与电能课件-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用导线连接两极与电解质溶液共同形成闭合回路, 也可以让两个电极直接接触 ④能自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一般负极与电解质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即原电池的总反应
下列各种情况是否形成了原电池?
G
G
Fe
Ag Mg
Al
Zn
Cu
盐酸
A
G
Zn
Cu
CuSO4溶液
B
Zn
Cu
蔗糖溶液
D
H2SO4
E
盐酸
C
生铁
盐酸
F
装置是否为原电池的判断方法
练习
[例] X、Y、Z都是金属, 把X浸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 有Z析出, X与Y组成原电池时,Y是电池的负极。 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C) A.X>Y>Z B.X>Z>Y C.Y>X>Z D.Y>Z>X
原电池
4、原电池的应用
④金属因发生原电池反应而腐蚀 ——金属防护问题
如何避免轮船船身被腐蚀,延长 其寿命? 通常在轮船的尾部和在船壳的水线以下部 分,装有一定数量的锌块,请解释原因
外 电子流向:负极 沿导线 正极
电
路 电流方向:正极 沿导线 负极
内 阳离子 正极
电 路
阴离子
负极
锌铜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负极(Zn) Zn - 2e- === Zn2+
工作原理 (反应方程式)
正极(Cu)
2H+ + 2e- === H2↑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 Zn + 2H+ === Zn2+ + H2↑
原因:轮船的船身一般是用铁做的, 装上锌块后,铁跟锌形成原电池,此 时锌作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溶掉,而 铁作为正极被保护起来不受腐蚀。
即原电池的总反应
下列各种情况是否形成了原电池?
G
G
Fe
Ag Mg
Al
Zn
Cu
盐酸
A
G
Zn
Cu
CuSO4溶液
B
Zn
Cu
蔗糖溶液
D
H2SO4
E
盐酸
C
生铁
盐酸
F
装置是否为原电池的判断方法
练习
[例] X、Y、Z都是金属, 把X浸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 有Z析出, X与Y组成原电池时,Y是电池的负极。 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C) A.X>Y>Z B.X>Z>Y C.Y>X>Z D.Y>Z>X
原电池
4、原电池的应用
④金属因发生原电池反应而腐蚀 ——金属防护问题
如何避免轮船船身被腐蚀,延长 其寿命? 通常在轮船的尾部和在船壳的水线以下部 分,装有一定数量的锌块,请解释原因
外 电子流向:负极 沿导线 正极
电
路 电流方向:正极 沿导线 负极
内 阳离子 正极
电 路
阴离子
负极
锌铜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负极(Zn) Zn - 2e- === Zn2+
工作原理 (反应方程式)
正极(Cu)
2H+ + 2e- === H2↑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 Zn + 2H+ === Zn2+ + H2↑
原因:轮船的船身一般是用铁做的, 装上锌块后,铁跟锌形成原电池,此 时锌作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溶掉,而 铁作为正极被保护起来不受腐蚀。
人教版化学《原电池》PPT课件

(可以)
(不可以)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原电 池的工 作原理 及构成 条件( 共29张P PT)
时,较活泼的Zn失去电子被氧化成Zn2+进入溶液,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 向铜片,溶液中的H+从铜片获得电子被还原成氢气从铜片上逸出。如何通 过更直观的实验现象来证明上述装置的导线中有电子的定向移动呢?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原电 池的工 作原理 及构成 条件( 共29张P PT)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原电 池的工 作原理 及构成 条件( 共29张P PT)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原电 池的工 作原理 及构成 条件( 共29张P PT)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原电 池的工 作原理 及构成 条件( 共29张P PT)
电子从负极锌片流出
经外电路
流入正极铜片
负极(较活泼)
还原剂(Zn)失去电子,发 生氧化反应
Zn-2e-=Zn2+
阳离子:移向正极
实践活动:自制电池——水果电池。如下图: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原电 池的工 作原理 及构成 条件( 共29张P PT)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原电 池的工 作原理 及构成 条件( 共29张P PT)
【实验探究一】
把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到稀H2SO4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锌片上有气泡,铜片上无明显现象。 思考与交流一:
电流方向:正极
正极
氧化剂(H+)在铜极上得到电 子,发生还原反应
Zn2+ H+
SO42-
2H+ +2e-=H2
阴离子移向负极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第二课时:正负极判断及原电池原理运用(共16张PPT)

极材料一般选择不活泼的金属或者石墨、铂等。
例4.请结合组成原电池的条件,将氧化还原反应:Fe + Cu2+ = Cu + Fe2+
设计成一个原电池。 1、电解液: 硫酸铜、氯化铜、硝酸铜等可溶性铜盐溶液。
2、电极材料:正极 铁
,
负极 铜、石墨或比铁不活泼的其他金属
。
3、电极反应式 :负极: 正极: Cu2+ +2e - = Cu
某同学用Zn和稀H2SO4制H2时,为加快反应速率,加入了大量的CuSO4溶 液,却发现产生H2很慢,为什么? 解释:加入大量的CuSO4溶液后,生成的Cu附着在Zn片表面,甚至把Zn
包裹,减少了Zn片与溶液的接触面积,从而反应速率减慢。
2.揭示钢铁腐蚀的原因及防止钢铁的腐蚀。
钢铁中含有碳,在潮湿的环境提供电解质溶液,与Fe组成原电池,发生 原电池反应而使钢铁遭到腐蚀
总反应: 2Fe + O2 + 2H2O = 2Fe(OH)2
随之发生: 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不稳定的Fe(OH)3失水 变成铁锈(Fe2O3·nH2O),自然条件下钢铁腐蚀以吸氧腐蚀为主。
防止钢铁腐蚀的方法: 方法一: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如不锈钢; 方法二:用有机油、油漆等涂料和陶瓷、塑料等耐腐蚀的非金属材料在钢 铁的表面制造各种材质的保护层; 方法三:在钢铁的表面焊接比Fe更活泼的金属(如Zn),组成原电池后, 使Fe成为原电池的正极而得到保护。
3.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例3. X、Y、Z都是金属,把X浸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Z析出, X与Y组成原电池时,Y是电池的负极。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例4.请结合组成原电池的条件,将氧化还原反应:Fe + Cu2+ = Cu + Fe2+
设计成一个原电池。 1、电解液: 硫酸铜、氯化铜、硝酸铜等可溶性铜盐溶液。
2、电极材料:正极 铁
,
负极 铜、石墨或比铁不活泼的其他金属
。
3、电极反应式 :负极: 正极: Cu2+ +2e - = Cu
某同学用Zn和稀H2SO4制H2时,为加快反应速率,加入了大量的CuSO4溶 液,却发现产生H2很慢,为什么? 解释:加入大量的CuSO4溶液后,生成的Cu附着在Zn片表面,甚至把Zn
包裹,减少了Zn片与溶液的接触面积,从而反应速率减慢。
2.揭示钢铁腐蚀的原因及防止钢铁的腐蚀。
钢铁中含有碳,在潮湿的环境提供电解质溶液,与Fe组成原电池,发生 原电池反应而使钢铁遭到腐蚀
总反应: 2Fe + O2 + 2H2O = 2Fe(OH)2
随之发生: 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不稳定的Fe(OH)3失水 变成铁锈(Fe2O3·nH2O),自然条件下钢铁腐蚀以吸氧腐蚀为主。
防止钢铁腐蚀的方法: 方法一: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如不锈钢; 方法二:用有机油、油漆等涂料和陶瓷、塑料等耐腐蚀的非金属材料在钢 铁的表面制造各种材质的保护层; 方法三:在钢铁的表面焊接比Fe更活泼的金属(如Zn),组成原电池后, 使Fe成为原电池的正极而得到保护。
3.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例3. X、Y、Z都是金属,把X浸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Z析出, X与Y组成原电池时,Y是电池的负极。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说课--原电池(共19张PPT)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原电池的概念;
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对原电池的学习,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理解 科学探究的意义,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通过小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探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奥秘,提高学习化学 的兴趣和热情,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 的奇妙与和谐;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下午4时48分54秒下午4时48分16:48:5421.7.21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 问题二:氢离子变成氢分子有时从哪里来 的呢?
• 问题三:根据电学知识中电子的流向,你 能判断装置的正负极吗?
4、设问探究、合作交流,归纳形成条件
Zn Cu
Fe Cu
Zn Zn
Fe
Cu
√A
√B
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我们一起来倾听电流的声音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阅读教材P39 资料卡片
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称为 一次能源
一次能源经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称为
二次能源
水能
风能
石油
电能
原煤
天然气
蒸汽
一、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001年我国发电总量构成图
火电81.2%
水电17.6%
其他1.2%
火电站的工作原理
化学能
热能
机械能 电能
煤炭
燃烧设备
蒸汽机
发电机
排出温室效应气体(CO2)和废气(SO2),能导致 酸雨;产生废渣、废液;能量转化效率低。
思考:面对这些不足,你能否设计一种装置:
能减少中间环节:
? 直接
化学能
电能
能发生化学反应; 能进行电子转移,形成电流;
------氧化还原反应
将一Zn片、Cu片 分别插入稀硫酸中, Zn
2.请根据反应:Fe+Cu2+=Fe2++Cu 设计原电池,你有哪些可行方案? 负极: Fe 正极: 比Fe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 电解质溶液: CuSO4 、CuCl2等
Cu2+溶液
光他日点题 照日积点记 龙破月滴 鳞壁累滴 万成学成 点龙何绿 金去愁洲 。,。,
化学能与电能
Zn
ee-
Cu
e-
稀硫酸
e-
H+
SO42-
H+ SO42-
H+
H+
Zn
Cu
ee-
H+ Zn2+
H+
负
正
极
极
稀硫酸
化学能
直接
电能
负极
正极
电子沿导线传递,产生电流
Zn-
Cu
Zn2
+
负极
H+ H+ SO42-
阳离子 阴离子
正极
原电池
1、定义:将化学能直接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Zn
原电池
的两级
电流计 指针是 否偏转
构成原 电池的 条件一:
偏转
偏转
偏转 不偏转
有两种 活泼性不同 的金属(或一种是 能导电的非金属单质 )作电极。
第二组: 原电池 的溶液
电流计 指针是 否偏转 构成原 电池的 条件二:
实验探究2
Cu
不偏转
偏转
电极材料均插入 电解质溶液 中。
第三组: 原电池 的电路
Cu
有什么现象?
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用双线桥表示
电子的转移情况。
失2e-
Zn + 2H +=== Zn2+ + H2↑
稀硫酸
得2e-
将Zn片、Cu片上 端连接插入稀硫酸中, 有什么现象?为什么? e ?
猜想:Zn片上的电 子通过上端转移给了Cu 片,Cu片将电子传递给 了H+,如何检验?
稀硫酸
伏打电池是 实用电池的开端。
1.如图装置,电流表G发生偏转,同时A极逐
渐变粗,B极逐渐变细,C为电解质溶液,则A、
B、C应是下列各组中的哪一组(
A、A是锌,B是铜,C为稀
A
H2SO4
D) A B
B、A是铜,B是锌,C为稀硫酸
C、A是铁,B是银,C为AgNO3
C
溶液
D、A是Ag,B是铁,C为AgNO
电极材料
原电池正负极
电极反应式
发生的反应
Zn片
负极 Zn-2e-=Zn2+ 氧化反应
Cu片
正极
2H++2e- 还原反应
总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Zn+2H+=Zn2=+H+H2↑2↑(两个电极反应之
和)
【思考与交流】通过以上实验想 想原电池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又有哪些?
实验探究1
第一组:
氧化剂
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请你当医生 病 例 分 析
黄金制成的牙
不锈钢制成的牙
你能为她 开一个药 方吗?
金牙和不锈钢牙与口腔唾液中的电解质形成原 电池,这种微弱的电流连续地、长时间地刺激格 林太太神经末梢,打乱了神经系统的正常状态, 引起人体的不适。
物理学家伏打经过系统研究,于1800年建立伏打电 池模型。
电流计 指针是 否偏转 构成原 电池的 条件三:
实验探究3
Cu
不偏转
偏转
两极相连形成 闭合电路 。
原电池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两极一液一连线)
★电极:有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一
种是能导电的非金属单质)作电极
★溶液: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导线:两极相连形成闭合电路
★负极金属与电解质溶液之间
+ 还原剂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阅读教材P39 资料卡片
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称为 一次能源
一次能源经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称为
二次能源
水能
风能
石油
电能
原煤
天然气
蒸汽
一、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001年我国发电总量构成图
火电81.2%
水电17.6%
其他1.2%
火电站的工作原理
化学能
热能
机械能 电能
煤炭
燃烧设备
蒸汽机
发电机
排出温室效应气体(CO2)和废气(SO2),能导致 酸雨;产生废渣、废液;能量转化效率低。
思考:面对这些不足,你能否设计一种装置:
能减少中间环节:
? 直接
化学能
电能
能发生化学反应; 能进行电子转移,形成电流;
------氧化还原反应
将一Zn片、Cu片 分别插入稀硫酸中, Zn
2.请根据反应:Fe+Cu2+=Fe2++Cu 设计原电池,你有哪些可行方案? 负极: Fe 正极: 比Fe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 电解质溶液: CuSO4 、CuCl2等
Cu2+溶液
光他日点题 照日积点记 龙破月滴 鳞壁累滴 万成学成 点龙何绿 金去愁洲 。,。,
化学能与电能
Zn
ee-
Cu
e-
稀硫酸
e-
H+
SO42-
H+ SO42-
H+
H+
Zn
Cu
ee-
H+ Zn2+
H+
负
正
极
极
稀硫酸
化学能
直接
电能
负极
正极
电子沿导线传递,产生电流
Zn-
Cu
Zn2
+
负极
H+ H+ SO42-
阳离子 阴离子
正极
原电池
1、定义:将化学能直接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Zn
原电池
的两级
电流计 指针是 否偏转
构成原 电池的 条件一:
偏转
偏转
偏转 不偏转
有两种 活泼性不同 的金属(或一种是 能导电的非金属单质 )作电极。
第二组: 原电池 的溶液
电流计 指针是 否偏转 构成原 电池的 条件二:
实验探究2
Cu
不偏转
偏转
电极材料均插入 电解质溶液 中。
第三组: 原电池 的电路
Cu
有什么现象?
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用双线桥表示
电子的转移情况。
失2e-
Zn + 2H +=== Zn2+ + H2↑
稀硫酸
得2e-
将Zn片、Cu片上 端连接插入稀硫酸中, 有什么现象?为什么? e ?
猜想:Zn片上的电 子通过上端转移给了Cu 片,Cu片将电子传递给 了H+,如何检验?
稀硫酸
伏打电池是 实用电池的开端。
1.如图装置,电流表G发生偏转,同时A极逐
渐变粗,B极逐渐变细,C为电解质溶液,则A、
B、C应是下列各组中的哪一组(
A、A是锌,B是铜,C为稀
A
H2SO4
D) A B
B、A是铜,B是锌,C为稀硫酸
C、A是铁,B是银,C为AgNO3
C
溶液
D、A是Ag,B是铁,C为AgNO
电极材料
原电池正负极
电极反应式
发生的反应
Zn片
负极 Zn-2e-=Zn2+ 氧化反应
Cu片
正极
2H++2e- 还原反应
总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Zn+2H+=Zn2=+H+H2↑2↑(两个电极反应之
和)
【思考与交流】通过以上实验想 想原电池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又有哪些?
实验探究1
第一组:
氧化剂
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请你当医生 病 例 分 析
黄金制成的牙
不锈钢制成的牙
你能为她 开一个药 方吗?
金牙和不锈钢牙与口腔唾液中的电解质形成原 电池,这种微弱的电流连续地、长时间地刺激格 林太太神经末梢,打乱了神经系统的正常状态, 引起人体的不适。
物理学家伏打经过系统研究,于1800年建立伏打电 池模型。
电流计 指针是 否偏转 构成原 电池的 条件三:
实验探究3
Cu
不偏转
偏转
两极相连形成 闭合电路 。
原电池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两极一液一连线)
★电极:有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一
种是能导电的非金属单质)作电极
★溶液: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导线:两极相连形成闭合电路
★负极金属与电解质溶液之间
+ 还原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