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的建立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工气道管理PPT课件

人工气道管理PPT课件
⑦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变化情况,及时发现 相关并发症。
认识到了 贫困户 贫困的 根本原 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气管插管流程
认识到了 贫困户 贫困的 根本原 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气囊的管理
1、气囊的作用
使气管插管固定在相应部位,使导管 与气管壁之间严密无隙,既防止呕吐物、 分泌物流入肺内,又避免机械通气漏气。
认识到了 贫困户 贫困的 根本原 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2、气囊的充盈度 气管毛细血管灌注压约25cmH2O,若
口咽通气管放置
A:选择相当患者门齿到下颌角距离的大小口咽通气管,左手 固定患者,右手持口咽管,凹面向上腭。B:沿舌面向下 插入,当插入约1/2时,C:旋转口咽管180°,然后顺舌 面向继续插入。正确位置为口咽管前端在会厌上舌根处。 为防止口咽管移位脱落,可用胶布适当固定。
认识到了 贫困户 贫困的 根本原 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气管切开
气管切开:适应气管插管超过一周、上呼吸 道梗阻创伤、畸形。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困难 插管、神经肌肉病变等。对头颈、颌面、囗腔等 手术前可行预防性气管切开。
护理要点: ①妥善固定导管,防止意外拔管。
②适时吸痰,保持气道通畅。
③每天进行切口换药,观察造口有无分泌物、分红、 皮肤刺激,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

人工气道建立与配合及导管选择-PPT

人工气道建立与配合及导管选择-PPT

安全固定
气管插管的固定方法2 将长约25寸,宽约1寸的胶布,放置病 人颈下,再取一段胶布贴于颈下胶布上, 使胶布不至于粘连病人的头发。将胶布 的两端撕成两半,以左右上下交叉的方
法将气管插管和牙垫固定好
气管插管胶布固定
气管插管固定器
气管插管固定器
• 优点:
– 操作过程简单 – 可固定不同大小的插管 – 有成人和儿童尺寸 – 防咬设计
Ⅱ级活动度降低1/3 Ⅲ级活动度降低2/3 Ⅳ级完全不能后仰 影响颈部活动度的因素:疤痕,外伤,手术史;颈椎 的稳定性,有无颈椎病,脱位,骨折
活动度受限在Ⅲ级以上明显增加气管插管的难度
插管前准备-评估
插管条件的评估: 张口度
患者尽最大努力张口时上下门齿间的距离 反映下颌关节的活动度 正常:成年人为 4-6cm
一、简易人工气道
• 作用:限制舌后坠,维持上呼吸道通畅, 协助进行口咽部吸引。
• 注意:导管大小和位置,可以和面罩通气 结合使用。
• 口咽通气道插入方法:舌拉钩或压舌板法 和反向插入法。
口咽通气道
易插入,使用方便且迅速,可 防止舌和咽部软组织松弛引起 的呼吸道梗阻 刺激咽后壁易引起恶心、呕吐, 有吸入性危险 容易异位和滑脱 易引起喉痉挛 可引起舌和牙齿的损伤
插管操作的注意事项
Sellick手法
用拇指和食指在环状软骨前方施加压力,使环 状软骨向后移动压迫后方的食道,阻止胃内容
插管操作的注意事项
• 口腔内有分泌物或呕吐物要先吸引干净 • 动作一定要轻柔 • 用喉镜将舌体挡在左侧以利于暴露声门 • 避免以牙列为支点,用力撬喉镜 • 无牙齿的患者,可用小纱布垫牙槽
插管操作的注意事项
• 插管困难或不成功时: 切忌反复盲目插管

《人工气道建立》课件

《人工气道建立》课件

昏迷患者:如脑损伤、 药物中毒等
手术患者:如全麻手 术、心脏手术等
气管插管困难:如气 管狭窄、气管异物等
气道阻塞:如喉头水 肿、气管异物等
禁忌症
● 严重心肺功能障碍 ● 严重出血倾向 ● 严重颅脑损伤 ● 严重呼吸道感染 ● 严重心律失常 ● 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 严重凝血功能障碍 ● 严重免疫功能障碍 ● 严重精神障碍 ● 严重代谢功能障碍 ● 严重内分泌功能障碍 ● 严重电解质紊乱 ● 严重营养不良 ● 严重过敏体质 ● 严重皮肤病 ● 严重口腔疾病 ● 严重耳鼻喉疾病 ● 严重眼科疾病 ● 严重骨科疾病 ● 严重肿瘤疾病 ● 严重免疫缺陷疾病 ● 严重遗传性疾病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方法:使用湿化器,调节湿度和温 度
效果: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患者舒 适度
吸痰护理
吸痰时机:根据患者病情和 呼吸状况选择
吸痰目的: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窒息
吸痰方法:选择合适的吸痰 管和吸痰器,注意操作技巧
吸痰注意事项:避免损伤呼 吸道黏膜,注意无菌操作,
防止交叉感染
拔管护理
喉罩:适用于紧急情况下的气道管理,适用于无法进行气管插管的患者
气管切开:在颈部切开气管,用于长期气道管理的患者
环甲膜穿刺:在环甲膜处穿刺,用于紧急情况下的气道管理,适用于无法进行气管插 管的患者
Part Three
人工气道建立适应 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呼吸困难:如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呼吸衰竭:如急性呼 吸窘迫综合征、慢性 呼吸衰竭等
● 注意事项: a. 操作轻柔,避免损伤咽喉部 b. 插管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 c. 插管成功后,及时连接呼吸机,保证通气 ● a. 操作轻柔,避免损伤咽喉部 ● b. 插管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 ● c. 插管成功后,及时连接呼吸机,保证通气

《人工气道管理》课件

《人工气道管理》课件
制感染源。
呼吸道损伤
选择合适的导管和套管,避免 过度压迫和损伤呼吸道。
呼吸道堵塞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 呼吸道通畅。
呼吸道出血
及时处理并控制出血,寻找出 血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03
CATALOGUE
人工气道的管理策略
人工气道患者的病情评估
评估患者的病史
了解患者是否患有呼吸道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等,以及是否 接受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患者气道狭窄或阻塞,建 立人工气道可以改善通气 功能。
人工气道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人工气道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气 道技术也不断完善和发展。
发展
现代人工气道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材料和设计的改进使得人工气道更加舒适 、安全和可靠。同时,随着无创通气技术的发展,部分人工气道技术也逐渐被 无创通气所替代。
《人工气道管理》 ppt课件
目 录
• 人工气道概述 • 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维护 • 人工气道的管理策略 • 特殊情况下的人工气道管理 • 人工气道管理的未来展望
01
CATALOGUE
人工气道概述
人工气道的定义
人工气道
是指通过鼻、口或直接在气管上 建立的气体通道,用于保持气道 通畅,便于进行机械通气和氧疗 。
02
CATALOGUE
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维护
人工气道的建立方式
经口气管插管
通过口腔插入导管,通常 用于紧急情况,如呼吸衰 竭或呼吸骤停。
经鼻气管插管
通过鼻腔插入导管,适用 于需要长期机械通气的患 者。
气管切开术
在气管壁上切开一个开口 ,并插入导管,通常用于 长期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 。

人工气道的建立PPT课件

人工气道的建立PPT课件

危重患者的急救
总结词
危重患者在急救过程中,人工气道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
详细描述
在急救过程中,对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心跳骤停或严重 呼吸困难的患者,快速建立人工气道并进行有效通气是至关 重要的抢救措施之一,能够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
外科手术中的气道管理
总结词
在外科手术中,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对于手术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气管食管瘘
插管过程中可能损伤气管壁, 导致气管与食管之间形成瘘道 ,需及时手术治疗。
呼吸道狭窄
长期插管可能导致呼吸道黏膜受损、 增生,进而引起呼吸道狭窄,需定 期进行喉镜或支气管镜检查。
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严格无菌操作
医护人员在操作前应洗手、戴口罩和手套, 确保操作过程的无菌。
定期更换气管导管
根据需要定期更换气管导管,避免长期留置 导致并发症。
机器人技术
研发自动化机器人进行人工气道 建立,减少人为误差和操作时间。
3D打印
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个性化的人 工气道模型,提高适配性和安全
性。
提高人工气道建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培训和教育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人工气道建 立的技能和安全意识。
标准化操作流程
制定和推广人工气道建立的标准化操作流程,确 保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将气管导管通过鼻腔插入患者气管 内。
注意事项
鼻腔黏膜较为脆弱,操作需轻柔。
气管切开术
01
02
03
适应症
适用于长期需要呼吸支持 的患者,尤其是喉部阻塞、 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等。
操作方法
在颈部切开气管,置入气 管套管。
注意事项
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避 免感染。

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35963 ppt课件

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35963 ppt课件
高压气囊
低压气囊 (理想的气囊压力20~30mmHg)
合适的插管深度 (隆突上3~5cm)
人工气道的建立后的监测
基本监测: 生命体征 胸部物理检查 呼吸系统: 呼吸困难 缺氧的表现
床旁仪器监测: ECG SaO2 EtCO2 …
实验室检查: X-ray …
气道内分泌物的吸引
吸痰管直径 长度(切开 30cm 、 插管45cm) 无菌 时间<15s 氧儲备
气道内直接注入 每次不超过3ml 多次反复 吸气时注入
湿化
如何判断气道湿化符合要求? 分泌物 听诊 人工气道
湿化的副作用
1. 过度 (增加心脏负担、气道痉挛、肺泡萎陷)
2. 温度 <300C >400C
3.干燥分泌物湿化后膨胀
人工气道的并发症
口腔感染 切口出血、感染 气道粘膜的损伤 气管狭窄 气道出血 鼻窦炎 肺炎
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35963 ppt课 件
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1)
简易人工气道 口咽导管 鼻咽导管
目的:解除上呼吸道梗阻
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2)
气管插管 适应症 1. 严重低氧或高碳酸血症 2. 气道分泌过多 3. 上气道损伤、狭窄、阻塞、气管食道

会厌 声带 气管
插管前的准备
物品的准备 (简易人工呼吸器 、负压吸引器)
病人的准备
插管的途径
经口、经鼻两种途经 经口
易操作 易移位 <1周 难护理(口腔)
插管的途径
经鼻 易耐受、固定、便于口腔护理 操作不易 鼻出血 鼻窦炎
பைடு நூலகம்立人工气道的方法(3)
气管切开 适应症 1. 无法进行气管插管 2. 需长时间机械通气 3. 需长时间保留人工气道 不能首选气管切开

人工气道管理ppt

人工气道管理ppt

非定时性吸痰技术
吸痰的方式
常规性 vs 需要性 患者评估
气道分泌物的清除—吸痰时机?
气道分泌物的清除—吸痰的临床指征
患者频繁咳嗽,听诊有痰鸣音 出现人机对抗或气道内压力增高 患者烦躁不安,出现紫绀或呼吸困难 氧饱和度下降 血压及心率的改变 (指征分别来自病人、呼吸机、监护仪、听诊)
吸痰管材质 长度(45~60CM) 型号的吸痰管 7mm--10FR 5mm--12FR 8mm--14FR 5mm--14FR 9mm--16FR
VAP 的预防
吸痰前后、接触呼吸设备前后、
病人呼吸道分泌物接触前后要洗手. IA 类
VAP 的预防
气管插管超过24小时的患者采用持续声门下吸引
如无禁忌症,将床头抬高至少30度
体 位---常规半卧位
误吸或渗漏是引起VAP的一重要原因 仰卧位是机械通气病人发生VAP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半卧位及体位改变可减少反流,有利于咳嗽和深呼吸,从而有效地预防了VAP发生。 改良式变换体位法(左侧30°→45°→半卧位→右侧30°→45°,在左右侧卧时床头仍抬高30°),改良式变换体位法始终保持抬高床头30°→45°
以往认为,气囊常规定时放气-充气,其主要目的是防止气囊压迫导致气管粘膜损伤。 目前认为,气囊定时放气是不需要的。其原因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气囊是否需要定期放气
气囊是否需要定期放气
气囊放气后,1小时内气囊压迫区的粘膜毛细血管也难以恢复,放气10分钟不可能恢复局部血流。 声门与气囊之间的间隙常常有大量分泌物潴留,放气囊增加了误吸的可能性。 目前用的插管、套管为高容低压气囊,对气管粘膜的损伤小。 对于机械通气时的危重患者,气囊放气将导致肺泡通气不足,引起循环波动。因此危重患者往往不能耐受气囊放气。

人工气道的建立 ppt课件

人工气道的建立 ppt课件
胸腹起伏
听诊双肺呼吸音
SpO2
5. 吸引
-80至-120mmHg
-300mmHg
电动吸引器
中心吸引装置
口咽吸引
气管导管吸引
内容
解剖与生理
初级气道管理 高级气道管理
1.经口直接喉镜气管插管
适应证:
• 不能用常规氧疗法纠正的氧合衰竭 (decreased arterial PO2)
• 肺泡低通气 (increased arterial PCO2). • 上呼吸道不通畅 (分泌物、肿物等) • 心跳停止、自主呼吸停止者
• 导管尖端在气管的 中段,距离隆突 4cm。
• 成人:距门齿2123cm。
• 儿童:双唇12cm + (年龄/2)。
确认气管插管位置
• 观察胸廓、胃部 • 听诊双肺、胃部 • ETCO2 • 食道检测器 • 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
检查导管位置导管的Leabharlann 定检查插管深度并发症:
嘴唇、牙槽嵴、舌的损伤,Trauma to lips, alveolar ridge, and tongue • 喉痉挛,Laryngospasm • 支气管痉挛,Bronchospasm • 喉损伤,Laryngeal trauma • 声带损伤,Vocal cord injury or avulsion • 杓状软骨骨折,Fractures and dislocation of arytenoids • 气道穿孔,Airway perforation • 误入食道,Esophageal intubation • 误入支气管,Bronchial intubation • 心律缓慢,Bradycardia • 低血压,Hypotension • 胃内容物反流,Regurgitation of gastric content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管切开术后,吸入气流不经鼻腔、鼻 咽、口咽、喉部而直接吸入肺部,从而 大大降低了上呼吸道阻力和呼吸道无效 腔,在相同的呼吸潮气量情况下,既可 增加有效的气体交换量,又可减少耗氧 量改善呼吸功能。
解剖
❖ 上 - 环状软骨 下 - 胸骨上窝 前 - 皮肤、筋膜、甲状 腺峡(2-4 环),无名 动脉(7-8环) 后 - 食管 侧 - 颈部 A、 V、 N
❖ 第三步:常规消毒、铺巾,在选择的穿刺点局麻后使穿刺针 穿透气管前壁(回抽可见气泡)
第四步:送入导丝
第五步:导丝两侧切开皮肤 第六步:沿导丝送入扩张器扩
者; ❖ 4、因诊断或治疗需要,在短时间内要反复插入气管镜
者,为了减少患者痛苦,使操作方便,亦可事先行气 管插管。 ❖ 方法有经鼻和经口两种方法,原则上适应症相同,但 如鼻腔有阻塞、感染或出血倾向,或鼻甲、鼻窦有骨 折,则考虑经口插管。
经鼻与经口插管的比较
❖ 经鼻优点1)易耐受,留置时间长2)易于固定3)便 于口腔护理
; ❖3)产生粘膜损伤后的气道狭窄; ❖4)导管被分泌物或结痂堵塞,造成通
气不畅或窒息; ❖5)病原菌进入气道,感染。
气管切开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抢救重危 病人的急救手术。系将颈部 气管前壁切开,通过切口将 适当大小的套管插入气管, 病人可以直接经套管呼吸。
气管切开
适应症 ❖1、 需要长时间机械通气; ❖2、 已行气管插管,但仍不能顺利吸除气管
人工气道的建立
建立人工气道的目的:
❖1、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改善通气 功能;
❖2、有效地清除气道内分泌物。 ❖因此,经一般保守治疗不能达到上述
效果,均应考虑建立人工气道。
建立人工气道方法:
❖主要途径是气管插管和气道切 开,此外还有面罩、鼻罩、喉 罩等。
气管插管
❖ 适应症: ❖ 1、严重低氧或高碳酸血症; ❖ 2、气道分泌物过多或出血需要反复吸引者; ❖ 3、存在上气道损伤、狭窄、气道食管瘘影响正常通气
❖ 经口优点1)插入容易,适合急救2)相对管腔大,吸 痰容易
❖ 经鼻缺点1)管腔小,吸痰不方便2)不易迅速插入, 不适合急救3)易产生鼻出血,鼻骨折4)可有鼻窦炎 、中耳炎等合并症
❖ 经口缺点1)容易移出,脱出2)不易长期耐受3)口 腔护理不便4)可产生牙齿、口咽损伤
气管插管常见合并症
经口和经鼻气管插管的可能产生 的合并症,大部分是相同的。主 要不同是,经口插管可造成牙齿 损伤,及因口腔护理不方便而产 生溃疡、口腔感染等。而经鼻插 管则产生鼻出血、骨折及鼻窦炎 、中耳炎等。鼻出血的发生率高 达50%。
内分泌物; ❖3、 因上呼吸道阻塞、狭窄、头部外伤等,
气管插管无法进行的; ❖4、 对咽部作放射治疗的,为避免喉以下的
呼吸道的放射性损伤而采取的预防措施。
气管切开禁忌症
❖严重出血性疾病或 切开部位以下呼吸道 梗阻者
早期气管切开在抢救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价值
❖气管切开术虽不能治疗其原有疾病 ,但可防止呼吸障碍所引起的一系 列病理生理改变,延长生命,使其 有机会得到进一步治疗。
❖5、暴露气管: 宜于甲状腺峡部下 缘分离组织,向上 牵拉暴露3-4气 管环。若。 7、安放气管套管:用气管扩张器扩开切口, 插入大小适宜的气管套管,并证实无误。
❖8、固定套管:缝合套管上方创口。下方创 口不予缝合,以免发生皮下气肿。最后用带 子将套管束于颈部,松紧适度,宜打死结, 以防松脱。
确认解剖标志和穿刺点,吸痰(如果必 要的话),当气管内有气管插管时,要 调整气囊位置到声带上方,以避免损伤 气管插管。可以在局部行局麻。建议选 用2-3软骨环之间为穿刺点。
❖4、切开气管前筋膜:沿白线正中作锐性切开 或钝性分离,用拉钩侧牵两侧胸骨舌骨肌、胸 骨甲状肌。
务必保持中线位置, 是本手术的要领,方法 是边分离边以手指触诊, 确定气管位置,以指示 切开和分离的方向。
❖无论经口或经鼻插管,术中可能出 现的合并症有:
❖1)气管误入食管,是气管插管过 程中常见的合并症,通过观察有无 气体从导管呼出很易判断;
❖2)插入过深,由于左右支气管与气管的夹 角不同,导管极易进入右侧支气管,从而造 成单侧肺通气。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听两肺呼 吸音判断。有时导管距隆突很近,病人躁动 也会造成导管移位,移入右侧支气管。有时 导管口顶在隆突上,致使气道压突然上升, 通气机持续报警,气体不能进入肺内,威胁 患者生命。因此,一般气管插管后最好进行 X线检查,确定导管的位置;
传统手术方法
.
❖1、体位:仰卧、肩枕、头后伸。 ❖2、麻醉:一般用局麻
病人面朝上平卧,颈肩部下方垫物使 头后仰成过伸位,使下颏、喉结、胸 骨切迹在同一直线上,气管向前突出 、暴露。
❖ 3、切口:
❖ 纵切口:自环状软骨下缘至胸骨上切迹上2cm处 ,沿颈中线作纵行 切口。
❖ 横切口:在环状软骨下约3cm处,作颈前横切口 。切开皮肤、皮下达颈前筋膜。
术前准备
术前应作好充分准备,除准备手术 器械外,并应备好氧气、吸引器、 气管插管、或气管镜,以及各种抢 救药品。
对于小儿,特别是婴幼儿,术 前先行插管或置入气管镜,待呼吸 困难缓解后,再作气管切开,更为 安全。
物品准备
气管切开包 无菌手套 皮肤消毒用品 利多卡因 生理盐水 吸引器 吸痰管 照明灯
❖3)术中损伤上呼吸道软组织及声带, 术前做好局部麻醉,可将损伤减小到最 低程度;
❖4)一过性心率不齐,发生率经鼻插管 为58%,经口插管为32%;
❖5)危重病人可能在气管插管时发生心 脏停搏,不过这种并发症发生率极低, 小于1%。
长期留置气管插管而产生的并发症
❖1)单侧或双侧声带损伤; ❖2)上呼吸道粘膜溃疡,喉或气管水肿
经皮穿剌扩张气管切开术---钳切法&旋切法
相对于传统气管切开术的优点
❖安全性高 ❖创伤小 ❖操作迅速 ❖手术切口美观
❖ 第一步:病人仰卧,颈肩部下方垫物使头后仰成过伸位,吸 净口腔分泌物,当气管内有气管插管时,调整气囊位置到声 带上方。
❖ 第二步:确认解剖标志和穿刺点,吸痰。建议选用2-3软骨 环之间为穿刺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