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节水灌溉工程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方案及设计报告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方案及设计报告

都家塬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方案二O一七年三月目录1综合说明 (1)1.1项目背景及依据 (1)1.2项目区现状 (2)1.3工程建设内容、标准及布局 (2)1.4工程管理 (5)1.5建设费用及资金筹措方案 (5)1.6预期效益 (5)2项目区概况 (6)2.1自然状况 (6)2.2社会经济状况 (11)2.3项目区水利设施现状 (13)2.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3)2.5工程地质 (16)3.工程建设内容、标准及布局 (22)3.1设计依据 (22)3.2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计标准 (22)3.3项目区水量供需平衡分析 (22)3.4总体规划 (34)3.5工程设计 (35)4工程管理 (58)4.1项目建设管理 (58)4.2项目建设资金管理 (59)4.3工程运行管理 (60)5施工组织设计 (62)5.1 施工条件 (62)5.2主体工程施工 (62)5.3施工工厂设施 (63)5.4施工进度及工期 (64)6 水土保持设计 (66)6.1设计依据 (66)6.2水土保持监测 (66)7环境保护 (69)7.1环境影响评价 (69)7.2环境保护措施 (70)7.3环境管理 (72)8节能分析 (75)8.1节水分析 (75)8.2节电分析 (75)8.3节燃料分析 (75)8.4节能分析与评价 (75)9投资概算及筹资方案 (76)9.1投资概算 (76)9.2 整合资金筹措方案 (80)10预期效益 (81)10.1 经济效益 (81)10.2社会效益 (81)10.3生态及环境效益 (82)##都家塬“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方案1综合说明1.1项目背景及依据1.1.1项目背景##位于甘肃省东部、庆阳市西北部,东临甘肃华池、陕西定边县,南接甘肃庆城、镇原县,西连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和同心县,北靠宁夏盐池县。

东、西宽约124公里,南北长约127公里,总面积9236平方公里,辖35.1万人,##是1936年解放的革命老区,属红色政权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

灌溉工程施工方案(3篇)

灌溉工程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灌溉工程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灌溉工程不仅能够提高作物产量,还能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项目旨在通过实施灌溉工程施工,提高农田灌溉效率,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二、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XX地区灌溉工程2. 工程地点:XX地区3. 工程规模:XX亩4. 工程内容:渠道开挖、渠道衬砌、建筑物建设、田间灌排系统改造、水质监测等5. 工程投资:XX万元三、施工组织机构1. 施工项目经理: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和监督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2. 施工技术负责人:负责施工方案、技术措施、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3. 施工安全负责人:负责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安全事故处理。

4. 施工材料负责人:负责材料采购、验收、保管和供应。

5. 施工测量员:负责施工现场的测量工作。

6. 施工班组长:负责班组内部施工管理和协调。

四、施工方案1. 施工进度安排(1)渠道开挖:30天(2)渠道衬砌:60天(3)建筑物建设:90天(4)田间灌排系统改造:120天(5)水质监测:30天总计:330天2. 施工工艺(1)渠道开挖1)开挖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了解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确定开挖方案。

2)开挖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确保渠道尺寸、坡度、弯曲半径等符合规范。

3)开挖过程中,注意边坡稳定,防止坍塌。

4)开挖完成后,对渠道底面进行平整,确保水流顺畅。

(2)渠道衬砌1)选用适宜的衬砌材料,如水泥混凝土、塑料板等。

2)衬砌施工前,对渠道底面进行平整,确保衬砌材料与底面紧密贴合。

3)衬砌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确保衬砌厚度、坡度、弯曲半径等符合规范。

4)衬砌完成后,对衬砌面进行抹面,提高防水性能。

(3)建筑物建设1)建筑物设计应充分考虑当地水文、地质、气象等条件,确保建筑物安全、稳定、耐用。

2)建筑物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确保结构尺寸、钢筋间距、混凝土强度等符合规范。

高效节水灌溉施工方案

高效节水灌溉施工方案

水源与水泵的选择
1.根据灌溉面积和地形,选择合适的水源,并确保水源的稳定 性。 2.根据水源的水量和扬程,选择合适的水泵,以满足灌溉需求 。 3.考虑节能和环保要求,管道系统与布局设计
1.设计合理的管道系统,确保水流顺畅,减少渗漏和损失。 2.根据地形和作物分布,优化管道布局,提高灌溉均匀度。 3.考虑管道的耐用性和维护方便性,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和连 接方式。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 施工安全措施制定
1.根据施工方案和现场情况,制定全面的施工安全措施。 2.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和监控,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
▪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1.根据施工方案和现场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 2.对施工进度进行监控和调整,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优 化。
项目背景和目的
▪ 区域经济发展
1.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可以促进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 2.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3.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 经济发展。
▪ 科技创新驱动
1.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成果,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技术水平。 2.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可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转型。 3.加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 农业可持续发展。
高效节水灌溉施工方案
安全措施与风险控制
安全措施与风险控制
▪ 施工安全教育
1.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掌握施工 安全知识和技能。 2.定期进行安全考核,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意识的评估和提升 。 3.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和巡查 。

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方案

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方案

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方案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水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高效节水灌溉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为了提高灌溉的效果,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我们需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制定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方案。

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设计和推广一种高效节水灌溉系统,旨在改善农业灌溉的效果,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方案1. 灌溉系统的设计和优化1.1 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根据不同的作物和土地条件,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如滴灌、喷灌、雨水收集灌溉等。

滴灌和喷灌是比较常见的高效节水灌溉方式,可以根据土壤情况和作物需水量进行设计和优化。

1.2 定时自动控制利用传感器和自动控制系统,实现灌溉系统的定时自动控制。

根据土壤湿度、作物需水量等监测数据,合理控制灌溉的时间和水量,避免过度灌溉和水资源的浪费。

1.3 追求灌溉效果和灌溉平均性在设计灌溉系统时,要追求灌溉的效果和灌溉的平均性。

采用合适的喷头或滴头,调整灌溉角度和水流量,保证水分能够均匀地分布到每一个作物根系所在的地方,提高灌溉的效果。

1.4 配套设施建设在灌溉系统设计中,还要考虑配套设施的建设,包括水槽、水泵、管道等。

合理设计管道布局,减少水流阻力和压力损失,提高水流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2. 水资源管理和利用2.1 雨水收集和蓄水利用雨水收集装置,收集雨水并进行储存。

通过合理设计雨水收集系统和蓄水设施,可以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减少对地下水和自来水的依赖。

2.2 将废水进行处理和循环利用将农田排放的废水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污染物,并通过合适的技术手段进行循环利用。

可以利用废水灌溉其他农田或进行再生水处理,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 科技支持和管理3.1 应用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灌溉系统的监测和管理平台。

通过传感器和远程监控技术,实时监测土壤湿度、作物需水量等指标,并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及时调整灌溉系统的工作参数。

3.2 培训和知识普及开展培训和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农民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节水灌溉工程设计方案

节水灌溉工程设计方案

节水灌溉工程设计方案目录一、项目背景与目标 (2)1. 项目背景介绍 (3)2. 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3)3. 项目目标与预期成果 (4)二、工程区域概况 (6)1. 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 (6)2. 土壤类型与农作物种植结构 (7)3. 水资源状况及用水需求 (9)三、节水灌溉技术方案设计 (10)1. 设计原则及思路 (11)2. 灌溉方式选择 (12)3. 灌溉系统布局与规划 (13)4. 智能化控制系统设计 (14)四、水资源配置与利用优化 (15)1. 水源选择及水量保障措施 (16)2. 水质处理与净化流程 (17)3. 水资源调度及配置方案 (18)4. 节水措施与雨洪利用策略 (19)五、工程实施计划及进度安排 (20)1. 施工准备工作 (22)2. 施工进度计划及时间节点安排 (23)3. 质量保障与安全管理措施 (24)六、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方案 (25)1. 工程投资预算分析 (26)2. 资金来源及筹措方式 (27)七、工程效益评估与风险控制 (28)1. 工程效益评估 (29)2. 运行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介绍如下 (30)一、项目背景与目标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以及水资源的日益紧缺,节水灌溉工程已成为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项目旨在通过对本地区水资源状况的深入分析与研究,制定出一套科学有效的节水灌溉工程设计方案,以提高农业灌溉效率,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项目还将积极响应国家关于节水灌溉的号召,推动地方农业向节水型农业转型。

水资源短缺: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及人口增长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水资源日益短缺,农业生产用水压力日益增大。

农业发展需求:农业是我国经济的基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水资源利用效率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国家政策支持:国家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为节水灌溉工程提供了政策支持与市场机遇。

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节水灌溉工程设计方案,确保工程实施后的节水效果达到预定目标。

节水灌溉滴灌工程设计方案(3篇)

节水灌溉滴灌工程设计方案(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传统的灌溉方式存在着水浪费严重、灌溉效率低等问题,已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滴灌技术作为一种高效、节水的灌溉方式,在我国农业节水灌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方案旨在设计一套适用于某地区的节水灌溉滴灌工程,以提高灌溉效率,降低水资源浪费。

二、工程概况1. 项目地点:某地区2. 项目规模:灌溉面积XXX亩3. 水源:当地水库、地下水4. 设计灌溉定额:XXX立方米/亩5. 设计流量:XXX立方米/小时6. 设计灌水周期:XXX天三、设计原则1. 节水高效:采用滴灌技术,降低灌溉定额,提高灌溉水利用率。

2. 灵活可靠:系统设计应考虑作物生长周期、灌溉需求等因素,确保灌溉系统稳定可靠。

3. 经济合理:在保证灌溉效果的前提下,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

4. 环保节能:采用环保材料,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四、系统组成1. 水源工程:包括水库、地下水井等。

2. 水泵及动力设备:包括水泵、电机、控制柜等。

3. 输配水系统:包括主管道、支管道、滴灌带等。

4. 控制系统:包括灌溉控制器、流量计、压力表等。

5. 田间工程:包括灌溉沟渠、排水沟等。

五、设计方案1. 水源工程(1)水库:水库设计应满足灌溉用水需求,并考虑蓄水、发电等功能。

(2)地下水井:地下水井应具备一定的出水量,满足灌溉用水需求。

2. 水泵及动力设备(1)水泵:选择合适的水泵,确保系统在规定流量和扬程下运行。

(2)电机:选择高效、节能的电机,降低能耗。

(3)控制柜:设计控制柜,实现水泵、电机的启停、调节等控制功能。

3. 输配水系统(1)主管道:采用PE管材,确保输水安全、高效。

(2)支管道:采用PE管材,根据地形地貌合理布置。

(3)滴灌带: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和地形地貌,合理布置滴灌带。

4. 控制系统(1)灌溉控制器:采用PLC控制器,实现灌溉自动化控制。

(2)流量计:实时监测系统流量,确保灌溉效果。

田间节水灌溉工程施工方案

田间节水灌溉工程施工方案

田间节水灌溉工程施工方案一、项目概况田间节水灌溉工程是为了解决土地水资源紧缺、灌溉效率低下的问题,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利用效率,降低灌溉水使用量,节约水资源,保证农田的正常生产。

本工程项目总投资为XXX万元,占地面积XX亩,包括主体建设工程、设备采购和安装等内容。

主要施工内容包括灌溉管线敷设、灌溉设备安装、水泵房建设等相关工作。

二、施工组织1. 项目部成立组建项目部,项目经理为项目总指挥,设立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监督部、物资采购部、施工组织部、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等职能部门。

各部门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合理分工,明确责任,保证施工的安全、质量、进度。

2. 施工队伍组织组建施工队伍,包括施工人员、机械操作人员、安全员等。

配备合格的人员,全面保障施工的完成。

三、工程准备1. 人员培训对施工队伍进行专业培训,熟悉工程设计要求,熟练操作施工设备,掌握安全操作规程。

2. 设备采购为了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提前采购所需的设备、材料,确保施工期间的物资供应。

3. 施工方案编制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工艺流程、施工进度计划等。

四、主要施工工艺1. 灌溉管线敷设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挖沟、铺管、埋设等工作。

确保管线的平整、水平、密实。

2. 灌溉设备安装将购置的灌溉设备安装到指定的位置,连接水泵、水管等设备,进行试运行。

3. 水泵房建设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水泵房的土建施工,设置水泵、控制设备等。

五、施工安全1. 安全教育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施工的安全进行。

2. 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巡查和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安全设施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齐全,包括安全警示标识、安全防护设备等。

六、施工质量1. 施工监督设立专门的质量监督部门,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监督,确保施工质量。

2. 质量验收在每个关键节点进行质量验收,确保工程的质量合格。

3. 质量管理建立阶段性质量管理制度,对每个施工阶段的质量进行全面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节水灌溉工程优化设计方案

节水灌溉工程优化设计方案

节水灌溉工程优化设计方案一、前言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其中,农业用水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水资源,因此如何有效节约农业用水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灌溉是农业生产中用水最多的环节,如何在节约用水的前提下保证农作物的生长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挑战。

本文旨在通过对节水灌溉工程进行优化设计,以实现农业用水的节约和高效利用。

二、节水灌溉工程的现状分析1. 传统灌溉存在的问题传统灌溉方式主要包括地面灌溉、滴灌和喷灌等方式,虽然可以满足农作物的需水,但是存在浪费水资源、土壤盐碱化和水土流失等问题。

其中,地面灌溉是一种水浪费严重的方式,因为水分会受到土壤渗漏、蒸发以及透过作物蒸腾等因素的影响而严重浪费。

另外,传统的灌溉方式还存在着能耗高、施肥不均匀、管理不便等问题。

2. 节水灌溉工程的现状为了解决传统灌溉方式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已经在我国大力推广了节水灌溉工程,其中包括滴灌、微喷灌、潜水泵灌溉等多种新型灌溉方式。

这些新型灌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用水量,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农作物的生长效率,并且兼具节能、环保等多项优点。

三、节水灌溉工程的优化设计在现有的节水灌溉工程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进行优化,以实现减少用水、提高用水效率等目标。

优化设计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主要包括灌溉方式选择、水资源利用、设备优化和管理措施等。

1. 灌溉方式选择在选择灌溉方式时,应该综合考虑不同作物的需水量、土壤水分条件、气候特点、水资源供给情况等多方面因素。

例如,对于果园等经济作物,可以采用滴灌、微喷灌等方式,以降低用水量,并且采用基于土壤水分传感器的智能灌溉系统,根据实时的土壤水分情况进行精准灌溉,以避免盲目浇水。

对于水稻等作物,可以采用水稻潜水灌溉等方式,有效减少水分的蒸发损失,提高用水效率。

2. 水资源利用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可以加强水资源的收集和储存工作,包括提高水塘的蓄水能力、改善水利工程设施、加大雨水收集和利用等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技术设计方案3.1 总体设计3.1.1 工程布置该工程节水灌溉示范面积1660亩,根据工程区自然条件,将灌区以修文至久长公路为界分为东西两个片区,东片为稻作区,面积1050亩,位于河流右岸沿岸一带。

1256.0m高程以下为自流渠灌区,面积630亩,以上为提灌区,面积420亩,西片为旱作区,面积610亩,分大田旱作,高效经作,果园和温室大棚载培四个小区,其中大田旱作小区采用集雨灌溉,面积200亩。

详见“XWJG—CS—01”号图。

3.1.2 水源灌溉引用水源主要为修文河水,稻作区全部用修文河水,旱作区用水拟由两部份解决,即集蓄利用雨水解决部份,不足部份抽取河水解决。

取水点位于长堰拦河坝上游300m处,水面高程1255.0m,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1.2 m3/s,平均年最小日流量0.35 m3/s,来水量满足示范区用水要求。

雨水集蓄采用截流沟、汇流沟形式拦截汇集坡面及地面降雨径流,用小水池存蓄雨水。

当地设计枯水年降雨量980mm(P=85%,C V=0.17,C S=2.5C V),年降雨径流系数0.4,可利用系数取0.2,则设计年单位面积雨水集蓄可利用量为7.8万m3/km2。

3.1.3 首部枢纽该工程首部枢纽建筑物有提水泵站,高位调节水池和输水管道。

(1)提水泵站:泵站布置于长堰拦河坝止游300m 处,河水水面高程1255.00m。

拟定泵站地面高程为1257.00m。

稻田提灌区提水净扬程35m,旱作区提水净扬程60m。

泵站拟装机三台,稻作区一台和旱作区装二台分别供水,提水流量由灌溉用水量计算确定。

泵站附属设施有泵房一座,面积20m2。

安装100KVA 变压一台,架设输电线路300m。

根据水利部颁SL252—2000规范规定,该泵站属Ⅴ等小(2)型提灌工程,泵站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为1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20年一遇。

据调查,站址处常年洪水位1256.40m,据推算10年一遇洪水位约为1257.60m,加安全超高0.5m,则泵房挡水部份顶部高程为1258.10m,下部采用水下钢筋砼封闭式结构。

(2)输水管道:泵站出口输水管按稻作区和旱作区供水要求分别布置。

稻作区输水管长450m,出口位于汪家寨,高程1260.00mm。

旱作区输水管长1300m,出口位于狮子山,高程1320.00m。

(3)高位调节水池:稻作区和旱作区分别于输水管出口设100m3调节水池各一座,池深2.8m,平面尺寸5 8m,采用M5浆砌块石池墙,10cm厚C15砼防渗的结构型式。

3.1.4 节水灌溉类型选择节水灌溉类型选择原则是以适合当地条件,群众易学,有利推广,有利区域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经济建设为原则。

拟选择五种类型的节水灌溉技术示范,即稻作区自流引灌小区采用防渗渠灌,提灌小区采用低压管灌,并与“薄、浅、湿、晒”的水稻节水灌溉制度结合示范;旱作区中,经济作物(精细蔬菜、果树、花卉等)种植小区采用喷、滴灌;大田旱作(玉米、油菜,大路蔬菜等)小区采用集雨节灌方式,即低压管道输水,地面软管人工点(窝)浇的形式。

为提高示范工程的科技含量,展现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对滴灌和喷灌小区采用土壤水份自动监测与计算机自动灌溉管理系统。

系统根据土壤水份盈亏情况,按作物需水要求自动灌溉,并实现水肥同步施灌。

3.1.5 灌溉制度(1)旱作物灌溉制度a)设计日耗水强度E d:我省缺乏旱作物灌溉试验资料,本设计参考《贵州省参考作物需水量等值线图》和有关资料,结合以往经验确定,取各类旱作物平均最大日耗水强度为:露地夏季旱作E d =5mm /d ;果树滴灌E d =4mm /d ;大棚滴灌E d =3mm /d ;露地冬季旱作E d =3mm /d 。

b )设计灌水定额m 和灌水周期T :按GBJ85—88及SL103—95规范,由下列公式计算;m=100rh (ηββ/)(21- (喷灌)和 m=100rhp (ηββ/)21- (滴灌)及 T=(m /E d )η式中各参数取为:土壤容重r=1.3g /cm 3;计划湿润层深度,果树取80cm ,其他旱作取40cm ;取田间持水量为30%,对果树取1β=0.24,2β=0.18,其他作物1β=0.27,2β=0.21;土壤湿润比P ,果树取P=30%,大棚蔬菜P=90%,人工点浇P=60%;灌溉水利用系数,滴灌取η=0.9,喷灌取η=0.85。

由上述公式可求得各类旱作早在不同灌溉方式下的设计灌水定额m 和灌水周期T ,计算结果如下:夏季露地旱作喷灌时,m=35mm (23.3m 3/亩),T=6d点浇时,m=21mm (14.0m 3/亩),T=5d冬季露地旱作喷灌时,m=35mm (23.3m 3/亩),T=11d点浇时,m=21mm (14.0m 3/亩),T=8d果树滴灌,m=28mm (19.0m 3/亩),T=5d大棚滴灌,m=31.5mm (21.0m 3/亩),T=9d(2)水稻灌溉制度由《贵州省水稻需水量等值线图》查得,当地水稻日最大耗水强度为6mm/d,设计枯水年(P=85%)水稻本田期需水为340m3/亩。

扣除设计年降有效利用量130 m3/亩(190mm),灌溉定额为210 m3/亩。

根据1997年—1999年贵州惠水涟江灌区节水灌溉制度试验成果,本工程采用“薄、浅、湿、晒”的节水灌溉制度,设计枯水年(P=85%)本田期灌溉净定额取为160 m3/亩,比常规灌溉方式亩节水50m3,泡田净定额为60 m3/亩,则年灌溉用水净定额为(160+60)220 m3/亩。

稻田土壤为黄泥田,根据有关试验资料及经验,取稻田渗漏强度为 2.6mm/d,“薄、浅、湿、晒”灌溉制度的设计灌水最大深度为40mm,按水层落干为0时开始灌水,则水稻设计灌水定额m和灌水周期T为:m=40—0=40mm(折合26.7 m3/亩)T=40/(6+2.6)=4.7(d),取T=5(d)3.1.6 水量平衡分析(1)灌溉用水量a)旱作灌溉用水量:露地旱作灌溉保证率按GBJ—85—88及SL103—95规范应大于85%。

但考虑到我省无旱作灌溉定额资料,且不同旱作品种之间的灌溉定额差异较大,不便应用灌溉保证法来确定灌溉设计标准,尤其是集雨灌溉更难确定。

故本设计采用抗旱天数法来确定其标准。

本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干旱特征分析,本区连旱多在20天—30天,对于集雨灌溉小区,考虑到蓄水窖池的经济性要求,取抗连旱20天,以保证作物生育关键期抗旱用水,作为设计灌溉保证能力来计算设计灌溉用水量。

提灌小区因其河水水源可靠,取抗连旱30天计算。

大棚作物因无降雨利用,全由供水灌溉故按全年种植,全年灌溉来计算用水量。

据此由前述m和T值,可求得各类旱作在不同灌溉方式下的灌水次数N和灌溉定额M为:夏季旱作喷灌,N=30/6=5次,M=5⨯23.3=116.5 m3/亩;点灌,N=20/5=4次,M=4⨯14.0=56.0 m3/亩;冬季旱作喷灌,N=30/11≈3次,M=3⨯23.3=70.0 m3/亩;点灌,N=20/8=2.5次,M=3⨯14.0=42.0 m3/亩;果树滴灌,N=30/5=6次,M=6⨯19.0=114.0 m3/亩;大棚滴灌,全年灌水52次,M=52⨯16.0=832.0 m3/亩。

旱作区中各小区年灌溉用水量为:喷灌区年用水量=(70.0+46.6)m3/亩⨯300亩=34980m3;果园滴区年用水量=114.0 m3/亩⨯100亩=11400m3;大棚区年用水量=21.0 m3/亩⨯5.3亩(棚内面积)⨯52次=5788 m3;点灌小区年用水量=(56.0+42.0)m3/亩⨯200亩=19600m3;旱作区年浇灌用水总量=34980+7600+5788+1960=67968 m3。

日灌水净工作时间喷滴灌取10h,浇灌取8h则日最大灌溉用水量W d及流量q为:喷灌区:W d=300亩⨯23.3 m3/亩/6d=1165m3/dq1=1165m3/10⨯3600s=0.032 m3/亩果园滴灌区:W d=100亩⨯19.0 m3/亩/5d=380m3/dq2=380m3/10⨯3600s=0.011m3/d大棚区:W d=5.3亩⨯21m3/亩/9d=12.4m3/dq3=12.4m3/8h =1.6 m3/h大田旱作浇灌区:W rd=200亩⨯14.30m3/亩/5d=572 m3/dq4=572m3/8⨯3600s=0.02m3/s全旱作区:W d=777+380+12+840=2009m3q1=0.032+0.011+0.02=0.063m3/sb)稻作区灌溉用水量根据SL207—88《节水灌溉技术规范》,取渠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0.8,管灌区管系水利用系数为0.95,田间水利用系数为0.95,由前述水稻灌溉定额得:渠灌区水稻灌溉用水量=630亩⨯220 m3/亩/0.8⨯0.95=182368m3;管灌区水稻灌溉用水量=420亩⨯220 m3/亩/0.95⨯0.95=102382m3;考虑稻作区各年旱作用水需要按喷灌水定额70 m3/亩计算为73500m3;则稻作区年灌溉用水总量=18.24+10.24+7.35=35.83万m3日最大灌溉用水量W d及流量q由灌水定额m和灌水周期T计算求得,取渠灌区日灌水时间为24h,管灌区为16h,则:渠灌区:W d=630⨯26.7/5⨯0.8⨯0.95=4427m3q1=4427m3/24⨯3600s=0.051m/s管灌区:W d=420⨯26.7/5⨯0.95⨯0.95=2485m3q2=2485m3/16⨯3600s=0.043m/s两小区合计为:W d=3316+1867=5183 m3q=0.038+0.032=0.070 m/sc)全灌区用水量日最大用水量=2009+5183=7517 m3日最大用水流量=0.046+0.07=0.116 m/s年用水总量=9.27+35.83=45.10万m3(2)水量平衡分析修文河长堰坝址处设计枯水年(P=85%)径流量2744万m3,年平均流量0.87 m3/s,平均年日最小流量0.35 m3/s。

灌区日最大用水流量为0.116 m3/s,仅为河流日最小流量的1/3,来水量足以满足示范灌溉用水要求。

雨水集蓄利用系统采取截流沟、汇流沟拦截汇集坡面地面雨水,用水池储存雨水。

大田旱作小区年灌溉用水量为19600m3,其中夏作用水量11200m3,亩用水量56 m3,即亩需窖池容积56 m3,取60 m3。

亩需集雨面积按3.1.2节集雨模数7.8万m3/km2计算,大田旱作小区需集雨总面积0.2km2。

集雨面利用区内地面、路面、大棚屋面和山坡,面积大于0.2km2,可满足小区浇灌方式的用水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